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字妈妈作文

2024-05-26

400字妈妈作文(精选6篇)

篇1:400字妈妈作文

我家有一只“老虎”,有人可能会问:啊?家中怎么会有老虎呢?别急,听我给你们慢慢道来吧。这“老虎”就是我妈妈,她会莫名其妙地发威。如同在晴天里随时会来一场暴风雨,所以,害得我每天都得带把雨伞,保护自己。

一次,我写作业写得有点慢,妈妈见了,猛拍一下桌子,“你怎么才写了这点儿,是不是又在那里玩儿?“我吓得心“扑腾”一下,不知该怎么回答……

期中考试前,我在写数学卷子,刚做完,妈妈就把卷子拿过去批改,改完后又扔给了我,我看了后小声嘀咕:哼,一个爱打对错号的妈妈!边说边用蓝油笔在一道正确的题上划了条橫线,谁知这小手脚被“老虎”妈妈发现了,顿时,暴风雨又开始了!可是这次伞根本挡不住,妈妈一把从我手中夺过卷子,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桶,还用凶狠的目光瞪着我,仿佛想吃了我,我害怕得不知所措。随后,她怒气冲冲地走了出去,我以为妈妈不要我了,连忙追上去说:“妈妈,我错了,请原谅!”我好一阵道歉后,妈妈才原谅了我。

我有一个“老虎”妈妈,虽然有些凶,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她,毕竟她是为我好。不过我也希望自己以后少惹她生气,让“老虎”妈妈变得温柔起来!

篇2:400字妈妈作文

妈妈工作很忙,几乎每晚都要加班到深夜。有一天夜里,外面下着大雨,我和弟弟早已在床上做美梦了,忽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吵醒,出去一看,原来是妈妈单位打电话来让妈妈出差到湖南去抓人。她放下电话,立刻收拾好背包,走了。

妈妈对我很严厉。记得有一次,我数学成绩考得不理想,妈妈知道了,有些生气,说:“你怎么了,考试成绩一会高,一会低的,先做一页《经典》再说。”不等我辩解,她已经把《经典》重重地压在了我的桌上,我没办法,只好埋头苦做,好不容易做完了,妈妈又把《考试100分》递了过来。

妈妈对我又很疼爱。有一次,我和妈妈去买了一个圆圆的大西瓜,回到家,妈妈切开西瓜,把中间的红瓤单独切下,让我和弟弟吃,而妈妈自己却只吃旁边的白瓤,弟弟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我走到妈妈面前,对妈妈说:“妈妈,这西瓜好甜,您也吃吧。”妈妈笑了,说:“不用了,你们吃吧,我尝尝味道就行。”

篇3:400字妈妈作文

一、成文因素分析

纵观古今, 许多寻亲类作品都会巧妙运用外貌这一元素来设置情节,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三毛流浪记》。三毛在寻找母亲的过程中, 只有一张破旧不堪的照片, 并不记得自己妈妈的样子, 因此便将一位跟自己妈妈同名同姓, 且相貌十分酷似的舞女王秀英误认为自己的妈妈。这与《小蝌蚪找妈妈》的情节有相似之处, 都是在不知道妈妈样子的前提下无目标地寻找。动画片《猫咪小贝》中小贝知道自己妈妈的样子, 但走失后却很难找到回家的路, 当找到曾经的家时, 妈妈却已搬家, 小贝不得不重新开始寻找。因此综上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找”一般分为两种情况:“有目标地找”与“无目标地找”。

《现代汉语词典》中“找”的意思是为了要见到或得到所需求的人或事物而努力, 本文现将“有目标地找”定义如下:第一, 知道人/物的外貌, 但不知道其具体位置而努力;第二, 不知道人/物的外貌, 但知道其大体或具体位置而努力。“无目标地找”则为不知道人/物的外貌, 也不知道其具体位置而努力。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更多进行的是“有目标地找”, 这也是“找”字的惯用意义, 但在文学作品中, 作者更青睐于“无目标地找”, 因为这样可以给作品注入更多的不可预知性。

《小蝌蚪找妈妈》就是典型的“无目标地找”, 因此在种种不可预知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小蝌蚪根据其他动物提供的线索, 先后碰到了金鱼、螃蟹、乌龟、鲵鱼, 而这些动物正好具备它们妈妈的一部分特征, 所以在碰见时它们才欣喜地误认为这些动物就是自己的妈妈, 只有到最后它们碰到了青蛙妈妈, 才完成了整个“找”的任务。总而言之, 带有强烈主观意愿的“找”实际上进行的是“碰”的过程。

综上所述, 《小蝌蚪找妈妈》的成文因素可以总结为在“找”的主动意愿指引下, 进行着了一系列“碰”的过程, 而在最终碰到妈妈时, 又完成了“找”的任务。因此作者正是利用无目标地“找”, 来巧妙安排“碰”, 在“找”与“碰”的双重交织中使整个文章充满儿童情趣。

二、由“找”所带来的思维定势分析

经过前文分析, 我们知道“找”有两种情况, 《小蝌蚪找妈妈》属于典型的“无目标地找”, 但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很容易受到日常生活中“有目标地找”这一惯用意义的影响, 而产生学习中的思维定势。

《小蝌蚪找妈妈》乃经典之作, 学生大多都耳熟能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请学生复述故事情节的环节。在复述过程中, 我发现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 学生复述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时, 有些学生说小蝌蚪先找到金鱼, 再找到螃蟹, 后找到鲵鱼, 最终找到了青蛙妈妈。第二, 学生复述时非常注重小蝌蚪所遇动物的先后顺序, 而忽略了对动物本身进行分析。

第一个问题, 我们在学习课文时, 首先应该明白小蝌蚪并不是在找金鱼、螃蟹、乌龟、鲵鱼, 而是偶然碰到, 由于其某部分特征与青蛙妈妈相似, 所以作者才运用误会法来巧妙设置情节。学生复述时, 将碰的过程全部说成找, 正是将“有目标地找”这一惯用意义迁移到作品当中。其实小蝌蚪脑海中唯一意愿是找妈妈, 他们的目的是明确的, 只是目标不定, 因此并不存在去找其他动物一说。第二个问题, 虽然文中小蝌蚪所遇动物的先后顺序安排十分精巧且重要, 但是学生过于注重他们出现的先后顺序, 其实便是强化了“找”的目标性, 而忽略了“碰”的偶然性。

该文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分析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所碰到的动物们哪些外貌特征与青蛙存在相似点, 而小蝌蚪为什么又与自己妈妈的外貌完全不同。假如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小蝌蚪找妈妈, 那么便会出现非常多的可能, 比如小蝌蚪第一个碰到的也许便是自己的妈妈, 但这却不具备故事性和趣味性, 所以作者才设计这些与青蛙具有相似特征的动物出现, 它们出场顺序虽然重要, 但在课堂教学中应更多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本身以及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并对其进行分析, 而不要由于文章本身情节设置而束缚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我设置了以下环节:请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动物的外貌特征与青蛙妈妈相似, 可运用误会法创作一篇小故事, 以活跃他们的思维。

三、小结

《小蝌蚪找妈妈》一文围绕“找”展开故事, 小蝌蚪出于主观意愿主动找寻自己的妈妈, 但由于不知道妈妈的样子和具体位置, 其行为存在无目标性, 在“找”中进行着“碰”的过程, 在“碰”中完成了“找”的任务, 可谓情节曲折生动, 是富有儿童情趣的典范之作。但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避免“找”字惯用意义所带来的思维定势, 让学生明白“碰”所带来的偶然性, 以真正领悟作者安排故事情节的精妙之处。

参考文献

[1]王晓玉, 孟临.儿童文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王晓玉, 孟临.儿童文学作品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3]陈光全.怎样避免思维定势的负效应[J].北京:新华文摘, 1985 (5) .

篇4:400字妈妈作文

为了弄清儿子致病的真相,周子礴的母亲刘建琼先后来到云南、重庆和贵州,卧底到田婆婆洗灸堂的加盟店当服务员,由此揭开了一个惊天的黑幕:这家大型连锁公司自制的用来专治湿疹、感冒、便秘等各种常见病和皮肤病的药,根本就是三无产品。愤怒之下,她举报端掉了田婆婆洗灸堂在全国各地的400多家加盟店。

洗灸堂将湿疹洗成皮肤病

2006年10月19日,家住西昌市的刘建琼生下一名健康的男婴,取名周子礴。儿子的出生,给刘建琼及家人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产假结束后,她和丈夫请来了细心的母亲来家照顾儿子,才放心回到单位去上班。

可谁也没想到,这样的喜气和欢乐在两年多后,却被一场恶梦取代了。

2009年8月22日早上,刘建琼刚到单位上班,母亲就打来电话,称小子礴脖子上长了三四个小红点,让她回去一起带子礴去医院看看。见放下电话的刘建琼有些着急,旁边一个有经验的同事从她对儿子症状的描述上,判断出子礴的小红点应该是大多数孩子都会起的湿疹。

尽管如此,刘建琼还是赶紧从单位请了假赶回家,抱着儿子来到位于西昌市龙眼井街邮政苑田婆婆洗灸堂。店主杨炯和谭晓春夫妇对子礴脖子上的红点进行仔细检查后,确认是婴幼儿常见的湿疹,建议就在该店进行药液洗浴治疗。考虑到这是专门治疗婴儿湿疹的店铺,在全国有400多家大型连锁店,刘建琼决定让儿子就在这里接受治疗。随后,杨炯就到店铺的里间,用田婆婆洗灸堂配置的专用湿疹药包,熬煮了一大锅汤液端出来。待汤液的温度差不多时,谭晓春就把药液舀进一个塑料盆里,把脱光了衣服的子礴放进去进行擦拭洗浴。洗完擦干之后,谭晓春又从货架上取下一瓶田婆婆自制的专用湿疹膏,均匀涂抹在子礴的身上。

就这样,刘建琼和母亲带着小子礴在这儿洗了两次药液后,店主杨炯提出用田婆婆洗灸堂祛除湿毒的方法治疗,这样能让孩子身上的湿毒消除得更快。想到对方是专业人员,刘建琼也没多想,就答应了这样的治疗方案。于是,杨炯用纱布裹了一些鸡蛋白、银手镯和中草药,在盆里沾上药水,将孩子的全身都擦了个遍。为了让刘建琼相信这套治疗方案有效,他还不停地解释这种方法,说这样做可以祛除子礴身上的湿毒、湿热,但也可能导致其他的部位长出湿疹,并总结说“将未长出来的湿疹催发出来,病会好得更快。”

“建琼,怎么会长出这么多红斑啊?”当晚回到家里,正要哄孩子睡觉的母亲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慌忙把刘建琼叫进去,指着子礴全身大量的红点变成的红斑,急得快要哭了。

“医生不是已经说了吗?可能是体内的湿毒被催出来了……”尽管刘建琼见了儿子身上出现的大面积红斑非常担心,但还是安慰母亲和自己。第二天天还没亮,母亲又敲响了刘建琼的卧室门,说孩子身上大量的红斑变成了小脓疱。刘建琼顿时睡意全无,抱着儿子又赶到田婆婆洗灸堂。店主杨炯看了看孩子身上的症状,仍称是正常的。随后,他又把孩子抱过去,进行了湿疹药浴,并涂抹了田婆婆的湿疹膏。

由于第二天刘建琼要到海南去学习7天,杨炯就给了她一盒田婆婆的湿疹膏,嘱咐她每天要给孩子擦两次,7天以后再接着送到店里来洗药浴。8月26日,刘建琼出差去了海南。期间,她每天都要打几次电话问儿子的情况,并提醒母亲,一定要按杨炯说的方法给儿子涂抹田婆婆的湿疹膏。7天后,刘建琼回到西昌。早年带过多个孩子的母亲却哭着告诉她,子礴全身皮肤已经溃烂,还长满了脓疱。

这该如何是好啊!刘建琼和母亲赶紧抱上儿子,又赶去了田婆婆洗灸堂,店主坚称治疗方案没问题,并再次给孩子做了洗浴治疗。然而,随后的几天里,子礴身上的脓疱越来越大,情况更严重了。

2008年9月3日,子礴因浑身痛痒难当,一直哭叫不停。接到刘建琼的电话,田婆婆洗灸堂店主杨炯赶了过来。经协商,杨炯同意一起带孩子赶去华西医院皮肤科接受治疗,并被诊断为“脓疱型银屑病”,俗称“不死的癌症”。刘建琼的母亲听了,哭得差点昏了过去。随后,医生告诉他们,导致孩子生病的病因有很多,但现在无法确定具体病因,此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不能治愈,只能终生服药治疗。不仅如此,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关节变形、肝肾功能衰竭,直接威胁孩子的生命安全,同时还会严重地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9月5日,周子礴因病情恶化昏迷了过去,医院给家属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特效药”原是“三无”产品

“医生,求求你们救救我儿子吧!都怪我当初相信了他们是专业的湿疹治疗机构。”儿子被推进抢救室时,刘建琼跟着追到了门口,苦苦哀求着。经过医生长达四天四夜的抢救,孩子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然而,刘建琼80岁高龄的奶奶,却经不住这意外的打击,溘然离世。

儿子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他全身的脓包却在不停地溃烂。一个原本健康活泼的孩子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了呢?刘建琼把双眼都哭肿了,也没弄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一天夜里,儿子因浑身的脓包疼痛奇痒哭得整夜都没法入睡,同病室的病友十分同情。得知孩子因治疗湿疹不当,发展到如此严重的病情后,不禁摇头叹息:“洗灸堂是医院么?他们有行医资格吗?你们怎么可以盲目相信那些自吹自擂的虚假宣传,把孩子送到那里去治病呢?看把孩子都折腾成什么样了!”

几天后,刘建琼给儿子取衣物换洗时,却又无意中发现:当初田婆婆洗灸堂西昌加盟店店主杨炯卖给自己的“湿疹膏”,里面竟然长满了厚厚的黑色霉菌!联想到此前病友的提醒,刘建琼顿时觉得这里面肯定隐藏了太多的猫腻,并决定弄清整个事情的真相。

在田婆婆洗灸堂的网站上,刘建琼看到了这样的宣传口号:田婆婆洗灸堂采用不同的中草药配方熬成药水,对常见病、各种皮肤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作用。在接下来的调查中,她又发现这个宣称能够治疗各种疾病的田婆婆洗灸堂,竟然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经营范围是公共浴室。不仅如此,当地卫生部门为其颁发的卫生许可范围,同样是公共浴室。

刘建琼记得:当初带儿子到田婆婆洗灸堂去洗浴治疗时,用的是中草药“小儿沐浴散”、“皮肤沐浴散”和湿疹膏这三种药物。然而,当她再次来到田婆婆洗灸堂寻找这些药的时候,却发现原来宣称能够治疗多种疾病的宣传单和药品都不见了踪影。

这些药的疗效真像说的那么好,能药到病除为患者治疗疾病的话,怎么会突然消失了呢?

2008年国庆后,刘建琼为了进一步弄清真相,让母亲留在医院看护儿子,自己决定扮成打工女,深入田婆

婆洗灸堂加盟店卧底,查清他们给儿子用的究竟是什么药。根据田婆婆洗灸堂连锁店信息资料,她先选择了离西昌最近的昆明店,应聘到该店做洗疗工人,希望能亲自接触那些所谓的中药。

然而,上班第一天,加盟商并没让刘建琼接触那些中药,而是让她从清洁工做起。直到第四天,老板见她做事还算踏实,决定指导她为顾客洗疗。这样,她终于再次见到了田婆婆洗灸堂所用的湿疹膏。加盟商告诉她:这些没有厂名、厂址和药品批准文号的湿疹膏,都是由成都田婆婆洗灸堂总部配送供的货。不仅如此,加盟商还告诉她一个秘密,为客人洗浴的药水可以重复使用。

随后,刘建琼又来到贵州一家田婆婆加盟店。在这里,她看到店里给孩子洗浴的中药水,竟然也可重复使用。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号称能给孩子祛风除热时用的鸡蛋白、银镯子和中草药裹成的药包,有时候用的竟是臭鸡蛋。

为了解更多的真相,刘建琼辞去贵州的工作,立即又来到重庆,应聘到一家加盟店做店长。这样,作为一名管理者,她就可以更方便地了解其中的内幕。不久,她果然在田婆婆洗灸堂的QQ群中,获得了一大意外发现:很多加盟商反映,总部配送的湿疹膏都存在发霉变质的问题。这与儿子用过的湿疹膏简直就是如出一辙。

三个月的时间里,刘建琼在云南、贵州、重庆三地的多家田婆婆洗灸堂里,以做清洁工、普通员工、店长等方式,搜集到了大量的证据材料。在这些调查中,刘建琼还发现:当初西昌店给儿子洗浴用的小儿沐浴散和皮肤沐浴散,如今已经被蓝色包装的“洗浴1-6号”所取代,但生产厂家均是成都碧欧思科—T技发展有限公司。

刘建琼当即辞去重庆的店长职务,直接奔赴成都碧欧思科一T技发展有限公司调查。通过大量的走访工商、卫生等部门,她获得了更让人吃惊的消息——碧欧思科—T技发展有限公司只是一家生产木桶的企业,根本不具备药品生产的资质。

2009年12月25日,刘建琼根据自己获取的这些事实,确定田婆婆专用湿疹膏、田婆婆洗灸堂小儿沐浴散属于“三无”产品,也就是这个药给儿子造成了如此巨大的伤害。随后,她赶回成都华西医院去看了下仍在接受治疗的儿子,又连夜赶回西昌,向西昌市工商、药监、卫生、公安等部门举报田婆婆洗灸堂用假药,把儿子的小湿疹洗成了“脓疱型银屑病”。

12月28日,西昌市工商局12315举报中心接到刘建琼的举报后,随即作出了如下的书面认定:经过实物认定,田婆婆洗灸堂专用湿疹膏属于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三无”产品。

拿到这份确认书,刘建琼对无良厂家的这种行为感到痛心疾首。随后,她又向四川省药监局进行举报。

2010年1月21日,四川省药监局向凉山州药监局发出《关于调查核实田婆婆专用湿疹膏、田婆婆洗灸堂小儿沐浴散有关情况的函》。凉山州药监局随即就此事展开调查取证,并书面发函请求成都市新都区药监局协助调查。

然而,成都市新都区药监局在经过对该区新繁镇田婆婆洗灸堂进行现场检查和调查后,于3月2日作出回复:原“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田婆婆洗灸堂”已经注销,并于2009年7月在此基础上,在成都市武侯区注册成立了成都市祥云田婆婆洗灸堂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为田向军。回函中称,成都市祥云田婆婆洗灸堂有限公司和新都区新繁镇田婆婆洗灸堂均无药品生产、经营资质,其经营范围仅为“公共浴室”。

在此次调查中,执法人员在“新都区新繁镇的田婆婆洗灸堂”现场检查中,并未发现“小儿沐浴散”和“湿疹膏”,但却发现了标名为洗浴1号至6号的中草药包。经该公司法人田向军确认,洗浴1号至6号即是“田婆婆洗灸堂销售代理合同”中的沐浴散,由成都市祥云田婆婆洗灸堂有限公司配制、销售,但配制、销售行为并不在新都区。

由于成都市祥云田婆婆洗灸堂有限公司注册地在武侯区,凉山州药监局再次书面发函,请求武侯区药监局协助调查。3月5日,武侯区药监局回复:成都市祥云田婆婆洗灸堂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田向军的妻子尹帮辉称,确实与洗疗周子礴的西昌田婆婆洗灸堂签有代理合同。在检查中,武侯区药监局没有发现“湿疹膏”等药品,尹帮辉也称该公司未向其他加盟商提供过“湿疹膏”等药品。为此,她不能确认西昌田婆婆洗灸堂是否完全使用自己公司提供的洗浴“药粉”。

4月27日,经刘建琼多方奔走,四川省药监局终于作出批复:对田婆婆洗灸堂西昌店使用“小儿沐浴散”、“湿疹膏”的行为,可以按制假售假药处理。理由是田婆婆洗灸堂的“小儿沐浴散”标注的主治、预防的功能属于药品所具备的属性,但是它没有取得批准文号就生产,并在销售使用中获利,属于假药。同时,四川省药监局稽查总队对外发出了相关的通告。

400家连锁店被掀翻

发病时,小子礴还不到三岁,但他每天都得在痛苦中度过。由于奇痒难耐,他常常趁大人不备,将自己抓得血肉模糊。

为了防止儿子抓挠引起感染,晚上睡觉时,刘建琼和丈夫必须每人抓住孩子的一只手,直到天亮。有一次,刘建琼因为白天四处奔走实在太困了,不小心松开了抓住儿子的手。当她和丈夫被儿子的哭声惊醒时,发现儿子因自己松开了手,把脖子、肚皮等多处抓烂后,痛得哇哇大哭。

看着儿子小小年纪,每天都要忍受这样的折磨,刘建琼难过得想死的心都有了。然而,理智告诉她,为了儿子,自己必须得更加坚强地活着。于是,她决定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情况,为儿子讨回一个公道来。

2010年4月初,刘建琼代替儿子以“人身损害”为由,将成都市祥云田婆婆洗灸堂有限公司及田向军、尹帮辉、杨炯、谭晓春等人告到了西昌市人民法院,要求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包括后续医疗费)、护理费(包括后续护理费)、人身损害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费等各项费用共计99万元。

2010年12月9日上午,西昌市人民法院民庭开庭审理了此案。被告田向军、尹帮辉夫妻双方均未到场,由其代理律师代理辩护。庭审当中,被告方成都市祥云田婆婆洗灸堂有限公司表示,对于三岁小孩周子礴这么小就得了银屑病,公司深表同情,但并不同意原告方的诉讼请求,其辩护理由是:原告到西昌“田婆婆”洗浴前,该疾病已经存在,并非洗剂洗浴后造成。从医学上看,“脓疱型银屑病”发病机制复杂,并非与中药洗浴有关。

不仅如此,成都祥云“田婆婆”并不承认西昌“田婆婆”有销售和供应过湿疹药膏。鉴于西昌“田婆婆”是独立的法律主体,应对其行为负责,原告所主张的人身损害赔偿费用,不该由成都祥云“田婆婆”承担。

作为另一被告方,西昌“田婆婆”针对原告的起诉以及成都祥云“田婆婆”的答辩,该方承认周子礴确实曾在西昌“田婆婆”洗剂堂进行过洗浴。但西昌“田婆婆”认为,作为并不知道药物洗浴有何好处的公民,杨炯、谭晓春

等人加盟成都“田婆婆”,是因为他们根据宣传了解,认为“成都田婆婆”有好前景,有好市场,所以出资几万元的加盟费,就是为了要使用该公司的品牌及公司提供的沐浴散。而且根据双方签订的加盟合同,西昌“田婆婆”必须按照约定使用公司提供的产品,如有违约,公司可以对经营者进行处罚。

西昌“田婆婆”还表示,他们有充分的证据能够证明,该店所使用的洗剂产品均来自成都祥云“田婆婆”,还有无数次西昌“田婆婆”向成都祥云“田婆婆”进货时的汇款单据以及网上付款的记录为证,还有产品的外包装以及其他加盟商提供的证词为证。

同时,该方认为成都祥云“田婆婆”提供的洗浴剂被认定为假药,是由当地相关部门认定的。成都祥云“田婆婆”对此没有申请复议,事实清楚。按照《产品质量法》、《消费者保护权益法》的有关规定,谁是产品生产者,谁就应该承担产品质量问题的责任,作为销售者不应承担连带责任。随后,西昌“田婆婆”的代理人向法庭递交了一份录音材料。

原来,早在4月9日,西昌“田婆婆”洗灸堂的谭晓春多次接到电话,称“田婆婆”洗灸总堂的尹帮辉和一名陈姓律师邀约她一起见个面,商量如何应对刘建琼的诉讼一事。双方见面后,律师陈某拿出了一份事先准备好的材料以及授权委托书,让谭晓春夫妻委托她为该案的全权代理律师,并要求谭晓春按照她给的材料抄写一遍后并签字认可。谭晓春看了陈某给的材料后发现,里面写着“其实我们用的药就是我们在市场上买的”。

“问题是我们用的药本来就是你们总部提供的啊!”谭晓春不解地问道。

在尹帮辉的示意下,陈某笑着解释道:“你要认识到,在外敌还没打退之前,千万不能先闹起内讧的。否则,这场官司就玩完了!”谭晓春听了更迷惑了:“那对方起诉我西昌堂,那不是所有责任都得由我负担吗?”

“你以为罚了总堂100万,你西昌店的6万还能要回来吗?”该律师继续提点。一旁的尹帮辉补充说:“陈律师的意思就是,这样做的目的是推翻原告方,他们没了任何证据在手头,官司必输无疑。”

谭晓春始终觉得这样做不妥,以需要考虑为由结束了见面。当晚,她在电话中咨询了自己律师后,拒绝了尹帮辉和陈律师提出的要求。

鉴于原告与被告方双方对事实及各方所提供证据均存在争议,法院宣布休庭,择日再审。

两被告各自推卸责任的狡辩,并没能打败刘建琼维权的坚韧和随之升腾起来的爱心。

在接下来的调查中,她发现了更多与儿子有着相同遭遇的孩子。其中,四川省郫县的龙龙,刚刚满月时,到“田婆婆”洗灸堂新繁镇总店洗浴两次之后,全身就长满了脓包;四川省成都市的轩轩,在两个月大时,到“田婆婆”洗灸堂洗过几次脸上的湿疹,之后脸颊两侧严重溃烂。而有类似遭遇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

可越往下调查,刘建琼发现的问题越是触目惊心。尽管成都市祥云“田婆婆”洗灸堂有限公司未取得任何制售药品的资质,但在该公司的内部资料上显示,在很短的时间里,“田婆婆”洗灸堂已经在全国21个省市发展了400多家加盟店。在这些加盟店的宣传单上,治疗湿疹、感冒、腹泻、胎毒、便秘、黄疸等各种常见病以及各种皮肤病的疗效宣传随处可见。

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作为一个成年人给孩子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这是我们的爱心,这更是我们的责任。但是像“田婆婆”洗灸堂这样唯利是图的经营者,把孩子当成了赚钱的工具,很多孩子和小子礴一样,从此开始了漫长而痛苦的磨难。刘建琼决定,自家遭受的痛苦,不能再让其他任何一个家庭再体会。于是,她决定站出来,找媒体把“田婆婆”洗灸堂的黑幕曝光。

2011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在2011年的3·15晚会上,报道揭露了“田婆婆”洗灸堂用自制中药,将小子礴泡洗出一身脓包的不死癌症。在电视画面中,年幼的周子礴由于长期大量的服药,牙齿都被翘变了形。在他每天必吃的药物中,其中一种药物的副作用会导致肌力低下。就这样,因为全身绵软无力,已经四岁半的周子礴还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自由地行走。看着痛苦不堪的儿子,刘建琼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用DV机记录下孩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为她不知道儿子的未来会是怎样。

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各地的工商部门迅即行动,连夜查封端掉了400家“田婆婆”洗灸堂连锁店。晚会结束后,小子礴的病情深深牵动着全国亿万观众的心,纷纷拿起电话给小子礴提供治疗脓包型银屑病的偏方和医院,有的愿意捐款捐物护航他年幼的生命。

篇5:妈妈作文400字

一进家门,居然是这句话在迎接我。我脑子转了好一会儿,才想起今天我是“实习妈妈”。

“太好了!太好了!终于等到这天了。妈妈可以随意上网,可以命令孩子咯!”我大声欢呼。

我往沙发上一躺,感觉有个什么东西GE到了我的背。我起身一看:

“哇……”

我这个实习妈妈可真倒霉得跟个霉球一样了。沙发上堆着一大堆的衣服等我来叠,还有好几个抱枕也光着身子,等着我来给它们穿外套呢。

我开始工作了。可是“孩子”还在一边数落我:“你这个妈妈怎么搞的,衣服叠得乱七八糟,还要我来教你呀?!”

“唉呀,六点半了,该做饭了!”

我急忙冲进厨房,淘米烧饭。

接着,那个能耐的“孩子”又来教我炒菜。就在炒韭菜的时候,我不耐烦了:当个妈妈一点儿好处都没有,我的抓紧时间享受一下。于是,我就溜到电脑面前玩游戏去了。

忽然,我接到通牒:“你这个实习妈妈不合格,下岗了。”

篇6:妈妈作文400字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全神贯注的写作业,妈妈本来正在研究怎么做面包,突然跑过来面带微笑对我说:“宝贝,面包就差最后一步就好了。哦,对了,你有没有看到我的小喷瓶啊?”我不耐烦地说:“老妈呀,你就不能自己找呀,你没看到我在写作业呀?不能让我安静会啊?”过了一会,妈妈见我纹丝不动,便扯着嗓门大喊:“吴若涵,快给我去找!”我被老妈的吼声吓了一跳,我便东找找,西找找,还是没有找到。可是老妈腾出手来自己去找喷瓶了,可是一分钟的时间,“唰”地一下,喷瓶就现身了,妈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向我炫耀:“吴若涵呀吴若涵,你说说你缺心眼不?”“我不缺心眼!”我生气地说。“可是你太配合了,每次都让我觉得你越来越缺心眼了。”

“叮——”面包好了,妈妈拿出面包,我闻了一下,香喷喷,我急忙拿起面包塞入口中,嚼了两下,我心想:这是面包吗?怎么特别像馍馍啊。我疑惑地问妈妈:“这不是馍馍吗?”妈妈笑着对我说:“馍馍不跟面包一样吗?按科学原理,面包就是馍馍,馍馍就是面包。”妈妈的话让我哈哈大笑,根本停不下来。

上一篇:先进个人推荐情况报告下一篇:拔河优秀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