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诺如病预防措施

2024-05-06

学校诺如病预防措施(精选14篇)

篇1:学校诺如病预防措施

学校诺如病毒的预防措施

诺如病毒感染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容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发生局部聚集病例。因而我们应共同做好预防工作。

预防工作组组长:钟洪发

预防工作组组员:各班班主任及学校食堂管理人员 预防工作措施:

1.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普及诺如病毒感染肠胃炎防治知识。

2.养成个人卫生习惯,坚持勤洗手,勤剪指甲,进食或者处理食物前,如厕后需用肥皂(洗手液)清洗洗净双手

3.搞好教室环境卫生

1)每周清洁地面门窗桌面一次

2)保持厕所清洁卫生,配备足够的消毒药品

3)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若有教职工,尤其是厨工,或学生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课

5)要储备一定数量的一次性手套,肥皂,洗手液,漂白粉等消毒药品.4.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5.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追查制度,发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病例异常增多时,一有情况,立刻就诊,并报告中心学校。三天超过5例,或一周超过10例立即上报当地疾控机构及相关行政部门。

健康教育: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加强饮用水卫生:保护水源,改善饮用水条件,实行饮水消毒。

抓好饮食卫生: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特别要加强对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食物加工者要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一旦发病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病人、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

隔离: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要分别隔离治疗。

突发疫情报告: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突发疫情后,于6h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消毒: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物品、空气、饮用水、厕所等进行随时消毒,当染菌者送隔离病房或治愈后进行终末消毒。

流行期措施:

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处理垃圾和人畜粪便。

做好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消毒。

加强食品卫生法的执法力度,做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做好肠道传染病的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和动员工作,在发生流行时发动群众自觉停止一切宴请聚餐,发生吐、泻时及时到医院肠道门诊就医。

加强肠道门诊工作,作到逢泻必检,逢疑必报。对发现的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加强饮食卫生,禁食生、半生食物。

加强个人卫生,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待肥皂泡持续10秒后冲洗干净。

篇2:学校诺如病预防措施

1.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普及诺如病毒感染肠胃炎防治知识。2.养成个人卫生习惯,坚持勤洗手,勤剪指甲,进食或者处理食物前,如厕后需用肥皂(洗手液)清洗洗净双手 3.搞好教室环境卫生

1)每周清洁地面门窗桌面一次

2)保持厕所清洁卫生,配备足够的消毒药品

3)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若有教职工,尤其是厨工,或学生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课

5)要储备一定数量的一次性手套,肥皂,洗手液,漂白粉等消毒药品

6)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追查制度,发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病例异常增多时(三天超过5例,或一周超过10例)立即上报当地疾控机构及相关行政部门。

二:疫情控制措施

学校出现呕吐腹泻患者异常增多或证实疫情流行时,除做好上述日常预防措施外,还须落实:

1: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间不得外出,直至症状消失72小时,凭医院出具相关证明后,方可上班(课)。

2:做好场所和污染场所消毒工作,由专人每天两次对隔离消毒,配备必要的消毒药品,清理病人呕吐物,做好防护,戴口罩和手套,处理完要及时用肥皂消毒液等,清洁和消毒双手。被患者呕吐物污染的衣服,地板等物体表面,均用含氯消毒液清洗。

篇3:学校诺如病预防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凡24 h内腹泻4次及以上并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头晕之一 (儿童24 h内呕吐4次及以上伴腹痛) 为临床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粪便中检出诺如病毒核酸的为确诊病例[1]。同一学校1周内临床病例和确诊病例20例及以上的为暴发疫情[1]。

1.2 卫生食堂的综合评估

用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食堂进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估的等级表示:把有关学校食堂卫生的硬件设施和日常管理的内容, 细化为20个项目, 设100分制打分评估, 得分在86分以上为A级, 得分在76~85分为B级[2]。

1.3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制定个案调查表, 由市、县 (区)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流行病学专业人员, 对符合病例定义的所有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在危险因素调查中, 以1∶2.5的比例设对照组开展面访调查。

1.4 实验室检测

采集食品、水样检测微生物指标;呕吐物检测病原微生物指标;肛拭子、粪便用荧光PCR检测诺如病毒核酸。

1.5 统计方法

采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 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

2008-2010年发生在学校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共4起。4起暴发疫情的罹患率分别为25.58% (578/2 260) , 5.79% (89/1 536) , 1.91% (42/2 198) 和1.46% (39/2 414) 。病例中有腹泻症状的占87.02%, 有呕吐症状的占64.92%, 同时伴有恶心、腹痛、乏力等症状。748例病例中, 采集粪便34份, 26份检测出诺如病毒核酸;采集肛拭106件, 检测出诺如病毒核酸1件。病毒核酸Ⅰ型6例, Ⅱ型15例, 混合型5例。

2.2 学校卫生学情况

学生和教职员工人数在2 000人以上的有3所, 1 600人以上的有1所, 住校生比例平均达81.36%。各学校教学和生活设施条件均较好, 每个学生宿舍都有独立的洗漱间;学校都设有就餐食堂, 经学校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评定, 3所获卫生信誉度最高的A级, 1所获B级;校内都有学生超市, 有定型包装食品供应;生活饮用水都由县、区水务公司供应, 无学校自备水。教室、寝室和教师的办公室都设有饮水机, 每个学校都供应统一品牌的桶装水。

2.3 流行病学特征

748例病例全部为学生, 教职员工无病例。住校生与非住校生的发病情况见表1。发病者年龄最小11岁, 最大21岁。各学校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学生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4起暴发疫情分别发生在2月、4月 (2起) 和10月。各所学校的病例在时间分布上, 都有一个发病高峰, 高峰过后的尾线均很长;首例病人与末位病人出现的时间跨度最短的9 d, 最长的12 d。

注: () 内数字为罹患率/%。

2.4 危险因素分析

2.4.1 食品

通过对发病组与对照组的回顾性调查, 共同食物史不明显。检测食品112件, 除1件检出蜡样芽孢杆菌, 其余均未检出致病菌。

2.4.2 生活饮用水

各学校均使用当地城镇自来水, 同一时间内, 使用同一城镇自来水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中均未发现类似疫情。检测自来水10件, 部分样品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略超标, 未检出致病菌。

2.4.3 桶装水

各学校每班每天桶装水的用量为2~3桶, 学生喝水集中在课间休息时间。学生喝与不喝桶装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在抽取的12份饮水机残留水中, 检出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各10份;16份原装桶装水中, 检出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各9份;4份生产过程中的桶装水经检验无指标超标。所用水样均未检出致病菌。

3 讨论

诺如病毒是近几年来发现的引起人类急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 有5个基因组, 其中Ⅰ、Ⅱ、Ⅳ组可以感染人, Ⅲ、Ⅴ组分别感染猪和奶牛[3]。因该病毒引起人感染所需量少, 极易形成暴发流行, 是社区、学校等集体单位和家庭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4]。

湖州市的4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经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 分别系Ⅰ、Ⅱ和混合型诺如病毒感染所致。4起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寒冷与温暖的交替季节, 发病季节特点与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基本一致[1];诺如病毒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儿童[1], 该市的4起暴发疫情的病例全部是学生 (11~21岁)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发病原因与喝饮水机上未加热的桶装水有关。学生因集中在课间休息时间喝水, 短时间取大量的水, 饮水机来不及加热, 大部分学生喝的是未加热的桶装水。教师也喝同样品牌桶装水, 但大部分加热后 (85 ℃左右) 饮用, 所以教师无一发病;诺如病毒主要存活于受污染的水源[1], 桶装水被污染引起暴发疫情, 国内近期也有报道[5];由于设备和技术的原因, 未在桶装水中检出诺如病毒, 不能进一步佐证是经桶装水或饮水机传播。本次调查数据显示, 桶装水和饮水机已被微生物污染, 不能排除被诺如病毒污染的可能。在病例的分布上, 有2起疫情住校生与非住校生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笔者认为, 流行季节中, 诺如病毒感染在校内、校外均可发生, 因此, 造成诺如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还应作进一步的调查。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也可通过食物、水源、生活接触或吸入悬浮在空气中的病毒气溶胶传播[3]。近几年来, 诺如病毒作为病原体引起急性胃肠炎暴发, 国内已有报道[5,6,7], 但本次调查提示, 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已成为湖州市学校中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中, 学校卫生要进一步得到重视。要加强对学校教学和生活设施的卫生检测;加强学校卫生管理的指导培训 (如选用卫生信誉度高的品牌桶装水、饮水机的定期消毒等) ;加强开展有针对性的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减少和控制学校的传染病发生。

关键词:腹泻,疾病暴发流行,因素, 统计学,学生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办公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治方案 (试行) .2007-01-12.

[2]浙江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浙江省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2005-09-07.

[3]李海, 杨进业.诺如病毒胃肠炎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应用预防医学, 2008, 14 (1) :55-57.

[4]林玫, 刘巍, 梁大斌, 等.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调查.应用预防医学, 2007, 13 (1) :11-13.

[5]方杭燕, 谢立, 干伟群, 等.Ⅰ型诺如病毒引起学校急性胃肠炎爆发的调查.浙江预防医学杂志, 2010, 22 (10) :53-54.

[6]李灵辉, 郑慧珍, 李晖, 等.广东省2005年诺瓦克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华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6, 32 (5) :11-14.

篇4:“诺如”不可怕,关键在预防

对此,爸爸妈妈们开始恐慌,生怕孩子感染上该病。诺如病毒究竟是什么?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诺如病毒不可怕!

其实,诺如病毒并不是一种新产生的陌生的病毒感染,就是我们常说的“胃肠道感冒”或者“感冒胃肠型”,主要症状是以呕吐、腹泻为主。

诺如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冬季和早春为感染高发季节,而且以群发为主,好发于幼儿园等幼儿集中的地方。其感染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大多数孩子都会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所进食物,个别的可能会混有胆汁;每天大便多次,多为稀水便,少黏液,粪便检查可见少许白细胞,伴有腹痛。有的孩子可能有发热现象。一般病程2~3天。

这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来得快也去得快,即使感染也会很快痊愈,而且不留后遗症。只要做好预防工作,完全可以避免。

处理要到位!

一旦发现孩子有类似症状,又经医院确认是感染了诺如病毒,采取积极、正确的应对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此病为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生素。

2.对于呕吐严重的孩子,可以暂时禁食4~5小时,然后进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

3.预防脱水:注意补液,因为腹泻严重的孩子可能出现脱水的情况,因此可以给孩子口服补液盐(或者自行配制750毫升米汤加 1.75克盐的液体),孩子腹泻后估计大约的腹泻量及时给予补充相应数量的补液盐,可以少量多次口服。

4.发热的孩子体温高于38.5℃时,可以给予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

5.做好家里卫生间的消毒处理,因为发病1~3天是排毒高峰。同时保证每天2次屋内通风换气,每次30分钟。

6.生病后及时隔离,尤其是上幼儿园的孩子,不要急于上学,以免交叉感染。

预防是关键!

因为诺如病毒是通过粪口传播的疾病,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因此做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工作十分重要:

1.督促孩子做到饭前便后、外出回来要认真用肥皂洗手。

2.孩子所接触的玩具、文具以及生活用品要注意清洁处理。

3.开窗通风、多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尽量不去公共场合。

4.多喝水,减少外出吃饭,吃饭尽量不要吃生鲜食物和不熟的食物。

5.打喷嚏时用手帕或者肘部堵住嘴巴,不要用手。

6.保证孩子的睡眠,要休息好。

篇5:诺如病毒感染的预防措施

1、喝开水,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

2、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后以及每次进食前。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避免到无卫生许可证的街边小店及路边摊用餐。

3、诺如病毒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呕吐物附近任何表面都应该被迅速清理和用漂白剂消毒,然后冲洗干净。

4、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应当扔弃。纺织品(包括衣服、毛巾、桌布和餐巾)沾染呕吐物或粪便时,应迅速高温清洗。

5、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

学校和托幼机构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传染病早期预警机制和流程。加强晨午检、因病缺课原因追踪登记、疫情报告、复课检诊等措施的具体落实,发挥防病措施的关口前移作用。一旦发现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指导其就诊、隔离治疗,及时追查缺勤学生的健康状况,及时向辖区疾控中心和上级部门报告。

2、如果发生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应加强对患病学生的追访,学生症状消失后3天方可复课。学校在最后一例病例出现后3天无新发病例方可解除疫情措施,期间学校及托幼机构不应组织外出聚会和开展大型活动。

篇6:学校诺如病预防措施

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病后无持久免疫力,极易出现反复感染或人一生中多次感染。诺如病毒全年均有流行,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主要分布在学校、家庭、医院、军队、幼儿园、旅游区等,多在集体机构以暴发形式出现。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是主要传播方式,也可以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由于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便可形成气溶胶,与病人接触可传染。常见传播途径如下:

(1)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2)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3)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4)生食海贝类及牡蛎等水生动物。

感染诺如病毒有何症状? 感染后潜伏期多在24~48h,少数在18~72h。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诺如病毒性胃肠炎如何治愈?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通常患者病程在48~72h,有的则更短。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不需要使用抗菌素,预后良好。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或支持疗法。

如何预防? 牢记“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洗手,生食水果蔬菜要洗净。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提倡喝开水,不吃生食及半生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用洗手液或手消毒液洗手,持续作用至少30秒后冲洗干净。

家长如何进行消毒处理? 患儿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物品、空气、饮用水、厕所等要进行随时消毒,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儿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洁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以及口罩,并在清洁后认真洗手。

隔离措施:若幼儿上学期间出现呕吐、发热、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回家隔离休息,必要时及时就医。诺如病毒感染患儿需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方可复课。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抗诺如病毒!衷心祝愿您的孩子健康成长!

篇7:诺如病毒预防小常识

尊敬的家长:您们好!

为做好学校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加强师生及家长对诺如病毒的了解,正确采取预防措施,进一步加强我校春季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特以给家长的一封信的方式宣传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知识。

诺如病毒又称为诺罗病毒、诺沃克病毒或脓融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多寄存于人或动物肠道,主要感染对象是儿童,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等 症状。儿童患者呕吐、恶心多见,成人患者以腹泻为多,呕吐少见。春季,也是学校诺如病毒爆发疫情的危险期。该病毒感染性总体来说较强,尤其春夏季比较活跃,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但感染人体后危害相对来说不大,属自限性疾病,即使不治疗,一般一周内也会痊愈。诺如病毒感染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我国很多地区每年都有诺如病毒性胃肠炎的散发病例发生,注意食品卫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诺如病毒性胃肠炎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危害。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个人:(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吃没熟的食物(如海鲜、沙拉类),不吃变质、不洁、生冷、生腌食物,食物需要至少煮沸 15~20 分钟后才可放心食用。(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勤洗手、勤剪指甲。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应用肥皂及清水洗净双手。如厕或处理呕吐物及粪便 后须彻底洗净双手。(3)及时就医。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时,应尽早到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不要跟亲朋好友接触。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传染的机会。

学校:(1)加强健康教育。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诺如病毒感染胃肠炎防治知识。(2)加强消毒和通风。每日对教室、卫生间、楼道、门把手等 公共场所和用品用具进行消毒,有呕吐物及时清除消毒。搞好环境卫生,保持教室和活动室通风。(3)加强食品卫生和饮用水管理。工作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带病上岗,加工食物时防止生熟不分和交叉污染。饮水机加强清洗消毒。(4)加强个人防护。遇有学生在教室等公共场所呕吐,老师要及时疏散周边学生,及时清理消毒呕吐物,处理呕吐物时要注意个人防护,防止感染。(5)加强风险沟通。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做好解释工作,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矛盾。(6)学校要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等追踪制度,发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病例异常增多时(同一班级如3天超过5例,或1周超过10 例),立即报告教育局和疾控中心。

篇8:预防诺如病毒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诺如病毒的危害、症状。

2、预防诺如病毒的方法 活动准备:

彩图若干及视频。洗手用品。活动过程:

师:同学们,有一种小东西,进入我们人体之后就会让我们生病,使我们拉肚子、肚子好痛,还会呕吐,非常痛苦。这种可恶的小东西就是诺如病毒。出示图片。

师:打开视频,看看生动的介绍。(完毕。)同学们,你们看那些生病的孩子是不是好痛苦呢?又要打针,又不能上学。

师:我们要不要防止诺如病毒进入人体呢?当然要。首先,我们要做到:大便小便之后,以及吃东西前要洗干净小手。教师示范洗手标准动作,同学模仿。

师:还有,我们平时不要吃生的鱼和肉,水果也要洗得好干净才吃。千万不能直接喝水龙头流出来的水,我们要喝温开水或凉开水。出示图片。师:放假在家里或者出去玩,不要去多人的地方,也不能到街边摆摊的人那里买食品吃。出示图片。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食品,不踩脏椅子、桌子、床等家具。

师:出示图片。如果你有肚子痛、拉肚子、呕吐,就就及时告诉爸爸妈妈,尽快去医院看病,这样就好得快点。然后,就要在家里好好休息,等完全康复,过了3天才可上学。预防诺如病毒教案

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该病毒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人一生中可多次获得感染。诺如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一、临床特征:

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如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常见于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脱水主要表现为少尿、口干、咽干、站立时感头晕目眩,在儿童中可表现为啼哭无泪或少泪、异常瞌睡或烦躁。

二、传播: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病人发病前至康复后2周,均可在粪便中检到诺如病毒,但患病期和康复后三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通常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感染:

1、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2、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

3、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诺如病毒在密闭场所中(如托幼机构、幼儿园、学校、养老院、游船等)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

三、治疗:

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患者应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预防脱水。轻度脱水时,运动饮料或其他饮品(不含咖啡因或酒精)可起到一定的补水效果,但不能补充重要的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因此,在药店购买口服补水溶液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严重脱水时应及时住院输液治疗。

四、预防:

1、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和更换尿布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诺如病毒抵抗力较强,在60℃高温或经快速汽蒸仍可存活。

3、提倡喝开水,饮用桶装水选择质量有保证的品牌,并且水要烧开饮用,不要冷热水混合饮用,避免因桶装水污染引起发病。

4、诺如病毒感染儿童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

5、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

篇9:诺如病毒的认识与预防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是人类杯状病毒科中诺如病毒属的原型代表株。它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美国每年在所有的非细菌性腹泻暴发中,60-90%是由诺如病毒引起。荷兰、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都有类似结果。在中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5%左右,血清抗体水平调查表明中国人群中诺如病毒的感染亦十分普遍。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公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要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

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疾控专家称,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

感染者粪便和呕吐物中可以发现诺如病毒,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感染诺如病毒:

1、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 因为病毒很小,而且摄入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

2、直接接触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共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也可引起传播。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3、食物可以被污染的手、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直接污染,或者通过附近呕吐物细小飞沫污染。尽管病毒在人体外很难繁殖,但是一旦存在食品或水中,就能引起疾病。

4、有些食品在送至饭店或商店前可能被污染。一些爆发是由于食用从污染的水中捕获的牡蛎。其它产品如色拉和冰冻水果也可能在来源地被污染。

临床表现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由“诺如病毒”引发,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症状多表现为呕吐、腹泻。

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大便常规镜检WBC<15,未见RBC。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诺如病毒会引起胃肠道感染。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腹泻,通常持续1-2天,一般在感染病毒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

诊断方法

1.临床诊断病例:主要依据流行季节、地区、发病年龄等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常规检测结果进行诊断。在一次腹泻流行中符合以下标准者,可初步诊断为诺如病毒感染:

(1)潜伏期24~48h;(2)50%以上发生呕吐;(3)病程12~60小时;

(4)粪便、血常规检查无特殊发现;

(5)排除常见细菌、寄生虫及其它病原感染。

2.确诊病例:除符合临床诊断病例条件外,在粪便标本或呕吐物中检测出诺如病毒。

治疗方法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公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要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如果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建议不要坚持上学或上班,特别是食品从业人员、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接触后48小时内应关注健康状况,以免传播更多人。

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一般不需使用抗菌素,预后良好。脱水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威胁,对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个人卫生

由于诺如病毒感染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容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发生局部聚集病例。因而我们应共同做好预防工作。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2.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3.减少外出要会和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4.一有情况,立刻就诊,并报告所在单位、社区。

健康教育

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隔离措施

篇10:预防诺如病毒演讲稿

大家好!当前正值春季,是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为此我们要积极做好预防工作。所以,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俗称肠胃流感、食物中毒或者肠胃炎。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可通过水源、食物、物品甚至空气传播。通常在社区、学校、人口密集的地方暴发。诺如病毒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为72小时。发病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发热、呕吐、腹泻等等。

不过即使感染了诺如病毒也不用惊慌,一般患者3天就可以治愈,但身子比较差或者老人、小孩就容易继发其他疾病感染。秋冬季节是感染诺如病毒的高发期,应尽量避免生食水产,诺如病毒主要是由污染的水和食品传播,而贝壳类、鱼类、蔬菜沙拉都是常见的被污染食品。所以进食这些食物一定要彻底煮熟。

诺如病毒是一组杯状病毒属病毒,诺如病毒遗传高度变异,现在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所以以对症治疗为主。患者容易腹泻、呕吐至脱水。对于严重者可以进行及时输液,以补充由于脱水失去的微量元素,纠正电解质絮乱。

因为诺如病毒易在密集人群中暴发,所以我们应该共同预防。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不吃生冷和未熟透的食物,尽量避免在无牌、无证的小食店用餐。减少参加大型集体活动,阻隔传播途径。最重要的是一有发病,应立刻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并引起大规模的传播。

同学们,那我们要记住以下注意事项:

1、平时要勤洗手,并用温水搽上肥皂洗。

2、避免直接接触感染者和同感染者用餐。

3、患病期间可饮少量混有微量糖和盐的液体。

篇11:致家长一封信:预防诺如病毒指引

家长你好!

为严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发生,现将《学校预防诺如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引》发给各位家长。学校预防诺如病毒发生流行需要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诺如病毒的发病和流行,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现向您介绍有关知识,并提出以下建议:

一、基本知识: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认为是冬季呕吐性经口传播的肠道传染病的最主要病原体,此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诺如病毒常会引致急性肠胃炎,亦是食物中毒的常见成因,通常与食用未经煮熟的贝壳类海产有关。在人多聚集的地方,如学校、安老院舍、酒店及邮轮等,诺如病毒亦可引致急性肠胃炎暴发。所有年龄的人士均有机会受感染,而感染於冬天较为常见。传播途径: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接触受污染的物品;经呕吐时产生的带病毒飞沫传播。主要表现: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和一过性高热。受感染的病例一般会在两天内恢复,但传染性可维持48小时。

主要治疗: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患者补充充足的水份,以对症治疗为主。一旦发生症状就要到正规医院及时就诊医治

二、家庭日常预防诺如病毒请做好以下措施:对于病人一般建议多喝水,不喝生水,进食熟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水产品),勤洗手,用六部洗手法洗(肥皂,消毒洗手液)。教室和家里要勤开窗通风。隔离患者(症状消失72小时后方能回校)。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标准洗手方法

 第一步,五指并拢、掌心搓掌心 

第二步,手指交错、掌心搓掌背 

第三步,手指交错、掌心搓掌心  第四步,两手互握,互相摩擦 

第五步,拇指在掌心旋转 

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 

要求洗手时间为40秒或以上

三、家长应每天了解子女健康情况,若有不适,应探热并记录体温。如发热超过37.5℃则不应上学。

四、凡子女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报告学校,严格落实病愈返校制度。患病学生必须居家进行隔离治疗,直至症状消失72小时凭医院出具相关证明后方可返校避免感染他人。

五、与学校配合,若学生在校发热,请及时将学生接回,并及时就诊。孩子的健康快乐,是我们的共同愿望,相信能得到您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祝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家长签名回执

我已阅读幼儿园《家庭预防诺如病毒指引》。

篇12:学校诺如病预防措施

各位家长:

春季,又到了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感染高发季节。近日,全市已发生多起诺如病毒引起的学生群体性呕吐事件,为加强诺如病毒的防范工作,特发此告家长书,望各位家长引起重视。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组杯状病毒科的病毒,在全球范围广泛分布,是引起急性感染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者一般摄入病毒后24~48小时出现症状,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部痉挛性腹泻,病程一般为2~3天,恢复后无后遗症。

人群对诺如病毒普遍易感,幼儿和儿童尤为容易感染。儿童感染者普遍表现为呕吐,成人则以腹泻为多。诺如病毒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养老院等处呈现集体暴发。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污染水和食物传播,贝壳类、沙拉是常见被污染食品,生食蚶类或牡蛎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也会通过密切接触或空气途径传播。怎样预防诺如病毒?

1.做好日常各项清洁消毒工作,避免诺如病毒的接触传播。2.勤洗手,注意个人清洁卫生。3.生熟食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4.食物要彻底加热,慎食生食水产品。

5.正确处理病人的呕吐物和排泄物等,做好消毒隔离措施。

请各位家长积极配合做到以上这几点,一但孩子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症状,请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并且第一时间告知班主任老师,谢谢配合!

篇13:学校诺如病毒防控方案(详细)

为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能力,减轻、消除传染病的危害,为科学有效地做好我校诺如病毒防控工作,提高防控和应对诺如病毒的能力,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诺如病毒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副组长

成员

:各班班主任

报告联络:xxx

二、具体防控措施

(一)加强校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责任人:xxx、xxx、班主任)

按照“一日一清洁,一周一消毒”的要求对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等学习、生活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校园环境卫生洁净,不留卫生死角。对教室、图书室、宿舍、电脑室等密闭场所每天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每天晚上9:00-10:00对教室、功能室等场所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二)加强晨检、午检、因病缺勤病因追踪与登记工作。

(责任人:值周行政、xxx、班主任)

严格执行学校晨检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由值周行政负责组织2名护导、2名值日教师在校门参与晨检工作,若发现学生体呕吐,腹泻等疑似病例应立即通知家长将学生带回到医院诊治,及时报告校园传染病疫情报告人xxx校医,并按照规定向卫生、教育部门报告,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班主任要做好晨检、午检及因病缺勤学生的电话追踪(了解具体情况)及登记工作,每天早上8:30和下午2:30前把检查情况表纸质文档上报校医室统计汇总(有、无请假情况都要上报)。安全办通过校讯通给全体家长发温馨提示,提醒家长每天学生上学前监测学生体温,如有呕吐、腹泻等不适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病情完全控制三天后方可返校,返校必须带医院开具的疾病诊断书证明痊愈后,交到校医室检查存档后才可以进班。

(三)加强物质、校医、药品配备,保证师生身体健康。

(责任人:xxx、xxx)

提供足够的水龙头、肥皂、洗手液等设施设备供师生洗手用。医务室要配备足够口罩、手套、消毒剂、常用药品等,确保师生身体健康。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和家长的自我防护意识

和能力。(责任人:xxx、xxx、xxx)

全校开展一次预防诺如病毒知识讲座;通过校讯通等方式告知家长注意学生饮食卫生。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防止疾病通过食物饮水传播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体育组要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时间锻炼身体,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增强自身抗病能力。

(五)加强校园周边卫生巡查及报告

(责任人:xxx、xxx)

加强校园周边卫生巡查,发现校外卫生死角和流动摆卖食品的,要立即报告街道城管部门,并教育学生不要购买流动摊贩卖的食品。

(六)加强各学科协管力度

(责任人:全校教职工)

各科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随时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学生有发热、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告知班主任及校医室,并先到校医室检查,校医室或班主任根据情况程度及时通知家长及时送医,共同做好防控工作。

三、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图

四、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应急预案

1.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诺如病毒、禽流感、非典、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2.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及时组建处理病情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学校隔离室休息,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校医立即通知传染病医院,需转医院治疗的立即转传染病医院。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班主任老师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如果是本校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要求戴防护口罩、手套,由医生初步检查后,是传染病立即转市传染病医院并通知其家属,家属不能到校的由领导小组安排人员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

3.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的学生或教职工,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校医马上拨打“

120

”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4.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及时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6.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街道教育办、区教育局、区疾控中心,并对病人作跟踪了解。

7.如传染病烈性感染,请示区教育局和其他政府部门,决定是否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具体做到:

(1)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校一切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教育局的处理意见。如校领导已隔离,由中层干部等组成临时班子,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待疫情解除后,校领导班子开始工作。

(2)疫点消毒。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此项消毒可请防疫站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3)疫情调查。学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8.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学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和紧急事件的等级,对突发紧急情况及时展开调查,查清事实,查明原因,限期报结。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法处置”的原则,任何人不得干涉事故的调查处理。本预案自制定之日起开始实施。

Xx小学

篇14:学校诺如病预防措施

预防诺如病毒引发感染性腹泻应急预案

诺如病毒是一组杯状病毒属病毒,其原型株诺瓦克病毒于1968年在美国诺瓦克市被分离发现。由于该组病毒极易变异,此后在其他地区又相继发现并命名了多种类似病毒,统称为诺如病毒。诺如病毒主要存活于受污染的水源,容易造成人类感染性腹泻。近期,诺如病毒在全球连续引起暴发流行,继欧洲、澳大利亚及北美地区之后,日本最近也暴发了25年来最严重的由诺如病毒引发的感染性腹泻疫情。

为做好我园应急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了解病原

诺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es,NV)是人类杯状病毒科(Human Calicivirus,HuCV)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V)属的原型代表株。

NV对热、乙醚和酸稳定,室温pH2.7环境下存活3h,20%乙醚4℃处理存活18h,60℃孵育30min仍有感染性,也耐受普通饮水中3.75~6.25ppm的Cl-浓度(游离氯0.5~1.0ppm),但在处理污水的10ppm的Cl-浓度中被灭活。

NV感染全年均有流行,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主要分布在学校、家庭、医院、军队、幼儿园、旅游区等,多在集体机构以暴发形式出现。

粪便是NV主要传播方式,也可以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由于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便可形成气溶胶,与病人接触可传染。隐性感染者及健康携带者均可为传染源,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便在自然界中污染水或间接污染食品,很容易造成暴发。暴发期间空气和污染物也是不容忽视的传播媒介。暴发中涉及的食物广泛,以贝类、沙拉、三明治、蛋糕、冰霜、冰块、饮水和木莓等直接食用品为主,其中贝类很可能来自污染水域,NV可以在贝类生物体内累积,而且用消灭大肠杆菌的方法不能净化,木莓也因污水浇灌而遭污染。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任务

(一)传染病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梁静茹 副组长:吴思丹

组员:各班班主任,各班保育员,食堂职工

(二)职责分工

组长:全园预防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协调。

副组长:园内防控工作执行人,负责本园卫生保健检查、观察防治和信息报送以及全园宣教工作。

食堂职工:园内食堂防控工作责任人,负责执行和检查本园食堂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

各班班主任:防控工作班级责任人,负责检查本班传染病防控制度的落实,负责本班幼儿卫生常规的养成,负责向应急工作组组长及时上报本班幼儿缺勤原因以及可疑或确诊病例情况。

各班保育员:防控工作班级执行人,负责本班体弱儿以及服药患病幼儿的观察、护理和记录,及时检查、尽早发现可疑病例,负责本班环境卫生、开窗通风和消毒工作。

三、预防控制诺如病毒具体措施

(一)、保健室措施

1、加强晨检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重点检查幼儿有无发烧和皮疹。如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孩子,应立即通知家长带病儿到医院确诊;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园内负责人应及时上报疾控中心。

2、加大宣传利用板报橱窗向家长进行有关宣教,培训班级教师加强消毒、检疫和观察,提高家长和班级教师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3、指导消毒隔离指导班级保教人员加强班级各种物品的消毒;督促疑似或确诊病儿在家隔离治疗,痊愈后,凭医院证明、经教师检查,确认无传染性后方可进班。

4、缺勤记录每天负责记录各班因病缺勤幼儿名单,如果15天内发生13例或占全园幼儿18%的手足口病确诊病例,应及时上报上级机构申请暂时关闭幼儿园2周。

(二)、班级措施

1、开窗通风班级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加强消毒每日消毒班级空气、毛巾、茶杯、门把手、水龙头、患儿玩具、被褥、厕所等,适当延长消毒时间(具体消毒方式见消毒记录表)。

3、正确洗手师生餐前便后都要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保育员清扫和消毒时要戴手套,清洗工作(特别是处理幼儿大小便)后应立即洗手。

4、检疫措施班级一旦确诊诺如病毒引发感染性腹泻病例,全班幼儿必须检疫10天,检疫期间全班没有发病的幼儿可以正常入园,但本班幼儿不串班,班级不接收和转出幼儿,班级早晚独立护导。

5、观察护理在班级教师的指导下,班级教师每天中午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进餐时有无口腔疼痛、午睡前检查有无可疑皮疹,一旦发现有可疑症状的孩子,立即通知保健室。

6、缺勤登记检查班级幼儿出勤情况,有缺勤者及时联系家长明确原因,如为病假伴发热和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并及时了解病情,尽快上报组长。

(三)、食堂措施

1、个人卫生食品加工人员应当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不露帽外;操作直接入口食品时应戴口罩;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操作食品前,应用流水肥皂洗手消毒;不穿戴工作衣帽入厕;

2、食品采购食品采购点应设在证照齐全的正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如菜场或超市),并索要相应的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送货人员的劳动合同等复印件,确保食品来源的安全、卫生;不采购腐败变质、霉变及其他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

3、食品加工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须洗净,特别是贝类;荤菜、蔬菜应分池清洗;禽蛋在使用前应当对外壳进行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食品加工应生熟分开,按生进熟出流程严格操作;食品烹饪应烧熟煮透;带皮水果进班前要清洗和消毒。

4、食品留样每天烹饪好的食品留样一份,存放在冰箱冷藏保存48小时,并做好留样记录。

5、餐具消毒餐具的清洗、消毒、存放,必须严格按一刮、二洗、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程序操作,防止餐具消毒后的再污染。每餐餐后及时清洗餐巾和餐具,餐前高压蒸汽消毒餐巾、远红外高温消毒餐具。

(四)、家长配合

1、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孩子流水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孩子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进餐卫生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幼儿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有条件最好高温或用紫外线消毒。

3、环境卫生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请假制度如果孩子不能入园,应及时书面向班级老师请假;请假超过3天,应向园长书面请假,说明缺勤原因;如果孩子确诊为手足口病,务必及时告知幼儿园(联系电话:0753-2878299)。

5、及时诊治如果孩子出现发热、腹痛、腹泻和皮疹等相关疑似症状,应暂缓入园,并及时到医院确诊。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在家隔离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在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上一篇:孝敬长辈的名言(孝敬父母的诗句)下一篇:语文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的障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