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亚残运会开幕式

2022-08-13

第一篇:广州亚残运会开幕式

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先进事迹

XX,男,19 XX年XX月XX日生XX年XX月参加公安工作,XX市公安局XX分局XX派出所科员,警衔XX。

在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该同志被抽调至广州参加亚运会开幕式的要人警卫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全力投入到亚运安保工作之中,以超强的进取精神和良好的工作作风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所担负的各项任务,为亚运安保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到底,其主要的岗位职责是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管理,并问清事由,安排外来车辆到指定位置停车。如强行进入,及时阻拦,并向指挥部报告。严禁XX随意出入贵宾停车场,警卫对象警卫区。

在亚运会、亚残运会能做到爱岗敬业,严格遵守各项有关规定,工作认真负责。最终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警卫工作在各职能部门与各参战民警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完满成功。

二、为了既满足警卫各级领导的要求,又把对人民群众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切实的实树立了群众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考虑警卫对象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利益二个方面,力求做到准确调度、科学安排、措施有力、时机恰当、灵活机动、降低影响,实现警卫对象满意、人民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三、群众观念强,在执行警卫工作中,能够严格落实公安部执勤执法规范,做到警容严整、文明执勤,树立人民警察警的良好形象,执勤使用规范文明的语言,没有杜绝呵斥的语气。在引导车辆和群众时多做解释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杜绝对群众采取冷硬、凶斥的现象,取得人民群众对警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在整个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警卫执勤期间该同志体现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克服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坚决履行工作职责,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实现亚运安保工作万无一失的最高目标,充分展示广东公安民警的良好精神风貌。

第二篇:广州亚残运会宣传文化和媒体服务工作总结

以更高的工作标准

确保实现“两个亚运,同样精彩”

----广州亚残运会宣传文化和媒体服务工作总结

广州亚残运会是亚洲残疾人体育组织重组后的首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也是亚洲残疾人运动会首次与亚运会“同城同期”举办。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宣传文化和媒体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认真总结亚运会成功经验,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做好广州亚残运会宣传工作的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毫不松劲、毫不懈怠、精益求精、攻坚克难,以更高的标准全力推进亚残运会宣传文化和媒体服务的各项工作,为确保实现“两个亚运、同样精彩”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与社会环境。

一、指挥协调更加有力,锻造专业精干的干部队伍 亚残运会在亚运会闭幕15天后举行,时间紧、任务重、专业要求高,在赛会举行过程中还遇到观众组织难度大、气候变化突然等现实问题,尤其是在经过紧张激烈的亚运会赛事之后,不少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地出现激情减退、身心疲惫等现象,这些困难和问题都在考验着我们连续举办重大活动的能力。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及时总结亚运会成功经验,在亚运宣传文化和媒体服务信息化指挥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专业指导,组织队伍培训,使得指挥协调更加有力,工

1 作机制更加灵活,各项工作开展得更有针对性。

1.调整完善指挥体系,确保决策部署及时准确、高效运行。为进一步提高亚残运会宣传工作和媒体服务的专业性、针对性,我们邀请中国残联宣传文化部门的负责同志直接参与亚残运会宣传指挥中心的工作,加强工作的整体协调与专业指导。进一步完善工作协调会和媒体通气会、各场馆视频会议等会议机制,及时传达中央关于新闻报道的指导意见,部署赛前和赛时各阶段的重点工作任务。12月1日,王晓玲同志主持召开亚残运会宣传文化和媒体服务工作会议,要求各部门、各场馆团队围绕调整完善宣传指挥体系、逐步加大主题宣传力度、精心做好媒体服务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加强专业知识培训等五个重点,全面推进亚残运会宣传工作。12月1日至12月19日,指挥中心共召开工作协调会、媒体通气会和视频会议共16次,全面推动了亚残运会宣传文化和媒体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我们在保留和沿用亚运会期间建立的由视频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舆情监测系统等6大系统构建的信息化指挥平台的基础上, 进一步强化网络舆论引导平台与突发事件新闻处臵平台的功能作用。11月28日至12月19日,协调删除互联网上涉及亚残运会的负面新闻、博客、论坛等共312条/次(其中省内67条/次、国内245条/次),共撰写各类亚残运会舆情报告43期(其中日报28期、专报13期、通报2期),收到市领

2 导批示10条,确保亚残运会舆情平稳。

2.预先制定计划方案,确保亚残运会宣传有序推进、全面升温。在亚运会赛时,我们就提前制定了《广州亚残运会赛前冲刺阶段及赛时宣传报道方案》,为亚残运会宣传的整体策划以及中央和省市主要媒体的宣传报道定下基调。亚运会闭幕后,我们按照计划迅速转换工作重心,有序推进亚残运会各项宣传文化及媒体服务工作。着手制定了《广州亚残运会赛前与赛时新闻发布会工作方案》、《亚残运会火炬传递宣传报道方案》和《广州亚残运会城市采访线工程方案》等工作方案, 以“广州准备好了”为主题,加强对亚残运会筹备情况的宣传报道,向中央和省市新闻媒体整理提供了27条“自强不息典型人物”采访线索和14条“扶残助残典型人物”采访线索,为推动亚残运会宣传不断升温、掀起高潮打下了基础。

3.分类组织专业培训,确保各团队工作得力、服务到位。与亚运会比较,亚残运会具有项目专业性强、敏感话题多的特点。为此,我们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团队和媒体记者,分类组织多个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团队的专业水准。比如:我们组织了场馆新闻团队的培训工作,使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和工作程序,提高与残疾人员的沟通技巧和助残服务技能,做到既热情周到,又避免因过度帮助而引起残疾人员的反感。我们组织了对亚残运会国内注册记者的培

3 训,帮助记者掌握亚残运会新闻报道的特点与注意事项,要求记者正确引导公众认识残疾人体育,反映参加体育运动给残疾人及其家庭带来的积极影响,防止以怜悯或猎奇的心态报道残疾人体育,要求媒体文字报道不渲染残疾人致残原因,图片视频不过度暴露残疾情况及辅助器具。我们组织了对媒体服务团队的培训,帮助服务团队了解亚残运会知识、竞赛项目,以及残疾人心理、扶残助残和急救医疗等知识技能,使各岗位人员较快完成了亚运会向亚残运会服务意识的转变。此外,媒体村、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中心、广州日报、广州广播电视台等团队和单位,也针对自身承担的任务,组织开展了相关业务培训,为亚残运会宣传文化和媒体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新闻报道和媒体服务“零投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主题宣传更加到位,唱响“关爱残疾人”的主旋律 广州亚残运会不仅是一次国际残疾人的体育盛会,也是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提高残疾人社会参与程度的重要平台,是展示广州文明形象、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窗口。我们继续遵循“跳出亚运宣传亚运”的理念,抓住亚残运会筹办的重要节点与重要事件,积极策划各类主题宣传,向中外记者宣传亚残运会筹备总体情况和特色亮点、城市无障碍设施的完善和城市文明的提升;展示中国、广东、广州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成就以及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

4 1.精心组织火炬传递宣传,以“足迹”展示自强、自立。我们积极邀请境内外媒体参与亚残运会火炬新闻发布会、亚残运会火种采集仪式、火炬点燃暨火炬传递启动仪式等活动的宣传报道。12月3日至11日亚残运会火炬传递期间,安排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全程直播火炬传递盛况,组织中央、省市媒体紧密跟踪亚残运会火炬传递的“足迹”,深入挖掘各火炬手、尤其是残疾人火炬手的典型事迹,集中报道各地民众迎接亚残运会火炬的盛况,大力宣传残疾人火炬手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和广大民众对广州亚残运会的巨大热情和热切期盼,集中展现我残疾人事业的巨大成就和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广泛宣传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支持以及扶残助残的感人故事。

2.精心组织开闭幕式宣传,以故事凸显温情、温馨。我们围绕“大爱动人、自强不息”的亚残运会开闭幕式主题,抓住温情、温馨的开闭幕式特色,组织策划系列宣传,通过感人的幕后故事,持续掀起亚残运会宣传热潮。12月4日至19日,陆续推出开闭幕式系列人物故事专访报道。开展开闭幕式媒体开放日活动,先后组织中央、省市媒体观摩开闭幕式彩排,专访开闭幕式总策划总导演,深入彩排现场采访400位中国母亲、41位亚残运会运动员母亲代表,以及火炬手、护旗手代表和部队参演人员,深入挖掘、报道开闭幕式盛况背后的感人故事。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开闭幕式整体

5 流程及文艺表演,解读开闭幕式中蕴含的文化要素及人文关怀。12月13日和20日,组织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大规模、大篇幅、全方位报道广州亚残运会开闭幕式盛况。

3.精心组织“爱心满花城”主题宣传,以细节彰显热心、爱心。在亚残运会开幕前夕,为更好地引导舆论,我们以“爱心满花城”为主题,策划并组织了“自强不息写风流”、“爱心奉献亚残运”、“羊城无障碍”等三次主题宣传集中采访,透过典型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城市建设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等细微之处,深刻反映广州亚残运会的筹备进展情况以及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的热情。其中“自强不息写风流”专题,邀请了在体育、文化、商贸等各条战线上取得突出成绩的残疾人代表接受记者采访;“爱心奉献亚残运”专题邀请了志愿者、医疗康复人员、亚残运会服务人员代表接受记者采访;“羊城无障碍”专题组织媒体集中参观广州公交、地铁、商业机构以及亚残运会场馆无障碍设施。约120多人次中外记者参加了“爱心满花城”集中采访活动,发出各类体裁新闻报道70余篇。

三、媒体服务更加精细,营造便利温馨的工作氛围 本届亚残运会期间,共有185家媒体机构(其中境外媒体机构86家)、2558名记者参加报道。我们继续强化“媒体服务也是导向”的理念,针对亚残运会媒体服务的特点,在密集组织新闻发布的同时,为媒体提供个性化的采访服务,

6 通过无障碍设施改造满足残疾人记者的实际需求,更精细、更温馨的服务获得了媒体的一致好评,实现了对舆论的积极主动引导,也充分压缩了负面信息的产生空间。

1.通过密集的新闻发布,充分满足媒体的信息需求。面对媒体日益高涨的信息需求,我们制定了广州亚残运会赛前与赛时新闻发布会工作方案,依托广州市新闻中心、亚运城主新闻中心、场馆分新闻中心,及时提供各种新闻报道资源,强有力打造亚残运会官方信息发布平台。12月7日,在北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广州亚残运会筹备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向中外媒体全面通报广州亚残运会整体筹备情况以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12月13日—19日,各比赛场馆共举行11场新闻发布会,约350多人次记者参加。12月6日—12月19日,在广州市新闻中心和亚运城主新闻中心组织34场新闻发布会,约2100多人次记者参加,发布内容涉及亚残运会开闭幕式筹备情况、志愿者招募、观赛指引、总体运行情况和广州市扶残助残情况、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以及各条战线为亚残运会所做的工作及服务信息。我们还设立了网络专题发布平台和短信群发系统,第一时间向媒体传递官方权威信息,有效引导舆论。

2.通过优化的采访服务,充分满足媒体的个性化需求。亚残运会期间,面对媒体更加个性化的采访需求,我们主动策划、灵活处臵,在总结亚运会经验的基础上优化媒体服务

7 方案。编印下发《亚残运会媒体城市采访线服务手册》、《广州采访指南(2010)》等5种外宣资料。12月15日和17日,组织中外媒体参观广州市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广州市残疾人展能中心、广州儿童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和城市标志性景观,受到媒体的欢迎,200余人次记者参加了集中采访活动。12月15日—18日,亚运城主新闻中心组织以“说出我的故事”为主题的个性化系列采访,共安排外国轮椅记者、开幕式母亲团、亚残运会志愿者、亚残运会获奖运动员等6场集中采访,媒体反响热烈。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19日,超过50家中央、省市及港澳媒体对集中采访进行了全面报道,主流媒体报道超过80篇(条),新华社连续播发5条通讯。我们还在征求媒体意见后,在部分赛场取消赛后新闻发布会,改为自由式个性化采访,并适当延长混合区采访时间,各比赛场馆在混合区共安排媒体采访1750次。面对记者提出的采访需求,采取“零拒绝”态度,积极提供采访便利,认真落实采访安排,做到有受理、有反馈。12月8日至19日,主新闻中心采访服务台共登记受理记者采访申请77单,反馈率100%。

3.通过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充分满足残疾人记者的工作需求。本届亚残运会有9名残疾人注册记者,为充分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对主新闻中心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主新闻中心在新闻发布厅专门铺设缓坡斜板通往主席台;大堂服务

8 区的主服务台、交通服务台、新闻采访服务台等均降低服务柜台高度,以方便残疾人记者办理手续;在主服务台和记者工作间准备了盲用读频电脑软件,专门为盲人记者服务。此外,整个主新闻中心凡是有台阶的门口都增设了无障碍斜板,医疗室增加了轮椅,还配备了无障碍面包车,可随时将有需要的残疾人记者送至各比赛场馆。为提供更加细致的服务,主新闻中心还专门培训了多名志愿者,如残疾人记者需要帮助,可随时指定一名志愿者,提供包括翻译在内的全程服务。完善的硬件设施和周到热情的服务,赢得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评价。日本残疾人记者上野茂称赞中国无障碍设施及残疾人交通工具发展迅速,在有些方面的进步已经超过了日本;泰国残疾人记者Krissana表示会竭尽全力收集广州在服务残疾人方面的先进经验,回国之后向政府反映,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

四、媒体报道更加深入,形成震撼人心的舆论强势 作为首届亚洲残疾人体育盛会,借助媒体的报道提升关注度、扩大影响力,对于广州亚残运会的成功举办至为重要。在亚残运会的筹办过程和赛时阶段,我们全面统筹、科学规划,充分整合利用国际媒体和国内媒体资源、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资源,充分发挥各类媒体资源力量的互补优势,深度报道运动员背后的故事和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打造了更全面、更立体、更生动的报道格局,形成了震撼人心的

9 舆论强势。

1.官方媒体信息发布更丰富、更权威。从亚残运会官方网站开通至2010年12月9日,总浏览量为1600余万,发布中英文稿件8612篇,策划制作专题16个。赛前全面完成亚残运会官网改版,设臵无障碍设施浏览网页。12月10至19日,亚残运会官方网站推出“精彩瞬间”等专题页面11个,发布中英文稿件1500篇,发布图片985张,浏览量达720万。编制英、阿、日、韩4种语言赛时宣传手册,出版官方杂志《我们》第2期,发放至亚运城、总部酒店及各竞赛场馆。12月11日至20日,每日印发40万份中英文官方会刊,全面记录亚残运会筹办到赛时运行的精彩故事,及时传递亚残运会赛事信息。官方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显著增加。

2.境内外主流媒体报道更生动、更感人。亚运会闭幕后,境内外主流媒体对亚残运会的报道迅速升温。12月1日开始,我们在印尼《千岛日报》、菲律宾《世界日报》、泰国《星暹日报》等海外华文媒体,以“今日神州 亚残之光”为主题,专题专版报道广州亚残运会。在马来西亚家娱频道投放亚残运会宣传片,与人民日报社、中国青年报社、南方日报社等6家报刊媒体合作,开辟专栏专题,深入报道广州亚残运会。亚残运会开幕和闭幕当天,中央和省、市广播电视媒体全程跟踪播报,平面媒体均推出不少于4至8版报道,完美演绎了“大爱动人,自强不息”的开闭幕式主题。日本、韩国、马

10 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及港澳媒体均刊发新闻,报道亚残运会开闭幕式彰显“爱”的主题、场面壮观、温馨感人。开幕以后,中央和省、市主要媒体每天拿出重要时段、重要版面,以现场直播、专栏、专版、评论、侧记、消息、通讯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做好赛事报道,生动报道残疾人运动员背后的故事,大力宣传残疾人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全面反映家庭、社会的关心关爱,充分展示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报道内容真实感人。据不完全统计,亚残运会开幕后,国内主流媒体日均报道量超过550篇,亚残运会开闭幕式报道总量达到1500余篇,形成亚残运会宣传强势。

3. 网络媒体和新媒体传播更广泛、更迅捷。开展“无障碍城市”网络主题宣传、“百万网名话亚运”主题征稿等全国重点新闻网站亚残运会宣传活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等10多个国内重点网站开设“亲情城市”、“自强之路”等专题,在人民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新闻网、新浪网等20个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平台投放亚残运会宣传广告,在天涯论坛、新浪微博、网易论坛等8家论坛举办迎接亚残运会有奖互动活动。根据互联网搜索,截至12月19日,各网站、论坛刊发、转载关于“亚残运会 广州准备好了”的报道共37.1万条,关于“广州亚残运会”的报道共296万条,关于“广州亚残运会开幕式”的报道共35.7万条;关于亚残运会的论坛发帖超过13万条,博客6.2万条,图片报道30万张。

11 我们还在北京、上海等20多个国内城市的航空、地铁、公交、出租车的移动视频及广州户外LED电子屏、楼宇电视等新媒体,投放亚运残运会宣传片和公益广告,充分体现网络媒体、新媒体覆盖面广、传播快的优势。

五、氛围营造更加浓厚,建设残健共融的社会环境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残健共融的人文关怀理念,着力开展扶残助残、关爱残疾人社会宣传、文明行动和文化活动,展现了广州魅力之城、爱心之城、文明之城的胸怀与风采,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关爱残疾人的良好环境,为推动广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1.多渠道组织社会宣传,提升亚残运会的关注度。配合亚残运会主题,我们继续开展红段子、广州讲坛、羊城论坛等各类宣传活动,推出手机版《羊城学堂——亚残运会专刊》,每期发送用户300万人,目前接收用户已达600万人次。策划开展“时代需要残疾人精神”论坛,传播广州亚残运会理念,吸引市民关注。充分利用市内社区宣传栏、科普画廊、书报刊亭、地铁、公交车、候车亭、电子屏、工地围墙等各种宣传阵地,广泛普及亚残运会知识,多渠道、全覆盖做好公益广告发布,全社会对亚残运会的关注度明显提升。

2.多层次开展文明行动,扩大亚残运会的参与面。我们大力开展“迎接亚残运,全民学手语”活动,市、区、街道、社区组建宣讲团、宣教分团和宣教点,各行业建立宣教队,

12 深入普及推广手语。目前全市共培训学手语骨干宣教员6000多名,联合广州广播电视台制作播出学手语电视节目22集,印发学手语折页70万册、宣传挂图1万张。大力普及文明观赛礼仪,在19个竞赛场馆周边张贴4000多份文明观赛宣传海报,派发文明观赛礼仪书签80万张,发送2000万条观赛礼仪短信,编印100万份《文明导报》亚残运会特刊。启动“当好亚残东道主,志愿创造新生活”志愿帮扶行动,组织检查全市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和窗口单位残疾人服务礼仪情况。文明城市关爱、包容、和谐的良好形象大力彰显。

3.多形式举办文化活动,彰显亚残运会的共享性。我们组织向亚残运会赠送书画作品活动,举办智障人士艺术作品展、聋人摄影专题展、图书馆助残服务事迹展等展览展示,启动《南国明珠 千年古都——广州地区博物馆及文物史迹精粹》盲文版首发仪式,举行广州博物馆盲人教育馆“月光阁”增牌仪式。启动亚残运会期间文艺演出活动,已演出79场;开展博物馆惠民展览和惠民电影放映,已接待惠民展览观众9.7万人、惠民电影观众5.8万人;组织1050名儿童免费观看人偶音乐剧《八层半》。推出亚残运会运动员、随队官员、国内外残疾人士旅游优惠活动,组织运动员及随队官员免费广州一日游,推出6条残疾人士旅游专线,实行收费景区门票对残疾人士优惠等措施,营造了“爱心满花城”的浓郁文化环境,凸显了亚残运会的惠民利民功能,使亚残运会真正成

13 为全民体育文化盛会。

第三篇:张广宁在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广州市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5月13日)

同志们:

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圆满、精彩、成功,给我们留下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记忆。今天,我们满怀豪情、欢聚一堂,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隆重表彰亚运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大力弘扬“敢想会干为人民、和谐包容共分享”的广州亚运精神,激励全市人民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的征程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在这里,我谨代表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向获得第16届亚运会和首届亚残运会各类荣誉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以攻坚克难、敢拼善赢的精神服务亚运、奉献亚运的全体建设者、工作者和志愿者,向广大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热情支持、积极参与亚运筹办工作的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向大力支持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广州亚运会是亚运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亚运会,广州亚残运会是亚洲残奥委会成立后举行的首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广州是迄今为止国内承办规模最大的国际综合性体育盛会的副省级城市。我们勇敢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以大干精神和必胜信念顺利通过了亚运大考,举全市之力办成了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亚洲体育文化盛会,获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没有辜负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托,没有辜负全市、全省、全国和全亚洲人民的厚望,没有辜负亚奥理事会、亚残奥委会和国际社会的信任。在纷繁复杂、长达数年的筹办及举办过程中,两个亚运能够做到万无一失,赢得海内外广泛赞誉,不是靠空喊口号、靠一时的热情和突击就可以实现的。没有锐意创新的精神,没有坚忍不拔的奋斗,没有超常规的大干苦干,能够取得今天超出预期的成绩是不可能的。两个亚运的圆满成功,值得我们引以自豪;广州大变给世

界带来的惊喜,足以载入史册;借力两个亚运收获的累累硕果,必将激发我们继续奋发前行的豪情壮志。

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是一次坚持卓越精细,在世界舞台上完美展示广州形象的体育文化盛会。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全省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所有筹办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持科学统筹、卓越精细,建立了“横到边、竖到底”的赛事运行和城市运行一体化指挥体系,以及“以竞赛为核心、场馆为单元、赛区为重点、专项指挥组和属地党委政府为保障”的工作机制,各个部门、各条战线、各个团队齐心协力投入到准备保障工作,以一流的组织指挥、一流的场馆设施、一流的城市环境、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社会风尚实现了“两个亚运、同样精彩”,全面兑现了向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全面展示了广州、广东乃至我国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巨大成就和时代风貌,充分展现了广州开放包容、文明和谐、团结进取的精神风采和良好形象,深刻演绎了中华优秀文化和岭南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极大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城市、对国家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让世界认识了广州,让广州走向了世界,在广州、广东和我国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是一次坚持以人为本,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生动而丰富的具体行动。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关于开展“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主题活动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办亚运,坚持“办赛事,办城市”的理念,把迎办亚运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优美舒适的宜居城乡、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强化中心城市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城市建设大提速、城市环境面貌大变化、城市文明形象和科学发展实力大提升,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建设转型升级、思想观念转型升级,为后亚运时期推动广州城市发展理念和城市发展模式根本转型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积累了弥足珍贵的智慧和经验。

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是一次坚持敢想会干,在压任务打硬仗中锤炼作风的精神洗礼。精彩源于精神,苦功铸就成功。我们有效利用迎办亚运这一重要平台压任务打硬仗,凝聚起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迎办两个亚运中充分展现了广州这座英雄城市的精神风采。我们不会忘记,广大城市建设者夜以继日完成场馆建设和城市环境整治重任,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奋不顾身保障亚运

平安,运行团队卓越精细确保开闭幕式和各项赛事万无一失,外围保障团队戮力同心为亚运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59万志愿者、10万多人次的关爱行动,用真诚的微笑和热情的服务传递出广州最亮丽的名片。我们不会忘记,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广大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热情支持、积极援助,为两个亚运成功举办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更加不会忘记,可敬可爱的广州市民以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和热情友好的东道主风采,用实际行动为亚运作贡献、为城市添光彩,让“一起来、更精彩”的和谐乐章响彻寰宇。经过两个亚运从观念到精神的洗礼,丰富升华了新时期广州人精神,增强了广大市民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极大提升了城市的软实力。这是我们收获的比金子还宝贵的财富。

同志们、朋友们!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事业。在今天欢庆胜利的时刻,我们不仅要总结成绩、表彰先进,更重要的是弘扬精神、凝聚力量,把亚运经验、亚运激情、亚运精神转化为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的强大动力,推动广州科学发展上新水平,谱写全市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要大力弘扬广州亚运精神,推动思想观念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弘扬广州亚运精神,就是要有敢想会干、敢为人先的气魄。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一总目标,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勇于突破思维定势,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想大事、谋改革、促发展,不断推动思想观念转型升级,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以创造性的实践破解影响科学发展的难题,为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凝聚力量、夯实基础。

要大力弘扬广州亚运精神,推动经济率先加快转型升级、着力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弘扬广州亚运精神,就是要有抢抓机遇、勇于突破的睿智。要紧紧抓住“十二五”我市经济转型升级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握建设国际商贸中心这个突破口,充分发挥区位、产业、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条件,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提升产业战略布局,促进内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

要大力弘扬广州亚运精神,推动城市发展率先加快转型升级、着力建设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 弘扬广州亚运精神,就是要有勇于争先、争创一流的追求。要放眼未来、立足当前,进一步拓展、优化、提升城市发展布局,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现代化、精细化、人性化水平,巩固城市环境面貌“大变”成果,继续推进城市交通优化、绿化升级、城中村改造、水环境和空气污染治理,大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努力构筑繁花簇锦花城新貌、加快建设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

要大力弘扬广州亚运精神,推动文化建设率先加快转型升级、着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弘扬广州亚运精神,就是要有锲而不舍、攻坚克难的勇气。要巩固好、利用好、发展好亚运成果,以背水一战的姿态,坚决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确保今年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要紧紧抓住打造世界文化名城这个战略重点,保护传承岭南优秀文化,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精心培育城市之魂,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努力建设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厚重与时尚交相辉映、岭南文化风情与时代文明风采并茂的文化强市,不断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要大力弘扬广州亚运精神,推动社会建设率先加快转型升级、着力建设幸福广州。弘扬广州亚运精神,就是要有以人为本、惠民利民的品格。要牢牢把握建设幸福广州这一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顺应市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扎扎实实、积极主动地为市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真正让建设幸福广州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市民群众幸福感的过程。当前,要重点推进社区管理服务改革创新、加大力度推动农村地区特别是北部山区大发展大变化,努力形成共建共享幸福广州的良性机制和强大合力。

同志们,激情盛会虽已属于过去,亚运精神指引我们奋力前进。站在亚运城市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弘扬广州亚运精神,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团结一致、埋头苦干,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实现新跨越、创造新辉煌,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而不懈奋斗!

第四篇:关于鼓励和保障我院学生参与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者工作的通知

关于鼓励和保障我院学生参与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志愿者工作的通知

各年级团总支:

为鼓励我院学生积极参与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者工作,倡导学生志愿者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展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青年风貌,根据学校《关于印发<第16届亚运会、第10届亚残运会学生志愿者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粤教思函[2010]9号)以及《关于鼓励和保障我校学生参与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者工作的通知》(广中医政〔2010〕4号)有关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经院领导讨论决定,给我院的学生亚运志愿者提供切实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现制定相关保障和激励措施。具体内容通知如下:

一、参与人员

我院所有参与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者包括大学城、三元里校区研究生、七年制、本科学生共271人。

二、保障措施

1、成立第二临床医学院亚运志愿者保障工作小组;

2、教学方面由各年级统计志愿者缺课情况,交由学院教务处报学校教务处,争取给学生安排补课或辅导复习;

3、学院给予每位志愿者一次性发放亚运志愿者补贴200元;

4、争取药企的支持,给每位志愿者发放放凉茶饮料若干盒;

5、各年级给每位志愿者在本学年度奖学金评比中德育分总分加2分;

6、学院分团委、学生会成立关爱小组,各年级成立志愿者学习帮扶小组和生活关爱小组,对于志愿者给予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和支持;

7、亚运会、亚残运会结束后,学院举行志愿者总结表彰大会,对表现突出者予以表彰鼓励,并在学院进行广泛的宣传。

共青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委员会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生处

二○一○年十一月五日

第五篇:关于发布2010年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控制建设工地扬尘和噪声措施的通告

关于发布2010年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控制建设工地扬尘和噪声措施的通告(穗府〔2009〕43号)

2009年11月27日

穗府„2009‟43号

为切实保障2010年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以下简称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即2010年10月25日至2010年12月22日)空气环境质量,市政府决定在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进一步加强建设工地扬尘和噪声污染的控制,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控制建设工地扬尘和噪声措施

(一)本通告发布之日起,全市建设工地要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做到“六个100%”,即:施工现场100%围蔽,工地砂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地化,拆除工程100%洒水降尘,出工地车辆100%冲净车轮车身,暂不开发的场地100%绿化(包括暂未开发地块、停工缓建工地、在建工地内的裸露场地等3类,闲置3个月以上的场地全部绿化,闲置3个月以内的场地全部覆盖、并采取有效降尘措施)。凡新申请开工的工地,必须达到上述“六个100%”要求才准予开工;已经开工的工地要边施工边整改,确保2009年10月20日前达到“六个100%”要求,逾期未达要求的,责令停工整改,直至达到要求方可复工;暂未开发地块、停工缓建工地的绿化或覆盖必须在2009年10月20日前完成。

(二)全市亚运基础设施、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环境景观整治等施工项目必须于2010年10月20日前完工,并完成生态环境恢复。

(三)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所有施工工地停止以下施工作业:土石方工程、混凝土浇筑、拆除施工、余泥渣土建筑垃圾清运、夜间施工、含有挥发性有机溶剂的喷涂和粉刷、产生噪声的切割、打桩等作业,并做好工地绿化、覆盖、安全维护等工作。

(四)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各种突发事故的抢险工程,须采取严格的防止扬尘、控制噪声措施,施工中现场噪声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

(五)控制建设工地扬尘、噪声工作按照市区分工原则,由市、区(县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同级环保、城管等部门负责监督落实;暂未开发地块的绿化或覆盖工作由区(县级市)国土房管部门负责监督落实,区(县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配合;停工缓建工地的绿化或覆盖工作由区(县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落实,区(县级市)国土房管部门配合。

二、混凝土搅拌站、砂浆生产企业的减排措施 (一)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全市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生产企业暂停生产作业。

(二)场内堆放的砂、石、水泥等易产生扬尘的原材料100%覆盖,并保持场区清洁,洒水防扬尘。

(三)由市建委联合市环保局、城管局负责监督落实。

三、运输车辆控制管理措施

(一)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24小时禁止余泥渣土、建筑垃圾及一切建筑材料运输车辆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道路通行。

(二)由市公安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会同市交委、环保局、市容环卫局、公路局负责监督落实。

四、管理保障措施

(一)严格施工许可审查,加强指导服务。

1.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查施工许可申请,审核工程合理工期和施工组织方案,凡在2010年10月20日前不能完成土石方工程、基坑安全防护的项目,不予批准开工建设。

2.审批施工许可前必须进行现场踏勘,重点查看建筑工地是否达到“六个100%”要求,控制施工噪声的专项措施是否到位等,达不到要求的要责令整改,直到达到要求方予批准施工。 3.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审批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对于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要切实落实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程序,限时办理。

(二)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合理留置施工部位,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1.各工程要由总承包单位总负责,工程参建各方配合,按照有关质量、安全标准,制订2010年10月25日至12月22日期间保证施工现场质量、安全以及2010年12月22日后保障复工质量的专项措施方案,合理留置施工部位,并于2010年9月30日前经监理公司审批同意后实施。

2.工程参建各方应根据施工留置部位特点,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按施工技术标准规范组织施工,及时做好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验收。

3.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应进一步发挥监督服务职能,加强对工程关键部位、重点工序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责令整改,并依法从严查处。

(三)建筑工地封闭管理,确保工地安全。

1.建筑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确保达到“六个100%”要求;建立门卫和巡逻护场制度,24小时值班;要严格管理施工人员,建立出入现场查验制度,施工人员应持“平安卡”进出现场。 2.要严格执行有关施工安全规定,特别要对深基坑工程、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支模工程等分项工程的施工进行严密监控,严格按照审批的专项施工方案和计划施工,发现隐患要立即消除,严禁违章施工。

3.在建工程留置部位处在深基坑施工阶段的,要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做好基坑支护工程及围栏;对大型施工机械、建筑材料、设备要安排专人看管,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四)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妥善安排施工人员生产、生活。

1.工程总承包企业要根据工程进度,及时调剂施工人员,对劳务人员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批组织转场或撤场,同时做好施工现场留守人员生活保障,并与劳务企业商定复工后劳动力供应的措施。

2.建设业主、施工企业要严格执行《广州市建筑施工企业工人工资支付保证金管理办法》(穗劳社函„2009‟786号),建设业主要及时支付工程款,工程总承包企业应及时做好劳务费的月度结算和支付工作,并负责监督将工资足额发放到工人手中,特别要确保完工、停工项目工人工资的足额支付。

3.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为各工程总承包企业提供服务,指导其做好劳动力调剂、工人工资支付等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五)定期组织巡查执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联合同级环保、城管等部门定期巡查,检查本通告各项要求的落实情况,并加大执法力度,对非法施工,违反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规定的建筑工地,一律责令立即停工整改,依法严厉处罚。

五、分工负责,落实监管责任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须市有关部门处理的,要及时向主管部门通报,并提出处理意见。市建设、交通、水务、港务、市政、电力、环保、环卫、交警、城管等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抓紧制订具体管理细则,确保本通告有关措施落到实处。

六、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0年12月22日。

广州市人民政府 二〇〇九年九月八日

上一篇:高中语文第一册教案下一篇:高中同学聚会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