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渴望家团圆

2024-04-14

[国旗下讲话]渴望家团圆(精选6篇)

篇1:[国旗下讲话]渴望家团圆

[国旗下讲话]渴望家团圆

渴望家团圆

同学们:

在我国台湾省台南市的一家公园里,矗立着一座高大的人物塑像,吸引着无数的游人前来参观拍照,他就是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

明末清初,郑成功率兵赶走了侵占台湾38年的荷兰侵略军,就是在这里,郑成功接受了敌人的投降书,台湾也从此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站在高大的塑像前,人们不由的感慨万分:台湾和祖国大陆山水相连,血脉相连,历史相连,在台湾岛上处处有我们祖先留下的足迹、遍地有中华儿女洒下的`血汗。台湾属于中国,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改变的事实!

随着新世纪的临近,我们多么希望台湾也同香港、澳门一样,兴高采烈地踏上归途;多么希望五星红旗飘扬在高高的阿里山上,辉映在清清的日月潭中。回归融入了12亿人们久别的情,回归凝聚了12亿人民无限的爱。愿中华民族大团圆的那一天早日来临!

篇2:[国旗下讲话]渴望家团圆

庆中秋话团圆国旗下讲话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寄语中秋》。

秋浓了,月圆了,又一个中秋节就要来到了!今年的10月1日,是农历的八月十五,就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它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又被认为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都会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现在,我想问问大家:你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吗?

中秋一词最早在周朝就已出现,而中秋节的盛行开始于宋朝。为什么叫中秋呢?因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还有许多称呼:八月节、八月半、月节、月夕等。中秋节原来是丰收的节日。过去,人们在丰收的季节里,总要大事庆祝一番,庆祝一年的好收成,享受丰收的喜悦。中秋时节天高云淡,月光皎洁,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此外,中秋节还有许多美好的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这些无不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中秋最美是思念。月亮最美,美不过思念;中秋圆月会把我们的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祝他们没有忧愁,永远幸福,没有烦恼,永远快乐!

中秋节是个诗情画意的节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当我们吟诵这耳熟能详的诗句时,我们脑海中是多么浪漫的画面,我们心中洋溢着多么神圣的情感,我们为古老的中华民族而自豪,为我们崇高不朽的中华文化而骄傲!

老师们,同学们。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每个民族长期积累的文化传承,传统节日蕴涵着民族的精神,蕴涵着民族的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当代学生,我们不仅要了解传统节日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挖掘和探究传统节日背后所蕴藏的价值。时尚的东西是眩目的,但民族的东西才能长久。

庆中秋话团圆国旗下讲话2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寄予中秋》。

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样诗情画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样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样皎皎似镜。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又被认为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

同学们你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吗?

“中秋”一词最早在周朝就已出现。为什么叫“中秋”呢?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还有许多称呼:“八月节”、“八月半”、“月节”、“月夕”等等。

中秋节原是丰收的节日。过去,人们在丰收的季节里,总要大事庆祝一番,庆祝一年的好收成,享受丰收的喜悦。中秋时节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中秋节还有许多美好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等。这些无不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人们吟诵中秋节的诗词歌赋很多,最著名的当然要数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被称为“诗仙”的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曾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佳句表达中秋之夜的思乡情怀。我们敬仰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爷爷,在这月圆之夜凝望着天上的明月,立志要报效祖!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学子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思念着亲人、思念着家乡,挂念着祖国;更有多少有志之士,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人民的利益,放弃了与亲人团圆的机会,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

在这佳节到来之际,我倡议每位同学都做三件事:

第一,孝敬父母长辈,为自己小家的幸福和谐做能力所及的努力,小家安定才是祖国繁荣的前提!

第二,为那些不能回家辛苦工作的亲人发送一条温馨的祝福短信。

第三,为祖国的繁荣,国力强盛,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立下壮志.请记住: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是国家的希望!

最后我衷心地向学校的各位领导,忘我工作的老师,向勤奋学习的全体同学,向你们的家人和朋友提前道一声:中秋快乐!

庆中秋话团圆国旗下讲话3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在九月的晨曦中悄然苏醒,落叶飘摇,秋意渐浓。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中秋佳节话感恩。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这一天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最圆最美,所以从古至今中秋节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这一天游子归家,合家团聚,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同学们,你们一定能背诵出许多关于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些佳句之所以能穿透历史的时空流传至今,正是中秋节的魅力所在。

中秋最重的是亲情,最动心的是思念。同学们学习了《弟子规》,“入则孝,出则弟”,在家里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给亲友一个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饼,这是我们给予父母家人的感恩——感谢父母给予的生命,感谢父母给予的培养;在学校,清晨的一声问候,同学需要帮助时伸一把手,是我们对师长学友的感恩——感谢老师给予的教导,感谢同学们一路同行;在外,我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文明礼貌,敬老爱幼,是我们对社会的感恩——和谐社会才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同学们,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在此,我预祝老师们、同学们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中秋佳节!

庆中秋话团圆国旗下讲话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九月的晨曦悄然苏醒,秋意已经慢慢来临。凉爽的秋风、金黄的落叶,农历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本周又迎来了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今天,在这庄严的国旗下,我代表全体学生祝全校老师中秋节快乐。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金桂飘香,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节日里,人们赏月、吃月饼,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最美是亲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诉说着人们同一个心声:亲情是黑暗中的灯塔,是荒漠中的甘泉,是雨后的彩虹……

中秋最美是感恩!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拥抱,给爷爷奶奶一个问候,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饼,这是我们给予他们最好的回报。感谢亲人给予的生命,感谢亲人给予的培养……

同学们,中秋,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度过!心怀感恩!感恩一切关心我们的人,感恩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心怀感恩,我们才懂得尊敬师长,才懂得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心怀感恩,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同学们,中秋最美,美不过一颗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的祝福!最后让我再次祝老师们、同学们中秋快乐!

庆中秋话团圆国旗下讲话5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高一二班的--,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我们的节日——中秋节》。

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当我们仰望苍穹时,脑海中会浮现那些优美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啊,人生有诸多事难以两全,多少在外求学和工作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此时不能回到亲人身边,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样诗情画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样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样如水似镜。中秋节是我们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欢聚一堂,把酒言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诗仙中秋之夜的思乡情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北宋大诗人,词人,文学家苏轼,在这传统佳节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我们敬仰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在外留学时,在这月圆之夜,凝望天上的明月,立志要报效祖国。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学子,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思念着亲人,挂念着祖国。更有多少有志之士,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人民的利益,放弃了与亲人团圆的机会,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中秋节一直被人们誉为最具有人情味,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之一。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故事,当然,最令人熟悉的是嫦娥奔月了。在多民族的我国,有二十多个民族也在欢庆中秋节,虽然庆祝方式各异,但其寓意,都是希望平平安安。所以这天都用月饼作为礼物,亲友互相赠送,以取团圆之意。

中秋将近,象徵着圆满的中秋之夜,也将在不久后的夜空照亮。或许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情。但是我们可以对自己说,月是圆满,越是美好,明月在心上,快乐长久存。身为天一学子的我们,一定会在这充满希望、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奋发学习,积极进取。相信我们会以高昂的斗志、不灭的活力,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祝大家中秋快乐,谢谢大家,我们的演讲完毕。

庆中秋话团圆国旗下讲话6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四年级1班的徐骏雯。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话中秋》。再过几天,我们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首先提前祝所有的老师和同学全家团圆幸福,中秋节快乐!

农历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所以称之为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中秋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圆月知人心,每年的这一天晚上,皓月当空时,大家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为远在他乡的亲人送上真诚的祝福,祝愿他们节日快乐。

同学们,你们一定能背诵出许多关于中秋的千古佳句,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大家一定还听过《嫦娥奔月》的故事,据说都与中秋节有关。

中秋最美的是思念。圆月会把我们的思念传递给我们想念的人和我们牵挂的人!中秋最美的是感恩。无须多言,给父母一个微笑,递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口月饼,这是我们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中秋最美,美不过真心的祝福!懂得尊敬师长,懂得关心帮助他人,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才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

这个星期天就将是今年的中秋节,佳节之时,合家团聚。所以,同学们千万要记得躬身问候家中的长辈,并与全家和睦快乐地相处,让大家因为有你,节日能过得更加幸福!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3:国旗下讲话的新思路

那么,如何运用“国旗高高飘扬”这一神圣时刻对学生进行最有效、最科学的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笔者收集了以下几种国旗下讲话的形式,力图以全新的思路突破传统的国旗下讲话的模式,让教师乐于“烹制”这道教育大餐,让学生乐于共享这道教育大餐。

一、提问反思型

请每个年段的教师代表收集从学生中来的不良行为习惯或思想风气,在国旗下讲话时间用罗列的方式摆出问题,如乱丢现象、玩不安全游戏、乱花零用钱等,请全校班级在晨间谈话时间共同反思讨论,提出改进方案、落实措施,让身边的不良现象在班集体的监督管理下最大范围地自然消失。

二、树立榜样型

在全校范围内“征集”一批值得推崇的学习榜样,在国旗下讲话时间以每周一星的方式隆重推出,选出的学生要具有典型性,有个性,不能搞形式化,也不能走过场,如选出的都是“学习 + 特长”双优生上台展示,这样的教育效果会被冲淡;应该有学习优等生,有优秀学生干部,有体育积极分子,有劳动模范,有勤奋学习的,勤学苦练的,也有孝敬父母的,有家庭贫困的,有身残志坚的,更有一些普通的学生上台展示,只要有闪光点,只要能代表全校学生中的部分学生,就应该让他们成为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榜样,这样的教育必将体现出“综合发展”“全面促成”的目标。

三、颁奖鼓励型

对一些优秀路队,一些优胜班级,在国旗下讲话时采用上台领牌或公示宣告的方式实行表扬鼓励,但没有必要每周都做,这样会流于形式,起不到激发竞争意识的作用。反之,偶尔大张旗鼓地搞几次现场颁奖会,却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还可对一些好人好事、获胜个人等以上台领奖的方式予以赞扬,这样,崇尚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从而让国旗下讲话的平台成为人人心中神圣而光荣的领奖台。

四、宣传激励型

对一些各方面表现比较好的班级,请他们的代表上台,把自己管理方面的一些经验以宣传的方式在国旗台上亮相,以小集体的力量感染整个大集体,从而强化竞争意识,使全校文明之风盛行。还可以选择一些进步较大的学生,让他们上台说说自己的点滴进步,在平凡中见不平凡,同时也请全校师生共同监督成长过程,从而促成更好、更完善的自我发展。

五、现场表演型

如特色班级,上台把他们班级特色以表演的形式展示给全校,这样对全校的优化管理有表率的作用;也可以把一些好人好事、文明现象或一些司空见惯的不良习气以表演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如家中尊重长辈的故事、热爱劳动的故事、上学路上发生的事、不遵守交通法规的现象等,请大家思考:你这样做了吗?你觉得有哪些不对?你觉得应该怎样做?从身边事说起,从身边事改起,让每个孩子在直观的“现场教育会”上获得不同的收获。

六、主题对话型

如“怎样做人”这一主题,可以请学生上台客串,可以是师生对话,也可以是生生对话,要引导他们表达各自的真实想法,再请全校学生交互思考:该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才是有用的人,从小该树立怎样的理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人物或历史人物,这样由己及彼的教育将更适合学生的良性发展。

七、负面曝光型

趁雨天不能在操场上进行升国旗仪式的时机,在教室里播放一些录像内容,可以是平时拍摄到的不良行为习惯或不良学习现象,也可以是教育工作中屡教不改的一些实例,用“新闻曝光”的方式引起全体学生的高度重视,对不良现象施加一种集体的压力,让这些教育的“冥顽现象”亮相于全校师生面前,育人以典型,育人以大手笔,让学生接受一定的挫折教育,从而敦促他们的自我意识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篇4:我们家的家风家训国旗下讲话

究竟如何度过大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天性腼腆,性格内向,不太热衷集体活动。刚入学,爸爸就来信:“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处理好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很重要,对老师尊敬,对同学热情,对朋友诚实,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积极参加一些班务活动,也算是步入社会的热身吧。”正是这种鼓励,引导我突破个人舒适圈,慢慢走出自我世界。当然期间自己也面临诸多的挫折和迷茫,书信成为我心灵强大的加油站,“要善于和同学交朋友,不要有自卑感,为什么要低人一等呢?”纷至沓来的家书不断给我打气充电。

学习是父母来信关心的重点。那年考研的冲刺时刻,我得了重感冒,头昏眼花,四肢无力,几欲放弃考试,父亲的来信成为我战胜病魔、积极备考的动力,“你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孩子,你能够考上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了……没有多长时间就考研了,希望你能正确对待,考上就上,考不上就工作,一定要心平气和,要像鲁能泰山对大连实德12月2号的比赛一样,放下包袱,但是在考试过程中要认真对待,做好每一题,要一分一分的争取,这样你才会胜利”。是家书陪伴我度过了那段难熬的时光。

家书往往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我写信容易进入状态,往往有种一气呵成、一挥而就的痛快,完全是直抒衷肠、有感而发,从不斟酌推敲,有错别字也不在乎。父亲说,他也是这种感觉,信里主要的意思是他和娘商量的,由他来执笔。那年我整个暑假都在勤工俭学,没有回家,父母很是惆怅了一阵,听说娘还偷偷抹过眼泪,但信中的口气完全不一样:“假期没回来,我和你娘不但没有生气,反而为你这种为家着想的做法感到高兴,思乡之心人人都有,同样父母也想念不能回家的儿女。”至今我仍然记得当时读到这段话时内心那种酸楚的感觉。

在外求学多年,离乡又离土,但父母始终教育我,要走正道,不忘本:“你来自农村,父母都是农民,没有多高的文化,往上数三代,咱家才出了你们弟兄两个大学生,从上小学,父母就教育你们努力学习,好好做人,将来能成为一个有用之人,你们没有愧对我们,但也要清醒的认识,这只是开头,如果沾沾自喜,不思上进,也会栽跟斗,乡亲们也会用一种眼光看你们。”这种告诫如芒在背,对于年少的我不啻为一剂知敬畏的清醒良药。

沟通是两代人共同的话题,有时候学业忙了、事情多了、心思懒了,久不写信,家里就来催了:“有段时间没有写信了,要经常给家里写信,要把写家信当作一种休闲,你们的家信是我们的精神力量,每逢接到你们的信,力量倍增一份精神一份财,精神不在财不来。做父母的所牵挂的就是在外求学的你们,看到你们努力了,进步了,我们怎能不高兴呢?从来没有写过这么长的信,希望你们能够理解父母的心情”、“你们的书信对于我和你娘来说非常珍贵,闲来无事,我们就读一读你们的来信,从中得到很大鼓舞。”从信中我读懂父母心思,脸不由地一红,于是拿起笔来回信。

篇5:我们家的家风家训国旗下讲话

奶奶养过猪,靠卖小猪给家里增加收入,养育孩子们。后来,院子里的树先后被砍掉,剩下的一棵桂花树。所以,那棵桂花树就像奶奶一样饱经沧桑,见证着我们长大。于是,每年的中秋时分,在老家最快之事,就是在这个时节的赏桂了。记得在读高中的时候,因为每周回家一次,所以每次回到家就坐在院子里的桂花树底下看书、听故事,就好像小时候躺在奶奶的怀里一样。尤其是9月份,和弟弟们挤在一起,一边看书,一边在桂香飘逸的氛围里,陶醉在桂香之中。

虽然家境并不怎么富裕,每逢中秋节的晚上,奶奶和母亲总会千方百计弄点儿肉来包汤团吃,并在吃完汤团后,给我们兄妹五人各发一份小月饼。闻着浓浓的桂花香,分享着传统的美味,享受着人间天伦之乐,可能是奶奶最开心的日子。那时候商品紧缺,记得有一次在四川工作的叔叔回家探亲,带回来两个烤面包。那时,我们兄妹5人加上邻居3小孩,奶奶平均分了我们一份,像是过年一样。在桂香四溢的树下,讲述平常人家的寻常故事。

月圆之后的几天,我就和奶奶、母亲们一起“打桂”了。这“打桂”是我们自己的叫法,就是采桂花。因为难采,所以在采之前用毛竹枝做的像扫把一样的东西作为工具,“打”桂花,把一颗颗桂花粒打下,树底下面摊着塑料薄膜应接打下来的桂花,每次都会吸引许多人来看。我和弟弟们在树下喊着“下桂花雨喽”。“打”完之后,母亲就爬到树上去采,多时还会叫几个邻居来帮工,完了,奶奶总会大大方方地每人送上一大瓶的“桂花酱”。“桂花酱”是用桂花风干后,配上白糖装在瓶子里,然后放在灶头上熏烤而成,是奶奶专门的“酿造”。

后来,我随父亲去了外地,全家都离开了老家,那棵桂花树依然在那里。每年中秋之后,大伯都会寄来那香甜的“桂花酱”,既有一份对奶奶的思念,更有一份那源于传承的良好家风。

篇6:排好队,走好路——国旗下讲话

同学们, 还记得在我们蹒跚学步的时候, 母亲会充满关爱地指点“慢慢走哦”。当我们背起书包的时候, 父母又会会语重心长地叮咛我们“路上要小心”, 到了学校, 老师同样担心着我们的安全, 因此, 很多时候在校园里, 我们都会要求大家排队前行。排好队, 走好路是我们每一个学生, 每一天都要经历的一项重要活动。只要你养成了这个好习惯, 你一定会收获很多。

曾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学者到德国旅行, 一周下来, 他发现了一个十分特殊的现象, 德国公共场所有很多扶手梯, 可是这位学者惊奇发现, 无论结伴同行的家人, 还是朋友, 从来没有人并排站扶手梯上, 总是一前一后自然地排成一排, 空出左侧的一排位置。学者觉得不可思议, 于是他就询问导游, 导游笑着解释说:大家走在右侧, 是为了空出左边的位置, 以便让有急事的人从左侧先行。虽然这不是什么纪律, 但早已经成为大家的一种习惯。学者听了非常钦佩, 接下来的日子他又有了一些新的发现, 在德国, 这一左与右的现象到处可见:男士走在左侧, 同行的女士走在右侧, 这是怕车辆突然撞到女士;晚辈走在左侧, 小辈走在右侧, 主人走在左侧, 客人走在右侧, 所有这些习惯都是便于照顾别人。德国人的这种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值得人钦佩, 德国人严守规则、自觉履行的品质也令人敬仰。

是的, 走路、排队看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是它却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和品质。

同学们平时玩耍的时候有没有注意过地上的蚂蚁呢?都说蚂蚁是最守纪律的昆虫, 如果你仔细观察, 就会发现蚂蚁行走时无论是回家还是出来找食物, 总是排成一列长长的队伍。还有天空中的大雁, 他们也总是列队飞行, 人们也常常会为这些小动物的严守纪律而深深折服。

各位同学, 对于我们来说, 排好队, 走好路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是每个班班级风貌的体现, 它培养的是我们学生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文明素质的体现。在我们的校园里, 不管是课间操, 还是中午放学, 下午回家, 都可以在我们的校园里看到同学们也是排着整齐的队伍, 有秩序地走出校门, 构成了学校一道美丽的风景。

然而遗憾的是, 在我们身边, 在部分同学身上, 还存在着一些违反路队纪律的不安全、不文明现象。为了让我们的校园更美好, 老师希望我们硕小的每一个同学都能提高自己的自觉性, 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精神, 踏踏实实走好路, 认认真真排好队。

那么, 具体怎么做呢?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排队走路的秘诀。

首先, 排好队我们要做到“快、静、齐”。“快”就是每个同学动作要迅速, 不要让别人都在等你。“静”就是排队是要保持安静, 不能发出谈笑, 吵闹的声音。“齐”显然排队是不能只顾自己, 要注意前后的同学, 脑子里始终有他人, 有集体, 就不愁排不齐队伍。其次, 排队上下楼梯时要注意一定靠右行走, 以免影响他人, 并且在队伍行进中脚步要轻, 不影响他人学习, 不影响老师工作。最后, 我们要做到谦让有礼。当我们在楼梯口、食堂、校门口等处与其他队伍相遇时, 要注意班级和班级的礼让, 原则上年级高的让年纪低的, 后到的让先到的。

另外, 当一个人行走或者和朋友伙伴一起行走时, 我们也要遵守规则。当我们走在路上, 首先, 要注意自己的走姿, 应给人健康, 阳光, 充满朝气的感觉。其次, 走路时要顾及他人, 不论道路宽窄, 路上人多人少, 他们始终按章守法, 沿人行道贴右边行走。再次, 不能多人在道路上并行, 或与同伴边走边聊, 谈到兴奋处偏离人行道, 这样不仅会危及自己的安全, 也会危及别人的安全。最后, 在走路时要注意相互谦让空手的人给负重的人让路, 步行的人给骑车的人让路, 青少年给老人、小孩、残疾人让路。

同学们,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走好路, 排好队, 要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当我们规范地行走在路上时, 我们不必担心脚下受到突然的牵绊, 不必担心因拥堵造成时光的消逝, 因为我们不仅在校园里认真行走着, 而且我们也在行走着自己的人生之路上。

上一篇:如何解决沟通中的障碍下一篇:经典的短篇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