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调查

2024-05-19

地下水调查(精选十篇)

地下水调查 篇1

(一) 地下水资源现状

集安市地处通化市的南部, 与朝鲜隔江相望。全市有10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 幅员面积3313平方公里。

据2011年普查, 集安市现有地下水开采井24162眼 (不包含地源热取水井34眼) , 其中规模以上机电井113眼、规模以下机电井17778眼、人力井6271眼, 全市地下水开采总量182.54×104m3/a (不包含地源热取水井34眼, 取水量65×104m3/a) 。因为地下水深度多大于5m, 所以没有自然消耗, 更不可能蒸发。全市开采地下水主要是生活及生产用水。

全市2011年用水量为5720.5×104m3, 地下水开采量仅占全市用水量的18%。地下水开采量占全市工业用水总量的35%, 占全市农业用水总量的5.3%, 占城市生活用水的99.8%。

(二) 地下水资源量及地下水可开采量

开采量的计算, 仅对本区有开采单方的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水、断裂构造孔隙水进行计算。这些孔隙水大多分布在山区。而布井开采只能在河谷地区进行。断裂带脉状水与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虽然分布不均, 但其泉水流量大, 多数有供水单方。经计算, 本市的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2.574亿m3。其中, 大气降水渗入量为2.51亿m3, 地表水回渗量0.07亿m3, 重复量0.006亿m3米。

受研究程度限制, 只对河谷地带可开发利用的地区储存资源进行计算, 集安市孔隙潜水的储存资源为2.54亿m3。通过均匀布井法和大泉汇总法的计算可知, 全市可开采资源量为0.97亿m3。

二、水质现状

(一) 地下水化学现状

基岩裂隙水分布广泛, 含水层岩性以前震旦系变质岩和花岗岩为主, 水质普遍较好, 主要由于不受人为影响和城市及工业污染所致, 地下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钙或重碳酸镁 (钠) 型为主, 矿化度一般小于0.3g/L, p H值介于6.5-8.0之间, 属中性水。

集安市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在山间河谷。其水化学特征为无色、无味、透明, 水温7℃-12℃, p H值6.6左右, 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钙钠或重碳酸钙型为主, 矿化度0.26g/L左右, 总硬度107.39mg/L左右。

三、城区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据有关部门调查资料显示, 集安市城区的地下水污染来源主要有两大部分:

一是由于内河污染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严重。集安市城区内有通沟河、阅莲河、太王河等内河, 其中通沟河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 其上建有城区主要水源地:一水源。阅莲河沿途主要接纳的排污单位有:制药厂等企业及一定量的饮食服务业和居民生活污水。经测算, 上述排污点每年向阅莲河排放的污水总量为360万吨, 污水性质为混合型;太王河发源于城后大禹山, 流经太王镇, 于二股流河口汇入鸭绿江, 沿途主要接纳的排污单位有:通化爱心药业、博祥药业及一定量的饮食服务业和居民生活产生的污水, 污水性质为混合型, COD含量超标。因此, 这两条河流受污染程度大大超过了Ⅲ类水质标准。

二是城区内蓄污池所形成的污染源。据不完全统计, 集安市城区内共有蓄污池403处, 其底部均座落在沙卵层之下, 最大埋深为地面以下5m, 最浅深度也在3m左右。水平投影面积一般在12-25m2之间, 城区此类蓄污池每处每年产生的污水及污物总量大约在72吨左右。据对城区内6个蓄污池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 其底部均产生明显的裂缝, 防渗漏效果可想而知, 加之此类污染源均埋在地下, 无形之中缩短了渗漏的途径, 对地下水将构成更为严重的污染。

四、对策研究

(一) 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

水利、环保、卫生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 协同动作, 采取媒体刊播、板报画廊宣传、印制宣传彩页等形式, 大力宣传保护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在全社会营造保护水资源的良好氛围, 使工商企业法人和人民群众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自觉地保护珍贵的水资源, 特别是地下水资源。

(二) 将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环保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地下水资源保护也是环保工作之一。因此, 地方环保部门要与水利部门协同配合,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共同制定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方案、地下水资源行政执法实施细则等, 依法开展监督检查,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查处污染地下水、违法开采地下水行为, 确保地下水安全和科学有序利用。

(三) 严格实施治污减排

治污减排是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措施。因此, 水利部门要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 协调环保、卫生、农业等有关部门制定治污减排具体措施, 采取联合巡查、执法等方式, 监督工业企业严格治理污染, 实现达标排放。同时, 严厉查处随意排污行为, 对肆意排放污水的要给予重罚, 以达到“杀一儆百”的效应。

(四) 严格地下水开采管理

青木关地下水调查报告 篇2

地理科学学院2011级师范一班***张娜

一. 调查区域概况:

1.地理位置:川东平行岭谷区缙云山中段

行政区: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镇(106.29ºE, 29.61ºN)

2.地质地貌特征:

背斜山地,走向近似于南北向,在青木关被水流侵蚀以后形成了溶蚀洼地,区域里山岭高度为600—700米,洼地高度300米左右。地势总体表现为北高南低、起伏不大。在背斜足部,出露岩石为嘉陵江组灰岩,厚度为700—800米,背斜两翼是须家河组的厚层砂岩。山体的中段背斜足部的碳酸盐岩石被溶蚀为洼地,当地人称它为槽谷,地貌形态为“一山二岭”,槽谷区里面有很多落水洞发育,并有一条从北向南的地下河,长度约11公里。地下河在青木关处被截断,形成了两个出口,北边的出口叫做江家溶洞,南边出口叫丁家溶洞。岩溶水地下水和砂岩裂隙水汇聚,且溶隙发育使降水可以渗入到地下,并由于压扭性断层使该地区产生断裂裂隙地下水。

3.气候条件:

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50mm,平均气温为16.5º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7.8ºC。具有春早、夏长、秋短、冬迟四季分明的特点,热量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风力小,降水在全年中多在夏秋季节,暴雨多。

4.人类活动:

研究区属于典型的岩溶槽谷,流域面积较小,居住人口少,主要分布在槽谷洼两侧沿流域条带状分布。人类活动以农业活动为主,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林地。没有较多的大型工厂,在途中看到过纺织厂,在中下游有采石场,对其水质有很大的影响。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对地下水及周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二. 青木关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

1.岩溶地下水

①袁家溶洞:该地区位于南北走向的温塘峡背斜的翼部,由于该地区出露大量的石灰岩裂隙,经过流水的侵蚀作用,使得裂隙逐渐变大,最终形成漏水洞,流入地下溶洞—袁家溶洞。洞内流经相对静止的岩溶水,重碳酸钙型的岩溶水虽清但水底看不到一丝生物,呈暗黄色;洞内发育大量的棕黑色石钟乳(由于溶洞的对外开放,使得原来白色的钟乳石和空气中的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植被的破坏使得大量泥沙随着流水覆盖在钟乳石表面,最终形成棕黑色石钟乳)。作为青木关地下水出口之一的袁家溶洞,洞内地下水变化极大,夏天丰水期时流水可以没过洞口。

②江家龙洞:该地区位于南北走向的温塘峡背斜的翼部,与袁家溶洞相连,但由于埋藏在较浅,矿化度小,水量随季节的变化大。此两个站点为水文监测站,都设在泉水的出口处,且泉水水温都不高,只有十几度;由于这两处泉水受季节影响比较大,此时的水量都很小。

2.构造裂隙水

断裂带承压水随处可见,一般发育于都遭断裂带;由于构造运动的发生,存在于岩层空隙中的泉水随着地壳的下沉而随之下降,越下地温越高,泉水温度也随之增高,在承压作用下,沿着断裂带出露地表形成温泉。因泉水下切是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阶段,因此其水温较高,离子含量丰富,导电性也比较好,水量也很稳定。

①我们这次实习过程中观察到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在遛公桥附近的温泉水。此处由于断裂破碎带,地下水沿断层下降,再在地下加热升温承压上升出露,在此形成温泉(上升泉)出口。该温泉出水量大,水温偏低,属低温温泉(31℃左右),出露的温泉水流入青木溪。因为青木溪正处断裂破碎带上,在其两侧出露的温泉也比较多,故流量相对较大。矿物成分中含硫较多。

流量估算:青木溪流经骝公桥,取一段10m的水流长度,分四次测得扔下一片树叶测出树叶流经这段距离的时间分别为40s、28s、26s、27s。去掉误差较大的40s,取平均值27s,算成速度V实≈0.4m/s,大于断面平均流速,取断面速度为水面速度的60%,所以V断面=0.24 m/s,河宽d=4.5m;河深h=0.3m;所以Q=FV=0.3m3/s,所以青木系在观测时间内骝公桥处的流量约为0.3个流量。

②青木溪上游距骝公桥500m处的一个泉眼,该泉眼同样位于断裂带上,地下水沿断层下降,再在地下加热升温承压上升出露,受静水压力在此形成的温泉出口,为上升泉。河道里主要的污物为天然沉积物,而没有过多的重金属,因此水质比较好。

③青木关温泉(游泳池),水温高于骝公桥处的泉水,主要原因是其为管道抽水,且抽水地方比较深,从排水沟的沉积物来看,水中硫

含量较高。

3.风化裂隙水

我们所看到的砂岩裂隙水的表现形式为一口砂岩风化裂隙水井,储水量较低。根据老师的描述和地表植被的特性以及部分裸露基岩加之相关资料查阅,我们可以判断该处基岩为灰黄色厚层砂岩。在地貌地质上,该处为构造上的背斜拉张裂隙。由于该裂隙的走向与地下水流方向垂直,所以补给较充足且稳定,导致的结果就是裂隙水井水量稳定,随雨量变化不大,但随季节变化变化显著(冬季较干)。水质清澈,水温暖和,且水质受砂岩矿物成分的影响,略显酸性。

三.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状况:

该处温泉多为低温温泉,且规模较小,加之距离镇中心较近,开发利用场地不足,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大多数地下水只是当地居民用来洗菜、洗衣服,并开办了一个休闲游泳池。砂岩裂隙水主要作为生活用水,但水量不足及人口的增长使得地下水满足不了饮水需要,所以当地居民都大量使用自来水。当地人们环保意识不强,许多地方都堆满了垃圾废物,还有工厂的废水排入,大量植物破坏、污染以及建设给当地地下水造成了严重威胁。

四.实习体会

隆安县地下水资源调查分析 篇3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地质调查;地层特征;储量计算

近几年广西降雨量严重偏少,水库有效蓄水量大幅减少,主要江河来水量严重不足,高温少雨与大石山区岩溶地表干旱缺水等客观条件叠加,导致旱情迅速蔓延,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生产用水,发动专业找水队伍,在大石山区开展大规模的水文地质勘探,积极寻找新水源。因此,本文通过对隆安县地下水资源储量进行评价分析,以对严重缺水地区找水工作提供技术方案支持。

一、自然地理概况

隆安县位于广西西南,为南宁市辖县,县境东西长81km,南北宽54km,总面积2264.7km2。全县总人口39.53万(农村人口35.36万人),全县耕地面积3.44万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8万公顷。

二、地下水资源富集规律

隆安县大部分为岩溶区,地下水主要为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富水性丰富区主要分布于南圩至丁当、那桐至古潭一带;富水性中等区主要分布于都结至屏山及北部高山至东信一带。

2.1纯碳酸盐岩地下水较富集

岩溶区地下水含水程度主要受岩溶程度的控制,而岩溶发育的强弱又取决于地层岩性。地下水富集较好有:中泥盆统东岗岭阶上段(D2d2)、上泥盆统(D3)、上石炭统至下二叠统(C3-P1m);地下水中等富集程度的层位是:上泥盆统上段(D32)、中泥盆统东岗岭阶下段(D2d1)及中石炭统(C2、C3)等。由于地层岩性存在着相变,同时代的岩层含水性在不同地地段也有差别。

2.2背斜、向斜轴部地下水比较富集

背斜、向斜轴部,在地质历史时期处于构造应力集中部位,岩石的节理、裂隙发育,岩石比较破碎,地下水多沿着这一破碎带富集。如万朗地下河的发育,就是沿着更明背斜③轴部和翼部发育的。

三、隆安县地下水可采资源储量分析

3.1处理计算县内6条地下河系统枯季径流模数计算结果见表1。因条件有限,枯季流量统测工作未能同时统计地下河出口上游地区全部的开采水量,本次仅用出口流量计算而得的枯季径流模数偏小,不宜采用。万朗地下河出口上游地区开采水量小,本次计算得出的枯季径流模数基本接近实际,可以采用。

3.3计算结果

地下水可采资源量26791.7万m3/a(其中岩溶地下水可采资源量24880.5万m3/a),占多年平均天然补给量的35.73%。

3.4地下水资源计算结果分析

(1)天然补给量

县内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入渗补给,采用降雨入渗系数法计算地下水天然补给量,较客观地反映这一事实。本次计算区段的划分尽量细化,收集到长期的降雨资料,地下水天然补给量计算结果较可靠。

(2)可采资源量

据县内水文地质条件,适合采用枯季径流模数法计算地下水可采资源量。本次虽有较多地下河出口、泉的枯季流量统测资料,但计算出的枯季径流模数普遍偏小,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资源较30多年前普遍有所减少,其次为枯季时水点上游地段开采了较多的地下水资源,故本次多采用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的枯季径流模数资料,并根据含水岩组富水性、岩溶发育程度等因素适当调低,使之更接近于实际,从而计算出的地下水可采资源量基本可靠。

(3)地下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分析

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县内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匀性,绝大部分为岩溶水,极小部分为碎屑岩构造裂隙水和红层碎屑岩裂隙孔隙水。县境总面积2264.7km2,岩溶水分布面积1647.5km2,占县境总面积的72.75%;岩溶水多年平均天然补给量占全县地下水多年平均天然补给量的86.87%;岩溶水可采量占全县地下水可采量的92.87%。

四、结语

通过本次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基本查明了隆安县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分布规律、水资源特征及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进行了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本次实施找水打井成井26眼,解决了14703人饮水问题。区内岩溶地下水位埋深普遍较浅,一般10~40m,仅有布泉以西的小面积高峰丛洼地水位埋深>50m。总体上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较好。但在布泉以西一带,地下水位埋深较深,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较差。因此,建議加大对干旱地区水利设施建设,逐步解决农田灌溉问题,并加强岩溶石山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保护地下水资源。

参考文献:

[1]隆安县水文地质勘查报告[R].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12.

[2]朱庆俊等.广西隆安县地下水储水构造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及其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J].中国岩溶,2011,30(1):34-40.

[3]李凤哲等.西南岩溶山区物探找水效果[J].物探与化探,2013,(4):591-595.

地下水调查 篇4

1 地下水运动及分布特征分析

以埋藏条件为划分依据, 我们可以把地下水划分成潜水、上层滞水与承压水;以储存介质为依据, 我们可以把地下水划分成裂隙水、孔隙水以及岩溶水。但是在实践过程当中, 我们往往会运用上述两大分类形式去对同一对象进行描述。上层滞水和地表之间的距离最短, 会收到大气降水的补给, 积水入渗的距离短, 受污染的可能性大。潜水在分布区域内, 依靠包气带收到大气降水、地表污水以及灌溉渗漏水补给;受到重力的作用, 潜水自高水位流到低水位区域。然而, 地表渗水从潜水的入渗量与入渗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包气带的介质特点与厚度。承压水储存于隔水层之间, 在测压水位的作用和影响下, 承压水从地势较高的位置逐渐流向地势较低的位置。一般而言, 循环承压水的动力赶不上潜水的动力, 但因气象、水文以及地质等因素产生的影响并不大, 动态的稳定性好, 因此承压水若受污染的话, 修复与治理难度会远远高于与潜水。

总之, 地下水及其分布特点, 使样品采集过程中的难度非常的大, 较之于地表大气、土壤以及河流水的采集难度更高, 因此, 一定要先把本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调查清楚, 然后合理、科学地安设地下水监测井, 运用正确的监测手段与监测设备。

2 污染地下水监测井布设基本原则

污染场地是因有毒害污染物而造成其再开发、拓展、再利用的复杂程度愈来愈高的土地。纵观我国城市污染场地, 其主要有持续性有机物污染场地、电子废弃物污染场地、重金属污染场地以及易有机物污染为主的化工、石油、焦化污染场地这四种。从某种意义上讲, 在多年经营下, 污染场地会给附近地下水与土壤产生巨大的影响。污染场地的面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在该种场地上运用大尺度的地下水规范以及调查手段, 难度非常的大。根据地质调查规定, 对于重点区域而言, 地下水的调查采样点以 (10~20) 组/100 km2为单位进行取样。然而, 事实上却并不容易, 一般占地面积超过10000m2污染场地, 多是大型的企业工业场所, 与规定的调查规模存在着较大差距。从这一层面出发, 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小尺度监测井原则。

2.1 系统性

由于地下水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因此在地下水系统调查过程中, 应当搞清楚该处地下水含水以及含流动系统。对于污染场地而言, 其水文地质单元一般都非常的小, 以厂界作为边界来核实其补径情况, 同时在径流、边界、排泄等关键区域应安设监测井, 对污染物的运移情况与地下水流向查实。

2.2 可行性

在设置地下水监测井时, 应当同时对现场实状、交通以及安全等诸多问题进行考虑, 做好钻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 还应当全面把握和知悉地下管线布设位置以及走向, 以免钻探过程中对地下管线产生不利影响。

2.3 代表性

从理论上来讲, 通过对地下水监测井布设情况分析研究, 即可判断污染场地所在位置的地下水环境状况。然而, 污染场地状况比较繁杂, 需充分联系场地的生产状况与布局图, 辨别出污染敏感点。在安设点位的过程中, 只有对污染敏感点进行全面考虑和综合分析, 才能采集到可充分反映本地区特点的地下水样品。

2.4 全面性

地下水监测井点位要全方位地思量到场地的分区、弱透水层、土壤种别、包气带以及重点含水层的分布情况、厚度以及结构和岩性。监测井点位以及数量要求, 能够覆盖场地内各种污染种别的含水层与土壤。

2.5 经济性原则

监测井布设应尽可能地节省采样与钻井的成本, 碰见很难钻入土层以及特定深度, 无法对地下水情况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 若条件允许, 可适当调整, 或者采集底泥对地下水样进行取代。

3 地下水采样技术要求

地下水采样比较严谨、复杂, 因为地下水在空间方面的分布特征与污染场地的特殊性, 污染场地的地下水采样技术规定其和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治调查的采样要求有很大的规定。不管是采样材料、设备、采样秩序, 均应尽可能地防止交叉污染与离子干扰。规范、科学的采样技术对具典型性的地下水样、准确地体现地下水水质情况至关重要。通常而言, 污染场地地下水采样基本上可分成采样、洗井、样品储存三个环节。

3.1 洗井

之所以要洗井, 是因为要清除地下水内的混浊物或者泥浆, 增强监测井内的关系, 同时保证采集具有典型性的水样。洗井工具的确定受监测井的采样深度、监测井可接近的容易度、内径、水样内的污染物种别、井中水的体积影响。洗井要求抽出来的水量至少是井体积的3~5倍。在洗井时, 要现场记录、测量温度、电导率、p H等水文指标。

3.2 采样

洗井2h后, 最好进行采样, 在此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减少搅动与挥发, 洗井以及采样过程中应当利用相同材质的工具。基于此, 我们应将水样分装到各种样品瓶内, 要预先备好样品瓶, 将保护剂放到化学组中。由于受水样内挥发性有机物的敏感度的影响, 装瓶秩序为: (1) 挥发性有机物以及总有机卤素; (2) 溶解性气体与总有机碳; (3) 半挥发性有机物; (4) 金属与氰化物; (5) 主要水质项目的阴离子与阳离子; (6) 放射性核素。

在采样过程中, 为了缩减顶部空间通常采用填满样品瓶的方式。针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水样进行分析, 确保样品瓶内不存在气泡, 在每一个样品瓶内贴好标签及其相对应的编号及其所测定的项目。

3.3 保存样品

对于地下水样品而言, 其容器以及保护剂, 按各种分析组分进行保存。值得一提的是, 有机物挥发物的采样容器, 需特制带螺旋帽的药剂瓶 (容量为25 m L~125m L) , 配套碳氟树脂硅胶膜瓶盖。在实验室中将药剂瓶洗净以后, 立即将其密封起来, 待装样之方可将其打开。在装样过程中, 瓶中顶部位置应当全部装满, 不能有气泡;采集的两份含挥发性水样, 可防止运输时水样泄漏, 或者产生气泡。同时, 还要在样品箱底部位置, 适当敷上冰袋, 以确保水样在4摄氏度环境下保存。

4 结语

总而言之, 国内现存的污染场地非常的多, 地下水以及土壤受到一定的污染, 加之地下水调查以及采样方法和技术比较粗放, 无法搞清污染地下水的情况。基于此, 笔者认为应当充分参考国内外先进的经验, 利用地质、水文调查规范等方法, 结合调查规范, 总结出适合国情的污染场地地下水调查和采样技术, 可极大改善目前的调查方法, 更科学合理的掌握污染情况, 为地下水污染物运移模拟和防治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基础。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社会城镇化发展, 地下水资源的不断开发壮大, 地下水监测井布点与采样的重要性逐步突显。实际上, 在地下水污染调查工作过程中, 地下水监测井布点与采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鉴于污染场地较为特别, 且规模不大, 因此, 对污染场地而言, 一些区域地下水污染普查方式并不完全适用。笔者在本文中将充分联系地下水的运动与布局特性, 站在典型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系统性、经济性的角度针对污染场地地下水调查布点应当坚守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与说明。与此同时, 在对国内外地下水采样的标准与规范要求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污染地较为适用的地下水采样技术进行概括总结与分析。

关键词:污染调查,污染场地,地下水监测井,地下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1.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2011-2020年) .环发[2011]128号.

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调查实证分析 篇5

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调查实证分析

以南京某化工厂污染场地土壤及地下水调查为例,探讨了源项分析、监测因子筛选、采样布点、场地地质水文勘探、土壤及地下水采样分析方法和评价标准选择,进行了土壤及地下水中pH、苯、硝基苯、苯胺的监测和20个点位的`地质水文勘探. 评价结果表明: 受有机物污染的场地共计10833 m2, 土壤污染最深处达4 m以上.若不修复,苯胺等污染物将随地下水流动而污染周边农田,挥发进入大气,影响人体健康. 经方案比选,推荐采用时间较短,费用适中,已有工程实例的换土、翻晒、清洗、覆盖相结合的综合修复方案.

作 者:王华 王志良 夏明芳 WANG Hua WANG Zhi-liang XIA Ming-fang 作者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36刊 名: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9(4)分类号:X820.6关键词:场地 土壤 地下水 污染 监测 评价

地下水调查 篇6

【关键词】铁路;线路;选线;原则

前言

四平市地处战略要地,是东北重要交通枢纽,是吉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随着四平市“一核三带”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工农业发展迅速,城市需水量、开采量逐年增加。水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严重的影响工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为解决四平市水源不足问题,满足城市工农业发展和生活用水的需要,寻找有集中开采价值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地日趋迫切。地下水供水水源地是指水质好、分布广、不易被污染、调蓄能力强、供水保证程度高而被人们广泛开发利用的地下水水源地。

1、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法

技术路线参照水源地普查阶段的工作模式。首先在全面收集与分析气象、水文、区域性水文地质研究成果及专题性水源地评价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水文地质测绘,初步查明区内主要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圈定地下水可能富水地段。然后进行水文地质钻探和抽水试验。最后,在资料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地下水资源潜力、开采的技术经济条件及可能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初步评价,对研究区做为应急供水源地勘查的可行性做出评估,划出进一步勘查的重点靶区。

采用的工作方法主要有水文地质地面调查、地下水位动态观测与统测、水文地质钻探、物探测井、抽水试验、水土样分析、综合研究等。

2、调查工作部署原则

调查工作量部署主要遵循如下原则:

(1)已有资料二次开发与野外地质调查相结合的原则。在搜集以往勘查工作的原始资料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收集、消化、吸收已有资料,针对任务书要求,开展野外水文地质调查,灵活布置实物工作量。主要资料有1986年吉林省地质矿产据编著的《四平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等。

(2)加强计算机技术、GPS定位、同位素等技术方法的应用,体现综合研究与信息系统密切结合、传统技术与新技术新方法结合的原则。

(3)以折马背—河夹信子—小塔子的白垩系泉头组粗砂岩作为本次供水水源地的主要调查层位。该层段初步分析水文地质条件优越,同时可避免应急开采时对现状开采层产生较大影响。

3、总体工作部署

(1)水文地质地面调查:比例尺1:1万,调查总面积20km2,包括四平市铁东区折马背—河夹信子—小塔子沿线丘陵地区与平原地区的过渡带。调查研究开采条件下水文地质条件,圈定出地下水供水水源地的富水地段与目的层,为勘查孔的确定选定靶区。调查内容主要有地层岩性、岩相,含水层分布、埋藏状况、富水性;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及历史;地下水水位、水质、水温及动态特征,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系;气象、水文、地形地貌、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等。另外还要调查地裂缝、地面沉降、地下水水质变化等环境地质问题。

(2)地下水动态观测与统测:工作目的在于掌握工作期内不同地下水类型、不同埋深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及流场特征;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地层层位地下水的水力联系,为正确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基础资料。建立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9点,观测期1年,每月6次。

(3)水文地质钻探:为了了解调查区供水水源地主要靶区含水层的埋藏深度、厚度、岩性、水位、水质状况,了解主要供水目的层的富水程度及水文地质参数,划定应急供水水源地的靶区,拟在调查区内粗砂岩较厚的地区施工水文地质勘探孔一眼,深度150m,取水段40-100m。孔位初步定在折马背—河夹信子一带,该区基岩埋深约在5-7m,初步分析粗砂岩层较厚,由于北西向构造影响,加大了含水介质的贮水空间,上覆有较丰富的潜水补给,补给条件较好,矿化度小,集中开采时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小,供水水文地质条件优越,有较好的应急供水前景。

(4)物探测井:配合水文地质钻探进行。测井目的是为了弥补岩芯采取率的不足,在钻孔中取得更多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指导成井。包括电阻率、视电阻率梯度(顶部、底部梯度)和自然电位。另外,为了查明地层中,特别是底砾层中的泥质含量,进行自然γ测井。全孔测量,长度各为150m。

(5)抽水试验:开展水文地质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供水目的层的富水性及水文地质参数,深入研究地层条件并为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基础数据。进行2个井点的抽水试验,拟为稳定流抽水试验,但为了求取更多的水文地质参数,应尽量创造条件采用多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

(6)水土样试验:为了研究工作区地下水化学场的分布特征,划分地下水的水化学分类,分析地下水超标组分的空间分布,了解开采条件下水文地球化学条件的变化特点,进行综合水质评价,布置地下水采样工作。水质样品在勘探孔及调查区水井中采取,在已有水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分区、分层采样,总计10件,均为全分析样。对于本次施工的水文地质勘探孔水样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测试。

环境同位素是研究地下水的起源、形成过程、水循环条件的有效手段,故本次工作中布置同位素(氘、氚、氧-18)取样工作,共取9组,取样点分不同层位沿同一剖面线布设。

为了准确的掌握地层岩性状况,钻探过程中采取岩土测试样,进行物理性质指标测量。为了研究粗砂岩的渗透性,采取粗砂岩岩芯10件,进行渗透试验分析。

(7)数据库建设:对项目进行过程中,搜集及调查的所有基础数据、成果数据进行入库,形成统一数据库,为地下水供水水源地的研究和今后水文地质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8)综合研究:对取得的所有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分析工作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条件,评价各种资源状况。对研究区做为水源地勘查的可行性做出评估,圈定出进一步勘查的重点靶区。

一起地下劝业商城火灾事故原因调查 篇7

1基本情况

该地下商城位于某市环城路134号, 2000年9月主体建筑竣工, 建筑面积1 077 m2,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一级耐火建筑。该商城2001年11月以来, 一直由马某和刘某夫妇承包经营, 主要经营儿童服装、鞋帽、日用百货等商品。2006年8月30日8时40分, 报警人李某发现商城南侧变压器电线着火, 随即向消防队报警, 当地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 立即调集3台消845。自灭, 但有浓烟从地下商城3号出口 (铁栅栏侧推拉门) 冒出。初步认定是地下商城发生火灾, 随后又调集48台消防车、218名消防官兵实施扑救, 直至13时30分将火扑灭。

2 起火原因认定

2.1 现场勘查情况

经对火灾现场外部勘查, 该地下商城共有4个安全出口, 分别位于该商城的四个方向。其中1号出口位于商城南侧, 为双扇铁制防盗门, 火灾发生前正常开启, 未发现有撬盗痕迹;2号出口位于该商城西南侧, 为铁网卷帘门, 有撬压痕迹, 经询问是在灭火过程中破拆开启;3号出口位于该商城西北侧, 为铁栅栏侧推拉门, 有撬压痕迹, 是灭火过程中破拆开启的;4号出口位于该商城北侧, 铁制防盗门, 未发现撬压痕迹。

经对火灾现场内部勘查, 该地下商城为东西走向, 东西长56 m, 南北宽18.9 m。商城内均匀分部13根框架钢筋混凝土顶柱, 顶柱分为南北两排由东向西排列, 北排有7根顶柱, 南排有6根顶柱 (根据火灾调查需要, 北排和南排顶柱分别由东向西标注为北1、2、3、4、5、6、7号柱和南1、2、3、4、5、6号柱。过火面积350 m2, 主要烧毁物品有儿童服装、鞋帽等商品。

2.2 起火部位的认定

经现场勘查, 地下商城内北排1、2、3、4、5、6、7号柱北侧距北墙3 m处有1.5 m宽走道。北排1、2号柱周围的物品无烧损, 北3、4号柱周围物品有轻微过火痕迹。北7号柱西侧物品完好无损, 东侧有过火痕迹, 且东侧重于西侧。南排1、2、3号柱之间的物品仅被烟熏, 4、5号柱之间物品由西向东不同程度烧损, 6号柱以西物品完好无损, 仅有烟熏痕迹。北排5、6号钢筋混凝土顶柱之间烧损的物品严重炭化, 且屋顶上安装的喷淋管道、铁制电力电缆套管严重变形, 房顶抹灰层脱落严重。其他区域的喷淋管道未见变形, 房顶抹灰层未见脱落或有轻微脱落。说明发生火灾时北5、6号柱之间部位的温度最高, 火烧时间最长。北5号柱北侧儿童自行车全部烧毁, 北6号柱西南侧的儿童游乐设施全部烧毁。经过北6号柱和南6号柱的通风管道全部塌落, 其他部位的通风管道完好无损。北6号柱和南6号柱周围游乐设施也全部烧毁, 南6号柱南侧的游乐设施有未

完全烧毁的残留物, 残留物的烧损程度北侧重于南侧, 说明火是由北向南蔓延的。在南5、6号柱和北5、6号柱区间有游乐场木制收银台1个, 收银台的北侧有过火痕迹, 并且北上方烧损炭化。收银台南1 m处有硬塑料休息座椅两排, 座椅西北侧有严重的火烤烟熏变形痕迹, 座椅东南侧则完好无损。两排休息座椅南侧的游乐设施完好, 也说明火是由北向南蔓延的。北5号柱和南5号柱上的可燃装修材料全部烧毁, 其他柱上的可燃装修材料均有部分烧损, 残留物烧损程度西侧重于东侧。南4、5号柱之间有一铁皮货柜向南5号柱坍塌, 说明火是由西向东蔓延的。而且北5号柱上方有烟熏痕迹, 柱上方西南侧的抹灰层脱落严重。以上痕迹表明, 地下商城北5、6号钢筋混凝土柱之间是起火部位。

2.3 起火点的认定

现场勘查发现, 在起火部位北5、6号柱之间 (距北墙7.5 m) , 有一堆被严重烧损的炭化物, 该炭化堆南北长4 m, 东西宽2.5 m, 东西两边各距5、6号柱2.3 m。经对该炭化堆进行逐层勘查发现, 炭化堆底部有部分未燃烧的衣物, 说明火是由上而下燃烧的。对底部衣物烧损程度进行比较, 炭化堆南侧衣物烧损程度明显重于北侧, 说明火是由炭化堆的南侧向北侧蔓延的。现场勘查发现, 严重烧损的炭化堆南3 m处 (南5、6号柱中间北侧) 即游乐场木制收银台北侧有过火痕迹, 而且北上方已炭化, 南侧完好。严重烧毁炭化堆距北墙3 m处木制暖气罩有火烤痕迹, 并无炭化, 也说明火是从严重烧损炭化堆南侧向北蔓延的。而且周围其他物品的燃烧蔓延痕迹, 都是由严重烧损炭化堆的南侧向外扩散蔓延的。各种痕迹表明, 地下劝业商城北5、6号柱之间, 距北墙7.5 m的摊位上部是起火点。

2.4 起火原因认定

2.4.1 吸烟引起火灾

经对该商城人员和有关知情人调查证实, 该商城共有工作人员5人, 其中女员工4人, 均不会吸烟, 男员工1人, 偶尔吸一次烟。经询问, 着火前未吸过烟, 况且烟头引起火灾一般需要有一个阴燃过程, 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会起火燃烧, 而当时起火时间正是早上工作人员交接班时间, 从时间上不具备吸烟引起火灾的条件, 可排除吸烟引起火灾的可能。

2.4.2 放火引起火灾

经调查了解和实地勘察, 地下劝业商城所有工作人员思想稳定, 没有对业主有不满或仇视情绪, 也没发现有其他放火理由和原因。着火前, 商城的四个出口门, 其中1号出口门是商城营业时顾客出入门, 也是早上夜勤人员和工作人员交接班的出入门, 门口处一直有人看守, 未发现有异常情况。2、3、4号门一直处于锁闭状态。在现场勘查和调查询问中没有发现强行进入现场的痕迹, 现场也未发现任何点火物或助燃物等其他异常物品。因此, 可排除人为放火的可能。

2.4.3 电气线路故障引起火灾

经现场勘查, 该地下劝业商城内配电线路分别由两个配电盘引出, 并控制地下商城的灯具开关。过火区域电气线路绝缘层炭化脱落, 部分导线表现为机械外力作用扯断。多数线路连接都是绞接方式, 电气线路布线、接线很不规范。在南5、6号柱和北5、6号柱之间, 也就是位于起火点上方由南向北有两根直径为80 mm的电力电缆保护铁管, 每根铁管内敷设4根铜质交织电缆。该电缆是地上劝业商城一层和二层主进户电源线路。其保护铁管上, 距北5、6号柱梁南侧0.5 m处, 距北墙7.5 m处发现有一个长55 mm, 宽20 mm的不规则孔洞 (见图1) , 孔洞周围铁管有熔融痕迹。洞内肉眼可见带有熔痕的铜质导线 (见图2) , 并在孔洞处的铁管内发现有数枚导线熔珠 (经国家火灾物证鉴定中心鉴定均为短路迸溅熔珠) 。在电缆套管孔洞下方的灰烬中, 筛出30余枚铁质熔珠, 最大直径约5 mm。经查, 该电力电缆是由地下劝业商城南门前的250 kVA变压器供电, 该变压器中性线接头处缠绕胶布燃烧开裂, 表明该变压器的负载电路发生接地故障。进一步勘查发现, 劝业城地下室内敷设电力电缆保护铁管的铁支架共11个, 另有2个铁分线箱, 都是以螺栓钉入墙、柱的方法固定的。该电力电缆保护铁管在二楼配电室内是与配电室柜内的中性排连接的, 表明电流可以通过铁管支架及配电柜中性排到达变压器中性点形成回路。

因此, 此起火灾认定为穿越地下劝业商城的电力电缆, 在距北墙7.5 m处相线与保护铁管内壁发生了低阻漏电故障, 持续的电弧烧穿铁管, 迸溅熔珠引燃下方的可燃物造成火灾。

3 火灾的经验教训

这起火灾虽然没有造成严重损失, 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但由于地下火灾扑救难度较大, 消防队经过4个多小时的扑救才将大火彻底扑灭, 保住了地上劝业商城上亿元的财产安全。从起火原因来看, 暴露出地下劝业商城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 商城法人对消防工作不重视, 防火安全意识不强。由于地下劝业商城与地上劝业商城发生租赁关系时, 租赁合同中未明确租赁后的消防责任, 地下商城消防工作具体由谁负责没有说明。因而, 没有很好落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没有将安全用电列入消防安全巡查内容, 管理人员对商城内存在的火灾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

(2) 由于商城法人消防意识不强, 整个地上地下劝业商城内没有一名专业电工, 仅有的两名电工也极不称职, 对电气施工和用电的防火安全要求知之甚少, 除了在商城内电器线路进行乱拉乱接外, 对商城内的电气线路走向都不清楚, 发生火灾时也不能及时提供相关资料, 从而影响了火灾的扑救。

黔西南州牧草常见地下害虫调查 篇8

1 调查方法

在晴隆县江满草场(人工草场)和兴义市绿茵草场(改良草场),选择不同地质、地势、水肥条件和植被具有代表性的地块,采取对角线定点调查方法,每块田查3~5个样点,每点查1 m2,掘土深度30~50 cm[2],仔细检查土壤中地下害虫种类、数量、发育期、入土深度等,并进行记载,描述主要害虫的特征。

2 调查结果

2.1 牧草地下害虫种类

经调查,初步发现牧草地下害虫12种(表1)。

注:“+”表示轻(被害率≤10%),“++”表示中(被害率10%~30%),“+++”表示重(被害率≥30%)。

2.2 主要害虫概述

2.2.1 蛴螬。

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的通称。俗名白地蚕、地蚕等。主要种类有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 Motschulsky)黄褐丽金龟(Anomala exoleta Fald.)、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黑绒鳃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 Motsch)[3]。蛴螬以有机质含量高、土中含水量较少、疏松含沙量高的地块危害较重;草地生长多年,且生长繁茂,草根很多,受蛴螬为害较重。据初步调查已发生蛴螬为害的草地草龄都达4年以上。蛴螬体近圆筒形,肥胖,乳白色柔软,常弯曲成“C”字形,有许多皱褶,密被棕褐色细毛,尾部颜色较深,头橙黄色或黄褐色,有胸足3对[4]。蛴螬是重要的地下害虫,各地由于气候、土壤的差异,在不同的草地和草坪类型上,发生危害的种类有一定差异,一般同一地区往往多种混合发生。主要危害的牧草有黄竹草、苏丹草、羊草、披碱草、狗尾草、猫尾草、早熟禾、黑麦草、羊茅、苜蓿、三叶草等。成虫、幼虫均能危害,而以幼虫危害最严重。幼虫栖息在土壤中,主要集中于地表10 cm以内取食萌发的种子,造成缺苗断垄;咬断根茎、根系,使植株枯死,严重时因草根被吃光而造成草地枯死。且伤口易被病菌侵入,造成植物病害。

2.2.2 金针虫。

金针虫是鞘翅目叩头甲科幼虫的总称,别名铁丝虫。危害牧草的主要种类有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ermann)和细胸金针虫(Agriotes fuscicollis Miwa)。沟金针虫以旱地有机质较缺乏而土质较疏松的砂壤土地带发生较重。细胸金针虫以低洼过水地、淤地及有机质较多的黏土地带危害较重。沟金针虫老熟幼虫体长20~30 mm,细长筒形略扁,体壁坚硬而光滑,具黄色细毛,尤以两侧较密。体黄色,前头和口器暗褐色,头扁平,上唇呈三叉状突起,胸、腹部背面中央呈1条细纵沟。尾端分叉,并稍向上弯曲,各叉内侧有1个小齿。各体节宽大于长,从头部至第9腹节渐宽。细胸金针虫末龄幼虫体长约32 mm,宽约1.5 mm,细长圆筒形,淡黄色,光亮。头部扁平,口器深褐色。第1胸节较第2、第3节稍短。1~8腹节略等长,尾节圆锥形,近基部两侧各有1个褐色圆斑和4条褐色纵纹,顶端具1个圆形突起[5]。金针虫食性很杂,其成虫叩头虫在地上部分活动的时间不长,只能吃一些禾谷类和豆类等作物的绿叶,并无严重的危害。幼虫长期生活于土壤中,主要危害的牧草有禾本科的黄竹草、无芒雀麦、狐茅草、鸡脚草以及豆科的苜蓿、三叶草等。幼虫能咬食种子,食害胚乳而使种子不能发芽,如已出苗可危害须根、主根或茎的地下部分,使幼苗枯死。

2.2.3 蝼蛄。

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俗名土狗、拉拉蛄等。主要是非洲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et Beauvois)。非洲蝼蛄成虫体长30~35 mm,淡黄褐色,前翅灰褐色,其长能覆盖腹部的1/2,后翅纵卷成尾状,超过腹部末端,前足腿节下缘平直,后足胫节背面内侧有3~4个能活动的距,腹部纺锤形。卵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后为黄褐色,孵化前暗紫色,长约2 mm,宽约1.2 mm。若虫初孵化时乳白色,腹部红色或棕色,2~3龄以后体色接近于成虫,末龄若虫体长约25mm[6]。蝼蛄的成虫和若虫均能为害,蝼蛄在土中用口器和前足将牧草根茎咬断撕成乱丝状,咬食种子,特别是刚发芽的种子,也咬食幼根和嫩茎,咬断茎秆,幼苗萎蔫而死。蝼蛄在表土层来往串行,形成很多隧道,由于幼苗和土壤分离,使幼苗失水干枯而死。

2.2.4 地老虎。

地老虎属鳞翅目,夜蛾科。俗名土蚕、切根虫等。地老虎种类很多,主要是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另外还有黄地老虎(Euxoa segetum Schiffer muller)、大地老虎(Agrotis tokionis Butler)、八字地老虎(Agrotisc-nigrum Linnaeus)。小地老虎属于世界性大害虫,分布最广,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危害最重。黄地老虎、大地老虎分布也相当普遍。小地老虎成虫体长20 mm左右,触角雌蛾丝状,雄蛾双栉齿状。全身灰褐色,前翅具有2对横纹,内、外横线之间,近翅的前缘有肾状纹、环状纹各1个,环状纹下有1个楔状纹。卵半球形,直径0.5~0.6 mm,高0.35~0.50 mm,表面有排列整齐的格子花纹,初产时乳白色,后变淡黄、深黄,近孵化时灰褐色。幼虫老熟时体长37~50 mm,黑褐色,腹背有黄褐色纵线2条。地老虎是多食性害虫,危害各种农作物、牧草及草坪草的根、茎。常切断幼苗近地面的茎部,造成大量死亡。

3 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黔西南州12种地下害虫对牧草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中,蛴螬、金针虫、蝼蛄、小地老虎的危害程度较大。由于蛴螬危害程度大,并且咬食根部,造成伤口容易被病菌侵入,引起植物病害。因此,调查结果对病害的防治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笔者此次调查仅了解了牧草的主要害虫,对这些害虫的无公害综合防治将在后续的研究中展开。

摘要:采用对角线取样方法,对贵州省黔西南州牧草地下害虫种类进行调查。初步发现危害牧草的害虫种类12种,其中蛴螬、金针虫、非洲蝼蛄、小地老虎的危害程度大。该调查可为牧草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牧草,地下害虫,调查,黔西南州

参考文献

[1]邓伯祥.全州建成草地60多万亩[N].黔西南日报,2008-03-12(1).

[2]钱学聪,李清西.植物保护[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杨臣瑾.金龟子总科[M]∥郭振中.贵州农林昆虫志:第2卷.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4]秦雪峰,吕文彦,杜开书,等.草坪蛴螬种群调查及综合治理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7(2):56-57.

[5]杨秋华,温德铭,徐志健.南方草坪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7(24):73-74.

地下水调查 篇9

“新36条”能否进一步落实, 要看各地政府及职能部门能否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和实施细节, 并努力增强可操作性、提高文件的可执行力。

那么, 浙江民间资本如何看待“新36条”?热钱将流往何处?

“新36条”导渠:地下钱庄“大变身”

“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新36条”为地下钱庄描绘了光明未来。

近年来, 浙江地下金融组织活跃。仅在2009年, 浙江丽水农妇杜益敏就以非法集资7亿元的罪名执行死刑;台州农妇王菊凤、东阳农妇吴英亦因同样罪名被一审判处死刑。

到2009年底, 全省106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资本金总计达143亿元, 平均年利率达8%之多。

但“只贷不存”的紧箍咒, 仍然让许多小额贷款公司触碰到成长的天花板。

温州拥有至少6000亿民间资金, 并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长。钱多了, 怎么处置, 成了温州政府高度关注的话题。

今年3月, 浙江省常务副省长陈敏尔公开提出, 以金融业转型促进区域经济转型, 争取使浙江成为全国多元化融资示范样板省份。

进军电影业样本:千亿浙资在狂奔

6月7日, 在第16届上海电视节开幕式门口悬挂的6幅大海报中, 浙江就占了4幅。这样一块广告牌, “场租”约为10万元, 投资者就是冲着杭州对文化影视产业的支持力度。

5月13日——“新36条”出台当天, 杭州动漫节以106亿元的总成交额落幕。杭州已有5个国家级动漫基地, 从今年起, 政府将安排专项资金7000万元, 重点支持动漫产业发展, 预计将带动数十亿浙商资本投资。

显然, 与金融业相比, 文化产业对浙江民资的吸引力毫不逊色。

此前, 已有众多浙商成为先行者。例如, 同为服装企业的美邦、太子龙、普达海等延伸开发动漫产品, 分别制作了“龙脉传奇”、“梦工厂”及“小牛向前冲”等动漫电影投放市场。

2005年以来, 中国电影票房连续5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 即使在2009年, 也增长41%。而浙江更为突出, 去年票房收入增长61%。

近年来, 受到热捧的电影背后, 都有浙江资本。例如, 《集结号》由浙江广电集团与浙江广厦联合投资, 票房超2.4亿, 利润回报率超100%;《疯狂的石头》由浙江巨星集团投资300多万, 光票房就超过1500万;而《倾城之恋》、《中国往事》系浙江华策公司的作品。

截至2009年底, 浙江影视企业已达529家, 最近国家电影总局又决定将管理权限下放, 浙江成为全国6个试点省份之一, 更多浙商资本将密集于此。

早在2005年, 浙江就出台《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 (浙委[2005]11号) , 民资被允许进入出版物印刷、广播电视视频节目点播及参与或控股国有文化企业改制, 参股新闻出版单位的广告、发行以及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等业务。其后, 雅戈尔、广厦、宋城等民企分别参与了报社、电视台及国有演出公司的改制重组项目, 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股权投资新风潮

不过, 浙江资本并没有外界所传言的那样非理性。浙江游资对专业性较强的股权投资基金的涉入和倾情, 正说明了这一点。

2009年6月份, 杭州钱江浙商现代服务业投资基金成立, 首期到位2.2亿元, 第一单3200万风投就给了华策影视。在未来几年内, 该基金总规模将达到10亿元, 主要投向信息软件业、金融服务业、文化教育产业等现代服务业。

“很多做私募股权投资的, 都到浙江做资金募集, 几个亿, 基本上都是几天就完成。”一位投资界人士说。

金融危机之后, 很多浙江民营老板们纷纷从企业撤资, 尤其是一些传统制造业抽资, 规模庞大。

当下, 传统的投资渠道, 如股市、楼市等, 投资前景迷茫。很多浙江老板以股权投资基金的形式, 在全国各地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甚至开始走向世界。

渝东南岩溶区地下河水质情况调查 篇10

中国南方岩溶水天然资源量为1 847亿m3/a,储量极为丰富。据杨立铮等统计研究,仅在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和湖南5省(区),枯季流量大于50 L/s的地下河或伏流就有2 836条[1,2,3]。岩溶区地下水与地表水关系密切,地表水污染极易造成地下河的污染。在岩溶区,地下河的水质应当引起重视[4,5]。因此,笔者拟对渝东南岩溶区地下河水质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讨近年来该区水质现状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1 研究区概况

重庆地下河大量发育,利用重庆市1∶20万水文地质图信息,统计出重庆市地下河约380条,总长度逾1 898.43 km。重庆市地下河主要分布在3个主要的构造带:川东褶皱带,川东南褶皱带和大巴山弧形断褶带。本次研究所选取的地下河主要集中在川东南褶皱带的武隆、彭水和涪陵3个地区 (图1)。根据重庆气象站资料,研究区年均温为14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 200 mm左右,但降雨时间分布差异较大,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且多暴雨。这3个地区人类活动以农业为主,地下河水为当地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

1-沙倒石千 2-洞沟 3-垃圾场出口 4-篮子岭 5-梅子树 6-魏家坝 7-堰塘沟 8-小平村 9-冉家沟 10-双坑 11-尒洞 12-旋坑 13-洞口湾

2 研究方法

对每一条地下河用Multi 350i便携式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德国WTW公司)进行水质现场监测,包括pH、电导率、盐度、溶解氧等基本指标,流速用LS45A型旋杯式流速仪(水利部重庆水文厂)测出,并现场进行取样。在实验室用Optima2100 DV型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OES,美国PerkinElmer公司)测样品的K+、Na+、Ca2+、Mg2+等阳离子,该仪器的系统稳定性为每小时RSD<1%,精密 度相对标准偏差RSD≤0.5%。Cl-用滴定法测定,NO-3、SO42-、PO43-阴离子用UV 24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测出,该仪器的测试波长范围:190~900 nm。波长确定性为+0.3 nm,分辨率为2.0 nm。

3 结果与分析

对地下河进行水质分析,尤其是对作为居民饮用的地下水进行分析,有利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笔者于2007年10~11月对重庆武隆、彭水和涪陵3个地区的主要地下河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并将调查结果与我国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进行对照,结果发现,大部分取样点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现分别将各个地区的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3.1 武隆水质调查分析

通过表1可以清楚地看到,武隆地下河水基本的化学指标都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但是,仍有少量重金属检出,如Cu、As、Cr,虽然其含量远小于(GB/T14848-93)中的标准,作为饮用水来说是可以的,但也要引起重视,采取措施,防止其浓度继续增加而危害村民的身体健康。3个取样点重金属Sr的含量分别为0.082、0.037、0.131 mg/L,均高于标准含量对锶的限定0.003 mg/L,分别是标准含量的27、12、44倍。天然水中锶的含量增高时可引起大骨节病、锶佝偻病等。因此,相关部门应及时解决高浓度的锶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疾病发生。

注:n.d表示未检出。

3.2 彭水水质调查分析

经调查分析,彭水县靛水地下河主要由3条支流汇集而成。其中,大龙洞地下河出口流量估计达0.1万L/s,是其主要支流。由于无法取到水样,因此无法进行现场监测与室内分析。大龙洞出水处流经地表大约500 m后跌入落水洞,经地下汇入五湖村洞沟,再从上塘口村沙倒石千地下河出口流出汇入乌江。大龙洞地下河水同时也是当地居民的饮用水源,但洞口弥漫着刺鼻的臭味,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查明。

由表2可知,靛水地下河pH为7.158~8.410, 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规定的6.5~8.5,其中异常值出现在垃圾场出口取样点,为10.322;NO-3浓度在0.187~5.351 mg/L,处于相对低浓度状态;重金属离子Mn2+、Zn2+浓度分别为0.003~0.086和0.003~0.012 mg/L,远低于地下水标准规定的0.05 mg/L。但是,重金属Fe2+在0.058~0.930 mg/L,其中沙倒石千、垃圾场出口和魏家坝3个取样点分别是标准含量的1.24、3.1和2.1倍,处于轻度超标状态;Sr浓度以垃圾场出口含量最高,达1.967 mg/L,超过标准含量656倍,Sr在其他取样点依次分别超标153、185、163、218和116倍。经调查,垃圾渗沥液经地表修建的排污渠道直接排入五湖村洞沟,再经沙倒石千流入乌江。垃圾渗沥液[6]是这条地下河主要的污染源。

如图2所示,在取样点3,也就是新垃圾场出口落水洞,NO-3离子浓度最低,SO2-离子浓度最高。垃圾渗沥液水质不仅与垃圾组成有关,而且随垃圾填埋时间及各阶段垃圾场内分解有很大的变化。早期渗沥液极少,有少量氧气存在,厌氧发酵作用及微生物作用缓慢;过渡期水分达到饱和容量,垃圾渗沥液中的微生物逐渐由好氧型转变为厌氧型,厌氧和缺氧情况下,电子受体自O2转变为NO-3及SO42-。因此,从垃圾场出口(点3)顺地下河流向(点2 、1),NO-3及SO42-呈现如此变化规律。重金属元素Ba、Sr也是同样地变化规律。在上游取样点4、5、6除NO-3浓度比取样点3高外,SO42-、Ba、Sr均比垃圾场出口水样离子浓度低。通过对彭水地下河的水质调查检验,知道其主要的污染源来自垃圾场渗沥液,因此,应修建高标准的垃圾场使其渗沥液离子浓度达到最低限度,防止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注:n.d表示未检出。

3.3 涪陵水质调查分析

如表3所示,涪陵各取样点pH为7.84~8.16,符合标准。阴离子浓度普遍高于其他2个地区,如在焦石镇双坑落水洞,Cl-浓度达129.931 mg/L。经调查,该落水洞附近有一榨菜厂,排出的污水是一种高盐污水[7],含钠盐的废水沉淀效果差,故沉淀时间相应延长。很多研究中发现高盐下的污泥特性之一就是无机成分高,沉降速度快,相应沉降时间会减少,但是絮凝性会变坏,所以出水悬浮固体浓度会很高。重金属Mn在双坑落水洞与旋坑2个取样点浓度分别达到0.204和0.128 mg/L,超过标准含量0.05 mg/L,当Mn含量超过0.1 mg/L时水有不良味道。同样在这2个取样点,Fe的含量分别为0.432和0.776 mg/L,是标准含量的1.44和2.55倍,处于轻度超标状态。Zn的含量在0.003~0.014 mg/L,低于标准含量所规定的0.05 mg/L。Sr浓度范围为0.137~0.914 mg/L,远高于标准含量0.003 mg/L,严重超标。重金属As的浓度最高达到了0.005 mg/L,砷的毒性较大,饮用水中砷的含量大于0.01 mg/L时,能麻痹细胞的氧化还原过程,使人容易患血性贫血,并有致癌作用[8]。饮用水中砷的允许含量一般为0.01~0.02 mg/L,超过0.05 mg/L时不能饮用。

注:n.d表示未检出。

4 结 语

本文对渝东南地下河一次采样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旨在探讨该地区地下河的水质现状,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避免地下水污染对人体造成危害。一次实验数据不能完全准确地说明渝东南地区地下河的污染状况,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水质问题,为以后实验分析提供基础资料。经调查我们可以得到以下认识。

(1)武隆、彭水、涪陵3个地区地下河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但污染来源不同。武隆地下河污染源尚不能确定;彭水地下河主要的污染源是垃圾场,涪陵地下河受榨菜厂污水影响较大。

(2)3个地区地下河水质除个别重金属元素严重超标外,其他离子浓度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或轻度超标,水质状况总体一般。

(3)地下河水质的恶化会影响人们的用水安全,对严重超标的重金属元素应积极治理。

摘要:中国南方地下河分布广泛,储量极为丰富,仅在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和湖南5省区,枯季流量大于50 L/s的地下河或伏流就有2836条。岩溶地下河的水质是一个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通过调查武隆、彭水和涪陵3个地区的主要地下河,并与我国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进行对照。结果发现大部分地下河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河的污染会影响到人们正常的饮水安全问题,因此,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渝东南,地下河,水质

参考文献

[1]袁道先.中国岩溶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20-70.

[2]袁道先,蔡桂鸿.岩溶环境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3]朱永琴,彭先孚.重庆市岩溶地下水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岩溶,2000,19(2):147-151.

[4]郭芳,姜光辉,裴建国,等.广西主要地下河水质评价及其变化趋势[J].中国岩溶,2002,12(3):195-201.

[5]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岩溶水文地质图说明书[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2.

[6]李丹丹,郑怀礼,潘云清.絮凝对垃圾渗滤液毒性去除的影响[J].水处理技术,2008,34(2):70-73.

[7]周琦,张万清,苏鸿钧,等.ADC发泡剂高含盐废水污染防治[J].广东化工,2007,34(2):54-56.

[8]李莉,王业辉,孟凡生.饮用水中砷去除技术综述[J].四川环境,2008,27(1):87-90.

上一篇:数字化爱情下一篇:产妇死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