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工安全操作规程

2022-08-22

第一篇:清洁工安全操作规程

制造部再生砂项目安全清洁操作规程

制造部再生砂线安全操作规程

为加强再生砂线的安全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再生砂生产线的安全运行,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一、本规定依据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再生砂生产线特点,用于规定再生砂车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再生砂生产车间内的相关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程的安全规定。

二、再生砂安全生产的总体目标是:生产线的安全运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安全事故对员工及公司造成重大影响、对公司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1.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2.不发生火灾事故;

3.不发生有人员责任的设备事故;

三、再生砂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安全管理职责

1.再生砂生产班组管理人员负责车间内安全管理规定的实施和督促、检查各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并根据生产线实际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检查,及责任制落实和规程制度执行情况、安全隐患及整改情况并监督落实。

2.各班组班组长负责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和监督本班组安全生产工作的进行。每班每天负责召开班前会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布置和落实(一般采用5分钟时间进行口头交代,可不作记录)。

班前会:接班(开工)前,结合当班运行方式和工作任务,做好工作安排,布置安全措施,交代注意事项。

四、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

1.每班次交接班时,由班长带领班组成员对生产现场进行巡视。检查上班生产任务和清洁工作完成情况;各种设备、生产工具是否齐全完好;生产和设备运行记录是否填写完整。由接班班长在上班记录上签字确认。

如遇不停机交接班,由接班人员对应相应岗位进行交接。各岗位确认设备运行情况,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并由接班班长在交班人员清洁工作完成后再签字确认交接班记录. 2.上班人员应按照以下再生砂生产线设备安全运行次序和流程进行开机生产.

(1). Y335B磁选式输送机:应按照Y335B磁选式输送机操作规程及下列安全生产规程进行生产。

1.开启输送机前,必须先确认输送机运输皮带上和机坑内无积砂和杂物沉积;清理磁选输送机周围杂物,留出加料铁板范围内的安全操作空间。

2.检查皮带是否处于正常工作位置。检查与皮带接触的部件,托辊、立侧辊有无尖锐硬块物料。检查输送机动力电缆是否正常,无损伤和破损。

3.确认各项安全要求到位后,开启皮带输送机空运行2-3分钟,检查驱动轮、链条、电机等工作是否正常。

4.空运行正常后,开始加料,加料速度应保持均匀。如用斗车加料时,不能将斗车装得过满,应均匀地将原料加入输送机料槽内(大块原料应打碎后再加入)。使用斗车加料时,应注意斗车支撑架,以免造成伤害。

5.正常运行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皮带的松紧程度,不允许皮带在驱动轮上打滑,保持皮带居中运行。

6.注意观察输送机运转声音、速度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并通知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到场维修。

7. 输送机必须在皮带上所投原料全部输送完毕后才能关闭电源停机。

(2)振动破碎机:应按照振动破碎机操作规程及下列安全生产规程进行生产。

1.开机前应清除设备周围杂物。不允许有其他物体悬挂或靠在振动破碎机上。

2.检查振动电机电缆,连接螺栓有无松动和破损,弹簧等有无断裂。

3.打开前后检查门清除里面的杂物,保证筛面通畅。 4.在没加料前开机空运转3-5分钟。观察全面清扫设备周围及加料口周围不合格的原料、杂物。运转声音和运转情况。

5. 确认空运行正常后,开始加料。加料应保持原料干燥。如原料湿润,应加入热砂,切忌过湿加料。

6.再生砂炉放砂口至振动破碎机工作范围为加热砂区域,严禁除工作人员外的其他人员进入。擅自进入加热砂区域一次罚款500元。

7. 振动破碎机加料量不得超过料斗的2/3。配合磁选输送机在加料过程中即时将铁块、手套、棉纱等杂物选除,避免杂物淤积影响正常运行。并观察出料口情况,若有堵塞,应立即停机,打开前后检查门用铁制掏扒清除里面的杂物。严禁将手放入振动破碎机内进行清理。

6. 正常运行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振动破碎机运转声音和运转情况,出现异常应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并通知管理人员到场。

7.必须在原料基本打出后才能关闭振动破碎机,及时全面清扫设备周围及加料口周围不合格的原料、杂物。

(3). 斗提机(包括原料和成品斗提机):按照斗提机及下列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

1.开机前应先检查斗提机机坑内及机尾底部有无堆积原料,如有应使用铁制掏扒清理干净后才能开机。严禁将手放入设备内部进行清理。

2.提升机应在无荷下起动,做到均匀加料。给料能力应符合提升机运输能力(平均每分钟2-3车),严禁加入超过90℃原料。

3. 应经常通过有关检视门检查机壳内部情况,观察机器的运转情况,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机通知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并通知管理人员到场。

4.停止运转前必须将全部物料卸出后再关闭电源停车。搞好设备清洁卫生,每班应清除基础坑内及机尾底部的沉积原料。严禁斗提机无负荷下长期运转。

5.提升机操作范围内属加热砂区域,严禁除操作人员外的其他人员进入。 (4). 多管旋风除尘器

1. 检查通风机和电动机的周围有无杂物;检查泻灰阀和出灰口是否动作灵活,处于关闭严密的状况;检查除尘器下部是否有积灰现象,如有应及时清理。严禁用金属敲打设备的管道。

2.确认完毕后,才能开启多管旋风除尘器电源开关。

3.生产过程中,如积灰较多,必须及时清理,严禁积灰过多堵塞除尘器泻灰口。除灰时要注意防止二次扬尘,应用口袋装灰再转运。

3. 随时监听风机有无异常声响,温度是否正常。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和管理人员到场。

4.必须在ZSS焙烧炉及风机关闭10-20分钟基本无粉尘排除后才能关闭多管旋风除尘器电源。

(6).冷却床

1.开机前应检查冷却床内有无残留物,是否出现堵塞现象。 2.启动多管旋风除尘器后才能启动冷却床沸腾冷却风机。 3.热砂进入应控制ZSS焙烧炉出砂口,做到均匀入料,观察进出料是否均匀一致。

4.随时观察砂的沸腾状况,出现堵塞应及时使用掏扒和压缩空气风管进行清理。严禁不带手套或穿短袖衣服进行操作,避免烫伤。

5.关闭ZSS焙烧炉出砂口,且冷却床内再生砂基本出完后才能关闭冷却床沸腾冷却风机。

(7). ZSS焙烧炉

1.严格按照ZSS焙烧炉操作规程进行生产。检查上班次记录是否存在设备故障等安全隐患未排除。

2.出砂口工作范围内严禁除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外的其他人员进入。

3.控制出砂量时必须戴口罩、防护眼镜、手套,穿长袖服装,使用配备的专用工具进行调节。

4.生产过程中应注意设备的异常情况。如出现设备无法启动,各种压力表显示指数超过规定范围等异常情况,必须先立即关闭燃烧机电源,保持燃烧机风机及除尘器正常运行,停电时应同时将燃烧机拔出。并立即通知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场。

5.设备停机时,必须先关闭燃烧机电源,保持燃烧机风机正常运行4小时后才能关闭空气开关。

6.随时观察冷却水池水位,调整控制阀保持水位淹没水泵抽水管。如出现出砂温度较高,应开启两个冷却水泵;如冷却水无法正常循环(水池水位较低水泵无法抽取冷却水时)必须立即关闭ZSS焙烧炉出砂口。

(8).震动筛

1. 开机前应清除振动筛周围杂物,保持操作空间和道路畅通。 2. 通电试运转2-3分钟,观察运转是否正常。检查各种连接螺栓固定牢固。

3. 不筛砂时,应停止振动筛。严禁长时间空运转。

五、清洁过程的安全管理

1、再生砂各班组对生产现场进行清洁期间,必须遵守本规定对清洁工作的相关要求。

2、清洁人员必须是再生砂班组人员,并熟知设备构造原理、操作规程和维修常识。

3、清洁期间,必须佩带规定的安全帽,手套,口罩等劳保用具。拔高等必须使用安全器具(如:保险绳)的情况,必须使用相应安全器具。规定使用工具清洁设备的情况,必须使用配备工具。严禁乱用工具、徒手或私自不使用安全器具进行清洁工作。

4、再生砂生产线每班次的日常清洁工作只能在生产结束、设备未装载任何原料并停止运行(即断开设备电源)后才能对场地、废弃物、设备外部及常规清理部分(裸露在外的筛网表面等)进行清理。

5、需要对设备内部进行清理和维修时,应及时通知设备维修人员。严禁私自拆卸设备或将手臂等身体部分放入设备内部进行清洁工作。

6、清洁期间严禁任何人私自启动设备。一经发现罚款1000元并立即开除。

7、非日常的清洁工作(如:屋顶的清理等)必须佩带保险绳并在制造部现场管理人员到场,得到许可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屋顶的清洁:必须佩带安全绳,安全绳固定端必须稳固的位置,且长度不能超过屋顶到地面高度。 水池的清洁:

六、其他安全管理

1.除生产班组及相关管理人员外的其他人员必须在管理人员的陪同下才能进入再生砂生产车间。

2.进入生产车间的人员必须佩带必要的安全用具(如:安全帽等)。严禁阻碍、干扰生产人员的正常生产工作。

3.任何车辆必须在相关管理人员到场允许的前提下才能进入生产场地。卸货车辆必须在搬运人员到场的前提下才能将车倒入生产场地,严禁阻碍正常的生产工作。

七、安全的培训

制造部的安全的培训主要是以现场培训和实做培训相结合。新进人员必须经现场和实作培训后通过安全生产试卷考试和现场操作考核考试才能上岗。在岗生产人员也应每年接受现场和实作培训,并经考试或考核合格后,方可继续在岗。

1.现场培训

再生砂生产线管理人员对新进员工必须在现场对各班组成员进行公司、制造部以及本规定中所包含的安全生产规定和设备操作规程的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2.实作培训

再生砂生产线各班组成员经现场培训后必须根据各自的工作岗位在管理培训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实际操作再生砂生产设备。并在白班进行三天实作练习。

制造部

2005年7月18日

第二篇:煎药室清洁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一、每天操作前和生产结束后各清洁1次,清除并清洗废物贮器;擦拭操作台面、地面及设备;擦拭室内桌、椅、柜等;擦去门窗、水池及其他设施上污迹。

二、每周工作结束后进行全面清洁1次。擦洗门窗、水池及其他设施;刷洗废物贮器、地漏、排水道等处。

三、每月工作结束后进行大清洁。对墙面、顶棚、照明、消防设施及其他附属装置除尘,全面清洗工作场所。

四、清洁方法。操作前用饮用水擦拭设备各部位,工作结束后,先用清洁剂擦去各部位表面污迹,再用饮用水擦洗干净。设备:按一般生产区设备清洁规程清洁。容器:按一般生产区容器、器具清洁规程清洁。

五、一般原则:每个岗位必须有自己的清洁工具,不得跨区使用,生产岗位洗手池不得清洗私人物品,清洁工必须遵守各项卫生规程。

六、清洁效果评价:玻璃应光亮透彻,无擦拭后水迹及任何残余痕迹,地面应无污垢、无积水、无废弃物。用手擦拭任意部位,应无尘迹和脱落物。

七、清洁工具的存放:清洁工具用完后,按清洁工具清洁规程处理备用。水桶用后洗刷干净,倒置存放。各岗位的清洁工具分别存放于清洁工具间,并有标示。

八、煎药室应当定期消毒。洗涤剂、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

第三篇: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

2008年我县共发生工矿企业死亡事故4起、死亡6人,其中因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引发的事故2起、死亡4人,占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的50%和67%。今年1—8月份我县发生的唯一一起工矿企业死亡事故也发生在建筑施工工地。而就在9月9日下午,台州市路桥区富士路南侧房地产开发项目“幸福人家”工地发生一起泥浆坍塌事故,造成7人死亡3人受伤。虽然事故发生的原因目前尚未查明,但从电视画面和照片新闻上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起因建筑施工引发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快速前进,给建筑业带来了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给这个行业的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建筑业事故多发,既有因行业因素影响,也有因人为管理不善造成。

一、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生产特点

1、高处作业和立体交叉作业多。按照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划分,目前建筑施工中有90%以上是高处作业。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了大量的人力、材料和机械共同施工生产,上下左右多层次的立体交叉作业,造成不安全因素多。

2、施工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的变化大。建筑施工行业的每一项工程都有一定的工期,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但这个时间是相对短暂的,每一部位的作业也是短暂的。这就容易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产生临时观念,对施工中出现的防护设施落实不到位等安全隐患麻痹大意,认为凑合凑合就能过去了。而每栋建筑物从地基打桩、主体工程到屋面装修,不同时段的不安全因素要随工程的进度而变化,针对这些变化,施工安全防护设施也要不断地改变、补充和完善,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3、人员流动性和施工季节性明显。施工作业的高强度、施工现场的噪声、热量、有害气体和尘土,高空作业多,劳动对象的规模大以及工人须经常露天作业,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中临时工和农民工所占的比例大,人员流动性强。据统计,目前施工工地中农民工约

占50%-70%甚至有的高达95%。同时,高温和严寒等施工环境使得工人体力和注意力下降,雨雪天气还会导致工作面湿滑,夜间照明不够,都容易导致安全事故。

二、建筑施工行业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

建筑施工行业的“产品固定、人员流动,露天、高处作业,手工操作、繁重体力劳动,工艺变化大、规则性差,不安全因素变化多端”等特点,决定了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这些事故事故的发生,不仅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给死者家庭带来灾难,影响社会的稳定。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行业违法承包现象普遍。在事故调查中,发现施工方把施工任务通过转包、违法分包或以挂靠的形式承包给不具备施工条件或缺乏相应资质的队伍和作业人员现象普遍存在,施工现场物料升降机等特种设备的单独承包也时有发生。这些承包方往往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存在违章指挥和盲目施工行为。而建设方和建设主管部门对这种违法分包行为往往未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整改,这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

2、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施工单位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制定的制度内容不能切合实际,并且不能认真执行。安全教育制度不健全,制度内容得不到落实,不能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对管理人员的年度安全教育,对员工的日常安全教育和对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等流于形式,不能起到提高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安全知识水平的作用。甚至在调查中发现有的施工单位对员工教育培训造假,根本不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在日常管理中也未按要求开展安全检查,存在检查前无计划,检查时无具体依据,检查出的问题不能整改到位等,特别是对存在重大隐患或由于条件所限安全措施不能防护到位的分部工程未予重视。

3、安全隐患的整改和落实不到位。安全隐患的整改和落实不到位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据事故调查,施工单位从上到下各级人员往往存在着侥幸心理,在检查安全隐患时走过

场,不能真正做到检查到位、整改到位。对安全检查不重视,甚至存在项目经理不组织安全检查工作,只是口头上强调安全,但真正落实到工作上却应付了事,有的对安全管理人员的意见不予重视,认为是小题大做。有的企业法人对法定安全责任不能履行到位。安全投入不到位,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不齐全,安全措施、防护不到位,安全劳保用品发放不到位等等。

4、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建筑施工行业成为该行业的主要力量,给建筑业带来新活力的同时,一方面由于企业往往迫于工期压力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各项措施执行得不到位,使其对农民工的安全检查、教育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也因受到农民工文化素质偏低的影响,安全意识不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对建筑施工的了解甚少,对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违章作业时,并不清楚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给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在生产安全事故中往往他们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5、监理不到位。监理单位未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监理工作停留在过去“三控二管一协调”的老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上,只重视质量,不重视安全,对建设方、施工方的违法、违纪行为不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对施工现场的事故隐患不及时向有上级汇报等等,致使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消除,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6、安全监督不到位。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监督力度不够,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未能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到位。

三、如何提高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1、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应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建筑行业来说,只有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岗位操作人员,都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并严格落实责任,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三大规程”的要求,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规定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安全生产才能得到保障。

二是建立日常安全检查制度。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明确检查方式、时间、内容和整改、处罚措施等内容,特别要明确工程安全防范的重点部位和危险岗位的检查方式和方法。重点检查工地用电、塔吊、物料提升机等的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检查“三宝、四口、五临边”中的楼梯口、进出口、洞口、井口和预留管道口等安全防护工作。

三是建立施工现场班前交底制度。建筑施工不同于其它行业,具有“深基、高空、负重、临边”作业等特点,每天开工前班组长履行交底制度时,要针对不同情况,实行普遍交底和个别交底相结合,做好交底记录。交底双方都应履行签名手续,提高全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四是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定责任、定时间、定措施,限期把存在问题和隐患进行全部整改。对整改不到位或不整改的相关责任人要严厉处罚。五是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切实加强对企业员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首先农民工进场要有安全生产浓厚氛围。施工现场要建安全生产宣传栏、事故案例警示图片、安全生产的醒目标志等,使新进场的农民工能感受到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其次坚持岗前培训,保证持证上岗。农民工上岗前,要严格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把安全生产三级教育放在首位。公司、项目部、班组安全教育培训后,要严格考试,考核合格才能持证上岗。上岗后,遵章守纪情况、安全生产情况、事故及不良操作行为等,都要记入个人安全档案。随时掌握其思想行为动态,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和制止各类不良行为和安全隐患。第三建立健全常年培训计划。根据农民工流动性大,阶段性和临时性强的特点,制定常年培训计划。做到现有员工定期培训,新来员工随时培训,重点岗位重点培训,使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常抓不懈,一抓到底。

2、监理单位

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施工质量隐患往往导致施工安全事故,而不安全因素又可能造成质量事故,从某种角度上讲控制质量就是控制安全。所以监理单位在对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同时,应介入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对施工现场的违章操作,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施工过程,应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对事故隐患应及时报告。

3、政府部门

建设主管部门要根据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一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各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施工企业认真制定施工方案、安全方案并严格执行,严禁擅自改变设计施工方法或者简化工序流程,严肃作业纪律。二要定期开展建筑施工场所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要重点围绕分包、转包、挂靠施工队伍管理以及拆迁、地下施工等安全生产薄弱环节,采取拉网式检查的方式,深入查源头、查隐患、查“三违”,督促各级各类施工企业强化施工基础管理,有效扼制高坠、坍塌、机械伤害等易发事故。三要强化执法联动与执法信息互通,进一步拓宽群众与社会监督渠道,加大违法违规行为、重点违法企业的曝光与打击力度。

对于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建筑施工企业,安监部门要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进行调查处理,加大事故问责力度,严肃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对连续发生事故的企业要加重处罚,并对有关责任人从严处理。对每一起建筑施工事故,特别是死亡事故,相关部门和企业都要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查找存在问题,吸取事故教训,落实整改措。(作者单位:浙江省天台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第四篇:开滦(集团)公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修订说明

修 编 说 明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员工操作行为,结合企业实际,特修编《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在修编过程中历经了基础资料收集、工种工序调研、技术人员起草、员工座谈讨论、主管部门审定、集团公司会审等阶段。修编人员紧密结合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开滦近年来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典型事故案例,使新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更适应广大员工现场操作。

新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分矿井采煤、矿井掘进、矿井开拓、矿井机电、矿井运输、通风安全、地质测量、洗选加工、矿山救护、事故预防、基本建设、机械制修、发电供电、铁路运输、经贸港口、炼焦化工、民爆器材、建筑材料、多经林业、电信网络、社区服务、劳服系统等二十二篇。

这次修编以工种为主,增加了个别工序和新设备新工艺的操作规程。主要工种的操作规程包括:适用范围、上岗条件、安全规定、操作准备、安全确认、操作顺序、正常操作、特殊操作、收尾工作九个方面。为防止安全生产事故重复发生,把近年来典型事故案例中明确提出的具体操作要求和防范措施做为此次修编的重点补充内容,同时添加了“事故预防篇”。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三大规程之一,是规范员工操作、减少安全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全体员工要认真学习掌握,自觉按章操作,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实现本质型安全人,努力向本质安全型企业迈进。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6年12月

第五篇:吊车操作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1、吊车司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吊车司机资格证书,掌握吊车构造,工作原理,操作和保养方法,熟悉吊车安全操作规程,应遵守运输车辆司机的一般安全要求,非操作人员不得操作吊车。

2、使用吊车前必须详细检查吊车的吊杆、各部销子、螺栓、钢丝绳接头有无松动、脱落现象。如发现缺陷,应修好后再进行工作。吊车应备用适用的灭火器。如遇漏电、失火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立即停车处理。

3、按照吊车的技术文件进行操作、检查保养,对自动控制及电器部分,需遵守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应按照国家有关钢丝绳报废标准,经常检查钢丝绳的质量情况。

4、吊车发动后要空载试运转,在吊装时,要听从指挥人员的信号,司机与指挥密切配合按指挥信号操作,当信号不明或不清时,或可能引起事故时,应暂停操作,不得肓目开车或起吊。

5、轮胎式吊车,作业前支腿应全部伸出,并在支撑板下垫好木板,支腿有定位销的必须插上,底盘为悬挂式的吊车,伸出支腿前应先收紧稳定器。

6、作业中严禁扳动支腿操纵阀,若需调整支腿,必须在无载荷时进行,并将臂杆转至正前方或正后方,作业中发现支腿下沉,吊车倾斜等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放下重物,调整后方能作业。

7、吊车如需吊工件行走时,载荷不得超过吊车的允许起重量,工件应处于吊车的正前方,离地不得超500毫米,对于较长物件要防止摆动,缓慢行驶。

8、吊车在起重额定负荷或接近额定负荷时,应将重物吊离地面200~500毫米后停止提升,检查吊车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衡性、绑扎的牢固性,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提升。

9、吊装工作场所应有足够的空间,要注意周围及上空有无障碍物。吊车在架空输电线路下工作或在架空输电线路一侧工作时,应保持安全距离。在雨雾天工作时,安全距离适当加大 。吊杆、钢绳及吊件与带电线路的距离最小应保持3米(限6000伏以下),夜间工作时,应有足够的照明。

10、在易燃、易爆物附近,一般不应进行起吊作业。特别不应使易燃物靠近排气管。吊车加油时,严禁吸烟和接近明火。

11、吊车吊装应站在平坦坚实并与沟槽、基坑保持适当距离的地面上。若地面松软或不平时,应夯实整平,并且用道木垫实,应在支腿底板下铺以垫木将机身顶起,并保持水平。

12、吊车司机酒后不得操作,在操作时不得与他人说话,谈笑,精神必须集中,以免出意外事故。

13、吊车司机要关注并检查起吊物是否绑扎绳扣是否牢固,所有索具和夹具都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发现有损坏情况时,不可勉强使用。

14、司机必须清楚被吊装物的重量,不准斜拉斜吊,不允许吊重行车的吊车,吊重物时不准挪车位置。

15、在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吊重时,严禁降落臂杆或同时进行两个吊装动作。一般情况吊重时,不得进行伸臂及缩臂,若必须时,应符合起重图表的安全要求方可操作。

16、起吊物件应设置溜绳,起吊速度要均匀,操作要平稳,禁止忽快忽慢和突然刹车。作反操作时,必须待吊车停稳后再换向运转,禁止突然变换方向。

17、起吊时,不许横拖物件或倾斜吊装,严禁吊拔埋在地下的情况不明的物件或凝结在地面、冻在冰上的物件。

18、吊车吊着重物回转时,应慢速进行,速度不应超过规定值。禁止在斜坡处吊重物回转。

19、起吊物件上禁止站人,不准把吊车作为运送人员使用。起吊时不准在吊臂或吊起的重物下站人,起吊时汽车驾驶室内不许有人,禁止将重物吊越汽车驾驶室。

20、空负荷运行时,吊钩与地面间距不得少于2米,带负荷运行时,重物必须高于运行路线上最高障碍物0.5米上。

21、起吊重物严禁自由下落,应用手刹或脚刹控制缓慢下降,钢丝绳在卷筒上要排列整齐,当吊钩放在最低位置时,卷筒上至少应保留4圈钢丝绳。起吊中禁止用手触摸钢丝绳和滑轮。

22、吊车在坡道上行走时,禁止溜放滑行。行走时需要换向,必须在吊车停住以后进行。

23、两机或多机抬吊时,必须有统一指挥,动作配合协调,吊重应分配合理,不得超过单机允许吊重的80%。

24、如果吊车在吊装过程中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吊装,并采取措施将吊物放下,停止运转后再请维修工进行维修,严禁在运转中进行保养和修理工作。

25、停止工作时,必须刹住制动器。工作完毕,吊钩和吊杆应放在规定的妥当位置。所有控制手柄应放在零位,切断电源并关门上锁。

26、起吊时操作杆不要扳的过紧,以免出现紧急情况,操作杆扳不回来,造成吊车反张事故。

27、起吊时,先推吊车的吊钩后抬离器踏板,落钩时先把换向器手柄放在落钩位置,才能踏下自动踏板。

28、吊车在吊装重物回转时,动作要缓慢防止吊装物摆动,使吊车歪斜,并且在起吊时吊车臂下不得站人。

29、在吊装重物时,不准爬杆操作,如果必须爬杆时应将吊装物放下才能爬杆,然后再进行吊装,以免发生吊装事故。

30、严格遵守“十不吊”即:指挥信号不明或违章指挥不吊;超负荷不吊;工件紧固不牢不吊;吊物上面有人或有浮放物不吊;安全装置不灵不吊; 工件埋在地下不吊;光线隐暗 看不清不吊;斜拉工件不吊;棱角物件没有措施不吊;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具有易燃易 爆危险品不吊。

31、大雨、大雪、大雾天气或气温低于-20℃(含-20℃)及瞬间最大风速超过10米/秒时,应停止吊装作业。大风时,汽车吊应停放在避风处;履带吊应将上机放在与履带纵向方向,机械背面向风,且把起重臂降至地面或者将吊钩落到地面封到物体上,锁紧回转制动。

32、汽车吊工作完毕后,收支腿、回转吊杆不得同时进行。应先回转吊杆至行走位置再收支腿。

33、若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应保护好事故现场,立即向交警部门报告,并向承租单位及公司安全部门报告事故经过和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本情况。积极配合公安交警部门进行事故处理。

34、发生吊装事故,当事人应保护好事故现场,迅速采取措施抢救伤者及设备,并立即向承租单位及公司工程部和安环部报告事故经过和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本情况。积极配合上级安全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35、汽车吊行驶时,应将起重臂放在支架上,吊钩挂在保险杠的挂钩上,并将钢丝绳拉紧。行驶时防止障碍物刮坏吊装机构及小驾驶室。

上一篇:秋季运动会策划方案下一篇:七看七着力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