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困难干部调研报告

2023-05-14

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根据自身的需求,编写出格式正确、逻辑合理的报告,已经成为生活与学习的常见流程。该怎么样写出适合自身工作实际的报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走访困难干部调研报告》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走访困难干部调研报告

“党政机关下基层 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走访困难群众心得

“党政机关下基层 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

走访困难群众心得体会

我区开展的“党政机关下基层、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旨在进一步改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1月21日,根据活动方案和安排,我来到下马塘社区,与联系对象进行了第一次走访对接。我的帮扶对象名叫温淑芹,家住下马塘镇爱国村,今年70岁,当我走进这户人家,给我的第一感觉是院落非常整洁,可以感觉到这是一户很勤劳的人家。当我说明来意后,老人非常高兴,热情的把我请到屋里。通过聊天,我了解到老人有一儿一女,女儿已经成家在外,她现在与患有智障的儿子一起生活,老人的左眼完全失明,右眼只是稍有视力,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但是,尽管这样,老人的精神状态很好,对待生活的态度非常乐观,简陋的屋子让老人打扫的非常整洁,我把老人的联系方式留了下来,以便于今后的帮扶和联系,决定从解决老人需要的实际困难做起,尽自己的所能为老人家服务。这次的走访活动使我认识到了很多的问题,心里更有了很深的感触。从老人身上我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启示,我们这代年轻人,大部分没有品尝过贫苦和曲折,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通过这次走访,让我的心灵得到了震撼,老人的生活虽然过的非常艰苦,却自强自立,与其说是我在帮扶,不如

说老人也在另一方面教育帮助了我。一个生活上有这么多困难的老人,心中却充满了阳光。她不因自身的残疾感到自卑,不因生活的困难感到悲观,而是更积极乐观的生活。生活的困苦并没有让她低头,她在逆境困难中依然是快乐的生活。而我们呢?有时会因为工作上、生活上的一点点困难、挫折而灰心丧气,甚至放弃,这是否不应该呢?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应该时刻都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作为一名党员,这次的“党政机关下基层、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真的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这次活动使我真正了解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肩负的责任,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不只是一个口号,应该落到实处,我们应该多去慰问这些困难群众,让她们感受到我们的爱,也许她们需要的并不是物质上的慰问,而是社会上的关爱。

我觉得“党政机关下基层、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是改善干群关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载体活动。只要我们真正带着感情深入下去,真正转变作风,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巩固党的执政之基,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社会更加和谐。

第二篇:走访学习困难学生调研报告

坚守者的情怀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调研报告

西吉县第一小学王宗仁

按照《西吉县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西吉县教育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安排》和《关于举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下基层调研成果交流会的通知》文件精神,为进一步了解学情,倾听家长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及思想发展动态,探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宣传学校取得的成绩和办学特色,促进家校携手,共建和谐校园,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组织了这次走访调查活动。此次活动,我带着一份关爱,一份问候,一份深情,收获了许多,情感得以震撼。现将本人走访调研情况略作概述:

一、家访侧记

牛郎,男,10岁,西吉县第一小学四(5)班学生。性格内向,因屡次不交作业,遂深入家庭了解情况。

在西吉吉强镇北街北环路五组一个狭窄的巷道内,遇到了他的奶奶,寒暄几句后,说明来意,便走进家中。一间低矮的房屋,虽是盛夏的中午,仍显得有些潮湿阴暗,两张简陋的床铺,破破旧旧的床单,洗得还算干净,但床单上的补丁却很显眼。因为补丁的颜色与床单的色彩极不协调。牛郎的奶奶,年逾古稀,头发 - 1 -

花白,戴一顶白色的圆布帽,身穿几件早已洗得发白的蓝色长长的衣衫,与她瘦小的身形显得极不相称,显然原来这并不是她的衣服。她颤巍巍地递过一杯白开水,布满皱纹的脸上挣扎出一丝极不自然的微笑,为打破尴尬,我先开口了:“牛郎就靠你照顾了?”她终于找了一个小凳子坐了下来:“他爸爸和他妈妈一直都身体不好,没办法,娃娃要花钱,出去打零工了……”

返回的路上,我不断地想:我有责任!教了孩子三年多,首次进入家庭,首次了解到孩子艰难的处境。三年多来,给他的关爱太少。他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的是精神的抚慰与鼓励。班级中还有很多像牛郎一样处境的孩子他们都一样的孤独与缺少爱,他们的内心是自卑的,是空虚的,他们渴望别人的肯定与认可,他们渴望得到和父母一样的爱,而我们正好忽略了这一点。

也许是良心的触动或发现,我一下午又走访了四位学生,他们分别是康建彪、赵瑞、梁耿祖、马学鑫,而这四名同学的基本情况和牛郎同学也差不了多少,除了梁耿祖同学的父母在身边照顾外,其他三名同学都由其祖母照看,祖母们又都无一例外的大字不识,这就使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他们对学习,甚至对待生活都缺乏与之年龄相符的热情与激情,性格普遍内向,孤僻,还多少都有些偏激,自我约束能力极差,有厌学倾向,甚至由于缺乏约束,在他们身上,多多少少有些不良习惯。奶奶们对孩子的管束也叫苦不迭:“不会管,管不了”。在走访中,我听到一些家长要求老师对孩子进行严格管理,“孩子不听父母的

话,只听老师的话,老师管得严一点没事的”、“老师的话是圣旨,家长的话是耳旁风”等,平时的工作中,也常听到这样的话,他们把教育的责任与希望都寄托到老师的身上。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家长放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必须以十分的热情,百倍的信心,千倍的努力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在本次的走访中,我向家长宣传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思路,宣传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评价的全过程。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教育中有的放矢。还有就学生在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行为表现、思想动态等与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取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教师工作的理解和配合。同时,也解答了家长关注的教育政策和热点问题,征求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等。

这次的走访,令我庆幸的是,从家长自然的表情中,看得出对教师的一份感激;从家长关注的目光中,看得出对教师的一份期待;从家长的热情中,看得出对教师的一份嘱托。同时,更能看到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对教育的憧憬,对学校的关注,对学校的期望。此时此刻,我坚定了一种信念:在教育岗位上,要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家长,无愧于一个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在返回的路途上,家长那期盼的目光还在我眼前闪现,那感激叮咛的话语还在耳旁回响,我的脑海里回荡着:

家长——心灵在呼唤!

教师——任重而道远!

二、同行的苦恼

在最近的几个周末,很有幸遇到了几位在乡下教书的同行们,其中一位曾在新营乡二付营村村小教过书的老师约我去二付营村小学校玩,我也第一次兴致盎然的走进了二付营小学,走进校园,着实令人心花怒放,校园面积很大,校舍建设规划整齐,整个校园非常干净、整洁,几棵还没有长出新芽的杨树在春风中晃荡着光秃秃的枝条,一排青松则已经泛绿,仿佛再告诉人们校园春来早,校园里处处充满着无限生机。听二付营小学的校长说,这所学校前几年有本村四百多学生,教学质量在新营乡也名列前茅,但近几年,由于大多数村名进城务工,学生人数锐减,现在学生不足一百人,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严重受挫。

闲聊中,在平峰镇工作的赵校长也长吁短叹,问及苦恼,他很严肃,也很无耐地说:“我们乡老师年龄偏大,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严重老化……”是啊,这在农村是很普遍的现象,长期生活在相对落后的农村,部分年龄偏大的教师,绝大多数不思进取,不善于学习,甚至对新的教改多少有抵触情绪,教育教学方法滞后,对现代教育理念知之甚少,虽然教育部门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想方设法培训教师,但培训之后,老师们还是依旧穿新鞋,走老路。

由于有兴趣,也由于闲着没事,同事便驾着车到处闲游,一会儿工夫,便来到了平峰镇李岔小学。校舍也是依山而建,校园不大,有一栋大约五十平米的教室,校内设

一、二两个年级,教师一人,姓张,目前两个年级有十名学生,张老师采用复式上课,

教学质量可不一般,村民们都很放心,也很满意。问及方法,张老师风趣地说:“就是认真,耐得住寂寞。“学生管学生,”我也省省力气。“好学生教差学生,互帮互学,比我教强。””半晌,我头脑中闪过一个念头:这算是教改吗?可能是最现代、最时髦、最管用的教改了。临走,在校园转了一大圈,四周寂寞无人,只有张老师和几张旧课桌,时不时还飞来几只麻雀,在校园啄食孩子们掉下的馍馍渣,突然,我的脑海中闪过两个字:“坚守!”

坚守着视如生命的皇天后土,坚守着自己耕耘了大半生的一亩三分地,没有激荡人心的欢愉,没有震耳欲聋的掌声,也没有令人羡慕的光环,甚至没有一句暖人心的问候,但是寂寞的荒山野岭照样开出惊艳的花朵。也许这里的天更蓝,这里的空气最清新……

第三篇:走访慰问困难户调研记录

时间:201304.28 地点:困难户季友景家中

走访人:河西社区党团总支书记邱汝刚 走访内容; 在村干部的引领下,带着慰问品,走访了困难户季友景家。当走到他的家门口时,季友景的老伴正将刚刚洗涤好的衣服拿到外面晾晒,看到社区干部的到来,老人热情迎到家中。老屋是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屋里黑漆漆的,里面堆的都是捡回来的垃圾,非常乱,家里生活水平很差,唯一可以看到现代生活气息的是一台破旧的黑白电视机,在与季友景的交谈中,邱书记了解到季友景身患脑血栓,常年卧床,无稳定的收入,孩子常年在外打工,收入也不高,季友景在没患脑血栓时,还能靠通过种地、放羊的收入维系家用尚有结余;身患脑血栓后,失去劳动能力后,家庭收入几乎断绝,大小事情都干不了啦!家里有一个小孙子在上小学,季友景自己也常年服药,整个家庭经济收入少,开销却不小,一家人的生活很拮据,社区里看到他的情况,主动为他办理了低保。依靠政府每月的低保金维持生活。尽管生活十分艰难,但老人心态还感到十分满足,他说:“自己已经快到七十岁的人了,现在的生活比起过去不知好了多少,国家给我有低保,逢年过节社区、政府有慰问,没有把我们忘记。听村里邻居讲,两个人虽然很贫穷但是从来都脚踏实地的生活,不欠任何人钱。针对季友景的情况,邱书记嘱咐村里的干部要对村里这种特别困难的户要对关注,自己掏出200元钱塞到季友景手中。

通过这次走访贫困户工作,我深深地感觉到,对这些贫困家庭的帮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关怀机制,持续地对其进行帮助。贫困户陷入贫困不是他们自己刻意造成的,处于困境的人,心灵极为脆弱,能得到社会的及时帮助和关怀,是让陷入贫困中的人们看到曙光、重塑生活信心的有效手段,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关心这些弱势群体,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帮助,更要在精神上给予鼓励,要根据贫困居民的具体情况,力所能及地、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让贫困户切实地得到帮助,使整个村人民都能过上富裕的生活。

时间:2013.06.18 地点:季友景家中 走访人:邱汝刚 走访内容:

邱书记带着粮油等生活用品来到许同文家中,与之前的情况相比情况有了改善,虽然还是老房子,但是跟第一次来的时候相比整洁了许多,季友景老人的精神也好了很多。经济条件虽然没有很大的改观,针对季友景身体情况,村里安排人员每天都帮季友景挑水,村里的中医,送来免费中药,给他调理身体,邱书记看到这种情况考虑得更为长远,生活上和物质上的帮助仅能帮助一时,帮助季友景家里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家的困难,季友景有脑血栓后遗症,长期卧床,不能下地劳动,季友景的老伴年龄也大了,也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帮他们家上一个适合自身条件的项目,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家里的问题。邱书记又详细了解了一下季友景家里的情况,承诺一定会帮他找一个合适的项目。

通过走访,实地了解他们的情况,有一个问题引起我的思考,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贫困家庭如何找到致富之路脱离贫困;这类人群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的是职业技能和致富门道,这类家庭是一人得病,全家不安,储蓄耗尽,生产停滞。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解决的办法是:1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和小额贷款支持,让其有稳定的经济来源,2政府应该重点提高这类人群的救助力度,有针对性地提高住院费、医药费、门诊费的报销比例,不让患有重大疾病的家庭一下掉到贫困圈内。

季友景的情况,什么项目适合他呢?首先重体力方面的不行,老两口都不能从事重体力方面的劳动,养鸡,养鸭等项目不合适,那就只能从家庭手工编制方面找,农村的草绳编织项目十分普遍,投入少,见效快,并且不没有大的体力活动,适合农村的老年人。

时间:2013.07.28 地点:季友景家中 走访人:邱汝刚 走访内容:今天王春喜联系草编能手和草编销售大户许明利来到许同文家里,手把手叫季友景的老伴草编工艺,

第四篇: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老干部活动的通知

各直属学校(事业单位)党委(总支、支部):

近期,中组部、省、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分别下发了《关于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老党员活动的通知》,并就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老干部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为确保党员、干部过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分认识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的重要性

2008年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川特大地震灾害,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企业经营困难增多,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严重挑战。关心爱护党员特别是关怀帮扶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老干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职责。基层党组织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保全运、保中央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高度,充分认识这次走访慰问的重要意义,激发广大党员带领群众、应对挑战、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

二、切实从政治、生活上关心照顾好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老干部

各单位要在春节前组织召开一次情况通报会,请党政主要领导向离退休干部介绍一年来本单位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并主动向他们征求对教育发展的意见,勉励他们不断发扬革命传统,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继续做出新的贡献。要充分发挥老干部、老党员的政治优势、威望优势和亲情优势,组织他们利用新春佳节亲朋团聚的时机,向家人和亲朋好友广泛宣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向社会展示教育系统老干部的良好形象。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好老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

三、积极开展好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老干部活动

各单位要将春节期间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老干部列入议事日程,精心计划、周密安排,领导干部要积极带头,深入到医院和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老干部家中,座谈情况、听取意见、增进感情,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对离休干部和离休干部遗属以及生活困难和长期生病的党员应做到逐人逐户走访看望,采取适当方式慰问易地安置的离休干部,单位有代表性的处级干部和优秀知识分子应安排走访。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适当发给老干部一定的慰问金和慰问品。对那些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老同志,在登门看望的同时,还要把有关学习资料送到他们的家中床前。

四、努力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尊老、敬老、助老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对老干部来信来访情况进行一次集中梳理。宣传党和国家的老干部政策,营造一个全社会关心老干部的良好氛围。要本着老同志优先的原则,安排好节日期间老干部、老党员的物质文化生活,积极组织和指导社会志愿者队伍和其他社会公益组织,为老干部、老党员提供义务服务。有条件的,要组织老干部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同时,要切实作好安全防护工作。

五、结合走访慰问活动,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在走访慰问期间,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向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老干部、优秀知识分子传达中央、省委、市委和教育工委的有关精神,引导他们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坚定信心,团结带领周围群众和家属,共克时艰,战胜困难,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社会和谐、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作出新贡献。

各单位请将做好春节期间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老干部工作的情况,于2月5日前报市教育局组织处和离退休干部处。

组织处邮箱:

离退休干部处邮箱:

第五篇:2011年走访慰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报告会

听《2011年走访慰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报告会》有感文/

如果说人生是一种理论性的存在价值,那么更多的时候,能与困难、痛楚相抗衡的勇气和意志就是我们莫大的财富。

二零一二年三月十三日是一个难忘的的日子,这一天,我有幸参加了学院关于走访慰问贫困生的报告会,这不仅仅是一场报告会,更是给在座的我们一次灵魂的洗礼,让我们解读贫困生的心灵,从而了解生命的真谛。

小小的报告厅里格外的安静,庄严的党旗下,坐着的是学院的领导,他们深邃的眼眸里充满着期望,他们时刻把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挂在心头,时刻为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而担忧着。他们希望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都能用坚强的意志去挑战自己,战胜困难。短短的纪录片和沙哑的解说词让我们不禁潸然泪下,每一个不同的故事,都有着同样的酸楚。他们的家,或许只是低矮、拥挤、潮湿的土房屋,或许没有一般家庭所必需的电器和用品,或许在灯火通明的除夕夜里没有亲人的陪伴……生活中的阴霾,驱散了他们成长路上的阳光,但他们并不因此而放弃希望。他们勤奋刻苦,努力拼搏;他们意志坚定,自立自强;他们乐观顽强,积极向上。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湿了眼眶,他们与坎坷的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深深打动 1

了我,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我在心里写上了对他们的由衷钦佩——你们永远都是最棒的,加油!

报告会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而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一个人生活得太顺利,免不了自高自大,为所欲为;一个人生活得太富足,免不了骄奢傲慢,崇尚浮华。生命如果惊涛骇浪,就很容易自我满足,止步不前,而生命的停顿就是死亡。

苦难是上帝给予的厚礼,是它孕育了我们不屈不挠的傲骨,让我们神志清明、性灵觉醒,成为一位通达睿智的人。我们都曾为生活而苦恼,为未来而迷茫,为贫瘠而沮丧……在人生的旅程中,不免有困惑、迷茫和无助,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畏艰难,定会越过阻碍,勇敢向前。完美的人生需要我们用双手去创造,只要我们足够坚强,足够勇敢,足够乐观。

一路走来,霓虹奢华、纸醉金迷吸引了我们的眼球,我们早已忘了回首梦想驻扎的地方,以及那些为了梦想加倍付出的贫困人群,那群需要全社会去关注、关心的人。贫困并不是他们博得同情的资本,他们以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在这个大力倡导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成为了时代的领跑者,我们理应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致敬。

是坎坷,让我看到互相搀扶的身影;是失败,我才体会到一句鼓励的真诚;是不幸,我才更懂得幸福的不易。生活给予我们挫折的同

时,也赐予了我们坚强,赐予了我们难忘的人生阅历。热爱生活的人,懂得接纳生活的恩赐,胸怀感恩之心。酸甜苦辣都是生活的真谛,只要足够的宽容,怀着感恩之心,你就能平复埋怨、嫉妒和愤恨,拥有一颗从容淡然的心。

一直以来,政府和学院都对贫困家庭以贴心的关怀,在物质上帮助他们,在精神上鼓励他们。我们作为有血有泪的热血青年,更应该在心里种上感恩的种子,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学院,回报社会。将爱的光芒播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温暖驱散寒凉,让光明照亮阴暗。要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文梦云

2012/3/14

上一篇:走访群众调查民情日记下一篇:执法业务培训心得体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