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消费水平因素

2022-07-26

第一篇:影响消费水平因素

影响女性消费因素

(一)产品角度

1、注重产品的外观设计 (1)款式新颖; (2)做工精美;

(3)个性,不同于一般的产品。

2、注重产品的实用性

(1)女性特别是当成为妻子或者母亲之后,很重视商品的实用价值。

3、注重产品的便利性

(1)现代女性越来越青睐网上商城提供的同类产品,而且女性购物时间一般是周末或者晚上。

4、注重产品的健康安全性

(1)在用的方面,喜欢购买无刺激、无伤害、中草药、纯天然、适合体质、安全生产的商品等。

5、注重产品的内外时尚性

(1)女性追求时尚的心理可以通过求美、求名、求新表现出来。

(2)为了追求漂亮,她们可以扩大消费,把各种产品或服务逐一尝试,期望用钱留住青春,找回一个全新、靓丽又充满自信的自我。

(3)女性的求名心理是指购买商品时追求品牌,信任名牌,甚至忠诚于名牌,女性求名心理最多表现在对化妆品和服饰的追求上,而新时代的女性消费者,品牌意识更为强烈。

(4)求新是女性追求时尚的又一表现。她们喜欢标新立异,却往往不以商品的使用价值为选购核心。

6、注重产品传递的自尊自信感

(1)攀比炫耀是女性自尊自信心理的又一种体现,希望通过购物来显示自己某种超人之处或者通过已选购的高档商品来表现自己的尊贵身份和生活品质。 (2)其表现就成为追求商品的高档次、 高质量、高价位或者追求色彩或造型奇异、别致、超俗、 洒脱和与众不同。以此来显示自己经济上的富有、地位上的优越、情趣上的高雅,从而得到别人的羡慕和尊重,

7、注重产品的情绪感染性 (1)广告渲染的温馨气氛、食品的诱人气味、服饰的款式和化妆品的色彩等,都会对女性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2)女性的购买决策易受情绪的影响。女性在情绪低落或高涨时,常常会发生突击消费,她们将购物当作一种乐趣,会通过购物发泄情绪或奖励自己,

8、注重产品的特殊情感价值

(1)她们常常会购买那些对自己而言有特别情感意义的商品,表达了亲情(母亲节亲情奉献)、友情(闺蜜姐妹版组合套装)、爱情(情人节的全方位包装),能唤起女性情感或回忆的商品或服务。

(二)自身角度

1、女性消费心理具有年龄层次的阶段性

18——30岁:【追求美丽、追逐品牌、追求个性化】

30——45岁:【关爱子女、当好贤内助、功利心理、从众心理、攀比心理】 【追求美丽:尤其受到相关化妆品销售人员的推销与介绍,或者新品上市而做的煽动性广告,因为女性对于各类媒体广告的关注程度均高于男性,比男性消费者对广告的敏感度普遍要高很多,觉得买得了产品就是买得了美丽,必须一试。常言道,“三分长像七分打扮”。】 【追逐品牌:一方面可以减少购买的风险(因为名牌产品的质量一般是有保障的),另一方面则是用来显示自我,表现自己的经济地位、品位和气质。以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品牌的社会影响力为依据。】

【追求个性化: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一方面应该生产不同规格、造型、色彩、样式的产品来满足不同人的需要,另一方面应该努力塑造品牌的个性化形象,来满足具有表现某种个性的消费者的需求。】

2、心理上的满足

旁氏无暇七日美**膜,通过向消费者灌输“七日美白寻回真爱”的概念,一方面使消费者相信了旁氏无暇七日美**膜一定会有美白效果,而且七天见效,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广告的出台使消费者普遍的把美白和寻回真爱结合在一起,让她们觉得,使用了这个产品,也许真爱就会回头。

3、幻想型女性存在“美梦成真”的消费心理

目前,化妆品香型又由花香型发展到幻想香型,国外许多高级香水是根据著名乐曲或诗画的主题和意境配制的。例如“巴黎之夜”香水,使人仿佛进入名曲“巴黎之夜”的情境之中,幻觉出优美繁华的都市夜色。

4、虚荣型女性存在“唯我独尊”的消费心理

部分女性心中常有一种“只有我一个”的“唯一”意识,经常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一个”。有一家女子用品超级市场,专营女士服装和各种妇女保健用品。他们为迎合虚荣女性“拥有唯一”的消费心理,十天半月就推出一种新潮女装,而且同一款式、花色的服装进货量有限。许多妇女为了能够“尝新”,表现其与众不同,绝不会放过机会,购买时异常踊跃,该店的生意当然红火。

5、情感型女性存在“情有独钟”的消费心理

6、创造型女性存在“为我所用”的消费心理

7、爱美型女性存在“尽展风姿”的消费心理

8、消费的主动心理

9、消费的犹豫心理

(三)环境角度

1、品牌及购物观

大多数女性消费者都普遍认为,名牌消费就是品质的消费。调查显示,95.8%的女性消费者都购买过名牌产品。

2、媒体观

广州女性对广告兴趣是最浓厚的 北京女性则最喜欢平面媒体

广州女性对广告的关注程度远高于北京和上海的女性

3、理财观

北京女性花钱最谨慎,北京女性对价格最为敏感,理财观念比较谨慎 上海女性理财观念最新

4、女性消费容易受促销、广告等市场环境氛围的影响。

看到降价、打折等促销活动时,她们就会开始权衡比较哪种购买组合最划算,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她们最终会购买多款组合促销的商品代替原来已经想好的商品,

5、女性消费容易受到导购、朋友等人为环境气氛和顾问、咨询等服务环境氛围的影响。

女性消费者的直觉胜过理性的判断,几张震撼心灵的海报设计,几个精美的小礼品,它所取得的效果,可能胜过几重产品技术的提高。还有如促销人员的诱导、朋友的劝说,都可能引发快速忠实的感染性消费。

6、女性是新鲜消费的敏感者

7、女性是时尚消费的引领者

8、女性是家庭消费的控制者

(四)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心理特征概述

1、追求物美价廉的消费心理

电商网(www. Toecom. com) 率先在全国开通了“特价热卖”栏目, 汇总了知名网站新浪、88

48、网猎、所有、酷必得等30 多个热卖信息。

2、追求方便、快捷的消费心理

在消费行为上表现为需要及时了解和购买到最新商品, 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

3、追求时尚商品的消费心理

4、追求个性化的消费心理

5、追求表现自我的消费心理

6、追求自主、独立的消费心理

7、追求躲避干扰的消费心理

8、追求文化品位的消费心理

(五)尊重习惯的包装策略

1、配套包装

女性的化妆品包等,均属于配套包装,这种包装既方便购买也方便使用。

2、系列包装

即将用途相似、品质相近或者同一品牌的商品,采用同一图案、色彩、形状的包装。这种不同商品的同一包装,能强化人的视觉,同时也可以借用某一商品的知名度来打开其他商品的销路。

3、分量包装

根据消费习惯、消费特点和家庭规模大小差异而设计不同容量的包装。如奶粉用大包装,内有小包装,一小包就是一天的食量。

4、惯用包装

即尊重消费者的传统观念,采用消费者喜欢并容易接受的包装。例如各种酒类的包装大多数采用透明的高颈玻璃瓶等。一般来说,家喻户晓的包装不要轻易改变。

(六)个性需求包装策略

1、高档包装

采用高级的包装材料、设计精美的包装造型和漂亮的包装装潢,给人以产品质优高档的感觉.

2、华丽包装

对于贵重的商品,如金银首饰、钻石珠宝、高级服装、古董古玩、精致艺术品等。一般采用富丽堂皇极感高贵的包装,做到使商品的本体价与由包装装潢所显示出来的“身份价格”相匹配。

3、分装与改装

(七)情感性包装策略

1、礼品包装

消费者对这类商品的包装习惯上要求华丽、典雅、体面,赋予一定的情意和社会象征意义。

2、趣味包装

企业在包装上采用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来体现趣味性和幽默感,以吸引消费者购买。

3、怀旧包装

这是为了迎合消费者追求返璞归真、怀念过去的商品包装形式。特别是一些历史悠久的有名商品更是如此。企业可以利用消费者这种心态进行怀旧包装。

(八)商品包装的心理功能

1、刺激功能

造型独特、新颖、精美的包装,可以引起消费者的浓厚兴趣,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情趣和欲望。

2、宣传功能

包装上的色彩和介绍生产厂家、使用说明等有关资料,恰恰构成了商品广告的一种形式,起到了宣传产品形象的作用,便于消费者比较、选择与购买。

3、享受功能

一些审美观念较强的消费者往往为精美的包装所吸引而购买商品。

第二篇: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教学设计

巫溪县尖山中学 王健

一、课题:《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是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与生活》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节第一框题。

二、教材分析:此知识点是本课的基本观点的基石,也是为了体现下一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引领和导入作用,又为第二单元学习生产做准备,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同时,消费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经济现象,从消费入手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对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经济生活的内容很感兴趣,对经济生活中的现象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和了解,上网收集资料的习惯正慢慢养成,动手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但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灵溪农村,信息量少,知识面窄,缺少对现象本质的深刻的分析,而且建构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识记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的学习,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五、教学重点:居民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六、教学难点: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七、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等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方法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今天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来探讨经济生活中“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这一知识点。

接下来,请看 “结婚三大件变奏曲”

(二)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

在上世纪70年代,结婚三大件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到了80年代结婚三大件有彩电、冰箱、洗衣机;到了90年代结婚三大件有空调、摩托车、家庭影院;到了21世纪结婚三大件有车子、电脑、房子。欣赏完三大件的变化,请同学们思考问题:为什么居民的消费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点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如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居民收入,消费心理,国家政策,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商品性能、质量、外观等。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教师活动:正如同学们所总结的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其最主要的因素是居民收入

1、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活动: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居民收入影响消费水平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多媒体展示:“我来当主角”,思考哪些因素导致了小旺对消费的犹豫?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得出结论:当前收入和未来收入影响小旺的消费水平。

教师活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可支配收入怎么理解呢?人们的收入并不都是人们直接可以支配的,而是要扣除个人所得税等之后,才能归个人自由支配。例:城镇职工在取得合法收入之后,除缴纳个人所得税外,还要扣除“三险一金”、“五险一金”等,余下的收入才可用于生活消费,即可支配收入。

教师小结:居民消费不仅受当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未来收入水平的影响。未来收入,即预期收入,就是人们对自己的未来收入的估计。如果预期收入高,消费水平可能就高,相反,预期收入低,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图片及数据:反映贫富差距,思考: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关系?

学生活动: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小结: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从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而言,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收入差距多大,社会两极分化严重,金钱就会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这部分有钱人的消费增长是有限的,而大部分的消费者因为受到经济状况的制约则不能提高消费水平。

课堂小结:因素影响消费水平最主要的因素是居民的收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居民的当前收入,第二是居民为了收入的预期,第三是收入的差距。除此之外,影响消费水平还有其他因素:如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重要因素:物价水平;主观因素:消费心理;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等。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态方面应还要自然一些;应和学生多一些互动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在多媒体的制作方面及具体的教学环节方面应还可以合理一些。

第三篇: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

题告开报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

1 选题的背景和目的

1.1 居民消费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居民消费在规模、水平和结构上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比较,也存在较大差距,同样说明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a.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差距不断扩大。b. 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长,会出现一个居民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c. 我国目前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由于各自所处消费环境、收入水平、消费观念及消费偏好不同,因而在消费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

1.2 研究的目的

消费支出是由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来决定的,而收入则是消费的根本基础.同时,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就可以相对提高居民的消费支出,促进我国经济实体的快速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是国民经济循环、发展的重要环节,研究消费结构的运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不仅是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政府调节经济、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消费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存在一定的差异,消费行为受重视程度也明显不同。居民消费是构成社会商品总需求的主体部分,而城镇居民的消费又是整个居民总消费中的最重要部分,若想增加消费,保持国民经济稳定、持久的增长,就必须对城镇居民消费现状和整体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结构的特征、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2.1影响我国的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2.1.1居民可支配的收入决定了其消费支出,收入是消费的根本基础,也是主要的消费影响因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得以提高,则其消费支出亦将相对地得以提高,进而很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实体的发展

2.1.2流动性约束影响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仍处于初期,其各方面均未健全,某些领域仍未有社会保障机制。此情况之下,居民对收入风险意识尤其是持久收入,逐渐得到加强。人们凭借以往经验难以确定其当前收入是持

久性的抑或是暂时性的,使得大部分人将当前收入当成是暂时性收入,故而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有所下降。同时,人们对其未来收入预期降低,导致持久收入下降。最终使得储蓄增长,可用资产减少。

2.1.3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居民教育支出的费用逐渐增大。教育改革一个直接的结果是促进了我国居民教育支出迅速增加。以及我国房价出现飞速上涨的现象,使得了居民购房压力日益增长。

2.2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主要通过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动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以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因变量,以其他可量化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这一社会现象进行数量化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政策评价和政策建议。

3 研究的方法及措施

3.1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方法

本课题核心方法为理论研究法,同时伴有文献研究,调查法,访问法和网络调查法等。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和所学的相应专业课本。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条件,逐步完成毕业论文。

3. 2提高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可能性措施:

3.2.1 加强收入结构性调控,缩小收入差距,刺激消费.毋庸置疑,收入为主要的消费影响因素。

3.2.2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改善城镇居民的消费. 加强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充分地利用好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失业人群的再就业;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合理地确定医疗费用的个人负担比例,扩大受保人群的覆盖面,改善城镇居民的“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返贫致贫现象;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3.2.3大力调控房地产市场,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 国家应该切实地调控好房地产市场,充分利用物业税等的政策手段,促使房价快速地回落到合理区间,避免房价回落缓慢对城镇居民消费心理负面抑制,扩大对自住房的需求,充分发挥好房地产业在拉动内需的积极作用。

3.2.4 相应规范我国现有的社会分配制度,以实现城镇居民的共同富裕.目前,我国

近些年来,在不同地区的收入分配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某些不合法因素的出现直接造成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拉大。因此,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将收入分配的距离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4 预期成果

通过搜集数据和分析出来的结果大体上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且对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及软件的使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参考文献

第四篇:陕西居民消费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2014年11月26日 来源:陕西省统计局

三大因素遏制陕西居民消费意愿

-----陕西居民消费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中央及地方一直致力于推进扩大和升级消费,促进经济转型,这是新形势下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坚强保障。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部署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会议提出一是要增加收入,让群众“能”消费;二要健全社保体系,让群众“敢”消费;三要改善消费环境,让群众“愿”消费。这三点要求将是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制定多措并举政策的关键。为真实反映陕西消费市场情况,了解影响当前全省居民消费意愿的因素,为省委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省局开展了陕西城乡居民消费问卷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由省局统一组织,省局各社会经济调查队负责实施调查。各调查队调查样本数为50个,其中,城镇和乡村分别调查25个样本,城镇可选取2-3个街道调查,乡村选取2-3个乡镇调查。调查样本县(市、区)分布为关中6个、陕北2个、陕南3个,分别是户县、耀州区、陇县、临渭区、华阴市、蒲城县、宝塔区、略阳县、西乡县、绥德县、洛南县。此次调查样本的选取多为中小县区,经济发达程度中等,较为真实的反映了陕西占比较大的中小城镇及乡村的消费水平。问卷调查共发放了551份,全部收回并均为有效问卷。

(一)调查对象的结构分布

通过对551名调查对象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呈现以下特点:

从调查对象性别来看,男性居民略多于女性居民,其中男性292人,占53%,女性259人,占47%;

从调查对象年龄看,中青年居多,其中30岁(不含30岁)以下的占14%,30岁至40岁(不含40岁)之间的占20.1%,40岁至50岁(不含50岁)之间的占31.8%,50岁至60岁(不含60岁)之间的占26.5%,60岁以上的占7.6%。

从调查对象职业看,从事农业生产的占比最大,受访的551人中,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占12.5%,企业人员占15.4%,务农人员占34.1%,个体人员占12.5%,务工人员占18%,退休人员占6.5%,待业人员1.0%。

从调查对象收入来源看,多一半居民为工资性收入,其中选择工资性收入的受访者占53.7%,选择种(养殖)植收入的受访者占27.2%,选择其他的受访者26.3%。

(二)调查结果的城乡差异

1. 收入水平反映出乡村居民明显低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调查显示,城镇受访者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5.8%,1000-3000元之间占45.3%,3000元及以上占48.9%;乡村受访者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41.5%,1000-3000元之间占44.7%,3000元及以上占13.8%。

2. 乡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相比收入升少降多。在增收调查中,城镇受访者收入比上年减少占16.7%,比上年增加占22.8%,与上年基本持平占60.5%;乡村受访者收入比上年减少占38.9%,比上年增加占24.7%,与上年基本持平占36.4%。

3. 城乡居民一致认为物价水平比较高。对物价的感受方面,58.3%的城镇受访者认为物价水平较高,12.3%认为物价水平很高,29.3%认为物价水平一般;55.3%的乡村受访者认为物价水平较高,14.9%选择物价水平很高,29.8%认为物价水平一般。

4. 网购率明显较低。从城镇受访者看,68.1%没有网购或者偶尔网购,27.2%经常网购,4.7%主要在网上购物;从乡村受访者看,92.7%没有网购或者偶尔网购,6.2%经常网购,1.1%主要在网上购物。城镇受访者网购明显多于乡村。综合起来,80.4%的受访者没有网购或者偶尔网购。本次调查对象多是县区级城镇及乡村,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对于新兴的商业网购业态,陕西的县乡级网购率明显较低。

5.中央八项规定对调查对象外出就餐带来影响。从城镇受访者看,37.0%外出就餐次数减少,6.9%外出就餐次数增加,56.1%外出就餐次数没变化;从乡村受访者看,28.4%外出就餐次数减少,10.2%外出就餐次数增加,61.4%外出就餐次数没变化。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减少外出就餐,对城镇和乡村受访者的影响区别不大。

6.乡村受访者日常购物方便度低于城镇。对生活用品购买便利程度调查显示,城镇受访者89.1%认为方便,2.2%认为不方便,9.1%认为一般;从乡村受访者看,65.5%认为方便,12.7%认为不方便,21.5%认为一般,乡村受访者感到购物不方便度高于城镇。

7、商业网络的触角还需延伸。调查显示,对家具和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74.8%的受访者选择在县城购物,20.3%的受访者选择在地级市购物,只有1.1%的受访者选择省会城市购物,另有1.6%的受访者选择乡镇购物。由此可见,随着“家电下乡”、“建材下乡”等消费政策的实施,家具及家电的销售网络在小城镇及乡村正在逐步建立,给城乡居民购物带来了便利,对居民的消费意愿影响减少。同时,调查还表明,有83.3%乡村居民选择在县城购买家具及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乡镇的商业网点还相对较少,发展明显不足,亟需加快对乡镇商业网络的建设。

二、影响当前全省居民消费意愿的三大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价格、收入、商品质量成为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的三大因素,55.7%受访者选择收入因素,76.2%受访者选择价格因素,59.2%受访者选择商品质量因素,只有8.5%受访者选择购物环境因素,另有3.8%受访者选择其他因素(主要是注重品牌、根据需要消费)。

影响受访者消费的主要因素情况

(一)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根据调查结果,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22.5%,1000-3000元之间占45.4%,3000元及以上占31.4%,收入总体较低。受访的551人中,收入比上年减少占27.8%,比上年增加占23.8%,与上年基本持平占48.5%。在受访者中55.8%选择收入是影响自己消费的主要因素。在高物价的情况下,而收入总体水平不高,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造成居民的购买力受到限制且难以提高。

调查对象月平均收入占比情况

(二)物价水平成为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56.8%的受访者认为物价水平较高,13.6%的受访者选择物价水平很高,29.6%的受访者认为物价水平一般,说明三分之二的受访者对物价水平的感受都是较高。同时,受访者中76.2%的人选择价格是影响自己消费的主要因素。

物价水平选择情况

(三)质量因素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59.2%的受访者选择商品质量是影响自己消费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毒奶粉”、“地沟油”等假冒伪劣商品事件时有发生,消费环境、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消费者因为担心买到不合格的产品,而减少了正常的消费,极大的影响了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信心,影响了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对策建议

(一)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大众消费能力。要解决“能消费”的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居民收入。那么首先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从整体面上促进增收。其次要促进中低收入阶层人员收入,包括促进农民增收,使得中低收入阶层人员收入增长水平至少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步,随后快于经济增长。高收入阶层的基本消费已经饱和,增加的收入更多会用来投资。中低收入阶层人员收入增长以后,更多地会将收入用于消费。因此,要高度重视中低收入阶层人员的收入增长,这样才能有效的提振消费。

(二)进一步加强社会化保障体系建设。要解决“敢消费”的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如果收入增加了,但是人们还不愿意进行消费,都用来储蓄或者投资,那么提振消费的目标依然无从实现。其中敢不敢消费就涉及到社会保障,很多人为什么不敢消费,是因为有后顾之忧,看病怕医保不够、养老怕养老金太低、房价太高还要通过储蓄足够的钱来购买,所以只有社会保障体系从各个方面得到完善,覆盖面更广、更宽,才能让人们“敢”消费。

(三)科学建设、严格管理各类消费市场。要解决“愿消费”的问题,除了提高收入,消除后顾之忧外,还要解决产品、服务、环境的质量。很多人往往消费之后,买不到好产品,得不到好服务,受到诚信方面的影响,消费体验差,就会不愿意再去消费。要改善消费环境,让大家吃的放心,用的放心,消费倾向才会提升。

(四)加强商业网点建设,线上线下齐头发展。一方面,提档升级现有商品市场体系,加快乡镇商业网点建设,延伸乡村消费;另一方面,推进乡镇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乡镇网络使用费用。同时,拓展快递业乡镇业务,解决快递最后1公里问题,最终形成城市乡村、线上线下齐头发展,方便全省百姓消费,繁荣陕西消费市场。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整理)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摘要】

一、消费者行为的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

三、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流因素——大学生消费属性 、

四、指导大学生科学消费的对策。

正文

一、消费者行为的意义:

⒈研究消费行为可以指导设计新产品和改进现有产品; ⒉研究消费行为可以有效地指导市场策略,包括市场的细分、广告、商标的 设计和价格、零售渠道等的确定; ⒊为政府部门制定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政策和法律提供科学资料; ⒋为促进对外贸易服务; ⒌了解消费行为的知识对消费者自己亦有好处。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现今消费局势 下,大学生已成为引导消费潮流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 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就显得尤 为重要。

(一)消费方式已经进入网络电子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 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 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 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那么在消费方式上是怎样的状况呢?在调查中发现,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 大学生的

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许多大学生都有校园 IC 卡、交通 IC 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刷卡”时代使大学生的消费 行为潇潇洒洒。

(二)消费多元化倾向 21 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 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 已不是首选的, 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 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 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 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 “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 的渴望。

(三)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 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 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 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 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谈恋爱等诸多因 素的影响,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更会注重自己的形 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三)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 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 的消费项目。有调查表明学生手机拥有率不低于 4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 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再次是 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

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 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 的第三大因素。 至于名牌产品, 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 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 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 活的需要。

三、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流因素——大学生消费属性

据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定义:消费者行为是“感情、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 素之间的动态互动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换职能的行为基础”。在大学校园 里情感丰富的学子们的消费行为必然有其诸多的表现:

(一)情感消费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阶层,其消费行为体现出追求新潮、时尚、情趣的 特点。换言之,大学生对世界的认识更多的是感性认识, 当外面的某个事物被他们感知并激发起他们的情感时, 他们会如醉如痴地紧紧追 随。 因此,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更容易受到情感的支配, 更容易跟着感觉走。 其次, 大学生的自主独立性逐渐增强, 依附和从众心理不断减低。 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 大学生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情感和直觉因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情感和理 智相撞击时, 一般偏重于情感, 容易感情用事。 同时, 大学生在消费中的情感“两 极性”心理也非常明显,肯定与否定都比较明确,强度也比较大。某种商品只要 符合个人需要和兴趣,引起肯定的情感,便会形成对商品的偏爱和追求之心;反 之,就会产生一种否定和抵触的情感。

(二)形象消费 消费者在现代社会中代表着什么?一切,或者几乎是一切。今天的莘莘学子 们追求新颖,需求 多样,引领消费时

尚,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里,在表现自我, 彰显个性的今天,他们比任何一个群体,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时候更重视、在意自 己的外表形象,并为此不惜代价。护肤品、美白祛斑用品、美体保健用品等等方 面的消费,在她们眼中已是司空见惯了。此外,人力资源的过剩和就业压力的加 大,也是大学生们重视形象消费的原因之一。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 一些用人企业和单位采取“年龄歧视”和“相貌歧视”的用人政策。例如,在许 多公司和单位的招聘广告中,公开宣布不招 35 岁以上的应聘者,有的连身高和 长相也有苛刻的的要求。于是,为了掩盖形象缺点、增加形象魅力,即将走出象 牙塔的大学生们不得不重视形象消费。

四、指导大学生科学消费的对策

大学生消费观上的成熟是其成人和成才的重要一环, 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 消费观需全社会努力, 而高校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和养成科学理财能力 方面,应该起主要作用。

(一)培养大学生的经济独立能力。大学生正处在求学阶段,受自身时间和能力 的限制,加之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使得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家庭,父母应 该根据学校和孩子学习、生活及家庭的经济状况有计划、有节制地供给费用;同 时应该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或家教,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培养他们的经 济独立能力。 这样可以使大学生们懂得“钱来之不易”, 从而在消费上更加理性。

(二)开展以科学消费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成 为大学生消费习惯培养的重要平台。校园文化倡导科学消费,则大学生在这种消 费氛围中耳濡目染,

必然会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 活动强化校园文化氛围, 如开展诚信主题教育、 感恩主题教育、 社会实践等活动, 培养大学生对父母、社会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另外,可通过多种 宣传方式如宣传栏、校园网、校报等传播媒介进行直观形象的消费宣传,树立正 确的消费舆论和导向,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上一篇:研学旅行工作方案下一篇:优秀教师综合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