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论文范文

2022-05-10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目标管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因素,其中包含多个不同类型的施工项目,堤围就是水利工程的屏障工程项目。能否做好堤围管理工作,会对堤防安全和度汛工作效果造成直接影响。一旦堤围管理出现问题,就会加大产生堤围故障的概率,导致堤围在汛期违无法发挥防洪抗汛功能,进而就会对堤围附近的土地和人们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第一篇:目标管理论文范文

目标管理与标杆管理的模式比较

摘要:目标管理和标杆管理是源于美国企业和管理界的两个科学概念,也是现代绩效管理的两种主要方法,更是与我国传统文化和实际工作紧密关联的两大经世理念和应用技术。这两种绩效管理模式的技术要素主要包括起源与内涵、特色与优势、导入与实施、问题与对策、借鉴与应用等五个层面,探究和比较两者的模式差异与精神共核,可以为企业和组织的绩效管理工作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启示。

关键词:绩效管理 目标管理 标杆管理 模式比较

一、起源与内涵

(一)目标管理的起源与内涵

目标管理(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这一概念最早源于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实践》一书,此后20世纪60—70年代风靡于美国经济和管理界,80年代进入我国并得到较好应用。目标管理是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在实际工作中也被称作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它主张在企业和组织员工积极参与、互动交流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过程中借助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的方法,“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目标管理是通过确定目标、制定措施、分解目标、落实措施、安排进度、组织实施、考核反馈等系统自我控制手段实现企业和组织经营目标的科学管理方法,其本质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进而促使企业、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也是现代绩效管理的思想基石。

(二)标杆管理的起源与内涵

标杆管理(Benchmarking Management)源于企业的管理实践,也常被译为标杆法、标杆超标法、水平对比法、基准考核法等。早在公元前4世纪时,古老的中国就诞生了标杆管理思想,如《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事实上,西方学者也将《孙子兵法》视作标杆管理的理论基础。但系统化、理论化的标杆管理则由美国施乐公司首创于1979年。标杆,即Benchmark,最早是指测量中的参考点标记,在此引申为某一领域的“行业之最”或“同业之冠”。标杆管理是一项通过比较、模仿和创新来提升企业或组织竞争实力的过程,是不断寻找和研究行业内外一流知名企业或组织的最佳实践,以此为标杆,将本企业或组织的产品、服务和管理实况与这些标杆进行定量化考核和比较,分析标杆企业和组织达到优秀水平的原因和过程,并结合自身实际予以创造性地学习、借鉴和改进,从而创造高绩效或赶超一流企业和组织的动态循环管理过程。

二、特色与优势

(一)目标管理的特色与优势

目标管理的良好应用效果主要取决于它的三大科学理论依据,即系统论、控制论和动机论:系统论使人们从战略角度对目标管理进行全面研究,帮助人们认清目标管理各个问题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和影响,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分解目标,保证管理的动态性和循环性;控制论促使管理者在宏观基点上对输入的目标要求和输出的目标状态进行比较,积极实施目标过程管理,查找偏差,采取措施,巩固目标,并以目标达成程度来测评管理活动的效果,保证管理的现实性和成效性;动机论强调目标的激励作用,重视“人性”,以和谐和民主的管理方式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作性,齐心协力实现企业和组织目标,保证管理的民主性和自觉性。因此,目标管理在实践中往往具有任务明确、激励持久、管理有效、控制有度的方法论优势,能够保证绩效管理系统的自我驱动、自我监控、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标杆管理的特色与优势

标杆管理与其它管理工具一样,旨在改善和提升营运绩效,但却具有以下独特功能:一是追求卓越,挑战极限。标杆管理本身就是一个通过广泛的观摩研究来追求卓越的过程,是挖掘人生潜力、挑战生命极限和创造人间奇迹的创举;二是流程再造,模仿创新。标杆管理不局限于传统的只注重结果或产品优劣评比的“竞争者分析”方法,而是着重分析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流程,并有针对性地强化和优化,是追本溯源、深度思考和流程再造的模仿创新过程;三是持续改善,循环再生。标杆管理特别强调持续改善的观念,它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而是持续开展最佳作业典范的调查分析行动和永无止境的追求完美的过程;四是创造优势,崇尚竞争。标杆管理前期的信息收集资讯和后期的流程剖析再造功能是企业和组织创造竞争性优势和塑造核心竞争力的捷径;五是主动学习,推陈出新。标杆管理的标杆比较和再造法有助于员工打破现状、克服不足、主动学习、适应变化,建立一个能够熟练获取、传递和创造知识的学习型组织。

三、导入与实施

(一)目标管理的导入与实施

导入目标管理的必要条件:第一,明确的组织战略。目标管理首先要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制定完整的组织发展战略,再依据战略目标进行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和规划;第二,协作的组织文化。目标管理的实施需要有团队精神的企业文化,促使员工相互团结、共同努力完成既定目标;第三,开放的组织结构。目标管理需要管理者建立一种与员工互动的平台,使员工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以合适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与领导互动;第四,有效的组织反馈。目标管理需要管理人员以事业成就为人生方向,通过及时监控、反馈、修正和决策来保证自己和员工的行动始终朝向预定目标。实施目标管理的推进步骤:第一步,设定系统绩效目标,即上下级共同确定各个层级所要达到的绩效目标。这些目标必须具有上下级员工的一致认同性、必须少而精、必须符合SMART原则,即specific(具体性),measurable(可度量性),attainable(可获得性);realistic(现实可行性)和time-bound(时限性);第二步,制定达标时间框架,通过双向沟通的方式确定绩效目标的达成时间,并将绩效目标划分为重要又紧迫、重要但不紧迫、紧迫但不重要、既不重要也不紧迫四个象限,有效约束员工行为,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第三步,比较实际绩效结果与预定绩效目标的异同,查找未达标或已超标的原因,以确定下一步的培训重点和需求,以及调整下一阶段的绩效指标;第四步,制定新指标及达标的新战略。上一阶段的达标者将直接晋级,未达标者将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继续完成已定工作。

(二)标杆管理的导入与实施

导入标杆管理的必要条件:高层管理者的兴趣与支持;对国家、产业、企业或组织运行规则和改进要求的充分了解;有推陈出新的发展思维和合作共享的坦诚态度;具备将企业或组织运作目标与国家宏观战略对接融通的能力;有及时集成和共享各类信息的能力;有致力于满足顾客需求的核心职业能力;有追求高附加值的经营思想;能熟练掌控与标杆管理及市场竞争有关的商业常识,如:不向竞争者索要敏感数据、不讨论定价或成本等敏感话题、不向外贬低竞争者的商务活动等。实施标杆管理的推进步骤:第一步,界定标杆管理主题,即界定顾客群体及其需求,诊断并制定一份顾客需求摘要,以决定标杆管理的进度、行动范围和资源分配等问题,最后针对标杆主题生成相关衡量指标;第二步,组建标杆管理团队,依据标杆主题确定标杆管理团队成员,其基本原则是成员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不可或缺的人格气质,在专长和技能上具备多元化与互补性;第三步,选定标杆管理伙伴,即选定最佳行业作业典范作为学习和合作的伙伴,并设定切合实际的管理目标;第四步,整合标杆管理资讯,即采用访谈、问卷、媒介、档案等方式实地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标杆信息资源,确定目前绩效与期望绩效之间的差距及其弥补措施;第五步,采取实际改革行动,以达到或超越标杆,并依据既定绩效指标评估行动的成效。

四、问题与对策

(一)目标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目标管理的优势与特色也决定了它的劣势与问题:一是短期目标倾向突出,长期目标设定困难。由于短期目标现实可感、易于分解、见效迅速,而长期目标抽象复杂、深远博大、难以企及,在绩效考核实践中,企业和组织往往注重制定和实现短期目标,如年度目标、季度目标、月份目标等,对关乎企业战略发展和组织价值使命的长期目标则避重就轻或虚放空置,最终使企业和组织搁浅迷航、从众流俗;二是目标理据过于乐观,实践行为缺乏指导。目标管理的三大理据对员工的动机和人性的弱点作了过于乐观的假设,崇尚人的主观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相信人的自律、自觉和自治,但在面临实际困难时,常人往往会选择“机会主义”,在监督不力、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则表现得更为突出;三是商定目标耗费成本,统一目标困难重重。目标管理强调通过层层沟通的方式统一思想、确定目标,但这是一件耗时费力的、关乎人性人心的庞大工程,不仅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重重障碍,比如在制定部门和个人的绩效目标时,很难摆脱人情观念、本位主义和功利思想。面对上述问题,企业和组织在绩效考核工作中,不能仅仅迷恋于单一的目标管理考核模式,而应兼纳其它模式,博采众长、为己所用。

(二)标杆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标杆管理实践中遭遇的普遍困惑和主要问题是:在企业和组织效率上升的同时,利润或效益却在下降;学得越快,竞争优势越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忽视切合实际的创新。单纯的标杆管理往往只注重模仿、学习和超越,缺少符合自身实际和特色的创新,从而导致企业竞争战略趋同,使得单个企业或组织的运作效率大幅提升,但相互间的相对效率差距却日益缩小,利润空间日趋单薄,最终陷入无休止的追赶游戏和恶性循环之中;二是踏入认识及操作误区。常见误区主要有:混淆标杆管理和调查,前者着重探寻的是调查数据背后的内在机理;从众选择标杆对象,即未能有效辨别自己的标杆对象,盲目追随其它企业或组织选定的标杆;忽视客户需求和感受,使顾客逐渐流失;组织系统过于庞杂而失控,标杆管理是持续渐进的过程,在实践中最好选择某一系统的部分流程和任务,步步为营、逐步推进,不可好高骛远、一蹴而就;战略目标定位不准,主要表现为选择的标杆主题与整体战略目标不一致,从而引发内部矛盾和斗争;前期准备工作不实,即未充分了解自己的绩效水平,基准对象选择不当,难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五、借鉴与应用

(一)目标管理的借鉴与应用

目前国内企业和组织已普遍借鉴和使用基于目标管理的绩效考核技术改进管理工作,并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中国应用模式:一是目标管理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贯通。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治国经世理念,崇尚“诚信、友善、和谐”的核心价值观,这与目标管理推崇的“人人都可以成为有责任心的员工”的理论假设和“自觉、自律、自治”的管理理念是相通相容的,都表现为对人性优点的深层召唤,在国人心中激荡出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二是目标管理思想弥补了中国道家文化的缺陷。在中国社会占据重要席位的道家文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定额定量,这种传统的“柔性德性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所必须的“刚性制度管理”反差明显,而目标管理的精确计量思想能够有针对性地弥补这一缺陷,及时奉送“科学管理”的优势,打造“洋为中用”的融通管理模式;三是目标管理与科学发展观相容相生。目标管理突出系统的目标导向,而科学发展观强调动态的良性发展,两者的结合凝炼出了中国式目标管理的特色:不断质疑目标,寻求平衡路径,通过个体的进步获取组织的发展,通过良性循环保证生态平衡,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构筑天人合一的绿色世界。

(二)标杆管理的借鉴与应用

标杆管理是企业和组织业绩评价与改善的有力工具,目前在我国尚处于推介和引进阶段,其成熟应用还需下述努力:一是实现标杆管理的组织化和制度化。标杆管理不是一项权宜之计,还需一套稳定的组织保证系统、常设的标杆管理机构和专职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等,保证标杆管理工作的有条不紊、动态跟踪和持续改善特性;二是培育一种标杆管理文化。首先从高层做起,管理者应真正关心企业和组织的前途与命运,树立创新意识和革新思想。其次,通过教育激励、互动沟通等方式,促使全体员工树立标杆意识,在企业和组织中营造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氛围;此外,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员工开展岗前、岗中和岗后培训,灌输标杆管理文化精髓,植入标杆管理典型行动;最后,加强企业和组织的伦理文化建设,培育一种公平竞争的标杆管理文化;三是加快标杆管理网络资源库建设。标杆管理理论的实践推广和应用有赖于标杆管理网络资源库的建设,这一实践在国外已相当普及,而国内的经验和努力都明显不足,加快标杆管理资源库建设已成为国内企业和组织规范化开展标杆管理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Balm,G.J.Benchmarking:Gui-

de for Becoming and Staying the Best of the Best [M]. QPMA Press,1998

[2]方振邦,孙一平.绩效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第2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4][美]加里·德斯勒著,刘昕译.人力资源管理(第1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美]杰里·W·吉雷,安·梅楚尼奇著,康青译.组织学习、绩效与变革:战略人力资源开发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本文系2014年度衢州市市级社科规划课题“衢州奔跑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绩效管理视角”(课题编号: 14QSKG02LX)阶段性成果〕

(杨修平,1979年生,湖北竹溪人,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与外语教育)

作者:杨修平

第二篇:堤围管理现状与目标管理对策研究

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因素,其中包含多个不同类型的施工项目,堤围就是水利工程的屏障工程项目。能否做好堤围管理工作,会对堤防安全和度汛工作效果造成直接影响。一旦堤围管理出现问题,就会加大产生堤围故障的概率,导致堤围在汛期违无法发挥防洪抗汛功能,进而就会对堤围附近的土地和人们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这就要结合堤围管理现状,制定符合要求的目标管理对策,在提升堤围管理水平的基础上,保证现有的堤围管理体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关键词:堤围管理;水利工程;防洪抗汛;目标管理

[引言]在对“堤围”进行分析之后,了解到堤围是围绕河、海边缘构筑的堤,具有保护堤内区域的屏障作用。一旦堤围受损,在发生洪水或是大潮时,决口有可能会受到损害,严重一些还会对堤围保护范围内的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不可否认,堤围管理工作非常关键,其与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紧密关联。目前各地着政府非常重视堤围安全,通过不断加大各方面投入力度的方式,提高堤围防灾减灾能力,但是在实际开展堤围管理工作时存在违法行为,一旦忽视管理工作,就会对堤围安全造成影响。这就要结合具体状况,制定针对性目标管理对策,减少堤围管理问题带来的各项影响。本文从堤围管理现状入手,展开阐述,针对如何高效落实目标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探讨。

1堤围管理现状

1.1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管理机制不健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及各个省市的水利工程管理条例,都已经颁发并实施多年,但是还是有一些部门在实际开展堤围管理工作时,没能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各项管理要求,无形中对堤围管理效果造成严重影响。现阶段的堤围管理工作,缺乏完善的法律发挥和管理机制,具体表现为堤围保护范围缺乏明确性;对侵占堤围的违法行为管控力度小;堤围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權不统一,这些问题都难以保证堤围管理效率和质量,需要针对性处理。

1.2堤顶路面违规行驶,存在堤围下沉和受损问题

设计堤防堤定道路的目标,主要 就是用来防汛抢险车辆日常管理、堤防抢险等,其并不是为人们交通出行提供便利的[1]。在社会整体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的趋势下,各个城市的交通运输压力随之增加,很多车辆甚至还开上了堤顶道路。针对此种状况,在一些堤段设置相应的限制设施等,以此来防止超重车进入到堤顶道路上,但是防堤设施还是受到人为破坏。加之,地方顺河道或是海湾处设置较多弯道,这一现象不符合道路交通标准要求,所以车辆在堤顶道路上行驶,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在这些情况的影响下,地方设施受到严重破坏,进而就会发生地面裂开和堤防沉降等多项问题,影响堤围发挥安全度汛、防洪功能。

1.3 大面积侵占堤围保护范围,无法保证堤防安全

在堤防保护范围缺乏明确性、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等因素的影响下,近年来堤围保护范围被大量侵占。比如:存在在堤围外测平台种植水果和蔬菜、在内测平台搭建构筑物、随意侵占用地、在河道滩涂上违规设置堆场存放砂石等货物问题。这些违规操作,会对堤围安全和行洪顺畅性造成影响[2]。主要就是因为这些问题,既与水利和水务部门具有直接关联,也会涉及国土、交通、环境保护、城建等多个部门的工作,这些部门之前缺乏沟通,执法工作难度大,导致无法彻底解决违规问题,严重影响堤围管理成效。

2堤围目标管理对策

2.1细致分析目标管理方式,合理划分阶段性目标

细致研究“目标管理”思想,可知其主要就是将目标作为导向、以人为核心、将成果作为标准,适应组织领导者对最终结果提出的要求。在实际开展管理工作期间,结合管理问题,制定针对性的目标管理对策,既能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也能满足组织领导者要求。不仅如此,目标管理理念,着重强调改进组织结构、细致划分工作职责,这样能够防止产生授权不够和职责不明等问题。

目标管理对策,比较适用于容易确定管理目标、绩效便于衡量的组织管理工作,即便目标管理方式具有诸多应用优势,也会在一些特殊状况下无法精准量化目标。基于此,为了能够显著降低目标管理风险,就要将目标划分到各个阶段,从而形成“阶段性目标”。在将大目标变为小目标之后,不仅管理目标变得非常清晰,也变得非常容易实现。在开展堤围管理工作时,应用目标管理对策,在每完成一个阶段的管理目标之后,对比结果与目标,精准找出二者存在的差异,为后续实现下一个阶段的管理目标提供保障。除此之外,依据已经完成阶段的数据,绘制出相对应的趋势图,获取最终管理目标中具体需要改进的方式[3]。目标管理对策,是提升堤围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持续性改进的方式,组织达成目标,逐步激励堤围管理人员高效工作。

2.2完善堤围管理制度,确定堤围管理目标

为了能够有效解决堤围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不统一问题,就要充分利用“三权合一、统一管理”等方式做好各项工作。

一是堤围管理部门全面结合现有的法律法规,独立承担制定堤围管理细则工作,确定堤围保护范围,具体规定堤围保护范围内的区域,不能被任何单位或是个人侵占,对于实际保护区域内侵占的土地而言,要通过征收的方式作为政府固定资产。二是堤围管理部门,遵循统一原则,统一调配人、物、财等多个方面的资源。做好这项工作,不能能够确定具有针对应的目标管理方法和考核方式,也能防止在堤围管理过程中,出现相互推诿和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三是结合具体状况,赋予适当的执法权。考虑到堤围管理部门如果只具备检查权,不具备执法权,极易产生违法违规问题,并且在此种状况下,只能下发“停建”通知,之后才能逐级向上级请示。在经过这些环节之后,在真正采取措施期间违建工程已经形成相应规模,甚至还会增加执法难度。在解决这一问题期间,赋予堤围管理部门相应的执法权,能够及时处理违建问题,甚至也能降低违建影响程度,便于违建人员接受执法结果。四是完善堤围管理制度,注重开展堤防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如积极主动的开展水法规宣传工作,有效减少违法违建问题。

2.3实行管、养分离,细化堤围目标管理责任制

管、养分离这项工作至关重要,主要因为其是堤防运行管理与维修养护,在结构、人员、经费等多个方面的分离表现。如果想要将堤防维系养护工作推向市场,就要及构建具有精简、高效特征的堤围管理机构。管、养分离措施的有点较多,如可以降低堤围运行管理成本、提升堤围管理效率。基于此,积极引入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调动维修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显著提升维修养护质量。在遵循“目标管理原则”进行操作时,一般都是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对于细化堤围目标管理责任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构建完善的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做好定编、定职位、定岗、定责工作。

二是科学调整堤围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加快堤围管理人员更新换代速度[4]。

三是在将维修养护人眼分离出去之后,注重构建专业能力强的维修养护经济实体,全方位实施合同号化管理工作,精准确定堤围管理目标和管理职责。

四是严格遵循“谁受益,谁负责”原则,开展经费管理工作。比如:全面依据受益大小,由受益的单位、企业、个人分摊相应费用。除此之外,对于堤围管理单位而言,在此期间也要制定管理目标,并要做好目标分解和划分工作,保证日常管理过程中各项细节工作和训堤检查工作具有细致性;为负责维修养护工作的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正确指导业务,严格按照时间要求检验堤围维修养护效果。

2.4 突顯改进工作持续性,逐步完善管理内容

堤围管理人员在应用目标管理方式期间,会涉及到多个不同环节,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通过持续性改进的方式,达到最终管理目标。依据管理工作特征,分阶段的检验管理目标完成效果,给予工作质量逐步提升的工作人员相应鼓励,对存在问题的工作人员进行批评教育。为了能够彻底解决违规操作问题,就要联合交警部门规范地方行车管理行为、联合城建和城管部门,拆除违法违建的构筑物等,在有效解决交通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堤围管理内容。

结束语:

总之,堤围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否则将难以保证堤围充分发挥抗洪度汛功能。这就要细致分析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堤顶路面违规行驶、大面积侵占堤围保护范围等问题发生原因,结合新型堤围管理要求,充分利用目标管理方式,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使堤围真正成为防洪度汛的放心工程,从而降低各项损失。

参考文献

[1]邱香美. 水利工程堤围加固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J]. 珠江水运,2021(7):54-55.

[2]王伟雄. 思考堤围常见问题及其加固技术[J]. 数码设计(下),2021,10(2):82-83.

[3]刘明. 中山市水利工程堤围加固施工技术分析[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1,50(2):34-35.

[4]王文成. 水利工程堤围加固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J]. 价值工程,2021,40(18):128-129.

作者:黄池胜

第三篇:目标管理下的煤矿企业绩效管理

【摘要】基于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各项科学技术也取得了可观的发展,大幅度加快了行业改革以及更替的脚步。尤其是随着多种新型能源的逐渐开发以及涌现,提升了以往能源企业发展的难度,其中,由于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煤矿企业所需要承受的市场压力越来越大。本文将对目标管理下的煤矿企业绩效管理加以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目标管理 煤矿企业 绩效管理

当今时代背景下,各企业想要实施有效发展,其采取的主要途径之一为,进行全面且高质量的绩效管理,其中,绩效管理不僅是各企业中较为关键的管理制度之一,其也是可促进行业以及企业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最大的特点为具备较高的灵活性。从目标管理角度,对煤矿企业的绩效管理实施合理分析,有利于相应各企业探寻出新的发展方向及策略。

一、促进煤矿企业绩效管理质量提升的意义

绩效管理,简而言之为,企业以每个部门及全体员工实际工作情况为基础,实施绩效方案设计以及考核等操作,并依照相应的考核结果对部门及员工实施有效评价的方式。通常情况下,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企业中的每个成员个体均需要参与到其中,且此类管理方式的最大特点为,具备循环性。同时,煤矿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员工个体及企业的整体绩效提升,进而可以更好的实现所设计目标[1]。

绩效管理可以具体划分绩效辅导以及绩效考核等,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均需要优先实施目标组织操作,所以,也可以将绩效管理称之为目标管理。我国煤矿企业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且据相关实践表明,在其发展时,普遍会受到多种社会以及环境条件的制约,同时,也存在所制定的管理制度缺乏有效性以及合理性的问题。然而,基于当今时代背景下的煤矿企业,想要实施高质量的发展,理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对自身发展模式及绩效管理体系、方式等进行有效的创新以及改良,并需要注重在具体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以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为基础,并通过预测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等的方式,对所实施的绩效管理体系及手段进行优化以及改良。

二、目标管理下的煤矿企业绩效管理有效策略

(一)以企业现实状况为基础,创设完善的目标管理体系

以目标管理为视角,促进煤矿企业绩效管理质量提升,理应注重以企业的现实发展状况为基础,创设出完善且具备较高实效性的目标管理模式。其中,对煤矿企业实施目标管理的主要目的为,以促进目标的实现为重点,使得企业中的全体成员均可以更好的明晰自身责任,进而将自身职能更好的发挥出来[2]。

所以,第一,需要明晰绩效管理重心,设计出想要实现的目标;第二,应依照企业的现实发展状况,对目标实施科学划分,随后要求企业中的每一位成员对其进行严格贯彻;第三,对目标管理的成效实施合理的考核以及实时反馈。其中,通过将目标管理工作中每个项目与绩效管理中的项目实施有效结合的方式,就可以创设出一套完整且具备较高可行性的绩效考核体系,有助于促进企业中各部门之间更好的沟通以及合作,大幅度降低人员及部门间产生矛盾的可能性。同时,也应注重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员工的工作目标实施合理融合,有利于大幅度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进而促进煤矿企业的整体经营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提升。

此外,由于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性质使然,其发展具备一定的循环性,从基于目标管理视角下的管理角度分析来看,煤矿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经由创设出具备较高可调整性以及循环性的生产管理体系的方式,使得企业中每一个部门的目标设计工作不断趋于规范化,并要求员工以所设计目标为准则,随后再对每个部门中的目标实施有效的划分操作,使其可以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身上,有助于促进员工更好的依照绩效管理中的考核要求,更高效率的完成自身工作。最后,在具体实施绩效管理时,也应重视对每个员工个体的真实想法以及反馈意见进行收集、分析、整合,并以相应的整合资料为基础,对所设计的目标实施优化以及改良,同时,应在目标执行的过程,采取有效的监管以及反馈手段,有助于促使绩效管理体系更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实效性作用。

(二)将目标管理体系与煤矿企业绩效管理合理融合

绩效管理的基础性目的在于,促进企业战略目标更全面、高效的实现。所以,以目标管理为视角,煤矿企业所实施的绩效管理,应可以对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实施有效管控,并应在实际的管控工作实施时,对各相应部门实施高质量的绩效管理目标审查,并经由设计出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及指标等方式,使得企业的目标管理,可以与绩效管理进行有效融合[3]。

同时,需要着重于将所设计的高效目标管理体系,与企业绩效管理现实工作相互结合,并应以企业的现实发展状况为基础,充分考量企业中的目标成本以及员工工资等因素的影响,再通过对企业整体发展目标实施合理分析的方式,建立起具备较高可行性以及统一性的目标体系,最后经由充分发挥该体系所具有实效性的方式,推进煤矿企业绩效管理目标的实现进程,此外,也应基于该体系,对企业中每一个员工个体的绩效成绩与企业整体的绩效水平实施合理测评,以及对企业的目标完成过程实施细致化监督以及管控,有助于促使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不断趋于规范化以及有效化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市场发展的模式变化以及速度加快,如何有效提升绩效管理质量以及创设出一套具备较高实效性的绩效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了现如今各煤矿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且经由上述方式,可有效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对提升其经济效益以及生产经营效率、质量也就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衣长,龚伟,吴林峰.实施煤矿企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促进煤矿防雷安全[J].能源与环境,2017(05):103-104+107.

[2]张同全,石环环,程文霞.煤矿企业一线员工过度劳动的影响因素、形成机理与治理[N].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7,31(03):14-19+64.

[3]朱砚秋.基于拉开档次法与支持向量机的煤矿重大事故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模型[D].安徽理工大学,2017.

作者:黄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