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乐那一年范文

2022-06-05

第一篇:最快乐那一年范文

那一年情感美文

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美好记忆的那一年或者那几年。年轻懵懂的我们也许在那个时候有很多遗憾,有很多快乐,有很多悲伤,有很多的很多.....那一年,不熟悉的城市、陌生的街头、寒冷的季节;还有所谓生活中那么多陌生人。

可是,那一年,我的身边还有你。

不熟悉的城市、陌生的街头还有丝丝的冷风都让我觉得有些可爱。(呵,对。就是觉得可爱)

跟你牵着手相拥着,我的心里莫名的有种满足感,幸福感。那一刻我觉得,有了你,我就有了全世界!

那一年,只要每天能看到你,我就感到很快乐,很幸福。因为心里已经装不下别的。

那一年,只要能牵牵你的手,我就觉得所有的人都很可爱。

那一年,只要能轻轻拥着你,我就觉得给我一个世界我也不换。因为世界或许有很多,可你,只有一个!

那一年,只要每天能和你斗斗嘴,我就觉得我的生命是鲜活的,有意义的。

那一年,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时刻在你身边,我觉得就算世界毁灭,我也毫无惧意!

那一年,就在和你分离的那一刻,有一个星星坠落了,有一个火热的心,它冰冷了、碎裂了。有一个人流泪了,失眠了,痛不欲生了。

现在,那个曾经幼稚的、懵懂的、任性的、乖张的、轻浮的、放纵的、不知好歹的我;也已经慢慢的,成熟了、稳重了、老练了、严肃了、柔情了、有眼色了、也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现在,走在这个曾经的城市,曾经的街道,曾经的季节,还有所谓是不是曾经的人。

现在,站在曾经走过的十字路口我迷蒙了,这熟悉中又带陌生的地方我究竟是不是来过?

我来来回回,辗转反侧,最后我突然醒悟。啊,呵呵,原来我的身边少了你,思前想后,究其原有.....

我知道,那是因为--------------我想你了!

逸少

此文,献给我一直放在心里的那个人。

也在此,送给所有,那一年有遗憾,有后悔,有叹息的人。有机会的要抓住,没机会也有制造机会,不想放弃遗憾终生!

第二篇:那一年面包飘香

12 《那一年,面包飘香》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倒叙手法和悬念的运用;

2、领悟一技之长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倒叙的叙述方法;

2、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入:走进职业高中的大门,同学们都是以学生和职业人的双重标准要求自己。职场离我们已经不再遥远。面对职场,你们准备好了吗?„„职场之路是人生道路的重要环节,充满了希望和喜悦,也会有挑战和难关。今天,我们走进一个故事,也许,它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二、阅读课文,准备回答:

1、这个故事有几个主要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请你说说“我” (老师)的这次“面包奇遇”,或者说说面包师傅(学生)的创业之路。(选择其中一项完成)

三、进入问题1:2个。面包师傅和“我”,师生关系。

四、进入问题2:

1、学生分角度复述;

2、归纳:老师讲述了一段回忆,学生讲述了创业之路。

2、课文为什么选择“从尾说起”的角度?这是什么叙述方法?有什么好处? 倒叙;

新颖,增强可读性/便于设置悬念,层层推进。(哪些悬念?)

五、找一找,品一品 请把视线集中在“我”(老师)和“面包师傅”(学生)身上: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从故事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1、学生再读课文,找细节,讨论概括。

面包师傅:家境不好、立志成才、绝技在身、创业成功、不忘师恩„„(可提醒学生找主导人格:哪些因素对面包师傅的成功起相对重要的作用?)

老师:关心学生、责任心强„„(一袋面包给学生的影响,结合解题)

2、插入作者介绍:李家同,电机工程专家,曾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研究领域为符号逻辑、计算方法设计、并行计算方法、算法设计分析、生物计算、生物信息等,对于以上的领域及国内的信息科学教育有卓越的贡献。近年更尝试散文写作,提倡社会关怀、照顾弱势群体,并且推广英文教育。

六、为人从业之品。

1、师生谈启示:感谢这个故事,让我们认识了这一对师生;感谢同学们的解读,让我们了解了他们身上闪光的人性之美。从这个故事,

作为老师,我知道了自己应该从终身发展的角度关心学生,切实的负起为人师的责任; 作为学生,你知道了„„

2、文中老师的教导,学生铭记并受益终身:“不要学坏,总要有一技随身”。齐读末段。

3、请结合自己的专业或爱好,谈谈你准备如何“一技随身”?

七、请你来小结:职场风云变幻,只要 ,你就是职场的成功者!

八、拓展学习(选择一个项目完成):

1、结合自己的专业或爱好,设计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方案;

2、采用倒叙的方式描写一个故事。

九、结语:一缕面包的甜香,温馨了老师的回忆,甜蜜了学生的人生,也飘进了我们的课堂。祝愿所有的同学都能学有所成、绝技随身!谢谢大家,再见!

《那一年,面包飘香》教案2

那一年面包飘香 李家同

教学理念:根据新的培养目标、新课改精神、新教材特征和教育对象的认知特点,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以下面的新理念作指导:

(一)一本——就是以人为本,体现“三个一切”

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的基础上,设计出真正关注学生、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学策略同时,又要跳出“教教材”的圈子,引导学生体验和领悟教材的精华,并对学科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的策源地,通过激活教材,使教学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二)二让——让语文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

我们多年的所学都是为了最后走上职场,回报社会本课为学生了解社会、理解职场提供了多方面的认识授课时,其基本策略是“理解与阐释”的方式来教授全文,引导学生感悟“面包师的人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生活观,引领学生融入现实社会,投身于大自然

教学目标:

1、学习倒叙手法和悬念的运用

2、领悟一技之长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倒叙的叙述方法;

2、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入(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战国时期,赵国有位名士叫公孙龙 一天,有个穿着很破烂的人来见他,并向他推荐自己:“我有一项特别的本领”公孙龙就问道:“什么本领?”那个人回答道:“我声音特别大,很善于叫喊”公孙龙听了,就转身问他旁边的门客:“你们有谁善于叫喊?”结果没有一个人回答“是”于是,他就收下了这个很善于叫的人作他的随从

没过多久,公孙龙和他的门客一起出外游玩他们来到一条很宽的河边,发现渡船在河的另一头,所有人都不知怎么办好突然,公孙龙想起他最近收的那个人的本领是善于叫,于是,他就转过头去对那人说:“你大声叫对面的船夫,看能不能把他叫过来”那人觉得展示他技能的时候到了,就尽力大声向对面喊:“喂,船夫,过来,我们要过河”当他叫声刚完,那对面的船夫就摇着船过来了公孙龙对这个新收的门客非常满意走进职业高中的大门,职场离我们已经不再遥远面对职场,你们准备好了吗?职场之路是人生道路的重要环节,充满了希望和喜悦,也会有挑战和难关,过去如此,现在更如此今天,我们走进一篇课文,也许,它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二、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

2、选段落学生读,师生共同指导

3、回答问题:

(1)这个故事有几个主要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两个人物,面包师傅和“我”他们是师生关系 (2)请你说说“我” (老师)的这次“面包奇遇”,或者说说面包师傅(学生)的创业之路(选择其中一

项完成)

①学生分角度复述;

②归纳:老师讲述了一段回忆,学生讲述了创业之路(教师对于学生的人生观加以正确的引导) ③多媒体展现励志名言: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郭小川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 列夫&8226;托尔斯泰 (3)课文为什么选择“从尾说起”的角度?这是什么叙述方法?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后明确:倒叙;新颖,增强可读性/便于设置悬念,层层推进(哪些悬念?)

三、深入研究 找一找,品一品

请把视线集中在“我”(老师)和“面包师傅”(学生)身上: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从故事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1、学生再读课文,找细节,讨论概括

面包师傅:家境不好、立志成才、绝技在身、创业成功、不忘师恩„„(可提醒学生找主导人格:哪些因素对面包师傅的成功起相对重要的作用?)

老师:关心学生、责任心强„„(一袋面包给学生的影响,结合解题)

2、插入作者介绍:李家同,电机工程专家,曾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研究领域为符号逻辑、计算方法设计、并行计算方法、算法设计分析、生物计算、生物信息等,对于以上的领域及国内的信息科学教育有卓越的贡献近年更尝试散文写作,提倡社会关怀、照顾弱势群体,并且推广英文教育

四、拓展研习

1、师生谈启示:感谢这个故事,让我们认识了这一对师生;感谢同学们的解读,让我们了解了他们身上闪光的人性之美从这个故事,

作为老师,我知道了自己应该从终身发展的角度关心学生,切实的负起为人师的责任; 作为学生,你知道了„„

2、文中老师的教导,学生铭记并受益终身:“不要学坏,总要有一技随身”齐读末段

3、请结合自己的专业或爱好,谈谈你准备如何“一技随身”?

五、课堂小结

请你来小结:职场风云变幻,只要 ,你就是职场的成功者!教师结语:一缕面包的甜香,温馨了老师的回忆,甜蜜了学生的人生,也飘进了我们的课堂祝愿所有的同学都能学有所成、绝技随身!

六、布置作业

结合自己的专业或爱好,设计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方案

第三篇:那一年我入党

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那一年我入党

2010年9月29日,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语言与文学系召开了党组织支部大会,面对鲜红的党旗,我严肃的举起右手,跟随支部书记张海英老师诵著那一段神圣的誓言。一瞬间,激情澎湃,因为这一年、这一天我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

记忆之中,“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词。中国共产党员在各处发挥着党员的精神,英勇、辛勤、坚韧······他们无声的付出,默默的奉献。

捐资助学。“中国共产党员”的捐助从未间断过,从被遗弃的婴幼、失学儿童、无助农民到孤寡老人,“中国共产党员”无时无刻不在惦记,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中国共产党员”将这份无声的爱一直延续。

奋战一线。抗洪时期与解放军共同扛着麻袋疾走在险情的堤坝上,奋勇直前。非典时期,安抚群众情绪,日查周围疫情,义务维持公众场所秩序。

在每个平常的日子,“中国共产党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每度热量,用次次行动书写党员的力量。

小学时老师讲述鲜艳的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辈用鲜血染红的,是少先队的标志。那时的我憧憬着自己有一天能带上红领巾,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站在五星红旗下光荣的行一个少年先锋队队礼。

踏入初中,有个朝气蓬勃的组织令我向往——那就是光荣的中国

共青团,终于在初二那年参加了入团的宣誓仪式,这时已经没有了标志性的红领巾,但共青团的荣誉感深深烙在了我的心里。

高中的时候,高考的任务充斥着每一天,成绩还可以的我连考虑入党的资格都不具备,只能在门外远远的张望张望。那时的我还没有入党的意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也不深,学校也没有在这方面做过多的宣传。对党怀着崇敬的心态,不知能否加入这一神圣组织。

步入大学,开阔了眼界。在大学第一学期的生活中,学业上我勤勤恳恳,努力学好各门功课;生活上,我严以自律,努力搞好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工作上,我担任班级副班长一职,带领班级成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思想上,我重新认识自己,第一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明了自己希望向这一先进组织靠拢的想法。在大二时我有幸进入业余党校集中学习,在这次学习中我全面深刻的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在课外我寻找阅读了党的历史,思绪万千。在近代中国历史,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到五四运动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的命运紧紧与他联系在一起。多少优秀的共产党员,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为了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如今中国共产党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取得了多少伟大的胜利。在整个的奋斗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远见的卓识、坚定的信念、无比坚毅的毅力,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颂歌。中国共产党以天下人民的幸福为己任,以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国为奋斗目标,为中国人民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这一切为我们诠

释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建设新中国。了解到这些,我更是渴望加入党组织。党校顺利结业。经过推荐和讨论,我荣幸的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明白我需要更加努力的完善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有序的向党组织靠拢!

之后的我,定期向党组织上交思想汇报,专注学业,积极参加活动,通过考察和群众座谈,我十分有幸的能有资格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从一个社会青年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同时,也是我政治生命的开端。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在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每天关注新闻成了我的习惯。

在党组织这个大家庭里,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到身边的党员,政治视野也得到了扩充,感受到他们的优秀与自身的不足。认识到任何一个党员,并不是生来就具有优秀品格的,而是后天努力学习和实践的结果,一个共产党员要想为共产主义奋斗一生,就要不断地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因而,在考察期内我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身,增强自身的责任感。

铭记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 此外,不断研读党章,对于党员来说责任是一种职责,是与身份地位相对应的义务。由责任意识而产生的精神力量,是恪尽职守、完成使命的动力之源。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

重要内容。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我坚信我可以从一个“小我”成长为一个“大我”。现在的“小我”仅仅局限于个人,干好工作,完成任务,总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处理事情。而一旦将自己的行为与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时刻想着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时刻维护祖国的尊严,时刻想着为自己的国家贡献自身力量时,就成长为一个“大我”,“大我”是自身价值在社会中的体现。

从2010年9月以来,我为自己定下“踏踏实实过每一天”,不浪费时间,用自身感染身边的朋友、同学,将党的思想扩展。提升人生观,中国共产党员是最进步的阶级即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共产党的目标和宗旨要求共产党员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党的思想的指引下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把实现中国共产党伟大理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推动人类社会历史不断进步,作为自己人生最崇高的追求和最大的价值。在我系党组织不断开展的活动中认识到:一个共产党员,只有真正具有了这样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变得精神高尚,眼界开阔,胸怀坦荡;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地观察事物、判断形势、分析问题,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不躁,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也只有如此,才会彻底冲破一己私利的精神牢笼,在亿万人民创造历史的广阔天地里找准自己的位置,为国家为社会为集体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无数革命先烈和众多先进模范人物的人生轨迹,都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已经7个月了,每天因为有对党的信仰而过的充实,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党中央周围,贡献自己的一分力,虽然我现在的力量微不足道,不过每天的坚持积累也能汇入江河。从身边开始,一次举手之劳,一个由衷的微笑,一份真诚的关怀······都映射着中国共产党员的精神。明年,我就要毕业了,毕业之后的道路那?我想,焦裕禄、孔繁森、王伟等共产党员已经为我做出了榜样。我也应当把个人前途与祖国的命运,民族的振兴紧密相连,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距离一年的考察期还有5个月,我在这一期间深刻认识到意志力和稳定性方面还有些欠缺,对于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还有一定的不尽之处,考虑问题有时还不够周全,政治理论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增强自身的意志力,不断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并开展实践,用对祖国和人民以至于周围的同学的忠诚和责任鞭策自己,努力不辍,奋斗不息。

2010年9月29日,我站在党旗下举起右手宣誓的一刹那,多么庄严、多么神圣。此时入党誓词那铿锵有力的话语在我耳畔萦绕“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回想那一刻,面对鲜红的党旗,我现在仍心潮澎湃,有一种忠诚深深地植根于心中,我明白那是对党的忠诚;有一种大爱深深地浸润着心扉,对未来充满希望,时刻为党为国家奉献。

预备党员:刘 冰 2011年4月12日

第四篇:十八岁的那一年

《十八岁的那一年》读后感

刚读龙应台的《十八岁的那一年》的时候,觉得他是给谁写的一封信,读完以后很清新的能感受到他是写给现在的年轻人的,在网上证实了一下是写给他儿子的。

作者开篇从一个小女孩的故事引出设问:十八岁的我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

在作者那个年代他住在一个海边的渔村里 ,不知道什么叫高速公路,不知道什么叫下水道,没有进过音乐厅或美术馆,渔村唯一的电影院里,偶尔有一场歌星演唱。他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什么大事发生,因为那里没有电视,看不到新闻。那么,那个“愚昧无知”的乡村对于作者,究竟是一种剥夺还是给予?三十年之后他才忽然明白了这件事,明白了他和这个渔村的关系。那“愚昧无知”的渔村,没有给他知识,但是给了他一种能力,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他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 同时,他看见自己的残缺。十八岁时所不知道的高速公路、下水道、环境保护、政府责任、政治自由等等,都不难补课。但是生活的艺术,这其中包括品味和态度,是无法补课的。音乐、美术,在他身上仍旧是一种知识范围,不是一种内在涵养。生活的美,在他身上是个要时时提醒自己去保持的东西,就像一串不能遗忘的钥匙,一盆必须每天浇水的植物,但是生活艺术,更应该是一种内化的气质吧?它应该像呼吸,像不自觉的举手投足。他强烈地感觉自己对生活艺术的笨拙;渔村的

贫乏,造成他美的贫乏。

作者扪心自问了自己十八岁的那一年知道些什么,不知道写什么,而当他人到中年的时候来给他儿子讲这些,我想他的意思就是年轻人要给自己一个定位,要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我今年20岁,18岁已经过了两年,回头想一想,那是我还是一名高中生,大概是高二升高三的时候,那么那时的我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呢?我的人生价值观是什么? 在那个时候,我的小伙伴里有的喜欢打游戏,由于学校封闭,不允许出校门,所以只能用手机打,下课打,上课偷着打;有的喜欢看小说,大多也都在课上偷着看;另外的一些就是好好学习,虽然大多数人都学不好,也不知在学什么,但总之都是在学,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每天早起晚睡,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还时不时在课上打个盹,甚至偷偷小睡一会。在这里讲个小插曲:有一次早晨没起来,反正已经晚了,也不在乎这几分钟了,就再多整理一下,结果我正在宿舍梳头的时候,突然感觉不对劲,回头一瞧,班主任就在窗户旁看着我呢(因为我住一楼),结果下了我一大跳,可想而知我的后果很悲惨,就不说了。不管是哪一种人如果说短期理想的话,我想我们大多数人会异口同声地说:“考上理想的大学。”如果有人要问大家有什么远大的理想的话,我确定很多人给出的答案将是没有。

为什么会这样,可能就像作者所表达的意思那样,我们这一代应该不缺什么。我想唯一能给我们困惑的东西可能就是学习上的问题。那么我们的人生价值观到底是什么?

时至今日,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人生价值观:是因为人不同的世界观而产生的不同的对人生的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评价人生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属性时所持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我觉的对于一个18岁的人来讲,大多数人应该都处在高中,在那时跟他们谈价值观,不成熟,因为他们过得很累,很迷茫,他们过得不快乐,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价值观。我觉得,对于我来讲,我的人生价值观是到了大学以后,才刚刚产生的。

对于人生的价值观,应该说每个人的都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这是一个人格塑造的问题,人格也就是古代人所说的人品,也就是个人在自我发展方面的价值取向。要正确对待自己,塑造崇高的人格,最关键的就是要正确对待生命与道德、人格的关系。儒家认为,人是生物,人的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有实体的,且在天地间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这个社会上有好的一面,当然也会有坏的一面,这些事情长大了的我们都会在实际中遇到,在我们18岁的时候可能只可能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不会经历,即使经历也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长大以后可能会看到很多我们看不惯的事情,有一些我们能改变,就去改变它,改变不了,就拒而远之。

因此,我的观念可能会跟作者臆想到的他儿子的观点相同:做最好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第五篇:那一年的春天杂文随笔

那一年,儿子一岁,我三十三岁。他刚开始学会走路,而我,已在人间走了三十二年。

也是这样春暖花开的季节,一切都欣欣然的样子。

没有智能手机,网络用得有限。每天上班下班,从家到医院,从医院到家,一天天,走在真实的春天里。

那时候,日子就在眼前展开,在自行车摇摆的街道,在周末拥挤的菜市场,在垂柳依依的公园,在轻轻涌动的春风里。

那时候,日子像流水,哗哗流啊,流啊。小孩走路说话,每一天都有惊喜。

他慢慢长大了。

我的青春也让那些春风带走了。

看我们的眼睛。

看得见那一年的春天。

三月末的北京,春天还有一点儿寒。还穿着毛衣,树枝开始泛绿,空气中已经飘着春天。

儿子一周岁生日。去照个相吧,我说。

于是我们就走在落日下的春天里,走进路边安静的小屋,走进摄影师闪亮的镜头里。

我想我们的眼睛留住了春天。

那个生命成长,青春还在的春天。

安宁而快乐。

上一篇:中考命题指导范文下一篇:智聚力谋发展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