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水处理

2024-05-12

电厂水处理(精选十篇)

电厂水处理 篇1

关键词: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生产

当今, 在持续扩大的电厂机组生产规模和变化的机组运行一系列参数的影响之下,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也越来越复杂。因为根据比较多的化学水处理系统, 要求不少重复性的运转管理机构, 这就要求统一性地全面控制化学水处理系统, 如此的控制手段一定能够变成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以及通过统一的全面控制手段。这不但能够使工作强度大大地降低, 而且还能够在应用比较少员工的前提条件之下提升工作效率, 最终使生产费用减少以及增强生产的自动化能力与安全性。

1 锅炉补给水处理技术

过滤与混凝是传统意义上的锅炉补给水处理技术。我国通常应用机械加速搅拌澄清池充当大规模电厂澄清处理装置, 澄清池的特点是出力大、便于控制和操作、反映迅速。近些年以来, 在混凝处理中持续地应用变频技术, 进而使预处理出水的水质提升, 以及使工人的操作减少。过滤环节上过滤池滤料以粒状材料充当的过滤技术经历了慢滤池、快滤池、多层滤料滤池的发展, 这大大地改进了预处理水质环节。占据市场主导的是新型过滤装置的纤维材料滤元, 纤维过滤材料依靠本身柔软的材质、大的表面积、小的尺寸而具备非常强的界面调节水流、截污、吸附能力。像是胶囊挤压式的纤维过滤器和纤维球过滤器等等。在锅炉补给水除盐处理当中, 具备非常关键作用的是混床, 混床的特点是节能和环保。填充床电渗析器CDI的特点是能够有效地统一离子交换除盐和电渗析技术, 其中再生树脂是借助水电离的OH-与H+而实现的 (在直流电场当中电离出的OH-与H+被当作树脂再生剂, 不要求其它的药剂) 。另外, 装置能够有效地去除CO2与SO2等弱电离子。

2 锅炉内水处理技术

在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中, 锅炉内水处理这个环节十分关键。在锅炉运行的过程中将相应的药物添加进去, 确保锅炉的钙离子不会在锅炉里面形成水垢, 进而使水渣减少。在目前持续进步的锅炉减排技术和增加的机组容量的影响之下, 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机组实施范围较大维修的情况下, 常常能够注意到在锅炉里面的痴线存在比较多的磷酸盐和铁垢。结合有关的理论研究, 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电厂在生产过程中给水以及锅炉水的酸碱值发生了比较大的控制偏差, 从而导致里面酸碱值失去了平衡, 最终使水垢形成。因此, 在实际的处理中应当将相应的氢氧化钠添加到锅炉的里面, 进而控制酸碱值的平衡性, 防止形成水垢。

3 锅炉给水处理技术

在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当中, 除以上的锅炉补给水处理, 锅炉的给水处理这个环节也非常关键。当今的联氨技术具备显著的挥发性, 然而, 有关的技术面临着非常大的局限性。在对于化学水的除氧中, 其效率要落后于亚硫酸钠, 并且在较低水温的情况之下, 除氧的速度非常迟缓。因此, 联氨处理技术只是可以在温度较高的环境当中实现除氧的效果。除此之外, 联氨处理技术具备比较高的分解温度, 这种物质具备比较强的毒性, 并且现代的科技分析表明有关的物质有着相应的致癌性, 在操作的时候可能溅到有关工作者的衣服和眼睛上, 这样被吸收后会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尽管这样, 我国不少的电厂还是借助联氨技术来进行除氧。目前在日本和欧美等国将传统意义上的联氨处理技术摒弃, 开始应用新型的有机除氧剂, 因此我国将来还应当完善有关的技术。

4 凝结水处理技术

当今, 不少参数较高的机组都具备凝结水精处理设备, 这一系列设备主要是进口的, 其中, 锥底分离设备和高塔分离设备属于再生系统。然而, 切实可以长时间氨化运行的精处理设备太少。以经济和环保作为视角, 氨化运行的实现是将来精处理系统的发展趋势。当前的应用需要兼顾工艺完善、装置布置、装置投资等一系列的方面, 以及需要重视固有公用系统的应用效率, 像是混床再循环泵和树脂再生用风机的减少等等。

5 化学水处理膜分离技术

近些年来, 逐步地应用膜分离这种化学水处理技术, 跟传统意义上的工艺进行比较, 其优势非常大。在传统意义上的化学水处理技术中, 尤其是处理电厂锅炉补给水有着非常多的方式, 一般情况下能够经历过滤、软化、分离的这个过程, 在此过程当中, 所有的工艺都会应用酸碱再生电子传递树脂, 进而有效地恢复性能, 因此, 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排放酸碱化学污水, 这个复杂化的工艺不但要求大量的劳动力, 而且也较难进行处理, 以及要求花费比较大的成本与占用比较大面积才可以实现。尤为关键的是排放的酸碱废液难以实现当今环保的排放指标。通过膜分离技术不但能够改进和完善传统意义上的水处理技术的不足之处, 而且全过程都能够进行自动化的控制、劳动强度小、不要求占用比较大的面积、构造简单、要求比较少的分离装置、便于操作, 并且尤为关键的是酸碱废液不会在整个的处理过程当中排出, 很少污染到环境, 并且在进行处理的时候能够使低能耗与高效率实现, 最终大大地提升了水质。

6 化学水处理FCS技术

目前的电厂化学水处理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处在一种不集中的现状下, 像是监控常规测点、汽水取样、自动加药等装置, 不但分布不集中, 而且还存在非常多的数量。应用FCS技术能够有效地弥补这种缺陷, 由于其技术特点是全开放性、能够互相操作、全数字化、全分散性, 非常得适合当今电厂水处理装置的不集中状态。在电厂水处理当中, 应用FCS技术能够使全数字化的性能与低成本实现, 大大地减少了劳动力。为此, 建设或者是改造一种可以向MIS系统上传集合信息、及时监控信息、远程遥控信息、自动加药信息的化学水处理的全面自动化平台, 业已变成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理论作为视角。此平台是分解了固有的操作系统之后重新建构的。在进行改良之后实现了显著的效果, 尤为关键的是有效地提升了所有控制终点的精确度, 进而大大地增强了系统整体的自动化能力, 大大地减少了人为的干扰, 能够使机组凝结水系统无人化运行实现, 并且大大地减少了生产费用。在进行改造之后, 明显地提高了其自动运行速度和稳定性以及装置的管理能力。简单来讲, 以场地总线作为纽带, 将一系列不集中的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测量控制装置转变成为网络节点, 确保它们连接成为能够互相交流信息和一起实现控制检测的控制、网络系统, 最终使水处理、自动加药、汽水取样等一系列的功能实现。为了确保测量装置具备数字通信的功能, 一般将智能模块加挂在仪表上或者是应用植有CPU的智能仪表。

7 结语

总而言之, 确保电厂顺利生产的基础是科学和高效的水处理, 为了大大地提升电厂锅炉等热力装置的生产效率, 且以此作为前提条件使电力系统的工作现状优化, 需要重视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科学选用。并且, 在选用化学水处理技术的过程中, 不仅仅应当兼顾电厂的生产现状, 还应当兼顾水处理过程是不是跟环保与节能的指标相适应, 进而可以使水处理费用大大地减少, 最终实现理想的电厂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孟龙, 杨静, 孙本达, 张祥金, 祁东东, 倪瑞涛.直接空冷凝汽器流动加速腐蚀的影响因素[J].热力发电, 2014 (12) .

[2]耿晓杰, 凌小凤, 孙慧, 李会鹏, 许振华, 李皞.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回用混凝处理实验研究[J].河北电力技术, 2015 (01) .

电厂水处理试题 篇2

1.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缓冲PH值范围是(A)。(A)8~11;(B)4~6;(C)5~7;(D)11~13。

2新的或久置不用的玻璃电极应置于蒸馏水中浸泡(C)h。(A)4;(B)8;(C)24;(D)12。

3阳床失效后,最先穿透树脂层的阳离子是(C)。(A)Fe3+;(B)Ca2+;(C)Na+;(D)Mg2+。.水中氯离子必须在(B)溶液中测定。(A)酸性;(B)中性;(C)碱性;(D)弱酸性。

5.氯的杀菌能力受水的(B)影响较大。(A)PH值;(B)碱度;(C)温度;(D)含盐量。

6.离子交换树脂的(A)是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反复使用的基础。(A)可逆性;(B)再生性;(C)酸碱性;(D)选择性。

7.循环式冷却水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减少将使(A)析出。(A)CaCO3;(B)CaSO4;(C)CaCL2;(D)Ca(OH)2。

8.热力发电是利用(C)转变为机械能进行发电的。(A)化学能;(B)电能;(C)热能;(D)风能。

9.过热蒸汽是指(B)的蒸汽。(A)高温高压;(B)温度高于同压力下饱和温度;(C)压力大于1个大气压;(D)温度大于100度。10.电厂减少散热损失主要是减少设备外表面与空气间的换热系数,通常利用增加(A)厚度的方法来增大热阻。(A)保温层;(B)绝缘层;(C)钢管壁;(D)厂房墙壁。11.计算离子交换器中装载树脂所需湿树脂的重量时,要使用(C)密度。(A)干真;(B)湿真;(C)湿视;(D)真实。

12.混床的中间配水装置位于(D)。(A)混床罐体的中间;(B)分层后阳离子交换树脂侧;(C)分层后阴离子交换树脂侧;(D)分层后阴阳离子交换树脂交界处。

13.滴定完毕后,滴定管下端嘴外有液滴悬挂,则滴定结果(A)。(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低20%。

14.提高交换器中全部离子交换剂的交换能力平均利用率可通过(A)来实现。(A)提高树脂层高度;(B)提高水流速;(C)增大交换剂粒度;(D)提高水流温度。

15.提高再生液温度能增加再生程度,主要是因为加快了(B)的速度。(A)离子反应;(B)内扩散和膜扩散;(C)再生液流速;(D)反离子的溶解。

16.鼓风式除碳器一般可将水中的游离CO2含量降至(B)以下。(A)50mg/L;(B)5mg/L;(C)10mg/L;(D)15mg/L。

17.玻璃器皿洗净的标准是(D)。(A)无污点;(B)无油渍;(C)透明;(D)均匀润湿,无水珠。

18.除盐设备使用的石英砂在投产前常需要(C)。(A)大量水冲洗;(B)用5%碱浸泡;(C)用除盐水浸泡24小时;(D)用15%的盐酸浸泡。

19.除盐设备经过大修后,进水试压,应从(B)。(A)底部缓慢进水,中排排出,然后关闭所有阀门;(B)底部缓慢进水,开空气门,至反洗排水排出,然后关闭所有阀门;(C)正冲洗,然后关闭所有阀门;(D)中排进水,底部排水。

20.用烧杯加热液体时,液体的高度不准超过烧杯高度的(C)。(A)1/3;(B)3/4(C)2/3;(D)1/2。

21.遇到不同类型的树脂混在一体,可以利用它们(C)的不同进行简单的分离。(A)酸碱性;(B)粒度;(C)密度;(D)选择性。22.逆流再生除盐设备大反洗后,再生时,再生剂用量要比通常再生多(A)倍。(A)1;(B)2;(C)0(D)3。

23.混床再生时,为了获得较好的混脂效果,混脂前,应把混床内的水面降至(C)。(A)上部窥视孔中间位置;(B)阴阳树脂分界面;(C)树脂层表面上100~150mm;(D)树脂层表面不见水。24.001×7型树脂是(A)。(A)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B)弱酸阳离子交换树脂;(C)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D)弱碱阴离子交换树脂。

25.测定水中活性硅时,加入1、2、4酸的目的是(C)。(A)消除磷酸盐的干扰;(B)调整水样PH值;(C)使硅钼黄变为硅钼蓝;(D)防止沉淀。

26.测定水中硬度时,若冬季水温较低,络合反应速度较慢,可将水样预热到(B)后再进行测定。(A)15~20℃;(B)30~40℃;(C)40~50℃;(D)50~60℃。

27.化学加药计量泵的行程可调节范围一般应在(D)。(A)10%~50%;(B)50%左右;(C)50%~80%;(D)20%~80%。28.氢型高速混床运行失效控制指标为电导率(A)µS/cm。(A)大于0.2;(B)大于1.0;(C)大于0.3;(D)大于0.5。29.混床再生好坏的关键是(A)。(A)树脂分层彻底;(B)阴阳树脂再生彻底;(C)树脂清洗彻底;(D)风混彻底。

30.机组正常运行时,为了防止汽包内有水渣积聚,锅炉排污率应不小于(D)。(A)1%;(B)2%;(C)0.5%;(D)0.3%。

31.锅炉给水PH应该控制在(C)

(A)8.5—9.0

(B)8.0—9.2

(C)8.5—9.2

(D)8.0—9.0 32.锅炉运行时炉水磷酸根维持在(C)

(A)1—15mg/L(B)5—20mg/L(C)5—15mg/L

(D)10—15mg/L 33.锅炉正常运行时,饱和,过热蒸汽二氧化硅含量应该控制在(C)

(A)小于等于10ug/L.(B)小于等于15ug/L

(C)小于等于20ug/L

(D)小于等于25ug/L 34.运行中炉水PH必须严格控制在(A)

(A)9—11(B)8.5—9.2

(C)8.0—9.0

(D)8.5—9.0 35.离子交换器运行压差大于(A)就必须要进行大反洗。(A)0.14Mpa(B)0.15Mpa

(C)0.20Mpa

(D)0.10Mpa 36.反渗透产水出水电导应该不大于(A)

(A)10us/cm

(B)5us/cm

(C)15us/cm

(D)20us/cm 37.混床出水电导和二氧化硅应控制在(A)

(A)电导小于0.2us/cm.二氧化硅小于20ug/L

(B)电导小于0.1us/cm.二氧化硅小于20ug/L(C)电导小于0.2us/cm.二氧化硅小于15ug/L(D)电导小于0.2us/cm.二氧化硅小于10ug/L 38.混合离子交换器运行压差应控制在(A)以内。

(A)0.1Mpa

(B)0.2Mpa

(C)0.3Mpa

(D)0.25Mpa 39.反渗透设备运行时,一般进水压力调整在(A)

(A)1.6Mpa

(B)2.5Mpa

(C)1.5Mpa

(D)2.0Mpa 40.保安过滤器运行最大压差应该不大于(A)

(A)0.15Mpa

(B)0.20Mpa

(C)0.10Mpa

(D)0.25Mpa 41.给水硬度(A)为合格

(A)0mmol/L

(B)1mmol/L

(C)2mmol/L

(D)3mmol/L 42.我公司钠离子交换器再生时需配稀盐液(A)

(A)6立方

(B)5立方

(C)7立方

(D)8立方 43.我公司水处理酸碱计量箱容积各是(A)

(A)1立方

(B)2立方

(C)3立方

(D)4立方 44.我公司混床离子交换器运行最大出力是(A)

(A)60t/h

(B)40t/h

(C)50t/h

(D)70t/h 45.钠离子交换器再生时配制的稀盐液密度一般控制在(A)

(A)1.038—1.043g/cm3

(B)1.028—1.043g/m3

(C)1.038—1.053g/cm3(D)1.028—1.053g/cm3 二.多选题。(每道小题5分)

1.软化水制水系统包括(acdf)等设备。

a.曝气泵。b.反渗透。C.锰砂过滤器。d.活性炭过滤器。e.混床。f.钠床。

2.混床投运后需要监测的主要项目是(acd)。a.导电度。b.磷酸根。c.二氧化硅。d.PH.e.氯根。

f.硬度。

3.测定炉水二氧化硅时需要使用的药品是(ace)。a.酸性钼酸铵。b.铬黑T。c.草酸。

d.酚酞。

e.1-2-4酸。

f.甲基橙。

4.磷酸盐测定需要做(abdef)项目。

a.配制标准色。

b.加钼酸铵-硫酸。

c.加酚酞。d.加氯化亚锡-甘油溶液。e.取水样50ml化验。f.对照比色。5.离子交换器进行正洗时需要操作(ace)。a.正洗进水阀。b.反洗进水阀。

c.正洗排水阀。

d.反洗排水阀。e.排空气阀。f.进再生液阀。6.反渗透设备启动需要操作(abde)等。

a.保安过滤器排气。

b.启动加压泵。

c.启动曝气泵。

d.启动高压泵。e.调整浓水排放量。f.化验碱度。7.离子交换器大反洗的目的是(ab)。

a.松动交换剂层。b.清除交换剂层的悬浮物和杂质。c.提高PH.d.减少含盐量。

8.进行水汽取样时应做到(abde)等。

a.取样点是合理的。

b.正确的保存样品。c.取水样100ml.d.调整合适的取样流量。

e.冲洗取样管和取样瓶。

f.调整冷却水的流量。

9.运行人员在巡回检查时要做到(acde)等。a.了解所辖设备状况。b.擅自处理异常情况。

c.检查要做到眼看,耳听,手摸,鼻嗅。d.发现问题及时做好记录。

e.对特殊运行方式加强检查。

f.出现设备故障时应该首先保障设备安全。

10.化学运行是保障(abc)的责任机构。

a.热力系统正常供水。b.监督,控制全厂热力系统水汽品质。

c.防止热力设备运行期间腐蚀,结垢。

d.安全运行一百天。11.制水人员必须根据热力设备用水情况(ace)保质保量的满足热力系统的用水需求。

a.及时调整制水设备的合理运行工况。

b.佩戴安全帽.c.保证制水设备的安全运行。d.测出水电导。e.出水合格。12.锰砂过滤器反洗需要操作(abcd)等。

a.反洗进水阀。

b.进水阀。

c.排空气阀。

d.反洗排水阀

e.进盐液阀。

13.钠床再生需进行(abde)等步骤。

a.小反洗

b.大反洗。

c.进碱。

d.置换。

e.正洗。14.反渗透启动操作内容有(abd)等。

a.启动加压泵。

b.开排气阀。

c.开正洗排水阀。d.启动高压泵。

e.启动曝气泵。

15.混床运行需操作(abce)等。a.进水阀。

b.正洗排水阀。

c.排空气阀。

d.进碱阀。

e.出水阀。

16.混床再生步骤有(abcef)等。

a.反洗排污。

b.自然沉降。c.预喷射。

d.进盐液。

e.混脂。f.正洗。

17.运行水质劣化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值班人员应(acd)。

a.保持镇定,迅速解除对人身或设备危害。b.发生异常时首先检查仪表指示是否正确,不必考虑化验药品,分析操作是否正确。c.及时报告值长和上一级部门。

d.异常消除,及时做好记录。

18.电动机和水泵启动前应检查(abcd)等。

a.周围清洁无杂物。

b.润滑油油位保持在轴承高度1/3处。c.电动机接线良好。电源,电压符合要求后通知电气人员送电。d.各水箱,药箱液位均应在1/2以上。19.混床再生接触酸碱时应注意(abcd)等。

a.卸酸碱泵严禁反转,以防叶轮脱落。b.卸酸碱时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耐酸碱手套,穿防护服。c.操作酸碱系统不可用力过猛,以防损坏。d.碱系统要注意防冻。20.酸雾吸收器的作用(abcd)。

a.吸收酸储罐酸雾。b.吸收计量箱酸雾。c.卸酸过程中所排酸雾。d.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环境。问答题:

1.简述我公司化学制水工艺流程。

答:地下水经→原水泵→蓄水池→生水泵→曝气塔→曝气池→曝气泵→锰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钠离子交换器→软化水箱→加压泵→保安过滤器→高压泵→一级反渗透装置(RO)(加氨水至除盐水箱)→除二氧化碳器→中间水箱→中间水泵→混床→除盐水箱→除盐水泵→主厂房。

2.制水系统运行所监督化验项目及控制指标是什么?

答;每次启动时做一次水质试验,包括硬度,碱度,氯根,电导率,二氧化硅。

钠床出水硬度小于等于30ug-N/L.氯根小于等于生水。混床出水电导小于等于0.2us/cm.二氧化硅小于20ug/L.3.试分析炉水磷酸根超出标准的原因及处理办法。答: 原因:①分析操作和试验药品是否正确。

②Na3PO4浓度过高或加药量过多。

③连续排污门是否关得太小或关死。

处理办法: ①重新分析,检查试剂是否标准。②调整浓度或减小药泵出力。③检查排污门。

④严格监督蒸汽品质,增加定期排污。

4.锅炉正常运行时化学专业的水,汽化验项目及指标是什么? 答:项目有PH,磷酸根,二氧化硅和硬度。

指标:炉水PH 9—11 给水PH 8.5—9.2 炉水磷酸根5—15mg/L 饱和蒸汽,过热蒸汽二氧化硅小于等于20ug/L 给水硬度为小于等于5umol/L 凝结水硬度小于等于5umol/L 5.简述手动启动一级反渗透装置运行操作方法。

答:首先检查软化水箱液位及软化水箱出口阀状态,检查电源已送上。然后1.开反渗透加压泵出口门。(开度一格)。2.开保安过滤器排气阀。待保安过滤器排气阀有水流出,关闭保安过滤器排气阀。3.启动反渗透加压泵。约一分钟后启动反渗透高压泵。4.开浓水排放阀,产水超标排放阀。用浓水排放阀或反渗透高压泵出口阀调整产水流量在9m3/h.产水超标排放阀约一分钟后或以电导率合格为准,关闭产水超标排放阀。设备进入运行状态。6.反渗透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高压泵进口压力低,试分析原因和简述处理办法。

答:原因:1)过滤器压差大,使过滤器出水流量不足。2)过滤器进出口阀门开度不够。3)保安过滤器内压差过大。

处理:1)提高过滤器流量或投入备用过滤器,对过滤器进行反洗。

2)检查系统阀门,恢复过滤器进出口门正常开度。3)更换保安过滤器内的滤芯。绘图题: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篇3

关键词:化学工艺;水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O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0-171-2

0 引言

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因此,污水处理应符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方针政策。污水处理,特别是工厂废水,经过一道道的处理工序后,再排放到大自然中去或进行再利用是当前世界上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的环境问题,在经济进入昌盛的时期,对环境问题也越来越重视。电厂,主要是依靠电能来进行日常工作,利用电力设备来进行发电、供电。而电厂中诸多类别的废水是否需要处理,可以根据采集出的样水的pH值、温度、磷酸根含量来测定电厂产生的废水是否需要处理,当数值超过指标时,就需要对废水进行处理再排放。

1 锅炉水的处理

按其来源,天然水分为三类: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而锅炉用水按其部位与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原水、给水、补给水、生产用水、软化水、锅水、排污水和冷却水。而锅炉中对其用水的处理,包括处理设备、处理范围、检测状况等。下面我们从处理设备开始说起。

电厂中锅炉水质处理中的处理设备包括:热力除氧器、全自动加药器、全自动软水器、解析除氧器、常温式海绵铁除氧器等。

而锅炉中水质处理范围主要包括补给水处理、凝结水处理、给水处理、给水加氨和锅内加药处理等四部分。

补给水处理:因蒸汽用途和凝结水的回收程度不同,锅炉的补给水量也不尽相同。凝汽式电站锅炉的补给水量一般低于蒸发量的3%,供热锅炉的补给水量可高达100%。而补给水的处理流程包括:预处理、软化、除盐。

凝结水处理:凝结水是锅炉用水之一,在其循环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受到汽轮机凝汽器冷却水泄露和系统腐蚀产物等的污染,也要对凝结水进行处理。凝结水的处理流程:凝结水进行过滤之后,再进行除盐,最后进行除氧。

给水处理:经过软化或除盐的补给水和凝结水,在进入锅炉之前一般要进行除氧。常用的除氧方式包括:热力除氧、真空除氧和化学除氧等。

给水加氨和锅内加药处理:一般要求添加氨或有机胺等用来提高水的pH值,防止酸性水对处理设施中金属部件的腐蚀。

以上大致总结了锅炉水的处理工艺,而随着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家和高校对化学工业越来越重视;各种设备的发展;属处理自动化的提高,锅炉水处理也会迅速地发展壮大起大容量、高流速和高效率的新型水处理来。

2 对电厂化学水处理设备的腐蚀应对办法

在进行化学水处理的过程中,除盐、除氧、过滤等工序中都会产生酸性物质,连我们需要处理的废水中都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长期积累在设备中,酸会造成对这些设备的腐蚀,有时腐蚀严重会影响正常工作,降低水处理的工作效率。

2.1 电厂化学水处理中的酸

比如水处理时用到的盐酸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如带苯环的卤素取代物,对一般的橡胶会产生强烈的腐蚀效果。对于盐酸类的腐蚀,首先采用的是确定电厂水处理中的化学制剂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要求造成设备腐蚀应尽早处理。再者对于盐酸管道,要确定池子的内部是否处理干净,确认之后才可加入新的盐酸,在此期间要反复冲刷,确保清理完毕。最后要对各个设备进行逐一排查,将已经被污染的肥料排出,如果已经出现设备被腐蚀的情况,应优先处理,防止腐蚀的设备进行连带反应,对生产产生影响。

2.2 电厂化学水处理中管道腐蚀和酸碱中和池的问题及处理

酸液具有腐蚀性的原因之一是在对溶液进行pH值调节时,酸碱用量不足或酸碱溶液搅拌不均匀造成的。这类问题的处理办法有:对酸碱中和池的建造材料存在一定的渗漏问题,酸碱中和池的设计布局问题两个方面。面对建造材料的问题,各种树脂胶泥的裂缝灌注问题,板材之间粘合度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要同时注意板材之间的粘合度和结合层的厚度控制问题。在进行修复时,要把已经被腐蚀的板材修复和对周围土层的安全检查,防止已经被腐蚀的土层再度对修复好的板材进行再腐蚀。在设计布局上,将废水单独隔离,不能与其他安全水放置在一起以免发生连带污染。另外,废水池和管道尽量不要进行封闭处理,要用栅栏式的盖板,以便观察池内废水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2.3 电厂中用水水质指标

在电厂水处理中,用水的水质指标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从表征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的指标:①悬浮固体;②浊度;③透明度;而表征水中溶解盐类的指标:①含盐量;②溶解固体;③电导率;④硬度;⑤碱度;⑥酸度;这些指标都能说明用水指标的问题,如水中酸度的是表示水中能用强碱中和的物质的量,用酸度可表示强酸、强酸弱碱盐、弱酸和酸式盐。

2.4 电厂水处理的工作内容

在电厂水处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大致包括:①净化生水;②高参数机组或直流锅炉的凝结水净化;③对给水的除氧、加药;④锅炉的锅内水处理;⑤冷却水的处理等。而通过基本的工作步骤,了解化学水处理的基本流程,面对管道腐蚀,要对管道进行技术改造。在设计中,就要考虑中和池的排水系统问题,使用吸虹器,但实际操作不简便。所以就改为管道下接止回阀抽水,排水。高位碱槽中氢氧化钠由于浓度高,冬天易凝固洁净,使阴离子交换器不能正常运行,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设计安装中就要考虑到高位碱槽的蒸汽管道,防止氢氧化钠结晶凝固。

3 化学试剂对水处理的作用

3.1 磷酸盐处理

磷酸盐技术是处理汽包炉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处理方式。但是随着超负荷的设备运行,磷酸盐处理的锅炉也出现了腐蚀问题。磷酸盐隐藏和再熔现象出现,导致炉水的参数波动。为防止磷酸暂时“消失”的现象,现在采取的工艺是降低磷酸根浓度的处理工艺。采用加入新的化学药剂平衡磷酸盐的方法,把磷酸控制住。而磷酸盐处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烧水的壶中出现白色的片状水垢。而炉水中也会出现这样的水垢,为了防止水中的碳酸钙冷却后再在炉壁上形成钙镁水垢,降低水处理的效率,要消除炉水的硬度,减缓其结垢的速度;②水处理中产生的酸性杂质会腐蚀壁管,面对这种情况,要增加炉水的缓冲性,防止发生酸性或碱性腐蚀,增强对杂质的腐蚀抵抗能力;③在过程中产生的蒸汽,里面含有的二氧化硅会改善蒸汽的品质,对汽轮机造成腐蚀,所以在日常的保养过程中也要注意蒸汽的腐蚀作用。

3.2 氢氧化钠处理

除了磷酸盐,氢氧化钠也是为了减缓设备的腐蚀所加入的化学药品。氢氧化钠溶于水,在水中电离出氢氧根和金属钠离子,氢氧根中的氧会跟金属氧化膜最外层的电子吸附,改变溶液界面的结构,提高阳极反应的活化能,降低腐蚀速率;再者,氢氧根离子在吸附过程中把原来吸附在金属表面的水分子层打散,也降低了金属的离子化倾向。而使用氢氧化钠处理具有:降低壁管酸性腐蚀的风险;对炉水有较高浓度的氯化物具有包容性;减缓壁管结构等优点。

4 结束语

电厂化学水处理对环境污染问题中的工厂污水排放问题的解决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其工艺的完善和技术的发展上仍存在问题,需要通过技术上的改善和合理地利用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来完善水处理工艺。在保证电厂的正常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要有效地提高电厂水处理的效率,保证电厂经济效益的实现。本文中出现的关于水处理的方案,从实际入手,解决污水处理问题,利用化学工艺,进行详细的比选。但是除了技术工艺之外,也要注意机器设备的升级换代,这跟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设备合理布置,科学化管理等方面。注意加强原有设施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的同时,也要注意水处理的初衷是环境问题,降低能耗成本,还原到我们行使应用的初衷上来,把环保问题提到第一位。

参 考 文 献

[1] 高丽.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分析[J].化工管理,2015(08).

[2] 郭佳晨.燃气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分析与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02).

电厂水处理 篇4

关键词:电厂,化学水处理,地沟腐蚀,防腐蚀工艺,渗漏

我国目前在电厂的化学水处理中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问题, 尤其是设备腐蚀问题,它可能造成设施的破损现象,甚至可能引发爆炸。在众多的安全隐患中,地沟腐蚀情况较为常见, 需要相关部门针对此部位进行防腐蚀处理。可降低腐蚀产生的可能性,同时,也可提高防止腐蚀的效果,最终实现电厂的规范、安全生产。

1情况说明

某电厂在水处理系统上采用的是二级除盐水系统,水源主要为低硅水。在水处理系统中包含6# 阳床、6# 阴床、5# 混床、 3# 除碳器和2个中间水箱,具有较完善的水处理技术和操作流程。该电厂的化学水处理地沟是在建厂时期完成的,在废水的不断冲刷中,地沟表面极易发生瓷砖破损的现象。在该电厂投入使用后,一直未对地沟的防腐层做全面检查,因此较易发生地沟腐蚀问题[1]。

2012年冬季,该电厂在处理离子交换器的再生工作中, 发现2# 阳床正排地沟出现瓷砖冲脱的现象,并产生小坑。因此,该电厂对所有的地沟进行了检查,并发现部分地沟的腐蚀现象较为严重,主要表现是防腐层的破损。其中,交换器的正拍地沟和反排地沟腐蚀最为明显,耐酸瓷砖被冲脱,水泥浇筑层也出现破损和开裂,裂缝的宽度已扩大到4.5mm左右。 酸碱废液经由裂缝直接渗漏到地沟的两侧,产生空洞,操作人员用铁丝检查空洞的深度,发现个别深度已达1.6m,多数空洞的深度在0.7m左右。所有空洞中,绝大部分位于交换器的底部范围,这对交换器的承重能力具有很大影响,从而威胁到设备的安全性。

2情况调查

2.1地沟情况调查

该电厂的地沟布置主要为:自北向南的方向有阳床、阴床以及混床地沟;自西向东有阳床、阴床以及混床之间的联络地沟。阳床和阴沟的地沟长度均为62m,混床地沟的长度为55m,自北向南方向到达混床的联系地沟长度为11m,化学水处理的室内地沟长度为220m,最西侧的地沟宽度为55cm,深度为65cm。最东侧的地沟宽度为55cm,深度为95cm。2012年, 为了达到隔开酸性废水与碱性废水的目的,对它们进行分道收集,在各个联络地沟的中间部位都安装了闸阀。该电厂从1990年投产到发现渗漏问题,化学水处理地沟投入使用22a之久。地沟在建设时,将两种防腐蚀的工艺进行有效结合:沟底贴100mm×100mm×10mm的耐酸瓷砖,沟壁贴上6层环氧性质的玻璃钢布[2]。

2.2地沟运行情况

该电厂在对阳床进行再生工作时,进酸浓度严格控制在2% 左右;阴床再生工作时,进碱浓度严格控制在1.8% 左右;混床进行再生工作时,进酸浓度和进碱浓度都严格控制在2.5% 左右。交换器的再生流量控制在18m3/h左右,正洗的流量范围控制在10m3/h,地沟每天对酸性废水的排放量为600m3左右, 碱性废水的排放量500m3左右。

3改造处理技术

3.1多种条件限制

(1)化学水处理地沟是形式较老的地沟模式,环氧玻璃钢布在破损程度上不尽相同,若利用环氧玻璃钢布完成修补工作,新、旧环氧玻璃钢布很可能产生粘结性差的问题[3]。

(2)若地沟的防腐层依然使用100mm*100mm*10mm的耐酸瓷砖,酸性与碱性废水仍然可以冲击并且腐蚀地沟的水泥浇筑层,并不能达到保护的目的。

(3)在建设中,处于沟壁和沟底的环氧玻璃钢布与耐酸瓷砖在接缝处的密封工作没有做好,地沟中一旦出现积水, 就会对接缝处造成腐蚀,从而导致环氧玻璃钢布的脱落,造成地沟的腐蚀现象。

(4)地沟的开裂处可以通过水泥的灌埋进行修补,但修补完成后依然有水从空洞的开裂处流出,使修补完成的环氧玻璃钢布不易干透。

(5)化学水处理地沟在最初建设时就已安装好交换器的正排、反排以及中排的管道,这对施工作业有负面影响,在进行施工时,由于空间狭小,不利于工作的展开[4]。

(6)化学水处理地沟在生产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若地沟同时停运,会导致生产系统的停运。因此,只能对地沟进行分批和分期的改造工作,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地沟的隔绝不严,从而产生有水渗漏到施工区域的现象。

(7)该电厂的地沟腐蚀问题在冬季被发现,由于冬季生活区要进行暖气供应,需要7套制水系统同时运作,因此这项改造工作需要在供暖系统运行之前完成,具体施工时间只有两个月,施工工期较短。

3.2具体处理方法

在上述条件的限制下,该电厂进行综合分析以后决定, 运用花岗岩砌筑法,对地沟的改造处理工作分3批进行,具体的步骤如下:

(1)对交换器系统采用分期隔离工作,具体为:暂停1到2# 阴床和阳床的运行,同时停运1到2# 混床,用砖头将3# 阴床、阳床,3# 混床的最西侧进行隔断,用水泥砌好。在接缝处主要做好防水工作,并定时进行检查,在出现渗漏现象时, 要用干抹布及时擦干,并刷一层防水胶,要保证施工地沟始终处于干燥状态。

(2)及时拆除已经停运的交换器,避免它们影响到正排、 反排以及中排管道的施工工作。

(3)对地沟两侧的环氧玻璃钢布进行铲除工作,并砸掉贴在沟底处的耐酸瓷砖,将它们及时清理干净。

(4)在地沟已经开裂的部位凿出“V”形沟槽,并运用水泥净浆灌埋该沟槽,需要注意的是:在水泥净浆中加入速凝剂, 保证沟槽快速干透。

(5)将环氧树脂涂于地沟的整个底部,并及时找平,再将花岗岩按照地沟底面的面积进行切割和铺设,在交换器的正排、反排以及中排管道贴上尺寸合适的大块花岗岩。

(6)地沟两侧的花岗岩铺设要使用环氧树脂进行粘贴,在铺设完成以后,对花岗岩之间的缝隙用该树脂进行勾缝处理。

(7)施工结束以后,要等到砂浆完全干透以后将正排、 反排以及中排管道安装完成,再恢复系统工作。

(8)在1至2# 阴床和阳床、1至2# 混床地沟施工完全结束后,重新操作第一至第七步骤,对3至4# 阳床和阴床、3至4# 混床以及5至6# 阴床和阳床、5# 混床和2至3# 过滤器进行地沟改造工作。

在上述步骤的操作中,要及时做好检查、清理的工作, 对已经出现鼓包现象的防腐层要彻底的铲除,周边的防腐层也要做好维护工作。尤其注意对花岗岩的抹平工作,要保证其平整性[6]。

4改造效果

该电厂采用的花岗岩砌筑方法是众多防腐蚀工艺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法,在工期短、难度较大的限制下,取得了较好的改造效果。该电厂选用的花岗岩厚度在20mm左右,在砌筑过程中,以环氧树脂胶泥作为主要的勾缝材料,改造后的地沟在使用中与前期效果相同,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例如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耐冲蚀性,固化的时间较短,使用寿命变长等。

该项处理技术对于地沟修补中的渗漏现象有很大作用, 干燥是地沟尽快完成修补,有效工作的前提,因此,这项技术具有实用价值。在其他电厂进行地沟腐蚀改造处理时,要首先对产生原因做出判断,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处理技术,在改造之前应制定出完整的方案,以便工作顺利进行。

5结束语

本文以某电厂为例,对电厂中地沟腐蚀渗漏现象做出分析,对具体的渗漏情况做出明确阐述,并将改造的方法一一列举。经过科学合理的改造措施,地沟腐蚀问题已经得到初步解决,改造效果较为明显。对其他电厂的地沟腐蚀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品华.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特点与发展思考[J].化工管理,2013,9(24):149-149.

[2]周钦.浅析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J].科技视界,2015,7(22):266-266,323.

[3]程远立,程远新.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特点与发展思考[J].三角洲,2014,3(5):157-158.

电厂化学水处理认识 篇5

——水寿

摘要:对用水进行较好的净化处理才能防止热力设备的结垢、腐蚀,避免爆管事故,有效防止过热器和汽机的积盐,以免汽轮机出力下降甚至造成事故,从而保证锅炉、汽机等重要设备的安全、有序运行。本文介绍了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特点,以及常规的方法与应用。

关键词:化学水处理;特点;方法

前言:电厂的化学水处理主要是指锅炉用水的给水处理,这个过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相关设备是否可以安全经济运行,所以说化学水处理是电厂生产的重要过程。因此必须在建设前期从设计上严把关,深入研究化学处理的工艺,做好预控工作,建设过程中慎重对待化学水处理的施工和设备安装,为以后电厂顺利投产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该背景,本文对电厂化学水处理的发展特点、常见方法和工艺进行了综述,方便更好的理解该该部分技术内容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作为本人的学习总结。1 化学水处理的技术特点

水在火力发电厂水汽循环系统中所经历的过程不同,水质常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根据实用的需要,人们常给予这些水以不同的名称,具体为原水、锅炉补给水、给水、锅炉水、锅炉排污水、凝结水、冷却水和疏水等,通常情况下为了方便又简单的分为炉内水和炉外水。电厂化学水处理主要包括补给水处理和汽、水监督工作,补给水处理也叫炉外水处理,是净化原水、制备热力系统所需质量合格的补给水,是锅炉水质合格的重要保障。汽水监督工作是改善锅炉运行工况、防止汽水循环不良的安全保障。随着当前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电厂化学水处理呈现出集中、多元化、环保等特点,下面分别阐述。1.1 分布集中化

在以往的电厂化学水处理过程中,常常设有多种处理系统,一般按照功能分为净水预处理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汽水的取样监测分析、循环水处理系统、加药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等等。这种按照功能作用设立的多种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大、需要的维护人员多、给生产管理造成了不便。现在为了提高化学水处理设备的利用率、节约场地及管理方便,化学水处理设备的布置呈现紧凑、集中、立体的结构。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该种结构的布局满足了整体流程的需要,是一种效果较好的结构模式。1.2 处理工艺多元化

化学水处理的传统常用工艺为混凝过滤、离子交换、磷酸酸化处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厂化学水处理工艺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当前水处理工艺发展为利用微生物对水质进行处理,利用膜处理技术对化学水进行反渗透、细微过滤也已经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超滤、流动电流技术也在化学水处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处理控制系统也越来越集中化,把各个子系统合为一整套系统,然后采用PLC加上位机的控制结构。其中,PLC负责对各个子系统进行控制和数据采集,通过通信接口与PLC连接起来的上位机负责对各个子系统进行集中监控、分开操作,实现自动控制。1.3 处理工艺环保化

随着国家对污染监督力度的加大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电厂化学水处理方式呈现出节能环保的特点。一方面在处理过程中,处理药品选用没有污染,无毒,少用,甚至不要用化学药品,环保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化学水处理正在朝着“减少排污、减少清洗、循环用水”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为了节约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电厂化学水处理正在依靠科学技术实现水的循环利用。1.4 处理的检测方法科学化

为了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需要在化学水处理过程中进行检测与诊断。检测与诊断已经从传统的手工分析上升到了在线诊断,变传统的事后分析为现代的事前防范,科学化的检测方法促进了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发展。2 化学水处理技术 2.1锅炉补给水处理

工艺流程按照功能一般分为:预处理部分、一级除盐部分、精除盐部分。处理工艺上从传统的离子交换、混凝、澄清过滤向膜分离技术发展。由于离子交换法操作复杂、运行费用高、有酸碱废液排放,同时自动化程度低,已逐渐被膜法所替代。随着反渗透的开创应用和近几年来EDI技术的发展,使水处理工艺越来越符合环保要求,符合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潮流。

锅炉补给水水处理工艺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小的颗粒悬浮物、胶体、微生物、有机污染物和活性氯。水中含有这些杂质,倘若不先除去会引起管道堵塞、泵与测量配件的磨损,以至影响后阶段工艺中离子交换器的正常运行,例如使其交换容量降低,有时还会使出水水质变坏。特别是在有铁、铝化合物的胶体进入锅炉时,会引起锅炉内部结垢;如有有机物胶体进入锅炉则容易使锅炉内水起泡,从而使水位上升、蒸汽品质恶化。预处理的一般工艺是对水进行混凝澄清、过滤,出水浊度降到规定范围以下。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加氯杀菌;当余氯含量高时,决定是否需用还原剂或吸附脱氯。原水经预处理后除去了悬浮物、胶体和其他杂质后,还需要进行一级除盐和精除盐才能满足机组补给水的水质要求。一级除盐过程通过很多化学方法来完成,普遍采用的几种脱盐技术有:离子交换技术、反渗透技术、电渗析技术等。

离子交换技术是指当含有各种离子的原水通过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时,水中的阳离子被树脂吸附,树脂上的可交换H+ 被交换到水中,与水中的阴离子组成相应的无机酸;之后再通过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时,水中的阴离子被树脂吸附,树脂上的可交换OH-被交换到水中,并与水中的H+ 组合成水。平常所说的混床离子交换技术就是把阳、阴离子交换树脂放在同一个交换床中,并在运行前混合均匀。混床可以看作是由许多阳、阴树脂交错排列而组成的多级式复床。在混床中,由于阳、阴树脂是相互混合均匀的,所以阳、阴离子交换反应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或者说水中的阳离子交换和阴离子交换是多次进行的,其离子交换进行的很彻底,所以混床的出水质量较高。反渗透(Reverse Osmosis)技术是当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净水处理技术之一。通常情况下,单级反渗透设备可去除水中97%的溶解性固体、无机盐,99%以上的有机物、胶体,几乎100%以上的细菌、病毒。并具有能耗小、运行成本低、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可靠等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反渗透是利用半透膜的选择通过性,从溶质浓度高的溶液中施加大于渗透压的压力,将其中的溶剂也就是水渗透出来,以获得高质量的水。反渗透具有出水水质高和稳定,无使用酸碱带来的许多麻烦和环境污染问题,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可实现无人值守等优点,但是部分关键设备和部件仍依赖进口。

目前,常用的精除盐系统有混合离子交换器、二级反渗透、电渗析和连续电再生除盐技术(EDI)。前几种技术已经介绍,其中电渗析是指在电场作用下利用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使溶液中的带电粒子通过膜而迁移,以达到分离不同溶质粒子的方法。电渗析与反渗透相比价格上便宜,但是脱盐率要低一些。

EDI是一种将离子交换技术、离子交换膜技术和离子电迁移技术相结合的纯水制造技术,也称之为填充床电渗析脱盐法。它巧妙的将电渗析和离子交换技术结合,利用两端电极高压使水中带电离子移动,并配合离子交换树脂及选择性树脂膜以加速离子移动去除,从而达到水纯化的目的。在EDI除盐过程中,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离子交换膜被清除,同时水分子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这些离子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连续再生,以使离子交换树脂保持最佳状态。2.2锅炉给水处理

目前用氨和联氨的挥发性处理在炉水处理运用上较为广泛,但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用于给水除氧也存在缺点与不足:在除氧效率上不如亚硫酸钠,水温低时除氧速度慢,只能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有效地与氧反应达到除氧的目的;分解温度很高,联氨是一种毒性较强的物质,并被怀疑有致癌作用,操作时容易溅到人的眼睛、皮肤和衣服上,极易被人体吸入,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并且联氨挥发性强、易燃、易爆,给运输、贮存和使用带来了麻烦。基于此,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相继摒弃了联氨的使用,开发和应用新型的有机除氧剂。2.3锅炉炉内水处理

对汽包锅炉进行炉水的加药处理和排污,即为炉内水处理对汽包锅炉进行加药处理和排污是为了防止在汽包锅炉中产生钙垢,在锅炉水中投加某些药品,使随给水进入锅炉内的钙离子在内部不形成水垢,而形成水渣随锅炉排污排除。随着发电机组不断向大容量、高参数发展,对水汽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发现汽轮机叶片上沉积大量的磷酸盐垢和铁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给水、炉水PH值控制偏差较大。平衡磷酸盐处理既保持了磷酸盐处理的缓冲性,又可以彻底避免发生磷酸盐暂时消失现象,其技术的关键是通过试验找出不发生磷酸盐暂时消失现象的炉水磷酸盐允许最大浓度(即平衡点),使炉水磷酸盐含量降低至平衡浓度以下,同时为了避免PH偏低,向炉水中加入少量NaOH,此外Na/PO4≥315,以避免磷酸盐和氧化铁反应生成复杂的难溶水垢。2.4凝结水处理

随着发展目前绝大多数高参机组设有凝结水精处理装置,其中再生系统是高塔分离装置、锥底分离装置。但是真的能够实现长周期氨化运行目的的精处理装置屈指可数,实现氨化运行从环保、经济角度出发将成为今后精处理系统的发展方向。现在的运用考虑需注意设备投资、设备布置、工艺优化方面,应注重设施的利用率,减少树脂再生用风机、混床再循环泵等。3 结语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主要由原水预处理、化学除盐系统等组成,根据不同水处理技术可分为离子交换技术、膜技术和电去离子净化技术,比较常见的处理工艺分为三种:一是预处理+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混床;二是预处理+RO+混床;三是预处理+RO+EDI。接着是汽水监督工作,它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是改善锅炉运行状况、防止汽水循环不良的安全保障。

本文重点对其中涉及到的部分技术做了简要梳理,系统的总结了这近一年时间内对电厂化学水处理知识的学习,为以后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电厂水处理 篇6

摘要:电厂水处理是东北电力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特色专业课之一,是学生日后工作的优势科目,和学生对电厂水处理的理解和学习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水工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单纯通过讲授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受高校自身条件的限制,难以开展深入的课程实践活动,所以急需开展课程的改革以适应新时期教学要求,本研究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基础思路,探讨了结合计算机的电厂水处理的先进课程改革方法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电厂水处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2-0070-02

由于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教学尤其是专业课教学出现了很多新问题,一方面系统化的教学体系要求教师能在很少的课时内完成对一门课的讲授;另一方面,由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使得教材难以跟上发展现状,教学与实践脱节现象经常出现。CAI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的简称,是计算机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一个主要方面,目前它正逐步形成为一门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学科,并正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是各国计算机应用和教育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电厂水处理作为电力大学的优势科目,在教学改革中也遇到了相应的问题,找到一种方法能够妥善解决教育与实践之间的矛盾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介绍

CAI的发展经历了由硬件发展到软件发展的过程,最初的计算机教学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作为传统教具的替代,比如作为运算工具出现,此时的计算机教学多数停留在对硬件系统的开发上。而后,由于计算机硬件已经达到了教学所需要的“饱和”状态而不需要进一步开发,随着计算机语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软件被提到了比较重要的研究方向上,很多高校开发出基于VB、C\C++等高级语言的实验数据处理系统等教学软件[4]。这些教学软件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原本在课堂上无法完成或者没有时间的完成的推导运算成为了可能。但是,大量的研究表明,单纯利用一种媒体是难以实现对教学手段的有效提升的,而且目前也找不到一种可以全方位体现优势的教学媒体,所以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学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1]。随着计算机程序开发的不断深入、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完善,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运算结果、实物图片演示而是拓展到教学的多个方面,如师生互动、仿真体验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种互动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能够适应多种教学目的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将越来越起到关键的作用。

二、目前电厂水处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落后

由于目前传统教材的更新速度受到再版时间的制约,很难将新工艺和新规范与时代同步,甚至出现很多早已被淘汰的工艺还在教材中当作先进方法[2]。而且,教材的改版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很难做到大篇幅、全方位的重新编制。目前,很多教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自己补充课外资料的办法,但是这种补充受困于教师水平和教学态度的影响。由于各高校师资水平发展不同,这种差异造成了很难使不同学校的知识扩展达到相近水平,加上学校硬件、生源等诸多因素,使得不同学校的同一专业毕业生对同一门课程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差异。

2.教学方式落后

作为专业课教师,大多数教师都无法做到专业以外的知识熟练应用,很多计算机仿真、模拟功能单单依靠授课的专业教师是无法开发利用的,所以虽然跨入了计算机为主导的网络时代,但是专业课的教学却远远没有利用先进的技术,还是停留在讲授为主、课后习题为次的状态,对于先进的教学方式使用不熟练,甚至完全不使用。学生作为接受新事物较快的群体,在进入高等教育前早已习惯计算机和网络带来的便利,很难接受这种与时代脱节的模式,旧有的教学模式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唤起学习热情,所以这种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3.教学计划落后

作为我校特色课程之一,电厂水处理曾经分配了较大的学时,由于教学总学时的调整,该课的学时不免受到影响,而这门课程需要大量的水处理相关知识做基础,是多种水处理工艺的综合体现,而且很多工艺与其他课程交叉,所以按照目前的学时安排很难深入讲解每个知识点。与其他水处理课程相比较,电厂水处理试验要求精度高,需要的实验设备昂贵,无法开展简单的实验课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认识,而受到费用、学生安全等实际问题的制约不容易开展电厂实习活动。

三、CAI的优越性

1.CAI直观性强,信息容量大

目前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得到飞速发展,不但硬件远超过教学使用要求的水平,各类教学软件也越来越适合教学应用。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结合多种媒体,并将各种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多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被广泛的使用[3]。通过计算机,我们可以展示辨率高的图片甚至是FLASH动画等教材中无法体现的部分,表现出各处理单元间的动态联系,所以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电厂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在计算机仿真技术中,我们可以将一些实验室无法进行的实验让学生体验,比如吸附树脂的再生过程等,通过计算机可以将水处理单元中水质的变化展现出来。

2.CAI让即时可变与长久保存同时存在具有可能

传统教材的知识信息一旦落后,只能等待再版时补充新内容,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限制,即使再版也可能无法将所有新内容完全补充。但是计算机可以将数据库开放并结合在线更新,实现将新的知识单元及时补充。同时,计算机可以将大量的教学数据长期保存,并且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调整教学安排和教学重点,可以做到在不抛弃传统工艺知识点的同时不断更新。目前的计算机存储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海量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非常方便快捷的保存;计算机软件的在线更新也十分便利,通过下载数据包,不但可以更新数据库而且可以更新软件功能。

3.CAI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提出各种问题,传统教学方式就是针对问题进行讲解,而受到教师水平和学生理解能力的限制,这种方式效果往往不好。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并通过更加直观便捷的方式给予辅导。此外,高等教育除了课堂外还有大量的学生自主完成的学习部分,通过设置学生自主学习模块,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得到充分的计算机辅导教学,同时通过计算机的网络优势可以实现师生教学的实时互动,不但在课堂上可以提出问题,在課外遇到问题也同样可以提出问题。

四、CAI在电厂水处理教学的应用

电厂水处理作为一种特殊的水处理工艺,除了基础课中学习的一般水处理技术外,还需要掌握相当部分的特殊反应流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将逻辑关系理顺,尤其是要将各水处理单元(阴床、阳床等)的先后顺序及原理表述清楚,所以应该通过计算机设计一个条理清晰、逻辑关系明确的体系,使教学过程得以顺利实施。

根据课程的需要,我们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分为四个功能模块,分别为反应机理模块、反应单元模块、规范模块和师生互动模块。其中,反应机理模块是主要介绍各个反应单元的净水机理,而反应单元模块则是按实际处理工艺的流程将各个反应单元分别介绍,在工艺模块与反应单元模块间设置链接,使反应原理与反应单元对应起来,通过点击可以使学生清晰的将电厂水处理的工艺流程直观的体现,并将工艺的机理以生动的形式展现。规范模块分为规范条文和条文说明两个部分,将电厂水处理相关规范文件列入数据库,并同时实现各条文与条文说明的对应链接,这种设计可以在教师授课以及学生课后學习的过程中有效的提高授课以及学习效率,并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师生互动模块可以使用账号登陆,师生享有不同的权限,教师通过系统进行备课、教学内容更新、在线答疑等工作,学生登陆系统进行课后学习。这种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不单单作为课堂上多媒体展示的工具,而且兼具了教学辅导、课后答疑、师生互动以及最为重要的知识更新的功能,其系统框架如图1:

五、CAI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人机交互性和模拟仿真能力已经随着科技发展得到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利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未来将会得到更大幅度提高,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电厂水处理所具有的水处理工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开发一种更直观、逻辑性更强的教学手段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计算机辅助教学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有效的缓解目前电厂水处理教学学时缩短与新知识不断增多的矛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计算机的仿真性和互动性模拟部分试验并替代部分实习内容。

参考文献:

[1]刘艳.《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CAI课件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2]李勇帆.多媒体CAI课件设计制作[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32.

[3]黄成群.《电厂化学》专业改革探索[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4):44-49.

[4]Lynne Grewe.Effective Computer Vision Instruetion Through Experimental Learning Experienc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1,15(5):810.

电厂锅炉化学水处理技术思考 篇7

1 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处理

1.1 锅炉补给水的处理

锅炉补给水的处理方法是运用氨气和氮气蒸发, 但是, 这种方法在新的机组上使用效果比较明显, 在水质稳定后, 就可以将转化成中性水。也可以运用氧化还原反应, 通过加入氧气的方法, 能够在低温的条件下, 在锅炉上形成一层保护膜, 防止锅炉设备发生腐蚀。这种方法能够减少给水系统的腐蚀, 也不需要使用过多的药物, 在化学清洗的过程中能够延长其间隔的时间, 使运行的成本降低。氧化性水运行的方法在很多发达国家使用的比较广泛, 我国还在研究阶段。在使用氧化性水化学运行方法的过程中, 必须要确保水的纯度非常高, 而且还要分析系统的材质。

1.2 除氧防腐

这类操作一般是在大型的锅炉中使用的, 尤其是在蒸发量比较大, 而且水的温度非常高的情况下使用, 防止水汽对锅炉的给水系统造成腐蚀。现在, 除氧防腐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理的方法, 将氧气从水中排出, 也可以采用化学的方法将水中的氧气排出, 使水中的溶解氧在腐蚀锅炉之前就能够转化成金属物质。采用电化学保护的方法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使氧化性比较强的金属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从而能够使氧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直接被消耗。在热力除氧的方法中, 将锅炉的给水加热, 使其达到沸点, 从而能够减少氧的溶解度, 这样水中的氧气就能够排出, 这种方法原理非常简单, 但是, 这种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汽化的问题。在热力除氧技术发展的基础上, 产生了真空除氧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在温度为30-6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的, 能够在低温的条件下将氧气去除, 即使锅炉的负荷波动比较大, 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达到较好的效果。

1.3 加氧除铁防腐

在锅炉的补给水系统之中, 如果铁的含量过多, 也会产生腐蚀问题, 在水汽的作用下, 铁会转化成氧化铁, 导致锅炉结垢的问题。所以, 在实际中, 可以在补给水中加入氧气, 我国的锅炉中使用加氧除铁的方法已经比较常见, 降低锅炉补给水中铁的含量, 对关口的流动速度加以控制, 从而能够使氧化铁在锅炉中的沉积速度降低, 提高锅炉化学清洗的效果。电厂锅炉补给水加氧技术的原理在于氧在纯度较高的水中对金属会产生钝化的作用, 在补给水中加入氧气, 从而能够使金属的表面形成稳定的保护膜。在纯度比较高的水中, 能够提高碳钢的腐蚀程度, 使金属的表面产生钝化的电位, 在金属的表面形成氧化膜进行腐蚀的保护。给水加氧处理技术只能在水的纯度比较高的情况下使用, 对给水的含氧量和导电率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机组配置的过程中, 应该对凝结水进行处理, 提高水的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在进行积水加氧处理之前, 应该做好锅炉的清洁工作, 可以采用化学清洗的方法, 将锅炉系统中的腐蚀物去除。加氧处理之所以能够通过钝化的作用在金属表面形成氧化膜, 还需要借助一定的流动效果, 在采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条件的限制, 防止这种方法与除氧防腐的方法冲突。

2 汽和水的监督工作

2.1 对锅炉进行加药处理和排污

在对锅炉中的水进行处理的时候要防止结垢问题, 当锅炉发生结垢问题后, 就会导致锅炉内的管道受阻, 其管壁的温度就会大幅度的提升, 当温度过高, 已经超过了金属所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时, 就会引起管壁变形的问题, 而且还会发生鼓包, 导致管壁发生爆炸。在锅炉的给水中, 如果产生了很多的水渣, 会导致锅炉蒸汽的质量下降, 而且还会导致炉管的阻塞。所以, 在防止锅炉水导致腐蚀问题时, 可以通过加入磷酸盐的方式, 避免产生酸性和碱性的腐蚀, 而且要做好锅炉的防污工作。在分析排污量的多少时, 应该按照技术指标, 根据严格的规章来执行。

2.2 对给水进行除氧和加药的处理

在汽轮机启动时, 应该做好监督的工作, 避免给水系统的金属发生腐蚀问题, 防止二氧化碳的产生造成酸性腐蚀, 降低结构的速率。在实际的应用中, 应该根据设备使用的频率的大小来控制。如果发生了特殊的问题, 如在水泵加药的过程中发生了冻堵和泄露的问题, 这样就要对具体的原因进行分析, 防止测定的准确性下降。

2.3 对锅炉进行加药处理和排污

为了避免锅炉中产生氧化钙导致结垢问题, 应该在锅炉水中加一些药品, 防止氧化钙的形成, 直接以水渣的形式将氧化钙排出。在电厂的锅炉中, 应该加入磷酸盐等药品, 防止腐蚀作用的产生。在锅炉运行的过程中, 给水会将一些杂质带入到锅炉内, 在锅炉运行中, 水是不断地蒸发的, 这些杂质会在锅炉中越积越多, 杂质也不能通过水蒸发的作用被带走, 所以, 这些杂质都会沉积在锅炉水中, 导致蒸汽质量的下降。所以, 为了能够将锅炉水中的水渣排出, 在锅炉运行之前, 应该先排出一部分锅炉水, 然后将相同质量的给水导入锅炉中, 起到锅炉排污的效果。

2.4 对发电机内冷却水质量的监督

在电厂中, 发电机的冷却水为凝结水和盐水。在对导电率进行分析时, 能够分析出水中离子的含量, 如果导电率过大, 就会导致泄露电流的产生, 导致绝缘的饮水管出现泄露, 甚至会发生电机闪络的问题。现在, 机组的容量越来越高, 其对导电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冷却水中控制酸性值, 能够防止导线发生腐蚀问题。在纯水中, 铜腐蚀一般都是均匀的腐蚀, 所以, 对金属不易造成穿孔的危害。

2.5 对循环水进行结垢的预防, 进行防腐和防有机物沉积的处理

循环水在电厂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消耗, 其主要起到的是对设备冷却的作用, 能够将热量直接带入到水体中。循环水的质量和流量的大小都会对设备的冷却效果造成很大的影响, 而且直接会影响到管道的安全性, 所以, 应该对循环水进行处理, 通过加入稳定剂的方法, 将循环水中大量的碳酸钙排出。

3 结束语

在电厂锅炉运行的过程中, 会产生很多蒸汽导致设备发生腐蚀和结垢的问题, 使锅炉内部发生阻塞, 不能正常的流通, 导致管壁内的温度上升, 甚至发生管壁爆炸的情况, 所以, 应该对电厂锅炉化学水进行处理, 减少腐蚀和结垢问题的发生, 通过设计保护膜的方法, 降低腐蚀度。

参考文献

[1]张强, 张劲锐.浅谈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水处理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 2015, 4:94.

[2]陈君.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水处理技术研究[J].科技展望, 2015, 16:87.

[3]黄一法.全膜法水处理技术在火电厂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 2012, 1:149-150.

[4]谢春生, 张小平, 黄瑞敏.反渗透技术及其在我国电厂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热力发电, 2011, 7:7-10+20+75.

浅析电厂水处理的发展趋势 篇8

目前电厂的水处理设备数目都比较多, 设备系统也较为复杂, 不论是在控制还是管理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 随着电厂的不断扩大完善, 水处理设备也在各方面都有一个比较大的改变, 专业技术人员也提高了其相应的工作能力, 但是关于化学水的处理方面一定要严格, 一点都不能放松。

1 化学水处理的管理方式和特点

1.1 化学水处理的现有管理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大型电厂也在日益增多, 电厂中的化学水处理系统也越来越复杂, 由于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控制设备比较多, 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管理者来说其难度系数有所增加, 管理工作也不容易开展。传统的化学水处理系统都是分别在自己的控制室工作的, 且每个系统的工艺都不尽相同, 因此每个控制室都会有三名左右的工作人员, 由于控制单元都是在各自的控制室里, 所以当控制设备较多时, 电厂水处理系统的管理程序就显得纷乱复杂, 每个人控制的区域也是有限的, 这样不仅疏于管理, 且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也会增加。随着科技实力的增强,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由于传统管理方法的局限性, 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新的仪表、新的工艺凸显出来的优势是传统工艺所不能比拟的, 但是这些仪表和工艺仍旧是需要具有专业水平的工作人员来操作的, 而目前化学水处理系统的工作人员在专业技术上仍然是有一定缺陷的, 由于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限制, 使得新系统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不能很好的完成仪表分析这项工作, 当然, 这也不排除有些工作人员是因为责任心不强而造成工作效率不高, 总而言之, 面对传统的化学水处理系统, 相对集中的综合化控制模式一定会成为未来时候的发展模式, 而现在我们要做的, 就是提高自己, 使未来尽快到来。[1]

1.2 化学水处理呈现的特点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前提下, 电厂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与发展, 水处理的设备、生产、方式、工艺、监测方法等方面也都有了新的变化, 则必然存在新的特点。相比于传统水处理系统设备的各自控制所带来的不便将水处理系统设备的布置及生产趋于集中化是很有必要的, 水处理系统设备的分散布置不仅会降低整个系统的管理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更致命的是, 这种布置方式无法适应电厂水处理系统的发展。因此, 对于水处理设备的布置及生产的集中化控制管理是改革中必须要做的。水处理系统包括了很多的处理设备:净水预处理、锅炉给水处理、凝结水精处理等,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系统, 如果想要改变传统形势中他们各自占用一个控制室的情形, 对这些设备进行集中化的管理, 就要保证新的系统能够使他们处于一个空间内, 这种集中化的管理不论是在节约空间、设备成本还是对于工作人员的统一管理都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另外, 对于传统设备来说, 他们是各自工作、互不影响的, 但是这样如果一个机器出了故障则可能很久之后才会发现, 不利于系统的工作, 对于水处理设备集中化的改革还要改变这种传统的各个系统各自工作的情况, 要把所有的设备系统都统一的控制管理, 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故障机器还可以集中的控制管理水处理系统。[2]除了集中化的系统管理之外, 对于水处理的工艺也需要跟着时代的进步而进行一些改革, 传统的单一处理方式已经适应不了现代化的管理设备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利用, 水处理工艺的处理手段和处理工艺也实现了多样化的发展, 比如说电渗析技术, 可以用于食品, 轻工等行业制取纯水、电子、医药等工业制取高纯水的前处理。先进的水处理工艺不但在水处理系统的运行中省去了很多复杂的工序, 而且还能够有效的保证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效果。在现代化发展中, 节能环保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 在水处理过程中, 尽量减少污染也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 在水处理的过程中, 应该尽量的少排放和少清洗, 尤其是对于用水量巨大的电厂来说, 在全球水资源都告急的情况下, 合理的利用水资源以及水资源的循环重复利用也成为可其当务之急。电厂的水处理必须统一一个准则并且长期坚持, 否则局面就会极度混乱, 而且电厂水处理系统本身就很庞大, 稍有闪失就会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 后果不堪设想。

2 化学水处理的趋势及其改善方法

2.1 化学水处理方式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电厂不断地发展深化, 化学水处理系统也随着发展趋势不断地向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就处理系统而言, 从传统模式到现在集中化管理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 化学水处理设备的系统正在一步步的进行简化, 相比于过去, 现在的设备系统已经紧凑了很多,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集中化的发展不论是在排除故障还是在安全性上都有很大的优势。采用集中化管理模式之后, 既可以实现对各个环节的有效控制, 又可以统一控制设备工艺, 同时可以实现对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监测, 这样一来工作人员就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于故障机器进行检查和修复, 大大的降低了水处理系统的运行风险, 降低了其运行过程中因局部故障引发事故的机率, 使设备的安全性有了极大的保障。设想于未来的发展, 水处理设备系统一定会更加的简化、简便。使得庞大设备的集中化表现的更加突出。关于化学水处理的工艺, 也会在努力提高电厂效率的同时采用更集中的操作及监控方式。另外,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 科技的不断进步, 水处理系统也会越来越智能化, 从传统的手动到现在的半自动以及以后的全自动, 这些都不是梦想,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我们科技的进步来实现这一伟大设想。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方针, 同样, 电厂的水处理系统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绿色环保方面, 电厂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电厂的高效率、高效益都必须建立在绿色排放的基础上, 否则, 电厂很难有存在的空间。

2.2 化学水处理的有效改善方法

水处理系统改革之后, 集中化的管理能够有效地进行控制各个设备, 在传统的水处理系统中, 因为设备工艺的不同, 在控制上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未来的发展中, 对于设计工艺会重点改造, 适当的增加一些控制阀门使得各自独立的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有联系的一个整体, 这样就可以实现水处理系统设备的同一控制。另外, 目前利用氨和联氨的挥发性在水处理运用上较为广泛,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些缺陷, 只适用在新建机组, 针对这种情况, 需要合理运用加氧技术,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除氧器、除氧剂的处理, 提供了氧化还原的气氛, 使得低温状态下就能够生成保护膜, 抑制腐蚀。随着电厂的发展, 目前绝大多数高参数机组设有凝结水精处理装置, 这些设备大多都是进口的, 其中再生系统是高塔分离装置、锥底分离装置。但真的实现长周期氨化运行的目的的精处理装置屈指可数, 所以不论是从绿色环保还是经济角度考虑实现氨化运行都必将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

3 结语

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 我国的电厂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进步, 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的电厂现状, 我国电厂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上升空间, 我们所要做的, 就是在管理和控制上狠下功夫, 在零排放的前提下, 实现高效率和高效益, 在国际竞争市场上, 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苗若栋.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中国化工贸易, 2012 (05) .

电厂水处理 篇9

化学水处理系统是电厂辅机程控系统的其中一部分, 对于锅炉的使用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系到电厂的正常运转。膜处理装置是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中的重要装置, 不仅对电厂的水处理效果有着巨大影响, 同时, 对电厂的供水稳定也有着重要意义。但是, 由于安装工艺比较复杂, 因此, 具体的安装实践中还有很多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 积极探讨膜处理装置安装问题的应对策略, 对于提升电厂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重庆某电厂为例, 对化学水处理系统膜处理装置的安装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

2概述

此工程项目是新建工程, 由某著名环保水处理公司负责工程设计和调试。其UF装置 (超滤装置) 为4套, 采用的膜元件为科氏膜, 一、二级RO装置 (反渗透膜装置) 均为4套, 采用的为陶氏反渗透膜。另外, EDI (连续电除盐技术) 装置也是4套。此工程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水源为嘉陵江水, 采用的过滤工艺为:厂内水工净水站混凝澄清过滤水→生水加热器→自动反洗过滤器→超滤装置→一级反渗透保安过滤器→一级反渗透装置→二级反渗透保安过滤器→二级反渗透装置→电除盐保安过滤器→电除盐装置。 此工程利用上述工艺处理后的工业纯水, 主要用于锅炉等, 电厂的水处理系统纯水产量每小时可达4×130t。

3膜处理装置安装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3.1常见问题

膜处理装置负责的是水处理的核心工作, 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 由于其安装工艺比较复杂, 在具体实践中很容易出现问题, 其中, 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局部渗水、反渗透膜过滤失效等。 反渗透膜装置和超滤装置、EDI装置等共同组成了一套复杂的流水线系统, 反渗透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如果发生反渗透膜过滤失效的问题, 就会影响到水的回收率。依照设计的回收率要求, 一、二级回收率应分别达到75%、90%, 但是, 反渗透膜过滤失效后, 水回收率仅能达到60%左右。反渗透膜过滤失效会对EDI装置的运行造成不小的影响, 另外, 对于冲洗、调试的开展也较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保障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 就需要进行重新施工, 不仅浪费时间, 拆除和重装、更换膜元件等还会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

3.2产生原因

为了消除安装问题造成的不利影响, 电厂对问题部位采取了拆修措施, 在拆修过程中发现:部分渗透膜出现了变形, 甚至还有个别存在污堵问题。经过分析发现, 变形和污堵问题是由渗透膜两侧压力差过大导致的。膜元件在变形之后周围出现缝隙, 超滤水经缝隙流出, 是导致反渗透膜过滤失效的主要原因 (也是造成局部渗水问题的直接原因) , 但要注意不是唯一原因。在现实中,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 安装方法不科学也是导致反渗透膜过滤失效、局部渗水的原因。如果压力容器没有达到与膜元件的过盈配合或轴向间隙有问题的话, 那么, 一旦遭受冲击载荷, 膜元件就会很容易发生变形, 导致密封结构被破坏, 这种情况下, 在系统反洗的时候, 水就会从变形部位流出, 导致反洗效果差, 而反渗透膜的污堵也会加剧。所以, 膜元件安装必须选择科学的安装方法, 才能保障效果。

4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膜处理装置安装问题的对策建议

4.1尽量减少水中杂质

首先, 应明确反渗透装置以前管道、设备的冲洗情况, 满足设计要求, 也就是TSS (污水中悬浮物的浓度) 值小于等于1mg/L, 浊度值小于等于0.15NTU, SDI (污染密度指数) 值≤3, 且在其性能达到基本稳定之后, 才能进行膜元件安装等。此外, 在安装阀门的过程中, 应注意:若未合理解决卡涩问题, 就有可能会导致阀门开合异常, 同时, 被卡住的污染物或者耐腐层碎片等, 将会经过水流进入膜内, 导致污染问题。另外, 由于管道安装后往往有很多污染物, 因此, 必须先将反渗透装置前的管道内存留的污染物冲洗干净, 确保管内杂质能够被排除掉, 避免过大的固态颗粒进到反渗透装置内。

4.2重视膜元件安装

在进行安装前, 应先设计好位置图, 以便区分压力容器与元件安装位置, 同时记录二者的相对位置。位置示意图除了具有上述两项作用之外, 还可以帮助了解元件运行状态, 确保及时发现失效问题, 以便立即采取处理措施。此外, 安装前还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 对压力容器内部进行清洁处理。 (2) 冲洗反渗透系统管路, 避免管路中的碎片、溶剂或余氯等与膜元件接触。安装过程中应查看管路是否存在泄漏问题。最后需要注意的是, 膜元件在正式安装之前, 应保持密封状态 (否则保护液易挥发掉) 。

通常来讲, 压力容器是有过盈尺寸的。过盈尺寸能够满足元件长度的细微变化要求, 具有一定的益处。但是, 它的存在却会使元件在开机和停机时前后滑动, 会导致密封件磨损, 再加上压力容器会在升压的时候伸长, 因此, 在极个别情况下, 会出现邻近进水或者浓水的元件脱离端板的情况, 造成严重渗漏。所以, 在装配过程中, 应重视对膜元件在压力容器内的间隙进行科学调整, 减少其在开机或停机时的窜动。调整间隙片最好使用厚度为5mm、 内孔直径比端板内接头外径略大的垫片状塑料环, 在其安装过程中, 应重视依照科学顺序进行: (1) 取走密封圈, 避免密封件对安装造成干扰, 同时, 尽量降低预推入端板的压力。 (2) 将数个5mm厚的垫片装在连接膜元件产水口的接头上, 之后进行进水端板的安装, 垫片安装应安装至端板卡环无法安装为止。 (3) 在第二步完成的条件下, 将垫片去掉一个, 以便装上卡环。 (4) 重装密封圈。 (5) 依据相关设备说明书, 将压力容器安装好。

4.3主意要点

由于压力容器长度接近7m, 膜元件却比较短, 因此, 间隙调整时应对进水端、浓水端都进行调整。其中, 需格外注意的是, 在浓水端部分进行调整垫片安装的过程中, 还应同时在止推环上安装同样厚度、相同数量的垫片, 以免因此导致膜元件损坏。

5结语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关系到电厂的正常水供应, 对于电厂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膜处理装置, 对于化学水处理系统的正常使用有着关键作用, 因此, 安装必须规范。但是在现实中, 膜处理装置安装却经常存在反渗透膜过滤失效以及局部渗水等问题, 对于水处理系统功能的发挥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 在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膜处理装置安装过程中, 应首先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其次, 还应重视依照科学顺序进行安装。对于容易发生的问题, 在安装中应给予充分重视, 确保安装的合理性, 防止因安装不规范导致的反渗透膜过滤失效以及渗漏等问题的发生。

摘要:化学水处理是电厂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经过科学的化学水处理, 不仅能够减少电厂设备的腐蚀发生率, 对于防止结垢等问题的出现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 为了确保电厂的正常运转, 就必须重视做好化学水处理, 防止其对设备造成过大危害。膜处理装置在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 由于其安装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 因此, 很多时候安装中均存在很大不足, 对其作用的发挥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结合工程实例, 对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膜处理装置的安装进行了简要分析, 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应对建议。

关键词: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膜处理装置,反渗透膜过滤失效,渗水,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杨松淑.电厂化学水处理设备设施腐蚀问题及处理办法[J].工业, 2015, (01) :165.

[2]赵冰.电厂化学水处理工作中双膜工艺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20) :59.

[3]高树青.探讨PLC程控系统在电厂化学水处理的应用[J].投资与合作:学术版, 2014, (03) :224-225.

[4]刘玉新.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和应用控析[J].河南科技:上半月, 2014, (12) :36-37.

[5]王翔.分析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的特点及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 (23) :130.

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 篇10

电厂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说和水处理相关, 在设备组合系数以及容纳的数量持续提升的程序中, 现在火电厂化学水的处理特征主要体现在:

1.1 电厂化学水分布集中化

在传统的电厂化学水处理程序中, 经常使用很多类处理体系, 根据性能可以划分为净水预处理体系、锅炉补给水处理体系、汽水取样检查解析、轮回水处理体系、加药处理体系、废水处理体系等。这种根据性能用途创建的很多处理体系占据场地广、使用的修理养护工作者多、管制不方便。现在, 为了提升化学水处理装置的使用状况、减少场地占用、便于管制, 电厂化学水处理装置的安排展现出全面、立体、密集的构造。通过实施表明, 这种构造符合整体工作程序的标准, 是一项优秀的构造形式。

1.2 电厂化学水处理工艺多元化

电厂化学水的处理技术以及方式很多, 以往技术的关键特点是离子交换、混凝、澄清过滤向膜技术, 但是现在伴随着科技的持续前进, 电厂化学水处理表现出了技术多样化的特征。最近几年, 化学水处理技术多样化最显著的是使用微生物技术对水开展治理, 其中使用膜处理措施对化学水开展反渗漏、轻微过滤等已被普遍的使用到对水质的处理中, 还有流动电流措施以及反渗漏的使用也在处理化学水中施展着主动的用途。

1.3 电厂化学水的处理控制集中化

以往的处理化学水操纵使用模拟盘的形式, 现在使用的操纵为了能够将全部的分体系归纳成一个体系, 使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能够发出特定操控命令的计算机进行操纵构造。其中,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主管操纵收集每个分体系的数据, 经过通信端口和可编程控制器相连的能够发出特定操控命令的计算机担负对每个分体系开展全面监管、分开操纵, 完成自动操纵。

1.4 电厂化学水处理呈现环保化

伴随着我国对污染监管强度的加强和民众心理对环境保护思想的提升, 对处理化学水的方法也都表现出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特征。从一个角度讲, 在整治化学水时, 使用的药物要使用无污染、无毒的, 尽可能少用最好不用, 保护环境的思想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整治化学水也向着降低污染、降低清理、轮回用水的方向前进。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为了节省水的消耗, 提升水的使用效果, 对整治化学水方面正凭借科技完成水的轮回运用。

1.5 电厂化学水处理的检测方法科学化

为了确保机器组合的顺利工作, 避免意外故障的出现, 要在整治化学水时开展检查以及判断。检查以及判断早从以往的手工解析提升到了在线判断, 转变以前的事后解析升级为现在的事前预防, 合理的检查方式推动了整治化学水措施的前进。

2 电厂污水处理技术

2.1 锅炉补给水处理

技术程序根据性能能够划分为:预处理步骤、一级除盐步骤、精除盐步骤。整治技术上从以往的离子交换处理、混凝过滤处理、磷酸盐处理离析措施前进。由于离子交换处理方式操纵繁琐、运货成本高、排出具有污染的液体, 并且自动化水准不高, 已经慢慢的被膜法取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反渗漏措施的研发运用以及最近几年电子数据交换措施的前进, 推动整治水措施愈来愈朝着环境保护的标准发展, 适应现代工业措施前进的步伐。

对供应给锅炉的水开展预处理活动的关键宗旨是除去较小的悬浮颗粒杂质、微生物、胶体、有机废弃物以及活性氯。普通的预处理措施是对水开展混凝过滤处理。按照实际情况添加氯进行杀菌。如果剩余的氯较多, 就考虑是不是使用还原液亦或者能够黏附脱氯。一级除盐程序大多要借助许多化学方式来实现, 当前最常用的脱盐措施有:反渗漏措施、离子交换措施以及电渗析措施。

目前, 常用的精除盐系统有混合离子交换器、二级反渗透、电渗析和连续电再生除盐技术 (EDI) 。混合离子交换器是成熟的精除盐技术, 出水水质比较高, 可以达到出水二氧化硅小于20μg/l, 出水电导率小于0.2μs/cm。不过具有下面的不足:再生操纵繁琐, 排除酸碱性废水, 树脂互换容量运用效果差、使用的树脂量多。反渗漏脱盐性能好, 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之上。不过, 反渗漏对去除Si O2的效果不高。电子数据交换设备是最近十年才研发使用的新措施, 是能把反渗漏以及离子互换去除盐措施联合运用的精脱盐。

2.2 锅炉给水处理

目前用氨和联氨的挥发性处理在炉水处理运用上较为广泛, 但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用于给水除氧也存在缺点与不足:在除氧效率上不如亚硫酸钠, 水温低时除氧速度慢.只能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有效地与氧反应达到除氧目的;分解温度很高:联氨是一种毒性较强的物质, 并被怀疑有致癌作用, 操作时容易溅到人的眼睛、皮肤或衣服上, 极易被人体吸入, 影响操作人员的健康;并且联氨的挥发性强、易燃、易爆, 给运输、贮存和使用带来了麻烦。虽然如此, 国内许多电厂还是采用联氨除氧, 但欧、美、日等国家已相继摒弃联氨, 开发和应用新型的有机除氧剂。

2.3 锅炉炉内水处理

对汽包锅炉进行炉水的加药处理和排污.即为炉内水处理对汽包锅炉进行加药处理和排污为了防止在汽包锅炉中产生钙垢, 在锅炉水中投加某些药品, 使随给水进入锅内的钙离子在锅内不形成水垢, 而形成水渣。随锅炉排污排除。随着发电机组不断向大容量、高参数发展, 对水汽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 机组大修时, 发现许多汽轮机叶片上沉积了大量的磷酸盐垢和铁垢。分析认为,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给水、炉水p H值控制偏差较大, 平衡磷酸盐处理既保持了磷酸盐处理的缓冲性, 又可以彻底避免发生磷酸盐暂时消失现象其技术关键是通过试验找出不发生磷酸盐暂时消失现象的炉水磷酸盐允许最大浓度 (即平衡点) , 使炉水磷酸盐含量降低至平衡浓度以下, 同时为了避免p H偏低, 向炉水中加入少量Na OH。

2.4 凝结水处理

随着发展目前绝大多高参数机组设有凝结水精处理装置.这些装置多以进口为主。其中再生系统是高塔分离装置、锥底分离装置。但真的实现长周期氨化运行的目的的精处理装置屈指可数, 实现氨化运行从环保、经济角度出发将成为今后精处理系统发展方向。现在的运用考虑需注意设备投资、设备布置、工艺优化方面, 应注重原有的公用系统的利用率, 例如减少树脂再生用风机、混床再循环泵等。

3 结束语

国内对电厂水的处理行为中还具有很大的困难, 和经济发达的国家相对比还有非常大的距离, 借鉴国外优秀措施是当前大势所趋。不过也要清楚国内整治电厂水处理开展的这些年, 也拥有着很大的前进, 处理水的措施是慢慢向前前进。在前进的过程中要根据国内实际状况开展探索措施改革。整治水作业随着科技的前进以及我国行业标准的需求, 依旧要求在前进中寻求发展, 在改革中寻求革新, 要我们使用科技前进的目光, 扩散思维, 推陈出新与时代一起前进。

摘要:电厂生产中化学水处理关键就是说锅炉用水供水处理, 这个程序解决的优劣对电厂是不是能够安全经济的生产有着直接联系, 也就是说电厂化学水处理是使用火力发电单位制造程序中关键的步骤。文章主要讲述了电厂中化学水处理措施的前进特征, 和化学水处理方式以及运用。

关键词:电厂,化学水处理,发展特点,方法

参考文献

[1]陈进生.大型电厂水处理技术进展和应用探讨[J].机电信息, 2004.

[2]马福刚.浅谈电厂化学水处理方法[J].科技论坛, 2011.

[3]秦林, 韩丹丹.浅析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与应用[J].科技风, 2011.

[4]郝庆, 黄甫怀阳.火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进展与应用探讨[J].机电信息, 2010.

上一篇:考前语文复习备考策略下一篇:智能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