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毕业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险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社会对大學生就业权益的关注,毕业生社会保险权益受到侵害的状况十分突出。结合实践,针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保险问题分析了现状与成因,并基于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提出了解决方案。关键词:毕业生;社保;思考毕业生社会保险问题长期以来是一个令人忽略的问题。

第一篇:保险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险制度的思考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以及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大学生毕业人数的急剧增加,同时就业率持续走低,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亟待解决。而建立一个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就业,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失业保险制度;大学生失业;就业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大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成为了国家社会都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大学生这个失业待业群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一些专家学者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相关研究。赵宏斌、陈平水(2003)[1]指出了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下,高等教育体制与劳动力市场没有较好的衔接,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一个普遍现象;魏瑞清(2007)、[2]等学者则探讨了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就业有着功能性作用,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是顺应时代发展,当前的失业保险制度不仅要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更要促进其更好的就业;刘旭东(2007)[3]则针对大学生失业问题提出建立大学生失业救助津贴;刘源清(2008)、[4]段美枝(2014)、[5]彭燕飞(2007)、[6]赵昂(2010)[7]在基于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则谈论了构建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可行性,阐述了在我国建立一个完善的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更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解决当前就业难的可行之策。

一、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毕业人数显著增加

根据教育部统计,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呈现了一个居高不下的局面,2001年毕业人数紧达到114万,2003年时为212万, 2005年时突破300万,达到338万,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495万,2014年则达到727万。而据预测,2015届毕业生预计将达到750万,在短短的15年中,由2001年114万人数增加到2015年750万人,从这些数据当中可以看出来近十年来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幅度很快很大,毕业人数持续走高。

(二)就业率降低

根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76.1%,2001年则为70%,2002年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毕业人数的增加,当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64.7%;到了2004年伴随着招生人数大幅度增长,就业率仅为47%,就业形势仍处于低迷状态,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型,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毕业人数的增多,就业率的持续走低,就业难则成为普遍现象。我国人力资源需求市场与大学生供给量一直处于一个供求不平衡状态,供求矛盾,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问题亟待解决。

二、目前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一)与时俱进,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失业保险制度的两个基本功能就是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和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后者的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在现在大学生身上显得尤为重要。最近几年国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都是合理引导大学生更好就业,现实情况中失业保险资金的滚动结余并没有合理地发挥其促进就业相关作用,合理调整失业保险基金利用结构,增强其就业功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的最终目标。

(二)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大学生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层的广发关注,它不仅是大学生的个人问题,更是国家和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问题。目前,大学生毕业人数增多,就业率低,导致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它的指数形势呈现了递增趋势,且这种状况不是暂时的,有可能持续存在,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会滋生一些聚众打架斗殴、从事非法商业活动等高隐患的工作,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一定威胁。建立一个完善的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在失业待业期间保证其基本生活,缓冲一定就业压力,通过失业保险制度中提供的一些专门职业培训、职业介绍,为大学生创造就业条件,优化人力资源,更好地就业。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很早就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但是现行体制不完善,目前并没有把大学生这一群体纳入体系当中。失业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则有利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三、失业保险制度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失业保险制度覆盖面窄。我国的失业保险覆盖范围仍然较少,大部分人群并没有同等享受了这一政策。在现行实施地《失业保险条例》中仍然没有覆盖每年从大中专院校毕业走向社会,短期内难以就业的毕业生,他们的失业保险问题没有得到保障和重视,这亟需解决。

(二)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不规范,支出结构不够合理。由于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不规范,导致了基金滚动结余较大,同时也说明了支出结构不合理。失业保险在大学生群体中覆盖面窄,在职工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就业指导等促进就业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不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更好就业,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不够突出。

(三)失业保险制度立法不完善。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还没有覆盖到大学生这个群体,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我国在80年代时就已经颁布了失业保险法等条例来保障一部分失业人员的利益,例如《失业保险条例》有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失业人员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本条所称城镇企业,是指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以及其他城镇企业。”但是从条例中可以明显看出没有覆盖到高校毕业生这一个群体,说明了在即将走出校园的毕业生无法同其他职工可以享受平等待遇,这就意味着大学生面临着失业的风险却无法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

四、建立失业保险制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功能的建议

(一)提高大学生失业保险覆盖率。简化登记手续,扩大失业人群登记范围,首先在失业保险制度中就应该将大学生这个群体纳入进来,引起重视。大学生失业保险应该覆盖于各个高校,包括技术学校和高职本科学校等。

(二)合理运用大学生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其再就业功能。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合理的基金支持,保险基金的监管在基金运行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失业保险个人账户,采用个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基金流失。扩大保险基金在就业方面的支出,例如增强保险基金在职位培训、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方面的开支,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失业保险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提供了大学生更好就业的机会。同时国家也应该利用保险基金去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顺应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的潮流。设立创业津贴、求职津贴、企业招聘津贴等。

(三)加快完成的大学生失业保险立法工作。社会失业保险条例针对的就是失业者在失业期间可以通过失业保险这一法律层面维护自己的利益,通过获得的保险金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通过政府提供的职业介绍、职业技术专业训练促进其再就业,而社会保险基金在职业技能训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这一群体虽然没有纳入体系之中,但是却有共同之处,所以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社会失业保险制度的整个立法程序和基金运行流程。例如在失业保险金的筹集,基金的保障标准和基金运作,失业保险金领取人的资格和身份认定,保险金的收缴问题,对于乱收费用,冒领保险金等基金费用相关的环节都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关于筹集大学生失业保险的来源,可试行建立自愿的失业保险制度,所谓的“自愿的失业保险制度”,就是资金的筹集方分为政府、学校、本人三个主体。以政府的补贴为主,各高校政府补贴以当地的职工平均工资基数进行缴纳,同时社会公益基金,捐款补助等款项均可作为基金筹集渠道。学校可以资助一部分,学生本人则可以自愿拿出一部分进行相应的社会失业保险缴纳。

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一定缺陷,尤其是在促进就业功能方面作用非常不明显。因此只有充分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广泛听取意见,更好地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 赵宏斌, 陈平水.《我国经济转型期大学毕业生失业状况分析》.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10)

[2] 魏瑞清.《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综合评价》[J].社会科学论坛.2007

[3] 刘旭东.《建立大学生失业救助津贴制度的思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

[4] 刘源清.《浅谈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J].科技与信息.2008

[5] 段美枝.《构建我国大学生就业导向型失业制度保险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01)

[6] 彭燕飞.《试论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可行性》[J].经济研究导刊,2007(7)

[7] 赵昂.《构建大学生就业导向型失业保险制度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10

作者:姚雪婷

第二篇:毕业生就业中社会保险问题的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对大學生就业权益的关注,毕业生社会保险权益受到侵害的状况十分突出。结合实践,针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保险问题分析了现状与成因,并基于可操作性和可行性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毕业生;社保;思考

毕业生社会保险问题长期以来是一个令人忽略的问题。随着经济放缓和大学毕业生的逐年增加,以及社保制度的并轨,延迟退休政策的明晰化,社会各界对于毕业生的就业及其相关的社保问题关注度逐渐增加。本文就毕业生社保问题,结合实际做一些探索性的研究。

一、毕业生社保的现状

1.现行的就业协议的重大缺陷。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依据原国家教委于1997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并在当时的就业大环境下设计的,而没有依据《劳动法》来设计就业协议书的条款。而教育部制定这个文件,主要是程序性文件,主要是有关就业方案制订、就业落户、干部身份确定,以及档案转递等方面的一个规范性文件。就业协议书和配套文件对于毕业生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学校的权利和义务,并没有很完整的制度性的设计,或者说在这方面没有顶层设计。

2.现行的理论界和实务中,没有完全把毕业生当作劳动者主体,忽视毕业生的劳动权利。现在在理论界关于毕业生是否具备劳动者的主体资格,还有很多理论上的争论。主要限制是原劳动部1995年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这样一来,在校学生打工遇到劳资纠纷,就只能通过民事诉讼走司法程序。

这一规定至今仍然影响着劳动力市场,也是很多大学生兼职、打工、劳务活动、实习、见习、求职的过程中的一个障碍和维权的灰色地带。

3.学生的维权成本过高以及缺乏维权的途径。在权益的救济渠道并不是特别的清晰,通过申请调解、仲裁、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对于用人单位一般的违规行为或争议不大的问题,劳动者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向该单位所在的区县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让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其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罚。而对于在异地求职的大学生而言,人生地不熟,而维权的成本也是很高的。即使投诉,还有笔录、调查过程、开庭、仲裁的过程。一般的大学生是承受不起这个时间成本的。

二、成因分析

1.毕业生大都是在试用期、实习期、见习期。我们单位在此期间也不会在这个期限内为毕业生购买社保。我国的《劳动法》规定了试用期,单位对劳动者是否能够在此单位就业没有信心。有的明文规定在转正后办理社保,有的是潜规则。

2.我国的相关社保监管部门的监管重点主要在在职人士的社保问题,对于毕业生就业的社会保障问题没有太多的关注。对于初出茅庐的毕业生的社保问题没有足够的力量加以监管。

3.毕业生的维权意识不到位。自我维权意识和保护能力弱,使得大学生合法权益受损。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的交涉中处于劣势,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在受到侵害时,不愿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实际上,尽管法律上大多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但在心理上,他们也依旧是个孩子,远离了父母,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和心理素质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自我维权意识缺乏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这些都是大学生合法权益受损的主观原因。

三、可行的解决方案

1.制定毕业生就业条例,取代目前的就业暂行规定。把目前行政规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20多年来政府部门的文件当中行之有效的条款集中起来制定一部综合性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条例》,完善毕业生就业制度的顶层设计。

2.对困难大学生的求职期间的社保,实行政府补贴。目前对于大学生就业中的困难群体目前政府和学校都有比较大的帮扶措施,主要是就业补贴、专人帮扶。其实在这方面可以延长帮扶的轨迹,对就业困难大学生的社保由政府提供一定程度的补贴,保障这批群体在择业期或单位缴纳社保之前能够纳入社保体系。比如提供工伤、医疗保险的补贴。这样这批毕业生在离校后有基本的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保障,实现学校和单位之间的无缝覆盖。

3.大学入职初期社保费率实行递进制。有的地方规定离校未就业的本地户籍高校毕业生于毕业后两年内实现灵活就业,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可申请毕业生社保补贴。但我国企业社保费率较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国家层面实行大规模的降低费率暂时还不现实。而企业雇佣大学生除了学生的学历、能力外,社保负担也是一个敏感的因素。我们可以在目前的主要的五险一金的基础上,把聘用大学生的社保费率按目前的50%到60%折算,每年提高一定的费率。用三年的时间恢复到正常费率。这样既减轻了企业的社保负担,增加了聘用大学生的积极性,又增加了大学生的到手的现金收入,增加了可支配收入,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消费能力。

4.大学生就业的信息化管理。目前教育部和省级就业主管部门、各大高校开通了立体互通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可这个系统目前只是开通了教育系统,人社系统与教育系统并未实现互联互通。可以研究人社部门的就业系统与教育部就业系统的并网。相关政府单位应就此问题与各有关机构创建一个大型的全国各地互通的大学生供需资源网络,专供大学毕业生及企业获取有关的就业信息,通过这种网络方式不但使得供求双方的沟通更加便利,同时能够为学生在选取专业时提供参考信息。

以二代身份证为唯一追踪标记,实现学生求职、就业、社保登记、社保缴纳的全诚记录。这样既有利于教育、人社部门掌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数据,也有利于毕业生的维权和投诉。

5.加强大学的就业指导。在大学的就业指导课程中加强《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的教学内容,在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中加强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签署的指导和把关。与用人单位沟通,在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中把社会保险条款明晰化、确定化。

参考文献:

[1]李晓英.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法律问题探析[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3):23-25.

[2]傅林放.论大学生的劳动者性质[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11(5).

作者:范崇源 陈青钰

第三篇:中国古代学子的毕业与毕业礼

【关键词】毕业 毕业礼 科举 学制

无论古今,学子们要举行毕业礼,基础是完成学业“毕业”。那么,中国古代的学子如何才能称得上“毕业”呢?古代是否拥有像今天的学生那样严格、固定的学制和毕业期限?古今的毕业礼有何异同?本文将一一论述。

何为“毕业”?古代学子的毕业标准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有一个在较为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在科举制度出现之前,古代学子们并没有明确的毕业期限。夏商时期的学校制度无史料可考,西周“官学”——国学的学制,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有记载,当时的学生八岁进入“小学”学习“六艺”,十五岁入“大学”,培育道德素养、学习“修齐治平”之道。至于学子们何时毕业,《近思录》中说:“古之士者,自十五入学,至四十方仕,中间自有二十五年学,又无利可趋,则所志可知。”这些学子们需经过长达25年的学习生涯,直到四十岁才能踏入仕途,但这并不意味着25年就是固定的毕业期限,因为并非所有“大学”学子都能够步入仕途,相当一部分没有入仕的学子,即使学习的时间足够,也不能算是“毕业”。

西汉武帝时,在都城设立“太学”作为国家最高教育机构,立“五经博士”为教官,教授学生儒家经典。“太学”的学生来源主要有二:一是由太常进行选拔,《汉书·儒林传》载:“太常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二是各郡县地方高级官员推荐,“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当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这些学子经荐举进入太学后,每年参加固定的考试,成绩优异者即可取得做官的资格,“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从而顺利“毕业”。结合西周官学与汉代太学不难看出,科举制度出现以前,在政府官学学习的学子们不论年龄长幼,亦不论学习时间长短,从学校毕业的唯一标准就是入仕为官。

隋唐以降,随着科举制度兴起,中国传统教育制度也在逐步完善。唐代有六大官学,皆隶属于国子监,对所招收的学生有年龄规定:“凡生,限年十四以上,十九以下。”针对学习不同儒家经典的学子,官学也规定了不同的修习年限,如果学生没有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业,将被除名。对于在官学或地方私学就读的广大学子来说,科举是他们进入官场的必由之路。此时,他们毕业的标准由“入仕”转为“及第”,而每一届科举考试也就成为了这些学子们的“毕业考试”。

宋承唐制,在唐代科举的基础上增设殿试一级,学子们只有通过殿试才能真正称之为毕业。明清时期,基本延续了这个标准,而又有其时代特点。此时,考中进士仍是学子“毕业”的正途,但因国子监监生的地位提高,学子们即使没有考中进士,只要进入国子监继续读书并通过考核,也能够取得做官的资格。清代还开设博学鸿词、孝廉方正等制科,作为选拔“非常之才”的不定期、非常规考试。但不变的是,学子们的毕业标准仍是入朝为官。

“毕业”之际:古代学子的毕业礼

中国古代,随着科举制度的成熟及其重要性日益突出,科举中式、入朝为官,成为学子们的毕业标准。对于古代学子而言,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这才算真正“毕业”,是登科学子人生之大事,从学子到学校、官府都视之为举足轻重的大事而欢庆。那么古代学子的毕业礼都包含着哪些庆祝活动呢?自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创设以来,至明清时期,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逐步成型,中国古代学子们的毕业礼也就围绕着这些重要节点展开。

序曲:为举人而设的“鹿鸣宴”。自隋唐到明清,按照科举体制,中国古代学子们通过解试(即乡试)成为举人,并于次年赴京参加省试(明清时称为会试)。在解试放榜后,地方官员便会为这些举子们举行盛大的“鹿鸣宴”,庆贺他们通过解试,同时也预祝他们能够在接下来的省试中“高中”。“鹿鸣宴”是脱胎于周代“乡饮酒礼”的一种宴会形式,这类宴会多演奏《诗经·鹿鸣》以助兴,“鹿鸣宴”之名由此而来。比起传统的、并不十分规范的“乡饮酒礼”,“鹿鸣宴”增加了《诗经》的演奏环节,更具文化品位和“敬老”“尊贤”的文化功能。不过,规模不小的“鹿鸣宴”只是古代学子毕业礼的序曲,重头戏要到会试结束后的放榜之日才拉开帷幕。

正礼:从谢恩、拜谒礼到朝谢、“簪花”。古代进士的“正礼”,近似于今天的毕业典礼,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唐代,在会试放榜后,新科进士要结队拜谢会试主考官以感谢其拔擢之恩。五代人王定保编纂的《唐摭言》记载了初始的唐代学子们谢恩的情形,是一个颇为复杂的拜谢流程:首先,由新科状元带领及第的进士们前往礼部列队而立,报上姓名,等待谢恩。接着,状元在主事的引导下与主司(即主考官)互相行礼并致谢辞,随后学子们依次向主司行拜谢礼。三日后,再行一次拜谢礼,这次主司可以和进士们交谈,并一一指出他对进士们的引荐之处,进士们则对其提携表达感谢之情。新科进士们等到皇帝的敕命下来,就要前往中书省,完成拜见宰相的仪式——过堂。面见宰相的流程与拜谢主考官类似,仍由状元致辞感谢宰相的栽培,随后状元以下的进士们一一报上姓名并致谢意。

宋代,殿试正式成为科举建制。学子们在会试之后还要经过殿试才能正式成为进士。为了防止结党营私,宋代明令禁止新科进士向主考官和宰相谢恩,所有进士及第者均为“天子门生”,此前流行的“谢恩”“过堂”等礼仪也都变为由新科状元率领及第进士上谢恩表,朝谢皇帝。元明清三代基本延续了这一礼仪。明清两代又在进士中选取优良者点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学习。清代,新科进士们先行朝谢,之后前往国子监拜谒祭酒和司业,国子监祭酒和司业则在“彝伦堂”为这些新科进士们举行“簪花”仪式,可视为清代学子的毕业典礼。这与今天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授予学位时的“拨穗”仪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盛宴:種类繁多的宴会礼。在正式、严肃、繁琐的正礼之外,新登科的学子们还会参加同年进士之间的名目繁多的各种“毕业”宴集。一是曲江宴。在唐代,最为出名的“毕业”宴集就是“曲江宴”。它是一种泛称,唐代有相当多的宴会均在曲江岸边举办,各地均有曲江亭,进士们就在亭中举行宴会,其中又以“闻喜宴”和“关宴”最为出名。闻喜宴,是学子们在听闻及第的喜讯后,所举办的庆贺宴会。唐代,闻喜宴主要是及第进士们的私下聚餐,属于民间性质的宴会。但到了五代时期,朝廷开始出资举办闻喜宴。《旧五代史·唐书》记载:“敕新及第进士有闻喜宴,逐年赐钱四十万。”此后,宋代延续了朝廷出资办闻喜宴并予新科进士钱财赏赐的做法。“关宴”则是新科进士在参加最后的“关试”后举办的宴会,也是他们参加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毕业”宴会。“关宴”由学子们自行出资筹办,宴会中众学子往往饮酒斗诗、歌行酒令,将宴会氛围一步步推向高潮。同时,“关宴”也是同年登科的学子之间的告别宴会,蕴含各奔前程的离别之意,故亦称“离宴”,这与现代的毕业宴会有相同之处。

二是琼林宴。宋代出现的“琼林宴”,是专为新科进士们举办的宴会,从“闻喜宴”演变而来。与唐代闻喜宴不同的是,“琼林宴”的规格更高,是皇帝親自参与的“国宴”,因赐宴在著名的“琼林苑”而得名。在“琼林宴”上,新科进士们会将各自的籍贯、三代等情况记录下来,形成类似今日简历一样的档案进行保存。明清时期,多将“琼林宴”称之为“恩荣宴”,其仪式内容基本不变,“琼林宴”的形式得以传承下来。

三是鹰扬宴与会武宴。“曲江宴”“琼林宴”都是专为新科文进士们所举办的“毕业”宴会。同样,武科发榜后也会举行“毕业”宴会进行庆祝。武举乡试发榜后,会举办与“鹿鸣宴”对应的“鹰扬宴”;武举殿试发榜后,则会为新科武进士举办“会武宴”。“鹰扬宴”的得名,出自《诗经·大雅》“维师尚父,时维鹰扬”,称颂姜太公在牧野战场上威武善战,如雄鹰展翅,“鹰扬宴”以此为名,来勉励新科武举人们。“鹰扬宴”的流程与“鹿鸣宴”大致相同。清人吴荣光在其《吾学录》中记载:“武乡试揭晓翼日,燕监射主考执事各官及武举于顺天府,曰鹰扬燕,仪与鹿鸣燕同。”清代还设立“重宴鹰扬”制度,规定武举人中举满六十年,再逢武举乡试,准与新科武举人一同赴鹰扬宴。朝廷赏给花红表里,赐以武衔,以表彰武将们常年戍守边疆的功绩。“会武宴”是专为武进士所设,一般在武举殿试发榜后举行。《吾学录》中记载:“《通礼》武殿试传胪后,燕有事各官暨诸进士于兵部,曰会武燕。既入席,和声署升歌兔罝之章,余仪与荣恩燕同。”“会武宴”上,武进士们一齐咏唱《周南·兔罝》这首格调雄壮而奔放的诗篇,抒发报国之情。“会武宴”的规模、气派远超“鹰扬宴”,其宏大场面可与“琼林宴”媲美。

畅游:远足与踏青。除去宴会,新科进士们结伴游览京城名胜也是毕业礼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唐代,进士放榜多在春季,因此及第的进士们多选择在长安附近踏青。他们通过当时专门办理这类事务的民间组织——“进士团”安排出游活动,最常见的去处就是长安周边的曲江,游览之余还可在曲江之滨举行宴会。唐代的进士还偏爱游览长安郊外的慈恩寺大雁塔,进行“雁塔题名”。在雁塔之下,同年的新科进士们推举擅长题字者进行题名,如果题名者日后成为朝中高官,就需要用朱笔将其重写一遍,以示尊荣。此外,唐代的进士们在曲江宴后,又会“移饮于杏园,行探花之举。”所谓探花,就是在同科进士中选择年纪较轻者作为“两街探花使”,骑马采摘曲江附近或长安各大园林的名花。宋代一度延续了“探花”活动,但神宗熙宁年间还是以“以厚风俗”的理由废止了宴席“探花”的传统。

学子毕业礼:历史、现在与未来

学子毕业,代表着人生一个阶段的结束,同时昭示着下一个阶段的开启。无论古今,毕业都充满着仪式感与庄重感。古代毕业礼重拜谒师长,体现了中国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这一传统延续到今日的毕业典礼上,仍保留了毕业生向教师“献花”、举办“谢师宴”等诸多“谢师”的传统,学子们对师长表示衷心的感谢,师生互道未来珍重,展现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代学子毕业畅游的传统也沿承了下来,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今天毕业活动重要组成的毕业旅行,对学子开阔眼界、体验多样文化具有积极作用。

当然,我们也要正视古代毕业标准和毕业礼中存在的弊端。古代学子对皇帝的朝谢、对师长的拜谒,流程极其繁琐复杂,这是中国古代礼制以礼仪定人之等差的表现,入朝为官、进士及第者不仅可得隆重表彰、享受盛大的毕业礼,更可获得政治地位,保持世袭门第,形成利益团体、阶层固化,桎梏学子视科举为一切,扭曲学子的人格,产生“范进中举”一类闹剧、悲剧。而且,古代学子毕业礼中的各类宴集讲究排场,极尽奢华,也影响到今天毕业宴会的铺张浪费,都是不可取的。总而言之,从古到今,学子毕业礼虽有变化,但毕业生对师长的感激、对人生未来的憧憬之情传承至今。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赵鸿宇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李昉等:《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②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③吴荣光:《吾学录》,台北:中华书局,1966年。

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⑤黄灵庚、吴战垒主编:《吕祖谦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

⑥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责编/李丹妮 美编/杨玲玲

作者:邱涛

上一篇:国际会计论文范文下一篇:平面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