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鸡应注意的问题

2024-05-23

冬季养鸡应注意的问题(精选八篇)

冬季养鸡应注意的问题 篇1

1 鸡舍温度

温度与鸡的体温调节、运动、饮水及饲料的消化吸收都有密切的关系。雏鸡在育雏时, 鸡舍的温度 (特别是冬季) 决定雏鸡培育的好坏、成活率的高低。一般初始温度为33~35℃, 随着鸡日龄的增长, 每周逐渐减少1~2℃, 在冬季育雏结束后不能马上完全脱温, 应逐步降低, 保持平稳均匀。温度骤然变化会对鸡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 从而降低机体的抵抗力。鸡舍最适宜的温度是16~23℃, 当温度降到13℃以下时, 应紧闭门窗, 防止贼风侵袭, 有条件的可用火炉等提高鸡舍温度。

2 通风换气

在冬季多数养鸡户只注重鸡舍的密闭保温, 而忽略了通风换气, 造成鸡舍内氨气含量过大, 影响鸡的生产性能。如果人进入鸡舍感到气味难闻, 就说明通风换气不好。通风换气可在中午气温较高时, 适当打开门窗通风, 使空气对流。但要注意绝对不可以使冷风直接吹到鸡的身体, 否则会引起鸡呼吸道疾病。

3 搞好卫生防疫工作

在做好必要的免疫接种和驱虫工作, 与此同时, 要搞好环境卫生, 防止老及闲杂人等进入鸡舍, 以免带入病原微生物。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应该切实加强预防, 可用消毒药定期进行带鸡消毒, 每天仔细观察鸡群的健康状况, 发现异常, 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 避免应激因素的影响

鸡对外界环境变化比较敏感, 一旦受到搬迁、饲料突变、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或过渡、疫苗接种、惊吓等等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 都会产生应激反应, 引起生理机能的改变, 引发疾病, 因此应尽量减少或避免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 管理人员进出鸡舍要有次序有规律, 一切操作要轻, 要特别防止粗暴、喧哗引起鸡群惊慌, 保持环境相对稳定。

5 适当调整饲料

冬季运动应注意的问题 篇2

做好准备活动:冬日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这时气温低,体表的血管遇冷收缩,血流缓慢,肌肉的黏滞性增高,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极易发生运动损伤,只有在锻炼前做些适当的活动才能避免。准备活动可采用慢跑、擦面、浴鼻及拍打全身肌肉等,尤其是冬日运动锻炼宜在庭院、公园或林荫道上进行,切勿到车辆多、行人拥挤的大街上去,一则免生意外,二则防止思想分散,影响锻炼效果。

掌握好运动量: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尤其是跑步,不宜骤然间剧烈长跑,必须有一段时间的小跑,活动脚趾和关节,待机体适应后再加大运动量。通过锻炼,感到全身轻松舒畅,精力旺盛,体力增强,食欲、睡眠良好,说明这段时间运动是恰当的;倘若感到身体软弱无力,提不起精神,疲乏不堪,食欲减退,睡眠差,厌恶锻炼,就要注意减少运动量,或改用另一种运动锻炼方式。

采取正确的呼吸方法:运动换气,宜采取鼻吸口呼,因为鼻腔黏膜有血管和分泌液,能对吸进来的空气起加温作用,鼻腔的鼻毛和鼻分泌液能挡住空气里的灰尘和细菌,对呼吸道起保护作用。随着运动量增大,只靠鼻吸气感到憋气时,可用口帮助吸气,口宜半张,舌头卷起,抵住上腭,让空气从牙缝中出入。

冬春养鸡应注意的问题 篇3

冬春季节气候寒冷多变, 加之冷空气和寒流的频繁侵袭, 给养鸡生产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低温对产蛋鸡的影响十分明显, 因此, 防寒保暖工作就成了冬春养鸡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 一般情况下可采取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关闭门窗, 夜间加挂草帘可避免寒冷北风吹入或火炉取暖等方式进行御寒保温, 使鸡舍温度最低维持3℃~5℃之间。

2 适度通风

冬春由于气温较低, 鸡舍门窗关闭较严, 通风量减少, 但鸡群排出的废气和鸡粪发酵产生的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量却没有减少, 舍内的空气污浊, 易诱发鸡的呼吸道等疾病, 因此, 要切实处理好通风与保暖的关系, 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和杂物, 在中午天气晴好时要及时开窗通气, 确保舍内空气清新, 氧气充足。

3 防止潮湿

冬春鸡舍内通风量小, 水分蒸发量减少加之舍内的热空气接触到冰冷的屋顶和墙壁会凝结成大量水珠, 造成鸡舍内高度潮湿, 给细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 对养鸡极为不利, 因此, 一定要强化管理, 注意保持鸡舍内的清洁和干燥, 加水时切忌过多过满, 及时维修损坏的水槽等, 严禁向舍内地面泼水等。

4 定期消毒

消毒工作贯穿于养鸡的整个过程之中, 冬春季气温较低, 细菌的活动频率有所减弱, 但稍遇合适的条件, 即可大量繁殖危害鸡群健康。加之冬春季气候寒冷, 鸡体的抵抗力普遍减弱, 若忽视消毒, 极易导致疫病爆发流行, 造成巨大损失, 一般冬春季节常用饮水消毒的办法进行消毒, 即在饮水中按比例加入消毒剂 (如百毒剂、强力消毒灵、次氯酸纳、威岛消毒剂等) 每周进行一次即可。而对鸡舍内的地面可使用白石灰、强力消毒灵等干粉状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 每周1~2次较为适宜。

5 补充光照

冬春季夜长昼短, 蛋鸡由于光照不足常会引起产蛋率下跌, 为了克服这一自然缺憾, 可采用人工补充光照的方式进行弥补。一般情况下, 每天光照的总时间不应低于14小时, 也不能超过17小时, 假如白天的自然光照为12小时, 那么每天就需要人工补充光照2~5小时。补充光照的方法分一次补光和分段补光两种方法。一次补光就是在早上天亮前或晚上天黑后一次性补足所需的光照, 分段补光即将不足的光照时间均分为早上和傍晚两次补给。一般情况下, 补充人工光照的强度以每平方米鸡舍面积2~4瓦灯光为宜。

6 减少应激

鸡胆小, 易受惊, 对外界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喂料、加水、捡蛋、消毒、打扫卫生、清理粪便等工作要有一定的时间和顺序, 工作时动作一定要轻缓, 严禁陌生人和其它动物进入鸡舍, 若外界发生强烈声响 (如过节时的鞭炮声、刺耳的锣声、呼啸北风的怪叫声等) , 饲养人员要及时进入鸡舍, 给鸡造成一种“主人就在身边”的心理安全感, 同时也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适量的多种维生素或者其它抗应激的药物, 防止和减少应激反应所造成的损失。

7 增加能量

鸡靠饲料获得热能来维持体温。外界的气温越低, 鸡体用于御寒的热能消耗就越多, 据测定, 冬春季节鸡的饲料消耗量比其它季节约增加10%~15%。因此, 冬春鸡要喂热能高的配合饲料, 每天喂料次数4~5次, 舍内设沙槽或贝壳槽任鸡自由采质的一定比例外, 应适量增加含淀粉和糖类较多的高能饲料, 以满足鸡的生长和生产需要。

8 增强体质

冬春季节鸡抵抗力下降, 要特别注意搞好防疫灭病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接种。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定期投喂一些预防性药物。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忌喂发毒变质的饲料, 污水和夹杂有冰雪的冷水, 以提高鸡体的抵抗力。

9 防止贼风

从门窗缝隙和墙洞中吹进的寒风称为贼风 (俗使鸡感冒发病, 因此, 要注意观察, 及时关闭门窗, 堵塞墙洞和缝隙, 防止贼风侵扰。

1 0 消除鼠害

冬春外界缺少鼠食, 老鼠常会聚集于鸡舍内偷食饲料, 咬坏用具, 甚至传染疫病, 咬伤、咬死鸡只, 或者引发鸡的应激反应, 对养鸡危害极大, 因此要想尽一切办法, 坚决予以消灭。

1 1 要加强疫病的防治

冬季养鸡应注意的问题 篇4

1 鸡场确定免疫程序

1.1 鸡场发病史

每一鸡场的都有自己的发病史, 就像人的病历一样。制定免疫程序时必须考虑该场已发生过什么、发病日龄、发病频率和发病批次。依次确定投苗免疫的种类和免疫时机。

1.2 鸡场原有的免疫程序和免疫使用的疫苗

如某一传染病始终控制不住, 这时应考虑原来的免疫程序是否合理或疫苗毒株是否对号。了解这一点, 可以改变免疫程序或疫苗。

1.3 雏鸡的母源抗体

了解雏鸡的母源抗体的水平、抗体的整齐度和抗体的半衰期及母源抗体对疫苗不同接种途径的干扰, 有助于确定首免时间。如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 母源抗体的半衰期是6d。新城疫 (ND) 为4~5d。对呼吸道类传染病首先最好是滴鼻、点眼、喷雾免疫, 这样既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又能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

1.4 疫苗接种日龄与鸡体易感性的关系

如传染性喉气管炎, 成年的鸡最易感, 且发病典型, 所以该病的免疫应在7周龄以后免疫才可获得好的效果。禽脑脊髓炎 (AE) 必须在10~15周龄免疫。10周龄以前免疫, 有时能引起发病, 15周以后免疫, 可能发生蛋的带毒。马利克氏病 (MD) 的免疫必须在出壳24h内, 因为雏鸡对MD的易感性最高, 并且随着日龄增长, 对MD易感性降低。鸡痘在35日龄以后免疫, 一次即可, 35日龄以内免疫, 则必须免疫两次。

1.5 免疫途径

不同疫苗或同一疫苗使用不同的免疫途径, 可以获得截然不同的免疫效果。如新城疫滴鼻、点眼明显优于饮水免疫。还有些疫苗病毒亲嗜部位不同, 也应采用特定的免疫程序。如IBD和AE亲嗜肠道, 即病毒易在肠道内大量繁殖, 所以最佳的免疫途径是饮水或喷雾免疫。鸡痘亲嗜表皮细胞, 必须采用刺种免疫。

1.6 季节与免疫发生的关系

有许多病受外界影响很大, 尤其季节交替。气候变化较大时常发。肾型传支、慢性呼吸道病, 免疫程序必须随着季节有所变化。

1.7 了解疫情

对附近鸡场暴发传染病时, 除采取常规措施外, 必要时进行紧急接种。

1.8 重大疫情

对重大疫情本场还没有的, 也应考虑免疫接种, 以防万一, 如变异传支。

1.9 烈性传染病

对烈性传染病应考虑死苗和活苗兼用, 同时了解活苗和死苗优缺点及互相关系, 合理搭配使用。如新城疫、肾型传支、变异传支等。

2 疫苗选用

应以合适本地的“疫苗型号”为主。依据以上所述, 确定一个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选择合适本场的疫苗 (包括活苗和死苗) 。

2.1 选择正式厂家生产的疫苗

注意包装、生产日期以及失效期。如MD苗, 最好选用大剂量包装, 即每瓶1500羽以上。而且, 运输最好在冬季, 尽量避免夏季高温季节运输。

2.2 疫苗种类

对两次以上免疫疫苗, 所用的疫苗要尽量不一样。如IBD免疫, 第一次用B1, 第二次用B2或其它类型的疫苗, 增加疫苗免疫的覆盖性。

2.3 疫苗使用剂量

多数疫苗不需要加倍, 如鸡痘、传喉、禽脑脊髓炎等。考虑的疫苗在冻干、运输、保存中失活和使用方法的损失, 有些疫苗常常采用加倍剂量使用, 如传支、法氏囊、新城疫等。但马立克氏病的免疫必须有4000个蚀斑单位, 即加大到3倍的疫苗剂量, 以抵抗环境中的大量MD强毒。

3 使用疫苗应采取适时有效的免疫环境、使用方法

3.1 疫苗免疫必须在良好的饲养管理前提下进行

保证良好的环境卫生和有效的隔离消毒, 尤其是对MD的控制更要做好早期的隔离, 避免早期感染。

3.2 疫苗的保存

应按使用说明书保存, 避免反复冻干, 恒温下保存, 避免丧失真空, 禁止振荡和产生气泡, 应以轻转的方式溶解疫苗, 然后再定量到一定数量。同时注意潮解。无真空和潮解的疫苗禁止使用。启封的疫苗应一次用完。用不完的疫苗应销毁, 用于稀释疫苗的所有器具都应该清洁, 不能带有对病毒活性有影响的重金属离子和消毒剂。

3.3 疫苗的稀释

应按说明书进行, 先用少量的稀释液溶解疫苗, 但必须注意不能含有对疫苗有损坏的物质。

3.4 细胞性免疫

细胞性免疫, 如MD疫苗在注射过程中, 应将疫苗放在冰水中不断晃动, 以免细胞下沉, 确保疫苗接种一致性。溶解后应在2h用完。

3.5 饮水免疫

必须保证足够的饮水器, 确保三分之二以上的鸡只能够同时饮到疫苗。器皿应清洁, 无洗涤剂和消毒剂残留, 饮水免疫前, 以温度高低确定停水时间, 应确保疫苗在2h能饮完, 饮水中不得含有氯离子和雨水, 可加入等量脱脂奶粉或10ml水中加30g脱脂奶粉。2~8周龄, 每100只鸡需加10~20kg, 8周龄以上, 加20~40kg。

3.6 点眼、滴鼻免疫

应保证疫苗在眼睛和鼻孔完全吸收, 然后轻轻放在笼内。禁止疫苗还没有吸收, 就将鸡放入笼内, 以防鸡将疫苗甩出, 影响免疫效果。

3.7 气雾免疫

注意气雾粒度的大小, 小鸡颗粒大, 大鸡颗粒小。气雾免疫易继发慢性呼吸道病, 应引起注意。

3.8 注射免疫

最佳部位是颈后段1/3处皮下注射。应用油佐剂苗免疫时, 使用前预温至37℃。对笼养鸡绝对避免腿部肌肉注射, 应在颈后段1/3处皮下注射。

3.9 疫苗免疫效果

冬季养猪应注意的问题 篇5

1 提高圈舍内的温度

适于育肥猪生长发育的温度一般为14~23℃, 尤以16~18℃最佳。适于幼猪和仔猪生长发育的温度稍高一些。提高猪舍温度的方法很多:

1.1 地板加热

在混凝土地板里预先埋设热水管或热线, 也可在玻璃纤维垫子里安装电热线圈后进接放在哺乳栏内, 在加热地板范围内, 不仅温度适宜, 而且地板干燥, 很适宜仔猪采暖。每窝仔猪的加热面积应为0.5平方米。这种加热地板也可用在培育舍或生长肥育舍, 此时加热面积应变根据猪的体重确定, 平均每头猪0.1~0.3平方米。

1.2 红外线灯

将红外线灯吊挂在哺乳栏内, 利用灯光散发的红外线形成局部采暖。一般每个哺乳栏配置一个50W的红外线灯。可通过改变吊挂高度的办法来调节采暖区的温度。在箱体顶部用红外线灯加热, 箱的顶板上装有可控装置, 用来调节不同日龄的哺乳仔猪所需的温度。

1.3 热水采暖系统

用锅炉把水烧热, 通过管道送至舍内散热器中, 利用热辐射和空气对流提高猪舍温度。其优点是热惰性性大, 舍内温度波动小;缺点是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大。寒冷地区可结合整个猪场建筑采暖综合规划。

1.4 热空气采暖

暖风机:将风机和空气加热器联为一个整体, 由风机将舍内空气抽入机体, 流经空气加热器后再送回舍内, 强迫空气对流进行热交换。该设备温度分布均匀, 但耗电量大。运行费用高。热风采暖系统:由空气加热器、热风管道、通风机和空气过滤大等组成。空气加热器有热水式、蒸汽式、燃油式、燃煤气式和电热式等。舍外新鲜空气经过滤、加热后, 通过热风管送进舍内, 由管道上不均匀排列的孔口喷出, 与舍内空气混合, 提高舍温。这种采暖系统舍内温度比较均匀, 还可以做到温度和湿度的自动控制和调节, 但运行费用也很高。

2 猪舍外围墙壁要厚实严密

猪舍的后墙、山墙、前墙在冬季时要增加保温设施。为此, 可以堆放作物秸秆可以临时砌泥土坯。最好是在猪舍初建时, 就把外围的四面墙体做加厚处理。陈旧的猪舍要及时封严墙体、门窗的残留间隙。

3 猪舍地面保持干燥、保暖

有条件的地方, 最好用木板、竹板、加厚纤维等温暖性床板, 没有条件可铺设水泥预制板。

猪舍地面要干燥粪便污水要及时排除, 清扫干净。为了便于干燥, 猪舍应做成水泥地面。

4 饲养管理

适度提高饲料中能量水平可在原来饮料能量水平的基础上提高10%左右。大猪低点, 小猪高点。小猪可添加油脂类高能饲料, 大猪可加大玉米等普通能量饲料在配合料中的数量。

增加喂料次数。增加喂料次数的目的是相对增加采食量, 以填补由于温度低造成猪体内脂肪、肌肉代谢产热造成的体重亏空。有条件的地方, 最好采取自由采食。在定次饲喂的猪场, 可在晚上增加一次喂料。

冬季奶牛饲养应注意的问题 篇6

冬季由于外界气温下降、光照时间变短, 奶牛需通过自体产热来维持恒定体温, 虽说奶牛的体毛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 且瘤胃内的发酵产热量较高, 具有较高的低温耐受性, 但在反刍及休息时, 奶牛多处于卧下状态, 乳房与冰冷地面相接触, 容易产生冷应激而导致机体热量大量消耗, 使饲料在胃肠道内的消化时间显著缩短, 降低消化率, 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 在冬季饲养时需采取相应的处理策略, 为奶牛的健康、正常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1 冬季奶牛饲养的注意事项

1.1 外界环境的适宜度

影响奶牛生长及产奶量的主要外界环境因素为温度与湿度, 冬季在外界温度降低条件下, 奶牛为确保体温的恒定, 大多数能量消耗在对体温的维持上, 使用于产奶的能量下降, 导致产奶量的下降。若湿度过大, 不仅会对奶牛产生刺激, 引起产奶量的下降, 还会导致疥癣等真菌感染性病症的发生, 进一步导致产奶量的下降。

1.2 饲料的供给情况

进入冬季后, 奶牛每日所需的能量也相应增加。多数奶牛饲养户认为奶牛的冬季产奶量低于夏季,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奶牛在夏秋季节采食的饲料属多汁饲料, 而冬季饲料多为精饲料或玉米秸秆、干草等单一饲料, 进而引起产奶量的下降。

同时, 饮水量及矿物质摄入的不足也是影响冬季奶牛饲养质量的重要因素。饲养户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及相应条件的限制, 在冬季饲养时仍直接将自来水或井水作为奶牛的饮水来源, 奶牛饮用水温过低的饮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疾病, 而矿物质的不全面供给可能导致奶牛的生长不良, 值得注意的是若矿物质量摄入过多也会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 因此应控制矿物质的合理用量。

2 冬季奶牛饲养的有效措施

2.1 科学配制饲料

在冬季饲养过程中, 若仅给予单一粗饲料喂养, 饲料所提供的营养水平无法满足奶牛日常生理活动的需求, 因此, 应按照3:7的比例将精粗饲料合理配制。产奶期奶牛对营养的需求量将显著增高, 对于产奶期奶牛应适当增加精饲料的摄入量, 并根据饲料的营养浓度对不同种饲料的配制比例进行调整, 但应避免精饲料含量过高, 以免发生消化不良或酸中毒等。同时还应注意增加啤酒糟、青贮等多汁饲料, 以便替代奶牛在夏秋季采食的青草类多汁饲料, 确保产奶量。

2.2 保证充足温水供应

充足的饮水量是确保奶牛水盐平衡、组织弹性及体温调节的根本因素, 还能促进消化及营养吸收。一般奶牛的需水量为干性物质摄入量的5倍左右, 是产奶量的3.5~4倍, 若饮水不足则导致食欲不振、产奶量显著下降甚至不产奶。在冬季饲养时若将冷水作为饮水来源, 将导致奶牛自身能量消耗量的增大, 故在冬季饲养时应供给加热后温度适中的饮水, 并实行全天供水, 为奶牛的正常生长及产奶提供充足的温水。

2.3 提供良好牛舍环境

冬季饲养奶牛时, 可通过封堵牛舍墙壁上的漏洞、装设门窗及窗帘、在圈内铺设较厚的褥草等措施, 有效预防寒流入侵, 使牛舍内温度维持在10℃左右。同时还应勤换垫料, 并进行适当通风, 保持牛舍内干燥, 降低呼吸道传染病或疥癣等疾病的发生率。此外, 还可通过人工光照等方法延长光照时间, 使催乳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提高产奶量。

2.4 保持适量的舍外运动

在其它季节, 奶牛多采取放牧的饲养方法, 进入冬季后饲养方式将转为舍饲, 奶牛由于运动量下降及饲料的过度摄入, 容易引起肥胖, 这不仅会影响到奶牛的产奶及整体体质, 还可能导致酮尿病。因此, 在冬季应确保适量的舍外运动, 牧区饲养条件下可结合放牧过程进行运动, 在农区则可选取中午天气温暖条件下, 将牛群赶入运动场进行自由活动, 从而实现免疫力与御寒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还应注意做好保暖与防滑工作。与此同时, 还可通过经常对牛体进行刷拭, 进一步促进牛表面的血液循环, 改善表皮血管的收缩现象, 促进产奶量的提高。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冬季奶牛饲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外界环境中的湿度及温度、精饲料及多汁饲料的配比、饮水量及矿物质量的摄入等方面。奶牛在冬季饲养时, 应注意科学配制饲料、保证充足温水供应、提供良好牛舍环境, 并确保适量的舍外运动, 为奶牛在冬季的正常生长和产奶创造有利条件。奶牛饲养户只有在充分认识到冬季奶牛的饲养要点后, 遵循科学饲养与疾病预防的饲养原则, 才能达到提高奶牛冬季产奶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佩军, 等.冬季奶牛饲养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畜禽种业, 2012, 02:75-76.

[2]毕秀丽.冬季奶牛饲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养殖技术顾问, 2011, 04:58-59.

农机具冬季存放应注意的问题 篇7

农机具冬闲存放保管是技术维护的重要环节, 如果保管不善, 则在停放期间造成的损失将超过工作期间的损失。农机具冬闲停放期间有三怕:一怕机体锈蚀。长期固定不动时, 机体表面在空气中的氧、水蒸汽的作用下, 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锈蚀点。所以拖拉机要停放在干燥的库棚内, 并在必要的表面涂防锈漆或保护油。二怕橡胶制品类部件老化。橡胶制品类部件如轮胎等在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下, 会降低弹性, 老化开裂。所以存放拖拉机的库棚, 不能有直射阳光。三怕蓄电池长期不用而放电, 导致极板硫化、电解液比重下降而结冰。所以蓄电池应从机械上卸下单独放置, 外表面可用肥皂水擦洗干净, 然后在电桩上涂上润滑脂或凡士林。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补充充电。

此外还要搞好常规保养:一是擦洗污泥, 保护各部件外表清洁, 减少锈蚀的因素。二是放净柴油、润滑油和冷却水, 卸下蓄电池和三角皮带。三是润滑各有关部位, 可用若干机油加热到120℃左右, 泡沫消失后加入曲轴箱, 摇曲轴数转, 润滑各运动表面, 然后放出机油。四是封闭气缸, 可用少量无水机油加入进气道, 摇动曲轴, 使机油附在活塞顶部、缸套内壁及气门密封座, 封闭气缸。五是清洁空气滤清器内腔及滤网, 然后将空气滤清器、消声器、水箱漏斗口、油箱口用布包好, 以防灰尘进入。六是将离合器放在“合”的位置, 变速杆放在空档位置, 垫高拖拉机轮轴, 使轮胎离地。

冬季蛋鸡养殖中应注意的问题 篇8

1 注意防寒保温

蛋鸡产蛋最适宜的温度是18~25℃, 当鸡舍温度低于5℃时, 就会影响产蛋量, 使产蛋量下降, 饲料消耗量增加, 所以, 在冬季养殖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鸡舍温度至少要保持到5℃以上。成年蛋鸡体型较大, 体温较高, 一般情况下可以维持室温, 但对于背部和颈部羽毛损失较多的老鸡和新进的小蛋鸡应尽可能保持较高的室温。要做保温工作,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封闭鸡舍四壁和房顶上除换气口以外的所有空洞, 封闭窗户, 在门口挂上草帘或棉毯。 (2) 可以在房顶下设置天花板, 以阻断冷空气的直接进入。 (3) 房内容积较大的, 屋顶较高的, 可以在房顶下离地面2m高左右设置顶棚, 并在顶棚上铺上厚垫草或塑料布。 (4) 可以在鸡舍内安装带烟囱的火炉。 (5) 出粪口要安装插板, 以防冷风。 (6) 注意饲养密度, 平养以6~8只/m2, 笼养以18~24只/m2为合适。 (7) 舍内温度过低时, 整个鸡舍可盖上双塑料布, 但应适当留有通风孔, 以免鸡窒息。

2 注意鸡舍的湿度和空气质量

由于冬季鸡舍封闭严密, 饲养密度大, 鸡呼吸量大, 排泄物多, 空气潮湿, 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含量高, 易使鸡发生呼吸道疾病, 导致产蛋量下降。因此, 冬季要注意通风换气, 降低有害气体的含量, 保持鸡舍的干燥和空气的清新。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勤清理粪便。 (2) 检查饮水器是否有漏水现象, 加强维护。 (3) 中午气温暖和时, 可适当通风, 一般是上午10点到下午2点。 (4) 可采用强氧化型消毒剂进行挥发消毒, 增加鸡舍含氧量, 使鸡舍空气清新。

3 注意调整饲料配比

由于冬季蛋鸡消耗热能多, 为了保证蛋鸡的高产稳产, 需要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 增加日粮的能量水平, 增加玉米等能量饲料的比例, 全面满足蛋鸡的营养需要。特别是在较寒冷的天气, 可添加1%的油脂, 弥补饲料中的能量不足。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机体抵抗寒冷, 还可提高蛋重, 增加饲料报酬。

4 注意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蛋鸡产蛋高峰期间每天需要16~16.5h光照, 光照强度为10Lx。冬季昼短夜长, 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都不能达到产蛋高峰蛋鸡所需要, 这就需要及时的对鸡舍进行补光。可以采用40W灯泡悬挂于离地面2m的高处, 灯与灯间隔3m距离, 注意鸡舍光照要均匀。若是阴天鸡舍暗时, 白天也要开灯, 每天加光时间有规律, 不可忽早忽晚、时断时续。

5 注意防应激

冬季应注意对冷应激, 免疫应激和惊群应激的预防。各种应激都会造成鸡群产蛋的下降, 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死亡。

5.1 防冷应激

鸡舍温度低时, 可适当增加能量饲料, 增加喂量。可在气温骤降的前一天, 给鸡饲喂防冷应激的药物, 如葡萄糖等。

5.2 免疫应激

接种疫苗前检查鸡群是否健康, 鸡群不健康或者鸡体较弱时, 防疫应慎重。接种疫苗前后, 可用抗应激药, 和一些不影响疫苗效果都的抗病毒药。

5.3 防惊群

严防犬猫等动物的进入, 鸡舍周围保持安静, 饲养员有固定的衣服和工作程序, 严禁闲杂人员入内。可在饲料中添加多维, 减轻应激反应。

6 做好消毒工作

冬季蛋鸡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所以做好消毒很重要。 (1) 要定期对水槽、料槽、用具等消毒。 (2) 要对鸡舍环境消毒, 要选用2~3种不同的消毒剂交替, 轮换使用, 以防产生耐药性。 (3) 冬季消毒一般1周1次。

7 注意疾病的预防

上一篇: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下一篇:排污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