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2022-07-08

第一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之利处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是指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堂教学以外进行的各种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下面就是我对语文实践活动的见解-----广泛开展课外语文实践活动。

1、有利于打破课内外界限

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开展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避免课内与课外认为的割裂,加强课内外的联系、校内外的沟通和科学间的融合,能帮助我们改变对语文教学那种传统的理解,是语文教学活起来,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天地更广阔。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读书读报,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过的心得。如:读书会、故事会、朗读比赛等,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2、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训练语文基本功的主要阵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基本功,要达到牢固掌握,得靠实践。开展课外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比较多的实践机会,如:课外的大量阅读、开展调查访问活动、办手抄报等,这无疑对巩固课堂教学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加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有益的。

3、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多渠道地、较快的接受各种新信息。这些在课外获得的有关自然、社会等方面的信息,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既有助于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又

为语言表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适应了小学生生理发展的特点。学生喜欢参加这些活动,寓学于乐。在活动中,学生的观念、性格、情感等得到健康的发展;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学习观察,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发展认识能力,陶志情操。由于绝大部分活动本身具有教育意义,所以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使学生从小热爱生活,渴望创造,增强集体观念和组织纪律性。

5、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个性特长

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强调学生自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比如;有的爱好讲演、有的喜欢作文、有点擅长书法等,他们可以分别参加相关的活动,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区,调动他们的自己能动性,发挥各自的潜能,发展个性特长。这对人才的成长大有好处。

6、有利于推进小学语文的整体改革

把小学语文实践活动提到重要位置进行研究,打开一扇从新的角度研究语文教育、教学的窗口,启迪了新的思路,促使广大小学语文驾驭工作者寻求学生素质发转的生长点、强化点、结合处、动力源等,从听说读写,从知情意行,从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和学科之间,考虑方方面面的促进学生成长的因素。从而也推动小学语文的教育整体改革。

第二篇:浅谈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

李德会

学以致用,应该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教材中综合性学习就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语文园地中“展示台”就是训练学生书本知识与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点。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开展语文实践活动。那么,如何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做法。

首先,我们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时要考虑到农村学生知识水平,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客观现实,策划好一个适合农村孩子去进行实践活动的主题。如其不然,活动就无法开展。笔者执教第五册教材时就选定“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这学期语文实践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孩子们咋一听,感到摸不到边际。此时,把活动主题具体化尤为重要。于是拟定传统节日文化、对联文化两大块。这两块,孩子们有感性的认识,较容易把握。传统节日文化又细分为两个子项目:1,传统节日来源。2,传统节日习俗;对联文化也细分为几个子项目:诸如对联故事,趣联集粹,春联展示等。对活动的开展进行量化分工。分工越具体,目标越明确,活动越容易开展。孩子们得到具体任务后,教师此时应指导孩子们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可以问爷爷奶奶;到书籍报刊上找资料(可去书店);上网搜索等。

其次,语文实践活动要出成果,要让孩子们有成就感。孩子们把资料搜集到了之后,大家共同探讨,进行取舍,通过展示台,手抄报等形式进行展示。有条件的话,把孩子们搜集整理好的资料按目录打印集结成册,成为一本像模像样的“书”。他们就是书的作者。这种成就感的激发不但使孩子们对自己的活动能力增强了自信心,而且对以后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再次,实践活动结束后及时的归纳总结是很重要的。教师应与孩子们共同体会活动的意义:作为一个中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独特之处,为自己是中国人而倍感自膏。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学到了那些搜集资料的方法与技巧;活动中大家合作的快乐与烦恼;活动中最深的体会与收获等等。笔者深信,多进行这样一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孩子们的语文能力,策划能力,合作协调能力都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第三篇:小学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

姚寒梅

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使语文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使语文教学变封闭为开放,成为一泓活水。在此,就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浅论一些自己的拙见 。

1、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恩格斯说过:“从事实践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语文实践活动经常把写作、口语交际教学融合在活动之中,从而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实践活动可以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语文实践活动大部分需要学生密切合作,这样会培养他们的交流合作能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必然要运用学过的多种知识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实际操作的能力。比如开展“所在社区用字情况” 的调查,对不规范的用字的辨认过程一定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而怎样让人们做到规范用字就需要靠孩子们开动脑筋想出巧妙的办法,这会涉及到文明交际方面,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实践出真知,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还可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而这些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己探索获得的,所以理解更为深刻,运用起来灵活自如,这样培养了学生自学自育的能力。实践活动拓宽了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了课外知识。使得学生不仅养成了探索学习的习惯,还锻炼了他们搜集、处理、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

2、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

实践活动是开放性的,不仅有学习实践,校园生活实践,还有社会生活实践。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可以让学生自觉感受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关心社会,从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开展“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学生不但要查阅相关资料,而且要走出学校,调查研究,了解社会,采访社会人士,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如当小保洁员、小宣传员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每个人作为社会成员应当为社会作出贡献,不能危害社会,这样社会才会和谐地发展,社会成员才会幸福地生活。

3、实践活动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教学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改变,懂得让教学面向社会生活,面向学生实际,懂得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发展自己,提高语文水平。使学生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享受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乐趣,使学校教学成为学生沟通社会生活的平台,使孩子们体验生活的成功,做人的成功。教师在教学中,以课堂实践为主阵,以学生实践为核心,以课外实践为延伸,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实践活动让教师更容易深入学生当中,成为他们的朋友,让教师领悟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愿望:“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取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

4、实践活动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挖掘教材内容

实践活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地区和学校资源特色,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并确定科学的评价体系。这样自然会深入钻研教材,更好地挖掘教材内容。在开展实践活动“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之前,为了把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可引导学生把大题化小,讨论可以从哪些具体方面开展调查,比如“垃圾与我们的环境”“关于白色污染”“小山沟的变化”“关于六店自来水的调查”……教师鼓励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使调查活动更切合实际,更容易操作。

综上所述,语文实践活动在促进学生成长与进步的同时,对教师的成长与进步也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学习不单单是学生同时也是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重建教师的课程意识。

第四篇: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教学时以方法和技能的习得为基础,主要从小组合作学习、搜集资料,处理信息、凸现语文学习要素这样几个方面论述引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避免走过场现象,真正把学生带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大门。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学法指导

《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并把“综合性学习”列入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成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倡导。

即便如此,在现实教学中,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还没有真正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积极认可和重视,教学中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学生没有真正被带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大门。

基于这样的事实,在三年级的第一学期,我们以方法和技能的习得为基础,以《身边的传统文化》等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为依托,对学生进行了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引导。

具体而言,我们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一、怎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个主阵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而农村小学生受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的制约以及家庭的影响,大多缺乏自主的合作意识。在活动指导过程中,我们首先将引导学生和实施研究的着力点放在合作方法的指导和合作意识的培养上。以《身边的传统文化》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例,我们主要重视这样几个环节的指导和研究:

1.如何组成有效学习的合作小组。针对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我们从兴趣、能力、家庭住址等方面综合考虑,以兴趣为导向,以能力为基础,以家庭住址为参考,帮助学生结合成比较合理高效的学习小组。如:在引导学生开展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我们先按黄梅戏、端午节、春节这三个内容将学生初步分成三个大的兴趣小组,再根据兴趣小组中学生的不同学力并综合考虑家庭住址(就近原则)关系,将学生分成几个六到八人的学习小组。接着,让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成员的具体分工,教师分别给每个小组提出建议,引导各小组展开学习活动。

2.如何开展小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实行组长负责制,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小组学习计划,按计划开展活动。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经验和能力,教师帮助各小组完善计划,指导他们怎样按计划开展活动。活动过程中,要定期交流讨论,共同解决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共享实践成果。如,我们为学生提供的“了解家乡过春节的风俗习惯”这一活动指导方案就包括“小组成员”和“分工”两个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

二、怎样搜集资料,处理信息。

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搜集资料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任务。以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为例,有关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不仅限于人们最熟悉的纪念屈原,还有其他的一些说法,这些说法很难从身边的人口中得到,需要从有关书籍和网络上搜索。我们引导学生既要充分利用身边的已有资源,进行观察、走访、搜集,又要敢于、善于向身边的人“求助”,请他们帮助自己搜集资料。考虑到家庭和社会还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新课程建设中来,作为教师,还要为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展开帮助他们与家长及其他人员沟通、合作。在信息处理上,我们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文字记录、音像收集、动手操作等,以利于交流和展示。

具体操作中,我们引导学生在制定活动计划和方案时,一定要列出小组内准备运用的资料搜集的方法,如:请教家长或其他人;查资料;自己动手做一做,试一试等。

三、怎样凸现语文学习要素。

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的,其落脚点是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因此,它的实践性、综合性都要立足“语文”。学生刚刚踏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大门时,可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因素上,兴趣点落在“好玩”二字上,而忽视了“语文”的习得。此时,教师要意识到,综合性学习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综合性学习将听说读写整合在一起,既为听、说、写创设了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又为学生课外阅读圈定了内容,指明了方向。在给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规模小的活动,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于活动之中。以《身

边的传统文化》为例,在“了解家乡过春节时的风俗习惯”这一活动中,我们安排了以下一些规模小的活动: 贴春联:1.我知道了为什么贴春联--

2.我搜集了一些有关春联的知识--

3.我们搜集了很多春联--

4.我写了一副春联--

贴门神:1.我听说了为什么贴门神--

2.我了解了门神的来历--

吃年夜饭:1.我知道一些吃年夜饭的习俗--

2.我想告诉大家我家是怎样吃年夜饭的--

祭祖:1.我了解了为什么祭祖--

2.说说我家的祭祖场景--

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就可以把写作、口语交际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从而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通过一学期的活动的开展,我们逐步明确了农村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策略,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农村小学中年级段的有效开展找到了第一把钥匙。

题目:《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姓名:徐梅田

学校:连云港市赣榆县黑林镇中心小学

地址:连云港市赣榆县黑林镇中心小学

邮编:

电话:

222122 0518—86751021

第五篇:如何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沙城镇第五小学张皓云

重视学生语文综合实践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的理念。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走出封闭的课堂,去实践、去探索,在实践和探索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关心生活、热爱生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参与意识,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仅如此,还应该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因此,在贯彻、执行新课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抛开那些陈旧观念的禁锢,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重新构建语文教学的新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巧用形式,“动”中带“活”。

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和途径多种多样,新颖有趣,如口语交际、节目表演、材料收集、调查研究、绘画等。我们只要正确把握活动的形式和途径,鼓励学生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角色中,手脑并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动手动口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活起来,动起来。

二、要放手活动,让学生独立参与。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实践活动课重在参与。学生只要在教师的正确具体地指导下,积极动手实践,认真思维,灵活运用,就是一堂成功的课。如上实践活动课《赏古诗》前,学生能够充分地查阅资料,加以整理。在课堂上,学生拿出自己的劳动成果来相互欣赏品味,使每个人都有一股自豪感。

三、重视语文实践,提高语文素养

汉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母语教育的基本特点,第一是有很强的实践性;第二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语文学习的机会无时不有。汉语文教育要遵循母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具体说来,要体现如下“五个相结合:

(一)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换句话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学生能够运用语文去实践,就“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必须注重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既应注重为实践而学习,又应注重为学习而实践,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学习与实践相交互。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课堂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可谓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成为“语文实践”的渠道,可以说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语文学习的机会无时不有。因此语文教学要注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展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加强与课外、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变读书、答问单调的形式为课堂上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讨论、游戏、表演、展示、欣赏、评价……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同学间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使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课内外相沟通,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三)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尽管幼儿认得大量的生字,但所认的只是生字卡片,或者是某一字的图样,并没有真正把握这一语言符号的实指意义。这就是理性与感性相脱节。只有通过具体的语文实践,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交融起来,使理性的抽象的符号与具体的感性的事物对应起来,从而发生关系,发生意义。

(四)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母语的掌握和运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语文规律的习得、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升必须来自于大量语文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且任何知识与观念的积累、能力的发展和素养的提升都必须经历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并且这种“习得的过程”对个体的语言系统来说,

也并非是一种纯粹由外而内的单向运动,而是一种在实践过程中内外交互的双向运动。如果单单机械地强调由外而内的吸纳,就会产生“死潭水”现象;只有不断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积累,并不断地把积累的东西应用于实践,才能使语文学习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语文素养才能得到不断的提升。语文实践是“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唯一渠道,是经验向能力、素养转变所必须经历的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与飞跃过程。

(五)体验与感悟相结合。母语是丰富多彩的,十分鲜活的,为了把握母语的这种丰富性、鲜活性,必须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去体验,去感悟,去积累。语文实践是体验、感悟母语之妙的唯一渠道。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发挥个人和群体的聪明才智,运用多种语文实践的形式,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积累,在实践中提高。

最后谈在操作过程中教师所要注意的: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要明确,内容要充实,形式要新颖,准备要充分,结构要合理。

(二)与家长沟通好,取得协助与支持,提供材料并监督控制孩子上网的行为,以防学生借机玩别的。

(三)这个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收”与“放”的问题最为关键,也最难把握。放手发动学生,但也要提供一个总主题和一些参考性的意见,不能听之任之;完全放手,容易让学生处于无政府状态从而造成散漫适得其反。

(四)教师应重视实践过程中的学习,即重视过程而不单单只是注重结果。不管成功与否,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

综上所述,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并开展,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