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涂红刚演讲稿

2022-07-22

在思想开放的今天,演讲稿成为了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编写出逻辑合理、观点明确的演讲稿,可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支持,让更多人愿意深入了解我们的观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习涂红刚演讲稿》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学习涂红刚演讲稿

组工干部学习涂红刚先进事迹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叫聂鑫,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因为懂得》。

“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是不能控制的,但生命的宽度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去年5月,涂红刚在部里为我们年轻干部授课时,所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他懂得,现在我也懂得。

早在1999年,涂红刚就借调到县委组织部干部科工作,直到他去世前几个月才提拔为干部科科长。同他一批进县委机关的15名干部,大多已走上领导岗位,但他从未因此找领导提过半点要求,更没有任何怨言。

有人说,经济发展了,领导第一个想到的不是组工干部,民生改善了,百姓第一个感谢的肯定也不是组工干部,14年的组工生涯,涂红刚又是图什么呢?是啊,图什么呢?

2012年11月,一名干部如期上任后,我看到涂红刚欣慰地笑了,并听他讲起了其中原委,这名干部在公示期内,被人以情人的名义实名举报,举报信上的时间、地点、情节十分清楚,乍一看,可信度极高。

眼看公示期就要满,涂红刚争分夺秒、一丝不苟的投入到调查工作中,根据举报信地址驱车几十公里跨县寻找线索,一次次地往返奔波,数十人的走访谈话,几经周折,进展艰难,最终还了这名干部的清白。

我问涂红刚,“您当初是帮了他的大忙,也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您?”

涂红刚淡然一笑,“人梯不比人情,不记得挺好。”

在那一刻,我懂得了组工干部的价值,我们虽然没有站在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第一线,可是各项事业离不开队伍的支撑,组织的保障;我们虽然没有舞台上的鲜花簇拥和掌声雷动,却也更珍惜演出成功时在幕后暗自欣慰的淡定从容。安心本职,甘为人梯,这是组工干部的职责所在,价值所在。

直到涂红刚去世后,我们才发现,他的抽屉里挤满了药瓶,同事们说“他一心工作,忘记了自己,透支了生命。”

通宵达旦的工作是涂红刚的家常便饭,2011年,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县“四大家”相继换届,涉及干部多,工作十分艰巨,他连续3个月“白加黑”“5加2”地工作,即使早一点回家也是凌晨两三点,但他从不喊累。饿了,就在办公室吃泡面;困了,就在原地打个盹;病了,就在深夜打点滴。

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涂红刚平日里勤于学习,勇于钻研。学习笔记和报刊剪贴资料是一捆又一捆,装了满满好几大箱,更不可想象的是全县干部花名册被他翻烂十多本。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练成县城里小有名气的“人事专家”,他绘制的换届选举流程图,成为了“工具书”;他组织实施的干部任前公示制在全省产生重大影响;他起草的大科室制改革方案在他去世后被全市推广,全省交流。

在那一刻,我懂得了组工干部的精神,无论我们前方的道路上是坎坷泥泞,还是荆棘丛生,只要专注工作,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揣在心间,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定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都说组织部门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而组工干部也有自己温馨的小家,涂红刚也是有着丰富情感和幸福渴望的普通人。因为工作繁忙早出晚归,当回到家中看到已经熟睡的儿子时,他心里也有愧疚;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加班,总是无法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时,他也会心存遗憾。

涂红刚在去世前一个月,正忙于到乡镇考察干部,一次电话响了,他果断挂断电话,然后在空暇之余打了过去,却没想到,电话里传来妻子哽咽的声音:“爸要做手术时,你说你忙,让我和姐照顾,可爸手术后到现在还昏迷不醒,你到底还管不管爸了?”挂断电话时,他已是泪流满面,并挤出时间陪伴了昏迷的父亲一夜又一夜。

在那一刻,我懂得了组工干部的情怀,他们也有儿女情长啊,只是在关爱家庭与迷恋事业的天平上,他们用更多的努力和付出平衡着双肩的责任,他们用更多的坚韧和执着诠释着党性的坚强。

涂红刚走了,生命永远定格在38岁英年,他没有气势磅礴的豪言,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 只有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和无怨无悔的默默奉献,把青春和热血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他忠诚一生的组工事业,书写成了人生可歌可泣的绚丽诗篇。

今天,在我们在座很多组工干部的眼里,我看到了泪花,我不知道这泪花中蕴含了多少我们为这位远去的好兄弟、好战友的悲伤和惋惜,也蕴含了多少我们为组工事业一路走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所品尝的酸甜苦辣。

但是此时此刻,我懂得了,在云梦昂首前行的道路上,只要像涂红刚一样,做一名“安心本职、专注工作、迷恋事业”的组工干部,我们也一定可以将一个个平凡的幕后工作打磨得熠熠生辉。

第二篇:涂红刚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涂红刚同志先进事迹学习体会

涂红刚,一名平凡的组工干部,用14年的默默坚守铸就了崇高的组工品质——对党忠诚、公道正派、甘为人梯、清正廉洁。

涂红刚同志敬业奉献、兢兢业业,在岗位上一干就是14年。他不畏基层辛苦与繁忙,坚守岗位,把组织系统的艰苦奋斗精神发扬光大,他用自己出色的工作和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伟大的一生。十四年里,他经历了4任组织部部长、2任干部科科长,常人都说组织部是干部发展最快的部门,但他一心直扑在工作上,忠于事业、心无旁骛,不受外界的诱惑和挑战,安心本职,淡泊名利,在一个办公室一呆就是数十年。

涂红刚同志心比海宽、心中装着百姓,以服务百姓为己任。“以民忧为己忧,以民乐为己乐,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这是涂红刚工作手记中的一句话。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他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他对群众心怀热情,视群众为亲人,用自己的力量尽力去帮群众解决难题,哪怕这些问题很简单,哪怕和他的工作本职没有多少联系,他也饱含着感情去帮助解决。有困难老同志反映退休年龄问题,他不敢耽误,在第一时间为老同志核实数据;有一名乡镇老干部生活补助没有及时发放,他也是第一时间内帮助老同志落实补助发放;有老同志不能办理离休手续,享受不了

离休待遇,他跑前跑后去民政部门争取部门补贴……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在病逝的前一天,他还连续工作了十四个小时,提前透支着生命……

涂红刚同志勤于学习、热爱钻研,有着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他在工作岗位上潜心钻研本职工作,成为了部门的业务骨干;在他工作的十几年时间里,他经手的数千人次干部调整、干部任免手续从未有过一次差错;他利用日夜累积,扎实学习专业理论,成为组织部里的“活字典”与“活档案”;他用时间的积累与汗水绘制了组织人事的换届选举流程图;他提议起草的干部重大事项“双报告”制、干部考察预告制等工作在全市推行……他不辞辛劳,专注事业,恪尽职守,像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般,不断争创一流业绩,成为了一个人事专家和行内家手。

第三篇:学习涂红刚同志心得体会

最近组织学习了涂红刚同志的先进事迹,他用年仅38岁的光辉生命,生动诠释了一名基层组工干部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的高尚情怀,树立了新时期组工干部秉公办事,廉洁从政的良好形象,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和组工干部的良好精神风貌,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和楷模。

要恪守信念,一心为民。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与农村、农民有着更深的感情。一方面,自己要像涂红刚同志一样,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尽力协调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还要牢记宗旨,恪守信念,自觉践行“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 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涂红刚同去在干部科14年,始终安心工作,从来没有向组织上提过要求,看到和自己一批的干部陆续走上领导岗位,他没有怨言,并坚持公道正派,严守组织人事工作纪律,敢于坚持原则,从不跑风漏气。敢讲真话,公道对待干部,公正评价干部,公正推荐干部。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把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作为不懈追求的价值准则和应有的职业操守。在任何情况下,要抵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不为名利所惑,不为金钱所引,甘于清贫,保持操守,当好铺路石,真正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要孜孜以求,锲而不舍。涂红刚同志在工作期间始终专注业务,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成为公认的政策通和活档案。并始终迷恋事业,长期带病工作,为组工事业燃尽了生命之

火。作为一名年轻干部,要把学习当成一个永恒的主题。不断加强对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法律、管理、历史等基本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专门知识的学习,做到“专”与“博”相结合,求知与修身共进步,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高。在各项工作中,把创先争优当成一种习惯,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立足岗位,积极进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学习涂红刚同志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涂红刚,一名普通的组工干部,从事组织工作14年,党性坚定,公道正派,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向我们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

学习涂红刚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质。他党性坚定、对党忠诚,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他的故事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他的奉献精神。从事着关于干部升迁去留等一系列重要工作,他却甘为人梯,任劳任怨。他是一个胸襟开阔,理性看待个人升迁去留,平和对待名利得失的难得干部。涂红刚在组织部整整连续工作了十四年,经他手调整的干部多达几千人次,但是他自己却在进入组织部后再也没有挪过窝。他把一切献给了党和人民,在不懈奋斗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平常的组工工作中,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将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政治品格,化于组工实践中。

学习涂红刚爱岗敬业、奋发进取的工作态度。他专注工作,勤于钻研,一有空闲就翻阅干部档案,对干部情况烂熟于心,是熟悉干部情况的“活档案”、“活字典”。涂红刚同志14年如一日扎根默默奉献组织工作,心系群众、为民尽责的公仆情怀,忘我工作、务实进取,源于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工作最大的动力。只有热爱,才能养成好的工作习惯,而把平凡的岗位看作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视工作为乐趣,在工作中不断地挑战自我,战胜困难,最终就能在实现自我价值中避免流于平庸。

学习涂红刚,我们还要学习他的服务群众、心系百姓的精神。在很多人眼里,涂红刚做的就是一些平凡小事,接触的也是普通群众。“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刻在涂红刚心中的理念。能够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能够让困难群众满意而归,切实感受到组织温暖。

作为一名普通公务员,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更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开展工作,服务基层,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品格,才能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成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五篇:涂红刚先进事迹

“安、专、迷”组工干部优秀代表

——云梦县委组织部原干部科长涂红刚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7月5日,云梦县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涂红刚同志,突发心脏病不幸离世,年仅38岁。他的突然早逝,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共鸣,认识他的干部群众都自发前去悼念,送他最后一程。

涂红刚同志去世后,其先进事迹得到了各级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孝感市委组织部追授其为“全市优秀组工干部”,并在全市组织系统开展向涂红刚同志学习活动。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楼阳生对其先进事迹作批示,同意追授其为“湖北省优秀组工干部”。《湖北日报》、《孝感日报》、《楚天都市报》、人民网和凤凰网等多家媒体对其事迹进行报道。涂红刚还入围10月“中国好人榜”名单。

在涂红刚生前的办公室,曾经的同事们清理他的遗物,翻看、解读他10多本工作手记,回忆起与他共事的点点滴滴,大家众口一词:在涂洪刚同志身上,生动体现了一名优秀组工干部的“专、安、迷”精神。怎样做一名合格的组工干部?涂红刚同志交出了优秀答卷:

——安心本职,忠于职守。涂红刚同志1994年8月参加工作,199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5月借调至县委组织部干部科工作,2002年3月正式调入,2003年4月任干部科副科长,2013年1月任干部科科长。他在组织部门从事干部工作14年,借用4年,在干部科副科长岗位上工作10余年,经历4任组织部长、2任干部科长,十几年来甘当配角,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一心扑在工作上。同他一起进部办委机关的15名干部中,大多先于他陆续走上领导岗位,但他从没有因此找领导提过要求,更没有任何怨言。在干部科工作,经历一批又一批干部调整,能为干部成长进步做点具体工作,他感到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并在工作手记中勉励自己“懂得选择,学会放弃,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他所在的科室承担全县干部任免、干部教育、干部监督和综合干部工作,平常只有3个人左右,工作任务特别重,经常加班加点,常年以部为家。直到病逝的前一天晚上,他还在加班为大科室制改革拿方案,为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作准备。

——专注工作,勤于钻研。他对工作能静下来,钻进去,对干部工作业务非常精通。1999年借调到县委组织部后,他一本一本地做学习笔记,做剪贴资料夹,主动参与材料撰写、课题研究,很快熟悉、适应组织工作,尤其对干部工作政策、程序和有关规定了然于胸,成为部里公认精通干部业务的“政策通”。科室同事都说,他平时工作虽然很忙,但一有空闲就翻阅干部档案,对干部情况烂熟于心,是熟悉干部情况的“活档案”。全县975名在职副科级以上县管干部,他不看档案,也能谈得出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他工作认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只要交给他的任务,都能出色完成。历经4次县乡换届工作,干部推荐、提名、考察、选举,他全程参与,每次都交上了满意的答卷。换届选举政策性强、程序复杂,涉及的各类文件(表格)多达几十种。他严格按照选举程序,科学设计出一套操作简便的流程图。哪个时间开什么会,每份文件(表格)什么时候发,发给哪些领导,一一标注出来,确保万无一失。从事干部工作以来,不管是县乡领导班子换届,乡局级班子考察,上常委会材料,任免文件的制发,还是工资调整,他都反复核对,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做到了高标准、零误差。

——沉迷事业,乐于干事。涂红刚同志把工作当事业,对组织工作全心投入、迷恋至深、乐在其中,在组织部干部科工作14年,始终保持着积极进取的状态和昂扬向上的激情。在他心里,使命高于生命。因长期劳累,使他患上了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同事多次提醒他做个检查,他都因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2011年县委换届时,他白天顶着高烧组织会务,晚上10点后才去医院打点滴,直到第二年初换届结束,他的病才痊愈。妻子清理他办公室遗物时,除了10多本学习笔记和一大摞剪贴资料,就是满抽屉的药瓶。同事们讲:“他忘记了自己,透支了生命。”在他眼里,事业重于家庭。他父亲长期身体不好,母亲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儿子正值初中关键时间,但为了工作,常常无暇顾及。长辈去世、父亲做肾切除手术、妻子住院开刀,他没有请过一天假,从不耽误工作。在他身上,激情永不懈怠。他结合工作实际,潜心研究干部政策,积极推进工作创新。由他直接组织实施的干部任前公示制在全省产生重大影响,干部重大事项“双报告”制、干部考察预告制、民主推荐和考察结果反馈制等工作被在全市推行。

——公道正派,甘于奉献。涂红刚同志始终坚持公心处事,正派做人,从不以私情废公事,从不拿原则做交易。他在工作手记中写到:“组工干部,常常扮演的是‘幕后’角色,嘴要紧,心要正。”每次干部调整,作为干部科科长的他,最先知情。他认识的和认识他的干部多,其中不乏好友、同学、同事,甚至一些领导,想通过他询问职务调整情况。对此,他始终守口如瓶,从不跑风漏气。一次干部调整,快50岁的老领导面临最后一次转岗,找他打听去向。他委婉地说:“您知道,干部工作只做不能说。”同时,他积极为干部主持公道。2012年11月干部调整时,一名干部在公示期被人举报,写信人自称和这名干部是情人关系,并留下姓名、电话。涂红刚立即着手调查,最终证实写信人所用是假名,所留号码也是子虚乌有,举报系诬告,这名干部如期任职。他严把政策标准,一次县直某部门推荐一名正股级干部改任副主任科员,经查不符合有关条件,他如实汇报,取消了那名干部考察资格。近几年,云梦县干部人事调整每年有上百人次,由于他在基础工作上把关严,没有出现一例带病提拔和违规用人的情况。

——真诚待人,严于律己。涂红刚同志在原则面前,是“铁面包公”;在干部群众面前,却是满腔热情。有的领导因调整不理解,一时想不通,把脾气发到他身上时,他总是笑颜相待;有的干部因为个人待遇问题对他指责埋怨时,他总是耐心解释。特别是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公务员登记期间,一批批干部集中到干部科上访,他积极做好矛盾化解工作,保证了改革和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对待同事,他总是以诚相待。2010年以后,部里进入了一批年轻干部,他总是手把手地教。每年年度测评他都排名靠前,但先后4次把优秀等次名额让给了其他干部。对待自己,他总是严格要求。经他协调,妥善解决了一位“隐消”干部生活补助未发放到位问题,他谢绝了这位干部送来的“感谢烟”。父亲从棉花站退休,母亲没有工作,姐姐、姐夫下岗后靠打工为生,他从没有因家庭私事向组织提要求,也没有为姐姐、姐夫的工作向其他单位领导打招呼。他甘守清贫,结婚后仍与父母挤在50多平米的旧房子里,直到有了孩子才在岳父母资助下,按揭购置了一套商品房。

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楼阳生指出,涂红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安心本职、专注工作、迷恋事业(即“安专迷”精神)的实践内容,展示了新时期组工干部的形象、精神和风采,是“焦裕禄式”的组工干部。楼阳生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涂红刚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正直品格,坚守“安专迷”之魂;学习他坚守原则、公道正派的职业操守,夯实“安专迷”之基;学习他刻苦钻研、精通业务的进取精神,践行“安专迷”之要;学习他勤勉敬业、严谨细致的优良作风,体现“安专迷”之义。要把开展向涂红刚学习活动与当前在全省上下轰轰烈烈展开的学习“焦裕禄精神”结合起来,作为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对照检查的重要内容,深学、细照、严改、笃行,不断增强践行群众路线、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上一篇:学校童心向党简讯下一篇:学习条例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