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援藏范文

2022-05-16

第一篇:对口援藏范文

西藏自治区粮食局全面贯彻落实 全国粮食系统对口援藏会议精神

【时间:2012年10月09日】 【字号:大 中 小】

全国粮食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召开后,西藏自治区粮食局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按照全国粮食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要求,全面安排落实各项援藏工作措施,全力促进西藏自治区粮食流通工作跨越式发展。

一、认真传达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

全国粮食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是促进西藏自治区粮食流通产业科学发展、确保自治区粮食安全的一次重要会议,是自治区粮食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会议,对推动自治区粮食流通工作跨越式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西藏自治区粮食局要求全区粮食部门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全国粮食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摆上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各地市粮食局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此次会议精神,推动当地党委、政府对受援衔接协调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及时组织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系统深入地学习会议精神,特别是任正晓局长、宫蒲光副主席和吴子丹副局长的重要讲话精神,领会精神实质、把握工作要求,充分认识做好粮食系统受援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粮食局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任正晓局长、宫蒲光副主席和吴子丹副局长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进一步坚定信心、明晰思路、强化措施,为推进西藏自治区粮食流通工作跨越式发展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工作责任

对口援藏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自治区粮食局要求各地市粮食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受援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有力的工作班子,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进一步健全落实职能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健全工作机制,研究完善工作制度,全面抓好受援组织、协调、落实工作。认真按照《国家粮食局关于全国粮食系统支持西藏粮食流通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全国粮食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研究梳理,进一步制定受援工作方案,分解细化各项受援工作任务,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细化到项目、量化到个人,强化责任,规定时限,加强督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三、抓好沟通衔接,着力推进援藏工作

一是着力抓好援藏规划工作。要使粮食系统援藏工作取得实效,发展改革等部门的支持是重要前提。各地市粮食局切实加强与当地发展改革等部门的汇报沟通,积极争取将粮食援藏项目纳入本地“十二五”援藏项目规划增量部分。自治区粮食局相关职能部门也积极加强与自治区发展改革等部门的汇报协调,争取将粮食援藏项目纳入自治区“十二五”援藏项目规划的中期调整或后续规划中,同时,继续加强与国家粮食局的汇报沟通协调,尽快将已确定的相关政策支持落到实处。

二是积极抓好项目投资落实和组织实施工作。按照《国家粮食局关于全国粮食系统支持西藏粮食流通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的援藏内容,各地市粮食局继续加强与对口援藏省市粮食局、中央粮食企业的沟通衔接,进一步加大援藏项目、资金的衔接落实力度。援藏项目和资金已落实到位的地市,抓紧制定项目建设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落实已确定的建设项目,力争早实施,早见效。对已签订项目合作协议的地市,继续与对口省市衔接,切实加大力度,加强对接,共同研究提出工作落实方案,抓好项目考察、论证,争取尽早将援建项目规划和资金确定下来,切实做到“真投入、见实效”。尚未签订项目合作协议的地市,主动加强与援助省市的联系协调,尽早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各地市粮食局建立健全援藏项目、资金的使用、监管等制度,用好援藏政策,确保取得实效。

三是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要求,继续做好对口援藏省市赴藏考察调研和沟通衔接有关工作。全国粮食系统对口援藏工作会议结束后,北京、浙江、福建、江苏等对口援藏省市已先后赴藏考察调研,后期,还将有部分省市进藏调研,各地市粮食局认真安排好考察地点、项目,提前做好情况汇报、项目衔接等准备工作,让对口省市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实地了解掌握本地市粮食流通工作的实际情况、存在的问题、困难和现实需求,争取支持,尽早落实项目、资金。同时,各地市粮食局积极“走出去”进一步沟通对接,争取在项目、资金、产销合作、人才援藏等方面取得更多援助,学习借鉴内地省市粮食流通工作各方面的先进经验,开拓市场,促进合作;主动邀请对口省市粮食局、粮食企业“走进来”投资合作,让对口援藏省市了解我区明显的政策优势,巨大的发展潜力,把援藏省市在资金、技术、人才、改革、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与本地市的实际结合起来,加大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开拓合作思路、拓宽合作渠道、扩大合作效果,共同开拓市场、搞活流通,实现互惠互利。

四是各地市针对目前项目匮乏的实际问题,在积极争取完成已确定援藏项目的基础上,坚持近期与长远相结合,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结合新形势下粮食流通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科学提出建设项目,建立援藏项目储备库,为争取更多的援藏支持和协作奠定基础。

五是加大队伍建设,提供人才技术支撑。人才和技术匮乏是制约自治区粮食流通工作跨越式发展的瓶颈之一,国家粮食局和各对口省市明确提出对自治区人才交流与培训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目前,全区已有两个地市与对口援藏省市开展了人才培训工作,取得了实效。各地市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下一步将积极提出本地市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人才的交流和培训工作计划,主动与对口援藏省市衔接,采取引进、挂职、培训、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大人才培养,缓解人才紧缺矛盾,特别是通过人才和技术援藏,逐步培养一批符合我区区情、粮情的专业技能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推进我区粮食流通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有设备援助的地市,注重操作人才的培养,确保各种设施设备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发挥作用。

四、强化督促检查,确保援藏取得实效

加强对粮食援藏各项任务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制度、跟踪督办制度、定期通报和信息反馈等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定期检查公布援藏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每项工作、每项政策、每个项目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各地市粮食局每季度要向自治区粮食局上报受援工作进展情况,每半年要对本地市受援工作进行一次小结,每年要进行一次全面认真总结,并及时将有关情况书面上报自治区粮食局。自治区粮食局相关职能处室积极加强对受援工作的指导协调,及时跟踪了解各地市、项目实施单位项目实施、资金使用情况,及时收集、整理、汇总全区受援工作情况报国家粮食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确保援藏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自治区粮食局每年对全区受援工作情况进行总结通报,表彰取得优异成绩的地市,并在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相关政策时,对这些地市给予倾斜与支持。

五、处理好“两个关系”,切实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各地市粮食局正确处理好“不依赖”和“离不开”、“输血”与“造血”的关系,以对口援藏为契机,在国家粮食局的大力支持、对口援藏省市的无私援助的基础上,继续发扬粮食系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努力在提升自身发展能力上下功夫。以对口援藏为平台,在全力抓好援藏资金、项目投资等受援工作的同时,学习借鉴各省市的成功经验,创新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努力挖潜项目、设施设备、资产、人员等方面的潜力,拓展发展空间,积极提升我区粮食部门的“造血”能力,用粮食流通工作的新发展、新成果回报国家粮食局的大力支持、回报各兄弟省市和中央粮食企业的无私援助。

第二篇:用心去援藏--援藏工作总结--欧洪呈

用心去援藏──援藏工作总结

欧洪呈

8月4日,来到西藏这片神奇的地方。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和我的同事一起,共同经历一段终身难忘的日子。我们从现代化的大都会来到了一个正向现代化迈进的城市-----昌都,充分感受了它的脉动。西藏昌都,这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正在焕发它的活力,向着小康社会的目标,大踏步迈进。而我们,作为首批重庆“组团式”援藏人员的其中之一,通过这次援藏,收获了感动,收获了激动,更收获了动力。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多少年来,一批批援藏干部满载着党中央的殷切嘱托,满怀着对西藏教育的无限憧憬,奉献在雪域高原;多少年来,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铭刻着各援藏省市的深情厚谊,屹立在高原大地;多少年来,莘莘学子们沐浴着党中央和援藏省市亲切关怀的阳光,在教育援藏的春风里舒展着笑脸„„

在没有去西藏之前,我们对西藏的地广人稀并没有什么概念。但是当我们坐着颠簸的汽车在广袤的原野上穿行时,才明白西藏发展教育的难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西藏的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千米2.1个人。这在重庆这样拥挤的大都市是肯定想象不出来的。而且西藏的人口居住非常分散,我们的车子在路上前进,经常从看到一户人家到看到下一户人家中间要隔上半天。这种情况使得孩子们上学非常地不方便,教师很难集中授课。于是在西藏就出现了许多十几个人一个学校的情况,这些地方大多缺水缺电,其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1 到昌都后,厨房里,灶具、锅碗瓢盆、米面油盐酱醋等一应俱全;住的方面基本家具样样有,就连枕头枕套都是双的、连拖鞋也是冬夏备齐,考虑非常周到细致。特别是上至市主要领导下至学校领导和后勤老师对我们一行的重视和生活上的多次人文关怀,让我们有了家的感觉,为之感动!

这次三年援藏之行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援藏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是对我们心灵的一种净化和升华。

到了西藏之后,我们从自己看到的,新闻里看到的,才知道原来在西藏这个外人看来神秘而美丽的地方,有着这么多的忧伤。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人口居住的分散,使得这里的孩子接受教育的难度比别的地区翻了几倍。家长们很多很想送孩子去学校,可是却受到了种种因素的限制,只好让他们放羊、放牛,延续着祖辈的生活轨迹,无力摆脱贫困的现状。当我们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上学的眼睛,我们的心一阵阵地痛。

尽管国家已经投入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展西藏的教育事业,但是还有一些家庭的孩子仍然徘徊在校门之外。这让我们不禁想起以前做节目的时候看到的新闻,说是内地的一些孩子因为厌学,沉迷于网络等原因而逃离校园,最后家长、社会和学校想了各种办法把他们重新拉回校园。我们想到,真应该让这些孩子去一趟西藏,他们就会明白,他们读书的机会是多么的可贵,在中国,还有多少孩子因为贫困等原因无法进入校园读书。而我们自己则更是看到,西藏地区的同志们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够用自己全身心的热情,去

2 投入西藏的教育事业,让我们感到深深地惭愧。他们对于工作的认真和投入,让我们觉得,西藏的教育发展尽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有这样一批热血仁人在这里,将来肯定能圆满达成目标。

重庆市市委、市政府也非常挂念我们,主要领导一行还亲自前来看望,我们感动,我们热血沸腾,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把工作干得更漂亮一些呢?

在一高,除了教学工作外,我还主动承担了党建工作,以及校办的其他一些工作,我想,我一定要在这里留点什么,至少离开时,要给重庆组留下一些好的印象,不辱使命!

正如孙书记所说,西藏缺氧,但不缺精神。 援藏是一种缘分,更是一份责任。总之,在市委市府的关怀下,在整个团队的协作下,我们要发扬老西藏精神。逐步适应环境,先做好昌都人,再做好昌都事。我们有信心圆满完成援藏任务,三年后交上一份满意的答。

第三篇:援藏好干部

2007年7月,重庆市第五批援藏干部黄燕像很多援藏干部一样离开故乡和亲人,走进了藏东南的门户芒康,担任分管水利和旅游的副县长。这位重庆汉子与沟壑纵横、“三江并流”环境培养出的康巴人有着同样的性格——豪爽、质朴。他日夜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多做点实事,让老百姓富起来。

黄燕在自己主管的水利和旅游业上做起了文章。旅游业是西藏的主导产业,而芒康与云南、四川接壤,

214、318国道在此交汇,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捷。更让他惊喜的是,芒康境内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品质较高,既有历史和文化积淀厚重的茶马古道、邦达仓遗址、尼果寺、西藏惟一的天主教堂等人文景观,又有曲孜卡温泉、千年盐田等自然景观。黄燕的思路随着对芒康了解逐渐打开,他立志要让旅游成为芒康强县富民的“助推器”。

在县委班子的领导下,黄燕积极着手芒康旅游开发。他深知旅游开发,规划要先行。由他牵头组织干部、邀请专家召开了旅游发展研讨会,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芒康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出炉。把规划变为蓝图需要社会资金的注入,在他的努力下,2008年6月县政府与西藏宏绩建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西藏旅游开发总公司签署了芒康南部旅游景区景点整体开发协议,项目总投资5亿元,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打造节庆文化,推动旅游品牌建设。你只要在百度、搜狐网页输入“第三届西藏茶马古道芒康·盐井旅游文化艺术节”,就会有数千条相关报道,“芒康”、“盐井”已经成为世人皆知的名片。2009年艺术节期间,6万余人次的群众和慕名而来的游客参加了开幕式、文艺表演、弦子及服饰表演、传统赛马、特色产品展销等活动,经贸洽谈成功签署协议资金6.505亿元。古盐田、曲孜卡温泉、天主教堂被批准为国家预备4A级旅游景区(点)。

援藏“苦”,但黄燕不这么想,他始终坚持“艰苦不降标准,缺氧不缺精神”

的信条。在芒康的1000多个日夜里,他走乡串户深入基层,下乡不住乡政府,而是住农牧民的家庭旅馆,与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下盐井村开家庭旅馆的罗松邓珠说,黄县长住在我们家,吃糌粑、喝酥油茶、拉家常,经常问我们今天有多少客人,收入情况怎么样。最令罗松邓珠高兴的是,在黄燕的协调下,罗松邓珠的“古盐缘”藏家乐网站开通了,入住的客人也比以前多了。“听说他不久前回重庆了,我们一家人都挺想念他的。”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一个人的历史是自己书写的。援藏期满,黄燕回到了重庆,但西藏人民不会忘记他。西藏宏绩建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尼玛扎西这样评价他:“黄燕副县长不远千里来到芒康,为当地的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为企业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为芒康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第四篇:中国梦——援藏

梦想和理想,一样吗?面对这样的难题,疾控人是否有过迷茫和彷徨,我们中的一员用他的行动在探索着答案,请听卫

生科代表涂程同志的演讲_《援藏心路,我的甘孜梦》

援藏心路,我的甘孜梦

“中国梦”,好简单的三个字,也许你会在一闪念之后忘记,但细细品来心中不免击起层层波澜。“梦”,原来我们还可以提梦想,回想一下你上次思考梦想是在什么时候?社会竞争加大,经济迅猛发展,让许多人在感受到种种压力后,已无从去思考梦想。以前我们提到更多的应该是“理想”,不知你是否细想过“理想”与“梦想”差别,一字之差实则相隔万里。理想是时间的产物,是追求眼前的生活目标,从而憧憬未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梦想”则不然,“梦想”是藏在人们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渴望,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和潜意识,也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原动力。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当我们伴着医学生誓言,踏入医学的殿堂,我们的理想是成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是成为风光无限的当代名医。然而命运的轨迹把大家汇聚到疾控的道路上,我们努力工作,防病的成绩却隐没在枯燥的发病数据之中,甚至没有显性的回报,我们的理想 受挫,我们的梦想又在哪里?曾经也迷茫,也消沉,或言转行,或言工作比命长。难道……人的一生就只有昏昏噩噩,而梦想……就成为苏醒的动力指路的明灯。

三年前,为援藏干部体检,让我首次接触到藏区,神密的高原巍峨的雪山印入脑海同时还有可怕的包虫和鼠疫,激起了我作为一个疾控人心中潜在的梦想,我要到藏区去,我要去挑战雪域高原的病魔。一年前,我有了圆梦的机会,成为一名光荣的援藏干部。第一次进藏,我不仅体会到美丽的风景,更体会到了甘孜疾控人的热情和坚守,无论怎样恶劣的自然条件,都不言放弃。四千多米的生命禁区,疾控人奔驰在草原上,勇敢地直面鼠疫和包虫的致命威胁。红旗卡子,我第一次看到了不通电的强毒试验室,真实地体会到什么叫呼吸困难。我为这样的疾控精神所折服,同时也在心里升华起更大的疾控梦,甘孜梦,健康梦,我要用我的双手为甘孜发展与和谐做点什么,可是面对现实,我却感到自己的渺小,专业的错位使我只能像个小学生一样跟在别人后现学现卖,我一直在焦虑地问自

己:两年时间好紧,以我的专业能力,能为甘孜留下什么?

有梦想就有机遇,州疾控给了我这样的平台,我被抽调到州上,从事自己的专业——职业卫生,在这里我看到了领导的期许,群众的渴望。我惟有努力工作,不辱使命,在中心领导的关怀和同志们的协作下,我的专业协助州疾控成为四川藏区第一家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甘孜的企业和工人再也不用为职业体检而忧虑,再也不用耗费大量金钱和时间出州体检了。我和门诊、检验、卫生科的同志们一起跨泞泥,趟沟渠,上高原,下矿硐,完成了全州第一例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面对拿到报告感激的客户,我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我们疾控人的点滴工作化作了和谐甘孜、健康甘孜的组成细胞,这难道不是内心最好的回报吗?

今年年初全面铺开的职业体检不仅实现了体检人数的增长,中心技术服务收入的飞跃,同时也促进了人才的储备,技术的进步,州疾控中心有了一支职业病防治的专业队伍,但是这些工作也使我们认识到甘孜职业病防治形势严峻,我们离健康甘孜的美丽梦想还很遥远,我们惟有策马扬鞭、催蹄奋进,才能逐渐地推进。甘孜州的卫生技术服务有了开创性的起步,还需要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经济社会进步也给疾控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在扩张、人口在增加,我们的饮水卫生是否能适应这种变化?随着医疗机构的发展,放射线危害和医源感染在全州到底是个什么程度?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能否支撑起甘孜州旅游经济的开发?学校卫生工作能否保证学龄儿童健康不受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食品安全的现状是否能跟上社会的发展,是否能满足政府和百姓的期许?这些都是我们未来要回答的问题。要尽快实现健康甘孜梦,我们不能坐等答案,我们要引导和动员全州的疾控卫士想办法、做监测、摸底数,在全州建立起五大卫生的工作网络。

“梦”是我们的信念,必将指引我们前行,带给我们内心的愉悦,现在我已经明白“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我的梦、援藏梦、疾控梦,已经汇聚成健康甘孜梦、中国梦。实现这个梦,我必须脚踏实地、立足本质,用工作实绩回答“离藏留什么?”我梦想,数年后我回首今日,我不会遗憾,不会后悔,因为我的内心深处不仅留下了工作的印迹,

还留下了甘孜疾控人奋进的身影,留下了甘孜疾控的精神,留下了见证甘孜疾控开创性工作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这就是我的甘孜梦中国梦。

第五篇:援藏心得

深入学习全面部署加快推进 更加自觉地做好援藏工作 ——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对口支援西藏座谈会上的讲话体会 7月20日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西藏自治区在拉萨组织召开了对口支援西藏工作座谈会,习近平副主席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讲话在深入总结援藏工作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做好援藏工作提出了“五个始终”的要求,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对援藏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八宿县位于藏东南部,地处高山峡谷地带,自然资源十分匮乏,农牧业基础薄弱,人均纯收入处于全区中下水平。武汉钢铁公司自2004年承担对口援藏西藏八宿县任务以来,累计投入援藏资金5625万元,建设援藏项目32个,为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8月,武钢第二轮和第三轮援藏干部交接,第三轮援藏工作顺利启动。同年11月,武钢与八宿县签署了“十二五”期间对口支援协议,五年协议援助资金5000万元。

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副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全面部署武钢新一轮援藏任务,加快推进援藏工作向前迈进,更加自觉的地做好援藏任务,是摆在武钢第三批援藏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副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和八宿县实际,按照县委、县府“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

1要求,武钢援藏干部在深入分析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以“五个始终”为新一轮援藏工作指导思想,以“两个立足,四个结合”为新一轮援藏工作思路,以“抓住重点、关注热点、突破难点、培育亮点”为新一轮援藏工作要求,不断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

“两个立足”。即新一轮援藏项目要立足向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上倾斜,向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倾斜,通过项目建设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四个结合”,一是干部援藏与经济援藏相结合。新一轮援藏干部在“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和能力素质培养,为更好的履行职责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要统筹援藏资金,确保协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保证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二是“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新一轮援藏在提供必要经济支持的同时,更多在增强八宿自我发展能力上下工夫,根据当地的资源特点、产业特征和基础情况,提出了“一产保温饱、强基提本、农牧结合,二产突特色、发掘优势、创先强优,三产大发展、多路经营、多路进发”的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挖掘“一江(怒江)一湖(然乌湖)一带(然乌至同卡公路沿线)一点(邦达机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河谷农业、邦达草原畜牧业、高原特色旅游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既要帮助完善硬件建设,夯实社会发展的基础,又要把更多工夫下到软件建设

上,统筹技术援助和本土人才培养,形成经济援藏、干部援藏、技术援藏和本土人才培养协同推进的支援模式;四是近期援藏与远期援藏相结合。新一轮援藏干部要立足当前,抓紧编制好对口援建规划,尽快明确三年援藏任务和年度安排,把急需干、群众迫切盼望的、现在就能干的事情先干起来。同时着眼长远,充分考虑八宿未来发展需求,本着先急后缓、远近结合的原则,有序推进远期援藏各类规划编制。

按照“两个立足,四个结合”援藏思路,武钢第三批两名援藏干部以发展八宿、建设八宿、稳定八宿为己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副主席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谋划援藏思路,创新援藏方式,拓展援藏领域,不断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一是创造性地开展援藏工作。面对八宿宣传实际,我们创办了《八宿报》,在昌都十一县属首创,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人大主任向巴平措同志还亲自为《八宿报》题名。为提升城市品味,美化环境,我们与武汉东湖荷花园沟通协调,在八宿县武钢广场人工湖引种荷花,荷花种植在全区尚属首次。二是加强技术援藏。在我们沟通协调下,促成了武钢设计院与八宿战略合作,今年四月份,武钢设计院选派技术人员到八宿对然乌镇等7个乡镇中心小学校舍和县城地下管网进行设计,并对本土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培训指导。三是制定中长期援藏规划。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十二五经济援藏规划(草案)》

和《2010-2013年三年援藏项目规划》等中长期援藏工作指导性文件。三是加紧援藏项目实施。今年4月武钢第三轮首批援藏资金480万元拨付到位,用于县人民医院基础建设,同时我们选定四个改善民生项目,即邦达镇小城镇建设(三角广场)和邦达村、日吉村、乃然村村容村貌整治项目,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习近平副主席讲话为新一轮援藏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支援八宿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担子异常繁重,武钢援藏干部要从思想上对援藏工作进行再深化,再促进、再推动,把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到具体细节当中,坚持援藏工作不放松,不断推进援藏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努力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促进八宿在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对口援藏范文】相关文章:

安徽对口高考范文05-23

对口援疆范文05-16

对口援疆政策范文05-25

安徽省对口高考范文06-06

援藏感悟范文05-17

援藏心得范文05-17

援藏干部范文05-18

援藏感想范文05-18

援藏人员范文05-18

援藏申请范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