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洛夫寓言故事《马和骑手》

2024-04-26

克雷洛夫寓言故事《马和骑手》(精选4篇)

篇1:克雷洛夫寓言故事《马和骑手》

THE HORSE AND HIS RIDER

A Young Man,who fancied himself something of a horseman,mounted a Horse which had not been properly broken in,and was exceedingly difficult to control.No sooner did the Horse feel his weight in the saddle than he bolted,and nothing would stop him.A friend of the Rider’S met him in the road in his headlong career,and called out,“Where are you off to in such a hurry?”To which he,pointing to the Horse,replied.“I’ve no idea:ask him.”

篇2:克雷洛夫寓言故事《马和骑手》

有一个对马很有研究的骑手,在马群中名声很响。不管多么暴烈的马,只要被他骑过,都会变得很温驯,任凭他指挥。

使这位骑手最为得意的是,他能把马驯得善解人意,并能听懂骑手的话。他认为不需要缰绳、马鞭等一些东西了,只要发布命令,就能驾驭马了。他对自己独创的想法,感到很满意。

有一天,他在骑马出去之前,把缰绳和其他马具全都解掉了。缰绳和其他马具一解除,马儿立刻感到自由自在,轻松自如了,它雄赳赳地高昂着头,抖动着马鬃,奔跑在原野上,似乎是在让主人为它骄傲。

尽管刚开始跑得并不快,但当它得知什么束缚也没有的时候,这匹勇猛的骏马就野性大发,再也不听主人的指挥了,它风驰电掣般地飞驰在辽阔的原野上,速度越跑越快。

可怜的骑手吓得胆战心惊,已经没有办法控制住他的马,他设法想用笨拙而颤抖的手给马重新套上缰绳,但怎么也办不到了。毫无约束的马儿拼命地狂奔,骑手终于被摔下马来。

而马仍像离弓的箭似的,不顾一切的`向前飞奔,一股劲地冲到悬崖边上,掉进了深深的山谷里,摔得粉身碎骨。

篇3:马和车夫的故事

我哑然。那我还写不写了?

老师笑道,写。你这杂志发布之时恰逢两会刚刚闭幕,我给你讲两个故事,你也至少能了解一下,这顶层设计者的苦衷。

第一个故事:鞭长莫及

古代的马车除了作为长途运输用以外,还兼着一个很重要的功能:身份。身份越高的人,拉车的马就越多。但一个车夫理论上最多只能同时驾驭八匹马,历史上也只有周穆王才坐过八匹马拉的车。马再多,这车夫就顾不过来了。

但你看现在的顶层设计,这一位车夫,管理的岂止是八匹马?我国有多少个省?这些省有多少个市?这些市又有多少个县?又岂止是以百为单位。你想用一个中央级的标准去约束所有地区、所有级别的行政区域,势必会出现与实际情况部分脱节的情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刀切”政策。这种情况几乎是无可避免的,但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现在的中央级政策已经给了下属各级单位足够的“微调”区域,甚至很多时候只是划出一个区域,让各地根据自身条件去对中央政策进行“二次加工”。

这是不是一个解决“车夫少马多”的方法呢?是,但并不是一个最好的方式。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行政层级又过于复杂,因此很容易出现“中央打雷,省级打鼓,县级打牌”一层不如一层的情况。缩减行政层级,可能在政令的上传下达上是必要的。我们知道,在财政领域,许多地区已经开始实行省管县的方式,但从财政区域划分过度到行政区域划分,还是一个相距甚远的话题。

第二个故事:比例差距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车夫要想让手下的这些马的“马力”总共提高1%,换算成草料,可能就要多许多。养马尚且如此,从顶层设计的上传下达来说更是如此。从统计学上来讲,这叫做比例差距。这可能是现在很多人诟病顶层设计“步子迈的小”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这两年已经没有太多人再提“教育投入占GDP4%”这件事了,多数媒体的专题页面大抵也都停留在了2012—2013年之间。原因很简单,与其吵着嚷着要让我们“和外国看齐”,不如实际了解一下“4%”到底是多少钱:2014年,我们不谈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只看地方省市,大部分省市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均在10%—20%之间。那么简单的计算一下,如果教育投入占到GDP的4%,那么也就等于需要占到上一年财政收入的20%—40%。如果计算实际可支出收入的话,这个比例还将更高。

这种比例放大效应并不仅仅体现在财政领域。但无论在哪个领域,这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那么我们反过来想,第一,顶层设计给予了地方较大的伸缩空间;第二,由于顶层设计的比例放大特性,其实很多时候顶层设计是不敢“大步前行”的。综合这两项来看,顶层设计层面其实比地方执行层面还要纠结:在每一次的改革中,既不能让地方因为伸缩空间过大而固步自封,又不能因为比例放大效应让地方在执行过程总步子迈的太大而失控。

虽然这只是顶层设计领域的冰山一角,但就算以管窥豹,我们也可以感觉到,顶层设计,可不仅仅是说说那么简单。

篇4:浅析克雷洛夫寓言的语言特点

关键词:寓言;口语点;熟语;谚语

收稿日期:2010-10-21

作者简介:李佳航(198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

克雷洛夫的寓言作品不仅在俄罗斯,更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享有盛誉,他的作品堪称是这个领域的典范,有很多作家都在研究其作品。目前比较成熟的研究都聚焦在克雷洛夫作品的民族性和诗体性方面,首先我们先对这两方面进行一个综述。

克雷洛夫的被普希金称为“最具民族性的诗人”,这是因为克雷洛夫虽然没有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但是他接触了大量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亲眼目睹了劳动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因而对沙皇统治深恶痛绝。他的寓言中融入了俄罗斯民族独特的思维习惯和价值判断。在克雷洛夫的寓言中,写的数量最多的是揭露以沙皇为首的大大小小统治者的作品,克雷洛夫以狮子、狼、熊、狐狸、老鹰等凶猛狡诈的禽兽作为统治者的形象。狮王的伪善、狐狸的狡诈、狼的凶残、熊的贪婪在寓言中刻画得惟妙惟肖。他笔下的野兽完全是当时俄国社会芸芸众生的一幅真实缩影,他塑造的动物形象不仅具有一般人类的特征,而且带有俄罗斯民族性格特征。正如他的同时代人指出的,克雷洛夫作品里的熊是俄罗斯式的熊,母鸡是俄罗斯式的母鸡,狐狸是俄罗斯式的狐狸。

这是其作品民族性的体现,而说到其作品的诗体性,则是因为克里洛夫的寓言是用不同音步的抑扬格自由诗体写成的。他的诗句有长有短,且不拘泥韵脚,充分表达了口语的特点。诗的节奏时而轻快活泼,时而重滞缓慢,完全配合了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寓言的篇幅短小,人物也少,有时甚至只有一个,但形象鲜明,内容生动,情节紧凑,寓言精炼,几乎每一篇都是完美的艺术作品。克雷洛夫寓言中的不少诗句,甚至某些的寓言题目都成了格言和谚语。

我一直很喜欢克雷洛夫的作品,在阅读了大量寓言之后,我觉得其作品的语言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口语化,当然我的水平有限,不能就这个问题做深入透彻的分析,在这里只是对克雷洛夫寓言的口语化特点一个简单的归类总结。

一、使用大量的口语词

克雷洛夫在寓言中大量地使用口语用词,这些词的使用使文章更贴近生活,使普通读者更易理解文章内容,表达也更形象。例如:На Белку в колесе зевал он и дивился.(《БЕЛКА》)[1] (P.63)(大家都来凑热闹,看到小松鼠在踩轮子,感到很新奇。)文中使用了“зевал”这个口语中使用的词,而没有使用“видел”之类书面语,使表达更准确,表达出大家对小松鼠踩轮子都来凑热闹,感到好奇的意味。

另外,Посмотришь на дельцаиного:Хлопочет, мечется, ему дивятся все: (《БЕЛКА》)[1] (P.64)(你再来看看另一个实干家,他奔走,忙碌,使大家感到奇怪。)文中使用“Хлопоче,мечется”这两个口语中常使用的词,表示“忙碌地张罗”,“折腾”。使用口语用词表达出一些人到处瞎忙活,让别人感到奇怪的意思,用口语用词很贴切生活,真实地表达出一些人“瞎忙活”的意味。

二、使用大量的熟语,成语

克雷洛夫在寓言中使用了很多富有表现力的成语,熟语,使寓言中的语言表达更形象生动。例如:(1)Ну, некогда ни пить, ни есть,ни даже духу перевесть.(《БЕЛКА》)[1] (P.64)(啊,我没有时间喝水,也没有时间吃东西,甚至连透口气的功夫都没有。)文中使用了熟语“духу перевесть”表示小松鼠忙于转轮子连透口气的功夫都没有,形象地表达出小松鼠瞎忙乎的状态。

另外,Поутру, чуть лишь я глаза продрал.(《БРИТВЫ》)[1] (P.93)(大清早,我刚睁开眼睛。)文中使用了熟语“глаза продрать”表示“睁开眼睛”,形象的刻画“我”刚醒,刚睁开眼睛的状态。

三、使用加后缀词语

克雷洛夫寓言中很多词语都加后缀来加强词语的感情色彩。例如:Нет, стыдно-то не мне, а стыдно лишь тому,кто не умел понять, к чему я годен.(《БУЛАТ》)[2] (P.26)(不,应该害臊的不是我,应该害臊的是哪种不知道把我派什么用场的人。)文中стыдно加了后缀то,加强文中对不识自己作用的人的应该感到害臊的口气。

另外,Послушай-ка, сосед!(《ВОЛК НА ПСАРНЕ》)[2] (P.47)(听着,邻居!)文中Послушай加了后缀ка,,加强了命令口气。表示猎人不再想听狼的狡辩,不相信狼的谎言,所以用强硬的口气命令狼住口。

四、使用具有特色的呼语

克雷洛夫寓言中大量使用各种呼语,不同呼语形式表达出说话人不同的说话情感。例如:(1)"Землячка старая, - спросил тут Дрозд, - нельзя ли сказать, что делаешь ты здесь?"(《 БЕЛКА》)[3] (P.22)(“老乡,”百舌鸟问,“你能不能告诉我,你在这干什么呀?”)文中使用Землячка做呼语,表达出百舌鸟与小松鼠的亲密关系,也有想弄清小松鼠在干什么而想拉近一些关系的意味。

另外,Что вижу, кум! Ты всем в деревне насолил"-Сказал тут Васька Волку. (《ВОЛК И КОТ》)[3] (P.45)(“看来,老兄,你把村里所有的人都得罪了。”瓦西卡这样对狼说道。)文中使用了кум做呼语,表达出瓦西卡对狼能把村里所有人都得罪而感到无奈和惊讶之情。

五、使用感叹词和语气词

克雷洛夫在寓言中使用了大量的感叹词来表达说话人不同的感情色彩。例如:"Ну, некогда ни пить, ни есть,Ни даже духу перевесть. "(《БЕЛКА》)[1] (P.64)(“啊,我没有时间喝水,也没有时间吃东西。甚至连透气的功夫都没有。”)

文中使用了感叹词“ну”表达出说话者小松鼠劳累,无奈的口气。

另外,"Поверишь ли!- кричит,- чуть-чуть тебя мне видно;Признайся, что тебе завидно." (《БУМАЖНЫЙ ЗМЕЙ》)[4] (P.66)(“你信不信-它喊道-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看到你。你该承认,你是嫉妒了。”)文中用了语气词“ли”,加强说话者傲慢,自大的口气。

克雷洛夫的寓言反映了生活的真实和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典型特征,形象鲜明,内容生动,情节紧凑,语言精练,富有表现力。克雷洛夫的寓言自发表后,其中不少的诗句,甚至某些寓言题目都流传成谚语或成语,对俄国文学的反战贡献很大。

例如:(1)А Васька слушает да ест. [4] (P.112)这句话直译为“瓦西卡却一边听,一边吃”,出自克雷洛夫1812年发表的寓言《猫和厨师》(《Кот и Повар》)。寓言讲的是一只叫瓦西卡的猫,趁厨师不在的时候偷吃鸡肉。厨师发现后,叨叨不休地训诫猫行为不端,瓦西卡却一边听,一边仍然大吃鸡肉,毫不理会。这是一篇充满爱国热情的寓言,借讽刺厨师只会说空话不采取行动,而猫又根本不理睬,继续把鸡肉吃的精光,用以影射当时沙皇政府对拿破仑的入侵久久不采取任何行动。这篇寓言一经问世,在俄罗斯便家喻户晓,逐渐成为流行的谚语,常用以指某人对别人的劝诫置若罔闻,你说你的,他还干他的,相当于汉语的“充耳不闻”,“我行我素”,“无动于衷”。

另外,А ларчик просто открывался. [4] (P.129)这句话直译为“小箱子很容易打开”,出自克雷洛夫的寓言《小箱》(《Ларчик》)。寓言描写的是一个自命不凡的人,想要打开一个新做的小箱子,他到处摸索,撬钉子,按把手,弄得满头大汗,也没有把箱子打开。在寓言的结尾作家写到“究竟怎样把它打开,他怎么也想不透,其实小箱子是很容易打开的。”作者在寓言中寄托的意思,是指办一件似乎很困难、很费劲,但只要开动脑筋想一想,就容易解决。后来这句话在人们中间流传开来,用以比喻对待某件事情或某个问题,用不着故弄玄虚,也不必要看的太复杂,其实问题本身就很简单,事情很明显,解决很容易,相当于汉语的“不费吹灰之力”,“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对于克雷洛夫寓言中语言演变成谚语的现象有很多很多,不在此一一举例。这些谚语的产生说明了克雷洛夫寓言的现实意义和其语言的精炼、简洁,才会被人民大众接受,流传至今。

以上是我对克雷洛夫寓言学习心得做的简单总结,当然作者的学历有限,分析中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能得到老师同学们的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克雷洛夫. 克雷洛夫寓言[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 张会森. 最新俄语语法[M].商务印书馆,2000.

[3] 斯捷潘诺夫. 克雷洛夫传[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4] 刘文飞,陈芳. 俄国文学大花园[M].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克雷洛夫寓言故事《马和骑手》】相关文章:

产酸克雷伯氏菌氢酶分离提纯与特性的初步研究04-30

洛夫:初雪04-30

巴普洛夫05-03

凯洛夫的五步教学原则05-03

巴甫洛夫很忙阅读题08-02

巴甫洛夫很忙阅读答案10-09

巴甫洛夫的名言名句有哪些04-25

上一篇:主题婚礼的文案美句下一篇:粉色誓言美文欣赏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