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考试题库

2024-05-20

电力电缆考试题库(通用6篇)

篇1:电力电缆考试题库

高技高技单选全集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19题)

RT A-3SSDL1.如图A-3所示电路,恒流源1A,恒压源3V,则在1Ω电阻上消耗功率为(B)。YZDCFLFKB2.依照对称分量法可把三相不对称的正弦量分解为(D)对称分量。KZYDGD,GS3.铠装用的钢带,钢丝一般是用(B)制造。

JSFYX(DX)B4.聚四氟乙烯(定向)薄膜,抗拉强度为(B)kg/mm。

ZRSCYDLDY5.自容式充油电缆的油道内径一般为(B)mm。

BNYLZWJLDL6.不能用来作为交联电缆真空去潮的干燥介质为(B)。

ZYXFHYQHG7.在有些防火要求很高的地方,一般应从技术上考虑采用阻燃性的(A)外护层2电缆,以限制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DLXL()GZZYY8.电缆线路的(C)工作主要有:技术资料管理;技划的编制;备品的管理;规程的制定、检查和监督执行;培训五个方面。

YYZHAB,LCW9.有一只毫安表,量程为150mA,最大绝对误差是1.5mA,其准确度为(B)级。

YYTDLXLC10.有一条电缆线路长400m,采用(A)的接地方式比较经济、合理。ZCGYDLJTZ11.在超高压电缆接头中,仅能作为塑料电缆接头专用工具的是(B)。

()CYLZWCYDL12.(C)常用来作为充油电缆附件安装的绝缘材料。

DCYDLXLLDY13.当充油电缆线路两端有高落差时,可(A)的终端。

ZCYDLXLSYZLX14.在充油电缆线路使用重力箱供油有困难的场合,应选用(D)供油方式。CY(),KDDLZDT15.采用(B),可对电缆终端头和接头等内部温度状况进行图像分析和有效控制。

DGYCYDLJRYYG16.当高压充油电缆进入有严格防火要求的变电站时,设计要求进站电缆必须采用交联聚乙稀电缆,应此须采用(D)将充油电缆和交联聚乙稀电缆进行联接。ZHTJCHLDJDFSZ17.在护套交叉互联的接地方式中,护层保护器一般被安装在电缆(B)的位置。

220kV SZJTAZ18.220kV塞止接头安装、压接工艺过程:套入压接管,单室端用凹形接梗,双室端用凸形接梗,压接两端接梗二次,每次各端压两道,压力为(C)维持1min。BYGZPYQBZAQCS19.不按工作票要求布置安全措施,工作负责人应负(A)。

DYBTDHJYXYBT20.对于不同的焊件应选用不同规格的电烙铁,焊接电子线路时应选用(A)电烙铁。

ZR、L、CCLDLZ1.在R、L、C串联电路中,复数阻抗的模Z=(C)。

DLXTFSDLGZS2.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其短路电流为(C)。

SYYPGYFCLDL3.使用音频感应法测量电缆故障点,要求电阻值不高于(A)。

DLDBZKYBWJKX4.电缆的波阻抗一般为架空线的(A)。

GYJLDLGZYQJL5.高压交联电缆构造要求交联工艺必须是全封闭干式交联,内、外半导电体与绝缘层必须采用(B)共挤。

110kV JLJYXWH6.110kV交联聚乙烯外护层耐压试验,是在每相金属屏蔽、金属护套与大地间施加直流电压(A),1min。

10kV JLYXDLJYBC7.10kV交联乙烯电缆绝缘标称厚度为4.5mm,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最小厚度测量值应不小于标称值的(D)。

DLRSSFJCPGJY8.电缆热收缩附件产品管径应大于包敷物直径的20%,完全收缩后管径小于包敷物直径的(A)。

JWJTYDA.DBFFZ9.将文件TYDA.DBF复制到WPS子目录下,用(C)命令。

110kV JLJYXJY10.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在导体与金属屏蔽、金属套间施加(A)电压,持续5min作耐压试验。

DLRSSJTJYGB11.电缆热收缩接头绝缘管不多于两层,总绝缘厚度不低于电缆本体绝缘厚度的(A)。

110kV DLXLCSYQ12.110kV电缆线路参数要求,正序、零序阻抗,导体与金属屏蔽间的电容,其值应不大于设计值的(B)。

DLDLXXGLXTC13.电缆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称(B)。

1000kV CGYDLJY14.1000kV超高压电缆绝缘一般使用(C)。

YGSSQYDL,ZDDYD15.用钢丝绳牵引电缆,在达到一定程度后,电缆会受到(B)作用,因此在端部应加装防捻器。

DCYDLQCBLH16.对充油电缆铅层补漏后,可对电缆补油,升高油(C)维持1h再将压力调至正常。

DCDJYDXSBDY17.当测得绝缘的吸收比大于(B)时,就可以认为设备的绝缘是干燥的。BYQYZRJQTDZ18.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总烃量应小于150×10乙炔量应小于(A),氢气-6

量应小于150×106。-

ZZXDBJDDLXTZ,FS19.在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未接地的两相对地电压升高(A)倍,在单相接地情况下,允许运行不超过(A)h。

FoxproSJKZD 20.Foxpro数据库中的字数变量的类型有(C)种。

DCDSXDYXXLJ1.对称的三相电源星形连接时,相电压是线电压的(C)倍。

DJYLOMDLFB2.叠加原理、欧姆定律分别只适用于(B)电路。

DDYPLZJH,T3.当电源频率增加后,图A-2中的(A)亮度会增加。

SXDCFZDGL4.三相对称负载的功率,其中角是(B)的相位角。XQZZGDDSDFX5.线圈中自感电动势的方向是(C)。

DLXXDGNZYSSS6.电缆线芯的功能主要是输送电流,线芯的损耗是由(A)来决定。DYLZCDGDH7.当应力锥长度固定后,附加绝缘加大,会使轴向应力(B)。

DXDLDQPZZYD8.单芯电缆的铅皮只在一端接地时,在铅皮另一端上的正常感应电压一般不应超过(C)V。

ZRSCYDLWHT9.自容式充油电缆外护套和接头外护套的直流耐压值为(A)。

DBSDDLFS,QSZ10.堤坝上的电缆敷设,其设置要求(A)。

BDTPBZCLQJY11.半导体屏蔽纸除了起均匀电场作用外,也可以起(D)作用。

110kV DLZDTCX12.110kV电缆终端头出线应保持固定位置,其带电裸露部分至接地部分的距离应不少于(B)。

JSFYXBMDWDC13.聚四氟乙稀薄膜当温度超过(D)时,燃烧时将生成有强烈毒性的气态氟化物。

DLSGBGZ,SGZZ14.电缆事故报告中,事故中止的时间指(A)时间。

DYYCYDLDCQYX15.低油压充油电缆的长期允许油压(A)kg。

DLXLDZCGZDYYB16.电缆线路的正常工作电压一般不应超过电缆额定电压的(C)。110KvDDLJXD,YQ17.110kV的电缆进线段,要求在电缆与架空线的连接处装设(C)。WFZDLXHJDLHJ18.为防止电缆相互间的粘合及施工人员粘手,常在电缆皮上涂(C)粉。CYDLAZZZJS,ZJ19.充油电缆安装在支架时,支架点的水平距离为(B)。

ZSXXTZ,()JSX20.在三相系统中,(A)将三芯电缆中的一芯接地运行。

XDJSDDLYQLGJ21.悬吊架设的电缆与桥梁构架间应有(D)的净距,以免影响桥梁的维修作业。

DLQBFSSC,RW22.电缆铅包腐蚀生成,如为豆状及带淡黄或淡粉的白色,一般可判定为(B)。

ADLDRJWZHJL23.按电缆的入井位置和距离,应根据电缆施工时的(B)可按电缆的长度和现场位置而定,一般不宜大于200m。

TGYDDGZZD、FF24.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方法、程序机构等把质量保证活动加以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称之为(C)。

DGYBCLWCDBD25.电工仪表测量误差的表达形式一般分为(A)。

QC XZJY()TD26.QC小组具有(A)特点。

DYGWDBGBH27.当一个文档窗口被关闭后,该文档将(A)。

ZQKX10~30mm 28.胀铅口下10~30mm段打毛,主要是为(D)作准备。

SDDLJKNMMZ29.水底电缆尽可能埋没在河床下至少(A)深。

CLDLDZKCY()F30.测量电缆电阻可采用(D)法。

YYGYFCZDLGZ31.应用感应法查找电缆故障时,施加的电流频率为(B)。

CLDLXLZX、32.测量电缆线路正序、零序阻抗和测量导体金属屏蔽间的电容时,其值不应大于设计值的(A)。

110kV JYSDZMDL33.110kV及以上的直埋电缆,当其表面温度超过(C)时,应采取降低温度或改善回填土的散热性能等措施。

FSCYDL,XCWD34.敷设充油电缆,现场温度低于(D)时,应将电缆预先加热。

DJDYLBZZDDZDTS,DYY35.电接点压力表装在低端终端头时,低油压报警整定值为(D)。DJDYLBZZDDZDTS,GYY36.电接点压力表装在低端终端头时,高油压报警整定值为(C)。RGJYJTCDJSTGY37.如果绝缘接头处的金属套管用绝缘材料覆盖起来,护套上的限制电压通常为(C),因此电缆线路的长度可以增加很多。

HTJCHLDDLXL38.护套交叉互联的电缆线路感应电压低、环流小、幅值相等,两接地点之间电位差是零,线路上最高的护套感应电压可以限制在(A)以内。

DLXLXYYLXDSL39.电缆线路需要压力箱的数量是根据压力箱终端头的油体积变化的总和,并留有适当裕度决定,裕度为需油量总和的(B)。

CYDLYLXDGYL40.充油电缆压力箱的供油量应不小于压力箱供油特性曲线所代表的标称供油量的(C)。

35kVJLYXDLZJTSGCYMS 41.35kV交联乙烯电缆中间头施工采用模塑法,即最后工艺是套上加热模具,开启恒温仪加热,加热温度一般为(A)。

CYMSFGYSTSMJH42.采用模塑法工艺是套上模具后,开启恒温仪加热至不同高温下,保持数小时,停止加热后,冷却到(A)时拆模。

DQSYZDJXXJC43.电气试验中的间隙性击穿故障和封闭性故障都属(C)性故障。

()SMYZXSDDLZJ44.(D)是每一种型式的电缆中间头或终端头均须有的一份标准装置的设

计总图。

()YXXBMGYXDZL45.(B)应详细标明供油箱的种类、安装地点、供油容量、各个油路连接情况、阀门开闭正常位置和备用油箱的运行状态等。

()YBMZYYGGHGD46.(B)应标明在油压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的正确动作情况,线路图中的继电器正常情况下是常开或常闭等。

DDLWPLCDDDMD47.当电缆外皮流出的电流密度一昼夜的平均值达(B)μA/cm时,就有2腐蚀的危险。

DGLCCYDLFSLYS48.当高落差充油电缆发生漏油时,可采用(C)对电缆进行漏油处理。ZYLDFCXCYDL49.在用冷冻法测寻充油电缆漏油时,所用的冷冻剂为(A)。

20~35kV KZQBYJYD50.20~35kV铠装铅包油浸油电缆最大允许敷设高度为(A)。YYT300m CDCYDLXL51.有一条300m长的充油电缆线路,供油的方式应采用(C)供油最适宜。

YSBDQCLDLDTZLDZ52.用双臂电桥测量电缆导体直流电阻,电位夹头与电流夹头间的距离应不小于试样断面周区的(B)。

CYDDMCCLDLGZ53.采用低压脉冲测量电缆故障,一般要求故障电阻在(A)以下。JLYXJYDRZDS54.交联乙稀绝缘的热阻导数为(A)℃·cm/W。

XLPEDLJSPBYX55.XLPE电缆金属屏蔽允许的短路电流与短路时间和(B)有关。DGZSYSYDYYG56.吊钩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按规定使用,在使用中(B)。

CCQZJSJDSX57.拆除起重脚手架的顺序是(A)。

380/220V DSXSXZGD58.380/220V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阻为3.4Ω,系统中用电设备均采用接地保护,其中一台电动机熔断器额定电流为80A,当发生一相碰壳时,熔断器将(A)。

Y0.5J100V H59.用0.5级100V和1.5级15V电压表分别测量10V电压,哪只表测量的数据比较准确(B)。

JXGLZDSDSZ60.机械管理中的“三定”是指(A)。

篇2:电力电缆考试题库

一、选择题

1)平均风速超过(B)时,禁止调试、消缺维护工作; A:13米/秒 B:15米/秒 C:17米/秒

2)当主轴锁定并且最高风速不高于(C)时,方可进行叶片角度调整。A:8 米/秒 B:10米/秒 C:12 米/秒

3)凡离地面(B)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都视为高处作业,工作时必须使用

安全带及相应安全措施。

A:1.5米 B:2米 C:2.5米 4)风速超过(A)不得打开机舱盖

A:12米/秒 B:13米/秒 C:15米/秒 5)风速超过(B)应及时关闭机舱盖

A:13米/秒 B:14米/秒 C:15米/秒 6)当风速超过(B)时或遇雷雨天气,严禁调运

A:8米/秒 B:10米/秒 C:12米/秒 7)安全生产法是(C)开始执行的

A:2000年11月 B:2001年11月 C:2002年11月 8)吊装时,风速大于(A)时,使用牵引绳。

A:5米/秒 B:8米/秒 C:10米/秒

9)新入厂的生产人员,必须经什么考试合格,方可进入生产现场工作:(D)

A、经班组考试合格; B、经车间考试合格;

C、经厂(局、公司)考试合格;

D、经厂(局、公司)、车间和班组三级安全教育,经《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合格。

10)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A)

A、穿绝缘靴,并不得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 B、无任何安全措施,可单独巡视;

C、穿绝缘靴,可靠近任何设备; D、穿绝缘靴,但可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11)伤亡事故主要责任人的经济考核标准中轻伤歇工程度11-30天扣除(D)现场补助。

A、3天-5天 B、10天-30天 C、30天-50天 D、5天-10天

12)人为原因导致设备事故的考核标准中一般设备事故扣除责任者损失程度10万--50万的(C)比例。

A、8%--10% B、4%--6% C、6%--8% D、4%以下或国家相关规定

13)穿戴个人保护装备:爬塔或塔筒部分时穿戴有防坠索的安全带。不要停留在起重机中物下。是下列那副图(A)A、B、C、D、14)新参加工作人员必须进行(C)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生产现场工作。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5)风电机主断路器出线侧相序必须与(B)。

A、电压标称值相等 B、并联电网相序一致 C、三相电阻相等

16)风速超过12米/s不得打开机舱盖,风速超过(B)应关闭机舱盖,18米/s不允许登机进行任何工作。

A、13米/s B、14米/s C、15米/s D、16米/s 17)地面上的绝缘油着火应用(C)A、干式灭火器 B、1211 灭火器等灭火 C、干砂灭火 D、泡沫式灭火器灭火 18)下列不属于危险废弃物可回收再利用的是(C)A、废蓄电池B、废机油 C、废灯管D、废危险物包装桶 19)下列不属于四懂四会中的四懂的是(B)

A、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 B、灭初期火C、火灾的预防措施 D、火灾的逃生方法 20)在风机找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在风机找中过程中,无论风大风小必须安装仪表后盘车。B、在使用工装调整发电机前后左右的位臵时,应迅速进行。C、在风机找中过程中,盘车时,手应靠近刹车钳。

D、盘车过程中,操作液压站的人员和盘车人员要配合好,以保证及时刹车,身体不要靠近刹车盘,防止衣服挂到刹车盘。21)三级安全教育是那三级(A)A、公司级、工段级、班组级 B、国家级、省市级、公司级 C、省市级、公司级、班组级 D、公司级、工厂级、企业家

22)在攀爬之前,下列可以不用检查的是(D)A、必须非常熟悉运行指南和上述的安全设备。

B、遵守安全设备的指南,并留意其失效日期。安全带在使用前必须要进行安全检测。

C、防滑锁扣也必须能正确实现其功能。定期或半年在靠近地面位臵进行悬挂试验,确保安全带正确穿戴。D、工作服是否有破碎部位。

23)在攀登风机塔架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要带安全帽系安全衣(带)并把防扣安装在钢丝绳或滑轨上,并要穿专用的工作鞋。

B、可以同时几个人在一节塔筒内攀爬。

C、顺便将每一层塔架平台盖板盖上,避免工具跌落伤人的可能性。D、不要过急,要平稳攀登,若中途体力不支可在中途平台休息后继续攀登。、24)风电机组安全运行,具备的条件,以下说法哪些是正确的。(B)1)、风电机主断路器出线侧相序必须与并联电网相序一致,电压标称值相等,三相电阻相等。

2)、各项保护装臵均在正确位臵,且保护值均与批准设定的值相符。

3)、在寒冷和潮湿地区,停止运行一个月以上的风机在投入运行前应检查绝缘,合格后才允许启动。

4)、调向系统处于正常状态,风速仪和风向标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A、1)、2)、3)B、1)、2)、3)、4)C、2)、3)、4)D、3)、4)

25)当事故发生在风场现场工作过程中,应该怎样处理。(A)

A、应停止工作,现场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处理事故。现场人员应在风场负责人指挥下协助事故处理。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

B、现场人员应继续工作,必须坚守岗位。并报告上级领导。

C、应停止工作,现场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处理事故。现场人员应在风场负责人指挥下协助事故处理。按情况上报。

D、应停止工作,现场人员必须离开岗位,处理事故。现场人员应在风场负责人指挥下协助事故处理。

26)当风机发生过速飞车情况时,不正确的是。(D)A、立即使风机偏航侧风,B、切断其电源

C、通知相关人员远离风机。D、不能切断电源

27)风电机组维护检修安全措施,下列集合正确的是(A)

1)、风速超过12米/s不得打开机舱盖,风速超过14米/s应关闭机舱盖,18米/s不允许登机进行任何工作。

2)、吊运零件、工具、应绑扎牢固,需要时宜加导向绳。在使用提升机时应使吊装的重量少于提升机的额定起吊重量。

3)、出现紧急情况,应立即按动紧急停机按钮,风机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停止转动。4)、检查机舱外风速仪、风向标、叶片、轮毂等,应使用加长安全带。5)、在电感、电容性设备上作业前或进入其围栏内工作时,应将设备充分接地放电后方可进行。

6)、风机接地电阻每年测试一次,要考虑季节因素影响,保证不大于规定的接地电阻值。

A、1)2)3)4)5)6)B、2)3)5)6)C、2)3)4)5)6)D、1)2)3)

28)风电工作现场需动火、必须事前通知片区经理或风场现场负责人现场监督,如登高作业必须所有登高梯台,超过2m必须系安全带,戴安全帽。(A)E、违者处100-500元罚款 F、违者处100元罚款 G、违者处50元罚款 H、违者处200元罚款 29)重大伤亡事故指(D)A、一次事故死亡2以上人的事故; B、一次事故死亡3以上人的事故; C、一次事故死亡10以上人的事故; D、一次事故死亡1-2人的事故;

30)被电击的人能否获救,关键在于(D)

A :触电的方式

B :人体电阻的大小

C :触电电压的高低

D :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施行紧急救护 31)室内照明线路的用电设备,每一回路的总容量不应超过(B)kW

A 1 ;

B 2 ;

C 3

32)为防止静电火花引起事故,凡是用来加工、贮存、运输各种易燃气、液、粉体的设备金属管、非导电材料管都必须(C)

A有足够大的电阻; B有足够小的电阻; C接地 33)从安全角度考虑,设备停电必须有一个明显的(C)。

A标示牌 ;

B接地处;

C断开点。

34)特大以上事故、重大事故和一般人身事故最迟报告时间分别是(B)。A、2小时4小时8小时 ; B、6小时12小时24小时; C、12小时24小时48小时;

D、4小时8小时12小时;

35)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A)必须健康检查一次。

A、一年; B、半年; C、三个月; D、六个月 36)“三违”是(A)。

A、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B、违反法律、违反规定、违反规章制度 C、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法规 37)“三不伤害”是(A)

A、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B、不损坏机械、不损坏设备、不损坏公家财物 C、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家人、不被他人所伤害。

38)灭火器的使用步骤是 a,拉开保险销 b,判断风向 c,检查灭火器类型及有效性 d,对准火源压手柄(D)A、abcd B、badc C、dcba D、cbad 39)下列关于安全色叙述错误的选项是(C)A、红色表示禁止,停止的意思.B、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意思.C、黄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意思.D、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40)下列属于国家规定的最高安全电压为(D)A、36V B、32V C、24V D、42V 41)下列关于车辆让车的规定哪项不正确?(B)

A.非机动车让机动车 B.小型汽车让大型汽车

C.低速车让高速车

42)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C)喷射。A、上部 B、中部 C、根部 43)电器着火时可以用什么灭火器(B)A、泡沫灭火器 B、粉尘灭火器 C、水

44)风场现场工作必须坚持的方针不包括以下哪项?(c)A 安全第一 B 预防为主 C 人性管理 D 综合治理

45)风速大于多少时,严禁进入轮毂内工作?(a)A 10 m/s B 12 m/s C 14 m/s D 16 m/s 46)风速达到多少时不允许登机进行任何工作?(d)A 12m/s B 14 m/s C 16 m/s D 18 m/s 47)以下哪一项附近工作时,可以不锁定叶轮?(a)A 变频柜 B 主轴 C 齿轮箱 D 主轴刹车盘

48)在进行与电控系统相关的工作之前,需要注意什么?(b)A 戴好安全帽

B 断开主空开以切断电源并在门把手上挂警告牌。C 锁定叶轮 D 穿绝缘靴

49)带电作业时以下哪项不是必须的安全防护措施。(c)A 使用绝缘手套 B 使用橡胶垫 C 使用安全帽 D 使用绝缘鞋

50)风机接地电阻多久测试一次,保证不大于规定的接地电阻值?(b)A 每个月 B 每年 C 每两年 D 每三年

51)遇有着火时,地面上的绝缘油着火应用什么灭火?(d)A 水

B 普通灭火器 C 二氧化碳灭火器 D 干砂 52)环绳及绳索必须经过多少倍容许工作荷重的静力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b)A 1倍 B 1.25倍 C 1.5倍 D 2倍

53)发生事故后,各现场应在多久内逐级上报至服务处领导,并准确描述事故的简单经过。(b)A 1小时内 B 2小时内 C 一天内

D 两天内

二、判断题

1)进入轮毂作业的人员需佩戴好安全帽,禁止佩戴安全带。(√)2)雷雨天气禁止攀爬塔筒。(√)

3)当风速超过 12 米/秒,禁止进行电装作业(×)

4)盘高速轴盘车时,不许戴手套,衣服紧束,可以用撬棍或其他器件盘车(×)5)维修、改造一切电气设备的检修都必须停电进行(√)6)一张工作票中,工作许可人可兼任工作负责人(×)

7)吊装完成清理现场时,作业半径30m范围内,严禁车辆行驶和人员走动。(√)8)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进行救火然后再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错误)9)机舱外作业风速应不大于 13m/s;(×)

10)轮毂作业当天未完成,离开风机时可不必将风轮锁推出(×)11)高温和低温下工作时,应及时穿戴防暑防寒衣服,配备必要的防暑药品。(√)12)在进出负一层塔底时,可不用关闭电气平台人孔盖,防止跌落。(×)13)攀爬塔筒作业前,确定照明工具完好,正确使用照明工具,防止人员碰撞。(√)

14)进入风机前应正确佩戴安全帽,风速较大时,应用手抓牢安全帽防止脱落。(√)

15)爬塔过程中,爬塔人员应注意爬梯间距,防止踏空。(√)

16)攀爬塔筒时,人孔盖板应轻拿轻放,及时检查人孔盖板合页紧固情况。(√)17)攀爬塔筒过程中打开、关闭塔筒平台盖板过程中不用轻拿轻放。(×)18)正确使用助爬器,可以将助爬吊索做为防坠吊索使用。(×)19)未送电情况下,攀爬塔筒时,必须配备照明灯。(√)20)攀爬完成后,应先关闭平台盖板再解锁扣。(√)

21)从顶部平台进入机舱时应注意防止滑落或损坏油管等设备。(√)22)在上塔筒外爬梯时,应注意防滑防跌落。(√)

23)在塔底电气平台工作时应注意平台与塔筒的缝隙,防止跌落。(√)24)任何人员都允许进行机舱外作业。(×)25)机舱外的作业人员应佩戴好个人安全用品,安全双钩应分开挂于可靠的挂点。(√)

26)风机内严禁吸烟。(√)27)严禁带电作业,如需进行带电作业时,应确保工具和个人防护用品的安全性。(√)

28)使用万用表时,先检查表笔是否完好,档位是否正确,如出现表笔损坏或断线,应先进行修复,达到使用绝缘要求后再操作。(√)

29)带电操作时应严格遵守“先断电、再验电、确保无人再送电”。(√)30)在机舱内进行作业时严禁单独进行,应一人监护,一人操作。(√)31)机舱作业时可以踩踏设有标示部位,避免设备损坏,和人员伤害事故。32)严禁贴近高速联轴器、发电机风扇、偏航齿轮等机械旋转部件。(√)33)在风机内进行动火作业时,应开工作票,并对动火源采取隔离措施,并准备好灭火器。(√)34)上风机工作时,要保证风机处于维护状态(塔底柜与机舱柜均打到维护状态,并把塔底柜维护钥匙拔出)。(√)35)风机作业时必须穿戴好劳保安全用品,进入机舱和轮毂内作业人员不用佩戴安全帽。

36)临时不用的电线,应用绝缘胶布包好、放好。(√)

37)高速轴盘车时,可以戴手套,衣服紧束,禁止用撬棍或其他器件盘车,以免伤人。

38)调试过程中测试高速轴刹车时,在液压站压力稳定后,再进行观察刹车盘和刹车片的抱闸情况。(√)

39)在对刹车卡钳或是刹车片进行操作时,将系统压力和刹车压力完全泄完,以确保指示表指针为零并维持一段时间,刹车部件无压力。刹车卡钳较重,如需更换搬运其部件时,谨防掉落,砸伤人员。(√)40)在调试前,应该检查发电机输出端各相对地绝缘是否可靠,并清除接线盒内杂物。(√)

41)在现场工作时做好“四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防止他人伤害他人。(√)

42)发生安全事故要保持冷静,首先要救助伤者、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协助调查。(√)

43)严禁设备有故障或屏蔽故障运行作业。(√)

44)高速轴盘车时,必须戴手套,衣服紧束,禁止用撬棍或其他器件盘车,以免伤人;(X)

45)各库房应至少配备 2 个 4 公斤干粉式灭火器或按要求配臵其它消防设施。(√)46)机舱作业时禁止踩踏设有标示部位,避免设备损坏,和人员伤害事故。(√)47)救火人应注意自我保护,使用灭火器材时应站在上风位臵,以防因烈火、浓烟熏烤而受到伤害。(√)

48)口对鼻吹气:伤员口封闭撬不开,清除鼻孔内异物,一手捏住伤员的嘴紧贴伤员鼻孔吹气。(√)

49)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则可判定为呼吸、心跳停止。(√)

50)主要责任人:是指对生产事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所、部门、区域(片区)、现场、班组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人,包括直接管理责任的主要责任人和间接管理责任的主要责任人。(√)

51)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高压是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以上者,低压是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及以下者。(√)52)风机吊装施工资质要求之一为火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一级。(√)53)安全生产的三宝是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54)四口是指通道口、预留洞口、楼道口、电梯井口。(√)55)特种作业操作证,每2年复审1次。(√)56)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57)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58)未经安全培训教育并考试合格的人员可以暂时上岗工作。(×)59)禁止标志是提醒人们对周边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60)“酒后”一般指饮用各种白酒、啤酒和果酒后4小时以内。(×)61)机动车超车应该先鸣喇叭,夜间用断续灯光示意。(√)

62)多个安全标志牌一起设臵时,应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排列。

(√)

63)在撤离火灾现场时,当浓烟滚滚、视线不清、呛得你喘不过气来时,不要站立行走,应该迅速地爬在地面上或蹲着,以便寻找逃生之路。(√)64)触电伤员若神智清醒,应赶快让其迅速站立行走。(×)

65)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设法扑救。

(√)66)轮毂调试、检修时,要求确认进入轮毂工作带进多少工具,工作后必须带出多少工具,不能少任何一件工具。(√)

67)工作完成后,所有松动的螺栓和螺杆连接必须被重新打紧,设备必须清理干净。所有工具、替换件、易燃物品、碎削及包装等必须全部移走。(√)68)现场工作,禁带火种。(√)

69)动火(如使用喷灯等)、动电及高温等相关工作,必须有隔离、监督、防范措施及相关人员在现场,且必须注意周围环境。(√)

70)攀爬塔筒时,仅允许一人作业,不得多人(2人及以上)同时攀爬。无论上升还是下降,在通过各平台后,平台的活动门必须关闭,禁止踩踏。对于塔筒平台不牢固处,须及时整改,以免造成人员伤亡。(√)71)攀爬塔筒时,携带工具人员先登后下,且必须佩带安全装臵,以免工具掉落砸伤人员。(√)

72)在检查叶片或B编码器、润滑系统小轴等,由于电池柜与轴控柜间距过小,为避免电池柜排气孔擦伤皮肤,须穿戴紧身工作服。(√)

73)在处理类似液压站故障时,需检修故障平台或人员固定装臵,以免检修人员站立不稳造成人身伤害。(√)

74)带电操作时应严格遵守“先断电、再验电、确保无人再送电”。(√)75)可以贴近高速联轴器、发电机风扇、偏航齿轮等机械旋转部件。(×)76)风速大于 10m/s 时,可以进入轮毂内作业。(×)

77)雷雨天气或平均风速大于 15m/s 时,禁止调试、消缺维护工作。(√)78)上电前,检查塔底柜进出线是否保护到位,固定是否牢靠,测量相对地绝缘是否满足要求,柜门是否关好。(√)

79)调试过程中测试高速轴刹车时,在液压站压力稳定后,再进行观察刹车盘和刹车片的抱闸情况。(√)

80)严禁无驾驶执照,酒后,疲劳人员驾驶车辆。但可以由取得驾驶执照的人员临时代替专职司机驾驶车辆。(×)

81)风机不能在风速>10米/s的情况下进行安装,在风速>12米/s时不要在叶轮上工作,在风速>18米/s时不要在机舱上工作,雷电天气不要在机舱上工作。(√)

82)在现场工作时做好“四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防止他人伤害他人。(√)

83)任何人进入风场现场都必须戴安全帽及安全防护措施。可以在风场现场、机舱、塔筒内吸烟和违规作业。(×)

84)机舱外的作业人员应佩戴好个人安全用品,安全双钩应分开挂于可靠的挂点。(√)

85)不具备相关资质的人员允许进行机舱外作业。(x)

86)车辆因故障需维修时,驾驶员在正常情况下,车辆维修随意找维修厂维修后再向片区和服务处报告。(x)

87)未送电情况下,攀爬塔筒时,必须配备照明灯(√)

88)严禁两人及两人以上作业人员同时攀爬同一节塔筒。(√)

89)风机起动前,应告知每个在现场的工作人员,正常运行后离开现场。(√)90)进行风机维护检修工作时,风机零部件、检修工具可空中抛接。零部件、工具必须摆放有序,检修结束后应清点(x)

91)在偏航停止时,要保证偏航电机在刹车状态,并且要确保刹车有足够的刹车力。(√)

92)出现紧急情况,应立即按动紧急停机按钮,风机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停止转动(√)

93)在风速>12米/s时不要在叶轮上工作,在风速>18/s米时不要在机舱上工作(√)

三、填空题

1)禁止在起重机吊着的重物下边 停留 或 通过。2)现场文明施工,必须做到“ 工完、料尽、场地清 ”。3)带电操作时应严格遵守“ 先断电、再验电、确保无人再送电 ”

4)在现场工作时做好“四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防止他人伤害他人”

5)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轮毂、机舱调试要求工作人员做到“三紧”(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旋转部位禁止戴手套、禁止系围巾,各工种因工作需要必须佩戴防护用品,凡当月发现违章一次,罚款100元,两次以上加倍处罚。6)风电工作现场需动火、必须事前通知片区经理或风场现场负责人现场监督,如登高作业必须设有登高梯台,超过2m必须系安全带,戴安全帽,违者处100-500元罚款。

7)严格道路交通管理,按规定正确驾驶各类车辆,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工作现场车辆在送完人员、工具后,立即停放在离风机20米开外。违者处100-200元罚款。8)高空作业必须扎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不准穿硬底鞋,严禁在高空投掷工具、材料。违者处100-200元罚款。

9)风机登高作业必须执行《轮毂、机舱调试安全操作规程》挂警示牌,设人监护,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危险区内。违者处100-500元罚款。10)机舱外作业风速应不大于15m/s。

11)有晕高,恐高、高血压等症状的严禁进行机舱外的作业。12)机舱外作业必须两人进行,一人工作,一人监护。13)严禁在风机运行或偏航期间攀爬塔筒。

14)风电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本岗位操作规程及有关安全措施,违者将视情节严重分别给予50-200元罚款,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违章将从重处罚。15)风电工作现场需动火、必须事前通知片区经理或风场现场负责人现场监督,如登高作业必须所有登高梯台,超过2m必须系安全带,戴安全帽,违者处100-500元罚款。

16)油品、易燃易爆场地由片区经理或风场现场负责人负责,防火、防爆设施齐全,严禁违规、违章作业。违者处罚100-500元。

17)保持风场现场管理持久性,废弃物进行分类在指定地点存放,现场零件应摆放整齐(指零时库房),具备良好的安全措施。杜绝在工作场地、塔筒内吸烟现象,违者处500-2000元罚款,两次以上加倍处罚。

18)高空作业必须扎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不准穿硬底鞋,严禁在高空投掷工具、材料。违者处100-200元罚款。

19)风机登高作业必须执行《轮毂、机舱调试安全操作规程》挂警示牌,设人监护,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危险区内。违者处100-500元罚款。

20)责任区域内环境卫生脏、乱、差、人员衣冠不整,损毁公司形象的。区域负责人将处100-200元罚款。

21)雷雨天气或平均风速大于 15m/s 时,禁止调试、消缺维护工作。22)在机舱内进行作业时严禁单独进行,应一人监护,一人操作。

23)使用万用表时,先检查表笔是否完好,档位是否正确,如出现表笔损坏或断线,应先进行修复,达到使用绝缘要求后再操作

24)带电操作时应严格遵守“先断电、再验电、确保无人再送电”。25)机舱作业时禁止踩踏设有标示部位,避免设备损坏,和人员伤害事故 26)通电情况下,禁止对变流器传动单元、发电机电缆或发电机进行作业。在切断电源之后,开始对传动单元、发电机电缆和发电机进行处理之前必须等待 5 分钟,以便对中间直流电路的电容进行放电。开始工作前,请使用测电笔或万用表测量工作部位是否有电

27)如果变流器传动单元的主电路带电,那么即使整流器没有进行波形调制,传动单元的输出端子也是带电的。

28)在处理光纤时一定要非常小心。在拔下光纤电缆时,要抓住连接头,而不是光纤本身。由于光纤对于灰尘非常敏感,不要用手触摸光纤的端部。光纤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是 35mm。

29)风机运行前,应下机舱或者退到马鞍弧的位臵待命,由于特殊情况,需要在机舱内观察工作时,选好观察点(如站在机舱柜后),远离高速轴。30)风场现场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31)对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以及发电机电动机等应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1211 灭火器灭火。

32)风场现场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建立、健全风电安全生产网络,全面落实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33)任何工作人员发现有违反本标准规定,并足以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者必须予以制止。

34)新参加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生产现场工作。

35)各级领导人员都不准发出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命令。工作人员接到违反本规程的命令,应拒绝执行。

36)任何人进入风场现场都必须戴安全帽及安全防护措施。严禁在风场现场、机舱、塔筒内吸烟和违规作业。37)在轮毂,传动轴或叶轮上进行维护工作时必须要锁定叶轮,刹车在制动状态。38)攀爬风机塔架时,一次只允许一个人攀爬安全梯,另一个人须等第一个人爬到平台并盖上盖板后再攀爬。攀爬塔架时或在塔筒内工作时必须要戴安全帽。39)每次在爬塔架时,要检查梯子、平台,机舱底板是否有油脂或其他危险物质。为了安全须将杂质清洗干净。

40)在风速>12米/s时不要在叶轮上工作,在风速>18s/米时不要在机舱上工作。41)所有风电机试验,应有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参加,试验之后应将风电机参数值调整到额定值。

42)在进轮毂工作以前,确保风机已经安全停机。并锁住刹车,进轮毂时必要先锁住防风销,确认安全方可进入维修。43)在进行攀登塔架时应让没有携带工具的工作人员先上,携带工具的工作人员后上,携带较重工具的工作人员最后上。44)运行人员对于监视风电场安全稳定运行负有直接责任。运行人员应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防止事故扩大,减少经济损失。

45)在高空作业时有晕高恐高、高血压等症状的严禁进行机舱外的作业。46)进入轮毂作业的人员需佩戴好安全帽,禁止佩戴安全带 47)公司各级人员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全面树立“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信誉),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竞争力)”的通辽公司的安全理念。48)公司系统认真贯彻“(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坚持“五同时”,即必须在计划、布臵、检查、总结、生产、基建工作的同时,(计划)、(布臵)、(检查)、(总结)、(考核)安全工作。50)各风场的主要负责人在本风场发生安全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职)或(撤职)的处分。51)风场工作的“两票”是指(工作票)、(操作票)。

52)高处作业:凡在离地面(1.5)米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都应视作高处作业。

53)三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5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穿(工作服),注意(警示标志),在(安全通道)内行走。

55)安全防护的“三宝”是(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56)低压验电笔一般适用于交、直流电压为(500)V 以下。

57)施工现场照明设施的接引应采取的防触电措施为(戴绝缘手套)。

58)在高处作业时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做到(高挂低用)。59)凡在潮湿工作场所或在金属容器内使用手提式电动用具或照明灯时,应采用(12)伏安全电压。

60)安全电压最高是(42)伏,通过人身的安全直流电流规定在(50mA)以下。

61)风机上安全文明工作要求,(工)完、(料)净、(场地)清。62)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一岗”是指(领导干部职务对应的岗位),“双责”是指(领导干部既要对所在岗位承担的具体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安全生产管理负责)。

63)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64)安全标志牌应设臵在明亮环境中,设臵高度尽量与(人眼的视线高度)相一致;悬挂式和柱式的环境信息标志牌的下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2米)。65)触电急救必须分秒必争,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并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66)维修维护变频器时,在停机(半)小时后方可接触变频器内部结构。

67)变频器后盖不能随意打开,内部有箱变过来的(690V)电压,在打开后盖工作时必须(断开箱变电源,以防发生触电危险)。

68)风机转动危险,在风速小于(12m/s)进入轮毂进行工作时,必须使用(双锁紧销),严禁违规操作,以防刹车器失灵造成轮毂旋转,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69)在塔筒内攀爬或者在风机内长时间工作时,必须无条件穿戴防跌落安全装臵,包括(安全带、安全绳、缓冲器和安全帽)等,当风速大于(18m/s)时禁止攀爬塔筒。

70)作业过程中,机舱上作业人员和机舱内人员通讯应保持畅通。71)雷雨天气或平均风速大于_15m/s_时,禁止调试、消缺维护工作。72)风速大于时_10m/s _,严禁进入轮毂内作业

73)只有具备相关资质(__电工证____,_电力登高证___等)的人员才允许进行风机调试、维护操作。

74)上风机工作时,要保证风机处于_维护状态___状态(塔底柜与机舱柜均打到维护状态,并把塔底柜维护钥匙拔出)。

75)风机作业时必须穿戴好劳保安全用品,进入机舱和轮毂内作业人员必须佩戴_安全帽___。

76)在风机内进行动火作业时,应开_工作票_,并对动火源采取_隔离措施_,并准备好_灭火器_;

77)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临时参加劳动人员,必须经过___安全教育考核___,方可随同参加指定工作,但不得单独工作。新聘人员应有3个月实习期,实习期满后经___考核合格___方能上岗。实习期内不得独立工作。78)风场现场工作必须坚持“_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建立、健全风电安全生产网络,全面落实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79)吊装物品过多时,应分次吊运,避免__过载____。

80)在变桨校零过程中,应将_电池柜_电源切断,防止由于校零作业人员配合不好,导致的紧急顺桨造成的危险。

81)当风机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应立即__切断电源____,迅速采取灭火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当火灾危及人员和设备安全时,值班人员应立即拉开该机组线路侧的断路器。

82)风场现场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建立、健全风电安全生产网络,全面落实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83)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临时参加劳动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考核,方可随同参加指定工作,但不得单独工作。新聘人员应有3个月实习期,实习期满后经考核合格方能上岗。实习期内不得独立工作。

84)任何人进入风场现场都必须戴安全帽及安全防护措施。严禁在风场现场、机舱、塔筒内吸烟和违规作业。85)在轮毂,传动轴或叶轮上进行维护工作时必须要锁定叶轮,刹车在制动状态。风机开始安装前,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安全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始施工。并向建设单位提交相关工作人员的特殊工种。安装现场应成立安全监察机构,并设安全监督员。

86)在寒冷和潮湿地区,停止运行一个月以上的风机在投入运行前应检查绝缘,合格后才允许启动。87)登塔维护检修时,不得两个人在同一段塔筒内同时登塔。登塔应使用安全带、戴安全帽、穿安全鞋。零配件及工具应单独放在工具袋内。工具袋应背在肩上或与安全绳相连。工作结束之后,所有平台窗口应关闭。88)严禁在风机运行或偏航期间攀爬塔筒。

89)派遣驻异地风场服务的车辆及驾驶员,归风场专职管理人员调度管理。驾驶员不得将车辆交予非专职驾驶员或他人驾驶车辆。90)机舱外作业风速应不大于 15m/s。

四、简答题

1、“四不放过”的原则是指?

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广大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未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2、工作中的“四个互相”是指什么,含义又是什么?

1)互相提醒:发现其它互保对象有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因素、可能发生意外情况时,要及时提醒纠正,工作中要呼唤应答。

2)互相照顾:工作中要根据工作任务、操作对象合理分工、互相关心、互创条件。

3)互相监督:工作中要互相监督,严格执行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标准,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有关制度。

4)互相保证:保证其它互保对象安全生产作业,不发生人身事故。现场经理和兼职安全员作为安全巡查员巡检班组的安全执行,发现组员违规作业,组长和互保对象都要接受处罚。

3、熟悉和掌握消防“四懂四会”是指? 熟悉和掌握消防“四懂四会”(“四懂”:懂得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懂得火灾的预防措施、懂得火灾的扑救方法、懂得火灾的逃生方法;“四会”: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会灭初期火、会逃生)

4、如果风机出现“风机失火”或“叶轮风车”时,应分别采取怎样的措施?

1如果风机失火 立即紧急停机。切断风机的电源。

进行力所能及的灭火工作,同时拨打火警电话。2如果叶轮飞车 远离风机。

通过中央监控,手动将风机偏离主风向90°。切断风机电源。

5、现场员工安全职责?

1)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违反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2)精心操作,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和安全规范,做好各项记录。

3)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如发生事故,要果断正确处理,及时如实地向上级报告,并保护现场,做好详细记录。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做好“四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防止他人伤害他人”。

4)正确操作、保持作业环境整洁,搞好文明生产。

5)上岗必须按规定穿好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妥善保管、正确使用各种防护器具。

6)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岗位技术练兵和事故预知训练。7)有权拒绝违章作业的指令,对他人违章作业加以劝阻和制止。

8)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臵和设施,对各种防护装臵、设施、安全标志等不得擅自拆除或挪动。

6、有哪些危险源?

(一)高处坠落

(二)物体打击和挤压伤害

(三)机械伤害、大型机械倒塌

(四)触电伤害

(五)交通事故

(六)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

(七)中暑、沙尘暴、暴风雪、寒流等自然灾害

7、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脱离电源方法如下?

A、高压触电脱离方法: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使触电者带电的开关、闸刀或其他断路设备,或用适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使用绝缘棒)等方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触电者未脱离高压电源前,现场救护人员不得直接用手触及伤员。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保证自己免受电击。

B、低压触电脱离方法:低压设备触电,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闸刀,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子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也可用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为使触电者脱离导电体,最好用一只手进行。

C、机舱触电脱离方法:机舱上作业发生触电,应迅速切断线路电源的开关和其他断路设备,对低压带电线路,由救护人员立即登杆至能确保自己安全的位臵,系好自己的安全带后,用带绝缘柄钢丝钳、干燥的绝缘体将触电者拉离电源。在完成上述措施后,应立即用绳索迅速将伤员送至地面,或采取可能的迅速有效的措施送至平台上。解脱电源后,可能会造成高处坠落而再次伤害的,要迅速采取地面拉网、垫软物等预防措施。

D、落地带电导线触电脱离方法: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的带电高压导线,在未明确线路是否有电,救护人员在做好安全措施(如穿好绝缘靴、带好绝缘手套)后,才能用绝缘棒拨离带电导线。救护人员应疏散现场人员在以导线落地点为圆心8米为半径的范围以外,以防跨步电压伤人。

8、意外事故的处理程序?(如果风机失火;如果叶轮飞车;叶片结冰。)A、如果风机失火:立即紧急停机。切断风机的电源。进行力所能及的灭火工作,同时拨打火警电话。

B、如果叶轮飞车:远离风机。通过中央监控,手动将风机偏离主风向90°。切断风机电源。

C、叶片结冰:如果叶轮结冰,风机应停止运行。叶轮在停止位臵应保持一个叶片垂直朝下。不要过于靠近风机。等结冰完全融化后再开机。

9、使用提升机时,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使用提升机时,挂好并检查提升物品后,应远离不安全地带,方可让上方动作,同时塔下工作人员要远离提升机吊物地。升降提升机时,必须穿着安全衣保证自身安全,手不能触碰提升机链条。吊运零件、工具、应绑扎牢固,需要时宜加导向绳。如发生链条打结、缠绕或脱出链盒,必须先停止提升动作,整理好链条后,方可继续使用。使用完毕后,应断开电源。在使用提升机时不能超过提升机的额定起吊重量。

10、发生事故后应立即进行调查,做到哪些要求?

答:调查、分析事故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严肃认真 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 责任者未受到处罚不放过。

11、建设项目“三同时”内容是什么?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12、事故调查“四不放过”内容是什么?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13、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哪些职责?(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4、安全事故的调查程序是什么?

(1)保护事故现场(2)收集原始资料(3)调查事故情况(4)分析原因、责任(5)提出防范措施(6)提出人员处理意见。

15、凡事故分析中存在哪些与事故有关的问题确定为领导责任?

(1)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2)规程制度不健全(3)对职工教育培训不力(4)现场安全防护装臵、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工器具不全或不合格(5)反事故措施不落实(6)同类事故重复发生(7)违章指挥。

16、什么是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件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17、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明确哪些事项?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18、2011年度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目标是什么?

2011年度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目标是:因工死亡人数为0;重伤为0;轻伤人数≤20人次。隐患整改率100%;火灾爆炸事故0起;有害作业点达标率≥75%,职业病发病率为0;环境污染事故为0

19、专职安全员安全职责?

答: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2)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修改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对制度、规程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监督指导各部门、现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对本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进行监督、检查。4)深入现场全面掌握各生产现场的安全动态,做到勤抓、细抓、严抓,发现不安全的隐患及时制止,并向有关人员发出《纠正及预防措施整改通知单》,提出整改意见,经常检查安全防护设施,督促员工正确使用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5)按照有关规定,根据安全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对现场和个人进行安全情况考评。6)督促有关部门和现场搞好劳逸结合,保持员工的安全健康状态。7)做好职工伤亡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

8)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监督管理工作。

9)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管理经验,协助有关部门搞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专业培训。

10)对上级的指示和基层的情况上传下达,做好咨询反馈及各类资料的记录、保管、归档工作。

20、班组实行安全互保制,在一起工作的班组成员自动成为互保对象。工作中,互保对象要对其它互保对象的安全负责,做到哪四个互相?

答:1)互相提醒:发现其它互保对象有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因素、可能发生意外情况时,要及时提醒纠正,工作中要呼唤应答。

2)互相照顾:工作中要根据工作任务、操作对象合理分工、互相关心、互创条件。

3)互相监督:工作中要互相监督,严格执行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标准,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有关制度。

4)互相保证:保证其它互保对象安全生产作业,不发生人身事故。现场经理和兼职安全员作为安全巡查员巡检班组的安全执行,发现组员违规作业,组长和互保对象都要接受处罚。

21、轮毂内安全/环境作业规范

答:1)风速大于 10m/s 时,严禁进入轮毂内作业。2)只有具备相关资质的人员才允许进行轮毂内作业。

3)进入轮毂作业的人员需佩戴好安全帽,禁止佩戴安全带。

4)进轮毂前,确保液压站完好,必须将压力打到规定压力 95bar,锁定高速刹车。将主轴两个机械锁锁死。5)轮毂内外通讯应保持畅通。

6)在轮毂内操作时应时刻注意,防止磕碰或踩断电缆或油管。7)进出轮毂时,应注意防滑防跌。

8)进入轮毂前,将随身所携带的物品放臵在工具包中或机舱里,避免掉落在轮毂中。

22、风场危险源分析 答:

(一)高处坠落

(二)物体打击和挤压伤害

(三)机械伤害、大型机械倒塌

(四)触电伤害

(五)交通事故

(六)中暑、沙尘暴、暴风雪、寒流等自然灾害

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2分,共16分)

1、伤亡事故: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

2、损失工作日: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

3、暂时性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伤害;

4、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

5、永久性全失能伤害:指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

6、直接经济损失:指发生设备、设施及产品损坏事故后设备、设施和产品等修理费用或报废估价,恢复生产所需人工、材料、误工等方面的总体费用。

7、废弃物: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在本公司已失去使用价值的固态、半固态及盛装在容器内的液态物品。

8、可回收再利用:指可卖给外部回收单位或退给原供应商的废弃物。危险废弃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弃物名录的废弃物。

四:综合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22分)

(一):2011年1月5日,国内某知名风机制造商在施工工地进行安装调试风机中,发生触电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重伤,2名伤者立即送往医院抢救,2名伤者经抢救无效相继死亡。

事故原因:据报道,此恶性事故因使用吊车高空吊物突遇大风。吊车缆绳触及风机旁高压线路。

要求:请根据本案例,写出发生次事故的原因,和怎么样预防类似事故的相应措施。

(二):2011年9月某公司人员在对风机变频器进行维护时发生人身设备安全事故。由于未对相变进行断电,员工在操作完成时,维护工具无意搭在变频器中间励磁接触器的690V高压铜排上,造成励磁接触器短路,致使操作人员整个面部,双眼和右手前臂发生烧伤安全事故。

事故原因:此事故是一起严重违章作业的人身安全事故,未严格执行《风力发电维护操作指导书》对相变进行断电要求。其二操作人员安全观念淡漠,心存侥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篇3:电力电缆考试题库

一、考试评价组成

由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综合展示性评价组成。其中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各占考试评价的50%, 综合展示性评价为加分评价, 最高加分为10分。

二、过程性评价细则

如下表所示。

三、终结性考试评价大纲

1. 终结性考试评价组成

由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考试评价权重为40%, 技能考试评价权重为60%。

2. 考试的基本形式及时间

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型笔试, 时间为90分钟;技能考试采用现场操作型考试, 时间为150分钟。

3. 理论考试评价说明

(1) 理论命题原则。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主要知识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情况;试卷中不同难度层次题量比例为2∶5∶2∶1 (容易∶一般∶较难∶难) 。

(2) 试题类型。依据课程特点一般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综合题。

(3) 考试内容。项目一:电工安全知识;项目二:电动机的转动;项目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项目四: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连续正转控制;项目五: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项目六: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顺序启停控制;项目七:多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项目八: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控制;项目九: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项目十: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

4. 技能考试评价项目及要求

(1) 考试项目。考核内容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手动正转控制;考核内容二:CA6140车床电气控制面板操作;考核内容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连续正转控制;考核内容四: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接触器正反转控制;考核内容五:两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顺序启停控制;考核内容六:CA6140车床电气控制线路故障排除。

(2) 考试办法。必考项目 (权重60%) +自选项目 (权重40%) 。

(3) 考试组织。由专业教学部相关教师组织学生技能考核。学校组织企业专家及专业教师进行质量抽测。

(4) 技能考试命题原则。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安装布线工艺水平等进行检测。实践操作考试, 满分100分, 时间为150分钟。本学科实践操作考试主要从安全文明操作规程、布线工艺水平、调试运行结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5. 终结性考试评价计分办法

终结性考试评价得分=理论考试得分× (40%) +技能考试得分× (60%) 。

四、综合展示性评价细则

本学期参加电工二课堂培训, 并考核合格的加5分;本学期参加市级电工技能大赛, 获一等奖的加10分, 二等奖的加8分, 三等奖的加7分;参加校级电工技能大赛, 获一等奖的加7分, 二等奖的加5分, 三等奖的加4分;本学期参加中级电工技能等级考试, 理论考试合格的加5分, 实操考试合格的加5分。

五、学生学科学业成绩计分办法

学生学科学业成绩=过程性评价得分×50%+终结性评价得分×50%+综合展示性评价得分。

总之, 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对理论知识学习进行了考查, 还考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学习效果和专业素质都有了很大进步。

参考文献

[1]董光平.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改革研究[J].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2011 (08) .

篇4:浅谈电力类高职院校的考试改革

关键词:电力;高职;考试改革



近几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得到迅猛发展,教育质量正在稳步提高。目前,各高职院校已从过去那种只强调规模扩张转变为追求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上来。考试、考核作为评判学生学业成绩和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既是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也是教学过程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作为全国唯一一所电力类示范高职院校——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其培养目标主要就是为电力生产、经营和管理一线输送合格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我们不仅要改变过去那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与此对应的考试方式也必须做相应的改变。

一、考试的目的是什么

对教师而言,考试是评判其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而对学生来说,考试是考察、评价其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的重要方式。所以从教育本质上看,考试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全面调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和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对电力类高职院校来说,考试更应为我们的培养目标服务,为电力行业的人才需求服务,因此,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和评价,通过考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差距,而不是应过度看重卷面成绩的高低。

二、现行考试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校多数专业课仍然是以理论考试为主,考试内容以书本上的知识为主,对学生成绩的评介也往往局限于卷面成绩,而忽视了实际操作能力。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一线所需要的员工,不是一群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同电力企业的人才需求相比较,现行的考试至少存在以下不足:

(一)取向过于狭窄

考试既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检测又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判。将考核目标定位于测试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和记忆力的强弱,尤其是将考核成绩与奖学金、评优评先紧密结合,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功利化倾向,即,片面追求考试成绩而忽略实际动手能力;同时,还会限制教师的创新思维,使其不讲求教学技艺,只注重知识灌输,这样做的结果又会导致学生过于依赖书本和课堂笔记,甚至在考试中作弊以求获得高分。

考试功能的片面化必然导致教学的异化——教学仅为考试服务。这样的考试完全违背了当前高职教育的改革方向。

(二)内容过度依附于教材

考试内容既要贴近教材,更要贴近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随着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现行教材的内容已不能完全适应企業生产一线的实际需要,必须加以及时更新和补充。

考试内容脱离企业需求,过度依附于现行教材有背于高职教育的改革,也不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方式过于简单

现行考试大多沿袭了传统的考试方式——多以闭卷笔试为主。这种方式对高职院校来说,有很多弊端。首先, 大部分高职生自控能力较差,基础知识薄弱,理论成绩不优秀,但思想较活跃。一张试卷论英雄的考试模式不仅不能突出这些学生的优势, 还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学习效果不佳。

其次,现行的考试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察少),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的考试完全背离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时间安排不合理

现行考试存在的另一问题是考试时间安排得过于集中。这样安排名曰是为了营造考试氛围,方便集中管理,但却造成了学生学习上的“松—紧—松”的节奏变换。平时上课懒散而考前振作;平时上课“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到考试就等着老师划范围、圈重点。学生这种学习习惯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容易使他们滋生投机心理。

三、关于电力类高职院校考试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

电力类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本科院校,更需要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由于本人长期从事学院的考务管理,通过对统计学基础、机械制图、电工电子、PLC原理、C语言等课程的观察,发现这些课程考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改进的地方:

(一)将理论知识考试转变为动手操作考试

长期以来,尽管我校每个专业每学期都有一定数量的实习专周,仍然要安排一周时间来完成理论考试。这种安排既挤占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能力,还浪费了学校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认为,完全可以把单独的理论知识考试融入专周实践或转变成动手操作的考试中去。

例如PLC原理这门课程,理论知识相当抽象,学生不易理解,要想通过考试除了死记硬背别无它法,但考完不久学生就忘记了,况且考试成绩也极不理想。与其如此,不如把基础理论考试与动手操作考试合二为一。让学生分成四到五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己选择一个小项目,比如做一个十字口号信息灯的控制或是LED数码显示的控制等这些简单项目。这样,任课教师既完成了基础理论考核,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学生在一边学一边做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基本的可编程控制指令,还亲手完成了一个小项目,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了他们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标和考试目的。

再以“统计学基础”为例,这门课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且一直采用的是课堂教学,闭卷考试。每次考完试,学生们都怨声载道,认为这门课的概念难以理解,公式繁多不易掌握。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用计算机来处理大量的统计资料和数据,而我们的学生却不会在计算机上完成对资料和数据的统计操作。因此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拿出总课时的三分之一来安排学生上机。在没有相关专业统计软件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办公室自动化软件EXCEL的统计功能进行统计计算与分析。学生学完统计原理基础知识后,再学会用EXCEL的统计功能进行统计图表的制作、统计资料的整理、统计的分类与汇总等操作,从而使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平时的操作有成绩记载,期末考试也完全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项目,让其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考核。

笔者认为,按以上方式改革我们现行的考试模式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像电工电子、机械制图、C语言这类专业课程的考试,也完全有必要进行改革,即破除以往那种笔试答卷的固有模式,将考试重点由知识向技能转移,考试内容由教材向职业岗位要求转移,考试地点由考场向工场、实习场地转移,考试过程由教师监考向专家观测转移,使考试更加贴近职业,贴近岗位,考核成绩与学生具有的技术技能水平基本相当,真正体现出我们办学的目标和办学特色。

(二)考试成绩复合制

多年来,我校学生的成绩评定始终采用的是“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这个模式,其中,平时成绩多用平时考勤和作业来核定。

相对于本科院校学生来说,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普遍较差,上述平时成绩的核定方式使他们有空可钻。只要做到上课不缺席,哪怕人在心不在;作业按时交,哪怕一个班就那么二、三个版本,平时成绩都能稳拿40分。在我看来,以这样的方式来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不仅达不到鼓励他们勤奋学习、努力向上的目的,反而会使部分学生养成了投机取巧的习惯。对此,我认为应将现有的平时成绩评定模式改为“成绩复合制”,即“理论 +操作”双及格式。具体来说,就是两个“40 + 10”:

(1)期末考试满分为“40 + 10”。其中,理论考试满分为40分,平时考勤、作业、提问、单元测试满分为10分。理论考试成绩不足30分,视其为理论考试不及格。

(2)实践专周考核满分为“40 + 10”。其中,实操考试满分为40分,实践专周考勤满分为10分。实操考试成绩不足30分,视其为实操考试不及格。

上述两种考试中,只要实践专周考核不及格就视其为该门课程不及格。这种考核方式能促使学生重视实践课的学习和动手能力的提高,也能达到培养一线技能人才的目标。

(三)考试方式多样化、考试时间动态化

现在,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核主要采用的仍是闭卷考试的模式。我认为,仅凭这种方式是检测不出学生实际掌握知识多少的,只要考前死记硬背,多数学生都能混个及格。

笔者认为,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倒学生。希望用考试来考倒学生,只能说明我们的考试方式还有待改进。事实上,考核学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性质、特點和难易度对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语考试、实操考试、项目作品设计等考核方式加以灵活运用,不仅可以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熟练程度进行全面考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方式的多样化必然会带来考试时间的动态化。学校应给任课教师自主决定考试时间的权力。任课老师应根据课程需要,在不违背总的教学进程框架的前提下自主安排考试时间。教务处应对各门课程的考试时间进行协调和把控,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

同其他改革一样,考试模式的改革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首先,任课老师要敢于探索,积极推进考试模式的改革。其次,教务管理部门要制定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对现行的考试工作量计算方式以及考试场地、资金、耗材的管理办法加以必要的调整。

当前,高职院校的考试模式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 此项改革应采用“先试点、后推广”办法稳妥推进。此外,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符合实际需要,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对考试模式改革加以认真思考和大胆探索。

参考文献

[1]陈耀敏.高职高专教育考核方法的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7,(2).

[2]游韬.高职院校考试形式的改革[J].今日科苑,2009,(22).

[3]周天沛.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课程考试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4]唐艳红.高职院校考试改革探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篇5:电力电缆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

1、《安规》关于“低[电]压”的定义是:用于配电的()的电压等级。A.交流系统中1000V及以下; B.交流系统中1000V以下;

C.交(直)流系统中1000V及其以下; D.直流系统中1000V以下; 答案:A

2、为加强电力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各类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制定《安规》。A.人身; B.设备;

C.人身和设备;

D.人身、电网和设备; 答案:D

3、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应合格、齐备。A.劳动防护用品; B.工作服; C.安全工器具; D.施工机具; 答案:A

4、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A.劳保用品; B.医用绷带; C.创可贴; D.急救用品; 答案:D

5、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A.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B.紧急救护措施; C.应急预案; D.逃生方法; 答案:A

6、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室外人员不得接近故障点()m以内。A.2; B.4; C.6; D.8; 答案:D

7、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者,应重新学习《安规》,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A.三个月以上; B.连续三个月以上; C.六个月以上; D.连续六个月以上; 答案:B

8、倒闸操作要求,操作设备应具有明显的(),包括命名、编号、分合指示、旋转方向、切换位置的指示及设备相色等。A.命名牌; B.标示牌; C.标签; D.标志; 答案:D

9、倒闸操作要求,在操作中应认真执行()制度(单人操作时也应高声唱票),宜全过程录音。

A.监护录音; B.监护复查; C.操作录音; D.监护复诵; 答案:D

10、高压设备上全部停电的工作,系指室内高压设备全部停电(包括架空线路与电缆引入线在内),并且通至邻接()的门全部闭锁,以及室外高压设备全部停电(包括架空线路与电缆引入线在内)的工作。A.工具室;

B.高压室和保护室; C.高压室; D.低压配电室; 答案:C

11、现场勘察由工作票签发人或()组织。A.班长; B.技术员; C.工作负责人;

D.有经验的工作人员; 答案:C

12、高压电力电缆需停电的工作,应填用()工作票。A.第一种; B.第二种;

C.电力电缆第二种; D.电缆; 答案:A

13、工作负责人允许变更()次。原、现工作负责人应对工作任务和安全措施进行交接。A.一; B.二; C.三; D.零; 答案:A

14、作业人员对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应()考试一次。A.每六个月; B.每年; C.每两年; D.每三年; 答案:B

15、第一、二种工作票和带电作业工作票的有效时间,以()为限。A.周计划指定的检修期; B.申请的检修期;

C.月度计划指定的检修;

D.批准的检修期; 答案:D

16、许可工作前,工作许可人应会同工作负责人到现场()安全措施,对具体的设备指明实际的隔离措施,证明检修设备确无电压。A.分别做;

B.再次检查所做的; C.共同做; D.了解; 答案:B

17、工作负责人、()应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作班人员的安全认真监护,及时纠正不安全的行为。

A.工作票签发人; B.专责监护人; C.工作许可人; D.安全监督人员; 答案:B

18、在电缆沟内巡视时,作业人员应携带便携式气体测试仪,通风不良时还应携带()。A.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B.防毒面具;

C.口罩;

D.湿毛巾; 答案:A

19、在光纤回路工作时,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防止激光对()造成伤害。A.皮肤; B.人眼; C.手部; D.脸部; 答案:B 20、在一个电气连接部分同时有检修和试验时,可填用一张工作票,但在试验前应得到()的许可。

A.试验负责人; B.检修工作负责人; C.调度同意; D.工作许可人; 答案:B

21、高压试验变更接线或试验结束时,应首先断开试验电源、放电,并将()放电、短路接地。

A.调压器高压侧;

B.升压设备的高压部分; C.被试品;

D.调压器低压侧; 答案:B

22、电缆耐压试验分相进行时,另两相电缆应()。A.短接;

B.用安全围栏与被试相电缆隔开; C.用绝缘挡板与被试相电缆隔开; D.可靠接地; 答案:D

23、使用单梯工作时,梯与地面的斜角度约为()。A.60°; B.40°; C.30°; D.45°; 答案:A

24、设备不停电时,作业人员与6kV设备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为()m。A.0.6; B.0.7; C.1.0; D.1.5; 答案:B

25、装设接地线应()。A.先接母线侧,后接负荷侧; B.先接导体端,后接接地端; C.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 D.先接负荷侧,后接母线侧; 答案:C

26、每组接地线及其()均应编号,接地线号码与()号码应一致。A.接地线操作杆,接地线操作杆; B.接地线线夹,接地线线夹; C.存放位置,存放位置; D.个人保安线,个人保安线; 答案:C

27、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的标示牌。A.“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B.“禁止分闸,线路有人工作!”; C.“禁止合闸!”; D.“禁止攀登,高压危险!”; 答案:A

28、SF6设备解体检修,打开设备封盖后,现场所有人员应暂离现场()min。A.30; B.20; C.15; D.10; 答案:A

29、以下所列的安全责任中,()是动火工作票负责人的一项安全责任。A.负责动火现场配备必要的、足够的消防设施; B.工作的安全性;

C.向有关人员布置动火工作,交待防火安全措施和进行安全教育; D.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条件; 答案:C 30、《安规》要求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A.创伤急救; B.触电急救; C.溺水急救; D.烫伤急救; 答案:B

31、变电站(生产厂房)内外工作场所的井、坑、孔、洞或沟道,应覆以与地面齐平而坚固的()。A.地砖; B.地板; C.盖板; D.围栏; 答案:C

32、装、拆接地线导体端均应使用绝缘棒()。A.和戴绝缘手套; B.或戴绝缘手套; C.保持安全距离; D.戴护目镜; 答案:A

33、装、拆接地线时,人体不得()接地线或未接地的导线,以防止触电。A.握住; B.碰触; C.拉扯; D.托住; 答案:B

34、成套接地线应由有透明护套的多股软铜线和专用线夹组成,接地线截面积不得小于()mm2,同时应满足装设地点短路电流的要求。A.16; B.10; C.35; D.25; 答案:D

35、触电急救,当采用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急救时,伤员应仰卧于()。A.柔软床垫; B.硬板床或地上; C.担架; D.弹簧床; 答案:B

36、低压配电盘、配电箱和电源干线上的工作,应()。A.填用变电站(发电厂)第一种工作票; B.执行口头或电话命令; C.填用带电作业工作票;

D.填用变电站(发电厂)第二种工作票; 答案:D

37、低压带电工作时,应采取遮蔽()等防止相间或接地短路的有效措施;若无法采取遮蔽措施时,则将影响作业的有电设备停电。A.导体部分; B.金属部分; C.停电部分; D.有电部分; 答案:D

38、在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及自动化监控系统屏间的通道上搬运试验设备时,不能阻塞通道,要与()保持一定距离。A.检修设备; B.运行设备; C.带电设备; D.二次回路; 答案:B

39、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越快越好。A.现场 ; B.设备; C.电源; D.危险; 答案:C 40、触电急救,在医务人员()前,不得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的表现,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A.未到来;

B.作出死亡诊断; C.未接替救治;

D.判断呼吸或脉搏表现; 答案:C

二、【判断题】

1、检修高压电动机断开断路器、隔离开关后,经验明确无电压即可开始工作。(×)

2、装有SF6设备的配电装置室和SF6气体实验室,可以装设通风装置。(×)

3、变、配电站及发电厂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救火。(√)

4、在户外变电站和高压室内搬动梯子、管子等长物,应两人放倒搬运。(√)

5、SF6配电装置室、电缆层(隧道)的排风机电源开关应设置在门内方便处。(×)

6、倒闸操作由监护人填用操作票。(×)

7、一张工作票中,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和工作许可人三者不得互相兼任,工作许可人可以填写工作票。(×)

8、在带电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严格防止短路或接地。(√)

9、电缆施工完成后应将穿越过的孔洞进行封堵,以达到防水或防火的要求。(√)

10、在全部或部分带电的运行屏(柜)上进行工作时,应将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前后以明显的标志隔开。(√)

11、工作前必须详细核对电缆名称、标志牌与工作票所写的相符,安全措施正确可靠后,方可开始工作。(√)

12、倒闸操作过程中必须按操作票填写的逐项操作。每操作完一步,应检查无误后做一个“√”记号。(√)

13、高压试验工作不得少于两人,试验负责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开始试验前,试验负责人应向全体试验人员详细布置试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交待邻近间隔的带电部位,以及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14、试验现场应装设遮栏或围栏,遮栏或围栏与试验设备高压部分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识牌。(√)

15、低压配电盘、配电箱和电源干线上的工作,应填用变电站(发电厂)第一种工作票。(×)

16、低压回路停电的安全措施之一:工作前必须看清是否停电。(×)

17、在高压室遮栏内进行仪表二次回路的检查时,应填用变电站(发电厂)第二种工作票。(×)

18、高压验电必须戴绝缘手套。(√)

19、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4m以内,室外不得接近故障点8m以内。(√)

20、在高压设备上工作,应至少由两人进行,并完成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21、工作票许可手续完成后,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应向工作班成员交待工作内容、人员分工、带电部位和现场安全措施,进行危险点告知,并履行确认手续。(√)

22、在变、配电站(开关站)的带电区域内或临近带电线路处,禁止使用金属梯子。(√)

23、高压试验现场应派人看守。被试设备两端不在同一地点时,另一端还应派人看守。(√)

24、工作票应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与签发,一式两份,内容应正确,填写应清楚,不得任意涂改。(√)

25、低压带电作业断开导线时,应先断开零线,后断开相线。(×)

26、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防滑鞋。(×)27、35KV及以下设备的临时遮栏,如因工作特殊需要,可用绝缘挡板与带电部分直接接触,挡板必须具有耐高温性能。(×)

28、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29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半年以上者,应重新学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篇6:电力电缆考试题库

单项选择题(191题)

1、2、《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自()年8月1日起在公司系统内试行。A、2007

B、2008

C、2009

答案:C 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文 制定《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电力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工作人员的行A、检修

B、运行

C、管理

D、各类

答案:D

变规1.1

3、齐备。

A、安全工器具

B、劳动防护用品

C、车辆配备

答案:B

变规1.2.14、5、6、救。

A、计算机操作

B、卫生保健

C、安全生产

答案:C

变规1.3.37、8、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以上者,应重新学习《安规》,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A、三个月

B、半年

C、一年

答案:A

变规1.4.2 外来人员参与公司系统电气工作,工作前,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应告知现场电气设备接线情况、A、防范措施

B、危险点

C、技术措施

答案:B

变规1.4.49、10、任何人发现有违反本规程的情况,应立即制止,经()后才能恢复作业。

A、批准

B、纠正

C、许可

答案:B

变规1.5()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的紧急A、各类作业人员

B、工作负责人

C、工作班人员

答案:A

变规1.5

11、在试验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经()A、上级主管部门

B、本单位

C、省电力公司

答案:B

变规1.612、13、高压电气设备是指()在1000V及以上的电气设备。

A、电压等级

B、绝缘等级

C、对地电压

答案:A

变规1.7 各单位可根据()制定《安规》补充条款和实施细则,经本单位分管生产的领导(总工A、有关规定

B、现场情况

C、过去的经验

答案:B

变规1.814、15、16、标志。

A、10

B、35

C、110

答案:A

变规2.1.6

17、室内母线分段部分、母线交叉部分及部分停电检修易误碰()的,应设有明显标志的永久性隔离挡板(护网)。无论高压设备是否带电,工作人员()移开或越过遮栏进行工作。

A.、不得单独

B、不得

C、经站长同意才可以

答案:A

变规2.1.4 110kV电压等级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为()m。

A、1.40

B、1.50

C、1.30

答案:B

变规2.1.4及表2-1 户外()kV及以上高压配电装置场所的行车通道上,应根据表2—2设置行车安全限高程师)批准后执行。分管生产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情况,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并立即报告。()和安全注意事项。现场使用的安全工器具应()并符合有关要求。

A、足够

B放置整齐

C、合格

答案:C

变规1.2.3 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之一:经医师鉴定,无()的病症。

A、慢性

B、传染性

C、妨碍工作

D、严重

答案:C

变规1.3.1 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之一:具备必要的()知识,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应合格、为,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A、引线部分

B、停电部分

C、有电设备

答案:C

变规2.1.7

18、辖范围。

A、运行

B、检修

C、调度

答案:C

变规2.1.819、20、21、22、作。

A、保护接地

B、旁路接地

C、永久接地

答案:B

变规2.1.10

23、经本单位批准允许单独巡视高压设备的人员()高压设备时,不准进行其他工作,不得A、巡视

B、操作

C、维护

答案:A

变规2.2.124、25、雷雨天气,需要巡视()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靴,并不准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A、带电

B、室内

C、室外

答案:C

变规2.2.2 火灾、地震、台风、冰雪、洪水、泥石流、沙尘暴等灾害发生时,如需要对设备进行巡视时,A、设备运行管理单位

B、上级调度部门

C、当地公安部门

D、当地交通部门 答案:A

变规2.2.326、27、28、29、室内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不得接近故障点()以内。

A、2m

B、3m

C、4m

D、5m

答案:C

变规2.2.4 室外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不得接近故障点()m以内。

A、4

B、8

C、10

D、12

答案:B

变规2.2.4 巡视()设备,应随手关门。

A、室外

B、变电

C、室内

答案:C

变规2.2.5 有一把高压室的钥匙可以借给()使用,但应登记签名,巡视或当日工作结束后交还。A、经批准的巡视高压设备人员和经批准的检修、施工队伍的工作负责人 B、来本站检查工作的领导人员

C、在本站进行检修、施工的单位负责人

答案:A

变规2.2.6 30、31、32、33、34、35、在高压设备上工作,应至少由两人进行,并完成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A、装设接地线

B、技术措施

C、使用绝缘工具

答案:B

变规2.4.2 下列各项哪一项属于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A、验电和接地

B、工作监护制度

C、悬挂标示牌

答案:B

变规3.1 不直接在高压设备上工作,但需将高压设备停电或要做安全措施者应填用()工作票。A、第一种

B、第二种

C、带电作业

答案:A

变规3.2.2 高压电力电缆不需停电的工作填用()工作票。

A、第一种

B、第二种

C、带电作业

答案:B

变规3.2.3 一张工作票中,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和工作许可人三者不得互相()。

A、顶替

B、代任

C、兼任

答案:C

变规3.2.6.3 一个()只能发给一张工作票。

A、施工班组

B、施工单位

C、工作负责人

答案:C

变规3.2.7.1 应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得到()分管领导批准。移开或越过遮栏。在手车开关拉出后,应观察()是否可靠封闭。

A、隔离挡板

B、遮栏

C、定触头

D、动触头

答案:A

变规2.1.9 封闭式组合电器引出电缆备用孔或母线的终端备用孔应用()封闭。

A、金属挡板

B、专用器具

C、绝缘挡板

D、带接地线的挡板

答案:B

变规2.1.9 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运行的变压器,其中性点应视作()。

A、绝缘体

B、接地体

C、带电体

答案:C

变规2.1.10 在运行中若必须进行中性点接地点断开的工作时,应先建立有效的()才可进行断开工待用间隔(母线连接排、引线已接上母线的备用间隔)应有名称、编号,并列入()管36、37、38、在几个电气连接部分上依次进行不停电的()的工作,可以使用一张第二种工作票。A、检修

B、试验

C、维护

D、同一类型

答案:D

变规3.2.7.4 需要变更工作班成员时,须经()同意。

A、工作负责人

B、工作许可人

C、工作票签发人

答案:A

变规3.2.7.7 非特殊情况不得变更工作负责人,如确需变更工作负责人应()。原、现工作负责人应对A、由原工作票签发人将变动情况记录在工作票签发登记簿上 B、告知全体工作班人员并由新工作负责人将变动情况记录在工作票上

C、由工作票签发人同意并通知工作许可人,工作许可人将变动情况记录在工作票上。答案:C

变规3.2.7.7 工作任务和安全措施进行交接。

39、在原工作票的停电范围内增加工作任务时,应由工作负责人征得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许可人A、安全措施

B、工作地点

C、工作项目

答案:C

变规3.2.7.8 同意,并在工作票上增填()。

40、在原工作票的停电范围内增加工作任务时,应()并在工作票上增填工作项目。A、由工作负责人通过工作许可人

B、由工作负责人征得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许可人同意

C、由工作票签发人征得工作许可人同意

答案:B

变规3.2.7.8

41、变更工作负责人或增加工作任务,如工作票签发人无法当面办理,应(),并在工作票登A、经调度值班员同意

B、经运行值班负责人同意

C、经工作许可人同意

D、通过电话联系

答案:D

变规3.2.7.942、43、44、45、46、47、第一种工作票应在工作()预先送达运行人员。

A、开始前

B、当天

C、前一日

答案:C

变规3.2.7.10 工作票有破损不能继续使用时,应()工作票。

A、收回

B、终结

C、补填新的答案:C

变规3.2.7.11 工作票办理延期手续,应在工期尚未结束以前由工作负责人向()提出申请。

A、运行值班负责人 B、工作票签发人 C、设备运行管理单位

答案:A

变规3.2.8.2 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是工作票签发人的安全责任之一。

A、适当和充足

B、正确完备

C、符合现场条件

答案:B

变规3.2.10.1 工作许可人对工作票内容发生很小的疑问,也应向()询问清楚。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区领导

C、工作负责人

答案:A

变规3.2.10.3 检查检修()的危险,是工作许可人的安全责任之一。

A、人员有无误入带电间隔

B、人员有无碰触带电部分

C、设备有无突然来电 答案:C

变规3.2.10.348、49、专责监护人应在工作前对被监护人员交待安全措施,告知()和安全注意事项。A、质量要求

B、危险点

C、工作方法

答案:B

变规3.2.10.4 工作班成员的安全责任之一:熟悉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掌握安全措施,明确工作中的危险A、签到

B、许可

C、确认

答案:C

变规3.2.10.5 50、工作票有效作用的起始时间是()。

A、工作许可人和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确认、签名的时间 B、计划开工时间 C、签发人签发的时间

D、运行单位收到工作票的时间 点,并履行()手续。记簿和工作票上注明。E、完成现场安全措施的时间

答案:A

变规3.3.1.351、52、的行为。

A、高度负责

B、认真监护

C、给予关注

答案:B

变规3.4.1 71、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工作负责人)不许()进入、滞留在高压室内和室外高压设备区内。

A、带头

B、单独

C、因故

答案:B

变规3.4.2 72、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应根据现场的安全条件、施工范围、工作需要等具体情况,增设专责监护人和确定()。

A、变更安全措施

B、被监护的人员

C、工作流程

D、工作进度

答案:B

变规3.4.3 73、工作期间,工作负责人若因故暂时离开工作现场时,应指定()的人员临时代替。

A、熟悉安全规程 B、责任心强 C、能胜任 D、技术熟练

答案:C

变规3.4.4 74、工作期间,若工作负责人必须长时间离开工作现场时,应()。原、现工作负责人应做好必要的交接。

A、由原工作票签发人变更工作负责人,履行变更手续,并告知全体工作人员及工作许可人 B、经原工作票签发人同意后告知全体工作人员及工作许可人

C、经工作许可人同意,并告知全体工作人员

答案:A

变规3.4.4 75、工作间断时,若无工作负责人或专责监护人(),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工作地点。

A、交待

B、宣布复工

C、带领

答案:C

变规3.5.1 76、在工作间断期间,若有紧急需要,运行人员可在工作票未交回的情况下合闸送电,但应()方可执行,并应采取下列措施(略)。

A、先检查设备状况可以运行后

B、先通知工作负责人,在得到工作班全体人员已经离开工作地点、可以送电的答复后 C、先在得到调度员的确切指令后

答案:B

变规3.5.2 77、在工作间断期间,若有紧急需要,运行人员可在工作票未交回的情况下合闸送电,但应先通知工作负责人,在得到()的答复后方可执行。并应采取下列措施(略)

A、设备没有问题 B、检修工作已经完毕

C、工作班全体人员已经离开工作地点、可以送电

答案:C

变规3.5.2 78、检修工作结束以前,将设备试加工作电压进行调试。事后工作班若需继续工作时,应()

A、经工作许可人同意 B、重新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C、换发新工作票并办理许可手续

答案:B

变规3.5.3 80、全部工作完毕后,清扫、整理现场,全体工作人员撤离工作地点,向运行人员交待检修、试验结果,共同检查设备状况、状态,然后在工作票上填明工作结束时间。经双方签名后,表示()终结。

A、工作

B、工作票

答案:A

变规3.5.5 81、工作终结后,待()工作票方告终结。

A、会同运行人员共同检查设备状况、状态,经双方签字后

B、拆除所有的接地线、拆除工作票上所列的临时遮栏和标示牌,恢复常设遮栏

C、工作票上临时遮栏已拆除,标示牌已取下,已恢复常设遮栏,未拉开的接地线、接地刀闸已汇报调度

答案:C

变规3.5.5 82、已终结的工作票、事故应急抢修单应保存()。工作中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安全措施时,应经()的同意。

A、工作许可人 B、工作负责人 C、工作负责人和工作许可人

答案:C

变规3.3.2 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应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作班人员的安全(),及时纠正不安全A、3个月

B、6个月

C、1年

答案:C

变规3.5.7 83、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10kV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应不小于()m。

A、0.30

B、0.35

C、0.40

答案:B

变规4.2.1.2 85、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110kV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应不小于()m。

A、1.2

B、1.5

C、1.8

答案:B

变规4.2.1.2 86、往电缆及电容器上装设接地线前,应()放电。

A、多次

B、逐相、充分

C、先短路,再

答案:B 变规4.4.2答案:B 变规4.4.5 87、高压回路上的工作,必须要拆除全部或一部分接地线后始能进行工作时,应征得()方可进行。工作完毕后立即恢复。

A、运行人员的许可

B、工作负责人的许可

C、运行人员的许可(根据调度员指令装设的接地线,应征得调度员的许可)答案:C

变规4.4.11 88、带电作业专责监护人应由()担任。

A、班组长

B、具备带电作业资格、有带电作业实践经验的人员

C、经过培训的人员

D、技术人员

答案:B

变规6.1.4 89、带电作业工作票签发人应由()担任。

A、班组长

B、具备带电作业资格、有带电作业实践经验的人员

C、经过培训的人员

D、技术人员

答案:B

变规6.1.4 90、带电作业专责监护人监护的范围不得超过一个()。

A、电气连接部分

B、工作组

C、作业点

D、设备间隔

答案:C

变规6.1.5 91、带电作业工作负责人在带电作业工作开始前,应与()联系。

A、值班调度员

B、工作票签发人

C、工作许可人

答案:A

变规6.1.8 92、等电位作业人员在110kV导线上作业,与地面工作人员用绝缘绳索传递工具时,绳索的有效绝缘长度不得小于()。

A、0.9m

B、1.0m

C、1.1 m

答案:B 变规6.3.7及表6-2 答案:B 变规6.14.2.5 93、工作人员巡视SF6设备时发现异常情况,应()。

A、立即报告

B、立即处理

C、作好记录,向下一班交待清楚

答案:A

变规8.7 94、在打开的SF6电气设备上工作的人员,应配置和使用必要的()用具。

A、专用

B、绝缘

C、耐腐蚀

D、安全防护

答案:D

变规8.9 95、从SF6气体钢瓶引出气体时,必须使用减压阀降压。当瓶内压力降至()时,即停止引出气体。

A、0.8个大气压

B、1个大气压

C、1.2 个大气压

答案:B,变规8.12 96、进行SF6气体采样和处理一般泄漏时,要戴()并进行通风。

A、防毒面具

B、绝缘手套

C、手套和口罩

答案:A

变规8.14 97、SF6开关进行()时,禁止检修人员在其外壳上进行工作。

A、检修

B、维护

C、操作

答案:C

变规8.15 98、在继电保护系统及其二次回路上检修及试验工作,可以不停用高压设备也不需做安全措施,应填用()工作票。

A、第一种

B、第二种

C、带电作业

答案:B

变规10.2.3 99、微机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修试工作前,应核对该装置的()是否符合实际。

A、试验记录

B、试验方案

C、软件版本号

答案:C

变规10.6 100、现场二次工作开始前,应检查已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运行设备和检修设备之间的()措施是否正确完成。

A、连接

B、隔离

C、过渡

答案:B

变规10.7 101、在全部或部分带电的运行屏(柜)上进行工作时,应()

A、在工作票的备注栏注明带电部分,并严格执行工作安全交底。B、将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前后以明显的标志隔开

C、加派专责监护人进行专项监护

答案: B

变规10.8 102、在控制盘(屏)上清扫运行设备和()时,要防止振动,防止误碰,要使用绝缘工具。

A、备用设备

B、停电设备

C、二次回路

答案:C

变规10.10 103、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及自动化监控系统做传动试验或一次通电时,应由()到现场监视。

A、技术人员

B、专责监护人

C、工作负责人或由他指派专人

答案:C

变规10.11 104、所有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应有一点且仅有一点永久性的、可靠的()接地。

A、工作

B、保护

C、固定

答案:B

变规10.12 105、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工作时,禁止将电流互感器二次侧()。

A、接地

B、短路

C、开路

答案:C

变规10.13.1 106、短路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应使用短路片或(),严禁用导线缠绕。

A、裸绞线

B、绝缘导线

C、短路线

答案:C

变规10.13.2 107、在带电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必须有专人监护,严禁将回路的()接地点断开。

A、安全

B、工作

C、临时

答案:A

变规10.14.3 108、二次回路通电或耐压试验前,应通知()和有关人员,并派人到现场看守。

A、调度

B、运行人员

C、领导

答案:B

变规10.15 109、检验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等二次设备的人员,不准对()的设备、信号系统、保护压板进行操作。

A、运行中

B、检修中

C、备用

答案:A

变规10.17

110、检验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等二次设备的人员,在取得()的许可并在检修工作盘两侧开关把手上采取防误操作措施后,可以拉合检修开关。

A、运行人员

B、工作负责人

C、专责监护人

答案:A

变规10.17 111、二次系统上的试验工作结束后,按()逐项恢复同运行设备有关的接线,拆除临时接线。

A、工作负责人的指示

B、标记

C、“二次工作安全措施票”

D、图纸

答案:C

变规10.20 112、在一个电气连接部分同时有检修和试验时,可填用一张工作票,但在试验前应得到()的许可。

A、检修工作负责人

B、工作许可人

C、试验工作负责人

答案:A

变规11.1.1 113、高压试验加压前应认真检查试验接线,使用规范的短路线,表计状态均正确无误,经确认后,通知所有人员(),并取得试验负责人许可,方可加压。

A、各就各位

B、停止工作

C、离开被试设备

答案:C

变规11.1.6 114、高压试验工作变更结线或试验结束时,应首先断开试验电源、放电,并将升压设备的()放电、短路接地。

A、低压部分

B、高压部分

C、金属外壳

答案:B

变规11.1.7 115、使用钳形电流表在高压回路上测量时,()用导线从钳形电流表另接表计测量。

A、不宜

B、采取安全措施后,才可

C、严禁

答案:C

变规11.3.2 116、使用鉗型电流表测量,()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头部与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

A、夹住导体

B、观测表计

C、离开导体

答案:B

变规11.3.4 117、使用钳形电流表测量低压熔断器(保险)和水平排列低压母线电流时,测量前应将各相熔断器(保险)和母线(),以免引起相间短路。

A、作明显标识

B、暂时停电

C、用绝缘材料加以包护隔离

答案:C

变规11.3.5 118、使用摇表测量高压设备绝缘,()进行。A、可由一人

B、应由两人

C、不得由两人

答案:B

变规11.4 119、用摇表测量时使用的导线,应使用相应的绝缘导线,其端部应有()。

A、挂钩

B、明显标志

C、保护套

D、绝缘套

答案:D

变规11.4.2 120、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车辆],在使用前应经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取得合格证并制订安全使用规定和()。

A、到期报废制度 B、定期抽查检修制度

C、定期检验维护制度

答案:C

变规13.1.6 123、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有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A、30日内

B、30日后

C、60日内

答案:A

变规13.1.6 124、在()周围严禁使用钢卷尺、皮卷尺和线尺(夹有金属丝者)进行测量工作。

A、带电设备

B、高压设备

C、充油设备

答案:A

变规13.1.9 125、禁止在机器转动时,从联轴器(靠背轮)和齿轮上取下防护罩或其他()。

A、防护设备

B、联动设备

C、接地设备

答案:A

变规13.2.1 126、所有电气设备的()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使用中不准将接地装置拆除或对其进行任何工作。

A、金属外壳

B、裸露部分

C、绝缘部分

答案:A

变规13.3.1 127、手持电动工器具如有绝缘损坏、电源线护套破裂、保护线脱落、插头插座裂开或有损于安全的机械损伤等故障时,应立即进行修理,在未修复前,()继续使用。

A、可以

B、不宜

C、不得

答案:C

变规13.3.2 128、填写好了但没有执行的操作票应()

A、立即销毁

B、注明“作废”后保存

C、注明“未执行”后保存

答案:C

变规2.3.8

129、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然后进行救火。

A、保护停用

B、电源切断

C、开关断开

答案:B

变规13.3.3 130、使用金属外壳的电气工具时应戴()。

A、线手套

B、帆布手套

C、绝缘手套

答案:C

变规13.4.2.2 131、手持行灯电压不准超过()。

A、12V

B、36V C、110V

答案:B

变规13.4.2.4 132、在特别潮湿或周围均属金属导体的地方工作时,如在金属容器或水箱等内部,行灯的电压不准超过();

A、12V

B、36V C、110V

答案:A

变规13.4.2.4 133、长期停用或新领用的电动工具应用()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如带电部件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值达不到2MΩ,应进行维修处理。

A、250V

B、500V

C、1000V

答案:B

变规13.4.2.8 134、电动工具的电气部分经维修后,应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及绝缘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380V,试验时间为()。

A、lmin

B、2min

C、3min

答案:A

变规13.4.2.9 135、潜水泵工作时,泵的周围()以内水面不准有人进入。

A、10m

B、20m

C、30m

答案:C

变规13.4.4.2 136、不准在带有压力(液体压力或气体压力)的设备上或()上进行焊接。

A、设备的外壳

B、停电的设备

C、带电的设备

答案:C

变规13.5.1 137、禁止把氧气瓶及()放在一起运送,也不准与易燃物品或装有可燃气体的容器一起运送。

A、SF6气瓶

B、乙炔瓶

C、氮气瓶

答案:B

变规13.5.9 138、使用中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

A、5m

B、8m

C、10m

答案:A

变规13.5.11 139、使用中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准靠近热源,距明火()以外。

A、5m

B、8m

C、10m

答案:C

变规13.5.11 140、特种设备需经检验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并在特种设备()部门登记。

A、生产技术管理

B、安全监督管理

C、维护使用管理

答案:B

变规14.1.1 145、起重设备的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应经专业技术培训,并经()及有关安全规程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A、现场培训

B、实际观摩

C、实际操作

答案:C

变规14.1.2 146、起重搬运时只能由()指挥,必要时可设置中间指挥人员传递信号。

A、多人分别

B、几人同时

C、一人统一

答案:C

变规14.1.4 147、对在用起重机械应当()进行一次检查,并做好记录。

A、每个月

B、在每次使用前

C、每个季度

答案:B

变规14.2.1.3 148、起吊重物(),应再检查悬吊及捆绑情况,认为可靠后方准继续起吊。

A、就位前

B、稍一离地

C、起吊前

答案:B

变规14.2.1.4 149、使用链条葫芦进行起重操作时,人员不准站在链条葫芦的()。

A、正下方

B、斜下方

C、周围

答案:A

变规14.3.3.4 150、卸扣应是()的。卸扣不准横向受力。

A、锻造

B、焊接

C、钢制

答案:A

变规14.3.6.1 151、不准使卸扣处于吊件的()。

A、转角处

B、顶端

C、底

答案:A

变规14.3.6.3 152、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及以上()的高处进行的作业,都应视作高处作业。

A、2m

B、2.5m

C、3m

答案:A

变规15.1.1 153、安全带的挂钩或绳子应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或专为挂安全带用的钢丝绳上,应采用()的方式。

A、高挂低用

B、低挂高用

C、平挂使用

答案:A

变规15.1.8 154、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的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与()联系救治。

A、上级领导

B、当地派出所

C、医疗部门

答案: C

变规附录Q1.1 155、发现伤员意识不清、瞳孔放大无反应、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

A、就地抢救

B、打强心针

C、作人工呼吸

答案:A

变规附录Q1.2 156、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就地抢救,应用()支持呼吸和循环,对脑、心重要脏器供氧。

A、人工呼吸法

B、心肺复苏法

C、心脏按压法

答案:B

变规附录Q1.2 157、学会紧急救护法包括:会()、会心肺复苏法、会止血、会包扎、会转移搬运伤员、会处理急救外伤或中毒等。

A、正确解脱电源

B、测量血压

C、打针

答案:A

变规附录Q 1.3 158、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越快越好。

A、脱离电源

B、恢复心跳

C、恢复呼吸

答案:A

变规附录Q2.2.1 159、触电者神智不清,有心跳,但呼吸停止或极微弱时,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切记不能对触电者施行()。

A、转移搬运

B、心肺复苏

C、心脏按压

答案:C

变规附录Q2.2.6 160、抢救触电者时,伤员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位。

A、俯卧

B、仰卧

C、侧卧

答案:B

变规Q2.3.1.3 161、抢救触电者时,应使伤员为仰卧位,即:患者头、颈、躯干平卧无扭曲,双手放于()。A、头上方伸展

B、两侧躯干旁

C、胸前交叉

答案:B

变规附录Q2.3.1.3 162、创伤急救原则上是:()

A、先固定,后搬运,再抢救

B、先搬运,后固定,再抢救

C、先抢救,后搬运,再固定

D、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

答案:D

变规附录Q3.1.1 163、搬运伤员上下楼、上下坡时,应使伤员头部在()

A、前

B、后

C、上

答案: C

变规附录Q3.1.5 167、用止血带止血时,扎紧止血带以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上肢每60min,下肢每8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

A、5~10min

B、3~5min

C、1~2min

答案:C

变规附录Q3.2.3 168、外单位承担或外来人员参与公司系统电气工作的工作人员,应熟悉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并经考试合格,经()认可,方可参加工作。

答案:B 《变电安规:1.4.4》

A.聘用单位

B.设备运行管理单位

C.发包单位

D.用工单位

169、各类作业人员有权()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答案:B 《变电安规:1.5》

A.制止

B.拒绝

C.举报

170、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要求,作业人员对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应()考试一次。

A.两年

B.每年

C.三年

答案:B 《变电安规:1.4.2》

171、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应合格、齐备。

答案:B 《变电安规:1.2.1》

A.穿戴

B.劳动防护用品

C.器材

D.工具

172、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之一:经()鉴定,作业人员无妨碍工作的病症。

A.领导 B.医疗机构

C.医师 D.专业机构

答案:C 《变电安规:1.3.1》 173、高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伏及以上者。

答案:A 《变电安规:1.7》

A.1000

B.250

C.500

D.380

174、工作票的有效期与延期规定,带电作业工作票()。

答案:A 《变电安规:3.2.8.2》

A.不准延期

B.可延期一次

C.可延期二次

175、工作票的使用规定:一张工作票内所列的工作,若至预定时间,一部分工作尚未完成,需继续工作者,在送电前,应按照()情况,办理新的工作票。

答案:B 《变电安规:3.2.7.2》

A.原工作票

B.送电后现场设备带电

C.当前现场设备带电

176、工作负责人、()应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作班人员的安全认真监护,及时纠正不安全的行为。

答案:B 《变电安规:3.4.1》

A.工作票签发人

B.专责监护人

C.工作许可人

177、在原工作票的停电及安全措施范围内增加工作任务时,应由工作负责人征得()和工作许可人同意,并在工作票上增填工作项目。

答案:C《变电安规:3.2.7.8》

A.当值调度

B.领导

C.工作票签发人

178、()是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之一。

答案:B 《变电安规:3.1 》

A.交接班制度

B.工作票制度

C.操作票制度

179、()是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之一。

答案:A 《变电安规:3.1 》

A.工作监护制度

B.停役申请

C.交接班制度

180、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工作负责人)不许()进入、滞留在高压室阀厅内和室外高压设备区内。

答案:B 《变电安规:3.4.2》

A.多人

B.单独

C.随意

180、许可工作前,工作许可人应会同工作负责人到现场()安全措施。

A.分别做

B.再次检查所做的 C.共同做

答案:B 《变电安规:3.3.1.1 181、工作票制度规定,需要变更工作班成员时,应经()同意。

答案:B 《变电安规:3.2.7.7》

A.工作许可人

B.工作负责人

C.变电站值班员

D.工作票签发人

182、许可工作时,工作许可人应和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上分别()。

答案:B 《变电安规:3.3.1.3》

A.注明注意事项

B.确认、签名

C.签名

D.补充安全措施

183、高压电力电缆需停电的工作,应填用()工作票。

答案:A 《变电安规:3.2.2》

A.第一种

B.第二种

C.带电作业

184、一个()不能同时执行多张工作票。

答案:A 《变电安规:3.2.7.1》

A.工作负责人

B.施工班组

C.施工单位

185、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之一是,当验明设备确已无电压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接地并()。

答案:C 《变电安规:4.4.2》

A.悬挂标示牌

B.许可工作

C.三相短路

186、在室外高压设备上工作,应在工作地点四周装设围栏,四周围栏上悬挂适当数量的()标示牌,标示牌应朝向围栏里面。

答案:C 《变电安规:4.5.5》

A.“从此进出!”

B.“在此工作!”

C.“止步,高压危险!”

187、在室外构架上工作,则应在工作地点邻近带电部分的横梁上,悬挂()的标示牌。

A.“止步,高压危险!” B.“从此上下!”C.“在此工作!”

答案:A 《变电安规:4.5.7》

189、电压等级110kV时,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设备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为()。

A.1.5m

B.1.6m

C.1.4m

D.1.8m

答案:A 《变电安规:4.2.1.2》

190、在变电站内使用起重机械时,应安装接地装置,接地线应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应满足接地短路容量的要求,但不得小于()mm2。

答案:B

《变电规:14.2.1.8》

A.25.0

B.16.0

C.10.0

D.35.0

191、工作许可人在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后,应会同()到现场再次检查所做的安全措施,对具体的设备指明实际的隔离措施,证明检修设备确无电压。(1.0分)

答案:D,《变电安规3.3.1.1》

A.工作班成员

B.专责监护人

C.工作票签发人

上一篇:初中生上网调查报告下一篇:医护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