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方案设计

2022-09-10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但安全问题也随之而生。要想避免安全隐患的蔓延和扩散, 必须要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制定可行的防护方案, 构建完善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避免黑客的入侵, 将计算机网络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降至最低, 从而创建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一、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和防护的关键问题

(一) 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存储地点大都集中在可执行的数据和文档之中, 往往很难察觉, 如果不及时加以处理, 病毒极容易获取计算机的控制权, 造成较大的危害。在计算机程序中, 由于计算机病毒的侵入, 会破坏计算机软、硬件功能, 对计算机的正常使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同时, 计算机病毒在传播过程中, 大都借助复制、传输数据包等方式来进行, 在使用电脑时, U盘、硬盘等就是传播病毒的载体。在信息社会发展过程中, 计算机病毒很难彻底规避。

(二) 网络恶意攻击

一般来说, 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等是网络恶意攻击的重要构成内容, 其中主动攻击主要是指有选择性地对网络信息进行破坏, 而被动攻击主要是指在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的基础上, 通过对信息进行拦截和对信息进行盗窃等方式来获取信息, 这两种攻击方式对网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1], 造成严重的数据漏洞现象, 并且还导致黑客借此侵入其中, 难以保证信息网络的正常使用。

(三) 网络系统的脆弱天性

众所周知, 互联网具有较高的共享性和开放性, 这两个特性使得互联网信息安全非常脆弱。互联网对TCP/IP存在着极大的依赖性, 而这两个协议自身的安全机制也相对不足, 缺乏对安全问题的足够重视, 进而导致各种服务器和浏览器等应用程序软件的安全性难以保障。因而, 在电脑运行过程中, 病毒和欺骗攻击等现象经常出现。

二、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和防护方案设计

(一) 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系统的构建

检测病毒、扫描网络漏洞以及网络监控等是计算机安全防护系统的重要构成内容, 其中, 在网络动态扫描的技术层面中, 主要对线路是否出现窃听、通信协议是否出现漏洞等进行扫描。而且还要制定统一、标准的网络管理规范, 给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保障, 及时检查出计算机病毒, 并加以防治, 还要将未知病毒的查杀功能充分发掘出来。

(二) 隐藏IP地址

黑客要想了解用户的主机信息、并获得网络中主机的IP地址, 大都通过网络探测技术来实施的。如果黑客掌握用户的IP地址, 将会对这个IP进行攻击, 比如拒绝服务攻击等[2]。基于此, 要注重隐藏IP地址, 加强代理服务器的应用。通过代理服务器的使用, 其他用户仅仅可以了解到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 但是无法获知用户的IP地址, 具有极大的隐蔽性, 给用户上网安全强有力的保障。

(三) 构建防火墙和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1) 在网络信息保护过程中, 网络防火墙技术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可以有效保护内部网络的操作环境。在外部网络的用户非法访问内部网络过程中, 网络防火墙可以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在网络防火墙技术运行过程中, 可以对网络之间传输的数进行有效检查, 实时监视网络运行状态, 进而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2)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是防火墙的延伸, 作为信息安全防护的重要技术手段, 它可以实现事前预警、事中防护以及事后取证等功能。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动态性地检测, 还可以对各种网络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 在第一时间报警和防护不遵守安全策略的流量。同时, 入侵检测系统的“嗅觉”非常灵敏, 可以采用旁路方式对网络中的数据流进行侦听, 及时响应出现的非法行为。

(四) 加强文件加密技术的应用

加强文件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的应用, 是确保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 加密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数据传输加密和端到端加密等.其中网络数据传输加密主要是指加密网络数据, 而端到端加密主要是指网络中发送的加密文件, 将文件转化为密码, 以此来进行传递。虽然这两种加密技术的原理不一样, 但是对存储文件的保护均具有极大的帮助。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和防护势在必行, 这可以维护好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防止黑客进行破坏和攻击, 避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因此, 必须要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和防护系统的构建, 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隐藏IP地址, 从而达到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和防护的目的。

摘要:在网络信息时代出现以后,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相关行业人士的重视与关注。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和防护, 可以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维护好用户的个人隐私, 避免网络数据剽窃行为的出现。本文以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和防护的关键问题为切入点, 来探讨防护方案的构建, 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方案设计

参考文献

[1] 马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研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 13 (25) :59-60+62.

[2] 陈冬梅.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策略[J].电子测试, 2017 (04) :131-132.

上一篇:影响新生儿卡介苗免疫成功率的相关因素分析下一篇: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效果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