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改革初探

2022-09-11

《管理学原理》是教育部指定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是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 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 使学生对管理这门艺术性很强的科学有一个基本而系统的认识, 为下一步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正因为《管理学原理》是关于管理学一般原理学习的专业基础课, 理论性较强, 且学生一般都没有在企事业单位的工作经验, 对于管理并没有直观的认识。如何结合高职学生培养的要求和特点, 加强与实际管理工作的联系, 从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成了课程开发的重点和难点。笔者作为《管理学原理》校级精品课程的负责人, 提出并主持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现将有关心得总结如下, 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传统课程教学模式

1.1 课程教学整体设计

传统的教学在整体把握上, 就是通常在开学初每个教师填写的《学期授课计划》。这是参照教务处发放的学期校历表, 按照教材的章节, 从第一章开始到最后, 每次课讲授若干节, 依次安排理论教学, 其中也许对部分章节进行删减或增补。

1.2 单元 (一次课) 教学设计

首先是确定书本上本节课程的知识点。然后是确定重点、难点, 最后按照先后顺序, 将概念、理论讲解清楚, 再配合一些习题或案例, 最后布置作业。这就是比较完整的课堂单元教学设计。

学位, 资助获奖的导师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或交流。

4结语

要建立和稳定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 我们必须从关心新手教师的成长入手。导师制这种培训模式充分利用校内资源, 立足校内本岗, 增多教育教学实践, 是一种最直接、最灵活、最经济而且最有效的培训方式。在我国现阶段高校培训经费不足的情况下, 导师制不失为一条适应形势需要, 切实可行的路子。

参考文献

[1]徐碧美.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按理

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4.

以上就是本人 (也是绝大多数教师) 教学设计的一般做法, 其主要表现:一是以知识为中心, 紧紧围绕教科书或学科知识体系组织教学, 忽视职业岗位的现实需要, 没有突出职业能力目标的中心地位;二是以教师为主体, 教师以讲授为主, 学生缺少动手机会,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的平台或载体;三是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训练相分离, 讲课与实训相脱离, 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违背知识认知与能力形成的内在规律;四是课程考核主要是期末卷面考试, 考核内容主要是知识理论, 逼得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种教学的后果是学生兴趣了无, 课堂效率低下, 教师墨守成规, 教学能力止步不前。

为此, 针对高职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不足, 我们确定了课程设计新的三项基本原则:一是教学目标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二是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引导;三是打破传统课程设计模式中围绕学科知识体系组织教学的做法, 以项目 (项目是指围绕学生可能面临的工作场景, 开发的一系列与未来职业和课程理论相关的综合任务) 为中心, 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自学能力, 并辅之以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现以我教授的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从课程教学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两个方面介绍。

2 改革后的教学模式

2.1 课程整体设计

2.1.1 就业岗位分析

这种分析极为重要, 它是对工商管理专业能力体系的整体把握, 因为管理学原理这

[3]王洪才.关心大学教师发展, 促进高水平大

学成长[J].河南教育, 2007, 1:11~13.

门课程, 是必须服从整个专业教学体系和培养培养体系的。对于该专业, 就业方向和可能从事的主要岗位是哪些?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 和调查的数据, 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岗位群是在各类企业担任文员、销售、财务、质管、人事和其它基层管理工作。然后分析这些行业、岗位需要做哪些工作, 从而需要具备怎样的技能。

2.1.2 课程技能分析

在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针对岗位对技能的具体要求, 分析本课程应该训练学生哪些能力。在具体教学中, 经过对有关岗位的详细分析, 采用头脑风暴法、专家意见法等, 建立了管理学原理课程的三级能力培养目标体系。一级目标: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与实训所要培养的能力总目标是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二级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与实训培养学生的五大关键能力, 即管理基础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控制能力。三级目标。经进一步分解, 主要培养学生们具有下述十五项管理技能:心理适应能力;现代管理理念应用能力;企业文化分析与运用能力;目标管理能力;创新与科学决策能力;科学配置资源, 制定计划的能力;组织结构设计能力;招聘, 应聘能力;团队建设能力;有效指挥的能力;有效激励能力;有效沟通能力;有效控制计划的能力;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工作总结与绩效评价的能力。

2.1.3 综合项目设计

综合项目贯穿整个学期, 前后连贯, 用于组织整个课程的教学与训练、知识归纳、理论提升, 十分重要。综合项目是对工作环境的模

拟, 参与项目学习的同学必须要在项目里找到对应的“岗位”。具体的教学中, 我设置的综合项目名称是“学习型团队的建立与管理”。首先以寝室为单位成立课程团队, 一般为1 0人左右。团队成员都扮演一定角色, 但相互之间是平等的。该项目贯穿整个学期教学, 既用于学生上课时候的实训, 也在第二课堂学生的自我训练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与精华所在。所以要对该项目每次的作业进行考核, 并在成绩总评中占极大比重。教师也要牺牲大量课余时间, 予以跟踪指导, 使模拟项目真实化, 引起学生重视, 从而融入角色努力积极参与、锻炼能力。

2.1.4 单元任务设计

综合项目确定后, 即可根据前述目标体系进行项目任务分解, 形成满足培养目标的任务体系。以下是在确立十五个三级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础上, 构建十五个能力培养训练单元, 即以一项 (组) 能力培养为一个教学单元, 设计一个实训任务, 以系统进行该项能力的打造与培养;再由若干个训练单元组成训练阶段, 完成一个二级目标;再由五个训练阶段组成全课程的项目教学。

2.1.5 课时安排

本实训课程设计有三种时间运用模式, 可根据课程目标与课时长度灵活选择。由于时间原因, 有的案例只在课外由课程团队组织分析讨论与完成作业, 可不安排课内班级讨论。其一, 全程实训模式。即将管理学基础实训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训课来开设, 建议72-108课时。当然, 仍需要在课外完成大量作业。其二, 对等课时模式。即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中, 一半时间用于理论课时, 另一半课时用于实训, 进行本实训教材主要项目的训练。建议3 6-5 4课时。其余项目在课外进行。其三, 辅助实训模式。即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中只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进行实训, 建议2 4-3 6课时。只是重点项目在课内进行, 再选择部分项目在课外进行。

2.1.6 考核方式

考核的着眼点是能力, 也就是要知道学生能够完成什么任务, 而不是纯粹的理论知识, 所以在考核方式的选择上, 采取多种形式。其一, 随堂考核, 考核技能情况。考核训练项目作业情况, 每次课时进行。课中考核, 主要考核学生掌握单项技能情况, 如临时给定多个理财方案, 学生能否根据科学决策原理确定最佳方案等。这个考核是要随堂给分的, 并积分排名公布, 以激发竞争, 提高热情。其二, 考核综合能力。主要考核学生综合管理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等。方式:完成一个学习型团队的建设, 包括团队目标的设置, 学习计划的制定、实施与控制, 岗位设立与职责划分, 团队文化的营造等, 包括开展活动过程中的组织情况和互相沟通、激励等。

2.2 课程单元设计

2.2.1 第一堂课设计

第一堂课设计的核心, 应当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强烈兴趣和重视, 以便于后续教学的开展。所以我在教学中, 是这样设计的。首先, 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 让学生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再发动大家进行角色扮演——如果你是班级春游活动的负责人, 你会怎么做?教师做适当引导, 让学生知道: (1) 管理很重要, 它存在于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2) 管理并不神秘, 它就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不断循环。其次, 说明学习要求和目标, 并介绍学习方法, 包括即将开展的综合项目、单元任务。将本课程所要学习的技能, 在以后工作岗位上的应用做形象的介绍, 引发学生的热情, 提高主动性。最后是考核方式, 让学生知道本课程的新考核方式, 对打破传统学习模式、建立学生自发自主的学习模式是很重要的。

2.2.2 一般的单元设计

首先是引入环节, 一开始就根据本次课要达到的技能训练目标进入单元任务, 提出问题。教师要为此营造气氛, 让学生顺利进入角色。第二步是演练环节, 提示学生一些基本思路, 然后由学生自由发挥。在这之前, 并不讲授有关的理论知识, 而是由学生课前预习, 结合实际, 相互讨论做“沙盘推演”, 也就是从感性入手, 自己去体验。教师在此环节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第三步是归纳环节, 在这一步, 先由各个组派一人汇报结论, 说明理由和依据。教师指出其中正确、不足之处, 并说明原因。然后由教师总体归纳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方法和步骤, 及有关的理论知识。 (如果有一组做得非常好, 则可有该组学生归纳、教师评点。) 最后再以完成任务的形式, 重复训练, 加强本次课程的学习效果。后一次的解决问题, 不再是第一次凭感性和直觉的简单重复, 而是在理论指导的前提下, 对问题快速、准确而科学的求解。

3 课程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3.1 思想观念的彻底转变

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教学目标由传授知识变为训练能力, 课程的教学成果是看学生形成了什么样的能力, 也就是看学生上完课后, 能做什么事情。二是教学内容由传统的围绕学科体系的理论知识转为围绕项目、任务的各种实训, 理论知识成为实训过程中的补充和深化, 不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主角。三是教学形式由教师讲、学生学的教师中心型转为学生做、教师讲评的学生中心型, 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追求知识。四是教学手段由传统的教材、板书、书面作业、笔试等向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仿真实训室、以评代考、顶岗实习等发展。

3.2 要有综合项目

知识点、技能点散播在教材和课程教学中, 如果不能用一根线把它们串起来, 学生就始终如雾里看花, 很难融会贯通, 更不用说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解决真实问题了。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认真思考、长期探索, 找到这样一个综合项目, 能够涵盖几乎所以的技能点, 并用它来穿针引线, 在开展教学的同时, 锻炼学生将来工作所需的 (本课程可以提供的) 各种能力。

3.3 要做实地企业调查

按照能力诉求进行课改, 前提条件是找准技能培养目标。技能目标既非从天而降, 也非想当然, 而是应当根据学生有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设定。因此不能闭门造车, 要做大量的调研, 对有关岗位的直接主管、人力资源专家采用访谈法或问卷调查法等, 收集第一手宝贵资料。在此基础上, 还需对工作岗位做彻底全面的分析, 得出一套全面、真实的基于工作技能要求的课程教学目标体系。

4 结语

教学改革后的效果明显。首先表现在学生的兴趣上, 这种新的教学方式, 引起学生很大的兴趣。其主要原因, 我认为有两个:一是每个项目训练都有明确的技能导向, 目的明确。每次项目教学后, 学生能感觉到会做什么, 不会做什么, 这种成就感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并使之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状态。二是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是一种主动学习,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而学习能力的增强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形成良性循环。其次, 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以前的学习中, 即使是学得认真, 也仅仅是获得知识, 而知识不一定能顺利转变成能力, 就好像一个懂得很多饮食知识的美食家不见得就是一个烹调高手一样。而现在, 学生不再是简单的学会知识, 还会运用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 基本上克服了所谓的“高分低能”现象, 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

摘要: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理论性较强。如何结合高职学生培养的要求和特点, 加强与实际管理工作的联系, 从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成了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笔者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 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课程目标, 根据课程目标设计职业能力训练项目, 以项目法教学贯穿课程教学始终,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课程改革,职业能力,项目教学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 单凤儒.管理学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 单凤儒.管理学基础实训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上一篇:给排水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分析下一篇:砌体结构裂缝的成因和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