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剂量计

2024-05-17

个人剂量计(精选五篇)

个人剂量计 篇1

关键词:个人剂量计,使用,管理

为更加完善地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保证全院数据监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根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规定, 设备科负责对全院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并制订了《关于印发江门市中心医院个人剂量计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的制度。按照管理制度, 设备科抓好落实, 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益, 现总结如下。

1 明确使用个人剂量计的人员

根据《关于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管理规定》要求, 当放射工作人员一年受照的剂量当量有可能超过5m Sv (0.5 rem) 时, 必须接受常规的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对接受的年剂量当量低于5m Sv的放射工作人员, 可根据需要进行个人剂量或工作场所的监测, 并作记录。目前我院参加个人剂量监测的有放射科、核医学科、放疗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口腔科等放射工作人员共196人。2012年、2013年完成检测率达100%。

2 个人剂量计佩带要求

(1) 对比较均匀的辐射场, 当辐射主要来自前方时, 剂量计一般佩带在左胸前, 对辐射主要来自人体背面时, 剂量计应佩带在背部中间。 (2) 对工作中穿戴围裙的场合 (如医院放射科) , 通常应佩带在围裙里面躯干上的剂量计估算工作人员的实际有效剂量。当受照剂量可能相当大时, 则还需在围裙外面衣领上另外佩带一个剂量计, 以估算人体未被屏蔽部分的剂量。 (3) 只有当受照剂量很小且个人监测仅是为了获得剂量上限估计值时, 剂量计才可佩带在围裙外面胸前位置。 (4) 个人剂量计在非工作期间应避免受到任何人工辐射的照射, 统一保管。 (5) 对照剂量计 (本底) 由各放射工作单位放射防护管理负责人保管在无人工辐射源照射的地方。 (6) 工作人员工作时, 应将个人剂量计随身佩戴, 禁止将个人剂量计遗弃在机房内。

3 个人剂量计收发

根据管理要求, 各相关科室个人剂量监测名单上报由科室主任签名确认。科室指定专人负责个人剂量计的收发工作 (每季度一次) 、登记回收仪器个数, 由科主任签名确认交回设备科。科主任同时确定该放射人员继续开展或暂停该同志的上岗以确保身体健康。

4 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的处理

当放射工作人员每年全身受照剂量低于年剂量当量 (或年摄入量) 限值的3/10时, 只需记录个人剂量监测的结果。对高于年剂量当量限值3/10的人员, 应记录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同时要查明原因, 作出相应的放射卫生评价。当工作人员受到异常照射时, 应按《广东省职业卫生检测中心发放的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达到/超过调查水品剂量核查表》进行登记, 并将此表存入个人剂量档案中, 同时迅速上报检测中心。由于人为原因导致个人剂量计监测结果超标, 而造成影响和后果的, 由个人承担一切后果, 不能进行职业病鉴定申报。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剂量异常, 要加强监管。

5 档案管理

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记录 (包括个人剂量档案, 监测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和事故受照的详细说明, 应当保存足够长的时间, 通常在放射工作人员脱离放射工作后还应保存10年, 由于技术上的需要可以保存30年。

6 个人剂量计成本管理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的成本是医院承担的, 如果因个人剂量计丢失, 而导致全院数据监测不完整, 将对个人剂量计丢失的人员 (由科主任签名确认) , 由科室承担当季度的监测成本 (以丢失的盒子计算) , 每个剂量计100元。

7 结论

通过个人剂量监测, 有效地保障了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 确保了医疗技术的开展, 促进了医院建设。今后, 我们还将在以下方面继续努力: (1) 加强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知识的培训, 完善规章管理制度; (2) 提高临床科室对院设备科个人剂量计使用管理的配合; (3) 保证个人剂量计佩戴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徐韬, 范晨阳, 李晨嫣.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的管理体会[J].中国辐射卫生.2006, 12 (4) :4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Z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R].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3]魏春龙.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 12 (9) :236-7.

[4]王永刚, 冯子良, 陈宏, 等.某医院2008-2010年从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结果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 2013, 21 (9) :624-7.

个人教学工作计 篇2

寇鹏浩

根据学校新学期工作要点,2012年为我校“教学质量提升年”。为此,我将围绕这个目标来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好以下以下三点:

一、做到“三个不放过”(教学内容学生不掌握不放过、作业练习不到位不放过、学生学习成绩不达标不放过)。

我所教的三个班是高二(9)、高一(7)、高一(8),这三个班的情况各不相同。高二(9)班是高二年级的小班,学生学习习惯相对较好,对他们要求也较高,本学期到3月20日前,物理没有安排课务,学业水平测试后要完成选修3-

2、3-

4、3-5的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我将尽力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高一(8)是高一重点班,学生学习自觉性较高,本学期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为高一下学期分班做好准备。高一(7)班是普通班,学生自觉性较差,课前不预习,成绩也较差,我将加大力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

二、加大培优补差力度,每周至少有1小时的培优补差任务。

对高二(9)、高一(8)主要是培优工作,高一(7)是补差工作,我将利用中午的时间进行培优补差工作,具体时间:高二(9)周一中午,高一(8)周三中午,高一(7)班周四中午。

三、强化学生三种能力的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集体备课,多听取同组同事的建议和意见,认真备课,并根据所教班级具体学情安排教学内容,高一(8)和高一(7)班应有所区别,体现分层次教学,对高二(9)班也要区别其他物理选修班。

2、认真筛选符合学情的练习和作业,从而形成系统的校本作业,决不滥做或不做,并且认真批改、评讲、个别辅导。坚持每两周一次周练,批改采用面批、互评、自批多种批改方式结合,切实提高效率。

3、作为高二(9)班班主任。我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特别利用好主题班会,让学生在主题班会中学到这三方面的内容,以保持良好的班风、学风,使高二

个人剂量计 篇3

【关键词】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个人剂量

在医疗机构中,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面临着电离辐射照射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应该格外重视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这也是对医疗机构辐射防护水平有效评价的前提之一。只有有效地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才能更為有效对工作人员的防护效果进行评价。尤其是对突发放射事故而言,个人剂量计对事故剂量的估算具有重要意义[1,2]。本文主要对某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对今后做好医疗机构放射人员的安全防护起到一定帮助。

1、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调查对象为某医疗机构中的影像诊断、核医学、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等涉及辐射防护问题科室的工作人员,并分析统计相关人员的剂量监测结果。其中,上述各个科室的测量人数分别为167、23,41、78,其中,女性为68人,男性为241人。

1.2方法

在进行个人剂量监测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进行个人剂量测量,通过国际较为常用的测量热释光剂量的方法进行,得出的结果则表示个人剂量当量Hp。这种方法中,要求放射工作人员在左胸前(防护衣外)佩戴个人剂量计,一年不间断地进行四次监测,在每个监测周期中保证三个月的时间,测量则是都使用热释光剂量仪进行,并且分析连续三年的监测结果。测得的个人剂量当量则是通过校正剂量仪读数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所得,其中,年有效剂量则用一年中的四次监测结果累加后的值表示,单位为mSv/a;累加群体分组Ei中人的监测次数i与对应年有效剂量 Ei的乘积,就可以得到集体有效剂量(SE)。

1.3统计学方法分析与探讨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要求,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均有效剂量限值为5年内平均20mSv/a,且其中任一年不超过50 mSv。综合分析并充分考虑到实际操作过程及防护条件的特点,可以得到上述涉及到的四个放射科室的个人剂量情况,放射工作人员年均有效剂量进行一定的分层处理,这里是设定标准限值的1/10和1/4两个界限(即2mSv和5mSv)。所以,在进行放射工作人员剂量分析中,个人剂量当量Hp用中位数M表示则是因为其呈现为非正态分布状态的原因,用P75和P25来表示其离散的状况。并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这里设定的水准值采用α=0.05,Kruskal-Wallis秩在组间进行比较和检验。另外,还进行χ2检验,并进行相关分析和处理。

1.4质量控制分析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前应该获得国家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且得到国家计量部门的计量认证资格或CNAS实验室资质认定。在监测过程中每年定期对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进行检定校准,并定期进行期间核查及参加实验室间比对等工作,这样能够保证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控性。其中,对于剂量计号码标签应要求进行唯一性标识,并安排专人负责,做好剂量计的及时收发工作,及时进行检测处理。

2、统计结果分析与讨论

2.1三年个人剂量当量监测情况

在这三年间,对于某医疗机构相关放射工作人员的有效剂量水平进行处理,实际检测达到458人次,通过统计分析处理,在结合国家的标准限值基础上,个人年均有效剂量中位数为0.21~0.38mSv/a,满足标准的要求。进行检验多组独立样本,可以得到人均剂量当量差异,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为:H=9.78,P<0.05;人均剂量当量的秩相关检验,r =10.21,P<0.05,这表明人均剂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2.2年度个人剂量监测情况

对这三年间该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均个人有效剂量水平进行分析可知,一共检测458人次,经过比较相关的多组独立样本以及相关的剂量检验,年均个人有效剂量水平差异的结果为H=7.98,P< 0.05,则说明具有统计意义。然后进行扩展t检验,在这样的两两比较中,得到介入放射科的数据则明显要高于其他科室,其中,影像诊断组和放射治疗组相比,结果为t=10.875,P>0.05,并没有统计学意义;影像诊断组低于核医学组,其中,t=0.87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工作岗位的年均有效剂量频数分布

对于工作岗位年均剂量频数进行分析,其中,合并小于2mSv/a的分布频数最多,大于2mSv/a小于5mSv/a的较少,大于5mSv/a分布频数最少。这样可以得到,大约占到89%的检测人数为年均有效量小于2mSv/a的放射工作人员。然后,对于不同岗位的年均有效剂量分布进行分析和探讨,得到χ2=6.75,P<0.05,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在进行多组的两两比较重,相比于其他组,介入放射组年均剂量具有明显的统计意义,高于其他三组,χ2=7.65,P<0.05/3。另外,相比于放射治疗组和影像诊断组,核医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χ2=7.87,P< 0.05/3;相比于放射治疗组,影像诊断诊断组较高,其中,χ2=1.21,P >0.05/3,无统计学意义。

3、结语与思考

通过监测放射工作人员佩戴的剂量计,已及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目的就是监测放射工作人员所受到的职业外照射剂量,以尽量避免工作过程中受到过量辐射的伤害。同时,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以及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状况能够通过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得到及时反映。最近监测发现,在不断深入的放射防护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水平在逐步降低。通过本文分析,该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的个人外照射剂量也呈现出下降趋势特点,符合我国现价段的整个医疗机构放射管理的特点。另外,在不同放射科室中,个人外照射剂量呈现较大差异,并且存在不同岗位的放射工作人员中。比如,介入放射科室工作人员具有相对最高的个人剂量,核医学科室也比较高,但放射治疗科和影像诊断科室中存在较小的差异性。在大剂量的分布人数方面,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在介入放射科室呈现最高,其次为核医学科室,而放射治疗科室、影像诊断科室并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说明,应该把重点工作放在介入放射科室工作人员的防护辐射问题中,不断加强医疗工作者的防护放射意识,重点进行介入放射治疗人员的防护管理工作,从而开展有效管理和监督。

参考文献

[1]张小乐,布敬双,李舟等.贵州省2010年部分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情况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2,32(1).

个人剂量计 篇4

Harshaw 3500型热释光剂量计 (thermo luminesecent dosimetry, TLD) 读出器由美国Thermo公司生产, 主要用于热释光个人剂量计的剂量读取。该仪器在辐射防护、放射医学、辐射研究、大剂量测量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尤其适应于科研及中小规模的剂量测量[1]。但在使用中发现, 该仪器推荐的操作流程存在问题, 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定性分析, 提出了改进流程, 并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1 推荐流程及其存在的问题

1.1 推荐流程的简单描述

根据仪器附带说明书, 读出器的操作流程为: (1) 产生标准刻度剂量计; (2) 校准读出器; (3) 剂量计校准; (4) 剂量计读取。

该过程的实际操作可描述为, 首先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剂量计进行同一剂量照射, 照射后通过读出器读取得到一组数值 (电量) , 求数值的数学期望值, 选取接近于数学期望值的数值对应的剂量计作为标准刻度剂量计。对标准刻度剂量计进行给定剂量照射, 通过读出器读取得到一组数值, 计算数值的数学期望值, 计算剂量与读出数值数学期望值的比值, 该比值即为读出器校准因子 (reader correction factor, RCF) , 它会自动存入读出器, 该过程为校准读出器。对其余剂量计进行给定剂量照射, 通过读出器读取得到读取剂量, 读取剂量与给定剂量的比值作为元件校准系数 (element correction coeficient, ECC) , 该过程为剂量计校准。完成仪器校准和剂量计校准后, 就可以进行剂量测量。

在该流程中, 所有照射都是在标准辐射场中进行的;剂量计在读取数值完成后, 进行第二次照射前要进行退火处理, 并保存在温度低于30℃的低本底铅室内。

1.2 该流程存在的问题

该操作流程对误差的控制没有达到最优。该测量过程误差的来源有很多, 但作为流程可以规避的误差主要有2个:一是确定标准刻度剂量计的有限样本容量带来的误差。每个剂量计的能量响应不同[2], 挑选标准刻度片就是找出能量响应好的剂量计, 但由于样本容量有限, 能量响应的数学期望值与真值存在一定误差。二是误差源来自于多次照射带来的误差。剂量计的剂量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不仅包括射线能谱、射线种类、照射时间、照射角度、自身材质, 还包括温度、压强等[3]。而完全精确控制这些因素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剂量计的实际剂量与标准辐射场设定的值是存在差异的, 因此应尽可能避免多次照射。在推荐操作流程中, 共进行了3次照射, 并且存在误差传导的现象, 例如在第2次照射中, 照射的误差会影响读出器校准因子RCF, 而RCF又作为下一步剂量计校准的参数, 这将导致误差传导[4]。

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是增加确定标准刻度剂量计的样本空间;二是减少照射次数。

2 改进

2.1 改进流程

针对原流程存在的问题, 改进流程为:假设共有n个剂量计, 对n个剂量计进行一定剂量照射D;经读出器读取, 得到一组数值 (s1, s2, s3…sn) ;求该组数值的数学期望值:E= (s1+s2+s3…sn) /n;确定读出器校准因子:RCF=E/D;确定每个元件的校准系数:EC-Ci=D×RCF/si (1≤i≤n) 。

在不能确保所有剂量计质量都合格时, 应该在计算读出数值的数学期望值后, 将与数学期望值相差较大的数据剔除, 同时去除对应的剂量计。照射和照射前的处理与推荐流程相同。

2.2 改进流程的误差控制优势

(1) 样本空间扩大到所有剂量计, 因此其数学期望值的置信度得到了最优化。

(2) 只进行一次照射, 克服了标准辐射场误差的传导。

(3) 简化了流程, 只进行一次照射后, 后续工作可以在计算机上开展, 缩短了时间, 节省了经费。

3 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1) 标准辐射场容量有限与多次照射的矛盾。标准辐射场一次性照射的剂量计数量是有限的[5], 在改进流程中, 所有剂量计都需要照射, 那么必将进行分批次多次照射, 这是否违背了减少照射次数的初衷。其实这样的操作与减少照射次数并不矛盾, 因为该流程中的多次照射, 不会导致误差的传导, 在保证照射条件一致的前提下, 数值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涨落。而在推荐流程中, 多次照射不仅会导致误差传递, 而且需要在多个时间进行照射, 这样就很难保证照射条件的一致性。 (2) 增加剂量计时如何处理。由于某种原因, 需要增加同型号的剂量计。在推荐流程中, 可以直接刻度剂量计后进行测量。在改进流程中, 应按照已有剂量计的相同照射条件进行照射, 经读出器读取, 得到新增剂量计的数值, 而后将新增剂量计与已有剂量计的数据合并在一起, 重新确定读出器校准因子和元件校准系数。如果新增剂量计与已有剂量计差别较大, 应重新设置组别, 使用新的校准因子。

参考文献

[1]宋朝晖, 王宝慧, 王奎录.热释光探测器在脉冲硬X射线能谱测量中的应用[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03, 23 (1) :46.

[2]杨新芳, 赵进沛, 李秀芹.一种便携式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的校准[J].中国辐射卫生, 2012, 21 (1) :80-82.

[3]GB/T 12162.3—2004用于校准剂量仪和剂量率仪及确定其能量响应的X和γ参考辐射第三部分:场所剂量仪和个人剂量计的校准及其能量响应和角响应的确定[S].

[4]丁丽娟.数值计算方法[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4-5.

教师个人进修计1 篇5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 * *

* * 小 学

一、教育教学

1、系统地学习并掌握现代教育的理念和技能,掌握本学科教育的国内外发展动态,拓宽专业知识面,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力争成为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带头人。

2、积极参加县、乡组织的课改培训,把新课程理念融会贯通,使之内化成自觉的教学行为。

3、经常走出去聆听名师、特级教师的观摩课及各种研究课,吸取他们的精华,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4、敢于开拓创新,使自己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

5、经常反思、总结,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搞好教学科研。

二、理论学习

1、不断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修养。

读中外名著,吸收文学之精华,和高尚的人对话,使自己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积淀文学底蕴。加强专业书籍的学习,丰厚教育理论水平,不断摸索教育规律,使教学更加严谨,科学。

2、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做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标兵、改革的先行者。

3、加强学习和培训,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各种理论书籍,积极实践,撰写阶段性实验报告。

4、在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或安排的教育教学研讨或对外交流活动中积极承担教育教学观摩、示范课任务。

5、做好业务理论学习笔记本,写好教学反思,在反思中寻找教学理论的支撑点,使教学实践提高到理论的层面,让自己教学水平得以升华。

三、业务钻研

1、结合学校的工作,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通过自学、集中学、反思、交流、网上论坛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理论和新课标学习,以学导行,以学促教,以学提升个人业务素质。

2、结合自身需要,自学计算机动画的简单制作,提高课件制作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3、以课改为契机,教学中注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石”的思想,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水平,实现合格课100%,优质课50%的目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收到实效。

4、结合教材,选择适合内容由学生配音,制作课件;提供交流平台,信息员展示自己收集的信息,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特长,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5、参加各种科研培训及课题组活动,积极探索具有学科特色的教学方式,促进科研成果为自己教育教学服务的转变。

上一篇:高级工教学下一篇:洛美沙星滴耳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