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数学家小故事

2024-04-25

古今中外数学家小故事(精选9篇)

篇1:古今中外数学家小故事

古今中外数学家小故事

1.陈景润 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 ·威尔(A?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2.数学家的墓志铭 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 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作出许多重大贡献。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 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 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3.高斯 印象中曾听过一个故事:高斯是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事情已处理了一大半,虽然上课了,仍希望将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题数学题目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也就可以藉此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到了很生气的训斥高斯,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下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这么算的。高斯长大后,成为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高斯小的时候能将难题变成简易,当然资质是很大的因素,但是他懂得观察,寻求规则,化难为简,却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效法的。

4.费马 数学家的问题费马是17世纪法国图卢兹议会的议员,一个诚实而勤奋的人,同时也是历史上最杰出的数学业余爱好者。在其一生中,他给后代留下了大量极其美妙的定理;同时,由于一时的疏忽,也向后世的数学家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费马有一个习惯,他在读书的时候喜欢把思考的结果简略。有一次,他在阅读时写下了这样的话:“……将一个高于2次的幂分为两个同次的幂,这是不可能的。关于此,我确信已发现一种美妙的证法,可惜这里空白的地方太小,写不下。”这个定理现在被命名为“费马大定理”,即:不可能有满足xn+yn=zn这就是费马对后世的挑战。为了寻找这个定理的证明,后世无数的数学家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锋,但都败下阵来。1908年,一位德国富翁曾经悬赏10万马克的巨款,奖励第一个对“费马大定理”完全证明的人。

自此定理提出后,数学家们奋斗了300多年,还是没有证出来。但这个定理肯定存在,费马知道它。在数学上,“费马大定理”已成为一座比珠穆朗玛峰更高的山峰,人类的数学智慧只有一次达到过这样的高度,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达到过。5.泰勒斯(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泰勒斯来到埃及,人们想试探一下他的能力,就问他是否能测量金字塔高度.泰勒斯说可以,但有一个条件--法老必须在场.第二天,法老如约而至,金字塔周围也聚集了不少围观的老百姓.秦勒斯来到金字塔前,阳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每过一会儿,他就让人测量他影子的长度,当测量值与他身高完全吻合时,他立刻在大金字塔在地面上的投影处作一记号,然后再丈量金字塔底到投影尖顶的距离.这样,他就报出了金字塔确切的高度.在法老的请求下,他向大家讲解了如何从“影长等于身长”推到“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相似三角形定理.

篇2:古今中外数学家小故事

19,赵承嘏刚好年满二十,他弃文从理,官费留学。先后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瑞士日内瓦大学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曼彻斯特大学有机化学首席教授小潘金(William Henry Perkin, Jr.)非常赏识赵承嘏的学识和才能,指导赵承嘏从事萜烯类化合物合成研究作为硕士毕业论文,19发表于英国皇家化学会志,这篇13页的长文可能是中国学者在西方科技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在日内瓦大学著名有机化学家毕诞(Amé Pictet)教授指导下,赵承嘏完成了紫堇碱(延胡索甲素)的全合成,并于19获得博士学位。据考证,赵承嘏是我国第一位化学博士。19,赵承嘏前往法国罗克药厂应聘。临别前与日内瓦大学导师和同事合影

篇3:古今中外数学家小故事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仰望夜空, 一条银河横贯东西, 在它的两侧, 有两颗遥相对望的星——织女星与牛郎星。千百年来, 勤劳朴实的中国人赋予了这两颗星美丽的传说和美好的向往, 反映了中国人朴素的审美追求。

一、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及发展演变

最早对“牛郎”“织女”有所记载的是《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 监亦有光。跂彼织女, 终日七襄。虽则七襄, 不成报章。睆彼牵牛, 不以服箱”1。这里出现了“织女”“牵牛”的名字, 但它们仅仅是两颗星的名字而已, 并没有故事情节, 二者之间也没有什么关系。它们为牛郎织女传说的生成准备了潜在的文化条件。

到了汉代, 牛郎织女已由星象演变为动人的神话传说。崔宴《四民月令》:“七月七日, 河鼓 (牵牛星之天文学名称) 、织女二星神当会。”《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 札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这里牵牛织女已具有人物形象, 且对织女形象有了较具体的描写:织女因终日思念牵牛而涕泪涟涟, 无心织布, 而“盈盈一水间”将他们相隔两岸。由此, 牛郎织女已然成为一对受隔绝之苦的恩爱夫妻形象。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牛郎织女传说在情节上有了较大发展。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所载:“天河之东有织女, 天帝子也。年年织杼劳役, 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 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天帝怒, 责令归河东, 使一年一度相会。”这里对牛郎织女的爱情悲剧的原因作了交待。这一时期,

探寻。然而, 1970年, 雷马克的新作品还没发表, 他的灵魂就被上帝召回了天堂。在生命终结的那一刻, 雷马克是否找到了生命的出路呢?1971年, 他的遗作《天堂里的影子》发表了, 主人公终于来到了那没有发生过战争的“净土”——美国, 这是他在欧洲流亡时所梦寐的“天堂”。然而欧战已把他剥离得身心俱疲, 只剩下影子, 这影子所向往的“天堂”却又非净土, 它充满拜金主义, 充满自私自利与冷漠, 不需任何武器, 生命便悄无声息的自我了结了。在目睹了友人们的死亡后, 主人公心中产生了回归故土的念头, 要回到那个曾经给他带来万般苦难的欧洲, 去寻根, 好让这浮动的影子获得安宁。然而, 当主人公重返故土时, 他“看到了一个我再也不认识的世界”[3]。此时, 他忆起好友卡恩的话:“最大的失望就是回归, 它意味着回到陌生、冷漠、隐蔽的仇恨和怯懦中去。”

雷马克, 这个保护生命的使者, 终其一生似乎都没有找到生命的出路, 只用“一切都要消逝”[4]来安慰自己, “尽管他对这安慰并不理解”[5]。这是个令人悲伤的结局, 站在这结局上, 我们回头望见一条悲伤的探索之路, 它从战争而起, 经过流亡, 经过法西斯, 经过战后的资本主义, 但生命的出路在哪儿呢?问号还是问号。雷马克, 这个一生都没有能够得到安宁和幸福的人, 他努力地抓住每一个掩护生命的机会, 却无果而终, 不对于牛郎织女故事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是干宝的《搜神记》中记载的董永和织女的故事。它虽然使故事的重心向孝子故事模式转移, 但它使神话中的男主人公变为一个卖身葬父的穷小子。于是人神相恋的故事模式, 为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最终定型奠定了基础。

在魏晋以后, 牛郎织女传说经过长期广泛流传逐渐定型, 成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故事。它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和浪漫幻想的手法, 为我们展现了一对有情人忠贞不渝的爱情历程。其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中的朴素思想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启发作用。

二、牛郎织女传说与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牵牛、织女二星的命名, 体现了古人的农耕信仰和星辰信仰。牛郎织女的传说与古人星辰崇拜的心理密切相关。所谓星辰崇拜, 是指古人对天体 (如日月、二十八星宿、北斗等) 与气象 (如风、雨、云等) 的神化和崇拜现象。传说的创作一般都有相应的附着物。也就是说, 它的产生有一定事物作依托, 或历史人物、或山川风物、或名胜古迹、或动物植物、或风俗习惯等。所以, 牛郎织女传说是依附于两颗星辰而产生的。“牵牛”与“织女”是天上的两颗星宿名, 在银河两侧遥遥相望。古人在长期地观察想象中, 将它们演绎出一段爱情故事, 并逐渐把他们与人间现实联系在了一起。在这一演变过程中, 故事的主角之一由牵牛星变为一个普通的农民, 一个为人们所熟悉的普通人形象。这其实就体现出了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由于古人在感知自然事物时, 往往将自身属性不自觉地转移到自然之上, 以己观物, 以己感物, 所以在牛郎织女传说中, 织女虽贵为天上的神仙, 却仍是有着人类的外貌特征。她有着符合人类审美特征的美丽外貌, 同时又具备了善良、痴情、勇敢等美好的品格。这种将神“人”化、世俗化, 并赋予神以人情、人性的做法表现出了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 对现实生活的理想与追求。此外, 织女下凡并与牛郎结合也表达出了古人对天人和谐关系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 此时人们对自然的态度不再是纯粹的崇拜、敬畏, 而是在天与人关系中提高了人的地位, 表达了渴望人与自然在相

由得让人感到一股浓烈的悲剧意识。让我向这位保护生命的使者致敬!

注释:

[1][2]前苏联科学院编, 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编译室译.德国近代文学史 (上册)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3][4][5] (德) 埃里希·马利亚·雷马克著, 李清华译.天堂里的影子[M].江苏:译林出版社, 2001.

参考文献:

[1] (德) 埃里希·马利亚·雷马克著, 朱雯译.里斯本之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

[2] (德) 埃里希·马利亚·雷马克著, 李清华译.黑色方尖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3] (德) 埃里希·马利亚·雷马克著, 王竞章伟良译.在纳粹铁丝网后面[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4.

[4] (德) 埃里希·马利亚·雷马克著, 朱雯译.凯旋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

[5] (德) 埃里希·马利亚·雷马克著, 朱雯译.三个战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

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实现有机统一。

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农耕文明的产物, 古代农耕社会对于“天时、地利”的重视, 导致了中国文化的重农传统。在牛郎织女传说中, 牛郎与织女“男耕女织”的生活便体现出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耕和织正是农耕文明的两种主要生产方式, 而牛作为农耕的主要工具, 也占有重要地位。由此看来, “牛郎”“织女”这两个人物的命名, 体现了古人对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及生存手段的崇拜。我国很早就有蚕马的神话传说, 养蚕传说从黄帝时代就开始了, 后来采桑、养蚕、织布也就成了中国古代妇女的专业。所以男耕女织,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就成为传统观念中的生活模式。耕和织作为农耕文明的主要生产方式, 左右着人的生存。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们只能靠天吃饭, 于是天便具有了无上的权威。因此对于天人关系问题的探讨也受到人们的重视。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 历经了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在原始蒙昧时期, 人类思维远未达到将自己与自然界分离出来的程度。因而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表现出主客体不分、混沌不清的特点。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 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与生产水平的低下, 人类一直处于对自然界严重依赖状态, 随时随地都会感受到来自外在的某种神奇力量的支配, 由此便对自然有了敬畏和恐惧心理。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这种纯粹的敬畏心理逐渐发生了改变。人的主体地位渐渐提高, 在《周易·文言》中就有“夫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奉天时。”这就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相互和谐。至汉代, 董仲舒是儒家第一个自觉探讨天人关系的思想家, 他明确提出了“天人之际, 合而为一”的观点, 认为天与人具有相同的结构, 人是天的派生, 人事与自然规律相似, 故而天人可以相互感应。这一认识是对于和谐统一的天人关系的浅层次感悟和朴素直觉, 既不同于原始神秘主义的神灵崇拜, 有不同于自然天道, 而是融自然规律、伦理原则和神秘权威于一体, 成为理性与神秘主义的混合物。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华, 其包含的范围也极其广泛。在人与自然方面,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天人合一思想一方面强调尊重自然规律, 顺天休命、辅相天地之宜, 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载成天地之道、范围天地之化。中国文化一开始就体现出天人关系的和谐统一, 它反映了人对大自然的一种依赖感和亲切感。天人合一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和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三、牛郎织女传说的爱情悲剧意识及作为一种故事原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牛郎织女传说在发展和传播的过程中对中国的爱情文学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这主要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 牛郎织女传说中的纯真爱情及所折射出的悲剧意识对后世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二, 以牛郎织女的故事模式为原型, 再创造了许多爱情故事及文学作品。

(一) 牛郎织女传说所折射出的爱情悲剧意识

牛郎织女传说中爱情意识的激荡个体人格的张扬寓载着民众对生命理想的理解与追求。其中对于忠贞自由爱情的描写与思索是牛郎织女故事的闪光之处, 宣扬了对真挚爱情的追求, 它是对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婚姻爱情观的反叛。在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观念中重视的是完成伦常关系的婚姻, 涉及个体情感的爱情意识较为微弱模糊, “昏礼者, 将合二姓之好, 上以事宗庙, 而下以继后世也”, 本应是爱情结果的婚姻被视作个人为了家族和社会必须完成的伦常义务, 个人的情感欲求从属或湮没于社会的需要之中。但是, 在牛郎织女传说中却表现出了与之相悖的对真挚爱情的执着追求, 渲染了感人至深的人间至情。

牛郎织女被拆散前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 虽然平淡, 却渗透着朴素的真情, 渲染了夫妻情深。当两人被分隔两地时, 虽终年分离但仍矢志不渝。织女作为一个女性, 她敢于冲破社会成规对生命的羁绊和束缚, 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虽最终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 其爱情悲剧意识仍具有撼人心魄的力度。牛郎织女传说所折射出的爱情悲剧意识, 正是他们敢于同命运抗争精神的体现。悲剧, 以恩格斯的理论应定义为:是表现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 并通过人生有价值的东西, 在矛盾冲突中遭受毁灭, 使人产生审美情感的美学范畴。悲剧意识是人类意识到自身个体的短促性、渺小性、悲剧性的时候产生的一种个体的孤独感、价值的空没感、生命的无奈感以及对此困境进行不倦问询和抗议的心理意向。在牛郎织女传说中, 男女主人公面对阻挠力量的顽强抗争精神, 体现了对个体生命与价值的尊重, 显示出了崇高的人格力量。它所表现出的悲剧意识, 同西方文学中的悲剧人物如俄狄浦斯、美狄亚、麦克白、于连等所表现出的不安于现状而积极与命运抗争的悲剧精神相比, 是毫不逊色的。

(二) 牛郎织女故事模式对其他作品的影响

牛郎织女故事模式可以概括为:相爱——拆散——分离——回归。当然, 这里所指的回归只是一种象征性的、心理趋向的回归。这种爱情故事的模式在以后的文学发展中延续下来。例如, 《孔雀东南飞》故事和“韩凭夫妇”的故事, 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都可以将其模式概括为:两情相悦——棒打鸳鸯——无奈分离——以另一种生命形态相聚。可以说前三个环节是人间爱情的真实叙述, 而最后一个环节则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向往, 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特有的情态方式。这些故事整体呈现出的都是凄美的色彩, 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 韩凭夫妇与梁山伯祝英台双双殉情。但是结局又都给予了人们“一点光明的希望”, 这种模式的设置, 使人们心中的不平与悲苦有了释放的出口。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指出:“国人之精神, 世间的也, 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 始于离者终于合, 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厌阅者之心, 难矣。”2由此看来, 牛郎织女故事模式正是此“乐天”精神的一种体现。残酷的毁灭不是悲剧, 只有在抗争中毁灭, 在毁灭中抗争, 才是真正的悲剧。牛郎织女故事模式不同于后世的《西厢记》有情人终成眷属, 《牡丹亭》还魂等大团圆结局的模式, 其“不完美的团圆”正是其独特的审美特征所在, 那“一点光明的希望”正是故事主人公抗争精神的延续和升华。

四、牛郎织女传说对民俗民风的影响

七月七日鹊桥相会, 是牛郎织女传说留给人们无限遐想与感动的重要情节。七月七日, 最早成为双星节、双七节, 自汉代起被成为七夕节、乞巧节, 到了唐宋时期, 又称为女儿节、少女节。随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日趋完善, 七夕节已成为普遍的节日, 节俗活动日渐丰富, 而“乞巧”之举则成为最普遍的节俗活动。在汉乐府《焦仲卿妻》中就有“初七及下九, 嬉戏莫相忘”。可见“乞巧”习俗在汉代就已经流传开来。《荆楚岁时记》中对这一习俗记载较为详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 妇人结彩楼, 穿七孔针, 或以金银等为针, 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而如今七夕则以“中国情人节”的形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其中蕴含了人们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理想。正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写:“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做连理枝。”直到今日, 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虽然有的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 但象征忠贞爱情的美好传说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仍会感动每一喜爱它的人并继续流传下去。

指导老师:陕西理工学院严都岿

注释:

1.程俊英撰《十三经译注之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第342页.2.王志良主编《红楼梦评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第1047页.

摘要:牛郎织女传说是中国特有的农耕文明和星宿文化结合的产物, 它反映了千百年来中国劳动人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传说作为一种故事模式, 其中渗透的朴素思想,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牛郎织女,天人合一思想,文化内蕴,悲剧意识,原型

参考文献

[1]陶玮选编.名家谈牛郎织女[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

[2]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3]龚红月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8.

[4]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M].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篇4:中国古代音乐家小故事之高山流水

当我们翻开中国音乐发展的篇章,会发现我们不仅拥有数之不尽的动听名曲,更有众多个性鲜明、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一方面他们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在音律、乐舞、器乐演奏等方面取得了瑰丽的成就,另一方面,在东方传统文化的浸染下,他们大多具有高尚的情操,其独特的艺术品格,更使他们的作品赋予了某种超越历史的感染力与穿透力。

一曲精妙的《高山流水》,离不开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动人传说,这是一个有关音乐、友情、又略带悲凉的故事。俞伯牙是春秋时期的上大夫,善琴,尤以瑶琴精妙,被后世尊为“琴仙”。《荀子·劝学篇》中的“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科”,形象地描述了伯牙的高超琴艺;而钟子期,则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肩挑担、拿板斧的山野樵夫,身卑位低。楚国汉阳江畔,伯牙的琴音引来了子期的欣赏,赞其志比高山、流水,伯牙听后惊呼:“善哉,子(期)之心与吾同”,将子期认作自己的知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悲痛欲绝,他到子期的坟前,抚琴一曲哀悼知己。曲毕,就在子期的坟前将琴摔碎,并且发誓终生不再抚琴。自此始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典故。

篇5:数学家小故事

数学家小故事

9岁那年,苏步青的父亲挑上一担米当学费,走了50公里山路,送苏步青到平阳县城,当了一名高小的插班生。从山里到县城,苏步青大开眼界,什么东西都新奇。整天玩呀、闹呀,到期末考试,他在班里得了倒数第一名。

有一次,老师把苏步青叫到办公室,给他讲一个牛顿的小故事,苏步青见老师不批评他,还给他讲故事,心里很感激。陈老师见他垂着头,摸摸他的头后说:“我看你这个孩子挺聪明,只要肯努力,一定可以考第一名。”又说:“你爸爸、妈妈累死累活,省吃俭用,希望你把书念好。像你现在这样子,将来拿什么来报答他们?”苏步青的眼泪不受控的流了下来,第一次感到自己做错了事。此后,他完全变成了懂事的孩子,不再贪玩,刻苦读书,到期末考试得了全班第一名。

篇6:古今中外数学家小故事

āyíshuō

bāo棉花,这个时候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阿姨说1包miánhuāduōshǎoqiánzhèngzàixuéxídehuàluógēngbǎzhèngzàisuàndesuànshùdáàn棉花多少钱?正在学习的华罗庚把正在算的算术答案shuōlechūláiāyíxiàleyītiào

zěnmezhèmeguì

zhèshídehuàluógēngcái说了出来,阿姨吓了一跳:“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zhīdàoyǒurénláimǎimiánhuā

āyímǎileyībāomiánhuāzǒule

huàluógēngzhèngxiǎng知道有人来买棉花。阿姨买了一包棉花走了,华罗庚正想zuòxiàláijìxùsuànshí

cáifāxiàngāngcáisuàntímùdìzhǐbèiāyídàizǒule坐下来继续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纸被阿姨带走了.zhèxiàkějíhuàilehuàluógēng

yúshìbúgùyíqièdìqùzhuī

hǎobùróngyì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不顾一切地去追,好不容易zhuīshànglehuàluógēngbùhǎoyìsīdìshuō

āyí

qǐng

qǐngbǎzhǐ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纸huángěiwǒnàāyíshēngqìdìshuō

zhèkěshìwǒhuāqiánmǎide

kěbúshìnǐ还给我”,那阿姨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sòngdehuàluógēngjíhuàile

yúshìtāshuō

yàobuzhèyàngba

wǒhuāqiánbǎ送的”.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tāmǎixiàláizhèngzàihuàluógēngshēnshǒutāoqiánzhīshí

篇7:古今中外数学文化故事精选

在青年时代,他便对刘歆、张衡、王蕃、刘徽等人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驳正了他们的错误.以后他继续钻研,在科学技术方面作出极有价值的贡献.精确到小数点后第六位数的圆周率,便是他其中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在天文历法方面,他曾将自古代到他生活年代为止所有可以搜罗到的文献资料,全部整理了一遍,并且通过亲自观测和推算,做了深切的验证.他指出当时所流行的何承天(公元370-447年)编定的历法有许多严重的错误.因此他便开始编制另一种新的历法.

宋大明6年(公元462年),33岁的祖冲之编好了新的历法“大明历”.这是一部最好的历法,但是却遭到了当时朝廷中最得势人物戴法兴的反对.许多官员惧怕戴法兴的势力,不敢对祖冲之新历作公正的评定.祖冲之为了坚持真理,勇敢地与戴法兴展开了辩论,他写了一篇有名的《驳议》,逐条驳斥了戴法兴的无理责难.这场辩论,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和反科学、进步和保守之间的尖锐斗争.戴法兴等人认为:历代流传下来的东西,都是古制,是不可革的,是“万世不易”的,他们认为天文历法不是“凡人”可以修改的,他们说:“非冲之浅虑妄可穿凿”,甚至进一步责骂祖冲之是“诬天背经”.祖冲之对他们提出了尖锐的反驳.他认为日月五星的运行“非出神怪”,“是有形可检,有数可推”,只要进行细心的观测和推算.孟子早先所说“千年之日至(夏至、冬至)可生而致”的话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祖冲之在《驳议》中写了两句非常有名的话“愿闻显据,以覆理实”,“浮词虚贬,窃非所惧”.他希望双方都拿出真实的证据,辨明真正的是非,至于造谣和诽谤,那是他丝毫不怕的.由于种种阻碍,大明历一直到他死后十年,在梁朝才得以颁行(公元5).

祖冲之除天文历法和数学之外,对机械方面也有研究,他制造过“指南车”和“千里船”,此外,他对音律也很精通,对古代的许多书籍进行过注释,他还写过十卷小说,他真称得上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科学家.关于他在数学方面的著作,最著名的要算是《缀术》,此外还有《九章算术译注》、《重差注》等等,但这些也都失传了.

祖冲之的儿子祖暅也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他继承了祖冲之在数学和天文历法方面的工作,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了他父亲的成就.祖冲之的“大明历”就是经过祖暅三次建议之后才被梁朝采用的.关于球体体积的计算也是作为祖暅的工作流传下来的.祖暅终生好学不倦.传说他小的时候,专心读书,连打雷也不觉得,走路时思考问题,曾经撞到别人身上.

篇8:科学家小故事

沃德卡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的一位老师。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家作客,老师不在。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 “圣诞节晚上, 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

正在这时,沃德卡推门走进来。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说:“孩子,又看什么书了?”

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

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怎么能预示他的祸福呢?”

“怎么不能呢?”沃德卡反问道,“命星决定一切!”

哥白尼当仁不让,大声反驳说:“如果是这样,写真照片(20张)那人还有没有意志?如果有,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又有什么关系?”

对于哥白尼尖刻的反驳,沃德卡并没有生气,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关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他对传统的偏见有过怀疑,但又说不出道理。他踌躇再三,深情地对哥白尼说:“孩子,天命决定一切,这是几千年以来的一条老规矩,我不过是拾前人的牙慧罢了。至于你提的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但我没有能力回答你,你如有毅力的话,以后研究吧!”

老师的希望,不久就变成了现实。几十年后,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破产。故事二

哥白尼从小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喜欢观察天象。他常常独自仰望繁星密布的夜空。有一次,哥哥不解地问哥白尼:“你整夜守在窗边,望着天空发呆,难道这表示你对天主的孝敬?”哥白尼回答说:“不。我要一辈子研究天时气象,叫人们望着天空不害怕。我要让星空跟人交朋友,让它给海船校正航线,给水手指引航程。”

达尔文的故事(生物)

达尔文小时候并没有特殊的天才,他只是自小有一种喜欢大自然的天性,善于观察事物。在父亲安排下,达尔文先后在爱丁堡大学和剑桥大学攻读医学和神学,但他真正感兴趣的是自然科学。所以,达尔文在剑桥大学时,经常与生物学教授为伍,讨论有关自然科学的问题。1831年到1836年间,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到处采集动植物和地质方面的资料,为他后来的科学研究奠下了基础。

达尔文曾先后出版〈物种起源〉和〈人类起源〉等巨著,提出关于生物进化的问题。书籍出版后,他的学说立即轰动全球,引起一番激烈的争论。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在当时可说是一种创见,对后世影响尤为深远。

有一天,达尔文走进一家大赌场,观看斗鸡比赛。他伏在栏杆边上,手托腮帮,屏息凝神,目不转睛地直盯着追逐扑打的大公鸡。他是那样专心致志,以至对周围许多人的叫骂、起哄和吹口哨的嘈杂声一点也没有在意。赌场的老辟见达尔文如此专注,心想这肯定是一个大赌客,便立即走到达尔文身边招揽生意说:「先生,你要押宝下赌注吗?如果你是幸运者。嗨!你能捞一笔巨款呢!」

达尔文没有听见似的,动也不动。赌场老板又凑近他的耳朵,重复了好几遍,达尔文这才察觉到。他终于不解地开口了:「我是在察看公鸡的头冠、羽毛和两足,琢磨牠们的体态。」

一天,又患了病的达尔文坐在藤椅上晒太阳,面容憔悴,精神不振。一个年轻人路过达尔文的面前。当他知道面前衰弱的老人就是写了著名的〈物种起源〉等作品的达尔文时,不禁惊异非常。年轻人问道:「达尔文先生,你身体这样衰弱,常常生病,怎么还能做出那么多的事情呢?」

「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达尔文回答说。的确,达尔文极端珍惜时间,他曾在给苏珊﹒达尔文的信中说:「一个竟会白白浪费一小时的人,就不懂得生命的价值。」

年轻人听了达尔文的话,点点头,若有所思的走了。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力)

伊萨克·牛顿,是17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是人类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个科学巨人之一。他在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的贡献,都是划时代的。

1642年12月25日,牛顿出生在英国一个叫乌尔斯索普的小村子里,刚出生时极度衰弱,几乎夭折。牛顿自幼丧父,与母相依为命。1661年,他进入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学习。

1665至1667年间,牛顿已在思考引力的问题。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他忽然想到: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呢?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开普勒的三定律,进而思考:行星为何绕着太阳而不脱离?行星速度为何距太阳近就快,远就慢?离太阳越远的行星,为何运行周期就越长?牛顿认为它们的根本原因是太阳具有巨大无比的吸引力。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和演算,牛顿发现太阳的引力与它巨大的质量密切相关。牛顿进而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凡物体都有吸引力;质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间距越大,吸引力就越小。这就是经典力学中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根据牛顿的发现,可测定太阳和行星的质量,确定计算慧星轨道的法则,说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造成地球上的海洋潮汐现象,并推导出克服地球引力、飞向太阳系和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低速度,它们分别为每秒7.9千米、11.2千米和16.6千米,并依次命名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牛顿不但验证了前辈们的成果,而且为未来空间运载工具的最低推力或速度下限值,提供了精确而权威的科学依据。

牛顿将其一生的成就写在《自然哲学与数学原理》一书中。他发现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创立了微积分数学。他后来在谈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时说:“如果我比其他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727年3月20日凌晨,牛顿于久病不医中去世。据说在生命即将停止的时候,他的心情是坦荡而平静的。英国诗人波普为他写的碑铭说:“自然和自然的规律,都藏在黑暗的夜间;人帝说„让牛顿降生‟,使一切变得灿烂光明。”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

圣诞节这天,爸爸从外地赶回来,给小莱特兄弟带回一份圣诞礼物。兄弟俩迫不及待地把礼盒打开,看到一个怪怪的玩具。他们拿在手上摆弄着,不知道怎么玩。

这时爸爸过来给他们做展示,他把上面的橡皮筋扭紧,一松手,只见前面像风车一样的东西转了起来,随着那个玩具就飞到了空中。“啊,真是太有趣了,它能像鸟一样在空中飞!”

从那以后,莱特兄弟就对飞行产生了兴趣,并且一直在想:如果人能飞上天就好了!

长大后,他们开了一家自行车商店,一边经营自行车一边研究飞行的事。几年下来,他们掌握了大量的有关航空方面的知识。然后就开始动手制作他们的飞机了。

他们先是伏在山坳里观察老鹰是怎么飞的,然后把它一步一步画下来。按照老鹰飞翔的样子,兄弟俩在1900年10月,终于制成了他们的第一架飞机。他们在飞机上系上一根绳子,然后带着这架飞机来到野外没有树木没有房屋的空地上,像放风筝那样放飞飞机。他们的飞机真的飞起来了,虽然只有一米多高,但是莱特兄弟很受鼓舞。接下来,莱特兄弟对飞机进行多次改进,慢慢地,他们的飞机能飞到离地100多米的高空中了。

但是这种飞机有个缺点,就是只有风天才能起飞,如果没有风,它就飞不起来。而且它在空中飞时,只能像老鹰那样滑翔,所以人们给这种飞机起了个名字叫滑翔机。

有一天,一辆汽车停在他们的自行车店前。司机说车的发动机坏了,向他们借工具用一下。看到汽车上的发动机,莱特兄弟一下来了灵感:如果把发动机装在滑翔机上,是不是就不怕没有风了呢?可是,滑翔机最多承受90公斤的重量,要是人太胖了都飞不起来,怎么把190公斤重的发动机装上去呢?

莱特兄弟又想出用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找人帮忙,订做了一个只有70公斤重的轻型发动机装在飞机上,然后在飞机前装了一个像风车一样的螺旋桨。因为只有发动机带动螺旋桨转动,飞机才能飞起来。他们带着这架飞机到海边试飞,可是,不是发动机有毛病,就是螺旋奖有毛病,要不就是驾驶技术有问题。一直都不能成功。三年过去了,飞机的事一点进展也没有。

这天,莱特兄弟忽然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说有个叫兰莱的发明家,也发明了一架飞机,在试飞的时候坠入大海了。莱特兄弟立刻去进行调查,并仔细研究兰莱飞机的部件,从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他们又开始了自己新的试验,这次他们在地面上安置两根固定的木头轨道,把飞机放在上面,弟弟维尔伯坐上去,发动飞机。飞机在轨道上滑行后,就嗖地一下升上天空了。“啊,终于飞上天了,终于成功啦!”哥哥奥维尔对着天空挥手,大叫。话音还没落,飞机突然坠落下来。

“到底什么原因呢?”兄弟俩又开始思考起来。他们试着把轨道从斜坡上拿下来,放在平地上,再次试飞。这回飞机一下子飞到三米多高,而且能水平向前飞。飞机飞行了30米左右后,稳稳地落到地上。莱特兄弟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他们抱在一起,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莱特兄弟从收到爸爸的怪礼物到研制飞机成功总共用了26年,失败了无数次,试飞的时候,莱特兄弟也多次摔伤。看来,任何事情都不是轻而易举成功的呀。

当时, 连他們自己也没有想到, 人类的千年梦幻, 將会在他們手中变为现实.

张衡的故事:

公元78年,在河南南阳县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里,一个孩子出生了,他的母亲为他取名叫张衡。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孩子会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一座巍巍丰碑。

张衡从小聪敏过人,他对瞬息万变的大自然充满了兴趣,日月星辰更让他着迷。有一次,他和妈妈去挖野菜,太阳刚从东方升起,张衡发现自己的影子比自己要长好多,而到了中午,妈妈带到回家时,自己的影子却缩成了一团了。

以后,每当他发现自己的影子缩成一团时,就催妈妈赶快回家做午饭。

他还喜欢听妈妈讲有关自然界的故事。白天,阳光普照,母亲给他讲后羿射日的故事;晚上,月亮的银光堆积如水时,母亲便把小张衡抱在怀里,给他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星星洒满天空时,妈妈告诉他天上文曲星的传说、二十八星宿的神话。

有一次,母亲给他讲完故事,良久不见他回应,于是拍拍他的小脸蛋,问道:“张衡,你在干吗?”“我在数星星。”

母亲奇怪了:“天上的星星动来动去,你怎么能数得清呢?”“可是,我发现这些星星并没有乱动啊。它往西边移动,而它旁边那些小星星也跟着移动呢。”

母亲一看,果然是张衡说的那样。这样一边观察一边数,他可耀数一千多颗星星呢。

张衡不仅聪明,读书也非常仔细用心。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也不羞于向人请教。到了10岁的时候,他就能熟读《诗经》,还阅读了很多其他的书籍,对其中的天文、历法知识非常熟悉。

有一次,私塾先生给学生们讲《诗经》中的句子“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把“流火”解释为“落下的、一晃而过的大火星”。

有个学生很好奇,问先生:“大火星是指天上是的哪一颗星星呢?”

先生含糊地回答:“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流星。”

张衡觉得先生讲的有矛盾,站起来说出与先生完全是不同的解释:“先生,那„流火‟是二十八星宿中的萤惑星(即火星),„流‟是萤惑星偏西向下的意思,而不是指落下。”

接下来,他以引证《史记·天官书》、《淮南子·天文训》等书中有关论述,一口气说出星宿和北斗星的区别。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在空中比画,声情并茂的解说让同学们听得入了迷,先生也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

张衡说是凭着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和探索,最终成为远近闻名的少年学问家

蔡伦造纸

蔡伦:秦蔡伦从小就到皇官里去当太监,担任职位较低的职务——小黄门王,当时,蔡伦看到大家写字很不方便,竹简和木简太笨重,丝帛大贵,丝绵纸不可能大量生产,都有缺点。于是,他就研究改进造纸的方法。

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原料来造纸。他们先把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东西剪碎或切断,放在水里浸渍相当时间,再捣烂成浆状物,还可能经过蒸煮,然后在席子上摊成薄片,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这样就变成纸了。

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纸,体轻质薄,很适合写字,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东汉元兴元年(公元一0五年),蔡伦把这个重大的成就报告了汉和帝,汉和帝赞扬了他一番。从此,全国各地都开始用这样的方法造纸。

焦耳小时候的故事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 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他和哥哥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这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间。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所以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终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童第周滴水穿石的故事(生物学家)

童第周小时候的好奇心十分强,看到不懂的问题往往要向父亲问个为什么。父亲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耐心给他讲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父亲的一席话,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望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由于农活比较多,童第周对学习有些失去兴趣,不想读书了。父亲耐心地开导童第周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吗?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坚持不懈,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吗?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并充满期望地说:“你要把它作为座右铭,永志不忘。”

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

几十年前,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

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

篇9:科学家小故事

爱因斯坦对上流社会的规矩也毫不在乎,不戴硬领,不着短袜,穿着破旧的上衣和便裤。1929年,比利时国王、王后邀请爱因斯坦,他乘着三等车厢到达,下榻三等旅馆。老板看着这个邋遢的中年房客,听说他是国王和王后请来的客人,以为是在开天大的玩笑。有一次,荷兰女王威廉娜邀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借了同事的一件皱巴巴的礼服就去赶赴盛典了。

爱因斯坦朴实无华,也表现在生活起居上,他在柏林和莱顿大学执教时,只要求有牛奶、饼干、水果,再加上一张床、一把小提琴、一张写字台和一把椅子。他异常满意地说:“有了这些东西,人还需要什么呢?”

上一篇:关于定制礼品发展前景分析下一篇:书法社团活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