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年终总结搭建“校园舞台”

2024-04-19

为年终总结搭建“校园舞台”(通用7篇)

篇1:为年终总结搭建“校园舞台”

又到岁末,校园里各项工作又到了盘点时刻,为年终总结搭建“校园舞台”。对经验及时提炼、对成绩理性盘点、对问题深入反思……年终总结不仅仅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更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经典剧种”、提升管理规范水平的一个“必要剧目”。因此,校园需要为其搭建一个一展风采的“年终舞台”,才有可能让自省过程变得丰富有效,让自律环节变得健康规范。可实际工作中,许多学校难觅总结的“年终舞台”,也就任由各种总结流于形式,难以形成应有的“校园角色”——

有的因为缺少“舞台实践”而任由“演技”越来越拙劣,随便你网上下载,任由他旧文复制,更不追究我在信口开河;

有的迫于难觅“舞台感觉”而放任“剧本”越来越蹩脚,甚至可以只将各种荣誉罗列在一起,而且不管是集体或他人的成绩,再明显问题和再严重的不足也只字不提;

有的过于缺乏“舞台压力”而可以肆意省略“走场环节”,要么借口过于繁忙无法分身,要么抱怨实在劳累无暇顾及,要么干脆不以为然、毫不理睬……

应尽快为年终总结搭建好“校园舞台”,还原给每一篇总结展示自身情感的机会,培养出可以拥有懂得欣赏的观众,让其有机会可以在校园实践中绽放出光彩,使之成为引领学校规范发展、促进教师健康成长的良好契机和动力资源。

首先,以对话方式搭建“尊重的舞台”,校长要与教师面对面,化身“精明的导演”,细致做好“剧本审查”,耐心做好“表演指导”。一是校长要示范与总结“对话”,既善于用恰当方式尊重其“校园角色”,也长于用不同平台发挥其“校园职能”,更懂得用各种契机挖掘其“校园价值”,进而带动不同管理层以及每一位教职员工。二是校长要实践与总结“对话”,静下心认真阅读每一篇总结,沉下心仔细分析每个人的总结,面对面给每一位教师激励性评说……不仅让教师因为学校对其总结的重视而滋生出一种被尊重的满足,更要让他们在满足中变得更加勤奋并会在下一年度的总结中投入更多的情感与精力,年终总结《为年终总结搭建“校园舞台”》。

其次,以反馈渠道搭建“考核的舞台”,计划要与总结面对面,演好“挑剔的剧评”,即时开展“表演评议”,及时汲取“舞台营养”。一是对照总结逆向反馈计划,考核“计划落地”状况。校园里许多计划设计得无可挑剔,勾画得五彩缤纷,可一旦付诸于行动,原来的计划往往就被抛到了脑后,没有一项真正落到实处。现在通过适当的形式用总结“考核”计划,具体责任人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时明确让“计划落地”的意识。二是对照计划正向反馈总结,考核“总结缩水”情况。许多总结喜欢拿着放大镜寻找成绩,喜欢将集体或者他人的成绩硬扯到自己的总结里,现在读着计划“考核”总结,就可以准确核定各种得失的责任方,即时指出措施得力与否,让优劣总结“立显真身”,同时还可以客观地评选出优秀计划和总结,及时给予物质奖励,或编辑成册,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让总结真正成为一种校园里有促进作用的资源。

再者,以网络载体搭建“评议的舞台”,教师要与总结面对面,做好“热心的辅演”,随机参与“角色生成”,随时感受“舞台情境”。一是突出“网络评议”的激励性,将所有总结发布在校园内网上,让所有关心学校建设发展的人透过每一篇极具个性的年终总结,了解不同部门不同个人一年的成绩和不足、理想和追求。特别是对每一篇优秀总结都要由校长或者部门负责人给予激励性评语,让落后者可以及时找到学习的榜样和目标,也让优异者及时得到警示,进而不断超越自己。二是倡导“网络评议”多元化,让总结实现网络阅读,其实就是将每一篇总结都置于无数双监管的眼睛下面,让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跟帖评语不断呈现。在多元评议的参与过程中可以让尽可能多的人从不同的成败中汲取到营养,也逼着每一人不能不认真对待总结,进而形成互帮互助、互相监督、共同成长的评议氛围。

当然,年终总结还需要交流、激励、展示等各种不同“校园舞台”的支撑,才可以实现在总结中反思、在总结中分享、在总结中提升的管理定位,才可以真正让其“校园角色”尽展无限风采,发挥出应有教育职能。

篇2:为年终总结搭建“校园舞台”

初一年级组宋亚

弹指一挥间,一年已经过去。还记得一年前遇到这群孩子的时候,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吐槽最多次的只有两个字“差,累!”但是,现实依然得面对。我们的任务不是去指责任何一个孩子,而是寻找一切机会去塑造每一个孩子。

因此,在接收这届新初一的孩子后,我们8个班主任群策群力,在学校各位校长的关心和指导下统一思想从习惯养成入手,手把手将孩子们领进初中生活的正轨。这次刘校给我们全体老初一班主任布置的任务的谈谈我们成功和失败的做法,给新初一班主任一些参考意见。要说意见也谈不上,因为我们8个人都感觉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很平凡的事情而已,下面我就我们过去一年开展的一些活动和在教学的得失谈一点点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不成熟的想法吧。

一、从细节做起抓养成对于这届学生,我们都曾抱怨,他们顽劣,行为素质低,懒惰等。因此我们商讨的结果是对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侧重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为此,我们周湘君老师开展了“月改月好”的活动,即每月改掉一个坏习惯,以期越改越好的效果周老师把队角布置了一下,让每位学生把本月要改的缺点写在便签条上,贴到“月改月好”栏中,到下个月的第一个班会课接受全班其他同学的鉴定:该学生读出自己要改的缺点,其他学生认为其已经改正的鼓掌表示赞同,认为没改正的则双手拍桌子表示否定。改正缺点的学生将本月要改正的缺点写在新的(不同形状)便签纸上贴上,没有改正的保留原来的便签条继续改正上个月决心改正的缺点。如此发现缺点并且在其他同学的监督下改正。

其他班主任同时借鉴周妹近老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开展了小组合作竞争,在竞争中不断改正和超越。为初一的新生提供了一个进步的舞台。

二、用活动丰富他们的学校生活

初一新生进入初中,总是对小学有着许多的留恋,每每都会在老师面前谈论我们以前小学怎样怎样。每次这个时候,我就会问,是什么吸引了他们?那肯定是让他们经历的许多活动把。因此,本届初一年级,在学校领导牵头,各位班主任集思广益,开展了许多活动。一开学的时候,新生军训,让他们的汗水中体会成长的快乐;包饺子活动让他们明白了原来自己做出来的东西真的是最好吃的;

绿色农场的开拓,着着实实的让他们体会了做农民的辛劳;为了培养孩子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我们邀请横山桥高中外教来为他们讲学;在六一的时候,我们还为他们策划了“我的童年 我的梦”系列庆祝活动,为他们今后记忆中的童年增添了更多调料。为他们搭建一个活动的舞台

三、多角度多方位家校沟通

作为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是必不可少的。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召开了3次年级家长会,个别班级还单独召开分层家长会,做到与每个家长都有交流的机会。比如我自己,我给自己的定的任务是每次考试结束都要召开分层家长会,而所谓的分层家长会并不是一味按照成绩来分。还记得第一次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实在是看着自己的班级成绩一塌糊涂,自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的时候,我想到了这群我强有力的后盾。因此第一次我按照成绩开了4次家长会,每天大约10为家长,一周开完。以往的家长会我们一般都安排在工作日的下午,这也造成了很多家长的缺席。因此我把我的小家长会时间定在下午5:30,那个时候大部分家长都已经下班,时间也总是控制在20-30分钟之间。当天轮到开会的学生会留下来陪伴家长一起参加。这样的小家长会我觉得比较有针对性,而且让孩子们一起参加也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第二次的小家长会我是以平时表现来分的。第三次的小家长会则是以进步和退步来衡量。在几次这样的小家长会后,效果非常明显。虽然我们班级的成绩没有名列前茅,但习惯上确是越来越好。因此现在我也总是会自我安慰,好习惯有的时候是胜过好成绩的。为孩子们搭建一个双向的舞台

四、用团结应对弱势学科

作为教师,横在我们面前最大的杠杠永远都是成绩。还能想象当初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惊呆的场景不?这些学生不爱学习,不爱作业,粗心,自私….。反正就是一堆的毛病。但是我们在惊呆之余没有傻掉,初一的所有备课组迅速制定作战计划,每个组内集体备课,集体战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数学组4为老师。可以说学校的每个场地都能成为她们的集体备课地点。尤其是数学组的谢莉叶老师,每到测验总是认真做试卷,然后挑选经典题目给学生练习。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团结的队伍,初一年级的成绩也一次一次的在进步。正是这样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动力去为孩子们搭建一个乐学的舞台

五、反思失败再接再厉

过去一年中一直给我们最大困惑的依然是面对问题学生我们改怎么做!所有的人都会犯错,犯错后的教育惩罚如何达到效果又不过度呢?我们该如何去搭建一个让学生自我发现的舞台?

我们所有老初一班主任都迫不及待等着听听其他老师的高见,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的越做越好。以上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团队交换智慧的火花。

篇3:为学生搭建道德生活的“舞台”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在品德课堂上, 首先要唤醒学生的情感。为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佳境, 教师需精于设计, 巧于引导, 最大限度地挖掘和运用教材, 为学生精神世界的展示提供情感场, 唤醒学生的真情感, 以激起道德成长的需要。例如:我在教《从一滴水说起》一课时, 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那么地球上0.3%的水到底是多少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同学们来猜一猜:师拿出一只苹果, 假如把苹果当作我们居住的地球, 直观看一下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多少。有二分之一是50%, 苹果被切却了一半, 四分之一是25%, 其中的一块又被切下去一半, 然后是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

苹果不断地被切去一半, 八分之一时, 有的孩子们不敢再猜了, 他们觉得淡水资源不可能只有这么一点点。这时, 老师的举动, 更令孩子们印象深刻。我拿看那削下了只有三十二分之一的苹果皮, 对大家说, 全球淡水资源量就相当于这一小块皮了, 这时孩子们一齐喊道:“哇!这么少啊!”在这里我就是用切苹果的这样一个活动组织教学, 由于活动性非常明确, 就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通过活动创设生活情境

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经历情感的碰撞和交流, 静态的道德知识才会被“激活”。在教学中设置一定的情境, 提高移情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 使学生获得他人的经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回到生活, 愉快地接受新知, 形成道德能力。如我在教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六课珍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平安回家》时, 我就是这样来创设情境的。

1.师:同学们, 我们每天高高兴兴地上学, 开开心心地回家, 是多么快乐啊, 老师这儿有一个学生回家路上的真实故事。 (小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因不遵守交通法规而失去双脚的故事。)

2.讨论:同学们, 听了刚才的故事, 你们想说些什么?

3.引导:刚才故事中讲的只是我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件事, 其实, 像这们的交通事故每天都在发生, 你们想了解吗?

4.观看有关目前交通安全现状的一段录像。

5.讨论:同学们, 看了刚才的录像你们又想说些什么呢?

这样, 我们在教学中通过这样的一些生活真实的事例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 以触目惊心的数字来拨动学生的心弦,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到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 形成道德能力。

三、通过活动激发情感体验

学习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认识的一般规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由具体到抽象。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对欠缺抽象思维能力的小学生来说, 要一下子理解是有困难的, 所以品德课重在激情、明理、导行。

传统的被动式学习方式严重压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体会不到学习乐趣, 学生缺乏自主性、参与性和愉快感, 课堂学习效率低。所以我们品德教学应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让他们在感情与体验中得到熏陶和发展。如我在教学《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时, 我在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在明确本课的内容后引导学生说说他们的难处。

1.师:同学们, 我们都是四肢健全, 五官具备, 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假如你的眼睛看不见了, 你的胳膊没有了, 你的感觉会是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来体验一下, 我们先来尝试做下面几个动作。

2.画鸟活动:师在ppt上出示一幅花鸟图, 请同学们在白纸上用三分钟将这幅图简单临摹下来。三分钟之后, 请同学们用红领巾把眼蒙住, 在刚才画的纸的反面把刚才看到的画的内容再画一遍。

3.画好后, 对照一下自己第一遍画的图, 看看有什么区别。最后谈一谈自己第二遍作画的感受。

活动结束后, 如果老师告诉你, 这块布再也不摘下来, 你愿意吗?为什么?然后通过以下活动来让学生体验, 如单手系红领巾;单手穿衣服;闭紧嘴巴向同学传达你的想法等活动, 让学生体会自己的“难处”。

通过以上这样的设计, 学生真正体验到难处了, 前面的嘻嘻哈哈没有了, 有的学生还陷入深思。所以, 体验是品德课中维系认知和行为的重要中介环节, 没有体验生活的德育过程是不完整的。因此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只有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 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 发展能力。只有让孩子在生活中发展, 才能形成学生良好品德行为,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在生活中发展, 在发展中生活,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思想品德真正内化为“人”的品质素养。

四、引领活动走进社会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标指出:该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化发展的综合性课程。这就决定了生活化的课堂不应只局限性于教室, 我们的活动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应有计划, 有步骤地向社会延伸, 让学生走出课堂, 实实在在地了解“真社会”。生活中处处有德育,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走出校门, 在五彩的世界中提高认识, 提高能力, 这才是我们教学追求的目标。我们应努力引导学生由学校走向生活, 让学生到生活的海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真正使知识转化为行为能力。例如我在教学“认标志”一课中, 我让学生走出课堂, 到生活中去解决课本中的问题, 把上学路上的亲历展示于课堂, 把搜集来的资料汇报给同学们,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小组合作的形式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角色扮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探究的愿望更强烈。在看一看、学一学的过程中, 加深了对交通常识的认识与了解。学生在情境演练中, 以身“体”之, 以心“验”之, 道德品质得到形成, 这样比任何的说教都要有效。

总之, 在品德教育中播种一个个有效的活动, 我们必将收到一种种品格。有了良好的品格。我们每一位品德教师都应根据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性, 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 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 灵活安排, 有所侧重, 有所取舍, 才能不断提高活动实效, 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 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这一点充分阐明了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活动化取向,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指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依据学生道德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卓有成效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的“舞台”上将知情意行融为一体, 形成健全的道德人格。

关键词:道德生活,情感,情境

参考文献

篇4:为社会培育英才,为英才搭建舞台

薛茂云(以下简称薛):专业与学校的选择是两个问题,专业是指将来要从事的工作,专业的选择要从自己的特长、爱好、性格、价值取向以及就业率等角度出发进行选报。而学校的选择要从自己的实力出发进行选择。填报志愿首先要考虑专业,你要学什么?你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至于学校的选择要考虑自己的实力,每一类学校都有相同的专业,优秀学生可以选择名牌大学、重点大学;一般学生可以选择一般院校或专科院校。

《升学必读》:从未来发展的角度,尤其是从就业的角度,对于即将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您有哪些建议?您认为他们应该着重提升哪些方面的素质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薛: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也就是要确立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在校期间的课程和时间安排将更加合理。当然大学有3-4年的时间,你的目标也要随着你的实际情况加以适当地调整。

其次在大学期间必须积累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否则目标的实现就是一句空话。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以培养“通才”为主,所有学子都要进行基础课、专业课、核心课的学习,学习的内容是以概念、原理、知识体系和框架为主。但是,大学期间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技能和培养能力。技能和能力大致分为:学术能力及必要的认证、工作技能、人际沟通和工作经验等,也就是说课程知识的学习是基础,但不能只是学习这些知识,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锻炼。比如人际沟通能力可以通过参加社团进行培养;工作技能通过外出实习或兼职不断取得等。

《升学必读》:从一个大学领导的角度看,你觉得大学生应该如何去规划将来的职业与人生?你对即将高中毕业的年轻学子有什么寄语与希望?

薛:职业规划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内外部因素结合法。先明确外部——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职业发展的路径,再结合内部——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明确自己的方向,制定目标。高中毕业的学生即将离开家长独立地进行学习和工作,希望大家能及早做好职业规划、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培养各方面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升学必读》: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定位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业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七万多名管理骨干和专业人才,赢得了“江苏商界黄埔军校”的美誉,成为江苏“商贸人才的摇篮”。能略举其中一些杰出校友的例子,并指出他们对高中学子的榜样意义何在?

薛:譬如院毕业生李晓明,信息技术系05级学生,一位从苏北农村走出来的普通大学生。2006年,学院开辟了由30多间门店组成的“大学生创业园”,租赁给学生进行创业,李晓明就是在那儿用700元租赁金赚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在学院的支持以及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努力扩大了规模,开办了“江宁数码港”,利用三年时间自主创业,个人资产达到70万元。现在,继李晓明之后我院的很多学生在那些门店中开办着自己独资或“股份制”的企业,“大学生创业园”成为我院学生实现创业梦想的基地。李晓明同学身上正体现了我院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业型高技能经营管理人才的办学理念。通过李晓明同学成功的例子,使我们看到在大学期间不仅要学习课程知识,还要不断地锻炼自己学会技能和培养能力。未来的大学生们,大学是你们展示自我的舞台,只要大家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升学必读》: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已经进入了依托大都市优质资源办学的新时期,办学成绩在全省也是佼佼者,那么学校有哪些优势专业?

薛:就今年的录取情况看,我院仍然是会计、市场营销等商贸流通相关专业较热门。在办学实践中,我院坚持面向现代服务业,主动适应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了涵盖现代服务业十大重点发展领域的专业群。一批专业已进入全国和江苏省专业建设的先进行列:会计(省级品牌专业)、市场营销(省级特色专业)、制冷与冷藏技术(省级职教示范性专业)等,成为学院传统优势专业;电子商务(省级特色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连锁经营管理、现代物流管理、软件技术、电脑艺术设计(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和旅游管理等,成为新兴优势专业。近年来,相继开设了老年食品与营养、老龄社会与老年产业管理、影视动漫、环境艺术设计、汽车技术服务与维修、文化市场经营管理等一批现代服务业类专业(方向),表现出很强的专业开发能力。我院在现代服务业类专业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创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新校区建设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在全国现代服务业类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篇5:为年终总结搭建“校园舞台”

为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搭建“舞台”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教师进修学校 何义红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的。因此,在中学信息课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以新课程为核心的理念,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更多地还给学生,使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和环境,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在课堂教学中,努力采用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开展探究、讨论、自学和辩论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切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信息学科课堂教学的效益。

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信息素养,使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基于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代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其必然性,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自我、自主、自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有着极强的表现欲,希望在学习活动中展示自己、证明自己。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尽管信息技术不作为高考内容,但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有相应的考核标准,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传授常识性的内容和应考性的技能,不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自主能力,教学效益低下。学生学习长时间处于被动状态,既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又严重抑制学生的个性发挥和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和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势在必行。

美国教育家卡赞扎克说: “一个理想的教师应当肯于把自己当作桥梁。他邀请学生跨上这座桥,并在帮助他们走过来之后,高高兴兴地把它拆掉,鼓励学生造他们自己的桥。”这句话指出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当的角色和担当的任务,也是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师生角色定位。因此,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首先树立为学生“搭台”的意识,进而确立起帮助学生“造桥”的观念。只有观念改变了,才能不断改变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自己学会“造桥”,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积极探索自然规律、探究自然现象,逐渐培养出自主学习能力,使教学已经进入一种新的高效境界。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只有自身水平提高了,指导学生学习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开拓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更有效的途径。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学手段。

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这种阅读强调的是摄取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所以教师要把教学重点从向学生传授知识转移到指导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筛选阅读信息,整合有效信息,这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的基础。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会质疑,授课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情境,使他们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师要允许学生对书本的结论和教师观点提出质疑。()质疑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能够唤醒学生的思想,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思考和提问,把学生提问当作切入点和抓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精神,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中,合作探究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法,它可以把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以问题的方式转化出来,供给学生思考和讨论,这种方式就是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教师充当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有阅读就会有思考,有思考就会发现问题,因此,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和讨论是把教学引入深层次、激活学生参与意识的好方法。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能够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课标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是在思考和讨论基础之上的合作学习方式,合作探究既能发挥学生的团体精神,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可以各抒己见,质疑问题,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共享资源,个体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共同合作活动的基础上,达到共同提高,营造出自主表达、共同学习的和谐活动氛围,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当然,任何一种学习过程都是非常艰苦的,任何一种能力的提高都需要一个漫长而渐变的过程,因此师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良好心态,既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和提升的快乐,又会遭遇到探索的困难和停滞不前的挫折。这个时候教师要给学生最大的知识和心理支持,要不断激励学生,指导学生调整心态、控制情绪;避免偏执,克服焦虑;放眼未来,实事求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长处和不足;要帮助学生能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使学生能够不断调整心态,保持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断克服自主学习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有信心有决心地去开拓自己的学习之路。

篇6:为年终总结搭建“校园舞台”

巷道乡党委结合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充分发挥巷道蔬菜批发市场在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作用,提出了“支部加协会”的市场管理及营销运行模式。成立了市场管理委员会党支部,支部的党员有乡上派出参与市场管理的干部,打破原有的隶属关系,把市场内从事经营活动的党员全部纳入市场支部统一管理,并授予新的岗位职责。在党支部的组织带领下,由党员夏国才、邢生等自发联系致富能手、市场交易经纪人张吉荣、师玉玲、邢荣等本乡25户贩销大户成立“巷道乡蔬菜运销协会”。市场党支部重点在抓好市场交易秩序管理的同时,对协会运营进行监督与管理。保证协会独立自主地发挥职能作用。

“支部加协会”通过开展“双向培养”,使大批党员成为致富带头人,使一大批符合入党条件的致富带头人加入了党组织,运销协会不断壮大,如今已发展会员120多人,其中:党员由过去的9人达到16人,新发展3人,致富能手由起初的25人达到43人。在协会带动下,全乡蔬菜产业蓬勃发展。全乡蔬菜种植面积达18172亩,其中日光温室达4688亩,大棚蔬菜3907亩。仅此一项全乡可增加收入180万元,人均增收127元。与此同时,活跃的市场也带动了合黎、正远、南华、宣化等周边乡镇乃至全县群众发展蔬菜产业的积极性,今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6万亩,创历史新高。巷道乡架起富农增收的金桥

巷道乡把搞活农产品流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真正做到了“兴一方市场,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

经过多年的发展,以温室为主的蔬菜产业是全乡的支柱产业,全乡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8172亩,广大群众经济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蔬菜。随着全县蔬菜面积的不断增加和市场形势的变化,“卖难”问题日益突出。去年,该乡按照“抓龙头,建基地,活流通,富农民”的思路,多方筹资288万元,对原有市场进行了大规模改扩建,建成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高标准规范化市场,被农业部授牌为定点市场。今年,乡上采取政治上鼓励、政策上优惠、资金上扶持等多种措施,大力蔬菜经销中介组织,培养发展蔬菜营销经纪人235人,组建各类运销组织150多家,善经营、懂管理的120多名蔬菜贩销能人组建了蔬菜运销协会。以协会+基地+农户为模式的蔬菜运销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已经在市场流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巷道蔬菜批发市场每天有20余万公斤的蔬菜通过它们销往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陕西等9省30多个县市区,有效地解决了蔬菜“卖难”问题,为全县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架起了“金桥”。

(巷道乡党委报道组 田玉龙)巷道乡引来民间资金投资项目建设热潮

四川客商高怀勇投资110万元,建起了全县首家人造刨花板厂。目前已生产人造刨花板10万平方米,实现产值50万元。这是巷道乡党委政府立足发展抓项目、激活民间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取得的又一喜人成绩。

今年以来,巷道乡党委政府按照“发展依托项目,项目带动增收”的总体思路,牢固树立项目意识,积极营造发展环境,努力构建干事创业、项目建设平台,紧紧围绕工业强乡、产业富民、城镇化进程、社会事业等四个方面考察论证提出23个项目,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客商和民间资金投入项目建设。乡上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包挂重点项目责任制,负责项目争取、招商引资,协调解决投资者在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在乡村干部中深入开展“民心工程”实践活动,努力营造“你赚钱,我保护;你发展,我铺路;你有难,我帮助”的投资、干事创业环境,外地客商有本地能人纷纷投资建项目、办企业。目前,县面粉厂下岗职工秦大军投资100万元,建成年加工小麦4200吨的面粉加工厂,已生产面粉280吨;沙坡村农民朱明义投资20万元建成酸奶加工厂;外地客商寇俊海投资110万元的雪松饮料厂产销两旺,15户养殖大户落户“一区一带”养殖示范园区。该乡年初确定的各类建设23个项目,目前已建成15个,完成投资920万元,其余8个正在紧张的建设过程中。

巷道乡狠抓科技推广助农增收

巷道乡以增强群众科技意识,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加大科技培训和推广力度,使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成为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

该乡立足城郊优势,围绕蔬菜、草畜、二三产业三大支柱产业,深入开展“科普之春”和“三下乡”活动,采取集中办班培训、“点菜制”巡回培训,小分队入户培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适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在培训内容上侧重于粮食生产、无公害蔬菜生产、精细蔬菜栽培、标准化农业生产等技术。止目前,全乡共举办科技培训68场(次)。参训人数达13700人(次),召开现场会13场,举办培训班14期,参训人数达370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3600多份。通过培训,使全乡98%以上的劳力参加科技培训1—2次,普遍掌握了2—3门实用技术。重点推广了黄板诱杀、滴灌、施放气肥等21项新型实用技术,相继在巷道村、三桥村建成无公害蔬菜示范点2个,建成三桥、巷道、八

一、东湾等七个千亩蔬菜村,适用技术覆盖面达到91%以上。同时,坚持一手抓技术推广,一手抓良种引进,全乡引进粮食和精细瓜菜新品种52个,进一步改良了农业品种结构,使全乡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8.5%。通过开展科技培训和推广,使巷道农民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75%。

巷道乡草畜产业发展势头旺

巷道乡把草畜产业作为产业富民的支柱来抓,提出“巩固养猪业,提升养羊业,壮大养牛业”的思路。按照小群体、大规模、高科技、一体化的要求,通过典型引路、大户带动、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强化畜禽防疫等多项措施,不断提升草畜产业的规模效益,全乡草畜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篇7:为学生搭建个性释放的舞台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个性发展,成长

新课程的理念促使我们对培养人的基本素养重新进行思考, 那就是培养人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与道德修养, 开放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 团队精神和合作交流的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和技能。就教师而言, 新课程教学改革追求的是“尊重学生和生命”, “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根本目的”, 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和健全人格, 为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打下扎实的基础。我们常说, 教师劳动的对象不是无生命的自然物质材料, 而是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发展性的人。但是, 事实上教师常常把学生“物化”, 忽视了学生的存在、学生的活动和感受, 表现出来的是这种典型的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满堂灌、一讲到底的教学, 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笔者从学生的个性出发, 并以“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为目的, 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闪光点, 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教学实践, 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搭建个性释放的舞台, 有效地培养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一、善于交流体察, 了解学生个性状况

学生的个性是多姿多彩的, 它是教育的成果, 也是教育的依据。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个性, 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和教育,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我每接任一个新班级, 总是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里, 通过学生自我介绍、同学谈心、家访以及从其他教师中了解等途径, 及时掌握学生信息和个性。在现任教的班级中, 我了解到有位同学父亲去世, 家境困难, 学生性格内向, 不愿意和他人交流, 通过多次与他交流谈心, 帮他消除顾虑, 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该同学现在已经在学习上名列班级前三名, 性格变得乐观和阳光, 事实证明, 只有了解学生的个性状况, 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孔子对他的几个学生有过这样的描述:“闵子侍侧, 訚訚如也;子路, 行行如也;冉有、子贡, 侃侃如也。” (《论语﹒先进篇》) 讲的就是每个学生各有特点, 彼此不同。由此可见孔子与弟子们相处非常融洽, 能共同交流思想。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为两种:交流法和观察法, 值得我们借鉴。

1.要用心去交流, 了解学生的个性。

要想了解和研究学生, 首先就是要关心学生、信任学生, 这也是教师应遵循的最基本的教育规律。从学生的心理需要上讲, 关心和信任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学生渴望在充满关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如果我们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学生, 那么学生就会把我们作为知心朋友, 有什么心事就会向我们诉说, 让我们帮他出主意、想办法, 我们也会从中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

2.要细心观察, 了解学生的个性。

在参与课内外各项活动时, 学生获得了一定的“自我表现”机会, 自然会反映出他们的思想倾向、兴趣爱好、行为习惯、能力水平以及个性特点等。因此, 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 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才能有所收获。我们应该经常深入到学生的学习、校内外生活中去, 与学生广泛地接触, 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思想动态, 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了解学生的个性为发挥学生的个性提供了条件。

二、创设有利环境, 培育学生鲜明个性

学生渴望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因为爱和信任能引出学生内心深藏的天真和优良品质, 这种品质逐渐形成、发展, 才构成了青少年的个性特点。因此教师的爱心和信任对学生健康成长和良好个性的形成是不可少的。

例如2010学年我任教的904班学生学习基础很差, 学习习惯不好, 但这班学生中许多男生爱打篮球。根据这个情况, 我就在班中组织了一个篮球队, 平时经常和学生一起打篮球, 在一次县级比赛中一举获得全县第二名。我抓住这个机会, 激励学生, 让他们认识到我们是行的, 只要我们努力, 我们的学习成绩也一定会是很优秀的。说来也奇怪, 自从那次篮球赛后, 学生就好像变了一批人, 变得懂事, 变得守纪, 变得喜欢学习了, 在2011年中考中这个班取得了令人十分满意的成绩。

1.要有博大的爱心, 让孩子们在关爱中成长。

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 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 没有爱, 也就没有教育。”在课堂教学中, 我崇尚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 让爱的情感默默流淌。一个眼神, 一句妙语, 一个手势, 一声叮嘱。爱, 无时不在。在老师眼里, 学生是没有好差之分的。因为在每一位母亲的眼里, 自己的孩子都是心肝宝贝, 都是最好的, 是他们的全部。我们应该经常这样问自己:假如他们是我的孩子, 我们还会嫌弃他们吗?赏识每一个孩子, 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闪光的东西, 并不是迁就他们的错误和缺点, 而是用师者的宽容给孩子们以无声的教诲。这种和谐的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

2.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还给学生个性。

以前, 我们的教学比较注重启发学生异中求同, 千方百计让学生讨论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整理, 使学生的回答尽量向教材的观点、参考答案的观点、教师的观点靠拢。致使学生无法摒弃唯师是从、唯书是从的习性, 个性得不到张扬。因此, 教师必须确立学生主体性发展观, 在课堂上也以一种谦逊和平等的方式与学生交流, 以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参与其中, 注重求同存异、同中求异, 允许学生不同的想法、观点存在, 志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多种能力, 使学生更好地关注生活、参与社会、感悟人生。这样, 使学生和教师、教材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 易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的个性特长。

三、鼓励学生质疑, 凸显学生个性品质

一个美国教育考察团到中国访问, 希望听到一节有中国特色的公开课。负责接待的上海教育科学院安排了一所著名重点中学为他们开了一公开课, 任课教师是一位有影响的著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教学方法灵活, 重点突出, 教学双方也显得很活跃……当老师说“这节课就上到这里”的时候, 下课铃声正好响起来。听课的中国教师不禁鼓起掌来, 但奇怪的是几位美国教育家却一点表情也没有。第二天当接待者再次请他们谈谈听课的感受时, 他们说:“这节课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回答, 这节课还上它干什么?”他们认为, 学生应该是带着问题走进教室, 带着更多问题走出教室。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一堂课没有看到一个学生提问, 没有听到一句学生提问的声音, 听到的全是教师提问的声音, 这是教育的失败。教师应允许学生质疑, 敢于向教材质疑、向权威质疑。在课堂上, 我们应让学生个个像个大问号, 总是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走进课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从何而来?问题来自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疑问, 学生不主动学习, 不去探索, 就不会发现问题, 也就不会提出问题。因此想要学生有问可提, 关键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此, 在我的课堂教学中, 我对同学提出“三步学习法”:第一步是学期前自我学习法。要求同学在新学期开学之前寒假暑假期间, 把课本借来, 对整册课本进行通读, 了解教材的线索和大概内容。第二步是单元学习前自我学习法。要求同学在每单元学习前对本单元进行阅读, 了解单元知识结构。第三步是一节课学习前自我学习法。通过学生前两步的自主学习, 到了这第三步, 学生心中已有许多疑问可提了。

倡导积极的课堂评价。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们往往会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奇特的问题, 这时候, 教师如果给以严厉的批评、指责, 那么将会压抑学生的思想, 从而会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对于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 教师不要随意打断, 只要有一点道理, 教师都要用“你的问题提得好, 很新颖”, “你很聪明”, “谢谢你的参与”之类的话予以鼓励, 教师由衷地加之以欣赏的表情, 会使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这样, 你的课堂就经常会听到来自不同层次学生的, 让人惊奇的思想碰撞的火花。

四、鼓励学生讨论,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一位大师说: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互相交换, 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 我也有一种思想, 相互交换, 每个人就都会有两种思想。这段话告诉我们, 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讨论有多么重要。新课程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道理就在这里。

为此, 教师要努力建立一个接纳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作为学习的参与者, 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 使师生得到共同成长和发展。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 就共同的话题展开师生、生生讨论, 使学生能自主学习、体验、观察、研讨,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让课堂更加生机盎然, 使不同才能, 特长、兴趣和个性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使学生在思维的撞击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共同进步, 共同提高。

例如, 八年级上册《两代人的对话》一节, 设置了这样一个具体的情景讨论题:“初中学生小冰向爸爸提出晚饭后到同学家做作业, 顺便看会儿录像……爸爸不同意。”让学生一起帮助小冰正确处理这件事, 寻求解决冲突的方法。教材的目的是想通过设置这样一个情景讨论题, 使学生学会与父母商量, 通过商量, 弄清与父母的分歧所在, 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这样, 看似冲突的事情就有回旋的余地, 沟通得好, 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 甚至改变家长的主意。在这里, 我就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 以小品表演的形式来演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活动安排下去后, 同学们马上积极讨论起来。有的出主意, 有的想办法……5分钟后, 有小组陆续举起了手, 我选择其中的一组同学上台表演, 四位同学分别扮演小冰、小冰的爸爸、同学甲、同学乙。小品是从同学甲打电话给小冰开始, “小冰, 你怎么还没来, 录像开始播放了。”小冰说:“我爸不同意, 不让我去你家。”这时同学乙接过电话对小冰说:“让你爸爸接电话, 我跟他说。”小冰的爸爸接过电话, 同学乙说:“叔叔, 你误会了, 情况是这样的, 我们学校成立了一个科学小组, 今天看的录像是关于一个科学实验的演示录像, 对我们很有启发, 您看能让小冰过来看录像吗?”小冰的爸爸一听情况是这样, 马上说道:“是这样的, 都怪小冰没把情况说清楚, 我立即就把小冰送过来。”

这个小品表演很成功。这说明只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机会,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讨论, 凭着学生自己的能力, 就能想出办法来, 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这个小品紧紧围绕“沟通”, 通过小组的讨论、商量、研究, 弄清小冰与他爸爸的分歧所在, 进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 既让学生明白了沟通的重要性, 又让学生掌握了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为了让班里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尊严, 我努力使我的课堂里能多一些孩子朗读的声音, 多一些思想的交锋, 多一些话题的讨论, 多一些心灵的交融, 多一些诗意的飞扬,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五、搭建学习平台, 展示学生个性特长

每个学生不是各自孤立地实现其个性发展的。健全的个性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依靠各种各样的平台来表现、巩固。把空间增大, 让教学开放, 给学生创造展示个性特长的机会。

1.拓宽时空, 拓展文本, 给学生提供一个施展身手、显露才华、展示个性的舞台。

我们可以让学生走进网络时空, 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学习;可以模拟实话实说的场景, 让嘉宾走进课堂与学生平等对话;可以组织学生收听现场直播的节目, 去感受祖国的日益强大;可以把学生带到春天的田野里, 去体会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可以把学生带到博物馆, 去领略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可以在学校的图书馆里让学生遨游与驰骋……拓宽时空, 拓展文本, 突出思想品德课的开放性、综合性、活动性的原则, 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爱好等个性发展的需要, 让不同特长的学生都展示出自己的风采, 在凸显个性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开展第二课堂, 开辟学生展示个性才能的活动天地。

例如我在教学初三资源与环境内容前, 组织本班学生参观我校新农村卫生新校园示范工程, 通过参观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工程, 使学生对课文中的“废弃物资源化”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通过参观水利用及湿地净化工程, 使学生对节约水资源, 一水多用一目了然;通过参观太阳能光伏与热利用工程, 使学生对依靠科学技术, 用可再生资源代替非可再生资源的认识更加深刻。按照学生自愿的原则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 比如,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 指导学生收集资料, 举办展览、壁报, 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通过第二课堂, 发挥他们的潜能和特长, 培养他们的爱好, 使其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没有问题的脑筋永远没有创新。在教学中, 教师只要营造一种适合学生表达的氛围, 只要为学生创造讨论研究的机会, 只要告诉他们表达意见是他们的权利, 只要让他们明白事物答案不只一个, 只要热情地鼓励和赏识学生, 就能看到学生敞开的心灵之窗, 就能听到学生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 就能见到他们个性飞扬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李建平.聚焦新课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周小山, 严先元编著.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四川大学出版社.

[3]张晖编.新课程的教学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4]李甫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

上一篇:移动信息化综合服务-集团短信MAS11下一篇:坚信自己奋勇前进的励志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