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课论文范文

2022-05-12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瑜伽课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通过对徐州医学院瑜伽选项课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此项目的认知程度,以及瑜伽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与健身功能,以便于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篇:瑜伽课论文范文

《瑜伽》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一理念为理论依据,遵循体育教学原则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在练习中既掌握基本技能又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为终身锻炼身体打下基础。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瑜伽是一种集智育和体育于一身的练习方法,瑜伽中的体位练习与冥想练习,是最有益于整个神经系统的锻炼体系。瑜伽的训练教学,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瑜伽修炼方法,即塑造学生的形体,又缓解紧张的学习所造成的压力,为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我校高二年级的20名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后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其认知能力特别是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多数女生在身体发展方面,由于运动时间的不足和生理上的变化,导致女生上肢力量较差,下肢较重,身体的平衡性、柔韧性、灵活性也有待于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应使学生充分了解自我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瑜伽学习与身体锻炼,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上课学生中除两名在高一年级校本课中学习过瑜伽外,大多数是本学期首次进行校本课选课学习。经过本学期前半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瑜伽运动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了一些瑜伽基础知识和胸式、腹式呼吸法,瑜伽的基本站姿、坐姿,古典拜日式等一部分简单的瑜伽体位法,但动作还不够准确、连贯,呼吸配合还不够顺畅。因此,学生对继续深入学习瑜伽充满了期待。

(三)教学方式与方法

1.重视体位法的功效讲解,丰富学生体育保健知识

教师的讲解贯穿课堂始终,对每个体位的动作方法、要点、功效和连接都进行细致的讲解,注重启发与激励法的运用,使学生在学练中不断丰富知识的同时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2.运用心理调节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瑜伽的呼吸、冥想、体位等教学内容,控制并调节学生心理因素,在不断改善内心趋于平稳祥和的状态下,可以有效地提高体位的完成质量,并提高学生的心智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合一的锻炼效果。

3.运用合作学习法,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在教学中依据自愿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互相帮学,完成瑜伽单个动作和串联动作,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等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实践交往能力。

4.技术准备

瑜伽垫21块、多媒体设施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认知目标:学生了解瑜伽体位动作的特点和锻炼价值,90%以上的学生知道新授5-6个体位动作的要点和与呼吸配合的基本方法。

2.技能目标:在上节课的基础上,90%左右的学生较好掌握侧三角式等5-6个体位动作,全面活动身体各个大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柔韧性,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纠正不良体姿、改善体型、增进健康。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瑜伽练习来排解压力,舒缓紧张情绪,使心态平和,宽容,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并在自主、合作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体位动作方法。

教学难点:呼吸与体位动作的配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程(2分钟)

教师活动: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和要求,了解学生有无感冒、发烧和女生月经期等情况,安排见习生活动。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结合上节课学习掌握情况理解本节课内容,端正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如实反映身体状况,见习生按照老师要求活动。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练习瑜伽的兴趣,了解学生身体状况,避免损伤,有效地导入到课程中。

(二) 调息与热身(6分钟)

教师活动:1.教师语言引导,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组织学生唱诵。

2.教师语言引导,组织学生调息(6次)。

3.教师示范讲解,组织学生做热身运动:(1)单臂风吹树式(2)蜂雀式(3)简易双角功。

学生活动:学生在音乐伴奏下集体进行唱诵;然后在教师语音引导下进行“OM”语音调息练习;学生观察、听讲,集体做热身运动,自我调控。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唱诵和调息放松自己的身体,有节奏的缓慢呼吸,并在呼吸配合下进行充分热身,避免拉伤,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身心基础。

(三) 复习已学瑜伽体式(8分钟)

教师活动:1.教师提示学生思考问题:体式练习与呼吸的配合有无规律?一般规律是什么?并结合后面复习已学体式进行深入讲解。

2.教师用语言和动作指导学生先分解后完整练习:(1)猫伸展式(2)屈膝侧伸展(3)半跪舞蹈式。

3.教师观察,巡回指导。

学生活动:1.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教师提问,观察、记忆相关知识。

2.学生跟教师进行动作——调息——动作练习。

3.学生集中精神,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加深对体式动作与呼吸配合的一般规律,更好地掌握各个体位动作方法和功效,发展身体柔韧和协调性。

(四) 新授瑜伽体式(24分钟)

教师活动:1.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和要求,语言引导学生集体练习:(1)侧三角式(2)腰转动式(3)鸟王式(4)兔子式(5)骆驼式(6)鱼式。

2.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优秀生展示,观察、评价。

4.教师再次语言引导学生练习。

学生活动:1.学生认真听讲,集体练习。

2.学生自由结合同伴进行自主、合作练习,相互提示和帮助,纠正错误。

3.优秀学生展示,学生互评。

4.集体练习、深入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练习逐步掌握体位动作方法,并通过自我展示,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五) 瑜伽休息术(3分钟)

教师活动:在音乐伴奏下,教师语音引导学生放松。

学生活动:注意聆听老师的语言,以学生冥想为主,从左脚的大拇指开始,从下肢—腹部—上肢,有意识地运用身体和意识进入深层的放松状态。

设计意图:瑜伽休息术,进行全面的身心放松。

(六) 课堂小结和教学评价(2分钟)

教师活动:1.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对学生表现进行总结,提示学习方法。

2. 组织学生根据评价量表进行自评、互评;布置课后练习;师生再见,组织学生收还器材。

学生活动:1. 回忆学过的知识,思考并回答出相關知识,构建这部分概念图。

2. 学生收还瑜伽垫;课后复习。

设计意图:进行课堂复习和课后巩固。

五、教学流程图

作者:徐惠

第二篇:瑜伽在大学体育选项课中开展情况初探

摘 要:通过对徐州医学院瑜伽选项课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此项目的认知程度,以及瑜伽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与健身功能,以便于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瑜伽;健身;教学

瑜伽是以瑜伽呼吸法、伸展法为基础,融合了芭蕾、健美操、舞蹈等内容的休闲健身项目,通过练习能够解除练习者的心理压力,排除体内毒素,有效调理身心,轻松健身。并且练习者不受时间、环境、场地等因素的约束,随时都可以在站、坐、卧的姿态中进行练习。因而,在世界范围内,瑜伽运动受到了大众广泛的欢迎。瑜伽是徐州医学院公共体育课程中的选项课之一,自2009年课程开设以来受到学生的普遍关注和欢迎。它瑜伽各种体位及呼吸法等呈现了女性的健美的气质,包括身体的协调性、动作的韵律及力量的柔美等等,也正是这些符合女性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动作推动了瑜伽这项运动不断发展。本文通过对参加选修过瑜伽选项课的2009级和2010级女生进行调查, 充分的论证了瑜伽选项课的开展情况及必要性,也进一步说明了瑜伽这项运动的健身价值。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以参加瑜伽选项课的徐州医学院2009级和2010级的60名女生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等资源,以“瑜伽”、“教学”为关键词查阅相关文献。

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设计了《瑜伽选项课教学开展情况》的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60份,其中有效问卷60份,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3、数理统计法。用Spss12.0、Excel等软件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学生对瑜伽选项课的认知程度

以“认知程度”为因素进行分析,从表1我们不难看出:1、有26%的学生对于瑜伽这一项目的学习兴趣浓厚,34%的女学生选择了“喜欢”,而只有占10%比例的学生选择了“不喜欢”,反映了瑜伽选项课的开设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2、选择“教师的形体示范能力对学习兴趣起到直接影响”选项的女学生的比例占83.3%,教师的示范动作是最直观,这就要求担任瑜伽选项课教学的老师要熟练、准确的完成动作示范,不断充实自身,给学生最直观的视觉体验;3、所有参与调查的女学生都认为瑜伽选项课的开设是有必要的;4、在“瑜伽选项课的学时安排能否满足你的需求”这一选项下,53.3%的人选择了“否”,充分说明了徐州医学院瑜伽选项课有必要增加学时,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学习及锻炼的需求。

表1 瑜伽选项课的认知程度统计表

(%)

1.对瑜伽的学习兴趣 特别喜欢 喜欢 一般 不喜欢

26 34 30 10

2.教师的形体示范能力 影响很大 有一定 没有

对学生兴趣的影响 的影响 影响

83.3 13.4 3.3

3.学校公共体育课开展 有必要 没必要

瑜伽选项课的必要性 100 0

4.瑜伽选项课的学时安排 能 否

能否满足你的需求 46.7 53.3

(二)瑜伽锻炼价值与功效认知情况

从下面的统计表(表2),我们可以看出通过瑜伽选项课的学习,学生一致认为通过瑜伽体位和呼吸法等练习能改善自身的健康程度(包括机体和精神),大多数练习者愿意将瑜伽作为修身养性的锻炼项目。

表2瑜伽的锻炼价值与功效认知统计表

(%)

参加瑜伽选项课的徐州医学院2009级和2010级的被调查的60名女生中:

1、60%的人认为瑜伽能起到健身和塑造形体的作用;

2、大家一致认为瑜伽可以帮助消除脂肪、维持机体生态平衡,同时可以增强体质使机体得到全面、协调发展;课堂练习时,大多数学生对于肌肉的牵拉、扭转的要求较高,力求做到体位的最大幅度,力求形体美和力量的完美结合。

3、63.3%的学生瑜伽练习者认为,通过练习可以调节自身的情绪,使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完满的精神状态是练习者的终极目标。

4、有70%的学生练习者认为,瑜伽练习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同时增强自信心;医学生的课业任务较重,学习压力较综合性大学的学生稍大些,瑜伽能将身体的各个系统技能积极的调动起来,使自主神经稳定,降低紧张的压力、消除紧张的精神状态,达到心理状态平衡、安定,情绪增进的效果;通过练习,无论是躯体还是精神都同步得到了锻炼,放松的心态,优雅的气质都会增添几分自信心,这也使更多的女性参与到瑜伽的练习中来。

5、75%的被调查者选择将瑜伽这一项目作为其修身养性的运动项目;瑜伽充分迎合了女性的生理条件与特点,在轻柔、舒缓的音乐情境下,将各种体位、呼吸法以及冥想进行训练,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最大限度的伸展身躯,同时保持轻松、自然、愉悦的心情,将每一次伸展与音乐的韵律充分结合,也就是在锻炼躯体的同时不断完善精神境界,陶冶高尚的生活情操。

(三)瑜伽的美学教育功效

瑜伽这项从古印度起源、发展的运动项目,以其舒缓的韵律,无场地限制及难易程度自身主动调节等特点,走进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课堂。

瑜伽最初是古代修行者,在深山老林修行时的一种锻炼方式,其动作充分吸收、模仿了大自然生物的机体形态并將其特征展现无疑,融合轻柔、舒缓的呼吸法(腹式呼吸法等),给予这一运动无限的生命力。每一次扭转,每一个拉伸,每一次摆动,每一个体位,都将身体肌肉线条完美的展现;每一次呼吸,都将身体充分的放松;每一次冥想,都将精神保有活力;每一个轻柔的音符,都将练习者带入一个大自然的氛围中,使其自然、放松;瑜伽将这些合理的、圆满的融合在一起,给人美的感受和体验。

瑜伽的不同的流派赋予了它个性的魅力:哈他瑜伽注重身体生理效果,智瑜伽是探讨真知的哲学体系;不同的练习方法和手段给予它无限的生机:冥想让人精神洁净,体位练习让机体更加协调、灵活,让肌肉线条优美而丰满结实;不同目标的练习套路吸引不同需求的练习者:基础瑜伽让初学者体会瑜伽的练习方法及效果,强身瑜伽让练习者体验练习强度给身体带来的改变,减肥塑身套路让对自身线条要求较高的练习者实现躯体线条的完美化。无论是哪一种,舒展的动作、舒适的呼吸及全身完美的协作都能给人美的体验和感受,也能培养和改善练习者欣赏美、表现美、发现美及鉴赏美的能力。

三、结论与建议

教师的动作示范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求教师在课余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实自身所学,对于教授的内容要能很好的驾驭,做到“课前备课、课后总结”,建议学院给担任嫩瑜伽选项课的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拓展视野,更新教学素材。

瑜伽选项课的开设很有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基于学生对瑜伽学习及锻炼的需求,建议增加瑜伽选项课的教学课时。

瑜伽通过简单的体位、呼吸练习可以增强体质使机体得到全面、协调发展,能起到健身和塑造形体的作用。

瑜伽能将身体的各个系统技能积极的调动起来,使自主神经稳定,降低紧张的压力、消除紧张的精神状态,达到心理状态平衡、安定,情绪增进的效果。舒展的动作、舒适的呼吸及全身完美的协作都能给人美的体验和感受,能陶冶高尚的生活情操,也能培养和改善练习者欣赏美、表现美、发现美及鉴赏美的能力,不断完善练习者的精神境界。

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体育教研室

作者简介:刘岩(1985— ),女,江苏丰县人。徐州医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心理学等;郑宏伟(1980— ),男,江苏徐州人。徐州医学院助教,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等。

参考文献:

[1]杨敏.北京市高校瑜伽选修课程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2]刘国旺.湖北省武汉市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开展瑜伽教学现状的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6.

[3]陈素玲.普通高校瑜伽教学的研究[J].中国对外教育,2008(8).

[4]高留红,张予南,谢建中,周龙慧.略论现代形体训练的主要目标[N].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3):87-88.

[5]徐凤萍.高等体育院校开设艺术体操课程的必要性调查[J].体育科研,2010(2):102-103.

[6]张巧,刘烜华,邓奎.普通高校大众艺术体操开展现状的研究[N].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29-130.

[7]程蕾.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现代艺术体操课程的可行性分析[N].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70-172.

作者:刘岩 郑宏伟

第三篇:史料、民族意识与瑜伽教等

史料、民族意识与瑜伽教——《云南与巴蜀佛教文化研究论稿》评介 海 波

云南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南传、汉传和藏传三大部派佛教共同传播和发展的地区。巴利语系佛教从东南亚地区传入云南傣族地区,藏语系佛教从西藏、四川等地传入云南藏族、纳两族地区,汉语系佛教从内地传入昆明、大理等汉族和白族聚居区,悠久的历史和复杂的民族关系,使得云南佛教既带有鲜明的部派特点,又有较为复杂的民族性和人类学特征,信仰形态异常丰富,也由此令云南佛教的研究在中国佛教研究领域备受学界关注。在相关诸多著述中,新近出版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侯冲先生所著《云南与巴蜀佛教文化研究论稿》(下文简称《论稿》),是目前所见颇有学术功力和史料创新意识的一部著作。该书在史料考证基础上从宗教与民族意识角度对云南佛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通观全书,《论稿》有三大特色:

首先,从史料学的角度来看,本书强调了对所用史料可靠性的研究。本书应用了许多前人从未提及的资料,为本书最有价值之处。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写:“资料是否可靠,对学术研究能否取得进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云南佛教资料‘多属方志稗史,神话连篇,且考证多疏,末是据为典要’(陈垣先生语),而前人对此未给以足够的重视,所以对文献资料考察研究的论文在文集中占有相当火的比重。”(第512页)《论稿》所收论文,“南诏人理佛教”部分对《护国司南抄》、张胜温绘《梵像卷》、石钟山石窟、《南诏图传》以及南诏大理国佛教新资料的研究,以及其他部分中对阿吒力教经典、对宗赜《孝行录》的研究,无一不是在介绍、重新释读文献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关注资料的可靠性及其学术价值,表现了作者对史料及其研究的重视。

其次,从思想上看,本书表现出对宗教与民族意识关系的关注。《论稿》以《宗教与白族民族意识》一文作为书之代序足以体现出作者学术思考的重点。从《代序》一文我们可以看到,综观云南地方史志资料,南诏大埋以来的历史文献资料,尤其是佛教文献资料,都与白族有密切关系。白族信仰特征鲜明的阿嵯耶观音信仰和阿吒力教,也一直被认为是云南地方特色的佛教表现形态。作者神:考察史料可鲸性的綦础上进行分析,指出:“由于汉地佛教和中原文化在大理长期兴盛,势必对白族的社会生活、义化艺术、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乃至民族心理都有甚深的影响。白族民族性的形成,离不开汉地佛教和中原文化;白族文化本质上是以佛教文化、儒家文化为主的混融文化。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白族宗教,与白族民族意识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南诏末期出现的阿嵯耶观音信仰和明代成书的《自古通记》中开始出现的云南阿吒力教的记载,正是南诏末期白族确立基民族意识和明初白族民族意识得到重新确立和增强的最明显的表现。”(《代序》第7-8页)“从可考的白族历史来看,真正对白族民族意识有凝聚作用的,是南诏末期形成的阿嵯耶观音信仰和明代最先出现在《自古通记》中并零星见于明清云南地方史志资料中的阿吒力教的记载。”(《代序》第18页)这足从新的角度对阿嵯耶观音和云南阿吒力教的释读,颇具新意。

最后,《论稿》在内容上创新主要体现在有关云南阿吒力教、大足石刻与宋代巴蜀佛教研究的系列论文。作者所搜集到的大量阿吒力教经典不仅帮助他对阿吒力教的性质作了新的定位,提出阿吒力教是明代佛教三分为禅、讲、教后传入云南的“教”这一全新观点,而且还促使他进行了拓展研究,对包括大足石刻、宗赜及宋代瑜伽教、信仰性佛教作了探讨。

学界以往对阿吒力教有不同的看法,历来有“滇密”之说。本书作者根据对云南阿吒力教经典的搜集、鉴别、研究和梳理,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观点。作者认为:“云南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存在过所谓的‘滇密’。”(第268页,《中国有无“滇密”的探讨》)“所谓阿吒力教,既不属于印度密教系统,也不属于藏传佛教系统,更不是本土化的印度密教即所谓‘滇密’或‘白密’,而是叫初佛教禅、讲、教分离政策下出现并传入到云南的‘教’。”(第193-194页,《云南阿吒力教经典及其在中国佛教研究中的价值》)“阿吒力教就是明代的‘教’;阿吒力僧,就是明代的教僧。”(第205页,同上)“明代的‘教’是密教传入中国后在唐宋时期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道教教文化)及佛教显宗结合的产物。”(第207页,同上)他对阿吒力教的这一重新定性,被方广铝先生称许为“发前人之所未发”,“使我们对阿吒力教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的疑滞一扫而空。”(《藏外佛教文献》第六辑《卷首语》,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

同时,作者还根据阿吒力教经典,对大足宝顶劝孝石刻、对与大足宝顶有关的僧人宗赜、对大足宝顶的总体性质及其与宋代信仰性佛教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进一步明确了阿吒力教即“教”与瑜伽教、阿吒力教经典即应赴僧所用科仪与瑜伽l教道场仪的关系。提出“不论是宝顶山大佛湾第15-17号龛还是小佛湾第3号窟,都取材於宗赜《孝行录》。它们表现的是宗赜《孝行录》的孝道思想。”(第270页,《宗赜<孝行录>及其与火足宝顶劝孝石刻的关系》)“阿吒力教经典即应赴僧所用科仪”为宋代瑜伽教道场仪,“大足宝顶的经典依据为宋代瑜伽l教道场仪”,“大足宝顶为佛教水陆道场”(第294-342页,《宋代的信仰性佛教及其特点——以大足宝顶山石刻的解读为中心》(引文出自《论大足宝顶为佛教水陆道场》))大足宝项山石刻表现了“宋代的信仰性佛教及其特点”(第343-375页,《宋代的信仰性佛教及其特点——以大足宝顶山石刻的解读为中心》)明确指Ⅲ“从现存《重广水陆法施无遮大斋仪》、《楞严解冤释结道场仪》、《如来广孝十种报恩道场仪》、《圆通三慧大斋道场仪》等宋代成书于四川的佛教科仪来看,当时这些科仪的行持者自称其教为‘瑜伽(大)教’、‘金刚(大)教’、‘根本教’、‘真实教’、‘毗卢教’等,在其疏表状牒中自称‘释迦如米遗教弟子’,明代时称‘瑜伽教’或‘教’。但这种瑜伽教与唐‘会昌法难’以前兴盛的瑜伽教——密教名同而实异。出现于晚唐,宋代最终成形的瑜伽教,‘是密教传入中国后在唐宋时期与中国传统文化及佛教显宗结合的产物。在其科仪中,保留有不少密教的汉译真言。但它无论如何也只足中国汉地密教的通俗化,而不是自成系统的密教’。”(第364页,同上)进一步确定了明代的阿吒力教即宋代汉地的瑜伽教,阿吒力教经典即应赴僧所用科仪为瑜伽教道场仪,深化了对宋代瑜伽教的认识。

很显然,作者利用新发现阿吒力教经典讨论大足石刻和宋代瑜伽教及其道场仪,无疑在一定意义上印证了作者提出的“中国佛教的研究,从此注入一批新资料。唐宋以后中国古代佛教尤其是明代的‘教’的研究,从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第195页,《云南阿吒力教经典及其在中国佛教研究中的价值》)这一论点。显示出作者在研究过程中,不是为了研究云南佛教而研究云南佛教,而是有意识地将其放在中国佛教研究这一大背景下,力图通过区域佛教研究的全面、深入开展来促进、深化整个汉地佛教的研究。

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写的,《论稿》是他10余年研究云南佛教和巴蜀佛教的阶段性总结,本书凸

显出作者研究地域佛教的苦心和匠心,显示出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考据功底和驾御史料的能力。我们期待着侯冲先生在这一领域有新的成果面世。

(作者李海波,1972年生,哲学博士,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所讲师。)

2007年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学术研讨会综述 赵国军

由甘肃省委统战部、西北民族大学、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主办的“2007年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宗教在当代中国的传播、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9月1日至2日在甘肃兰州召开。米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会议从提交会议的论文中选出30篇编辑成论文集。

本次会议紧紧围绕“2007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的宗旨,就宗教在当代的传播、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的研讨主题,进行了学术研讨。金宜久教授《宗教发展趋势》,认为当代世界宗教发展的趋势可以归纳为10点:1.宗教将继续面临来自外部的挑战;2.不同宗教信仰者的移民和流动;3.宗教与迷信共存现象将会延续下去;4.在一些迷信盛行的国家,传统习俗和观念仍有生命力;5.宗教信仰者的增减直接影响宗教的发展;6.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传播宗教越来越受到宗教界人士的重视;7.宗教国家化趋势的发展;8.妇女在宗教中的地位将日益重要;9.宗教赋予人的神性趋势有所发展;10.宗教异化现象的发展。卓新平《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宗教重构》,从“全球化”与中国的“入世”、“一国两制”与多种经济存在体制等方面,谈论了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从“建构性”宗教格局的重构和“公民宗教”或“个人宗教”的兴起两方面论证了当代中国的宗教重构。并提出了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的新视野、新思路和新方法。龚学增《关于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渗透的几个问题》,介绍了“境外势力利用宗教逃行渗透”的涵义和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若干手段,并指出了抵御渗透的有效措施。李平哗《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宗教》,介绍了香港宗教的情况,香港政府对宗教的态度和管理。范鹏《关于宗教文明建设的调研报告》,分析了宗教文明是宗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指出现代宗教文明是立足当代、面向世界、服务人类的积极的宗教文化;现代宗教文明就是通过挖掘整理弘扬宗教文化中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谐发展的因素,使宗教在更加充分的意义上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积极因素;现代宗教文明建设的任务和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融入现代文明、服务中国社会、促进和平发展。宗教文明建设不论是从国内建设和谐发展的总任务来说,还是从全球和平发展合作的大趋势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甚至迫切的。贾东海《宗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用的思考》,认为应当加强宗教对农村建设的积极影响。孙振玉《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宗教观》,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宗教观提出了内在要求、完善科学宗教观与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我国的创新三个部分,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科学宗教观则是有关宗教的总的看法,两者都包含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

马虎成《当今中国宗教的几个特点》,从信教人口明显增加、信教群众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利益矛盾日益成为宗教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宗教方面矛盾和纠纷的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大、城市宗教工作的压力增大、宗教的传播方式更新并日趋多元化、宗教对社会的影响力增强、打着宗教旗号的邪教活动比较猖獗、宗教工作中的国际因素凸现10个方面探讨了今天中国宗教的特点。罗伟虹研究员《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以温州为例,指出基督教徒结构呈多元状态,并预测了21世纪基督教发展的趋势。李利安《宗教在促进西部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从研究宗教在促进西部社会和谐方面的现状、意义、基本方法、终端几个方面探讨了宗教在促进西部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刘成有《中国宗教文化模式与回族伊斯兰教》,强调的“回族伊斯兰教”的概念。李向平《宗教组织及其适应型认同模式》,从宗教认同与社会协训之间的关系,宗教自我服务型的信仰认同模式和宗教组织的适应型认同模式三个方面探讨了当代中国宗教的社会协训功能。段琦《从世界基督教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基督教的走向》从当前西欧一些国家人们对基督教态度冷淡、信徒人数流失、神职人员流失、政教分离等方面分析了西欧国家基督教的影响削弱,探讨了基督教在近20年米复兴的趋势,特别是在一些非基督教的亚非国家中迅速发展。孙悟湖《历史上藏传佛教对社会和谐的作用》,就历史上藏传佛教对社会和谐的一些积极作用作了探讨。

马成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可能性问题研究》,从制度的适应性、法律的适应性、经济生活的适应性探讨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可能性问题。谢路军《道教与社会和谐》,对道教与社会和谐的发展的一些问题作了讨论。才让加《宗教对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经济思想的影响》,分别从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对各民族人口经济思想的影响的问题。刘夏蓓《论当前“宗教信众”特点与发展趋势》,运用人类学的方法,通过对两个群体(出家修行的甘南两所女寺尼僧和拜师修行的“居士”商人群体)皈依、信仰宗教的原因、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了当前我国宗教信众的特点、发展趋势和我国新时期宗教信仰变迁的一些现象。张世海关于当前甘宁青伊斯兰教教派问题的几点思考,探讨“门宦”“老人家”的涵义,对当前存在于甘宁青地区伊斯兰教教派和门宦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探讨。丁俊《走向21世纪的伊斯兰文明》,通过分析“伊斯兰文明的重大危机”,进而阐述了“中正和谐之道:走向21世纪的伊斯兰文明”的内涵——“中间主义”。工欣田《和谐社会构建中宗教的再审视》,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一些宗教问题。蒲长春《网络与宗教关系的中国模式》,通过分析网络与宗教关系模式的一些问题,提出的“宗教网络”和“网络宗教”的概念。

与会者认为宗教在当代中国的传播、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是一个现实问题,并提出了四个问题,即:1、宗教在当代中国的传播、发展现状和趋势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我国宗教当前的基本方向。2、宗教在当代中国的传播、发展现状和趋势与社会主义文化相联系。3、宗教在当代中国的传播、发展现状和趋势与我田宗教之间、宗教内部之间的和睦相处必相一致。4、对宗教在当代中国的传播、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研究必须考虑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的问题。

(作者赵国军,1976年生,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杂志社。)

山西临汾市举行“法显学术座谈会” 黄夏年

2007年10月10日至11日,山西临汾市政府在临汾金海湾大酒店召开了“法显学术座谈会”,主题是“法显对中国佛教的贡献”,收到论文17篇,来自北京和上海等地的佛教学者方立天、楼宇烈、杨曾义、王邦维、黄夏年、徐文明、李利安、温金玉、吴平、冯巧英、萧黎民等出席了会议。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的主题做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对法显对中外佛教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表示了充分的肯定,指出法显是第一个到印度带回佛教经典之人;是第一个取回较多经藏,并带回阿含

经之人;是第一个留印回来、懂得梵文并参加译经之第一人。这三个第一,使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和中国佛教史上奠定了特殊的地位。学者们对法显的品格也做了深入的讨论,指出法显是具备宗教师与学者双重素质与内涵的伟大宗教家,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爱国爱教的楷模,他为了弥补中国佛教戒律的残缺,不怕万难,冒死西去,为法忘身的顽强奋斗、勇猛精进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足以取法的榜样,这是在实践上把爱国爱教统一起来了。

学者们还认为,法显西去印度以及回国之后的一生行迹,也给中国的佛教研究带来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法显到印度,途经竺刹尸罗国(现在属于巴基斯坦),记载了那里的情况,对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尤为重要。他到斯里兰卡,取回了佛教经典,这些经典并不是传统的斯里兰卡地区流行的上座部经典,而是与说一切有部和化地部有关,说明当时斯避兰卡并不足仅有上座部一系存在,应该还有其它的派别存在。法显回国以后,在庐山居住3年多,并在此撰写了《佛国记》一书。此外,有学者还对法显故里做了考证,认为法显是临汾人,也就是古籍所载平阳之地,法显早年曾经在襄垣五阳一带活动,但是他不足襄垣人。此外,在这次讨论会期间还举行了“法显纪念馆奠基仪式”,新建的纪念馆位于临汾市郊龙祠风景旅游区的天龙寺内。

总之,本次会议是继2004年在青岛召开的纪念法显登陆1530周年会议之后的又一次召开的关于法显的学术讨论会,它对研究法显与中国佛教史和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活动,将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米,随着中国在世界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的确立,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重点之一,法显及其在这方面的成就也成为一些海内外学者研究的对象,这也是继玄奘研究热之后的又一研究亮点。临汾市政府有意推动法显的研究,走学术带动文化的道路,无疑足一个明智之举,受到了学者们的称赞。据悉2008年临汾市有关方面将举行关于法显的国际学术讨论会,届时法显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多的成果。

(作者黄夏年,1954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审。)

纪念太虚大师圆寂60周年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圆 乘

2007年10月14日至15日,上海玉佛寺举行“佛教与现代化——纪念太虚大师圆寂60周年”研讨会,来自全国各高校与科研机关的学者70余人出席了会议。研讨会收到论文57篇。与会学者就佛教现代化与太虚大师的贡献两方面内容作了深入的探讨。

学者认为,佛教的现代化有两个层面,一是作为社会实体之宗教形态的佛教面对现代社会如何现代化的问题,二是作为佛教之内涵的“佛法”如何在现代文化本系中善巧展开,佛教应该积极关注甚至参与社会生活,但又要和现实社会以及政治保持适当距离,所谓“不即不离,若即若离”。佛教现代化的原则是契理契机,既契合佛法的根本真理,又符合时代之机宜。佛法在任何时代展开,都必须对那个时代的“机”有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把握。佛教作为建立在“觉性”基础上的“人本”宗教,正可将其宗教形式下内蕴的觉悟解脱之法明白地发扬出来。佛教的现代化不能只是注重物质化,关注人的精神问题,是佛教弘法的根本。佛法的根本足消除人的痛苦,给人以智慧。佛教只有现代化,才能化现代,要摆脱狭隘的教条主义,立足佛教缘起、共生的观点,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中田佛教发展的重要命题恐怕就不是对所谓世俗化的担心了,而是一个如何使人间佛教社会化、制度化的问题。修心乃学佛之根本,应注重对寺院僧众的心灵改造。因此在当代寺院中应该大力提倡“内抓素质、外树形象”的管理原则。把寺院变成学习型组织,推动寺院迅速发展。

学者指出,以太虚、印顺为代表的人问佛教改革运动及欧阳竟无、吕潋等的唯识学复兴运动,足一种基于埋性与革新精神的自我批判和白我反省运动,对促进传统佛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近现代转型,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太虚大帅的改革只能滞留于思想层面,无法付之实现。但他当时提…的许多设想,对今天的佛教界探讨佛教如何发挥自身特色,融入当代社会,服从和服务于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如何在社会转型时期发挥佛教教何的精神慰藉、化世导俗作用,更好地、跗实地走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参与构建和谐社会,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身独特的资源功能,具有积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反思“人间佛教理论”,坚持以佛教为本位、以中中为本位两大原则立场,以此展开其“人间佛教学”建构的“佛教性”、“中国性”、“社会性”、“文化性”和“普世性”,有其鲜明的中国社会认知与佛教弘化的关系意识。21世纪人间佛教思潮就应当如同20世纪一样,还能继续引领佛教向上。“革除”、“革改”、“建设”成为太虚佛教改革僧团组织思想的三步曲,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关涉到僧制的问题,亦即是“为革命僧团之能有健全的组织”,打破各个寺庙之间孤立运行的隔绝状态,最大程度上联合包括各个寺庙在内的所有佛教力量,米振兴佛教,参与社会,转型到团体组织运作的发展路子上来,而这就是作为教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会的实践意义所在。中国佛教真正的落实到了“人间佛教”上,成为现实社会道德教育、技能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社会实践必将对社会文明发展有所助益、有所贡献、有所推进、有所提升!这样,佛教成为人生的佛教、人间的佛教,呈岘出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景象,而成为大众深怀敬仰的信仰依托之一了。作为一个佛教弟子,更要注重的是解脱的更高目标。这就是“人问佛教”与“人生佛教”意义上差别。

全体学者对玉佛寺在这几年注意佛教文化的弘扬,支持佛教例究事业的举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当年太虚提倡的“觉悟群生”的“觉群”思想,在玉佛寺方丈觉醒大和尚与伞寺僧俗两界人士的努力下,已经成为玉佛寺佛教义化的标志。玉佛寺的“觉群”这一品牌,已经逐渐在教内外形成一定的影响,太虚大师当年办刊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光芒。这次玉佛寺再次召开以现代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以前瞻的意识关心佛教未来,上升到文化的自觉,为如何续佛慧命作出了一个表率,随着我国佛教文化事业的不断深入,未来的玉佛寺佛教文化将会办得越来越好。

(作者圆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审。)

纪念中印文化使者摄摩腾与竺法兰驻锡南宫暨普彤塔、普彤寺肇建194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李 明

2007年11月23日至25日,“纪念中印文化使者摄摩腾与竺法兰驻锡南宫、中国第一佛塔寺——普彤塔、普彤寺肇建1940川年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省邢台南宫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共南宫市委、南宫市人民政府、南宫市政协、河北省佛教协会与河北师范人学联合举办。来自全中各大学和科研部门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在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传统佛教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会议主题下,与会者围绕佛教初传中国的时间、普彤塔寺建造的年代、摄摩腾与竺法兰对佛教传入中中做出的历史贡献、历代对普彤塔寺的修葺保护、南宫市出土佛像文物价值分析、对普彤塔寺的宣传介绍与南宫市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学者对佛教初传中国的时间问题持谨慎态度,现阶段学术界关于佛教初传中国的时间确定问题共有十种说法,比较能得到人家认可的有两种,一种是“伊存授经”,一种就是“水平求法”。今天对普彤塔寺的学术讨论,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佛教初传中国的时间问题很复杂,更提醒学者在今后的研究中心该多元化地考虑这一问题,并根据《后汉书》中记载汉明帝两次感梦,分析了明帝对母亲阴丽华的深厚感情,得出了“汉明求法并非寻求海外治国之道的政治行为,而是个人为了求神庇佑母后以尽孝心的个人行为”。史书中没有对这件事进行详细的记录,造成了佛法初传问题的模糊性。

关于普彤塔与普彤寺的建造年代及其究竟是否可以称为“中国第一塔”与“中国第一寺”的问题,是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学者通过分析历代南宫县忠的记载和已发现的相关文物等利料,确认普彤塔的肇矬年代在东汉永平十年。也有人认为,这一历史问题如果仅仅依靠明代的铭文来定论该塔寺是永平十年建立的,显得理由似乎不够充分,还需要结合史料学和考据学来进一步研究。如果南宫的普彤塔寺真的建立于永平士年,就会先于齐云塔、白马寺,从而成为“中国第一塔、第一寺”。学者格外提出在铜像后面的铭文中记录的两位僧人——大耳三藏法师和海东和尚,这两人分别是来自印度和新罗的高僧,“先后有两位海外的高僧对中国的一座佛塔边行修葺,这种情形在佛教史上并来多见,这也许也暗示了普彤塔的身世非同一般”。这为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大部分学者还认为,普彤塔和普彤寺是不是中国第一塔与第一寺的问题并不重要。通过分析汉代佛教传入中土的可行性路线对摄摩腾与竺法兰之于普彤塔和普彤寺的关系提出了新见解。他认为,汉明帝即位当年,羌族人恰巧发生暴乱,阻隔了摄摩腾、竺法兰进入汉地最便利的路线,他们一行要避开叛乱,就必须向北迂回,有可能经过南宫再到洛阳。结合冀州与刘秀、刘庄父子有特殊的关系,古人行程都不能缺水,一定会沿水路走等因素,进一步推断出摄摩腾与竺法兰是有可能到过南宫的。

学术界对于摄摩腾和竺法兰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这个问题上还存在争论。在梵文的记载中这两个人是一个人,而在中国的古书记载中他们又成了两个人,还是应该以其为两个人之说为准。在中国历史上摄摩腾和竺法兰与南宫的普彤寺塔有最初的关系,那么在研究普彤寺塔究竟是否中国第一塔寺的同时,进一步深入探讨摄摩腾和竺法兰在传播佛教文化之外如天文学和旅行学方面的历史贡献,也就变成了新的学术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如何利用区域历史资源促进地方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这是摆在大家_向前的重要问题。下一步如何搞好普彤塔、普彤寺的开发建设,通过何种路径和方式使46万南宫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将足未来工作的重心所在。当地政府要有精品意识,火力宣传,吸引开发商、游客和僧界人士,把南宫发展好。不要刻意追求曾有的历史,而足要齐心协力,续写历史。

南宫市应该抓住这个学术文化契机,在社会文化传播领域大做文章,做足文章,将普彤塔寺打造成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经典“南宫文化名片”。学者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游客、佛教信徒知道普彤塔寺;第二,要加大研究力度,对历史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使其言之成理;第三,要上升到很高的理论层面,将这一史实予以肯定;第、四,要整合品牌资源,使普彤塔寺成为南宫地区的中心,将该地区的各种文化加以发掘,打造规模品牌,规模效应。今后还将有一大批专家学者、大德高僧和企业界人士投入到普彤塔寺的研究、-保护、规划、建设与弘扬中来,相信在大家的关注和努力下,有关普彤塔寺问题的研究一定会继续深化。

(作者李明,198 3年生,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

“宗教与法治——宗教组织的管理”学术研讨会综述 刘康乐

为期两天的“宗教与法治——宗教组织的管理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2月8日、9日在西南大学桂园宾馆学术报告厅举行,研讨会由重庆市民族宗教委员会和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联合主办,作为协办单位的普世科学研究所、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和重庆华岩寺提供了大力支持。与会者包括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宗教管理部门、宗教团体等70余位专家学者,向大会提交了30多篇与宗教管理相关的学术论文。

学者紧紧围绕“宗教组织的管理”这个宗教管理学科的热门话题,分别就宗教管理与宗教立法、宗教组织的管理、宗教组织教职人员管理、宗教与公共领域、历史经验与现状调查等五项议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交流和讨论。余孝恒谈到当前宗教组织管理中的几个问题:(一)宗教组织管理的必要性;(二)关于政府对宗教组织的管理,其中首先要明确管理的性质是保证社会的正常有序、公平正义、安定团结,宗教管理的内容是涉及到与社会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的部分,而不是干预宗教组织的内部事务;其次要把握管理宗教组织的重要方法即依法管理;最后强调政府管理宗教组织还需要辅之以积极引导和热情服务的方法。(三)宗教组织的自律管理问题;(四)以创新思维开展对宗教组织管理问题的研究。对政府宗教管理部门和宗教组织在管理上展开自我剖析,并提出了诸多建议和期望。周小雄在论文《管窥教会组织管理中的盲点成因》,探讨了教会管理层面出现的盲点的原因:首先,新旧教区并存致使教会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其次,多重管理造成教会管理中的冲突;再次,落实教产引起的教会宗教组织管理上的失控;最后,教务管理混乱引起的组织管理上的无序状态。

李向平把宗教活动、信仰表达的可见资源、信仰群体组织化必须具稀的合法性条件、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如何神圣化的基本前提等等,视为当代中国宗教与信仰体系必须具备的神圣资源,进而集中讨论这些神圣资源在国家、私人和社会层面之间的分配和使用状况,由此论述当代中国及其个人、社会、国家对于神圣资源的不同需求及其层次结构,如何打造了宗教法制化的语境和困境等。袁志鸿的《宫观的现代与道教组织的管理》,分析了道教组织的管理的现状和应引起关注的现代道教的迷惘与误区,在道教教团中存在物欲滋长和宫观场所中信仰活动的异化等问题。具体到道教宫观场所的管理还相当缺乏,特别是对正一派散居道上的引导和管理是其中的难点。继续论述了宗教教职人员的素质培养与规范管理,提出,第一、要明确责任与教育方向;第二、遵循佛制、淡泊名利,简朴生活;第三、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提高人格;第四、爱国爱教,树立健全的人生观;第五、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赵建敏《由天主教法典看堂区主任司铎和教区主教任职终止的规定与实践》,就现行《天主教法典》(1983年)中天主教会堂区主任司铎和教区主教任职的法律条文并结合中国天主教会的实际情况展开讨论,指出堂区主任司铎和教区主教任职是天主教组织管理的两个枢纽,对中国天主教未来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韩军学教授以“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基督教团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1、加强宗

教团体建设,增强自治能力。2、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增强自养能力。3、推进神学思想建设,增强自传能力。上述建议不仅对于基督教团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其他宗教教团同样适用。道坚考察了印度佛教的居士管理,运用丰富的历史资料对佛教居士的管理展开详细的研究,呼吁建立现代佛教居士管理制度不容忽视,并希望借鉴日本、南亚等国家的佛教居士管理制度,建立中国的佛教居士管理制度,并提出了几点可行的建议。孙劲松《略论居士对佛教寺院的监督共管》探讨了佛教居士与僧团管理的关系,认为佛教居士作为四众弟子有责任也有义务对佛教僧团管理发挥监督作用,理应改变在家居士对出家僧人的依从关系,实现居士与僧侣对佛教组织共管,以推进佛教僧团管理的制度化建设。谭卫和《当前宗教事务与宗教工作新思路的初探》对当前的宗教管理工作提出了八点建设性意见;1、扶持五大爱国宗教团体的传教弘法事业。2、重新认识、分析、论证国际天主教、国际基督教在我国地下传教活动的利弊得失,团结和争取信众公民。3、明确实施依法治国方略4、逐步推进我国国民有关世界和中国“宗教文化,宗教常识”的普及工作5、全面创建中华民族道教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国家弘扬方法与有效机制,尽早形成完整的政策、法制、制度体系;使宗教真正能发挥出积极作用。6、展开宗教研究工作。7、应当严肃、认真地考虑研究“传统宗教的现代化乃至‘后现代化’”问题。8、用比较宗教研究方法解读产生古代两希文明和古代亚洲文明的宗教差别因素问题。

此次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共识。第一,强调宗教组织管理的必要性。宗教组织作为有形的社会存在,要发挥组织的功能和促进宗教组织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管理是必要的。第二,强调宗教立法,不管是宗教界还是学术界,都认为要切实贯彻依法管理宗教,必须制定一部宗教法,代替现有的《宗教事务条例》,以依法管理宗教代替行政管理宗教。第三,加强宗教组织的内部管理,宗教管理是既包括外部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宗教组织的自我管理,而其中以宗教教职人员的管理为主要方面,兼及居士对宗教组织的监督作用。第四,加强宗教管理的研究工作。宗教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于学术界在比较古今中外的宗教管理的基础上,研究适合我国现状的宗教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宗教管理学科,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理论并指导宗教管埋的实践。

(作者刘康乐,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员。)

“基督宗教与公共价值”学术研讨会综述 孙艳燕

2007年12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主办,加拿大维真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香港浸会大学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以及德国汉堡NMZ等赞助合办的“基督宗教与公共价值”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江西大酒店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海外的近180位专家学者参加或旁听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共收到学者们提交的学术论文60余篇,50多位学者作了大会发言。

本次会议围绕基督宗教与公共价值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公共神学、公民宗教与公民社会、基督宗教与社会关怀、多元社会中的公共价值观和伦理观、公共价值与政治文化、以及基督宗教与中国历史和当代中国社会等主题展开讨论。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与基督宗教公共价值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如有学者指出,基督宗教人格尊严的观念以其独特性为人类文明作出了相当的贡献,她的神圣性、超越性、社会性和普遍性依然为现代社会所推崇。有的学者由基督宗教的发轫期对群社资本概念的实际参与,申论基督宗教的公共性质。有的学者通过辨析“实在”与“观念”、“观念”与“信念”等概念的区分,探讨了神圣价值的被给予方式,并驳斥了价值相对主义。还有学者针对基督宗教与公共价值的探讨,提Ⅲ了几点预备性与批判性的思考。

关于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汉语神学”的讨论,有学者将当代中国进行该领域研究的学者分为三个类别,指出这些参与“汉语神学”建设的人文学科学者将为基督宗教神学带来开创性的启发和贡献。基督宗教的公共神学课题透过他们在中国学术界的认受性,将进入高层次公共领域的对话殿堂。有学者在对比中西社会的历史语境之后进而认为,在汉语语境中,公共领域中不同宗教价值与理念的“转译”要求对符文化传统是平等的,这将帮助基督教研究取得一席发言之位。学者们还分别对卢梭、托马斯和洛克等人与公民宗教和公民社会相关的思想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说明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政治学说与其神学思想和宗教观点密不可分。

学者们从各个层面着重探讨了基督宗教的社会关怀问题。他们不仅从神学的角度认识基督教社会关怀的原则和意义,也从教会实践层面将社会关怀视作基督教的重要事工之一;既有理论上的反思,又有大量实际的案例调研。在思想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评析了吴耀宗、陈独秀和陈垣等中国老一辈宗教学家和文化先驱各具特色的思想观念,赞赏其强烈的社会关怀与国家民族意识,也剖析了当代西方极具影响力的宗教思想家保罗·尼特对基督教信仰自身内部的反思,评述其对宗教他者的深度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当今世界的关怀意识;在个案研究方面,学者的视野既集中于民国时期中国女基督徒的公共参与、苗族石门坎教会发展的历史事实、香港基督新教坟场在宗教性与公共性方面的消长关系,也兼顾到当代社会中,宗教组织在美国慈善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中国地方基督教会的社会关怀及其价值彰显。

学者们的思考角度是多元的。以宗教世俗化为背景,有学者或探讨意志自由和宗教宽容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认为“宗教宽容的世俗化”逐渐成为实现宗教对话和宗教伦理融合的有效理论突破点;或介绍天主教神学家雷蒙·潘尼卡试图解决世俗与崇拜之间的冲突,并在应对世俗性问题的基础上发展一种存在律意识的崇拜;或结合大学的人文精神和理念,分析人学如何在神圣与博学之间保持良性互动,获得圣与俗的完美结合。以多元文化为背景,有学者以《马太福音》关于“律法”的教导为例,分析了基督宗教在多元文化之中和谐共存的思想;或通过对《约珥书》的分析展开对中国大陆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或根据西方理性批判精神、基督教先知气质与中国传统文化“为婚者讳”原则三者问的张力,对不同思想派生出的公共价值边行反思;或运用基督教的思想资源,对儒家“慎独”的重要思想作重新思考,进行以耶释儒的尝试。以宗教伦理观为切入点,有学者或讨论天主教信仰中公共价值的现实意义;或分析基督宗教伦理的特征、基督宗教伦理化与道德化、基督宗教伦理的二元性及其难题;或通过汉斯·昆对技术时代的反思,论证了宗教与人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学者们还就公共价值与政治文化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有的学者将基督教人格论及其政治伦理理念与中国传统儒家学说作比照,分析二者所提供的政治伦理价值,以及如何在持守道德理想主义之时与社会政治保持张力等方面的借鉴意义。有的学者评析了莱茵霍尔德·尼布尔对和平主义的批判,认为他理清了宗教、伦理和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但并未解决政治伦理中正义与和平之间的困境。还有的

学者通过美国新宗教右翼政治神学的独特视角,分析了他们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激活了美国政治传统中的宗教一伦理维度,并展开了新的思想格局和实践模式。

学者们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角度探讨了基督宗教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如基督宗教在元朝时期的传布情况、清朝中期耶稣会的解散与北堂的变迁、近代广西部分少数民族村落由传统宗教向基督宗教的转变、教会大学与中国近代建筑形态的转型、基督教大学的公共空间与宗教生活,以及刚恒毅对中梵关系正常化的努力等等。同时,学者们客观地分析了基督宗教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对基督宗教发挥公共价值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指出我们应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今社会的现实状况,在国际关系中谋求长远国家利益的过程中,思考对“基督教”的“相容”与“排斥”,将宗教社会服务放到政府公共社会福利政策的框架中,提升其战略地位。也何学者通过对某一地区的调研,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基督宗教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作者孙艳燕,1972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博士助理研究员。)

世界宗教研究所第四届青年论坛召开 李志鸿

2007年12月28日至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第四届青年论坛在北京市市政培训中心(瑶台山庄)举行。

为了落实我院加强青年工作的指示精神,展示宗教所广大青年的科研实力,促进各研究组和各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研究心得,增进彼此友谊,活跃工作气氛,世界宗教研究所从2004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青年论坛,所内青年研究人员积极响应,踊跃撰文。陈奎元院长曾出席首届青年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诵,这对世界宗教研究所无疑是极大的鼓励。参加本届青年论坛的有宗教所45岁以下的学者30多人,所领导、职能处室和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也出席了会议。

“宗教与社会建设”,是今年青年论坛的主题。社会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今中外宗教发挥其作用的主要场域。搽于此,本次论坛的主题下设五个子题:1.本土化与社会建设;2.修行与慈善事业(社会关怀)的张力;3.宗教组织制度与社会组织制度的互动;4.社会批判与道德教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5.宗教参与社会建设的途径。与会的青年学者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从多个侧面对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民问宗教和儒教等各大宗教与社会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共有16位学者发表了论文:郑筱筠《历史上村社制度在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为例》;嘉术扬·凯朝《佛教与社会和谐》;聂清《人间佛教的舍本逐末陷阱》;周广荣《禅门口诵中的华严字母考述》;纪华传《佛教慈善事业与社会建设》;杨健《清代寺院的社会功能》;店晓峰《本色神学在中国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孙艳燕《试论社会关怀与恪守福音的张力——以当代英国基督教会为例》;李林《“宗教”的终结——试析“宗教”的内在嬗变与史密斯对“宗教”的“扬弃”》;黄奎《刻舟求剑、黑猫白猫与爱屋及乌》;戈国龙《道教内丹学中“阴阳”问题的现代意义》;李志鸿《两宋政治制度与道教法术的互动》:王宇洁《蕃坊与新蕃坊》;李维建《苏丹达尔富尔冲突:伊斯兰教惹的祸?》;曾传辉《2000年以来美罔学界对中国本土宗教的研究》;刘国鹏《存在非此即彼的历史评判吗?——一桩有关光若翰的历史诉讼》。

综观以上文章,既有历史的钩沉,又有现实的考量,既重视文献传统,又辅以田野调查。与会者就宗教与社会建设这一主题旁征博引、阐幽发微,充分展示了宗教所青年学者扎实的学风与开阔的眼界。经全体与会人员无记名投票,共评选出四名获奖者,分别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本次论坛得到了所党委的大力支持。与往届论坛不同的是,本届论坛事先将正式发表的文章结集成册,为讨论的展开与深入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体现出宗教所对青年学者的重视。会议期间全体与会者还就2008年青年论坛的主题、举办方式及所里科研工作等,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于2007年的岁末年终,宗教所的青年才俊会聚一堂,切磋技艺,共话未来,其乐融融!

(作者李志鸿,1972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人员。)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瑜伽课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瑜伽课论文06-26

瑜伽课论文提纲11-15

瑜伽课心得体会范文06-13

瑜伽论文范文05-12

瑜伽毕业论文范文05-12

纳达瑜伽承接企业瑜伽课方案04-30

瑜伽课编排05-11

瑜伽课心得04-26

对瑜伽类的论文范文05-12

瑜伽课策划方案05-18

上一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下一篇:音乐德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