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院感工作计划

2022-07-08

无论你是处在何种工作岗位上,书写工作计划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通用工作技能。在新的年度,很多人又在为如何写好计划苦恼了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口腔院感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口腔院感工作计划

口腔科院感工作计划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制定口腔科的医院感染工作计划,计划如下:

第一,加强质量控制,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遵守医院感染的规律制度,严格执行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各项职责。根据我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和监测制度,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的原则,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定期召开我科院感小组会议,讨论分析我科在院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积极整改。在院感科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对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等进行定期检测 ,如出现院内感染,24小时内报告院感科,对检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第二,加强医院感染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组织学习院感相关的知识,如手卫生、职业暴露、多重耐药菌的管理、医疗废物的管理要求等,要让科室内的每个人都了解和重视院感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

第三,严格医疗废物的管理,定期检查,督促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感染性、损伤性和生活垃圾必须严格分离。感染性垃圾要放在黄色有标识的塑料袋内,损伤性垃圾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针头等锐器必须放在锐器盒内,不得乱扔乱放,生活垃圾不得混入医疗废物。

第四,加强每月的质控检查,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监控措施,加强手卫生的管理,提高我科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依从性。在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一定要执行手卫生。我科室每月会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定期进行监测、反馈。

第五,建立健全的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严格掌握联合用药和预防用药的指征。

第六,科室定时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及时进行拭察消毒,设有专用抹布,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设有专用拖布,定期清洗消毒。

第七,无菌物品应按照灭菌日期依次放入,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洗手设施齐全,配有洗手液、干手液和一次性干手纸,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碘伏、酒精等皮肤消毒液应密闭保存,每季度监测一次,容器每周灭菌两次,不封带包装灭菌后的器械存放于无菌容器中备用,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不得超过四小时。进行包装灭菌的器械,应在包装外注明消毒日期和有效期。注射要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次性乳胶手套要一人一用一更换。口腔器械,如:口镜、托盘、吸唾管,因其不耐高温,尽量采用一次性,否则必须化学消毒,每日监测消毒液浓度。

第八,落实标准预防,操作中一定要带好帽子,口罩,有血液,唾液喷溅时还应带防护面罩,操作中一旦发生职业暴露,立即上报院感部,按照感染管理条例处理并进行登记,定期检测及随访。

第九,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合理处置医疗废物。

第十,科室内每季度召开一次监控小组会议,组织培训学习院感知识。

第二篇:2016年口腔室院感工作计划

2016年根据我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制定本我科室的医院感染工作计划,计划如下:

一、 遵守医院感染的规律制度,严格执行口腔室制定的相应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的相关规章制度,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的原则,杜绝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

二、 加强本科室感染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每学期组织一次科室内院感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并做好记录。

三、 我院院感小组每季度对我科室进行一次院感考核,科室对考核扣分部分讨论,分析我科室在院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

四、 严格医疗废物的管理,定期检查督促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感染性、损伤性和生活垃圾必须严格分离。

五、 加强手卫生的管理,提高我科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依从性。在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一定要执行手卫生。

六、 诊室定时通风,每日进行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每日进行科室台面、桌面、地面的清洁。

七、 无菌物品应按照灭菌日期依次放入,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洗手设施齐全,配有洗手液、快速手消毒剂。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酒精、双氧水等消毒液应密闭保存;一次性医用包装袋包装灭菌后的器械存放于无菌容器中备用,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不得超过4小时。进行包装灭菌的器械,应在包装外注明消毒日期和有效期。注射要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次性乳胶手套要一人一用一更换。口腔器械,如:口镜、托盘、吸唾管,一人一换。落实标准预防,操作中一定要戴好帽子、口罩,有血液、唾液喷溅时还应戴防护面罩。操作中一旦发生职业暴露,立即上报院感部,按照感染管理条例处理并进行登记,定期检测及随诊。

第三篇:口腔院感

口腔感染控制业务学习制度

1、工作人员上岗衣帽齐全,操作前后必须洗手。

2、医生操作时应戴一次性手套及防护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3、口腔器械盘(镊子、口镜、探针)、注射器、口杯、手套、吸唾器均为一次性使用,用后浸泡、毁形,统一回收处理。

4、手机头、超声洁治机头一人一用一消毒,清洁、干燥、塑封后高压蒸汽灭菌。

5、钻针、拔髓针、根管锉等,一人一机一消毒、(预消毒→超声清洗→高压蒸汽灭菌)。

6、口内器械(充填器、针柄、成形夹)、口外器械(剪子、拔牙钳、凿子、梃子)、修复用托盘等均采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液消毒→消毒→干烤箱180°C恒温消毒一小时。

7、方纱、棉球、缝合针等敷料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8、无菌镊子罐采用干式保存,每四小时更换一次,若有污染随时更换,清洗后放入烤箱内灭菌。

9、漱口盂保持清洁,每日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液刷洗两次。

10、诊室工作台面、地面等每日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液擦拭两次。

11、诊室空气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每半年监测一次并记录。

12、干烤箱、高压蒸汽灭菌锅每月进行生物监测一次。

13、废弃敷料一律焚烧处理。

第四篇: 口腔科院感要求

口腔科属于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根据《湖南省中医医院感染管理重点科室质量控制标准和评价方法(100分)》要求,口腔科占(6分)要求如下: 1.布局合理,流程符合功能要求,制度职责清晰,口腔内科、口腔外科诊室原则上应分设;

2.严格执行卫生计生委《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有消毒隔离制度,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3.诊疗过程实施有效的感染防控和职业防护措施,为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一病人一更换),必要时佩戴防护镜、围裙,个人防护符合要求;

4.有器械清洗室和消毒室,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应按“清洗→消毒→灭菌”程序进行,首选物理灭菌法,能用高压灭菌消毒的不能用化学消毒剂灭菌; 5.诊疗过程实施有效的感染防控和职业防护措施。

科室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进行日常诊疗工作。

综合治疗台及配套设施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每日对诊疗区、清洗区、消毒区进行空气、物表、地面清洁消毒,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诊疗器械的处理:口腔诊疗器械清洗要使用酶洗,手工刷洗干净。卡式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的器械,有效期不得超过4小时,要裸露灭菌。

④每季度对手、物表、空气及使用中的酒精络合碘进行微生物监测,每月对灭菌物品进行微生物监测,每日对84消毒液、戊二醛进行浓度监测。 ⑤备齐干手纸及快干手消毒液,提高洗手依从性,减少交叉感染。

第五篇:口腔科院感必备知识

1. 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2.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 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的感染风险。如车针,手术器械 4. 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充填器,压舌板

5. 低度危险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

6.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务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7. 安全注射的含义:是指不会通过注射方式使被注射者感染疾病,包括HIV、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以及其他病原体感染。要求严格执行注射操作规范、不共用针具,使用经过严格消毒的注射针具及使用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等。 8. 医疗废物分五类: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化学性,药物性 9. 口腔科室内定时开窗通风,诊疗区空气、无菌物品存放区空气每天用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30-60分钟,使用中紫外线灯照射强度>=70微瓦/CM2为合格,所有区域的物体表面每天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两次,有记录。地面每天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擦两遍,遇污染时视情况随时进行消毒处理。用后的敷料等医用垃圾要分类收集,感染性废弃物置双层黄色塑料袋密闭运送,锐器、针头、穿刺针等)用后放入利器盒统一回收

标准预防的基本概念:是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不论是否有明显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黏膜皮肤。

1) 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2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播。

3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的时机。 标准预防措施:

1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2 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3 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

4 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5 可重复使用的设备: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危险和污染衣服或将微生物在病人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的部件应弃之。

6 环境控制:保证医院有适当的日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的基础上,适当地消毒床单、设备和环境的表面(床栏杆、床单位设备、轮椅、洗脸池、门把手)等,并保证该程序的落实。 7 被服: 触摸、传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时,在某种意义上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和污染衣服,应避免扰动,以防微生物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与锐器刺伤有关的操作

(1)将用过的锐器或注射器进行分离、浸泡和清洗时;(2)将针套套回针头时;(3)将血液或体液从一个容器转到另一个容器时;(4)将针头遗弃在不耐刺的容器中;(5)用注射器后未及时处理针头。 3.2 刺伤事故的预防原则

(1)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2)禁止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 (3)禁止将针等锐器物徒手传递;

(4)禁止针等锐器物复帽,必须复帽应采用单手复帽;

(5)使用者必须将用后的针等锐器物放入防水耐刺的专用利器收集盒内。

刺伤的补救措施

1 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应立即以肥皂和清水冲洗;若是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2 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用肥皂和流水冲洗伤口,并挤出伤口的血液。

3 意外受伤后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并填写报表,必须在72小时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

4 可疑暴露于HBV 感染的血液、体液时,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可疑暴露于HCV 感染的血液、体液时,尽快于暴露后做HCV抗体检查,有些专家建议暴露4~6周后检测HCV的RNA 。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一, 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 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三, 医院感染散发病例24小时之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由经治医生填写医院感染登记报告表,监测护士及时交医院感染管理科。

四, 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五, 组织本科室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六, 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技术,做好个人防护。

七, 遇到突发公共事件时,科室医院感染小组按全院统一规定,负责科室内消毒隔离实施工作的组织落实。

八, 做好对卫生员,配膳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 九, 按月参加医院组织召开的医院感染管理例会。 临床科室主任在医院感染监控工作中的职责

一, 根据全院的医院感染计划制定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计划,措施和质量管理标准。

二, 组织科室开展医院感染管理专题讨论,宣传预防医院感染知识。

三, 全面管理监督医院感染监控计划的落实。 四, 了解本科室医院感染情况。 5 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 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3. 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 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5. 发现医院感染病历,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

6.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7. 发现法定传染病,应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8. 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各种医院感染的常规监测和调查 9. 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传染病的分类

甲类:2种,鼠疫,霍乱

乙类: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爱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登革热,炭疽,细菌性阿米巴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11种,流感,流腮,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中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和疑似病人或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爆发时。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对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洗手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控制医院感染的需要,医护人员自身保护的需要。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

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洗手的指征:

1.接触病人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4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清洁/无菌操作前 3.排泄物,伤口敷料后 4.穿脱隔离衣,摘手套后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之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抢救过敏性休克

(一) 立即停药,就地抢救。

病员采取休克卧位,给以氧气吸入并保温。在病员为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并密切观察病员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瞳孔变化。

(二) 给予抗过敏药物

①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0ml,小儿酌减。症状如不缓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 ②地塞米松5~10mg氢化可的松200mg加50%葡萄糖液100ml静推或加入5~10葡萄糖液500ml内静点。

③ 抗组织胺类药物:选用异丙嗪25~50mg或本海明40mg,肌内注射。

(三) 抗休克治疗

①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可给予低分子右糖酐500ml或4%碳酸氢钠加入5%葡萄糖液内静点。

②如血压仍不回升,须立即静脉输入5~10%葡萄糖液200ml,内加入去甲肾上腺素1~2ml,或多吧胺20mg。根据血压调节滴速,一般每分钟30~40滴(小儿酌减)

③加大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的计量加糖液内静点。 ④针刺人中、十宣、涌泉、足三里、曲池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