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动

2024-05-16

静、动(精选十篇)

静、动 篇1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常常需要一些教学机智, 其中, 对一堂课“动”“静”节奏的把握尤为重要。根据各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 课堂应该保持不一样的节奏。比如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只能保持15分钟, 可一堂课足足有40分钟, 孩子怎么样才能牢牢被你迷住呢?在低年级的课堂中, 教师就要在这个节奏把握上下足工夫,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时要“动动”, 在课堂上善于扮演各种角色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常常在课堂中孩子的注意力快要不能集中的时候, 和全班的孩子一起动动腿、动动手, 有时孩子上课读词读累了, 我就让孩子上黑板来拍拍这些字词, 孩子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 完全跟着我的节奏走;有时要“静静”, 在课堂上有些美文, 我会放着音乐让同学们趴在座位上闭上眼睛听我读文章, 孩子一下子就进入到那种意境之中。

在某些课的教学中, 我也会加入一些品德的教育。例如, 我教孩子读词语的时候, 喜欢问孩子你最喜欢哪个词语, 上黑板和这些词语打打招呼, 比如说:XX, 等这个词语复习完的时候, 我会告诉学生, XX要走了, 我们怎么说?孩子一下子就知道了要说XX再见。在读词语中教会孩子礼貌用语, 孩子就在这样的语境中熏陶, 慢慢成为懂礼貌的孩子。

一位出色的教师, 在把握课堂的节奏上一定要下足工夫, 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制定出自己班级的教学办法, 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

校园中的“动”与“静” 篇2

一所学校应该是具有张力的,动静结合,活力与儒雅并存们,运动与安静同在。我在学校的每个角落驻足,感受到动与静的存在,也在思考是哪些元素影响着校园中的“动”与“静”。

晨诵里有动的元素,每天早晨随着铃声开始朗朗地诵读,气息顺畅、情感充沛、字正腔圆,这里有生发之意——早上的美好时光从诵读开始,也预示着内在学习动力的生发,如同出发前的号角,诵读里,听到自己的声音,也听到伙伴的声音。蠢蠢欲动,求知如渴,在这样的早晨,诵读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精气神。你漫步在充满读书声的校园里,会有一种感动油然而生:这才是学校的样子。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顺应天时,以激发为主,孩子们会有一个阳光的早晨。不妨设想,如果早上一来就是作业排查,纠结、纠结,教师头疼,学生恐惧,还没有正式上课,就已经处在紧张的情绪中了,看来晨诵的美妙不仅在与气场的营造,更避免了消极情绪的滋生。而晨诵中也含有静的元素,在统一的时间投入地做同一件事情,这本身就会对每个孩子内在的秩序感产生影响。专注、投入,这样的状态里含有强烈的静的意味。每天如此的“生发”,久而久之,也会让学生的性格里积淀下静心做事的品质。

午读中也同样是动静相融。学生形似安静,读书的时候楼道内安安静静,孩子们出入是自由的,声音是轻轻的。为了不打扰其他的同学读书,孩子们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开始收敛一些不必要的情绪。这个时候,校园中如此安静,都在读书中,气氛祥和静谧。而阅读本身就是外在安静、内在涌动的活动。越是安静的时候,越是一个人思绪万千,感同身受的时候,随着阅读的深入,情境一个个被建构起来,孩子们的阅读体验是生动而真切的。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讲,阅读可以让人思想深邃,也可以让人个性灵动。读书本身就是培养高贵个性的有效途径,动与静相互依存,共同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

书法的时间,看似是每个孩子身体动起来,实则对陶冶性情,安顿内心,更有裨益。书法练习的意义除了培养对美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沉潜下来,安静下来,能够以更从容的心态成长。一撇一捺,刚劲有力,行笔之间,眼到心到,让世界都得以安静下来。我一直跟老师们说书法的妙处更像是一种修炼,边写边悟,每幅作品与其说是勤奋之作,不如说是心的呈现。从篮球场上的拼杀,到书法课堂的沉潜,这样的动与静,带给孩子不一样,却更完整的成长体验。我们在动静之中,寻觅生命成长的路径,把好这条脉,学校的节律与气息就会更趋自然与优雅。

校服里也藏着动与静的学问。一所学校的校服往往被领导要求成日常装,天天穿,天天查,弄得学生千篇一律,没了色彩。一所没有色彩的学校,学生的个性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消磨。服装也是环境的一种,彼此的穿着都是会对同伴产生影响。为了避免学生的个性过于压抑,我们分化了校服时间,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服装的机会。除了重大仪式和节日,孩子们可以自由安排。穿着自由的时候,每个孩子的内心是灵动的,舒展的,而在大一统的环境中,往往潜藏着“失去自我”的危险。校服的要求里,如何寻求动与静的平衡点,也是一门艺术。

课堂上的动与静值得思考。当学生动的时候,是不是真的在思考?安静的气氛下藏着怎样热烈的思考?“玩中学”“做中学”的理念中,学生外在是积极参与的,目的是通过行动和体验来激发思考和认知,动是途径,而真有所获需要静下来沉思和总结。所以,好的课堂,从来都是动静相间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动起来,带入一定的情境,同时教师也看到学生内心思考和沉淀下来的东西。不灵动的课堂缺乏生机,不沉静的课堂缺少深度,而当我们教师看到动与静的意义,就会尝试让自己的课堂更有规律一些,更能够跟随孩子的需要而时缓时急,时动时静。

对于校园环境的设计,不妨也多一些动的元素。让文化可以玩,可以触摸。而不是高大上的设计,那样就远离了儿童生活。学校是孩子的学校,要让他们喜欢,让他们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学校就应该像夏山学校那样,可以自由的玩耍;像巴学园一样,充满各种妙趣横生的设计。一张张的宣传语,该变身了,变成玩耍的器具,变成具体的场景,变成体验的机会。我在学校里作了一点尝试,书法台的设计意在让孩子可以拥有自己的工作台;水土流失演示器意在让孩子更直观的看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哈哈镜系列意在让孩子接触一点哲学的道理„„我们用动的方式来呈现,让孩子可以在某一刻驻足此处,可以有安静思考的欲望,这何尝不是动与静的别样之美呢?

校园的系列规范中,也有动与静的元素。我们的规章制度可以把人管死,也可以把人理活。如果我们单纯以分数来评价常规,就会让教师和学生每天疲于应付,精疲力尽,斤斤计较。如果以数据为参考设定等级评价,就会化解很多矛盾,同时也让老师在工作中有了更多自由套路。方向必须是对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松紧有度,事情才会理得清楚。动静结合,人气才会始终处在向上的状态。校风不仅仅是一种风气,更是一种舒适的节律。人人在其中,得以自由的生长。

变“静”为“动”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题图;变静为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7-0046-02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能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数学源于生活,现在教材主题图的内容多为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但书中以静态形式呈现的主题图有时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仍显得生疏,很难理解。因此,利用多媒体课件变“静”为“动”——让主题图动起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还能加深学生对主题图中内容和情节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现以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例说明。

一、活用教材

活用“小猴吃桃”的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0”的含义。“0”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那么怎样才能利用好教材,更好地让学生理解“0”的含义,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大胆改变了主题图的呈现方式,巧妙地处理了“小猴吃桃”的教学素材,把教材中的逐个出现2个桃子、1个桃子、0个桃子这种设计,改为让学生自己根据小猴子的表情、桃子的个数,发挥想象力自己排序:

(出示卡通小猴图片)

师: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这就是小猴尼尼!

师:你们猜猜,小猴尼尼最喜欢吃什么?看看照片你就知道了,他最喜欢吃桃子!

这就是它吃桃子时的照片,可是顺序乱了,你能重新排一排吗?你能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排吗?(按桃子个数排的)

师:对了。(1)小猴尼尼看见2个桃子时,你看它的表情高兴极了,这时盘子里的桃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2)小猴尼尼吃了1个桃子,这时盘子里的桃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3)小猴尼尼把桃子都吃完了,这时盘子里还有桃子吗?(学生说没有)那一个都没有用数字几表示?(学生说0)看来“0”就表示一个都没有。

师:再比如,我们班有46人,下课了,同学们像小鸟一样,都飞出了教室,教室里一个人都没有,可以用数字几表示?(0)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数字王国里的新朋友“0”。(板书课题)

通过让学生排序,说理由,激发了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0”的产生自然而必然,学生在求知欲的刺激下主动发展探索,亲身感受“0”的动态形成过程,从而理解到“0”就表示“一个也没有”的含义。

二、创设情景

变静为动,动静结合——学习、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在讲和“0”有关的加减法时,我巧妙地将书中的静态图转化为动态图,再动静结合,还原成静态图,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有关“0”的减法(3-3=0)

书中的主题图是箭头形式,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箭头这样连续的两幅图,理解起来很困难,所以在教学时,我对主题图进行了改变,制作成动画课件,先出示左边鸟巢里三只小鸟图,然后再演示三只小鸟都飞走的动画,让学生理解“都飞走”的含义,然后在教师的梳理中显示教材中由箭头连接的静态图,这样,学生就轻松地理解了这两幅图的图意,列算式也就容易多了。

师:尼尼的好朋友,可爱的小鸟看同学们这么能干,想考一考大家,快看大屏幕!(教材小鸟图)

师:鸟窝里有几只小鸟?(3只)下面请你仔细观察,看看发生了什么?(3只小鸟都飞走了)现在鸟窝里还有几只小鸟?你会根据刚才的动画,列一个算式吗?(3-3=0)

师:谁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原来鸟窝里有3只小鸟,3只小鸟都飞走了,就用3-3=0,鸟窝里还有“0”只小鸟。

师:你还能说几个像这样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吗?(教师随机将学生说出的算式写在黑板上。)

师:现在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得数有什么特点?什么样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

师小结:像这样,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就等于“0”。

(二)有关“0”的加法(4+0=4)

在讲和“0”有关的加法时,我也对主题图进行了改变,书中是一起出现的两片荷叶,通过两个班的试讲,这幅静态图会起到截然相反的教学效果,学生这样描述:“荷叶上有4只青蛙,然后都跳进了水里,荷叶上没有青蛙了,用4-4=0”,老师无论怎么引导,孩子们就是不列加法算式,我想:这幅图从刚才的减法3-3=0跨越到加法,跨度太大,学生的思维一时转变不过来,因此,必须调整教学素材和教学方式,于是我尝试把图分为两部分呈现:

(先出示左边有四只青蛙的那片荷叶)

师:看,这片荷叶上有几只青蛙?(4只)再出示另一片荷叶,“又来了一片荷叶,这片荷叶上有几只青蛙?”(没有青蛙)“右边的荷叶上没有青蛙,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用“0”来表示)

师:现在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该怎样列式?(生:4+0=4)

师:你还能说出几个像这样和“0”相加的加法算式吗?(指名说,同时板书)再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它们都和谁相加?一个数跟“0”相加以后,得数是什么?

师小结:像这样的一个数加上“0”,还等于它自己。

小学生充满好奇,而且以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持久性较差,因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如能经常变“静”为“动”,动静结合,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主题图中内容和情节的认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同时也弥补了静态的主题图表现动态信息上存在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这种形式深受学生喜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高洁

生物课堂上的“动”与“静” 篇4

一、“静”是“动”的前提和保障

课堂教学中首先需要“静”。在上课的最初3到5分钟, 我一般让学生静读教材, 以便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会发现并提出一些问题和看法, 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接下来回答问题或讨论交流时, 能够有效的“动”起来。

其次, 在上课过程中, 学生需要宁静地阅读, 冷静地思考, 安静地倾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见解, 独立思考完成自己的练习。因为教学的目的最终是要让学生学会思维, 不仅向老师学, 还要向同伴学;教学的目的还在于让学生学会积累, 积累听到的和读到的知识;教学的目的更是在于让学生学会表达倾诉。而这一切, 要求我们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以“静”的方式不断地积累、思索、突破, 最终形成自己的能力。这便是课堂上“静”带给教学的实效。

最后, 课堂教学要有精彩的开头, 更要有耐人寻味的结尾。因此, 课堂教学不能草草地结束, 也不能由教师代替学生归纳总结。我通常会安排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静下心来好好总结:本堂课我学到了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需要掌握的方法有哪些?让学生在“静”中, 自主地完成知识的系统建构, 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二、“动”是“静”的外在表现

当然, 静而不动的课堂气氛是沉闷的, 因此, 还必须适时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教学中“动”可以突显出课堂气氛的生动活泼, “动脑思考”是静的本质, 静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有目的地“动”。比如:通过学生的预习、自学, 经学生自己的思考、体验, 在个人探索的基础上, 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 并展开学生之间的讨论, 互相补充与纠正, 通过师生共同总结, 归纳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先静后动”的课堂, 表面上看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 但由于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 全体学生的思维都处于一种活跃状态。学生在“静”中凝神静气, 思维犹如冰川下的激流, 撞击出朵朵浪花, 这样的“静”和“动”才是有效的。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研究它的主要手段是科学实验。通过实验使得所有的同学“动”了起来, 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讲血液循环时, 让学生观看录像片和活动挂图, 两者相结合, 学生就容易明白血液循环的路线。直接观察活鱼, 给学生以真实和直观的展示, 使其更容易掌握鱼的形态, 了解鱼鳍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通过“动”培养他们善于思考, 勤于动手, 引导他们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 真正实现“静”的本质。

三、“动”“静”结合要适时、适度

“动”与“静”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师生在“动”与“静”的结合上要形成默契, 这样才能使教师与学生能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安排活动, 活动要体现教育价值, 同时所设计的活动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序地“动”, 特别是“脑动”。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动”的一种方式, 引导学生思考的一种手段, 通常要问得有价值、有目标, 不能无效用。在进行课堂提问时, 要给学生静下来思考的时间, 并从回答中真正理解学生的思想, 再按照学生的理解加以引导, 这样“动”与“静”的有机结合, 便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内涵, “动”后还要让学生学会在“静”中进行知识的整理、规律的总结、方法的提炼, 最终学会用心灵诵读, 用心灵倾听, 用心灵表达, 用心灵感受, 融入角色, 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达到“动”和“静”的融合。

比如, 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 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口腔上皮细胞时, 学生兴奋得不得了, 这时我乘机引导学生比较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叶绿体、液泡、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正因为有了“静”与“动”的适时结合, 才有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八年级物理动与静教案 篇5

本课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设计了两个活动:“荡秋千”、“分析电扇工作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先让学生明确如何判断运动与静止,然后再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他们充分分析、讨论有关“相对运动”的问题,从而对运动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明白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而言的,并能用这一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运动或静止的现象。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

2.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判断实际生活、环境中物体的运动情况,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动与静。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

材料与用具: 电扇,多媒体。

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让两组同学来模拟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并分析对两组学生来说,哪一种算运动?哪一种算静止?

同学演示:第一组行走,第二组不动。

提问:哪位同学愿意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如:“为什么你会这样想?你认

为这两种状态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什么动了?什么没动?)

引导学生归纳出:当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时是运动,否则就是静止。 2.想象:夜晚,月亮走我也走的情景。3.观看荡秋千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一定会见到很多运动和静止的物体!例如:我们坐在行驶的车上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呢?秋千上的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二)新课教学

1.举例探讨

教师:关于运动与静止,我曾经听到过一段有趣的对话。有一次,我坐火车,旁边有一对母子,小男孩大约3~4岁,可能第一次坐火车,什么都感到新鲜,火车开了以后,他还在东瞧瞧,西看看。突然,他注意到窗外的景物,然后就像发现什么新大陆似得叫了起来:“妈妈,房子和树都在往后跑。”他妈妈就笑了:“傻孩子,不是房子和树在跑,而是火车在动。”

教师:现在我要求四人一组,同学之间对此问题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话?为什么?归纳小组的意见,等会派代表来汇报。

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旁听。

小组汇报与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发现和观点进行解释和交流。(其中,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小男孩的话,如:“你们坐火车或汽车时,有没有这种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假如小男孩站在路旁,他还会认为房屋和树木在动吗?”“为什么坐在车里会有这种感觉?他有把自己看成是动的吗?”“当他把自己看成是不动的,然后比较房屋、树木与自己的位置,他发现了什么?”等等)

归纳:科学上判断物体的动与静,一般会先假设一个不动的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然后会拿要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进行比较,看它们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有,则这个物体就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2.运用多媒体演示孩子“荡秋千”的片段。

提问:请四人小组的同学一起分析,根据上面所学的知识,如果要研究秋千上男孩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哪些物体做参照物?分别和这些参照物比较,秋千上的男孩的运动情况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各小组同学分析讨论,教师巡视旁听。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质疑。

提问:为什么同一个人,既可以说他是运动的,又可以说他是静止的呢? 让学生交流得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参照物的选择很重要。

3.引导学生用参照物、位置改变等科学用语,讨论课本插图中,不同情景下戴帽子同学的运动情况。

拓展活动:分析电扇工作时各部分的运动情况。

引导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判断例子中物体的运动情况,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课堂练习

(教师出示幻灯片)师生共同完成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秋千上的人 静止 地面上的人 运动

秋千上的人 运动 地面上的人 静止

2.研究的物体 乘客 乘客 参照物 地面、树 司机、汽车 位置是否改变改变 没改变 动或静

身体动起来,血糖静下来 篇6

不动不行,瞎动也不行

说到运动,”糖友”汪大姐是比较抵触的。得病之前,她就是典型的懒人兼胖人。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

刚得病那会儿,汪大姐知道了要少吃多动,也曾决心要勤快一点,动出健康来。她的办法是向街坊大妈学习“闻鸡起舞”。她挑了一个周六,天蒙蒙亮就起床。连水都顾不上喝就赶到公园。又是打腰鼓又是扭秧歌。“一定要出一身汗才停下来。”汪大姐这样要求自己。不过,汗还没出透,肚子就开始呱呱叫。头晕、眼花、腿软等低血糖症状跟着就来了。

肚子造反,当然只能打道回府。于是,汪大姐的“懒得动”从此又多了一个顺理成章的理由——“不能动”。

明明说了要多动,怎么一动就不舒服呢?“控糖内行”肯定知道原因。因为病情的特殊,糖尿病病人的运动有多方面的讲究。不动不行,瞎动也不行。

运动让“糖友”自主身心

一方面,锻炼身体对“糖友”有许多好处。

首先,能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人发现,糖尿病病人通过体育锻炼,血糖和糖耐量有所改善。在血糖降低的同时,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也会下降。这说明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了。即使体重没有下降,这种改变也可以出现。

其次,能降糖、调脂和降黏。体育锻炼可增加糖尿病病人对血糖及血脂的利用。这会使血糖、血甘油三酯、血胆固醇和血液黏稠度下降。

第三,有利于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锻炼能使糖尿病病人各脏器的血液及氧气供应得以改善。这些都有利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控制。

第四,可减轻体重,增强体质。体育锻炼能使糖尿病病人体内多余的脂肪得以消减,肌肉量和体力都会有所增加。

最后,能带来自信心和生活的乐趣。通过体育锻炼,病人可以增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自信心,感到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同时,由于社会交往的增多,也会增加很多生活乐趣。所以,汪大姐要是不那么早放弃,而是找到合适的运动“大部队”,肯定会乐此不疲地坚持锻炼。

另一方面,据美国糖尿病协会分析,糖尿病病人的体育锻炼不当时,可能带来以下几种副作用:

第一,血压波动。表现为运动中血压升高,运动后又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第二,血糖波动。如低血糖症,像汪大姐这样没吃早餐、运动量还大,尤其容易出现这种状况。有时还可能发生应激性血糖升高。

第三,心脏缺血加重,甚至可诱发心律不齐、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

第四,微血管并发症加重。如尿蛋白增多,视网膜出血等情况可能发生。

第五,运动器官病变加重,如退行性关节病以及下肢溃疡的发生或加重等。

持之以恒,

量力而行地进行有氧运动

”糖友”怎么运动才能趋利避害呢7简单说来就是3个词:持之以恒,量力而行,有氧运动。

持之以恒,指的是要有一定的运动时间,一定的运动量。从时间上看,每周最少5天,每天最少30分钟。也就是说,每个星期至少要有150分钟的锻炼时间。当然,比这个时间更长就更好。但是,不要用一次150分钟的锻炼来代替这样“30分钟×5天”的活动。

量力而行就是要适度,不要过劳。首先,糖尿病病人必须长期坚持锻炼身体。不论天气变化及生活规律的变更,都不放弃必要的体育运动。其次,体育锻炼的方式以及运动量,必须适合自己当时的身体状况。没有哪种运动方式及运动量对身体永远是有利无害的。

所谓“有氧运动”,就是指能增强体内氧气的吸入、运送及利用的耐久性运动。其特点是强度低、时间长、不中断、有节奏。让人呼吸有点儿急促,又不至于气喘吁吁。有点儿出汗,又不至于大汗淋漓。有氧运动对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尤其适宜,是能保持身心健康最科学、最有效的一种运动方式。

关于这个三原则,我想说个极端的例子。一个老年糖尿病病人平常不活动,周一至周六都在家里不出门,唯一的锻炼就是每周日去爬山。平常不活动,不是持之以恒;一天爬一座山,太累,不是量力而行:爬山时气喘吁吁,不是有氧运动。结果,他在一次爬山的时候,因突发心肌梗死死于半山坡。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个惨痛的教训。

推荐晚餐后的歌舞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体育锻炼对糖尿病病人最为适宜呢?

每个病人的各种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比如剧烈的体育锻炼,过长的锻炼时间,以及过度屈伸或倒立性运动,不适合老年糖尿病病人或有较重并发症的糖尿病病人。它们有可能引起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或眼底出血等病情。年纪较轻,又无严重糖尿病并发症的病人,如果只采用短时间的散步,或是站立不动的气功,又很难达到期望的效果。

不过,每一个病人都以选择适量的、全身性的、有节奏的锻炼项目为宜,如做操、打拳、慢跑、较长时间的快走、打羽毛球或乒乓球。特别是跳交谊舞、中老年迪斯科或扭秧歌等,伴随着有节奏的音乐或鼓点,既能锻炼全身,运动量适宜,又令人感到愉悦,有利于长期坚持。这些都是很适合于糖尿病病人采用的运动方式,值得推广。

至于锻炼的时间,一般认为早餐或晚餐后半小时或1小时后开始锻炼比较适宜。不放在餐前,是要避免延迟进餐造成的血糖过低或者苏木杰反应(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或因没有服药造成的血糖过高。

晚餐后的体育锻炼尤其值得提倡。因为中国人多半晚餐吃得比较多。而且,多数人晚餐后就是看看报纸或电视节目,体力活动很少。这对降低血糖和减轻体重十分不利。

除了存在急症情况外,糖尿病病人没有完全卧床休息的必要。应该坚持一定量的运动,哪!、白只是局部锻炼。

谈电工课堂上的“动”与“静” 篇7

一堂电工课, 有实验, 有问答, 有议论, 有争辩, 让学生在课堂上交头接耳, 众说纷纭, 甚至大声争辩, 教师则不时点拨, “火上加油”, 直到结果水落石出, 课堂上充满生机。对这样的课, 有人谓之曰:“太乱”“没有正常教学秩序”“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堂电工课, 教师喜欢学生“听话”:我做实验时, 你认真看;我讲述时, 你注意听;我总结时, 你忙着抄。课堂上风平浪静, 有条有理, 秩序井然。对这样的课, 有人谓之曰:“死板”“学生像木偶”“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是喜欢动的, 但也需要静, 动与静, 不仅是电工课堂教学中两种不同的气氛, 而且是两种相辅相成的讲授艺术, 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如在“电磁感应定律”一节中, 我给学生讲导线切割磁力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我先让学生回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力F=BIl;然后从t时间内导体以速度v运动外力反抗磁场力做功W1=BIlvt及t时间内感应电流做功W2=EIt入手, 借助能量守恒定律推出公式E=Blv。同时指出, 该公式的适用条件是导线运动方向与导体本身垂直, 并且与磁力线方向也垂直。

紧接着我提问:如果导线运动方向与导线本身垂直, 而与磁力线方向成θ角, 该如何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呢? (同时在黑板上作出图示。)

此时课堂上非常“静”, 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一旦思考成熟, 就会积极倾诉, 最后集体总结出E=Blvsinθ。此时我继续“发难”:“什么情况下感应电动势最大, 什么情况下感应电动势最小?”我让学生分组讨论, 然后各组派代表将讨论结果书面“呈上”, 由我公布结果。最后举例练习, 水到渠成。

静时“山重水复疑无路”, 动则“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无论动或静, 都要充分发挥学生喜欢动脑动手的特点, 两者的区别在于:静, 是学生独立的思维活动;动, 是思维活动的交流与表露。动不一定“乱”, 静不一定“呆”, 动静交替, 前后呼应, 相应成章。

数学教学中的“静”与“动” 篇8

几年以后, 我们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老师们又回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来。安静的教室里, 老师在滔滔不绝地教授着知识, 学生时而按要求举手回答问题, 时而低下头来做着老师布置的练习。如果发生破坏这种氛围的情况, 随之而来的则是严厉的批评。从大家得出的经验来看, 似乎静下来才能出分数, 才能获得成绩, 但最后的结果又往往事与愿违。学生一“动”则如平原放马, 易放难收;学生一“静”, 犹如一潭死水, 毫无生气。“动”与“静”为什么不能实现和谐?在我看来, 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还在于我们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一些问题。

一、“静”与“动”现象分析

有些老师上课时总喜欢摆出老师的威严, 以为只要这样做, 学生就会一心一意、安安静静的认真学习, 殊不知“安静”绝不表示“认真”。有些老师喜欢学生上课时规规矩矩地坐着, 不准乱动, 对违反自己要求的学生严厉批评, 殊不知“人不动”不代表“心不动”。有些教师忽略学生的感受, 总认为解题的方法已经传授了, 怎么学生还不会做呢?于是责备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 不爱开动脑筋, 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抑制, 很难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不断地丧失信心。

有些教师不能够准确地把握、驾驭教材, 忽视算理教学, 忽视思维训练, 解题与思维训练严重脱节, 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去教学, 照搬现成的教案。个别教师出现知识性失误, 不能以自己精彩的教学艺术吸引住学生的眼球, 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认真听讲, 不然就责备学生不努力。

有些教师在面对学生时态度冷漠, 每天只是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学生心里想什么从来是不闻不问。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不会遵守课堂纪律, 反能会加剧学生的不安静, 使他们分散注意力。有些教师不思进取, 只想用简单粗暴的方法“镇住”学生, 有违教育的初衷。有些教师则有很高的“涵养”, 不管下面闹得是“地动山摇”, 他依旧能在讲台上教学如初。

二、“静”与“动”协调的策略

在教学活动中, 要经常有意识地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师生双向交流氛围, 和学生交朋友, 进行心灵的交流。经常与学生讨论怎样做才是一名合格的学生, 提醒他们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经常用赞扬和鼓励的方式与学生进行谈话, 明确告诉他们“你能行”、“老师相信你”等, 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教师要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心, 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教学技能、创新意识, 而且要有真诚的事业心, 要有较高的文化涵养和人格魅力。要做到教学“六认真”。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学校应该加强教师教学科研素养的考核。这样, 教师就会多花时间来思考怎样上课, 而不是一味地蛮干, 更多的是巧干。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就可轻松驾驭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表情严肃, 学生毕恭毕敬、正襟危坐。殊不知, 课堂中过分的“静”会使学生思想僵化, 沉闷的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好的课堂中有一定的“动”应该是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驰骋、尽情发挥的空间。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 而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令人愉快的, 令人向往的。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 要注意尽量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当学生的“动”阻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时, 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处理, 以保障课堂的纪律与秩序。实践中, 很多老师采取“以静制动”或“以动制静”的策略, 达成了良好的效果。

宽松的课堂氛围, 如果没有严明的课堂纪律做保障, 教学质量是得不到保证的。教师要向学生讲明纪律, 让学生有章可循, 要做到奖惩分明, 绝不能放任自流。再好的教学设计离开了纪律这一保障, 教学将无法进行下去, 更别提什么教学质量了。教师不能过于严厉, 因为纪律实际上只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本身, 过度苛刻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感, 反应迟钝, 丧失学习的主动性, 缺乏创新思维。这同样也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因此, 我们在给学生一定自由驰骋空间的同时又要注意不能放任自流, 活跃的课堂必须“动”中有“静”, 必须要有一定的纪律约束。

教师应在“动”与“静”的和谐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所有教师的努力下很快会得到解决, 从而进一步推动数学教学的发展。

摘要:数学教学中的“静”与“动”一直是一个困扰师生们的大问题。学生一“动”则如平原放马, 易放难收;学生一“静”, 犹如一潭死水, 毫无生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提高教师素质;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课堂, 让学生静中有动;活跃的课堂要动中有静, 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关键词:“静”与“动”,和谐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2版.

静、动 篇9

一、活动是“多”好还是“少”好?

1. 心理辅导活动课不是非结构化的小团体咨询

有的老师提出,“活动不要多,最好一个活动贯穿始终,根据辅导目标将一个活动从不同角度加以变化。这样在不削弱活动的吸引力和趣味性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辅导素材,加深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钟志农老师认为,“这个问题的提出,实质上是没有将大团体辅导与小团体咨询加以区分”。“在团体咨询中,关注的重点在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身上,所以活动较少,有时候甚至是一个活动做到底,重在深入分享。如罗杰斯就不主张使用活动。但是,‘大多数学者仍然认为,在团体中刻意安排一些活动具有正向的功能’”。而心理辅导活动课属于“结构化的团体辅导”,有别于“非结构化的小团体咨询”,那么,设计一些活动当然是正常且有必要的。

2. 心理辅导活动课不是过多活动的拼接

有专家指出,“在听课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的心理辅导课由几个不同的活动组织起来。几个活动构成了课堂的教学环节,看起来很完整很热闹。但从辅导效果来看,并没有达到课堂的辅导目标,学生忙于应付几个活动,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缺少分享交流的机会”;“教学过程要在40分钟里完成,因此往往会造成活动零碎片段化,不能深入体验和分享。缺少内在联系的活动一个接着一个,主题活动不够突出深入,导致课堂效果停留在浅显的表层体验”。

如果在一堂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安排过多的活动,确实有可能出现上述问题,看起来热闹、充实,但因为拼凑活动,实质上反而空虚。但是,如果在设计中能认真围绕主题,精心选择若千活动素材,并处理好活动与活动之间的关系,那么,活动数量是一个还是几个,就不再是心理辅导活动课质量高低的标准了。

例如,笔者上“悦纳自我”一课,设计了四个活动:“照镜子”、“现实与理想”、“博格斯的启示”、“快说我优点”。首先,通过“照镜子”这一热身活动,导出主题,学生所打分数的高低反映了他们自我评价的高低。然后,通过填写“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对照表”,意识到现实和理想之间存在差距是正常的,了解自己哪些方面存在差距,差距有多少。接着,通过NBA历史上身材最矮的球员博格斯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悦纳自我”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学生思考: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哪些差距可以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改变,该如何改变?哪些差距很难改变,该如何接受?最后,通过“开火车”的方式,让每个学生迅速说出自己的一个优点。课堂在自我接纳的愉悦氛围中结束。这一课,虽然设计了四个活动,但活动之间关联紧密、层层推进,教学效果良好。

所以,心理辅导活动课在设计过程中,活动“多”与“少”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要高度重视活动与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

3. 活动“多”或“少”都要考虑课的时限

心理辅导活动课需要多少数目的活动并未有明确的规定和标准。但无论活动多还是少,都要考虑课的时限。

如果活动数量过少,可能出现几个问题:一是活动所需时间较短,课堂有时间剩余;二是因为没有通过足够的活动来层层深入,无法达成教学目标。

如果活动数量过多,也可能出现几个问题:一是活动所需时间较长,造成拖堂问题,或者因为时间不够,只能将内容生生截断;二是每个活动时间都不充分,赶流程,流于形式;三是因为活动蜻蜓点水,无法达成教学目标;四是对部分教师来说,掌握的活动种类和形式有限,几次上课倾囊相授之后,有黔驴技穷之感。

因此,活动数量过多或过少都有可能带来问题。那么判断活动数量多少的标准是什么?一般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为40分钟。钟志农老师曾对一节有具体课时限制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微观发展进程做如下的划分,即:团体暖身阶段-团体转换阶段-团体工作阶段一团体结束阶段。根据这一模式,在不同阶段,由于其目的、性质不一样,需要的活动数目和花费时间也不一样。如团体暖身阶段,主要是“破冰”,在3~5分钟内就可以基本完成。因此,这一阶段的活动一般设计一个就够了,而且不宜太复杂。团体转换阶段的根本任务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初步探索的情境,提出一个共同关注的话题,引导学生逐渐进入这节心理辅导课的主题。一般用时10分钟左右”。转换阶段的活动主要是为了承接、过渡、引导,此阶段也没有必要设置过多的活动。而团体工作阶段才是“这一节课的重头戏,一般需要设计两三个活动层次加以推进。在时间安排上,大约要占到一节课的一半左右”。最后的结束阶段历时5分钟左右,此阶段的活动安排一个就差不多了。明确了各个阶段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就能够分配好各个阶段的时间,选取好适合各个阶段的活动。

笔者在网络上曾见到“悦纳自我超越自我”一课的教案,教学过程设计包括九个活动:(一)冥想:南柯一梦,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对比自己的理想与现实;集体朗诵:理想中的我;(二)小调查:填写“对自己是否满意”的小问卷;(三)我与偶像大比拼:思考自己崇拜偶像的原因;(四)学会爱自己:“一个苦恼的女孩的来信”;(五)伟人、名人的遗憾;(六)明镜台:夺宝行动;(七)造句:为自己画个像;(八)老师赠言;(九)歌曲《酸酸甜甜就是我》。

此教案从辅导理念上来看,把握还较为准确: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往往是很多人不接纳自己的原因;从设计思路上看比较清晰,活动形式也较为丰富。然而,即便如此,由于教师设计的环节较多,在40分钟的时间内恐怕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所以,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活动可以多一些,但必须考虑课的时限。

当然,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活动也可以少一些,只要设计巧妙,同样会是一堂精彩的课。如在浙江省心理教师技能大赛上,一位教师上“爱的三部曲”一课,暖身阶段设计了一个游戏。而转换阶段、工作阶段、结束阶段,都采取了视频形式,而且是同一部电影中的片段。然而由于层层深入,主题从“爱的困惑”、“爱的选择”到“爱的成长”这三个场景着手,使学生认识了“喜欢”与“爱”的区别,理解了爱的内涵、爱的能力的重要,懂得了在面临爱的困扰时,要理性地做出有利于双方成长的选择;同时,学生也认同了高中阶段的爱情观,即“为美好的爱情,努力成为值得别人爱和有能力爱别人的人”。从上课的实际效果来看,学生主动性、参与性相当高,较为圆满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因此笔者认为,一个活动贯穿始终未尝不可,“根据辅导目标将一个活动从不同角度加以变化”,有其简洁和清晰的优势。

总之,活动数量不是关键,关键是安排的一个活动或几个活动是否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而且考虑到课的时限。

二、活动是“动”好还是“静,”好?

心理辅导课可以采取的活动有很多,如游戏、视频、音频、案例、故事、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小品、角色扮演、纸笔练习、校园心理剧等。在这些活动中,有些活动动态性较强,有些活动则较为静态。有学者认为,“心理课提倡的是动态活动。比如,看视频、听故事都是活动。但其动感不强,基本上都是属于静态活动,而心理游戏、心理剧等属于动态活动,学生需要亲身参与。与静态活动相比,动态活动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和参与性”。那么,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上,所设计的活动到底是“动”好还是“静”好呢?从以下所举案例中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1. 好的动态活动的示例

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好的动态活动的运用,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游戏、辩论、讨论、脑力激荡、故事接龙、角色扮演等。

例如,在一节题为“选择”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中,采用类似“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法开展活动,呈现一个“生死情境”:在寒冷的冬天,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一游艇不幸触礁,不停漏水。艇上有16名游客等待救援,可唯一的一只救生小船只能载6人。这16名游客年龄、性别、国籍、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社会贡献度各异。哪6个人应上救生船呢?将由学生作出选择。在讨论过程中,道德、贡献和价值、国籍等因素引发学生激烈争论。通过讨论,学生明晰了自己的价值观,也认识到不同人有不同的思维角度。本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与“讨论”这一动态活动的良好运用有着直接关联。

又如,在一节题为“谁偷走了我的时间奶酪”的课上,采用“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将小米、棋子、木条、大石头放进容器内,全部放进去就算成功,限时一分钟。小米、棋子、木条、大石头实际上分别对应各类轻重缓急的事件。学生对此类动手操作的活动十分感兴趣。通过实验,学生明白要想发挥时间的最大容量。在进行多项任务时,必须进行优先等级排序,善于利用和运筹时间。“实验”这一动态活动的运用恰到好处。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好的动态活动的运用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

2. 好的静态活动的示例

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好的静态活动的运用,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纸笔练习、比拟活动、语句完成、案例、音频、视频剪辑、冥想等。

某校一堂“当‘爱’在靠近”的课,旨在让学生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爱情观,正确对待青春期恋情,让亲密的异性交往升华为成长的动力。教师通过“视频剪辑”的方法,呈现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动画截图,一下子拉近了自己与学生的距离,引发共鸣,顺利地引出主题和接下来的环节。然后,采取“冥想”的方式来想象爱情。教师语言简练、表达清晰、音色悦耳,容易使人进入情境。之后用绘画的方式描绘爱情,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这种“表达性艺术治疗”,可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本课中,“视频剪辑”、“冥想”等静态活动的运用极其出彩。

如上所述,不管是“动”还是“静”的心理活动,都有可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活动形式是为活动主题和活动目标服务的,教师要把思考的重心放在活动理念和活动主题上,精心选择必需的活动载体。”因此,心理活动课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活动,只要切合主题、适合学生,不应有高下之分。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动态的游戏类、操作类的活动可能更为适合;但对于已经有相当思维能力的高中学生来说,看视频、听故事的效果不一定亚于心理游戏和心理剧。

3. 活动“动”或“静”都不能违背团体动力规律

如上所述,心理辅导课中,“动”与“静”的活动都可以采取;然而,不管什么活动,都不能违背团体动力规律。团体发展有其“起承转合”的自然进程,即“热身-催化-互动-共振”,在不同的阶段,对活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在“起”的阶段,要建立关系,营造氛围,启动团体动力,初步形成团体凝聚力。这一阶段就不适宜设计太静的活动,如纸笔测验,就无法达成暖身、破冰的效果。

在“承”的阶段,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逐步催化团体动力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不能过快地推进,因为那样“会导致学生尚未准备好在高度开放的水平上分享自己的感受”。因此,尚未充分激活团体动力前,不适宜采取太过于开放,需要学生参与度较高的活动。如若在这一阶段采用“优点轰炸”活动,学生势必有拘谨、防卫的心态,出现阻抗。再如,在这一阶段采用“角色扮演”,也势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结果必然是学生茫然、教师沮丧。

以网上的教案“开学第一课”为例。某教师的教学反思部分内容如下:

请学生晒晒我的寒假生活,分享开心的事。请了五位学生,其中三位学生说没有开心的事,天天做作业,另两位说玩电脑游戏是开心的事。教师又请学生分享有收获或有启发的事,请了五位学生,结果四位学生说天天写作业没有什么收获,另一位说不用上早自修,但习惯早醒,很郁闷。我看后感叹:到底是学生忽略了生活,还是生活忽略了学生?我觉得他们似乎都活在外星球,关闭着的身体感受系统,结果使学生似乎都失去了热血。

学生的反应不在教师预期范围之内,这固然与他们的生活经验较为狭窄有关,但心理辅导课上,团体动力尚未充分激活也是很大一个原因,因而团体表现出明显的阻抗。

在“转”的阶段,要解决问题、形成共识。团体动力高涨,真正开始有效运作,是心理辅导活动课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工作阶段。在这一阶段,要充分把握好课堂氛围,不能因活动设置不当而影响团体动力。如有一节“合理情绪疗法”的心理课,在工作阶段,介绍埃利斯提出的11类不合理信念,没等老师全部讲完,学生已从之前的新鲜、兴奋状态进入到安安静静的氛围,留下老师一个人在讲述理论。之后进入到后一个环节,“改变角度、换种心情”,学生已经感觉兴趣索然了。

在“合”的阶段,要总结升华、引导实践,这是团体动力回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从时间角度和团体动力角度来看,不管是动还是静的活动,都不宜太过复杂。

静、动 篇10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图书馆的功能越来越集中在满足社会需求提供的各种服务上。而“静”已远远达不到这点。“静”一方面体现出提供阅读场所, 清爽幽静、雅致;另一方面说明存在着单纯“借书还书”的传统服务方式, 是被动的一面, 它的严重弊端, 表现在呆板、死气沉沉, 影响小, 导致读者少, 科技信息传递缓慢,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今天, 无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它无法充分地体现出图书馆的社会性、学术性、教育性、服务性的功能。为此, 需要“静”中取“动”, “静”、“动”相兼, 才能不断扩展服务领域, 延伸服务, 深化服务, 精品服务, 提高社会效益。

一、“动”即“活”, 也就是被动变主动

从东山县图书馆实施形式与结果来看, 主要是以快捷、方便、优质、开放的服务获得效益。他们调整工作重心与视角, 将眼光瞄向社会, 把知识宝库变成知识喷泉, 将科技、将文明洒向海岛的每一个角落, 洒向社会和保行各业。馆内定期派人下乡调查走访, 了解农业、渔业、养殖业等对科技信息的需求情况, 推出“预约服务”、“代查、代借、代复印”, 编印《科技信息》, 举办“科技信息发布会”, 利用“文化共享工程”, 设立“农村图书流动车”、“军营图书流动箱”, 组织“文化下乡服务队”走出“象牙塔”, 越过“围城“, 穿进小道, 深入田间, 踏遍海岛的山山水水, 村村寨寨, 把最新的科技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到每一条经济建设战线上。芦笋是东山主要的经济作物, 然而土壤“老化”一直是农民忧虑和问题, 因此寻找适应这种土壤的替代作物, 成为图书馆研究的新课题, 经过反复查找, 推荐并参与研究探讨, 才发现牛蒡能适应这种土壤, 从而为县委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图书馆还引进台湾“九孔鲍鱼”养殖方法的整套资料, 为东山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养鲍基地做出了贡献。此外, 还为铁道测绘八尺门海峡提供一项数据, 使之提前一个月完成勘测任务, 为国家节约了四万元的经费开支。

二、在主动提供服务中塑造形象

自觉树立“读者至上”的思想观念, 是提高图书馆服务的准则水平, 必须把改善服务质量摆在首位。建立与读者良好的关系, 成为图书馆采选委员会让读者参与书刊采选的调研与审议。以前读者只能向采编人员提议购买什么样的书籍, 现在进一步开放, 读者可以采购自己必要的书籍, 来图书馆报销, 纳入馆藏后, 再以正式的手续借出去, 这样所采购进来的书, 决不会成为死书, 又充实了采购人员的人力, 加强对图书市场的敏感度, 节约时间和出差经费开支, 提高图书馆借阅流通率, 使读者真正地把图书馆当成自己的家, 自己想吃什么, 自己买, 自己煮。一位读者写了这样一首诗赞赏这一举措:“天耀东壁宿, 蝶岛展东图, 西园招文士, 东图论读书。经济要富有, 知识不可无。馆长施优惠, 自买自借读”。图书馆还聘任优秀学生为“图书周末管理员”起着图书馆与读者的纽带作用, 举办“图书馆知识讲座”, 使读者能了解图书馆, 正确地掌握这把金钥匙。为了展现图书馆馆藏医药卫生部门的专业书籍, 进行二次文献开发和加工, 编印《东山县图书馆医药卫生书目》, 免费分发给县内各医院、门诊、卫生所, 使每个医务工作人员在其所在单位就可以挂电话来图书馆咨询, 借取必要的书籍, 节约时间, 提高效率, 大大地方便了读者。图书馆经常开展学术研究会、座谈会、报告会, 表彰优秀读者, 为读者办实事。比如:康美镇文化站黄站长, 是图书馆的常客, 业余时间沉醉于书法诗歌创作研究, 去年他参加图书馆举办的环岛夏令营活动, 撰写了100首诗, 为了鼓励读者, 抓住典型, 图书馆领导主动担任编辑, 并积极筹备资金, 出版《蝶岛放歌》诗集, 成为东山第一本以家乡为专题的个人诗集。这样带动了更多高层次的读者进入图书馆, 提高了图书馆的威望。今年“八一”期间, 开展“东山县图书馆读书月军民联谊活动”,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向红山八连战士传授图书馆管理知识, 认真征求战士对“军营图书流动箱”的意见, 送去四箱新图书计400册, 赠送新书及杂志500余册, 丰富了八连官兵的业余生活。现有驻军图书流动点17处, 解决了部队读书难的问题, 为培养“两用”人才, 添砖加瓦。因此被省军区评为“拥军模范单位”。

三、以“动”克服“守株待兔”的工作态度

以“动”克服了“守株待兔”的工作态度, 也克服了目前硬件不足。做为学生第二课堂的少儿室, 只以200平方米的场所是不足够的, 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知识性强而意义深远的活动, 使学生学到在学校没有学到的知识, 真正成为学生认识社会、走向社会的桥梁。根据东山县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室的工作分析, 其读者群主要是校生型读者, 其特点人数多, 往往是成群结队, 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但多从兴趣出发, 猎取心理浓, 模仿性强, 理解能力弱, 他们的借阅具有集中性和阶段性。集中性表现在借阅范围为课程有关参考书, 借阅的高峰期为星期六和星期天。阶段性表现为读者到馆率在寒暑假偏高。由此可见校生性读者进入图书馆, 最多在休息日和寒暑假, 而在经济市场形式下, 玩耍的新生事物破土而出, 如游戏机类型五花八门, 如果以“静”的姿态, 纯碎“借书还书”服务, 吸引不了他们, 需要举办行之有效, 生动活泼, 寓教于乐的活动, 来净化读书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为此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 开辟“好孩子必读专柜”、“新书介绍”、“连环画专柜”和“芳草地”、“小浪花”、“实验地”“军营花絮”等专栏, 坚持举办“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暑假读书月”、“优秀读者夏令营“以及各种培训班, 展览会、笔会等活动。前年开展了“爱我东山岛”读书月活动, 具体项目有1、万人参加“爱我东山岛”暑假图书馆读书月活动题词签名仪式;2、万人参加“知我东山爱我东山”知识竟赛;3、万人歌唱“美丽的东山岛”之歌, 4、万人读爱国主义百部书, 5、举办美术、书法、舞蹈等培训班, 6、举办书画展、摄影展, 7、举办“爱我东山岛”夏令营活动, 组织中小学三好生, 图书馆优秀读者, 回乡大学生, 美术、书法、摄影、舞蹈、音乐、文学协会会员, 部队、电视台人员等150人, 参加环岛活动, 了解了乡情, 进行爱国爱乡教育。去年, 中央文化部社两位副司长来馆视察, 对少儿室在硬件困难的情况下, 坚持发挥高水平的软件优势, 不但补充硬件不足而且创出佳绩的精神给予高度赞扬。

四、“动”不是纯粹的“运动”, 而是“变化”

当然所谓的“动”不是纯粹的“运动”, 而是“变化”、“丰富”、“创新”, 是要体现“活力”、“活跃”、“灵活”, 就有“动”、“静”相兼才能谈得上“严肃、紧张、活泼”, 才能符合青少年的年龄和心理, 只有灵活地利用图书馆的功能, 扩大服务层面, 强调读者辅导及参考服务, 才能使资料宝藏与读者打成一片。图书馆管理员又当辅导员, 成为孩子们辛勤的园丁, 根据小读者的特点, 学习成绩, 知识水评, 理解能力, 兴趣爱好进行指导, 较多解决了少年阅读中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 精读与泛读, 读与写, 多读书与读好书的问题, 培养出一大批好苗子。两年来有310名小学生参与省、市、县举办的各类知识竞赛获奖, 有63名小学生参加全国、省、级书画展或作品在报上发表。少儿室曾有一位常客, 名叫施春敏, 12岁时候因得了骨癌, 不得不休学在家, 书成了她战胜病魔的精神支柱, 她的奶奶成了她的义务送书员。我们得知后深受感受动, 十分关心, 尽量满足她渴望读书的愿望, 使她增强克服病魔的信心。临终时, 她眼含热泪嘱咐家人:“我走后, 一定要把所借的书还给图书馆, 不能我走了, 书就不还了, 还有很多人要看这些书。”面对这位特殊的读者, 大家都说“图书馆是德育基地”。为此多次获得“红领巾读书报金钥匙集体奖”、“全省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

五、只有主动服务, 精品服务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东山歌册》也称“女书”具有东山方言特色, 至今己有六百年历史, 现己进入濒危阶段, 为了保护这一民间艺术文化遗产;以免给历史留下一个遗憾的缺口, 对后人一个好的交代;我馆抓紧搜集、整理、研究。

(一) 搞好宣传工作, 让群众了解到《东山歌册》对本地区文化、科研、生产经济所起到的重要意义, 并进行普查和征集。 (1) 印发关于征集《东山歌册》资料的通知。 (2) 派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的工作人员, 深入群众中去沟通, 打开一条条封闭的渠道, 征集的方法多种多样。对一时采集不到的原件, 进行拍摄、复制, 并注明出处及时间地点。 (3) 召开读者座谈会。发放征集东山歌册调查表格, 争取读者的协助支持, 以便提供线索。 (4) 我馆还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子网络等媒体向海内宣传报道《东山歌册》, 使它成为东山民间文化交流的一项主要内容。

(二) 做好对歌册的截流, 防止继续无序流向及散失。 (1) 《东山歌册》大部分都是非正式出版物, 是劳动人民文化精神产品, 歌手基本上是下层的民间艺人或小市民群体, 所以歌册大多数流落在民间。我馆经常与旧书店, 废品收购站, 造纸厂等单位保持联系, 注意验收。 (2) 加强横向联系, 和当地档案馆、文化馆、博物馆、文物所等有关单位取得联系, 建立搜集《东山歌册》网络, 谋求资源共享, 还可加强与邻县图书馆的联系、协作与交流。

(三) 建立《东山歌册》档案。对当地的收藏《东山歌册》者、演唱歌册者有了全面的了解。根据摸底把收藏《东山歌册》者列为采集的对象, 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和脱离实际性。《东山歌册》收藏之王黄武英老人, 年岁己高, 行动不便, 我馆派专人主动上门联系, 聘请她为“歌册顾问”、“图书馆荣誉管理员”。并把阿婆情系《东山歌册》的事迹刊登在《福建经济快报》、《漳州电视报》等十多种报刊, 引起日本TBS电视台、国内各种媒体关注。她感激之下, 凭借着自己大半个世纪攒下的记忆, 又开始了呕心沥血地编织她的风雨人生的新“歌册梦”, 手抄歌册10多部捐送我馆。现在收集《东山歌册》有150多部, 计2000多册, 并制成网页。通过各方面的努力, 2005年《东山歌册》由东山县图书馆为保护项目负责单位成功申报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为把东山建设成为“海峡文化名城”划上浓浓一笔。为此, 引起各级党委重视把保护地方文献工作列入重要日常议程, 群众保护意识提高, 同时使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得到发展, 如台湾资料室、黄道周研究室、天地会研究室、谷文昌事迹资料室得到逐步完善, 充分体现了东山图书馆藏书系统具有“人无我有, 人有我精”的优势。

由此可见, 从“借书还书”的被动服务变为“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主动服务, 从“知识宝库”向“知识喷泉”方向转化, 是图书馆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使命, 这就是说图书馆的工作要在“静”的基础上求“动”, 做到“静”、“动”、和谐, 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 也正因为东山县图书馆能够正确掌握好“静”与“动”的辩证关系, 所以在近年来, 先后被评为“国家二级图书馆”、“福建省十佳图书馆”、“福建省先进图书馆”。也说明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保证决策的科学性, 并运用于工作实践, 才能为建设东山“海峡文化名城”做出贡献。

摘要:从浅析东山县图书馆工作的实施形式与结果来看, 需要“静”中取“动”, “静”、“动”相兼, 以快捷、方便、优质、开放的服务获得效益, 充分地体现出图书馆的社会性、学术性、教育性、服务性的功能, 才能不断扩展服务领域, 延伸服务, 深化服务, 精品服务, 提高社会效益。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静、动】相关文章:

上一篇:净化处理装置下一篇:设计古文导学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