66寿辰祝寿词

2024-05-07

66寿辰祝寿词(共8篇)

篇1:66寿辰祝寿词

66寿辰祝寿词

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亲友:大家下午好!

常言道:天增岁月人增寿,福满乾坤富满门。正当大家沉浸在2014年新春佳节喜庆日子的时刻,我们迎来了姨夫66寿辰这一重要日子,按照我们中华民族的习俗,66寿辰都在正月初六庆贺,这更增添了些许喜庆的氛围。在这个大吉大利的日子里,在这个温馨幸福的美好时刻,让我们一同祝愿我们的寿星十有芝兰春日润,人如松柏万年青。我们也祝老寿星夫妇笑口常开,快乐永在!

此时此刻,优雅富丽的——饭店是福星高照满庭庆,寿诞生辉合家欢。66年风风雨雨,66载生活苍桑。在这高寿庆典之际,在这温馨的一天,快乐的时刻,让我们怀着浓浓的情意,共同献上一份美好的祝愿:一祝寿星福如东海长流水,寿似南山不老松;

二祝寿星福寿绵长活百岁,身体康健行如风;

三祝寿星耳聪目明无烦恼,笑对人生意从容; 更祝寿星笑口常开、天伦永享。

现在,我提议,各位长辈亲朋斟满酒,举起杯,共同为我姨夫的66大寿庆贺,同时也祝愿各位长辈亲朋身体健康、平安幸福、快乐永驻!干杯!

篇2:66寿辰祝寿词

愿父母亲健康长寿。

又是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又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季节。在公元2008年元4月18日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们全家欢聚一堂,为尊敬的父母举行66大寿庆祝活动,这是我们大家庭的喜事和荣耀。作为儿女,我倍感激动,满腔感激之情难以用简短的语言表达。首先,要感父亲对我们的养育和教诲之恩。自古“人到七十古来稀”,父亲大人和母亲同舟共济的六十多年里,是不畏难辛、自强不息。在过去的风雨中,您两位老人家含心茹苦地将四个子女抚养成人。66年风风雨雨,66载生活苍桑。岁月的印痕消消地爬上了您的额头,将您老人家的双鬓染成白霜。您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您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您的血脉在我们的身上流淌,给了我们勇往直前的力量;,您的品德在我们的心头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启迪引导着我们热爱生活、自尊自强。

大千世界里,孩子们把心中的话语都洒向您那宽厚慈爱的胸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认真工作,发奋图强”,简单的话语,让儿女镌刻在心,永记不忘。父母亲们,您的辛苦并没有白费,在您的教育下,子女们都已经长大成人,为老人赢得了无尚的荣光。现如今我们一大家正可谓儿子孝,儿媳能,女儿贤,女婿强。就连在校学习的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们也是聪明伶俐,成绩优异,捷报频传,后继有人。让我们一起恭祝老寿们星:福如东海,日月昌明;松鹤长春,春秋不老;古稀重新,欢乐远长!增福增寿增富贵,添光添彩添吉祥!

在这里,我携兄妹韩芝梅,张玉西,张艳芳,张阵雨,韩雪梅,韩瑜,韩杰,张艳红,韩雯馨,韩嘉馨等孝子贤孙祈祝父母生日快乐!有一个健康、快乐、幸福的晚年!篇二:66大寿祝寿词 66大寿长子祝寿词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大家好:2015刚刚开始,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地迎来了我父亲66岁寿辰庆典,为此我代表我们全家对各位亲朋好友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来宾、亲朋好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是2015年1月3日,是我父亲66岁寿辰庆典。做为父亲的长子,很高兴也很荣幸能邀请到大家欢聚到这里为我父亲祝寿,我代表我们全家对各位亲朋好友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在此,我想表达两层意思,一是感谢,二是祝福。首先我要说感谢。第一我要代表我的弟妹感谢父亲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树木的繁茂归功于土地的养育,儿女的成长归功于父母的辛劳。六十六年的岁月沧桑写在父亲的脸上,写在儿女心灵深处的记忆中。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正是父亲用他那高山一样的臂膀,大海一样的胸怀,支持着、温暖着我们。感谢的第二层含义,我要代表父亲感谢诸位亲朋好友多年来对父亲工作的支持、帮助,对我们家每个人的关爱!谢谢各位!感谢的第三层含义,我要代表父亲感谢我的母亲几十年来始终如一地陪伴。都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都有一个女人做支撑,不论父亲在事业有多大的成功,在生活上他是最幸福的人,因为他的身后有一个最最善良的女人不离不弃。谢谢母亲,也祝我的父母白头偕老!最后,我要表达的是祝福。首先,祝福我的父亲,今天最最幸福的老寿星,祝您身体康健,为我们操劳了这么多年,您辛苦了。从现在开始,该是我们尽孝心的时候了,我们做晚辈的会努力

工作让您和母亲颐养天年!同时也祝愿各位亲朋好友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事业有成,万事如意!篇三:66寿辰祝寿词 66寿辰祝寿词

尊敬的各位长辈、各位亲友:大家下午好!

常言道:天增岁月人增寿,福满乾坤富满门。正当大家沉浸在2014年新春佳节喜庆日子的时刻,我们迎来了姨夫66寿辰这一重要日子,按照我们中华民族的习俗,66寿辰都在正月初六庆贺,这更增添了些许喜庆的氛围。在这个大吉大利的日子里,在这个温馨幸福的美好时刻,让我们一同祝愿我们的寿星十有芝兰春日润,人如松柏万年青。我们也祝老寿星夫妇笑口常开,快乐永在!

此时此刻,优雅富丽的——饭店是福星高照满庭庆,寿诞生辉合家欢。66年风风雨雨,66载生活苍桑。在这高寿庆典之际,在这温馨的一天,快乐的时刻,让我们怀着浓浓的情意,共同献上一份美好的祝愿:一祝寿星福如东海长流水,寿似南山不老松; 二祝寿星福寿绵长活百岁,身体康健行如风;

三祝寿星耳聪目明无烦恼,笑对人生意从容;

更祝寿星笑口常开、天伦永享。

现在,我提议,各位长辈亲朋斟满酒,举起杯,共同为我姨夫的66大寿庆贺,同时也祝愿各位长辈亲朋身体健康、平安幸福、快乐永驻!干杯!篇四:母亲66岁生日寿辰上祝词

母亲66岁寿辰生日贺词、祝寿词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常言道:天增岁月人增寿,福满乾坤富满门。当日历翻到2007年10月14日的时候,我们共同迎来了家母66岁寿辰。在这里,我对各位亲朋好友的到来表示由衷的谢意!

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今天的老寿星——俺妈与俺爸到寿堂前就座。鲜花向来代表美好与爱意。下面就请**、***、**、***四位小朋友为他们尊敬的奶奶、姥姥献花。同时,也献上他们美好的祝福与热爱。

自 古以来,6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就是一个美好的数字。双六相逢,更是大顺。因此,中国人很早就有66岁祝寿一说。如今,我们喜逢盛世,每家都过上了衣食无忧的 小康生活。一方面,我们要感谢国家改革、开放,强国、富民的好政策。另一方面,我们时刻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为了表达对父 母的热爱,儿女们置办了几桌酒席略表寸心。在大家尽享佳肴美味的同时,与我母亲一道分享这生活的快乐与幸福!66年的生命历程中一定有许 多酸、甜、苦、辣,讲也讲不完的故事。今天,让我们重返时光的隧道,与我母亲一起共同回忆她6岁童年的天真、16岁青春的浪漫、26岁成熟的风韵、36岁 轻盈的步履、46岁辛勤的劳作、56岁不辍的耕耘。而今母亲66岁了,让我们衷心祝福她老人家:

六六大顺,百岁人生!

祝寿活动进行第一项:请我长兄讲话。

俺大哥这番话真是言词恳切,发自肺腑。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哥、嫂更是将这种美德落实在了行动上。老人家是如何评价的呢?下面请今天的主角——老寿星俺妈讲话。

祝寿活动进行第二项:请老寿星的儿女、子孙都到寿堂前拜寿。

一鞠躬,祝妈妈(奶奶、姥姥)福如东海长流水!

二鞠躬,祝妈妈(奶奶、姥姥)寿比南山不老松!

三鞠躬,祝妈妈(奶奶、姥姥)开心快乐每一天!

祝寿活动进行第三项:点燃生日蜡烛,唱《祝您生日快乐》歌。

祝寿活动进行第四项:请老寿星许愿,吹灭生日蜡烛,大家共同分享生日大蛋糕!

祝寿活动进行第五项,请老寿星入席,寿宴正式开始!

诗人郭小川在《祝酒歌》里这样写道:财主醉了,因为心黑!衙役醉了,因为受贿!我们今天就是醉了,也是因为这生活的酒太浓!太美!最后,请大家举起酒杯,与我母亲共同分享这生活的幸福与美好!共同品尝这美酒的甜美与芳香!让我们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篇五:老人66祝寿词及通用流程 老人66祝寿词及通用流程_庆典致辞_演讲致辞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常言道:天增岁月人增寿,福满乾坤富满门。当日历翻到 年 月 日的时候,我们共同迎来了家母66岁寿辰。在这里,我对各位亲朋好友的到来表示由衷的谢意!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今天的老寿星—我母亲到寿堂前就座。

鲜花向来代表美好与爱意。下面就请**、***、**、***四位小朋友为他们尊敬的奶奶、姥姥献花。同时,也献上他们美好的祝福与热爱。自古以来,6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就是一个美好的数字。双六相逢,更是大顺。因此,中国人很早就有66岁祝寿一说。如今,我们喜逢盛世,每家都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一方面,我们要感谢国家改革、开放,强国、富民的好政策。另一方面,我们时刻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为了表达对父母的热爱,儿女们置办了几桌酒席略表寸心。在大家尽享佳肴美味的同时,与我母亲一道分享这生活的快乐与幸福!66年的生命历程中一定有许多酸、甜、苦、辣,讲也讲不完的故事。今天,让我们重返时光的隧道,与我母亲一起共同回忆她6岁童年的天真、16岁青春的浪漫、26岁成熟的风韵、36岁轻盈的步履、46岁辛勤的劳作、56岁不辍的耕耘。而今母亲66岁了,让我们衷心祝福她老人家: 六六大顺,百岁人生!

祝寿活动进行第一项:请我长兄讲话。略------俺大哥这番话真是言词恳切,发自肺腑。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哥、嫂更是将这种美德落实在了行动上。老人家是如何评价的呢?下面请今天的主角——老寿星俺妈讲话。

略------祝寿活动进行第二项:请老寿星的儿女、子孙都到寿堂前拜寿。

一鞠躬,祝妈妈(奶奶、姥姥)福如东海长流水!

二鞠躬,祝妈妈(奶奶、姥姥)寿比南山不老松!

三鞠躬,祝妈妈(奶奶、姥姥)开心快乐每一天!

篇3:吴文英祝寿词分析

随着文化的发展, 古人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对生命价值珍视的思想, 也反映到文学作品中, 如求仙诗的产生。每年一次庆贺生辰的纪念日, 祈求长寿的风俗, 同样作为一种文学素材反映到了文学创作之中。尤其是在南宋词中有大量的寿词作品, 据统计, 南宋词人魏了翁有100首寿词, 刘克庄89首, 刘辰翁89首, 李曾伯59首, 史浩51首, 辛弃疾47首。而两宋著名词人如柳永、苏轼、黄庭坚、李清照、陆游、吴文英、张炎等等都涉足过寿词的创作。[1]寿词创作在南宋大行其道, 很大程度上是社会风气的影响。南宋社会偏安一隅, 享乐思想泛滥, 庆祝节日、诞辰的各种活动填补了人们空虚的精神世界, 寿词的繁荣得益于此。此外, 词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便是娱乐。文人结社酬唱, 筵席助兴, 作词、歌词便成为交际的形式, 庆贺寿辰的活动, 当然少不了诗酒唱和, 寿词的大量创作也就理所当然。

吴文英的寿词依照祝贺对象身份的不同, 主要是寿高官和寿友人及其亲属。前者寿词有嗣荣王及荣王夫人各2首、贾似道2首、史宅之1首等, 后者主要有赠好友尹梅津的3首、赠毛荷塘2首等。下面对一些代表寿词进行解读, 可看作是关照吴文英社会活动的一个角度。

《瑞鹤仙·寿史云麓》:

记年时茂苑。正画堂凝香, 璇奎初焕。天边岁华转。向九重春近, 仙桃传宴。银罂翠管。宝香飞、蓬莱小殿。荷玉皇、恩重千秋, 翠麓峻齐云汉。须看。鸿飞高处, 地阔天宽, 弋人空羡。梅清水暖。苕溪上, 几吟卷。算金门听漏, 玉墀班早, 赢得风霜满面。总不如、绿野身安, 镜中未晚。

《宴清都·寿秋壑》:

翠匝西门柳。荆州昔, 未来时正春瘦。如今剩舞, 西风旧色, 胜东风秀。黄粱露湿秋江, 转万里、云樯蔽昼。正虎落、马静晨嘶, 连营夜沉刁斗。含章换几桐阴, 千官邃幄, 韶凤还奏。席前夜久, 天低宴密, 御香盈袖。星槎信约长在, 醉兴渺、银河赋就。对小弦、月挂南楼, 凉浮桂酒。

寿词作品离不开“琼池玉液”、“蓬莱飞殿”“丝管雅乐”等意象, 难能可贵的是吴文英作词分寸感强, 虽然寿词创作多含游戏应制成分, 但因所赠之人身份亲疏的不同, 风格也有些微差别。《水龙吟·寿嗣荣王》一词流光溢彩, 沿用了传统寿词创作模式, 多为蟠桃宴饮、轻歌曼舞的场景。庆贺的内容也无出长生、多子多福的范围。但《瑞鹤仙·寿史云麓》是写给史宅之的词作, 这首词的最后两句似乎体现史宅之有过宦海沉浮, 而词人又能够加以宽慰“绿野安身”, 用语的直白一反吴文英含蓄婉约的特点, 足见二人交情之深。据夏承焘先生推测这是梦窗在史宅之括围田事发生前所写。由于资料匮乏, 不管史宅之为人如何, 这首词都没有过分的阿谀逢迎情态。因贾似道在历史上定性为奸臣, 且在没有清楚考证此词创作时间背景的情况下, 吴文英和贾似道的关系曾多遭人诟病, 《宴清都·寿秋壑》就是一佐证。这首作品风格清丽浑厚, 一改寿词作品华丽浮艳的现象, 似乎有借着祝寿之名, 歌颂贾似道的丰功伟绩之嫌。但自从夏承焘先生在《唐宋词人年谱·吴梦窗系年》考定吴文英赠给贾似道的词作均为他未握重权之前, 只是酬赠之作[2]。再者, 早年的贾似道也有可取之处。杨铁夫《吴梦窗词笺释》载, 《宋史》:淳祐六年 (1246) 九月, 以贾似道为京湖制置使, 兼知江陵府;九年, 晋大使;十年春, 移镇两淮。此词有“荆州”字, 必作于知江陵府时。[3]与此词所歌颂的戍边功绩相合。吴文英虽文才富艳, 也结交权贵, 倘若是阿谀谄媚之辈, 游走于政治官场中, 怎会以布衣终身。因而, 写给贾似道的寿词只是进行了客观的写实, 并没有露骨之态。

倘若说酬赠皇亲高官的寿词带着更大交际应酬的心理的话, 那么吴文英写给尹梅津、毛荷塘等的寿词更多传达的是挚友的情谊与理解。试举一例如下:

《烛影摇红·毛荷塘生日, 留京不归, 赋以寄意》:

西子西湖, 赋情合载鸱夷棹。断桥直去是孤山, 应为梅花到。几度吟昏醉晓。背东风、偷闲斗草。乱鸦啼后, 解佩归来, 春怀多少。

千里婵娟, 茂园今夜同清照。樱脂茸唾听吟诗, 争似还家好。昵昵西窗语笑。凤云深、琼箫缥缈。愿春如旧, 柳带同心, 花枝压帽。

从词题可知, 这首词是在毛荷塘寓居京城, 远离家人的背景下创作的。上片回忆“杭京冶游情形”, 交代了毛荷塘远离亲人, 在京悠游生活。但难抵下片中遥想清辉下, 吟诗呢喃的相聚。整首作品似乎忘记了祝寿, 颇似一封家书, 吴文英用这样的方式道出了毛荷塘的内心情感。杨铁夫《吴梦窗词笺释》中这样评价:“庆寿诗词最易犯俗, 如此词, 却无一句套语。上片想在京都之艳迹, 下片动以家园之可思, 庆寿本意, 止以‘愿春如旧, 四字了之, 扫尽南山、东海等话头。意既深婉, 词亦娓娓动人, 真可为寿词法。’”[4]足见写作寿词虽然不着重于情感投入, 却也不可拘泥于程式化的模型, 全为富贵金言, 倘若能够与寿星的人生事业相关便更有内容和价值了, 吴文英的寿词恰恰做到了。

此外, 吴文英的寿词不拘泥于男性, 还有几首送给故人母亲、郭清华妻子、毛荷塘妻子的寿词, 这些作品能够结合寿星的身份, 多描摹女性姣好的容颜、夫妻间的情投意合、祝愿爱子早成功业、长寿多子等内容, 语言婉转流动, 脱尽俗态。

摘要:吴文英是南宋词坛的大家, 其19首祝寿词也值得关注。他的寿词创作打破以往寿词俗调, 因庆生对象的不同, 呈现出不同姿态。本文拟对吴文英的寿词进行简要分析, 以窥南宋社会寿词创作的概况, 同时进一步了解吴文英的一些交游状况。

关键词:吴文英,祝寿词,交游

注释

1[1]周茜.梦窗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5 (52) .

2[2]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473)

3[3]杨铁夫.吴梦窗词笺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2 (57) .

篇4:66寿辰祝寿词

吴湖帆先生为人豪爽,平生好交友,或词酒唱酬,或交流藏品,或切磋画艺。晚年由于两度中风,精力大减,加上许多日子又是在医院度过,故友朋往来大大减少。不过,在他七十大寿这个特殊的日子,还是有58人前来祝贺。远在海外的张大干也寄来了他特意为吴湖帆七十寿辰创作的《荷花图》。这个生日应该说办得很隆重、很热闹。从礼单分析,来祝寿的朋友中,书画家(包括吴门弟子在内)占了绝大多数。亦有收藏家、篆刻家、文人、医生、亲戚等。在那个国内经济并不宽裕的年代,亲朋好友所送的礼品包括有蛋糕、茶叶、火腿以及吴湖帆喜欢的雪茄等,此外当然少不了字画、印章、书籍、诗文等文人物品。从中我们也可以一窥那个时代文化人之间的交往,和生活风貌。

一代国画大师吴湖帆(1894-1968)早年即负盛誉,有“南吴北张(大干)”之称。吴湖帆在绘画上的杰出成就众人皆知,而他擅写诗词,并且还印行过几本词集,恐怕就知者不多了。

去年,我审阅《清代诗文集汇编》(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所收《愙斋文集》。该稿为清代吴大激撰,抄本,收藏于上海图书馆。当翻到最后几页时,发现所抄内容与吴氏文集无关:前两页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今上海古籍出版社前身)编审、著名词人吕贞白先生所撰《重订佞宋词痕序言》,后三页为生日礼单。我早就知道“佞宋词痕”是画家吴湖帆先生词集的名称,而吴大澂是吴湖帆的祖父,于是,我马上就联想到,这本《意斋文集》抄本很有可能是吴湖帆生前旧藏,因为最后还有空白页,所以才拿来抄了别的东西。

《重订佞宋词痕序言》为毛笔抄录,共2页(4面),字迹稚拙,自非吕贞白或吴湖帆手笔。而生日礼单共有两份,均用钢笔抄录。第一份礼单共2页(4面,最后一面空白),稿纸框栏同前《愙斋文集》及吕氏《序言》,观其字迹,应为湖帆亲笔。礼单第三面有“33、吕贞白词寿序”。单单看“词寿序”,你会弄不明白到底指的是什么。吕序尾署“癸卯七月初二日”,公历为1963年8月2日,恰好是湖帆先生七十大寿的日子,而礼单中吕贞白所送之礼恰好又是“词寿序”,由此可以互证“词寿序”即《重订佞宋词痕序言》,而此礼单即为吴湖帆七十寿辰礼单无疑。显然,这里“词寿”与“寿词”是两个概念,“寿词”仅仅是指别人写给寿者的祝寿之词,如礼单第一面“12、瞿兑之寿词一首”;而“词寿”,在此有着特定的含义。吕序末尾有“词序君词,并为君寿,曷为《词寿图》以纪之”一语,“词序君词”应理解为给《重订佞宋词痕》写序。综上分析可知,所谓“词寿”,意即以重订、出版本人词集的方式来为自己祝寿。以什么方式来祝贺自己的寿辰,这最能体现主人的喜好。以词来祝寿,可见湖帆先生对词的热爱以及对自己所创作之词的珍视程度。

第二份礼单亦为钢笔抄录,为另一人笔迹(或许是湖帆家人),所用稿纸也不同,可能是前面装订成册的稿纸已用完,只能用别的零纸写好后插入。因为这份礼单序码是另外从“1”起,送礼人又少,所以我一开始就产生疑惑,这是否是吴湖帆后来过小生日时的礼单?但仔细对比,我发现:此份礼单记录所送礼物以蛋糕为主,而第一份礼单记录送礼人虽多,却只有两人送蛋糕;而一个大生日很少有人送蛋糕,另一个小生日大家都来送蛋糕,这显然不合情理;接着,我又将第一份礼单中的送礼人与第二份礼单中的送礼人作比对,发现仅沈希圣一人重复,但所送之礼并不重复。由上基本可以推断第二份礼单应该是第一份礼单的补充,也就是说,它们同属于吴湖帆七十寿辰礼单。之所以抄录时序码会另起,可能是因为换了纸、抄写人也换了的缘故。至于沈希圣重复出现,可能是第一份礼单中少记了他送的一份礼物,故而再补记一下。

吴湖帆七十寿辰词寿序(即吕贞白《重订佞宋词痕序言》)和两份祝寿礼单长久隐藏于抄本《愙斋文集》内,连专门研究吴湖帆的学者也无缘见到;因系首次披露于世,故有必要分别予以较周详的解说和考查。

词寿序——吕贞白的《重订佞宋词痕序言》

这里首先将该序言标点整理如下:

重订佞宋词痕序言

甲子岁,余年十八,在张季直师(按:即张謇)座上,见吴君翼燕(按:吴湖帆原名翼燕)家画幅。师曰:“君吴中少年,为愙斋公之孙,能传祖笔,今之王廉州也。”因默识之。越三年丁卯,余居上海,从夏吷庵(按:即夏敬观)丈游。时吷丈方鬻画,于当代画人极推崇君。始知翼燕为君之原名(原作“启”,笔误)。及再读君画,造诣之深,远过曩日所见者,钦服不已。庚午夏,与陈文仁先[——]、黄君公诸等过君嵩山寓居,纵观所藏弃法帖名画,始识面,遂订交。壬申、癸酉之间,朱丈疆村重举漚社词会,余与君均预焉。月集两次,君或至或不至,课题必应。余则偶作偶不作,无君之勤也。丁丑,日寇来侵,人事乖变。君闭门不出,鬻画自给。余奔走异地,不遑宁处。迨辛卯、壬辰之际,重返上海,汪翁旭初亦来相聚,与余论词为乐。君亦旭翁老友,遂时过从。(?)间不相往来者,盖十四五年矣。癸巳,君以新椠本《佞宋词痕》见贻。展卷读之,益佩才力之富。取法周柳,旁及苏辛,深入宋人堂庑。自此以后,往还无虚日。见必论词,一字不稍贷,四声不稍宽。虽严冬酷暑,未之或辍。或争论不相下,或苦思而后得,或偶得佳句,相与抚掌,极人生朋友遇合之至乐。经旬不见,必邮筒往来,不厌其烦,而所作日益富,宋人词调殆遍和之矣。今年君政七十,删定旧稿,并整饬十年来新作,重订《佞宋词痕》,厘为六集,嘱为弁言。余顾而笑曰:“自来词人画人例享大年。张子野、黄大痴皆寿登大耋。词人得词最多者辛稼轩,七百余阕;陈迦陵,一千七百余阕。以君之冲和素抱,是寿者徵,当年逾大耋,笑傲子野、大痴,得词之富,亦应远胜稼轩、迦陵,可操左券;吾侪论词之乐正无穷期。词序君词,并为君寿,曷为《词寿图》以纪之?君其欣然进一觞而命笔也。癸卯七月初二日弟吕贞白谨序。

1932年,吴湖帆夫人潘静淑跟随著名词学家、词人吴梅学词,吴湖帆亦时向吴氏请益,遂渐渐对词发生了浓厚兴趣。据叶恭绰回忆,吴湖帆开始大量写词是在抗战时期(见叶恭绰《佞宋词痕》序),他“一生填过千余首词”(见吴元京《佞宋词痕》后记)。《佞宋词痕》是吴湖帆的词集名。“佞宋”,本为清乾隆时著名藏书家黄丕烈的号,表示他偏爱宋版书,这里吴湖帆借用来表示自己对宋词的尊崇。早在1939年,吴湖帆四十六岁时,出版了《梅景书屋词集》,收录吴湖帆《佞宋集》二十八首、潘静淑《绿草集》一十三首,附集句三首。1948年,吴湖帆把自己集宋、金、元词而写成的集句词60首

编成《联珠集》出版。1953年,也就是吴湖帆六十岁那年,他请汪东(字旭初)从自己所写词稿中删选出约270首词,编为五卷,命名为《佞宋词痕》,以小楷工录,于1954年自费石印出版,印数大约不过百本,仅用来赠送亲友和同好。到了1963年,吴湖帆在七十岁时,又“删定旧稿,并整饬十年来新作,重订《佞宋词痕》,厘为六集”(见吕序),显然他已经完成了重订任务,然后才请吕贞白写序言。然而,《重订佞宋词痕》原稿却不知去向。上海书店于2002年出版了《佞宋词痕》(见附图),号称“全集”。前半部分五卷乃据原1954年印本影印,后半部分主要根据吴氏家藏遗稿影印。据吴湖帆之孙吴元京在《后记》中说:“根据爷爷遗留的稿件分析,全册应有九卷(按,此处作‘九卷’,与下文所述自相矛盾,应作“十卷”为宜),分成两本,第一本为一至五卷,此本词稿曾于1954年印制过;第二本应有六至十卷,并且目录也已基本编好,但是由于‘文革’,爷爷没能编完十卷(总共汇编了429篇词)[本文作者按:应为480余首],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其实,所谓的“应有六至十卷”,也只是推测而已。明确标有卷数的是六、七、八3卷,最后两卷只有集名,且这五卷有多处圈划修改,第七卷还有4首词只抄词牌和题目,后面空缺,可见是未完稿。在这吴氏家藏的“第二本”五卷词稿里,有明确纪年以及可考出年份的词有10余首,写作时间最晚的是1960年。最后一卷倒数第三篇《浣溪纱·庚子上巳用蜕园前韵》,庚子年即1960年。另外,第九卷第一首《沁园春·珠穆拉玛峰》也可以确定写于1960年,理由是:中国登山队于1960年5月成功登上珠穆拉玛峰,而吴湖帆此词正是为赞颂登山健儿而写。由上大致可以推断,这所谓十卷本“《佞宋词痕》全集”收录词作的时间下限为1960年,而吴湖帆于1968年去世,这最后八年不可能一首词都没有写。我推测,吴湖帆在1954年《佞宋词痕》出版后,原计划想要把此书继续编下去,所以才有这未完成的后五卷;由于种种原因,当他编到1960年时,又放弃了这种编法,不再继续编下去。吕《序》言吴湖帆七十岁时(1963)“删定旧稿,并整饬十年来新作,重订《佞宋词痕》,厘为六集”,这里“十年”指的是1954年至1963年,这个时段也已经超出吴氏家藏后五卷的时间范围(止于1960年)。再看“厘为六集”,“六集”恐非六卷。很有可能吴湖帆已另行选录、另予分类,归作六个小集,这就意味着吴湖帆在作重订时,1954年出版的前五卷《佞宋词痕》里的词也应被打乱而重新编选过,不可能完全照旧。吴湖帆七十岁时的重订本《佞宋词痕》不同于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之十卷本《佞宋词痕》的更为确凿的理由是:吕贞白撰《重订佞宋词痕序言》不见于十卷本。可见整理者也未见到吴湖帆重订本。综上所述,我确信一定另有吴湖帆已编选好的《重订佞宋词痕》存在。吴湖帆在七十寿辰到来时,原想和他六十寿辰时一样,以印行本人词集的方式来为自己祝贺生日。然而,当时的政治气候已经不是十年前的样子。据戴小京著《吴湖帆传略》记载:早在1957年“反右”时期,有关领导找吴湖帆谈话,要求他把自己写的词作拿出来接受审查。吴湖帆一气之下,把近年来写的词稿等统统付之一炬(实际上烧掉的只是一部分)。在愈来愈严峻的形势下,吴湖帆出版词集的愿望自然再也无法实现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假如《重订佞宋词痕》原稿尚留存于天壤间,那么,它终有一天会重现于世。《重订佞宋词痕》收词也只可能收到1963年为止,那么,从次年至1968年,也即吴湖帆71岁至辞世这五年内,也应有词作留下,只是目前我们也没能见到。上海图书馆藏有一封1964年友人从北京寄给吴湖帆的信,内容为:“秭园甲辰吟集冬季课题。词题: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颂词。调寄东风第一枝,一百字。调寄赞成功,六十二字。二,边和大捷。调寄摊破丑奴儿,六十字。诗题:一,赋得十月先开岭上梅。得先字,限五言八韵。二,西山探梅。不限体。三,北海菊花展览。不限体。秭园甲辰吟集启。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一日。通信处:北京市东城区煤渣胡同甲九号江宅。”写信人江氏是谁,不可考。当年,吴湖帆听到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心情十分激动和喜悦,还曾专门构思创作了一幅画(见附图)。有人约写颂词,想来他会积极响应,可惜也没见到他的这两首词。总之,吴湖帆先生1961年至1968年共八年间所创作的词均阙如,等待有心人去搜寻和发现。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重订佞宋词痕序言》的作者吕贞白先生。吕贞白(1907-1984),原名吕传元,字贞白,江西九江人。其父为清代进士。14岁随父寓居南通,拜末代状元张謇为师,学习诗词古文。成年后就职于上海税务署、上海交通银行。四十年代,曾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建国后,曾在华东文化部文物处、上海人民图书馆工作。1957年,调入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后任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古籍编辑室副主任、编审。晚年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为青年教师讲课,并任研究生导师。他对古典诗词创作、版本目录均有精深的造诣。撰有《吕伯子词集》、《吕伯子诗集》等。我生也晚,1985年始入上海古籍出版社,故已来不及见到吕先生,因一位老编辑时常提及吕先生,我才了解到吕先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擅长写词;当时社里的几个年轻人还聆听过他讲授如何填词。

画家吴湖帆与吕贞白的交往即缘于词。词在晚清民初呈再兴之势。结社填词始于二十年代后期,到三十年代,已蔚成风气,如北方有北京的聊园词社、趣园词社,天津的须社;南方有上海的沤社、午社、声社,南京的如社等等。每逢春秋佳日,或访胜寻幽,或听琴品茗,拈题限调,互为唱酬。吕氏序文云:“壬申、癸酉之间,朱丈疆村重举沤社词会,余与君均预焉。”可知,1932-1933年间,吴湖帆和吕贞白都参加过朱祖谋(号疆村)发起的沤社词会。当时社员还有冒广生(鹤亭)、夏敬观(剑丞)、林铁尊、潘飞声(兰史)、袁思亮(伯夔)、叶恭绰等。沤社每月集会两次,吴湖帆有时间就参加,即使有事不能到场,会上布置的词题他也一定会在家中完成。另据资料得知,1939-1942年,吴湖帆还参加过由夏敬观发起成立的专门研究词学的午社,冒广生、龙榆生、吕贞白、夏承焘等人都为社员,他们经常一起活动。吴湖帆对词的热情相当高。他有时还抄录自己的词作送人。据我所知,吴湖帆就曾把自己亲笔抄录的本人词作分别赠送给好友吕贞白和钱镜塘。吴湖帆还曾为词社成员作填词图等画作,由龙榆生主编的《词学季刊》上就刊登有吴湖帆的画作。吴湖帆虽然主业是绘画,却一辈子与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篇5:七十寿辰祝寿词

2、爷爷,你奋斗了一生,拼博了一世,留下了多少的丰功伟绩;今天在你80岁大寿之时,我祝愿你泰山不老年年茂,福海无穷岁岁坚。

3、爷爷,谢谢你从小把我疼在心里,今天,是你寿辰到来之时,我祝福你龙耀七旬新纪跨,寿山诗海任飞腾。你的孙儿献上。八十大寿祝福语。

4、敬爱的爷爷,我是你哪不懂事的孙儿,在你80大寿到来的时候,我祝福你,福寿绵长活百岁,身体康健行如风。活到100岁,活在我们心中。

5、春秋迭易,岁月轮回,当甲申新春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款款走来的时候,我们欢聚在这里,我们尊敬您的八十大寿,祝愿您80岁生日快乐。

6、穿起大头皮鞋,想起了我的爷爷;你这一生佛心永恆,你这一世福寿绵長;在你生日到来之时,我愿你丰衣足食寿弥高,东风有意焕青春。

7、您是我们家庭的骄傲,是新中国美好生活的最好见证。好人多平安,贵人永长寿。祝您福寿与天齐,幸福满家园。八十大寿祝福语。

8、爷爷你不老,意气风发似童年;八十阳春岂等闲,几多辛苦化甘甜;老来古稀孙满堂,人间福气在古稀;祝爷爷生日快乐!

9、敬爱的爷爷,你80岁大寿就要到了;孙子没有什么赠送给你,只你希望你老人家永远鹤发童颜,青春不老;另祝福你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孙儿献上。

10、祝老寿星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献上最衷心的祝愿,祝福老人家生活之树常绿,生命之水长流,寿诞快乐,春辉永绽!

11、爷爷大寿就来到,精神矍铄直到老;儿孙给你送祝福,愿你金沙峭岸一株松,干劲枝遒塑祖龙;人生快乐似神仙,100大岁等你游。

篇6:父亲一百岁寿辰祝寿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戚,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是我父亲一百岁寿辰庆典!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万象更新。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举办这个生日宴会,为我敬爱的老父亲庆祝百岁寿辰,亲朋齐聚,宾客满座,我们做儿女的无比高兴。过去大家美好祝愿都讲“长命百岁”!今天,我的父亲是真正百岁老寿星!

首先,我要代表我们三兄弟(及我父亲所有的后人)向我的百岁老父亲送上最真诚的生日祝福。祝老父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平安健康,吉祥如意,福寿万年!

同时,我也代表我父亲及全家,向前来贺寿的各位亲朋好友、各位来宾,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感谢大家不怕路途遥远、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前来赴宴、祝福和贺寿。大家的光临,使我的老父亲高兴万分,使我们全家倍感荣幸,深受感动!谢谢大家!也希望大家沾上老寿星的福气、喜气,人人都长寿,家家都幸福!

我的父亲马洪卓,是四川西充县鼓楼公社马家嘴人,是我祖父马作成的小儿子。1914年2月初三出生,父亲与母亲何作芳结婚后,生三个儿子,省吃俭用,含辛茹苦养育我们三弟兄,尽力帮助儿媳,教育培养孙辈、曾孙辈。

我父亲和我母亲一贯积善行德,关心帮助马氏宗亲族人,孝敬尊长,教育子侄,主持公道;他助人为乐,父母所做的一切,他们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晚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是后辈的楷模。虽然他们不是豪门显贵,尽管他们是劳苦的一生,但他们的一生却是创业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他们是平凡的、朴素的,但在我们子女的心目中却永远是神圣的、伟大的!

在此,我想告诉各位亲朋好友,我父亲长寿的原因在于:从小经历艰苦磨难,非常勤劳,筋骨强壮;心胸开阔,性情豁达,宽厚善良;孝敬老人,友爱弟兄,帮助亲友,一生一世问心无愧;他热爱家庭,儿孙孝顺和睦。这些,都使得他能延年益寿!还有谢谢23团养老院多年来对父亲大人的照顾,感谢养老院的领导和各位工作人员对父亲的悉心照顾,使得父亲有了平静安详的晚年生活,也免去了我们这些儿孙的后顾之忧,再次谢谢你们。

我们(父亲所有的后人)都要衷心感谢老人的养育之恩!都要感谢老人积善行德、言传身教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我们所有的后人还将一如既往的尽心尽责,给老父亲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他过得更幸福!更快乐!我们一起再次祝福他老人家健康长寿,幸福快乐!

篇7:父亲八十寿辰祝寿词

各位长辈: 各位亲朋好友: 各位来宾:晚上好!!(行礼)首先祝愿今天的老寿星,我最敬爱的父亲、母亲,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面向老人行礼)祝愿我的叔叔、婶婶、健康长寿,生活幸福,合家欢乐!(行礼)祝愿今天来参加我父亲八十大寿辰庆典,我的表弟、表弟妹、弟弟、弟妹、妹妹、妹夫,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家庭和睦,幸福长在,永远快乐!(行礼)祝愿男孩子们越长越结实; 祝愿女孩子们越长越漂亮!感谢各位来宾,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不远万里赶到上海,出席为我父亲举办的寿宴,您们的光临给今天的寿宴增加了喜庆的气氛,带来了祝福,带来了好运!在这里我代表我们兄弟姐妹以及我们全家对您们的光临表示衷心地感谢!谢谢各位,谢谢!(行礼)

今天,假座领康家园为我的父亲,庆贺八十大寿,我们衷心的祝愿父、母亲大人,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前年,是我父、母亲结婚60周年。西方人称60年为钻石婚。我们家人与亲朋好友举办酒会以予庆祝。

今天是我父亲八十寿辰庆典,父、母亲结婚62周年,在人类长河间,弹指一挥间,但对于我父、母亲来说,经历新旧社会二重天,1 一生坎坷,一生风风雨雨。现在苦尽甘来,感谢国家改革开放30年带来的成果,感谢党和国家给离、退休职工带来的福祉。

1947年的春节后,刚度完蜜月的母亲就送父亲参军。加入三野陈毅部队的父亲,跟随解放大军参加了解放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南京、解放上海、解放江西。作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尽了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1950年初,根据国家铁路建设需要,部队集体转业到上海铁路警备第二团(后改为上海铁路公安处)参加保卫工作, 保卫人民铁路。后因工作需要,入上海铁路通信工厂工作,直到光荣离休。

今天是我的父亲八十寿辰,看着眼前我的父亲母亲斑斑的白发,我们兄弟姐妹心情十分激动,是二老用超过常人的艰辛养育了我们四位儿女,是二老用成龙成凤的严爱供养我们读书成长,奠定了我们人生的起点,是二老用永不气馁的鼓励和高标准的要求激励我们工作。虽然他们不曾是高官显贵、名流宿儒,但他们的一生却是刚强的一生,他们是普通的,但在我们子女的心中二老永远是神圣的、伟大的!

我们儿女的成长来自于父母的支持和鼓励,来自于父母的执著和刚强,我们健康的成长就是他们的希望、就是他们的成功。在此,我代表您的儿女向二老表示:我们要牢记你们的教导,承继你们的精神,忠孝传代,团结和睦。

今天。是我父亲的八十大寿,我们子女祝我们的父亲母亲,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生活愉快,事事如意。

我们共同祝愿您二老:万事如意,寿比南山!

谢谢各位亲朋好友的到来。

谢谢大家!干杯(行礼)

篇8:吴湖帆七十寿辰祝寿礼单(下)

关于吴湖帆晚年的生活,我们所知不多。这两份礼单对了解和研究吴湖帆晚年的交友和生活状况颇有参考价值。当年当事人随手记下的一份礼单,成为今天复原吴湖帆晚年交友和生活场景的重要依据。

吴湖帆先生的两份祝寿礼单均为行草书,不易辨认;第二份礼单字迹较淡,又曾遭水溅湿,更难识别。兹据原件予以过录,并在每条下以按语的形式对送礼者生平等分别加以简介。难以查考者,则付之阙如。

第一份礼单

1吴朴堂图章一方

按:吴朴堂(1922-1966),原名朴,字厚庵,浙江绍兴人。著名篆刻家。师承王福厂,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建国后在上海文管会工作。“文革”中因受迫害而自戕。

2许慰徐烟嘴一只

按:生平不详。

3王季迁武宗元卷印本

按:王季迁(1907-2003),又名季铨,字选青,别署王迁、己千。苏州人,东吴大学毕业,善山水,从顾西津、吴湖帆游,以“四王”为宗,尤精鉴赏。后移居美国。其古代绘画收藏之富为当代之冠。礼品“武宗元卷印本”,即王季迁最珍爱的藏品——北宋画家武宗元所绘《朝元仙杖图》的印刷品。

4谢海燕蛋糕

按:谢海燕(1910-2001),原名谢海砚,笔名海燕。广东揭阳人。毕业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西洋画系。留学日本。历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兼教务主任、东南联大、国立暨南大学等校教授兼艺术科主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上海美专副校长。建国后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兼美术系主任、副院长等职。

5孙伯渊书画书二本

按:孙伯渊(1898-1984),江苏苏州人。出生于装裱篆刻世家。擅长鉴定碑帖,从事刻石拓碑,对碑帖、书画鉴定有较深造诣,收藏金石碑帖甚多,其中不乏宋拓珍品,建国后大多捐给各地博物馆。

6孙仲渊 樊山对

按:孙仲渊(1901-1972),江苏苏州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孙仲渊出生于装裱篆刻世家。与其兄伯渊、弟季渊一起继承家业,从事刻石拓碑之业。刻石拓碑有数百件之多。喜爱收藏文物。建国后,将所藏珍贵书画、碑帖等文物捐献给各地博物院。礼品“樊山对”,应指近代诗人樊增祥(字樊山,1846-1931)书写的对联。

7钱君匋大图章一方

按:钱君甸(1906-1998),原名钱锦堂,字豫堂。浙江桐乡人,祖籍海宁。毕业于上海艺术师范学校,从丰子恺学习西洋画,并自学书法、篆刻、国画。擅长书籍装帧及篆刻、书法。喜收藏,藏品悉数捐出。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教授。

8吴三太太钢精锅子一只

按:生平不详。

9徐伟士虾子酱油二瓶

按:徐伟士,吴湖帆女婿,亦能画。礼品“虾子酱油”乃苏州特产,而吴是苏州人,自然会喜欢。

10徐明 雪茄烟五十支等

按:徐玥系徐伟士女儿,吴湖帆外孙女。能画。雪茄烟是吴湖帆平日比较喜欢吸的烟。

11董汉臣沙丁鱼廿匣,蜂蜜四瓶

按:生平不详。

12瞿兑之寿词一首

按:瞿兑之(1894—1973)原名宣颖,字铢庵,晚号蜕园。湖南善化(今长沙市)人。现代史学家、文学家、画家。出身望族,为清季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瞿鸿玑的幼子。早年就读上海圣约翰大学及复旦大学,曾任北洋政府顾维钧内阁国务院秘书长、编译馆馆长、河北省政府秘书长及南开、燕京等大学教授。建国后,被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聘为特约编审。瞿兑之学问渊博,精研文史,尤精于掌故之学。“文革”时受冤被判入狱,死于狱中。

13俞子才 雪茄二匣 图章

按:俞子才(1915—1992),别名绍爵,浙江湖州人。画家、美术教育家。早年入苏州美专。师从吴湖帆。1956年起历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美专教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兼任浙江美术学院教师、上海文史馆馆员等职。

14缪吉祥火腿一只,鸡壹只

按:生平不详。

15严益堂扇子一柄

按:生平不详。

16沈希圣白兰地二瓶

按:沈希圣(1892—1975),上海人。1917年在沪开设推拿门诊。后任教于上海推拿学校。

17秦清曾(1894—?)乐口福二瓶

按:秦清曾,即秦淦,字清曾,江苏无锡人,秦祖永之孙。家富收藏,工山水。设艺苑真赏社于上海,精印各种碑帖书画。礼品“乐口福”为上海产麦乳精的商标名。

18章锡九咖啡、可可精各一听

按:章锡九,生平不详。

19孙邦瑞蓝牡丹四百枝

按:孙邦瑞(1903—1972),江苏江阴人。实业家孙煜峰之弟。著名收藏家、鉴赏家。与吴湖帆结通家之好,情同手足。喜收藏古代书画,其藏品多由吴氏鉴定、题跋。礼品“蓝牡丹”为香烟牌子。

20方幼安火腿一只、红绿茶四罐

按:方幼安,著名针灸学家。生卒年及具体事迹不详。1961年,吴湖帆因中风而卧床不起,经幼安精心治疗,不久恢复了行走。

21庞京周海蜇十斤

按:庞京周(1897-1966),原名庞国镐,字京周,以字行。因五岁时父亲早亡,遂立志学医。1921年,在上海开业行医。曾任上海同德医学院院长、上海医师公会副主席。1937年,不顾生命安危,投身抗战,出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秘书长,兼任该总会救护委员会副总干事。

22贝聿玿格子纺衣料、茶叶两罐

贝聿玿(1908-),女,别名坚白,苏州人。著名画家,上海文史馆馆员。师从郑午昌和吴湖帆先生。擅长山水,苍润劲秀,古韵盎然。1934年与女性书画家何香凝、李秋君、娄咏芬等筹备画会与展览,在上海成立中国女子书画会。

23冯佩方 冯让先谢淞洲《溪山静对图》

按:冯佩方,生平不详。据吴湖帆《佞宋词痕》

中《八声甘州》词,题“为冯佩方题其尊人超翁临小仙铁笛图卷子”,可知为画家冯超然之子。

冯让先(1922-),也为冯超然之子。毕业于之江大学建筑系。为航运工程设计高级工程师。后移居美国加州。承父教,亦擅画,专攻山水。

礼品“谢淞洲《溪山静对图》”为一幅绘画。谢淞洲,清代人,字沧湄,号林村,长洲(今苏州)人。布衣,能诗,工书画。山水学倪、黄,兼宋人笔意。雍正帝曾命他鉴别内府所藏书画真赝。此礼不轻。冯、吴两家同居上海嵩山路,仅一弄之隔,两家交谊深厚。

或许因送礼人是两位,此处序号虽为23,但记数时加一,故下条为25。

25李秋君三炮台烟一听。

按:李秋君(1899—1973),女,名祖云,字秋君,以字行,斋名欧湘馆,别署欧湘馆主。浙江镇海小港港口李家人。著名画家。曾师从吴淑娟、张大千。1933年在上海与人合创中国女子书画会,任主任。抗战时积极投身抗日。先后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华文艺学校。又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市文史馆馆员等职。终生未婚,与丹青作伴。善画山水、人物、花卉,工诗文。

26庞蘅裳

聂潞孙

张吉如

庞京周

严益堂

项平甫

黄西爽

吕贞白八位莫友才整菜一桌

按:庞蘅裳(1885—1966后),即庞国钧,字蘅裳,号鹤缘,又号鹤园,别署梦鹤词人。书法家。江苏吴江人。拔贡,曾充七品京官。后入江苏巡抚陈夔龙门下。抗战前与吴湖帆、潘博山等创立正社书画会。建国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

黄西爽(1906—1967),字文治,曾用名黄敦良、黄醒秋,浙江吴兴人。出生于中医世家,医术精湛,是海上享有盛名的中医名师。业余喜爱琴棋书画,尤善水墨山水,有宋元之风。

庞京周、吕贞白生平见前。

聂潞孙、张吉如、严益堂、项平甫均生平不详。

莫友才,应即莫有才厨房,上海著名淮扬菜馆扬州饭店的前身。上世纪50年代,扬州著名厨师莫有庚、莫有财、莫有源三兄弟在上海宁波路创建而成。由于该店厨师特别擅长制作各种特色菜和精美筵席,因而颇受顾客欢迎,很快就闻名沪上。

27朱姑太太被面、棉毯

按:朱姑太太,生平不详。

28朱梅村少奶衣料两件

按:朱梅村(1911—1993),江苏吴县人。画家。吴湖帆外甥。幼年从师樊少云,随舅父吴湖帆习画。19岁即卖画为生。曾与叶恭绰、吴湖帆、张大干、冯超然等一起组织正社书画会。1949年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文史馆馆员,并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同济大学等院校。

29任书博犀角图章、雪茄烟

按:任书博(1918—),学名世朴,号朴庐。书画家。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14岁起自学篆刻,16岁开始学习绘画,18岁时拜国画大师吴湖帆为师,系统研习书画篆刻,临摹了吴先生所珍藏的大量历代篆刻书画精品。建国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绘画取法宋元,尤喜松竹。礼品“犀角图章”,即用犀牛角做的图章。犀牛角材质珍稀,比象牙还要贵重得多。

30朱雅珍、戴培秋大蛋糕

按:朱雅珍、戴培秋两人生平不详。

31黄西爽《千秋岁》词画

按:黄西爽生平事迹见前。礼品“《千秋岁》词画”,即为《千秋岁》(词牌名)词所作的图画。《千秋岁》词应为友朋写给吴湖帆的祝寿词,作者待考。

32姚天成老闆加利锅二只

按:姚天成似为上海菜馆名,礼物“加利锅二只”,应为用咖喱做的菜两锅。

33吕贞白词寿序

按:吕贞白生平事迹见前。礼品“词寿序”即前载《重订佞宋词痕序言》。

34王仁辅图章二方,鸡一只

按:王仁辅,生卒年不详。名符广,浙江鄞县人。书画篆刻家。赵叔孺、吴湖帆入室弟子。山水宗宋元,人物花乌颇得元人逸趣。

第二份礼单

1朱大人字迹漫漶不辨。

按:朱大人,事迹不详。

2俞叔渊可可(以下漫漶不辨)

按:俞叔渊,生卒年不详。近代篆刻大师赵叔孺之入室弟子,也为吴湖帆入室弟子。现代著名书画篆刻家。

3陆抑非蛋糕(方)

按:陆抑非(1908-1997),江苏常熟人。名(羽中),初字一飞。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1937年后,改字抑非。花甲后自号非翁。古稀之年沉疴获痊,又号苏叟。吴湖帆入弟子。曾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西泠书画院副院长,常熟书画院名誉院长。擅长花鸟画。

4沈希圣蛋糕(大)

按:沈希圣,生平事迹见前。

5黄?之小雪茄(淹漶)、小蛋糕

按:姓名中间一字难辨,似“伊”字。生平事迹不详。

6顾冀山东绸一块

按:应作“顾翼”。顾翼(1917-1993),又名福佑,字复予,号练川,室名卧虎楼,上海嘉定人。沪上著名会计师,曾任上海市财政局总会计师、上海市会计师事务所工会会计、上海大风堂书画会会长。为张大千入座弟子。山水、花鸟、人物均擅长,亦工书法。

7王青之蛋糕(壹?)

按:王青之(1918-1997),字符义,师从吴湖帆、冒广生,擅长书画诗词。后^豫园书画善会、海上书画联合会。以卖画鬻文为生。精鉴定,富收藏。所藏金石碑版和书画真迹甚多,建国后陆续捐给上海博物馆收藏,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

8许仰齐 蜜二瓶、蜜枣一包、皮蛋卅只

按:经查,供职于上海钢铁行业的一位工程师名叫许仰齐。建国初期,由他主持,对旧中国时期留下的一座连续加热炉进行了改造。送礼者许仰齐或即此人。

9程士杰老太太蛋糕(大)

按:程士杰(1902-2006),女,湖北黄岗人。新法接生在宁夏推广实施的第一人。1925年毕业于汉口普爱医院附属护士学校,先后在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红十字会医院工作。1934年,赴宁夏从事医疗工作。送礼者程士杰是否即此人,待考。

10王耕云生梨一,蛋糕

按:王耕云,生平事迹不详。

11钱镜塘蛋糕(中)、香烟一听

按:钱镜塘(1907-1983),原名钱德鑫,字镜塘,以字行,晚号菊隐老人,浙江海宁硖石人,沪上书画收藏大家。自幼受祖、父熏陶,爱好诗词戏曲,工书法、篆刻、绘画。20岁以后,钱镜塘来沪,开始独资经营书画,同时收藏历代金石书画。曾多次举办书画展销。他鉴别珍藏了历代书画数千件之多,积累了丰富的鉴别经验。

12钱亚杰蛋糕(中)

按:钱亚杰,画家。具体事迹不详。

15施冲鹏苹果(一)

按:施冲鹏,即施南池(1908—2003),本名(羽中)鹏,字扶九,号南池,崇明人。现代著名书画家,亦工诗文。

1928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系,并师从当代著名山水画大家萧屋泉,为入室弟子。曾任上海师范学院艺术系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尤长山水画。

14徐传桐寿面(以下漫漶)、蛋糕(中)

按:徐传桐,吴湖帆外甥,具体事迹不详。

15童? 雪茄(以下漫漶)、蛋糕(以下漫漶)

按:此处因水迹漫漶,字迹莫辨。或为童月莲,吴湖帆弟子。童月莲(1923-),女,浙江慈溪人,早年毕业于新华艺专,先后拜唐云、吴湖帆、张大千为师,晚年遍阅近代名家笔法,借以形成自己的风格。

16吴克刚蛋糕

按:吴克刚,生平事迹不详。

17颜梅华梨壹、蛋糕

按:颜梅华(1927-),号雪庵,江苏苏州人。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喜读书,嗜丹青。早年追随颜文梁习西画,后师承吴湖帆学习国画。擅长花鸟、人物、仕女及连环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18吴少蕴潘季华蛋糕

按:吴少蕴,吴道邻(1910-?)字少蕴,江苏苏州人,擅人物、仕女、花卉。吴湖帆入室弟子。潘季华(1917-),名鄂,浙江上虞人。曾先后师从贺天健、郑午昌、吴湖帆,得三家指授,画艺日进。擅青绿山水,兼作松、竹、梅等。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吴湖帆先生为人豪爽,平生好交友,青壮年时,更是与友朋频繁往来,几无虚日。他们在一起或词酒唱酬,或交流藏品,或切磋画艺,总是其乐融融。到了晚年,由于两度中风,吴湖帆精力大减,加上许多日子又是在医院度过,故与朋友的交往就大大减少了。不过,在他七十大寿这个特殊的日子,还是有58人前来祝贺。远在海外的张大千也寄来了他特意为吴湖帆七十寿辰创作的《荷花图》。这个生日应该说办得很隆重、很热闹。从礼单分析,来祝寿的朋友中,书画家(包括吴门弟子在内)占了绝大多数。此外还有书画收藏家、篆刻家、文人、医生、亲戚等。在那个国内经济并不宽裕的年代,亲朋好友所送的礼品以食品、烟茶以及日常生活用品为主,其次是印章、书籍、字画、诗文等文人物品。从中我们也可以一窥那个时代的生活风貌。

上一篇:房屋放弃继承协议书下一篇:中学安全工作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