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总结范文

2022-05-31

总结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是我们反思自身、了解自身、明确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编写的总结报告,我们可以在工作回顾中,寻找出自身的工作难点,掌握自身的工作优势,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企业发展总结范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企业发展总结范文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发展总结

浙江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60年,经过50多年的风雨历程,已发展成为浙江省规模、技术一流的建材生产企业之一。公司拥有全资、控股子公司17家。拥有杭州、金华、合肥、南昌四大生产基地。主要提供预拌混凝土、材料设备租赁营销、门窗、涂料等10大类产品和服务。

公司现有总资产15亿元,职工220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50余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58名。2013年,集团公司完成产值26亿元。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浙江省、杭州市文明单位、AAA级企业,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公司以以“绿色、创新、优质、高效”为经营理念,定位于专业建材生产,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加速推动科技进步,积极拓展省外、国外市场。

结合企业从事建设行业的特点和社会、时代的要求,我们不断调整、完善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做法,不断推动企业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按照社会和企业发展的新需求,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路

集团公司的精神文明建设有比较良好的基础,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我们逐步形成了一套精神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侧重于思想道德、民主法治、企业形象诸多方面。从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着眼,近几年明确深化的思路:一是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企业日常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机制,变活动型为管理型,成为企业经常性工作。二是伴随企业文化建设的兴起,着力于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含量,通过文化的潜移默化,使精神文明建设有牢固的内在基础,成为人人参与的规范性活动。

一是全面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创建网络,条线与员工都有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责任和义务。在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作为公司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步规划部署。同时每年制定当创建计划,做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既有长期规划,又有分的具体目标,按要求逐年抓好落实。公司把精神文明建设的指标分解后纳入各单位、党支部的“经济责任状”、每年年初在签订经济责任状的同时,都要签订精神文明建设责任状。作为年终单位工作实绩考核之一,与生产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使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公司的标准化管理之中。

二是我们是一家建材生产企业,也是一家施工单位。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创建文明单位、文明部室、文明工地、文明班组“四个文明”为载体,各项文明建设都有具体的要求和内涵,也突出不同的重点,文明单位侧重于全面发展,文明部室侧重于素质与服务态度,文明工地侧重于企业形象与安全生产,文明班组侧重于内部氛围和凝聚力、团结力。四个文明创建年年检查、评比,有反馈、有推广,提高了创建的积极性。

三是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准,按照时代性、现代性要求去规划该项工作。我公司在2000年确立了创建国内一流的建材企业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突出了时代性,突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与实践,充分利用精神文明建设为提高社会对企业的认知度、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业主对企业的信任度来服务。我们的产品,多供应国家、省市的重点工程,我们专门为项目施工规定了文明建设的一套要求,包括统一的企业标识,统一的工作服、安全帽,现场文明管理、文明施工、文明生活、文明交往的一系列规范、规定,以现代文明生产的形象满足社会、业主的要求。

四是将党风、干部作风作为企业风气的重中之重,以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我公司明确党员、干部要从小事做起,从基本行为管起,以优良的党风和优秀的干部形象为精神文明建设铸造影响力和领导力。近年里,我司以坚持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和思想教育,夯实廉洁从业的思想道德基础,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监督权力运行过程和从政行为,使企业始终处于健康、和谐的发展状态。坚持每周发放廉政短信,在企业报上设立廉洁文化之窗,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道德防线。

二、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借助管理平台,将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一是制度建设。我们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建立、修订、完善各类文明创建、文明评比、文明建设管理制度21项,形成保证体系。同时,通过制度的建设,建立和完善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三大类的《企业标准》;修订了《管理部门岗位职责》和有关生产、资金、质量、安全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并切实予以有效贯彻和落实。公司在九十年代就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的评审,并严格按照管理标准予以贯彻落实,使公司生产经营各项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奖优罚劣。我们做到两个文明建设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凡子公司中评上文明单位的,在年薪基础上另嘉奖3—5万元不等,对各类精神文明先进也有标准不同的嘉奖,形成制度和规矩。在工作的检查、评比中,精神文明的一些指标是否决性指标。公司还专设文明科室、服务之星、文明工地、文明班组等奖项,力求评价准确,奖励合理。

三、优化学习氛围,开展全员学习,提高企业整体学习力

我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将学习、提高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打造全员学习型组织,直接为自身创建水平的升级乃至企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近几年,经过探索、实践,我们客观上形成了企业学习教育的四条有效平台:利用学习小组学习破解工作的难题,利用中心组集中教育学习掌握重大理论政策和方针,利用企业学院的学习逐步提升管理能力,利用网络学院的学习逐步优化知识结构。

为推进学习型企业组织建设, 2011年,集团进一步整合企业内部培训管理工作,组建了企业学院。结合以往的培训经验,学院的教学与培训采用“一加一”的培训模式。集中面授和网络学习相结合,集中面授采取聘请企业内外部的专家上课或者集中组织观看培训视听资料。网络学习是利用网络学院这一平台,由学院统一为每个管理人员,注册用户名,通过企业网络学院进行网络学习。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解决工学矛盾、节约培训成本,完成大规模生产经营管理人才的知识更新。

我们还十分重视干部、职工的业余阅读,将其作为企业学习的主要构成之一,近四年里,在领导干部、管理干部中开展结合岗位实践的业余读书活动,每年都有读书征文比赛,编印读书心得选。根据施工企业流动分散的特点,我们倡导“终身学习,快乐学习”的学习观,提高学习的信息化程度,建设企业内网、外网,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将企业各类有用的知识资源挂在网上,便于分散在各地的企业、项目随时上网查阅、使用。

四、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构筑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撑。

作为拥有50多年历史的老牌企业,多年来,我们坚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的有力支撑。我们既注重利用各种场合和宣传媒介,如企业报、内网、微博微信、QQ群、宣传栏等对干部职工广泛开展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和基本经验的宣传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又十分注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积极探索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新举措。

一是创建“心灵沟通坊”,期望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心理疏导以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激发员工爱企如家,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和企业的稳定和谐。“心灵坊”由 “四室、三一”的工作版块形成。“四室”,即心理疏导室、悦读休闲室、娱乐活动室、爱心扶助室。“三一”即一阵地、一平台、一信箱。“一阵地”是指建设“员工文化墙”阵地。内空由各式各样的创意版块组成,“你的生日有我祝福”,“员工的风采”,“激扬青春,放飞梦想”等,让职工们可以充分自由发挥、创意填充,大胆的展示才华。“一平台”,充分利用公司学院等的平台,科学设置员工感兴趣的培训内容,旨在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同时不定期举办健康讲坛、心理辅导等。 “一信箱”, 在一楼大厅增设征求意见箱,员工所提意见和建议可以书面形式投入意见箱。同时还可通过领导接待日、座谈、微博、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征求意见建议。对于提供的“金点子”建议,采纳后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是我们很重视代表企业未来的青年群体的思想道德教育,对这一群体

有专门的思想教育工作机制和渠道,如新大学生集中入职培训、新大学生团队拓展、导师带徒制度、职业生涯导航制度、青年发展论坛等,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指明正确的方向。今年上半年我们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学习先锋,解放思想,争做排头兵”大讨论活动,以调查研究、讨论交流、风采展示、文化践行诸种形式,进一步促进青年员工坚定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采取全面动员与重点发动、组织招 募与自愿参加相结合的形式,集团分区域成立志愿者分队,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志愿活动。集团本部定期参加西湖区文明办举办的“3.5”学雷锋广场活动,开展助老爱老、救困帮扶、便民惠民、科普宣传、无偿献血、服务大型活动等自愿服务项目。组织开展职工帮困扶贫和“金秋助学”活动。根据实际,还与贫困学生结对,为病痛孩子进行义卖捐献等等。 四是我们还重视宣传学习先进典型,发挥先进典型的导向、引领作用。在典型的学习中,我们既针对企业现状和管理难题主动选择了一些典型企业进行对标学习,如组织人员赴中建三局、长沙远大等学习和考察,借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企业文化以开阔我们的思路和视野。同时注重树立企业自己的典型,这两年,我们涌现了浙江省之江先锋闪光言行等先进人物的事迹,做到报纸上有字,录像上有影,讲台上有声。每年我们都能根据企业思想道德建设和管理、队伍发展的需求,挖掘、总结、推广数个体、团队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在企业内部掀起“学先进、树新风、创一流”的热潮。

五、坚持民主管理,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注重人文关怀为重点,抓好和谐稳定工作。

一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尊重职工群众的主体地位,依法保障职工政治权益、经济权益、文化权益、劳动权益,确保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职工。积极探索贴近职工、服务职工的新途径新办法,立足企业长远发展,结合个人实际,帮助职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二是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贯彻执行《集团领导人员服务职工群众的若干意见》,设置一加一工作室,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深入服务职工群众。

三是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及心理感受,引导职工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表达利益诉求,维护企业和谐稳定。建立以基层政工干部为主体的心理咨询师队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心灵坊”平台和心理咨询师队伍在职工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青年学生、建筑工人、海外员工等群体的人文关怀,特别要重视关注他们的意识形态和思想动态。基层党组织、工团组织以民工学校为主阵地,引导建筑工人爱岗敬业、遵纪守法,提高思想和技术素质。

四是建立健全维稳工作体系,做好日常维稳工作。每年召开安全维稳工作形势研判会,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完善维稳工作运行机制。制定了维稳应急预案。

五是通过持续不断地开展企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教育员工如何合情合理合法地维护自身利益,表达自己的愿望。编印了《普法案例教育集》,指导管理干部和一般员工科学用法。今年我们专门举办了普法培训班,在全公司中层干部中集中宣讲了公司法、反商业贿赂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

六、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抓好企业文化建设。

我公司把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作为引领和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在企业 文化整体规划中,我们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相融合,相互促进。文化是文明的核心层,文明是文化的自然之果,对企业的“四个文明”创建工作都注重增加文化含量,使精神文明创建变成经常性、持久性的文化活动,让员工时时刻刻受感染、被激励。通过文化建设的潜移默化,打造和谐企业。 一是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利用多种形式,深入浅出地宣传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宣传普及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丰富实践载体,使三个不同层面的价值观深入人心,融入工作,融入生活。

二是加强以“和合”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深刻认识企业发展的历史使命,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关系,激发爱岗敬业、创业创新的热情。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充分发挥模范人物的示范带头作用。

回顾过去,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开展以创品牌、塑形象为核心的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果。展望今后,我们将更加深入、扎实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企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工作总结

30年的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加大投资规模来刺激经济增长,到2010年底投资4万亿元用于基础设施、交通、环境建设等;与此同时,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价格波动逐步减小。我国建筑业增加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社会5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要通过建筑业才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和使用价值。有关专家认为,建筑业具有关联度高、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特点,可带动从建材到家电等50多个相关行业发展。建筑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拉动相关产业1.7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科学发展观学习笔记

从产业环境看,目前以铁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新一轮大发展,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市场发展空间加大,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将会进一步显现。据了解,2009年铁路建设计划投资6000亿元,较2008年翻一番;此外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未来七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规模约6000亿元,总里程达1700公里;高速公路的投资将达到4000亿至5000亿元。国家将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房建、环保工程建设市场前景广泛,这都为我国建筑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大于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建筑企业都在着力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企业发展质量。作为建筑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中国中铁一局最近几年开展了制度建设、执行力建设、标准执行、流程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企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管理潜能逐步释放,为抢抓新一轮基建高潮的大好机遇做好了储备。在铺轨架梁、长大隧道、城市轨道交通、复杂结构桥梁等传统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更加明显,为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2009年是中铁一局优化并系统推进企业发展战略,转变营销观念,认证项目管理,严格绩效考核,全面履行合同,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年。在不久前召开的中铁一局二届四次职代会和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开展“推行项目管理认证”、“规范安全质量行为”两大活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动员干部员工坚定信心,应对挑战,为贯彻落实今年确定的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乡镇年度企业发展环境整治经济工作总结

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我们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XX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县整治办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镇、村干部及企业干群的共同努力工作下,按照镇党委、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富民强镇这个目标,突出科学发展与农民增收两个重点,紧扣发展、和谐、创新三大主题,深化生态立镇、工业强镇、科教兴镇、依法治镇四大战略,力求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整治、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五大突破。以加强综合协调服务能力,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摸式,提高发展质量为工作方针,以“企业发财、地方发展、互利双赢”为共同目标,把企业发展环境保障整治作为我镇企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指导督促企业健全管理网络,修订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环境整治保障措施,加大各企业安全防范保障投入,改善企业发展的安全生产条件,加大了安全检查和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努力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及时排查解决了企业与周边群众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给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团结协作,奋力拼搏,扎实苦干,卓有成效的开展了各项工作,现将我镇一年来企业发展环境保障整治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努力夯实工作任务 我镇资源匮乏没有工业,只有一座小水电站和一个养殖公司,境内还有一个省属葫芦头水电站。今年以来,镇党委、镇政府对企业发展环境保障整治工作十分重视,并将这项工作列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干部量化考核考评范畴。首先,调整了镇企业发展环境保障整治协调领导小组,加强了领导干部力量,增强了自觉服务驻地企业、依法保障企业发展的责任意识;其次,与“改革、创新、担当”大讨论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坚持党政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包村组长分片包抓企业制度,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为企业发展环境保障整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加强管理,制定措施,强化环境保障工作力度

1.制定具体政策,建立工作制度。按照《镇厂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施办法》来调解矛盾纠纷,保障个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确保厂地关系和谐相处。同时,制定了“三会一包一查”制度。一是每周一干部例会由主管领导安排部署本周工作,各包村工作组和业务部门汇报本周企业厂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二是镇企业发展环境保障整治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例会,由企业办和包村组长汇报企业在运行中所发生的矛盾和纠纷调处,研讨解决具体方案和措施;三是每季度召开一次企业环境保障整治分析会,及时解决企业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季度环境整治工作重点;四是落实镇党委、政府领导包抓企业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五是实行不定期不定时到各企业进行调研和安全生产工作检查。 2.宣传政策、法律、法规,送法到企业,为企业开展支、帮、促活动。我们把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和送法到企业作为开展企业发展环境保障整治工作的突破口,教育广大农民群众遵纪守法,要求各企业严格按照政策、法律、法规处理厂地事务和矛盾纠纷,并加大对企业厂长、经理和职工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学习力度,经常性地将《安全生产法》、《环保法》、《土地法》、《物权法》等相关政策、法律、法规送到企业,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规范企业运作行为。同时,在驻镇企业中开展“支帮促”活动,做到公正廉洁、优质服务,经常性地帮助企业办理各种审批事项,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现象。共同创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强化企业发展环境保障工作力度。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我们始终站在依法治镇的战略高度,抓好厂地关系协调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是为企业建立环境保障机制,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前提依据。今年以来,我镇牢牢抓住国家扶持政策力度,以开展“改革、创新、担当”大讨论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为契机,以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大企业协调服务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克服发展“瓶颈”,努力扩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2015年,我们主要抓了“一件事”,就是协调解决葫芦头水电站与群众发生的用地矛盾纠纷,一年来共为葫芦头水电站解决用地矛盾纠纷1起,为企业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要发展、环境是基础。我们必须建立经济发展环境保障整治的长效工作机制,长抓不懈。虽然我们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发展环境问题较多,企业征地、用工、运输等方面的矛盾和纠纷时有发生,在资源开发、工程实施、道路交通等方面上都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企业外部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

但是,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加上我们有一套过硬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团结一致的力量,不怕困难的精神,奋力拼搏的毅力,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一定会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为镇域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而努力奋斗。

201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中药局的关心支持下,我镇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抓重点、务实效、谋发展、求突破,在指导农民按照市场变化、调整品种结构、稳定种植面积的同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中药材生产质量和协调中药材与农林牧三者之间的关系上来,为全镇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推动了全镇中药材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园满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做一总结汇报:

一、全年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县局下达的2015年度镇中药材主导产业任务目标,以及我镇年初制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指标,镇上将任务分解到各村,夯实了工作责任,使全镇中药材产业有序、健康发展。至年底,全镇杜仲管护5112亩,产籽8吨,产叶130吨,产皮52吨,天麻新栽15万窝,产量245吨,猪苓新栽1万窝,产量7吨,柴胡新载1200亩,产量100吨,银杏管护565亩,产量1吨,经济总收入达700万元。工作圆满完成,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结合本镇实际,积极采取措施,使中药材发展稳步推进

1.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扩大种植规模,提升中药材产量和品质,结合每年开展的科技之春活动月,利用广播、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向我镇广大农户宣传中药材种植、管护、销售等知识。全年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开展各类中药材培训班5期,培训200余人次。

2.狠抓“四荒”、“四旁”地的药材种植,努力拓宽中药材的生产领域。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的出台,加之药材市场近一年来的缓步提价,粮药比价发生变化,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热情有所增加。为确保中药材产业的协调发展,我们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及时调整中药材发展思路,把重点放在“四荒”、“四旁”地种植药材上,挖掘资源潜力,拓展发展空间。

3.规范种植和经营,积极引导农户种植前景好、销路畅、与市场相对应的天麻、猪苓等中药材品种,同时规范药材流通户,严禁私自压货压价,损害农户利益,大力提倡“诚信经营”,从而使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迅速提高,营造了良好的中药材发展氛围。

三、存在问题及下年工作打算 一年来,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投入不够。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影响,对发展中药材缺乏必要的投资,没有对农民发展中药材进行有效的扶持、引导和保护,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特别是发展“四荒”种药,虽然可充分利用资源,长期受益,但一次性投入多,农民难以承受,发展步伐缓慢。在基础研究、产品开发、gap认证等方面,也由于投入困难,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2.队伍不强。中药材发展,要有相应的技术人员来引导、指导等服务,但我镇还没有建立起与产业开发相适应的组织和队伍。我镇基本没有中药材专业服务机构和人员,使许多服务难以落实到位,产业开发处于自发状态。

3.开展培训及活动的次数较少,与农户期望差距较大。

针对以上不足,我们一是加强对中药市场信息的调查了解,全面准确的掌握各类中药市场行情,并及时反馈给广大农户;二是加强与县局的联系,取得县局支持,加强我镇中药组织建设;三是邀请县局技术人员多在我镇开展技术培训。

一、“十二五”暨2015年工作总结

“十二五”以来,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抢抓大别山片区扶贫发展规划和省委、省政府“抓金寨促全省”重大政策机遇,大力实施“5+1”项目,全面完成了“十二五”确定的各项目标,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农村经济总量增速加快

据统计,201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49.16亿元,比2010年的24.63亿元增幅99.5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38元,比2010年的4428元增幅92.81%;农产品加工总产值99.34亿元,比2010年的23.5亿元增幅322.7%。

2015年全县粮油产量15.97万吨,比2010年15.32万吨增长0.65万吨;茶叶产量0.75万吨,比2010年0.64万吨增长0.11万吨;猕猴桃产量3.09万吨;蔬菜产量16.81万吨,比2010年14.36万吨增长2.45万吨;生猪饲养量45.10万头、牛饲养量5.21万头、羊饲养量15.5万只、家禽饲养量501.2万羽,分别比2010年增长6.16万头、0.38万头、7.24万只、95.2万羽,肉蛋总量3.63万吨,比2010年3万吨增长0.63万吨;水产品总量达到1.31万吨,比2010年1.04万吨增长0.27万吨。

(二)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十二五”期间,全县以实施“5+1”项目为支撑,紧扣发展第一要务,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大力实施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计划,强力推进特色农业发展。2015年全县茶叶基地面积达17.7万亩,比2010年增加2.7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10万亩,比2010年增加8万亩;猕猴桃种植面积2.06万亩;高山有机米2.48万亩,比2010年增加1万亩;蔬菜基地13.2万亩,比2010年增加3.96万亩;白鹅47万只,比2010年增加32万只;黑毛猪26.8万头,比2010年增加8万头。麻埠镇六安瓜片、果子园中药材、吴家店猕猴桃、汤家汇高山米、梅山小南京蔬菜、古碑特色养殖、张冲青山竹笋等示范基地初具规模,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

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592家(部级5家、省级7家),家庭农场923家(省级1家、市级7家);龙头企业69家(省级10家、市级59家)。组建蔬菜、高山米等产业协会4个,猕猴桃等联合社16家。建立专业性社会化服务组织48家,六安瓜片炒制中心110家,产业化组织程度明显提升。利民生物、将军红原生态农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蝠牌茶叶等5家企业在安徽股权交易中心上市,金寨茶油、六安瓜片在渤海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渤商所大别山交易中心正式揭牌运行。金寨黑毛猪进入北京首农市场,大别山科技5家企业17个单品进入华润苏果超市,2家企业与华润万家合作贴牌生产。启动金寨农产品电子商务城建设,开设“小隐茶人”、“三个农民”天猫网店及农产品c店200余家,在上海、无锡等大中城市建立金寨农产品营销公司,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

(四)品牌市场创建稳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县先后荣获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全国食用菌优秀主产基地县等称号,43家企业获得金寨“中国长寿之乡”品牌使用权。一笑堂、六安瓜片、金龙玉珠、安态、齐山、翠眉、燕子河牌茶叶、木皇金油茶籽油获省著名商标;注册了“大别山的问候”全类商标,金寨山茶油、金寨灵芝、金寨黑毛猪、金寨花鲢鱼、金寨高山米、金寨板栗等19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寨猕猴桃”获国家质监总局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金寨红茶”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

(五)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加强

2014年,我县获得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称号,金寨红茶获得国饮杯一等奖,2015年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业综合执法局获得“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窗口”称号。“十二五”期间,全县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绿色防控技术,探索无抗生素养殖、生态放养技术,开展标准化种养基地建设。层层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广泛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治理和监管与执法。建立了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乡镇质检站,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进一步健全。积极开展“三品认证”,认证无公害产品4个、面积16.2万亩,认证绿色产品20个、面积3万亩,7大类38个产品、14.3万亩基地通过有机或有机转换认证。

(六)农业科技水平明显提升

进一步扩大与安徽农业大学校县产学研合作,以“一站一盟一中心”为重点建设内容,建成安农大大别山综合试验站,组建的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中心,成立了茶业、毛竹、蔬菜、高山有机米、中药材、生态养殖、猕猴桃及农村环境治理8个产业联盟,按照“1+1+n”模式广泛开展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县校联合成功举办“大别山道路”30周年纪念活动,取得了积极的影响。同时加强与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积极探索光伏产业与特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在光伏产业园发展设施农业9.5万平方米,示范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十二五”期间,全县培训新型农民23058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00人,培养农村实用人才2200人。积极开展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技术骨干联系帮扶2200户示范户发展农业生产,辐射带动2万余农户。建立了农业科技示范园15个,推广新技术30项,引进新品种65个。新建改造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23个。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2%,较“十一五”未增长5%。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获得了“全国平安农机示XX县”荣誉称号,2015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43.8万千瓦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6.6%。

(七)美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2013年以来,我们以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为基础,以整合项目为抓手,以村庄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多措并举、持续推进,累计投入项目资金2.13亿元,完成21个中心村建设,在建的中心村11个。全县农村环境整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产业带动明显,乡土文化繁荣,田园风光优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大幅提高,涌现出一批生态家园村、特色产业村、旅游度假村等美丽乡村,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汤家汇朱家湾、晏湾、果子园姜湾3个传统村落列为国家级保护名录,天堂寨镇被命名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八)六安茶谷建设如火如荼

2014年我县启动了以响洪甸水库及周边乡镇为核心区的金寨“六安茶谷”建设,并将其作为建设作为实施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和主要阵地。通过两年的打造,茶谷区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群众收入明显提高。省级龙头企业谢裕大入驻茶谷,新辟茶园3000亩,推广茶园绿色防控2万亩,建成日产5000斤六安瓜片自动化生产线3条。2015年,成功举办了首届“六安茶谷”开茶节暨六安瓜片文化节、齐山库钓中心开钓节、第一届“六安茶谷”秋茶节暨XX县桂花红茶评鉴等系列活动,金寨六安茶谷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有效提升。茶谷区域内游客较2014年同期增加10万人次以上,逐步形成我县乡村旅游业又一重要增长极。

(九)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

2013年12月,我县在全省率先实行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整合19个涉农职能部门,成立县农业发展委员会。作为全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县,2015年我县顺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登记确权13.41万农户、48.78万亩耕地。大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全县累计流转耕地17.1万亩。实施农业创业担保贴息贷款工作,审核发放种养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贴息贷款近8.4亿元用于支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启动探索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林权、财产权担保抵押贷款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累计发放抵押贷款2.46亿元。承担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项目,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金融试点,采取“银行+合作社”农户小额贷款模式,发放信用贷款100余万元。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县224个行政村都成立了创福公司,并依托创福公司筹资,村村建成60kw光伏电站。

“十二五”期间,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较快发展,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依然不高,特别是我县山区地形地貌易造成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二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力不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三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务农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农村人才匮乏,面临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现象;四是农业建设投入相对偏低。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相对于其他行业和领域,农业的投入仍然非常有限,远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十三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情况

(一)基本思路

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要求,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任务,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打造高档生态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为目标,以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为重点,实施“绿色增效、品牌建设、主体培育、科技推广、改革创新”五大行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加快形成特色产业凸显、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农业新格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的目标

到202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79.17亿元,年均递增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00元,年均增长10%。粮油产量达16.05万吨、茶叶0.9万吨、蔬菜17.5万吨、猕猴桃4万吨、蚕茧0.45万吨、肉蛋产量4.57万吨、水产品1.5万吨。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5%以上;主要农作物农业机械化水平75%以上,良种覆盖率90%以上。 到2020年,家庭农场力争达到10000家,其中县级以上示范农场300家;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家,其中县级以上示范合作社200家;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0家,其中省级示范联合体6家;省级龙头企业“甲级队”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0个。

(三)主要任务

1、发展绿色生产,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

粮油以高山有机稻为主,形成山区特色的粮油绿色生产模式;蔬菜以标准园创建为抓手,大力发展高山蔬菜、设施蔬菜;茶叶以打造六安瓜片茶叶品牌为抓手,实现茶园亩均收入达万元,发展茶叶精深加工的机械化、清洁化;猕猴桃以标准果园建设,提升猕猴桃质量效益水平;中药材巩固提升传统药材,大力发展石斛、黄精等新兴药材;茧丝绸坚持桑茧并重,主抓小蚕共育、省力化养蚕等关键环节;畜牧业主要发展金寨黑毛猪、山羊、黄牛、土鸡、白鹅等地方品种,实现良种化、规范化、粪污处理无害化;渔业重点推进梅山、响洪甸两库大水面增殖友好型渔业发展,逐步退出库湾、网箱养殖,积极发展中小水库渔业生产,推行池塘标准化健康养殖、综合养殖;休闲农业以六安茶谷、美好乡村建设为抓手,加大农旅结合及旅游农产品开发,争创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XX县,全力打造健康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到2020年,全县粮油面积44万亩,蔬菜面积13.7万亩,茶叶面积20万亩,猕猴桃面积10万亩,中药材面积27万亩(其中石斛1.2万亩、黄精10万亩),桑园面积8万亩,生猪饲养量46.5万头、牛5.3万头、羊17.8万只、家禽520万羽。

2、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切实加强野生猕猴桃、苦丁茶原生境保护区管护,提高对野生天麻、灵芝、石斛等种质资源的保护。建立金寨黑毛猪、金寨黄牛、皖西白鹅等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完善铁冲长江河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扩大黄缘闭壳龟、大鲵的人工养殖,逐步恢复野生种群数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加快绿色农资推广示范店建设,实现绿色农资全覆盖。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开展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构建病虫监测预警体系,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加快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应用。划定禁养区、限养区,采用种养结合的循环发展模式,构建现代生态农业循环体系。

3、转变经营方式,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培育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到2020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0人,培养现代青年农场主500人;积极引导专业大户发展成为家庭农场,到2020年争创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壮大扶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大力支持县内龙头企业积极申报省级龙头企业“甲级队”,充分发挥“甲级队”引领行业发展“排头兵”的作用。推进农业产业适度规模经营。采取财政奖补等措施,扶持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到2020年形成一大批年均收入达10-30万元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及流通。依托中国供销大别山农产品物流园带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到2020年全县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260亿元,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5%以上。

4、推广“互联网+”,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依托“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推动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标准化、智能化、集约化、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经营管理效率。实施“互联网+生产+营销+服务+创业”计划,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产品营销网络化、农业信息服务便捷化、农民创业大众化。

5、强化农产品安全,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引导农业生产主体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按标准组织农产品生产。实现生产设施、过程和产品标准化,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把品牌创建放在突出位置,强化质量意识,率先实行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标识,建立可追溯制度,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加大品牌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金寨品牌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提升农产品整体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示范区建设。争创全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XX县,搞好麻埠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梅山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结合“六安茶谷”、美好乡村和“一村一品”建设,形成功能全、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强化质量安全检测监管。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模式,完善检测装备,通过“计量及机构”双认证,建成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在重点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和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强化产地安全管理。支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建立运行长效机制,加强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改善农业综合执法条件。

6、依靠科技进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依托与安农大“新型农业推广服务平台”及其他农业科研院校创新优势,培养一批县级农业科技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形成一批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实现农业技术新突破。鼓励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农业科研机构。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农技推广骨干进高等院校进修深造力度,定期组织农技人员参加XX市农委和省农委组织的能力提升轮训。加强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工作,发挥基层农技人员的“一对一”和“点对点”的服务作用。推进山区农业生产机械化。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切实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装备支持。

7、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健全耕地保护和补偿制度。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继续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对经营性资产,重点是将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更多权能,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建立符合实际需求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保障农村产权依法自愿公开公正有序交易。推动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以及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托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农业公益性服务机构作用,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开展政府向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购买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

8、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

坚持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健全政策支持、公平准入和差异化监管制度,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和覆盖面,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创新农业互助保险组织建设,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开发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提高保障水平。深入开展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研究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9、切实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加强规划示范引领。结合农村宅基地改革,到2020年,全县85%的中心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基本完善,全面展现“特色产业明显、生态环境优良、百姓生活和美”的金寨农村新面貌。加快兴业富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特色支柱产业,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大力发展城郊休闲度假、生态农业观光、民俗风情体验、农耕文化传承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业。推进环境整治提升。努力打造“山青、水畅、岸绿”的村庄环境,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发展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积极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全面推进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建设。

三、2016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年,也是实现“三年倍增计划”的关键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将紧紧围绕重点特色产业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两条主线,加快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计划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4.57亿元、增长11%,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120.2亿元、增长2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92元、增长10%。

(一)推进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基地

2016年,全县茶叶基地面积达到18.5万亩(新发展0.8万亩),蔬菜基地13.3万亩(新发展0.1万亩),高山有机米5万亩(新发展2.52万亩),猕猴桃3.65万亩(新发展1.59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13.4万亩(新发展3.4万亩),土鸡280万只(新发展45万只),白鹅57万只(新发展10万只),黑毛猪35万头(新发展8.2万头),山羊20万只(新发展4.5万只)。

(二)加大项目争取、实施和招商引资力度

加强与全国人大和国家有关部委、省市有关部门的汇报联系,及时掌握国家有关农业政策项目,力争在“5+1”项目扶持上获得更多支持。加强项目储备和涉农项目整合力度,充分发挥县财政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效益。重点加大对XX市农委援建、农业综合开发、基层农技推广、退耕还林后期扶持、茶产业发展等项目的实施工作。积极主动与央企、名企对接,争取“金鸡扶贫计划”、“金猪扶贫计划”项目尽快落地,确保2016年在招商引资上有新突破。

(三)加快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 围绕科技服务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应用,扶持和培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00人。支持发展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全年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家庭农场400家。加快产业融合、抱团发展,积极培育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4家,支持龙头企业申报省级龙头企业“甲级队”1-2家。

(四)积极拓展农产品市场建设

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品牌创建力度,进一步规范管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长寿之乡”品牌授权使用权。扩大金寨农产品在大中城市的推介展销范围,增强金寨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拓展销售渠道。利用渤商所大别交易中心平台,促进更多的特色农产品挂牌上市。

(五)强化农产品安全和农业执法

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设为主线,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推进绿色农资示范店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加强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动植物检疫检验;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坚决从严从重打击私屠乱宰的行为,搞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加强两库两河水生动物保护监管力度,严禁电鱼、毒鱼、炸鱼行为,逐步清理规范网箱和库湾养殖,确保全县渔业资源休养增殖和水资源环境安全;加强农业机械监管力度,强化安全监管责任落实,提升农机安全监管水平。

(六)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支撑

完善与安徽农业大学“新型农业推广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探索“1+1+n”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每个产业联盟推广先进农业技术2项以上,引进新品种2个以上,形成科技成果2项以上,切实为农业经营主体解决技术瓶颈问题;加强与西北农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师范学院、中国农科院合肥物质研究所等农业科研院校的技术合作,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支撑。

(七)加快发展美好乡村建设

结合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开展全县村庄布点和中心村建设规划。在继续做好2015年美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三集中”,强力推进“两个三”(即3个集镇、30个中心村)扩面建设,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年内中心村建设全覆盖的目标。

(八)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依托县乡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导、备案登记、信息统计发布工作,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开展工商企业流转土地缴纳风险保证金试点。完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设及运行试点。进一步完善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担保抵押范围。开展农民负担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一事一议审批,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积极开展农村经济统计调查和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调查任务。

第四篇:公司企业科学发展观调研阶段工作总结

如下:

一、现状调查

1、机构缺失,体系不畅

长期以来在公司层面一直没有建立科技管理机构,公司以及分公司没有设立与科技管理相一致的部门,局层面曾经设立科技处,但是仅存在一个时期后被取消,目前局总部重新成立科技中心,而公司一级依然是个科技管理空白。公司科技管理工作一直由工程管理部兼管,近期工程管理部改为技术质量部,兼有管理科技工作职能,但整个科技工作依然无法与局层面很好对接。

机构的缺失导致我们的体系无法正常运转,体系的运转离不开相应的机构,通过调研不难发现我们的科技体系建设依然处于起点状态,一切需要从零开始。

2、科技管理人员缺乏

调查显示公司目前现有工程技术人员125人,其中基础设施类30人,房建类9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50人,还没有从事科技工作的专业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中专科以上学历92人,能够独立工作并撰写科技成果不足10人。公司科技人员严重不足,与企业资质等级极不适应。

3、企业科技发展目标不明确

一直以来我们没能为企业的发展制定良好的科技发展目标,在我们以房建项目为主打产品的年代我们没有建立与之相应的科技目标,导致我们在这个领域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因而只能在“平民”产品市场占有少量份额,而与高端市场一直无缘。即使在我们转变思想,改变方向寻求新的企业发展增长点的今天,在我们积极寻求转型的同时,我们公司仍然没有制定我们的科技目标,我们没有自己特有的技术与别人竞争。比如我们在污水处理厂项目上虽然我们施工了不少项目,但是蛋形池技术依然掌握在别人手中;例如我们施工了不少道路桥梁工程,但是我们依然在大型桥梁工程没有自己的技术。即使转型我们依然在走老路,依然在大众化项目上竞争,而在“高、大、新、特”项目上我们往往连投标方案中的关键技术、难点技术都阐述不清,我们又如何能够与对手竞争。

08年公司历史性的完成了多项科技目标,但是这也仅仅就是完成了上级部门下达的目标任务,我们并没有制定实施长远的科技发展目标,我们没有在超高层项目中力争掌握各项技术的目标,我们没有在大型钢结构工程有创新计划,我们没有在城市轨道工程上进行立项攻关等等。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某项高端的技术就是我们的利器,可能是我们打败对手取得成功的一支奇兵。

4、科技投入不足

主要表现在资金投入方面,从统计报表显示,公司的科技投入是微乎其微。由于受经营模式的制约,微薄的管理费仅仅能够养活企业,企业没有多余的资金用来投入到科研项目的研发。另一方面公司没有制定企业的科技奖励办法,导致科技奖励常常无法兑现。

二、原因分析

对目前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是紧密联系以及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现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缺乏科技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我们企业的管理层,意识的缺失从而导致指导思想没有了方向。没有思想的指导,我们的科技创新工作一直停滞不前,以致部门、机构不全,人员缺乏,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等等。因为缺少了自主创新意识,在一些高难技术领域没有能够取得突破,致使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被动局面,丢失了良好的市场占有份额。同时我们还没有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科技水平与其他先进单位相比差距较大,我们还存在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性和政策性等障碍。

其次是人才队伍建设还有不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恰恰忽略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导致我们目前人才队伍的恶性循环发展。体现在:每年我们都会有一批新鲜血液补充进来,但是我们并没有太关注这些企业后备力量的培养与发展。我们往往将这些满怀希望的学员往项目上一放就不再过问,等到项目结束我们的学员已经逐渐成长,如果没有新项目开工他们会无处可去,这时迎接他们的往往是一份待岗通知,无奈的他们等于是变相的被企业解雇,他们只有选择离开自谋出路。而单位一旦承接新任务,又发现管理人员不足,于是只好继续招人,培养人最后走人,形成了这样一种怪圈,企业始终人才不足而我们又不断的流失人才。我们一直在探索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却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解决我们企业发展中人才“瓶颈”问题。

最后是科技经费缺失。在机构、部门不全,科技工作人员缺乏的情况下,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主要是科研经费无出处。即使有科研项目但无资金投入,科研工作很难开展。公司每年的预算中科技投入这方面几乎是空白,因此企业很难开展自主创新,很难有自身的科技成果,从而导致我们没有能力参与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的竞争。

三、针对存在问题的建议

针对目前我们企业所面临的现状,经过调研分析提出以下不成熟的建议:

1、树立正确的科技创新意识

我们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科技创新意识,科技创新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将担负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不断建立我们的科技创新体系并且不断完善。公司应建立健全相应的科技创新机构,针对一些关键技术开展攻关,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在重要的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大幅度提高我们企业的竞争力。

2、企业重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应切实关心各类人才的发展,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平台和空间,使其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留住现有人才,引进外部人才,在引进中获得交流,在交流中得到提高。注重引导职工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同时为职工提供各种培训学习机会,用内外机会培养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对专业从事科技工作人员实行特岗特薪,为企业做出特殊贡献的人员待遇可超过同级管理人员,以利其专心、安心从事科技工作。

4、加大科研投入

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前瞻性的工作,这就需要企业舍得投入。科研机构和每年攻关的科技成果应设专项预算,增加相应费用,弥补公司科研机构以及科技成果空白。另一方面企业应完善激励机制,对科技成果的奖励及时兑现,更好的鼓励大家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积极工作。

5、制定长远的科技发展目标

把加快实施企业重大科技专项作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重点,做好企业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和近期重点计划的编制及落实工作,科技管理部门认真做好重大项目实施的科学论证,通过有效机制保障科学决策。同时做好项目与科技成果有效结合,项目创新出成果,成果反过来运用于项目,实现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的一点思考

2、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深化学习,正确的理论思想可能是开展科技创新的催化剂。

3、针对企业“瓶颈”技术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核心应该是大力开展原始性创新活动。

4、科技项目开展过程中基础资料和基础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科技成果的奖励机制以及科技创新原始资料的归档等工作是科技创新体系维系、良性发展的基础和制度保障。

5、无论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应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世界上总有路可走,我们应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第五篇:查身边隐患 保职工安全 促企业发展活动总结

XX分会查身边隐患、保职工安全、促企

业发展工作总结

XX工厂在接到《关于开展“查身边隐患、保职工安全、促企业发展”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的通知》后,为深入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结合工厂工作实际,要求全体员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提高工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加大安全生产排查力度,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巩固和促进当前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良好的局面。,现将公司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 高度重视 加强组织领导

工厂在接到通知后,充分认识到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切合实际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扎实开展工作,并根据文件的指示精神积极投入到公司安全生产指示精神工作之中,及时传达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会议精神,安排布署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各科室、各工段负责人都把这次行动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并执行,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将责任落实到人。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的目标要求

1、高度认识,加强领导,行动迅速。工厂始终把这次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摆在首位,认真研究落实隐患排查与整治工作。

2、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工厂各科室、各工段负责人分别为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安全工作负总责。建立健全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工作责任制,细化明确各安全隐患排查小组有关人员的职责,确保安全生产。

3、认真排查,坚决整改。每一个部位,每一类隐患,实施地毯式拉网排查,坚决不留死角,在本次认真自查的基础上,要把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梳理、归类、逐项提出整改措施,为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生产氛围提供保障。

4、严肃纪律,确保实效。工厂领导对此次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工作高度重视,要求真正把通知精神落到实处,不走过场、取的实效。

三、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按照“工厂统一领导,科室指导监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科室、各工段主要负责人积极参与,各部门行动迅速,相互配合,全力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各项工作。在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中,各科室各工段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工段卫生死角、配电柜、机床设备设施、机床附件、消防器材为工作重点,以治理重大隐患为抓手,着力提高治理效果。对查出的隐患,当场整改,做到定人、定责、定时落实整改措施,使得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做法,有效遏制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工厂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 认真排查,严格执行 在工厂统一领导下,各科室各工段上下联动,相互合作,齐抓共管,切实开展了重大危险源和领域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活动。一是严格清查联合车间,严肃处罚违章指挥,冒险蛮干、违反劳动纪律等违章行为。二是严格清查、坚决防止无证操作和未经安全培训操作人员。三是加强消防安全的排查工作。经过这些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在正常轨道上有效不紊地进行,但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体员工坚持不懈的努力来达到企业的安全生产,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得到进一步的落实。

五、隐患治理情况

1、本次隐患排查分别对重大危险源与车间齿轮工段、中小件工工段、齿链轮毂工段和联合办公室进行了专项隐患排查治理,共检查出安全隐患18个,现场立即整改安全隐患18个。

2、切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确保了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及时排查出车间原材料堆放混乱、消防器材不到位等,再次对员工进行了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

3、有效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复工人员教育”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对实习大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认真作好记录。并利用宣传标语、宣传条幅和组织员工现场分析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及时消除生产区域内的安全隐患,努力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六、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工段长主体责任不落实,有制度不执行,有禁不止,对安全监管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置之不理,我行我素,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管理;二是个别员工对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重视不够,存在以日常工作代替专项行动,隐患排查治理紧一阵、松一阵。三是部分员工存在缺乏相应安全生产技能,安全意识淡薄。四是个别员工还存在“三违“现象、劳保穿戴不齐等现象,说明部门负责人监管不到位、安全工作未得到进一步落实,需继续加强。

七、下一步工作

1、针对存在的问题,逐项实施整改,杜绝类似情况发生,并继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及时总结分析各阶段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查找存在问题,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切实加大排查治理力度,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2、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认真检查督促落实各级安全监管责任,健全制度,细化措施,全面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工作。努力构建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要切实加大对生产企业的隐患整治力度。

3、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各部门、各员工的安全督查。对安全隐患突出、事故易发、多发的区域要实行重点监控,重点督查。

上一篇:清脏治乱讲话范文下一篇:企业推广活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