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报验要求范文

2022-05-31

第一篇:设备报验要求范文

特种设备报验程序

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许可

一、许可项目名称: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许可

二、设定依据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十一条:“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压力容器的设计”。第十二条:“锅炉、压力容器中的气瓶、氧舱和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设计文件,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

三、设计单位资格许可条件

申请从事特种设备设计的单位,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 取得工商营业执照或者当地政府依法颁发的登记、注册证件; (二)有与设计相适应的设计人员;

(三)有与设计相适应的设计工作机构、场所、装备和手段; (四)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并能有效运转; (五)有与设计范围相适应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并能认真执行; (六)有一定的设计经验和独立承担设计的能力,能够保证设计产品的安全性能符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

学会、协会、咨询性公司、社会中介机构、检验检测机构,以及与设计、制造、安装无关的单位不能申请设计资格。 设计单位的具体许可条件见相关的设计许可规则等安全技术规范。

四、实施机关

下列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受理、审批,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实施:

固定式压力容器(D级)。

五、许可程序

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包括申请、受理、试设计、鉴定评审、审批、发证等程序:

(一)申请

需要取得设计许可的申请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填写申请书(申请书从相关网站下载,一式四份),向受理、审批机关提出申请,并附以下材料(各一份):

1.依法取得的工商营业执照或者当地政府依法颁发的登记、注册证件复印件;

2.安全技术规范需要的其他材料。 (二)受理

许可实施机关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同意受理的在申请书上签署受理意见,返回申请单位;不同意受理的,向申请单位出具不予受理决定书。

(三)试设计 对所申请的设计范围没有相应设计或者制造经历的,应当进行试设计。试设计的具体要求见有关安全技术规范。

(四)约请鉴定评审机构

申请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自查,并形成自查报告,携带经批准受理的申请资料,约请鉴定评审机构进行现场实地鉴定评审(鉴定评审机构由国家质检总局在相关网站上公布)。

鉴定评审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鉴定评审机构在完成现场实地鉴定评审工作后,向许可实施机关出具鉴定评审报告。

(五)审批、发证

许可实施机关经过审查,履行审批程序,符合条件的颁发《特种设备设计许可证》(正、副本各一份);不符合条件的,向申请单位出具不予许可决定书。

国家质检总局委托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受理、审批的许可项目,以国家质检总局名义颁发许可证。

国家质检总局设立特种设备许可证办公室(地址、电话、电子邮箱在相关网站上公布)负责申请书的接受和许可证的发放。

具体的程序见设计许可规则等安全技术规范。

六、许可期限

(一)许可实施机关接到申请书及有关资料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受理工作。 (二)鉴定评审机构在接到约请后5日内作出工作安排,在3个月内完成鉴定评审工作,并在鉴定评审工作结束后的30个工作日内出具体鉴定评审报告。

(三)许可实施机关在接到鉴定评审报告后,应当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批准、发证手续。

(四)申请书被批准受理后,申请单位应当在1年内约请鉴定评审机构完成鉴定评审工作,否则应当重新办理申请受理手续。

七、许可增项

获证单位在其有效期内需要增加许可项目、种类、类别、品种等的,按照重新申请办理手续,但如果基本条件(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未发生变化的,可以不履行鉴定评审程序。

八、复查换证

设计许可证的有效期为4年,有效期满6个月前,应当按照许可申请的程序和要求办理复查换证。复查换证的具体要求见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九、变更与延续

(一)获证单位如因单位名称、地址发生变化,应当填写变更申请书(在相关网站上公布),出具变更的相关证明,由发证机关换发许可证。

(二)获证单位在按照规定办理复查申请后,由于单位地址变更、改制、灾害、战争及其他不可抗力等原因,需要延续已取得的许可有效期的,应当在许可有效期满30日前办理延续手续,但延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年。

十、设计文件的鉴定程序和要求

设计文件鉴定由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或者社团组织进行,具体承担机构及其承担的范围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布。

设计文件鉴定包括申请、审查鉴定、出具鉴定报告等程序: (一)申请

特种设备设计单位填写设计文件鉴定申请书(在相关网站上公布),并携带以下设计文件,向设计文件鉴定机构提出设计文件鉴定申请:

1.设计图纸; 2.设计说明书; 3.设计计算书;

4.产品安装、使用、维修说明书; 5.安全技术规范需要的其他资料。

需要送交的设计文件详见相应的设计文件鉴定规则等安全技术规范。

设计资料不便于寄送的,设计单位可以申请设计文件鉴定机构到生产场所进行设计文件鉴定。

(二)审查鉴定

设计文件鉴定机构应当按照设计文件鉴定规则等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组织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查鉴定,比较简单的设计文件应当在15个工作日完成,比较复杂的设计文件一般不应当超过30个工作日。

(三)出具鉴定报告

经审查鉴定符合要求的设计文件,设计文件鉴定机构在总图等相关文件上盖注设计文件鉴定专用章,并出具设计文件鉴定报告,对存在的问题应当书面给予说明。

(四)变更

设计文件需变动影响安全性能的主要结构、主要部件的,应当重新办理鉴定手续。因原设计单位的名称发生变更,需要更改设计文件上的设计单位名称,设计单位可以凭名称变更证明向鉴定机构申请变更。

具体程序见相关的设计文件鉴定规则等安全技术规范。 十

一、收费依据

江西省劳动厅、江西省物价局、江西省财政厅(赣劳锅〈1995〉15号、赣价费字〈1995〉第26号、赣财综字〈1995〉49号)文件。

第二篇:建筑施工文档 施工起重机械设备进场/使用报验单

A3.4

施工起重机械设备进场/使用报验单

工程名称: 东坊工业坊创意产业园C-1#房

编号:A3.4

致: 苏州市和信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兹报验:

根据工程需要,

东坊工业坊创意产业园C-1#房

工程(单位/分部)拟使用

起重机械设备,请核查审核。

附件(共    页):

设备进场:

1

设备清单(如名称、产地、规格、数量等)。

2设备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质保书。

3设备安装、拆卸单位的资质和人员的资格。

4设备安装、拆卸施工方案。

5设备专业检测单位的资质和人员的资格。

设备使用:

1专业检测单位检测报告、复试报告、合格证。

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它相关部门登记的证明。

3设备操作人员的上岗资格。

4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本次报验内容系第

次报验,

本项目经理部已完成自检工作且资料完整,

并呈报相应资料。

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章):

项目经理:       日期:

项目监理机构签收人姓名及时间

承包单位签收人姓名及时间

监理审查意见:

同意进场。

不同意进场。

同意使用。

不同意使用。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注:1、凡危险性较大的施工起重机械、整体提升式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和安全设施进场、使用均必须向监理机构报验。

2、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应提前提出本报验单,需复试、检测合格才能使用的,应在复试、检测合格后签批。

江苏省建设厅监制

第三篇:设备管理要求

1、各种设备进场后,项目部物资设备部和各施工单位都必须建立施工设备台帐,台帐内容包括机械设备型号、规格、数量、技术状况。

2、物资设备部应有一名兼职的设备管理员,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设备操作证才能上岗。操作人员在当班中应坚守岗位,认真监视机械设备的运转,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酒后操作(驾驶)设备。

3、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设备管理员要经常督促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使机械设备经常保持清洁、润滑、安全。督促维修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

4、每台设备必须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有可靠的安全装置和防护措施,确保机械设备运转正常。临时变电站、配电室、空压机房等,应在危险区域外设置警告标志及围栅,在起重作业场所,应有人警戒。

5、各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必须服从项目部的统一调配,以提高设备的综合利用率。

6、项目部添置新的机械设备,须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上级单位批准后,才可实施。大量机械配件的购置,应由项目部物资设备部组织招标购买。

第四篇:机房设备安装要求

通信机房设备安装通用标准规范 第1章 设备机房

1. 机房的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门窗完好,过线孔密封良好,干燥无积水并能防止水从孔洞浸入室内。无明显的灰尘。机房屋顶严格要求不漏水、不掉灰,装饰材料应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理想的条件是外窗加双层玻璃并密封,门加防尘密封条,天窗密封机房,加尘埃过滤装置。 2. 机房必须采取防静电措施。

3. 室内无直射阳光,建议采用有色玻璃窗,或深色窗帘遮光。 4. 机房内配备日常照明。

5. 机房内部不应有给水、排水、煤气及消防管道通过。

6. 机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必须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 7. 机房内不同电压的电源插座,应有明显标志。 8. 机房配有感烟、感温等告警装置,性能应良好。

9. 机房所在地区土壤电阻率低于700Ω•m 时,机房地阻应小于10Ω。 第2章 设备安装工艺

1. 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文件,设备安装时必须预留一定的安装空间、维护空间和有可能的扩容空间。

2. 设备的垂直度偏差应小于等于机架高度的1‰。

3. 同一排机架的设备正面应在同一水平面,偏差不大于5mm;每列设备的列头柜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偏差不大于5mm。

4. 室内安装相邻机架时,要求相邻机架紧密靠拢,机架间缝隙应小于等于3mm。 5. 同类机架相邻,高低一致,偏差小于2 mm。

6. 抗震加固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要求做抗震加固处理的机架(设备)应有抗震加固处理,抗震地脚附件齐全,安装正确。

7. 机架和底座连接牢固可靠,机架安装后稳固不动。

8. 机柜或底座(支架)与地面固定膨胀螺栓安装正确牢固,各种绝缘垫、平垫、弹垫和螺栓螺母安装顺序正确,无垫反现象。

9. 绝缘地脚安装时,必须保证膨胀螺栓与机架之间绝缘。

10. 有活动地板的机房内安装设备,应有钢质底座,非镀层底座应涂防锈漆,做防腐防锈处理。

11. 同类螺栓露出螺帽长度应基本一致。

12. 拧紧螺母时应该进行防松处理,如采用弹垫或双螺母方式。

13. 设备安装完毕,设备周边防静电地板安装平整、牢固,底座应与地板紧密相贴。

第3章 走线架安装

1. 走线架安装位置及高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 走线架与墙壁或机柜列应保持平行,每米允许水平偏差为2mm。 3. 走线架横平竖直,各横铁规格一致,两端紧贴走道扁钢和横铁卡子,横铁与走道扁钢相互垂直。

4. 横铁卡子等部件、固定螺栓齐套并安装牢固。

5. 走线架横铁间隔均匀,当影响走电缆时,可做适当调整。

6. 槽道安装应平直、端正、牢固。列槽道应成一直线,两槽道并接处允许水平偏差2mm。

7. 走线架的保护接地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8. 走线架互相连接时,应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

9. 走线架的地面支柱安装应垂直稳固,加固支撑安装平稳牢固,吊挂垂直整齐。 10. 所有支撑加固用的同类膨胀螺栓余留长度应一致(螺帽紧固后余留5mm 左右)。

11. 走线架穿过楼板空洞或墙洞处应加装保护框,电缆布放绑扎完毕应用防水、防火材料密封。

12. 走线架应可靠接地,当走线架较长时,推荐每5 米用多股铜线接地一次,接地截面积不小于16 mm2。

13. 室内走线架不得与室外走线架有电气连接 第4章 线缆布放及连接 4.1 线缆布放要求

1. 路由走向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 各种电缆分开布放,电缆的走向清晰、顺直,相互间不要交叉,捆扎牢固,松紧适度。 3. 机柜外的线缆不得缠绕和扭绞,线缆不得在横走线槽内360°弯曲。

4. 机柜间电缆、连接其他设备的电缆应牢固地捆扎在走线架上。

5. 在走线架内,交流电源线和直流电源线分开布放,保持间距在50mm 以上; 直流电源线与非屏蔽信号线应分开布放,并行时需保持50mm 以上的距离; 交流电源线与非屏蔽信号线应分开布放,并行时需保持150mm 以上的距离。 6. 上走线时,线缆应直接上走线架,不得紧贴柜顶散热板布放,必须沿机柜上方走线时,和柜顶散热板距离不得小于100 mm;下走线线缆在地面最高叠加不得超过地板高度的2/3,以免影响通风散热。 7.. 墙面、地板下布线时应安装线槽。

8. 机架内剩余或准备扩容电缆/接头必须放置在走线槽内。 9. 线缆的弯曲半径应满足要求。 4.2 线缆绑扎要求

1. 电缆必须绑扎,绑扎后的电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电缆表面形成的平面高度差不超过5mm,电缆表面形成的垂面垂度差不超过5mm。 2. 绑扎成束的线缆转弯时,线扣应扎在转角两侧,以避免在线缆转弯处用力过大造成断芯的故障。

3. 线扣规格合适。电缆束的截面越大,所用线扣越长越宽(确保能够承受较大拉力)。尽量避免线扣的串联使用,线扣串联使用时最多不超过两根。 4. 线扣间距均匀美观并朝向一致,确保线不松动,间距与走线架间隔一致,一般为300~700mm。横走线架上线扣间距最大不得超过走线架2 倍的横档间距,垂直走线架上每根横档处均需绑扎。

5. 线扣接头应剪除,室内线扣接头应齐根剪平不拉尖,室外线扣接头应剪平并预留2mm 的余量,黑白线扣严禁混用,室内采用白色线扣。 6. 电源线、地线与信号线分列在走线架的两侧。

7. 线缆表面清洁,无施工记号,护套绝缘层无破损及划伤。 4.3 电缆连接

1. 在剖头处套上合适的套管或缠绕绝缘胶带,颜色与线缆尽量保持一致(黄绿色保护线除外)。

2. 同类线缆剖头长度、套管或缠绕绝缘胶带长度尽量保持一致,偏差不超过5mm。

3. 线缆制作接头时,焊线不得出现活头、假焊、漏焊、错焊、混线等,芯线与端子紧密贴合。焊点不带尖、无瘤形,不得烫伤芯线绝缘层,露铜≤2mm。 4. 各种电缆连接正确,整齐美观。不能有错误连接。 5. 线缆与铜排连接时,需将铜排表面打磨以去除氧化层。 6. 采用螺钉紧固的线缆端口,应将螺钉拧紧。 4.4 电源线、保护地线

1. 电源线、保护地线的走线路由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 电源线、保护地线的截面积符合产品安装要求,保护地线截面积不小于35mm2 接到室内保护地接地铜排,与保护地线铜排可靠接触并牢固。-48VGND 电源线截面积不小于25 mm2,-48V 电源线截面积不小于25 mm2,布放平直,连接良好。 3. -48V 电源线采用蓝色电缆,-48V GND 电源线采用黑色电缆,,保护地线采用黄绿色电缆。

4. 电源线、保护地线应采用整段多股铜导线,中间不能有接头,绝缘层完好;冗余部分应剪掉,不得打圈或反复弯曲。

5. 电源线、保护地线连接时,使用与截面积及螺栓直径相符的铜鼻子,不得剪掉部分芯线以适应小型号的铜鼻子或者剪开铜鼻子以适应大型号的截面积。铜鼻子压接应牢固,芯线在端子中不可摇动。

6. 连接电源线接线端子时,每只螺栓最多连接两个接线端子,且两个端子应交叉摆放,鼻身不得重叠

7. 接线端子压接部分应加热缩套管或缠绕至少两层绝缘胶带,不得将裸线和铜鼻子露于外部。

8. 绝缘胶带或热缩套管的颜色需和电源线的颜色一致,48V 电源线用蓝色胶带,-48V GND 电源线用黑色胶带,保护地线用黄色胶带。 9. 机架门保护地线连接牢固,没有缺少、松动和脱落现象。

10. 室内接地母线应直接连在室内地线排上,室外接地铜排有专用的可靠通路引至地下接地网,接地母线截面积必须大于50 mm2 11. 接地排要与墙面绝缘,接地线路径应尽可能短。 12. 室内接地排上接地,一个接地螺栓只能接一根保护地线。 13. 机架间保护地线不得串接。 4.5 尾纤和中继线

1. 尾纤离开分纤盒及尾纤在机架外、机架和尾纤槽间布放时应穿保护套管。 2. 尾纤保护套管进机架或尾纤槽的一端,应延伸至机架或尾纤槽内并固定,不得有重物压在保护套管上。

3. 光缆通过分纤盒分纤时,尾纤保护套管端头距离分纤盒不得超过0.5 m。 4. 机架内用线扣固定尾纤时应采用尼龙自粘线扣,尾纤在线扣环中可自由抽动。 5. 尾纤应直放避免弯曲,不得放置在其他线缆的下方,不得碰触到锋利的边缘。 6. 尾纤套管端头切口应整齐无毛刺,套管连接处或端头需用电工绝缘胶布缠绕做防割处理,以防割伤尾纤。

7. 多余尾纤应整齐盘绕于尾纤盒内或绕成直径大于80mm 的圈后固定。 8. 未用尾纤的光连接头应用保护套保护。 9. 中继线缆剖头不应伤及芯线。

10. 中继线缆制作接头时,焊线不得出现活头、假焊、漏焊、错焊、混线等,芯线与端子紧密贴合。焊点不带尖、无瘤形,不得烫伤芯线绝缘层,露铜≤2mm。 11. DDF、ODF 端子板后侧的预留线整齐,弧度、长度基本一致,预留线长度以足够保证调试时端子板翻转不受影响为准。 第5章 装配、标签及其它 5.1 装配

1. 机架、柜门不得有严重损伤或变形,不得有划痕和刮伤、掉漆,掉漆应补同色漆。

2. 设备安装完毕,设备周边防静电地板安装平整、牢固,底座应与地板紧密相贴。

3. 机架中必须安装一个防静电手环,防静电安装孔座必须安装牢固。 4. 风扇进风口和出风口不能有遮挡。

5. 机架不得作为储物柜来存放工具、零部件等杂物,机架内不应有多余的线扣、螺钉等工程余、废料。

6. 机柜内及底部地板无明显灰尘。 7. 假拉手条及假面板应全部安装。 8. 各种接头连接牢固,单板固定螺钉拧紧,定位卡卡到位,无损坏。 9. 机架门板、挡板、走线槽挡板、裙板等附件安装齐全。 10. 空置光纤接口、空插座应有防护帽。

11.机架线缆出入口保护完好,线缆出入口尽可能封闭,使缝隙最小。 12. 机柜门应开、合顺畅。

13. 烟雾、温度等传感器安装位置合理。 14. 机架表面清洁。

15. 所有坚固螺栓应拧紧,有紧固力矩要求的,按相应力矩要求紧固。 5.2 标签

1. 电源柜、电源分配柜中设备电源线断路器须用规范标签标明连接去向。 2. 电源柜、电源分配柜中设备电源线断路器标签粘贴工整。

3. 所有线缆两端均要粘贴标签,室内采用专用贴纸标签,室外采用 塑料挂牌标签。

4. 室内线缆标签粘贴位置一致。电源线、地线、传输线、光纤等标签紧贴线缆端头粘贴,距离端头20 mm。

5. 单板上不得粘贴标签或涂写标识,如果必须,应书写、粘贴工整。 6. 标识方法应标出设备名称(编码)和尽可能详细的接口位置,按照 “设备名称(编码)--接口号”等方式标注,不得简单使用数字标注。

7. 标签粘贴朝向一致,表示线缆去向的一面朝上或朝向维护操作面,方便阅读。 5.3 其它

1. 安装使用工具符合防静电要求。

2. 单板拆包装、插拔符合防静电操作规范。

3. 配发扩容的信号电缆,宜绑扎或插接固定到待扩容机柜内部预留位置,便于今后扩容维护,避免丢失。

4. 未使用的插头应进行保护处理,加保护帽等。

5. 机架周围地板空隙应堵上,地板下不应有剪下的线扣和螺丝及其它杂物。 6. 机房应干净、整洁,作废的包装箱等杂物应清除。安装剩余备用物品应整齐合理堆放。

7. 所装保险丝规格与额定标称要求一致。

第五篇:输煤设备检修技术要求

一、工程范围 1.A给煤机更换皮带; 2.D给煤机更换驱动滚筒; 3.CD给煤机更换主链轮; 4.BE更换皮带张紧装置;

5.更换所有给煤机皮带及清扫链的轴承; 6. 更换所有给煤机清扫链及刮板; 7.六台原煤仓出口处给煤机入口整修;

8.更换所有皮带托辊和托辊支架包括调偏装置; 9.更换所有清扫链托辊和托辊支架;

10.所有给煤机回装完毕试运,要求空运时间不低于2小时,皮带及清扫链无偏斜现象。

11.六台给煤机解体检修,更换损坏或磨损量已超标和接近超标值的部件。

二、施工技术要求

1、主、从动滚筒转动应平稳灵活,轴承良好,密封件完好,密封性能良好,主动滚筒橡胶层无划伤和剥落。托辊转动平稳,表面无过度磨损,轴不弯曲变形,轴承良好,两侧密封件磨损较小,密封性能好。主、从动滚筒及托辊内部轴承检修,达到轴承无异音、转动灵活、游隙合格。

2、刮板磨损小于5mm,且不能偏斜,否则更换。

3、清扫链下垂量50-130mm之间,超过130mm时应拆除一节链杆。

4、皮带张紧调整保证皮带张力正常,保证张紧辊轴承盖的凸出点应该在张紧高度指示器中心上下作相同幅运动。

5、皮带与主动滚筒和被动滚筒完全对中。

6、主、从动滚筒、托辊不准有卡涩现象。

7、每侧称重辊和两个称重跨距辊应在同一平面内,平面度误差≤0.0051cm。

8、煤层厚度调节装置转动灵活,煤层厚控60-230mm煤层厚度调节装置检修,并达到标准。

9、检查皮带拉紧装置的各部件,若有损坏不能使用,更换新件。

10、清洗干净观察孔玻璃,更换损坏的玻璃。

11、清扫装置主动轴承、从动轴 套检修加油并负紧螺栓。

12、两侧导轨平面纵向水平偏差小于1/1000.用水平管及水平仪在壳体内的导辊上找水平。

13、皮带内部清扫装置的橡胶带磨损较小,清扫橡胶长度长出框架10mm.皮带内部清扫器检修达到标准要求。

14、给煤机皮带表面无严重划伤,边缘无裂口,表面磨损不严重;拉出皮带并检查,若皮带磨损严重,则更换新皮带。

15、需要外加工设备上原部件(不包括需外协加工新备件),所产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

16、各人孔门关闭严密。

17、给煤机试运转时(调整皮带不得跑偏,左右偏差小于10mm)应无异音,转动平稳。

18、落煤管与播煤风上法兰焊接完好,消除漏风。

三、安全文明施工及保证措施

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戴好安全帽,穿好工作服,不得穿凉鞋、拖鞋。

2、使用施工工具必须经检查合格,材料运输机械由专业人员操作,持证上岗。

3、施工现场四周应留有安全通道。

4、施工周围不能乱拉乱接,现场用电应有漏电保护开关。

5、收工前应及时做现场清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6、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7、在各施工现场设置高空保护措施。

8、现场禁止吸烟,须专人负责现场安全管理。

9、做好环境保护,不得乱仍乱丢杂物,清理废料应运至指定地点。

10、加强安全文明施工教育,提高安全、文明施工素质。

11、在各施工现场设立各类警示标牌。

12、作好安全文明施工,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施工过程中因承包方造成的责任事故由承包方负全面责任。

13、存在与炉内交叉作业,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必须专门人员与炉内工作面进行联系沟通。

四、工期控制 工期:10天。

上一篇:荣誉证书范本范文下一篇:人员考察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