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记者证考试范文

2022-06-07

第一篇:编辑记者证考试范文

编辑记者考试小抄

广播电视业务

*广播电视节目是指广播电台、电视台所有播出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它是一个按照时间段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一个台至少包括三个层次:一套节目、一个节目、一次节目。*广播电视节目分类

按照内容分类 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艺性节目、服务性节目

按照内容构成和组合形式 综合节目、专题节目、杂志型节目

按照播出方式直播节目 录播节目

按照播出时间定期节目 特别节目 插播节目按照播出次数与内容首播节目 重播节目 滚动节目

*广播的传播符号是声音 声音按照不同特性可分为语言 音响 音乐

*广播语言是指传播者在节目中进行播报、解释、说明等内容的单纯语言表达,是广播运载信息最基本的符号系统。

*语言在新闻类广播节目中,语言的基本形态有三种 新闻播音语言 新闻报道语言实况语言。*新闻播音语言是指播音员在播讲稿件时使用的语言 特点是规范

*新闻报道语言是指记者编辑为报道新闻而播讲报道词、解说词时候使用的语言,比播音语言更自然

*实况语言是新闻事件及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发生的语言交流,具有原始的真实性,在三种声音中最为自然。*音乐

音乐是通过组织音乐表现情感的声音

广播中,音乐的存在形式有三种音乐节目 节目音乐 实况音乐

音乐节目是专门提供音乐供受众欣赏的节目,它不为广播所独有

节目音乐主要担负在节目中配合辅助其他传播要素的功用如开始曲、间隔乐 、配乐等实况音乐是新闻事实的有机组成部分*音响

广播传播中的音响可分为实况音响音响效果两种

*实况音响是指客观物质运动声波的真实再现具有现实还原的特点 从内容可分为人声和物声 从时间上可分为实况音响和资料音响 从与采录者的关系上可分为客观音响和主观音响 从在节目中发挥的作用可分为主题音响和辅助音响从声音的地位可分为主体音响 背景音响

*音响效果是信息传播者制造出来的或者转借来的声音,它与实况音响的区别在于实况音响具有客观真实性而音响效果仅有真实感不具有客观真实性,所以新闻类节目一般不使用音响效果。其他节目在非客观再现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它来增强传播效果。电视的传播符号

*电视的传播符号是声音和图像

*声音可分为语言、音响、音乐同广播相同*图像在形式上可分为 1文字 2示意图和图表3 照片与图片 4影像文字

*电视内文字的出现有两种情况 画面内的文字 编辑制作时加上去的文字称为屏幕文字

*示意图和图表 简化 形象 直观是图表传达信息的优势

*照片和图片 一般作为影像的补充,用于没有无法或不宜拍摄影像的情况。影像

*电视影像是电视摄录系统对事物光影状态及其变化的连续再现

*电视影像的特点 再现性的本质特征、时空一体的运动存在方式、声像一体的信息形式 、限定性显示空间、感性的符号形式、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

电视影像的要素

*电视影像的要素包括镜头与蒙太奇 画面构图 光线 拍摄角度 运动镜头 景别镜头与蒙太奇

*镜头是指电视摄录系统记录的一段连续的动态影像流程是电视语言的基本表意单元和叙事单元 相当于语言中的词汇。

*蒙太奇又称镜头语言是指将一个一个镜头根据一定的规律和逻辑关系组接在一起,通过形象之间相辅相成或者相反相成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 应、联想、悬念等效果,形成一个含义相对完整的表意整体

*蒙太奇作为影视艺术的特殊语言形态具有画面构图三个层次的意义1.作为影像表达反映现实的独特的思维方式2.作为影像作品基本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方式3.镜头剪辑的具体技巧和技法

画面构图

*画面构图是指对拍摄对象以及各种造型元素进行组织和安排,使其成为具有思想意义美感形式的画面形式的过程

*构成一幅画面的主要因素有主体 陪体 前景 背景 空白

*影响画面构图的主要因素有影调 形状 线条 色彩

拍摄角度

*拍摄角度是指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平角 (给人感觉比较自然)俯角(适宜拍大场面或暗示人物品性卑微或渲染孤独压抑等沉重情绪,以及交代全貌) 仰角(使被摄物显得高大壮观)

*在水平方向上分为正面 侧面 背面

运动镜头

*运动镜头是指通过改变摄像机机位、拍摄方向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拍摄的镜头

*可分为变焦距镜头摇镜头 移动镜头景别

*景别是指画面中表现出的视域范围,直接体现为景物在画面中的空间范围的大小和主体在画面中所占面积的大小

*景别分为 远景 全景中景 近景 特写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1.要易于接收接受,广播电视写作的内容和语言上应明白晓畅,易于接受接收2.要有可听性,要让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耳听接收3.要有准确性,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过程细节,引语资料等要准确4.保持完整性,信息要相对完整5.具备通俗性,要把深刻的思想复杂的问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清楚

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稿的关系

*写解说词的时候要兼顾音响内容,解说要合理安排音响,解说与音响要和谐统一。文字要对音响做必要的说明和补充,凡能用音响表现的,就不要用文字,凡音响已经表达清楚的,文字就不要重复。

电视新闻中画面、声音、与文字的关系

*负载电视新闻的三大要素画面 同期声 文字解说 相对于电视新闻的整体而言,都是不完整的,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期声和文字稿,要紧密配合画面,结合画面进行组织和写作,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去挖掘画面内在的涵义,交代画面无法交代而又必须传达的信息,使同期声、解说词与画面形成一体

广播传播的优劣势

*优势 1.传播迅速、信息量大2.听众广泛、覆盖面广3.声情并茂、参与性强

*劣势 1.转瞬即逝、不易保存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电视传播的优劣势

*优势 1.信息符号视听兼备,声像互动,可以传递比其他媒介更多的信息2.长于再现,重构时空,现场感强烈3.时效性强

*劣势 1.转瞬即逝、不易保存2.信息选择性差3.电视画面传播的局限性

广播电视新闻的体裁和节目形式消息

*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的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是各种新闻媒介运用最多、最经常的报道形式。特点是时效性强,篇幅短小,结构上强调重心前置,即重要内容尽量放在前头,或采用一些技法使其突显出来。

事件消息

*以报道刚刚发生或仍在发展变化、一般具有较明显的时间始终点的新闻事件为主的消息体裁。它能迅速及时的反映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动态性,便于发挥广播、电视便捷的传播优势和音像的表现优势。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动态消息、现场报道、连续报道等形式。

人物专题报道对象目前呈现出丰富、多元和均衡的特点。

*谈话节目是指一人或多人完全用讲述的方式表现节目内容的节目形式,常见的类型有访问型、讨论型(辩论型)、聊天型、故事型。谈话节目成功的要素有选择好话题,参与谈话的对象和主持人的现场驾驭能力

连续报道最能体现广播电视进行式的报道特点系列报道基本特点:集中性 广博性 深刻性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被视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旗帜和灵魂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是指记者为获得新闻事实材料,对客体进行访问、观察、思索和记录等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报道的起点和新闻工作的基础活动。新闻采访的基本特点

*求新性 突击性 灵活性广泛性 持续性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指广播电视新闻记者为获取新闻信息而展开的调查研究活动。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特点

*1.电子传播手段的介入2.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具有时间同步性3.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方式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形式4.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更加丰富5.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对设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6.电视新闻采访以采访小组的形式开展工作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是指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反映新闻事实的简略轮廓或片段,新闻线索是记者追寻新闻的方向和依据。

*新闻线索的作用1.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2.指明采访的去向3.新闻线索的价值可以决定报道质量

*新闻线索的特点1.比较简单,完整性差2.时间短暂,稳定性低3.只是信号,有待证实4.反映现象、变动性大新闻线索的来源

*1.记者本人的观察和积累2.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或有关政策和领导人讲话3.来自受众的信息4.从其他媒介获得的信息

*新闻线索的来源1.国家和政府的文件、决议、指示和领导人的讲话2.各种会议、简报、情况反映3.报纸通讯社、广播、杂志的报道4.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5.记者的日常观察 6.记者的信息网络选题

*选题是指新闻记者确立新闻报道对象的过程,包括对新闻线索可能引出的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和对新闻报道采制及传播可行性的判断。*立选题要考虑的主要标准1.新闻价值标准2.新闻政策标准3.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与定位确立选题的方法1.综合衡量新闻价值要素2.全面衡量新闻政策标准3.衡量是否符合媒体自身的编辑方针

新闻价值要素 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

新闻政策标准体现为1.政治标准 2.新闻宣传思想

确立选题的步骤1.对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考察2.对表现形式进行构思3.可行性论证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准备

1.收集和研究与选题相关的背景资料,同时筹划采访预案。2.抓紧学习、掌握相关政策,并根据党的政策精神,认清当前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形势。3.补充相关知识。4.熟悉采访对象 ,是尽快接近采访对象的重要途径,也是准确提问和深入挖掘素材的前提。5.设计采访问题。6.提前做好物质和技术准备。

采访提纲的撰写采访提纲是记者对采访活动的基本设想,包括采访的目的、要求、步骤、方法、时间、采访对象、采访问题、相关背景,以及采访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处置方法等,写好采访提纲,可避免盲目性,争取采访的主动

现场是只新闻事件发生的真实时间和真实空间。现场是广播电视采访的核心,是广播电视记者采访的直接客体。

广播电视采访现场的分类1.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 2.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广播电视记者对现场的介入方式1.旁观式2.参与式

现场观察定义现场观察是指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广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线索、搜集素材、获得第一手材料。广播电视记者现场观察的特点1.观察的直接性2.观察的综合性3.观察的客观性4.观察的经常性4.观察的敏感性现场观察的主要内容

1.观察捕捉事物变动的态势,把握新闻事件的进程,要注意采录具体生动的情节。2.观察捕捉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环境和气氛,捕捉典型的场景、细节和现场气氛信息3.观察捕捉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细节。

进行现场观察和采录的注意点

1.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以利于观察的清晰准确和全面2. 开拓观察的视野、灵活调动注意力,避免按照固有的思维和观察模式观察和采录3. 确定恰当的角色定位,记者一般以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记录者的身份进行观察,某些情况下也可以以参与者的角色介入新闻现场。4.把握好开机的时间,要有一定的预见性,把握事件发展的脉络,采录下关键的内容5.将观察和思考相结合。

采访对象的选择标准知情 愿讲 善于表达

话筒前采访的要求1.尽可能消除现场的干扰因素。2.记者语言应精炼、通俗化、口语化,有表现力。3.注意话筒采录声音的自然与清晰4.电视的话筒前采访记者还应有镜头意识5.话筒前采访的一次最佳原则。

开放型问题指记者仅提示某一话题或访谈的内容,让采访对象自有发挥、畅所欲言。对于社会经验丰富、善于表达的采访对象,或访问渐入佳境之后,可适当采用开放式问题。

闭合型问题指需要采访对象明确回答的特定的具体问题。闭合型问题适合挖掘典型的情节、细节和核实材料,对于不善言辞的采访对象或访问的初始阶段,可适当采用闭合型问题。

广播采录的基本要求1.注重音响的素质2.音响的绝对真实3.力求自然4.捕捉特点5.尽量清晰6.采录时掌握采访的主动权和控制采访节奏。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1.恰当的运用景别2.精心选择拍摄角度3.巧妙运用光线4.恰当运用长镜头

进行电视摄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2.时机原则进行电视摄录的基本方法

挑 等 抢新书 抓拍 组织拍摄

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符合媒体特点 用事实说话1.要符合快速及时,先声夺人的特点。写作应高度重视时效性2.要符合线性传播的特点。写作中要注意不断出现小高潮点,吸引受众,同时要注意稿件结构完整和信息的完整3要符合.受众广泛的特点。写作中要注意通俗易懂,少用抽象复杂的内容。4.要符合具体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要注意激发受众的收听收视兴趣5.要符合转瞬即逝,不留痕迹的特点。写作中要扬长避短,便于受众掌握。

如何用事实说话1.学会用典型事实说话2.通过再现场景说话3.运用背景材料说话4.借用同期声说话

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1.结构线索单一,广播电视新闻结构要适应线性传播的特点,力求线索单一,结构单纯,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报道要点线索单一还指在报道结构中要按照新闻事件发展的顺序结构报道,逐步切入主题2.层次清楚,在叙事繁简适宜、详略得当的基础上,做到事实之间相互照应,段落之间过渡自然,成为层次清楚的有机整体。3.核心信息处理, 要强调和突出核心信息,如对核心信息进行适当的重复,在主体部分巧妙强化核心信息,围绕核心信息选择材料和突出主干材料广播电视消息的概念运用广播电视媒体迅速及

时、简单扼要的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类新闻体裁。它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最简洁的语言报道新闻事实,同时需要遵循广播电视的传播规律,以便于声音或声像传播,便于口说耳听的方式方法描述事物。

新闻六要素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何故 如何背景

背景的定义是指在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反衬或烘托的材料,是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背景的作用阐明新闻事实 传递信息 揭示新闻主题

背景如何发挥作用1.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2.运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3.用背景材料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过程4.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明言的观点5.借助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增强可读性。导语

导语的定义导语是整篇消息的第一个单元,它以凝练简介的语言听、收告知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它起到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引导收视的作用。导语的特点选材精粹 具体形象 简短精炼 照应主体

常见的导语类型

1.直接式导语 直接陈述新闻事实,开宗明义,以概括、直播陈述的方式写作的导语,优点是事实信息的传递最为简洁明了,极易接受,广播电视新闻大多采用这类导语

2.延缓式导语 先概括新闻事实的类别、趋向,再详细交代事实细节,使受众有适当心理准备,更好的接受新闻报道事实的做法

广播电视消息的常用结构

1.倒金字塔式结构 特点是头重脚轻,短小精炼,断裂行文,优点是重点突出、成稿快,行文干练,有利于受众迅速把握报道重点,也有利于后期编辑控制报道时间。缺点是程式化。适合于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动态新闻。2.时间顺序结构。导语之后,根据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先后顺序来安排层次,展示事件进程,此结构保持新闻事实的原貌和进展的完整性。常用于现场报道和富于情节性的口播报道,便于受众了解事实来龙去脉。

3.逻辑关系结构 导语之后,根据事物的内在逻辑或问题的逻辑性来组织材料,安排层次。4.金字塔式结构 报道将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放在最后,适用于趣味性强或反常性强的题材,具有悬念感。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定义 运用广播或电视手段深入具体详尽的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者某些具有新闻价值为广大受众关心的典型人物经验和新出现的社会现象但呢个题材的新闻报道形式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的特点1.主题挖掘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2.用形象说话3.表达方式多样4.表现功能多样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表达手段

广播新闻专题可同时调动同期声、解说、录音资料音乐等手段,以对播、交谈、问答或听众参与等形式播出。电视新闻专题可一诉诸于视觉手段,如活动画面、照片、图片、动画、字幕、特技等,诉诸于听觉手段同期声、解说、录音资料、音乐等

影响广播电视希望嫩结构的具体因素有1.说、听的线性传播方式 2.听觉与视觉印象的特点 3.受众的收听、收看状态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常用结构1.纵式结构 按照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组合和编排材料的一种结构形式,也叫单线条过程链接法,适合报道中心事件、中心故事、中心人物的事实,结构一目了然 2.横式结构 按照新闻事实内在性质的区别联系,或以多侧面拼接的形式来安排新闻素材,适合报道那些场面宏大,但没有中心事件的新闻事实 3.递进式结构也叫剥笋式结构,指通过现象,层层深入到事实背后,从现象到本质的结构,这类报道往往先提出问题,接下来层层推进,由浅入深的进行分析和调查,最后得出结论。

广播电视现场报道定义广播电视记者在采访现场通过话通或者镜头,采访现场有关人员,解说现场实况,直接交代、播报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是最能发挥广播电视的特长和优势的报道形式之一

现场报道的结构形式

1.线索单一的时序结构 2.导引结构

现场报道对记者的要求 1.良好的现场洞察能力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 3.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 4.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 4.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现场直播指与新闻事件或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步,利用广播电视专用设备直接从现场播出的广播或电视节目形式。能以最快的速度反映时间或活动的全过程,,是时效最快,感受哦效果最真切的广播或电视形式,是最符合广播电视特性的方式。

现场直播分类 重大活动类现场直播新闻直播现场直播的作用1.通过迅速快捷的现场直播,在第一时间播出报道内容,树立自己媒体的权威 2.有利于广播电视媒体扬长避短。 3.使受众不仅仅知道结果,更重要的是感受过程,更好的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有利于广播电视媒体争夺广泛的观众群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的报道,报道以时间顺序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进程而展开。

连续报道采写的基本要求 新闻依据要不断的添

加和改动,每次报道都是新闻事件刚刚发生的最新进展和动向,要分段分层的将事件发展中有价值的信息及时传播给受众,递进式报道的方式要做到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最终完成整个报道,节奏上要对同一新闻做多次报道和多单元报道,形成舆论强势,进展快的增加报道密度反之则减少,形成良好的节奏系列报道定义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做多次成组的报道

系列报道特点 集中性 广博性 深刻性

系列报道的基本要求根据报道对象的特点和所处环境出发,精心设计从整体目标出发去选择每条新闻的组合排列,同时主义每条新闻的信息量,报道水平,使单条新闻发挥应有的作用,形成整体报道的综合效应,在总主题的统帅下,每条新闻作纵向横向开拓,使整体报道立体化,选择具体事实表现宏观主题,以小见大,令受众可感可知。、

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

1.新闻信息的整合,将纷繁复杂的信息加以整合,给实时信息以传播价值定位,使新闻的社会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2.把关 ,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 对把关的影响 三个定位角度 社会角色定位 专业角色定位 传播对象定位3.发言 编辑不仅要组织报道新闻事实,还好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对新闻素材进行再认识,再创造

编辑工作流程1.根据本媒体、栏目特点和节目要求确立选题,开展策划,组织稿源 2.在获得相关稿件基础上选择符合节目需要的稿件,对稿件进行必要的修改,为稿件制作合乎规范的标题,并对修改的稿件进行编排,确立节目形式3.节目播出内容和形式确立后,按照不同栏目的形态要求进行录播或直播 4.节目播出后,及时收集受众反馈情况,继续联系稿源,及时调整改进栏目的内容编排,为下一次编辑做准备

栏目设置定义广播电视中的栏目是指播出时间名称内容范围相对固定的信息传播单元

栏目设置要求1.找准受众定位 2.对受众需求有正确的认识 3.栏目的整体层级定位 4.根据目标群体的日常作息时间作出传播时段与时长的选择5.确定栏目的特色和风格 6.推敲和形成节目形式 7.注意协调与其他栏目的关系

新闻报道的策划根据栏目的编辑思想,对栏目报道的领域的现实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预测而做出的未来一定时期的具体规划并组织实施。新闻报道的策划具体内容1.确定一定时期内的报道中心与重点 2.制定报道的时机和规模、方式等传播策略3.安排选题计划,以及对重点选题的具体规划与组织实施。

选题确立的定义编辑人员根据一段时期的新闻政策,社会形势,总和评判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再结合栏目定位,确定报道的题目选择稿件按照政治原则 稿件的重要程度 稿件的新鲜性和时新性 广泛性 实效性可听性可视性来选择修改稿件编辑要采用改写、压缩、填补、综合等方法来修改稿件,使各类稿件的语言结构形式和表达方式符合广播电视的基本要求

修改稿件方法有改变角度 结构 体裁 语言和表达方式等

制作标题要求标题要能够揭示真实事实,概括新闻内容,突出新闻主题,标题文字要简练生动易懂。

电视新闻标题与报刊标题的不同之处1.标题的显示方式不同 2.标题的写作要求不同 3.作用不同

栏目编排是指把经过选择和修改的独立节目,稿件按照一定的传播意图进行组合排列,整合成一档栏目的工作。具体的工作有审定全部播出节目,稿件对其中内容相关的稿件和节目进行组合安排调整播出顺序 撰写节目提要、开头语、结束语、串联语 选定其中口播部分的背景图像 安排间隔 写栏目播出串联词

录制播出分为录播和直播两种

录播节目编辑要参与录制合成工作在录制现场考虑协调画面与解说或前后内容的配合,并负责将完成带送审送播直播编辑还要担当导播 ,进行现场各工种的调度

通联编辑要保持广泛的社会联系,建立并维持广泛那的信息网络,为编辑工作提供方便快捷可靠的信息资源库,要与各信息、稿件来源保持联系,做好群众来信来电来访的处理与接待工作,还要做好栏目节目信息反馈的收集与整理工作,适时组织受众调查与节目评奖。

音像编辑合成 运用电子编辑设备对前期摄录的音响、影像素材进行选择、剪裁、组合等处理,配以解说词、字幕、音响、音乐等制作成一个完整节目的过程

新闻类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 2.目的性原则3.客观性原则 4.逻辑性原则 5.控制蒙太奇效应的原则6.兴趣原则

广播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是指在广播新闻节目编辑、制作、播出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播出效果而采用的各种编辑手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音响的选用与合成。

使用音响的方法和技巧1.报道中音响尽量早出,以音响的独特的声音形象吸引听众,增强报道的生动性 2.报道中关于主题和事实,能用音响的尽量用音响,可能的话,解说时也用音响作为背景,形成强烈的现场感 3.根据报道内容的不同,把音响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 4.注意保持音响在报道全篇中的平衡,不要简单集中 5.注意不要滥用音响

电视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电视新闻编辑包括影像组接、声音组接、叠加字幕

影像组接要求1.合乎接受逻辑 2.镜头长度恰当 3.注意轴线规律 4.使镜头衔接流畅 5.转场的技巧

转场包括 承续转场、特技转场 声音转场、特写转场

字幕的常见基本形态 独立型字幕主导型字幕 辅助型字幕 转译型字幕 表达型字幕 伴随型字幕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是新闻节目播出前的最后编辑环节,根据媒体栏目的定位和特色,把单独的稿件、节目按照一定的原则有序的组合成一个栏目整体。新闻编排是实现传播目的的重要环节,是新闻媒介对新闻信息表达态度的具体途径之一,也是提高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栏目编排思想是操作一个栏目日常表现状态的内在指导

确定栏目编排思想的注意事项1.要有良好的大局观,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和人民大众的立场给予具体新闻以准确的社会传播价值定位,并据以编排新闻节目 2.要遵循新闻节目编排制作的内在规律,编排一次新闻节目要有重点,有目的性,要注意新闻之间的内在联系 3.要尊重并善于利用受众信息接收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习惯,提高传播效果

新闻节目编排的技巧 1.突出重点 2.优化组合 3.巧妙安排结构 4.使节目起承转合流畅自然 5.保持风格的统一

新闻编排要遵循三个重要概念 1谷峰2.节奏3.分段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作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样式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不同 1.传播内容不同,2.传播目的不同 3.传播方式不同

新闻评论的特点 1.体现出强烈的新闻性 2.首先体现在时效性上3.具备鲜明的政治性 4.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5.天生具备显著的论理性6具备必要的前瞻性是新闻性、政治性、群众性、思想性、论理性和前瞻性的统一

新闻评论的功能 解释功能,表态功能,深化功能,引导功能,协调功能。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1.对新闻事件的反应速度快 2.平易、亲切 3.评述更加生动

论点是指评论的看法见解观点主张的高度概括和提炼

对于评论论点的要求1.观点正确 2.立论的鲜明与论点的明了 3.论点的集中

论据是指用来说明或证明论点的材料。可分为理论性论据和事实性论据

对于评论论据的要求1.论据要真实 2.论据要精当 3.论据要新鲜

论证是指运用论据说明或印证论点的过程和方式方法。包括据事说理,对比说理,论辩说理,算账说理

据事说理就是摆事实讲道理。方法分为依托式,输入新闻事例,夹叙夹议的事理糅合艺术对比说理 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比较分析来论证论点。具体方法有纵横比较,对比和类比等

本台评论相当于报纸上的社论,是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中规格最高,最具权威性的评论方式。表现在它是代表媒介编辑部的最重要最具权威性的评论形式,其次表现在它一般针对当前的重大事件重大典型或重大问题发言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指导性

本台短评的要求短、新、活、深

编后话是依附于新闻报道的一种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各类新闻评论体裁中最富依附性的一种,离开了依托的报道,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作用有1.提示说明 2.评价表态 3.提醒建议4.强调补充

新闻述评以融新闻和评论为一体为基本特点,既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有述有评,评述结合。

特点有1.评述结合,以评为主 2.述中有评,评中有述 3.由述而评,以评驭述 4.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新闻述评的独特要求1.选材精当,立意新颖 2.即事明理,重在分析 3.夹叙夹议,事理相融 4.谈话类评论是指说听双方处于平等交流的位置,以谈话的方式展开的新闻评论。分为漫谈式谈话节目,对话式谈话节目,讨论式谈话节目,现场参与式谈话节目。

舆论监督节目是指广播电视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对包括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各类团体和公民在内的社会成员,社会机构及其社会行为所进行的报道和评论,最常用的形式是新闻批评,及运用新闻手段对社会阴暗面和各类消极腐败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基础,是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想宝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在不断的丰富更新和发展。100多年来经历了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当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的长期过程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

如何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1.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 2.坚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 3.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4.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5.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还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党性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是指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党性原则基本要求1.全面准确生动的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全面准确生动的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3.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 4.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5.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区别,防止滥用新闻传播自由权利的现象。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上、政治上的领导,是对宣传党的思想观点、方针政策的领导,各级党委都要始终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不断加强和改善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各级党委要了解并尊重新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更好的实现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内部自由发表意见和公开报道遵守宣传纪律的统一,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的宣传党的主张。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和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全部工作中,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是完全一致的。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是党得以生存的基础和力量的源泉。党通过新闻事业与群众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由于新闻事业覆盖面广,能偶把党的声音广泛传递到群众中去,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人民的事业,通过专业新闻工作者和非专业新闻工作者的活动,能把人民的呼声愿望批评及时的反映出来,并通过公开或内部的报道形式传达给党的领导机关,这种联系,使党能够通过新闻事业和群众交谈,使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不但在理论上,并且在实践中成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如何改善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按照新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实行政治思想领导的同时,鼓励新闻工作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开展工作,使党的思想观点、路线方针政策迅速广泛准确生动和群众见面

舆论导向的含义是指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导向.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

1.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2.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3.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4.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还要敢于善于回答群众面临的焦点、热点、敏感问题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这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政治观念、责任要求。

把好关就是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出发,正确判断那些该报道,那些不该报道,哪些应该多报、详报,哪些应该少报、简报,从而正确的引导社会舆论。把好度就是要把握分寸、力度,把握报道的时机。要审时度势,了解大局,要因时因人因地,因事制宜。

只有把好关把好度,才能保证导向正确,水平提高,阵地巩固,影响扩大。既要在政治上把好关把好度,又要在热点引导、舆论监督等具体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归根结底是在导向上把好关把好度

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

舆论监督不是新闻监督,但舆论和新闻是紧密相连的。新闻媒体是传播意见进而形成舆论的工具,但新闻本身并不就是舆论,所以舆论监督并不等于新闻监督。

舆论监督的实质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其是实质就是人民的监督

舆论监督的意义1.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动力 2.是人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 3.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 4.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4.是揭露腐败,反对官僚主义的有力武器。

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1.最大功能就是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 2.具有社会调节功能 3.具有社会控制功能 4.社会制衡功能 5.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如何开展舆论监督

1.要重视建设性监督,处理好监督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要注意监督的科学性,把好适时适量适宜的原则 3.要遵纪守法,在法律制度政策社会道德允许范围内实施监督如何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1.划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舆论监督与新闻媒体是第四权力等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界限。2.坚持党性原则 3.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4.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抓住本质、打中要害 5.要在党委领导下有序进行。政治家办台办报的提出与发展

政治家办台办报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的,是实现党对新闻事业领导的重要保证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主张。1957年6月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要政治家办报政治家办台办报基本要求

1.讲政治、讲党性、提高政治素养 2.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处理问题 3.突出宣传重点,把握政治方向 4.增强全局观念,加强宏观意识 5.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

如何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

1.首先要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方针 2.新闻工作者要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打好政策法律根底、打好群众观点根底、打好知识根底、打好新闻业务根底

如何做到新闻真实性原则

1.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 2.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3.要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4.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

三贴近的含义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1.贴近实际就是新闻工作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2.贴近生活就是新闻工作者要深入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深入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解决具体矛盾3.贴近群众就是新闻工作要扎根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三贴近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

坚持三贴近原则1.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主要着力点,是提高引导水平和宣传艺术的可靠途径,是新闻宣传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

如何按照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坚持三贴近原则,提高引导水平,要注意在内容、方法、体制上创新

在内容上创新 要对长期以来积淀而成的落后的新闻观念、报道方式和活动模式进行突破和改革 以是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衡量我们舆论引领水平的根本标准 调动新闻的所有要素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报道以新科技革命的手段提升新闻宣传的力度强度和高度,促进新闻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方法上创新,要按照新闻规律,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新闻手段,在强化与群众利益的相关性和提高受众阅读的兴趣性等方面下功夫,把党的意志转变为群众的语言,新闻的语言,容易入脑入耳

在体制上创新,要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保证正确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完善新闻宣传宏观管理体制,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论述)

1.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由社会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指导方针,根本任务所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主张 2.提高经济效益,是新闻媒体自身发展壮大的客观需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应该逐步发展和加强媒体的经营工作 3.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科学对待和处理两个效益之间的矛盾,当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要坚定不移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 4.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新闻事业不断前进,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为方向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文艺的基本方针,是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兴盛的重要保证。

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正式提出了二为方向这一文艺工作的根本方针

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是我们党繁荣科学文化的基本方针双百方针由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最早提出,此后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得到系统的论述。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1.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内在要求。2.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3.提倡多样化体现了“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提倡多样化、就是在不违背“二为方向”的前提下,艺术家表现什么,如何表现,完全可以百花齐放。提倡多样化包括两方面的要求:(1)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变化需求。(2)即使是反映主旋律的作品,在题材、形式、风格和表现方法上也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4.坚持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辩证统一,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主旋律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弘扬主旋律,要确保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性需求。提倡多样化,要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促进文化的创新、繁荣与发展。 5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就是要既大力弘扬主旋律,又提倡多样化,达到二者高度统一,才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

对外宣传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党性原则。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定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

2、“三贴近”原则。坚持“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和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坚持“三贴近”,努力增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3、实事求是原则。无论是口头宣传、文字宣传,还是声像宣传,都应坚持报道的真实性,用事实说话,通过事实本身的力量来说服人。只有坚持报道的真实性,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4、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外宣传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艺术性很强的工作,在宣传中既要注意宣传内容的思想性,又要注意表达方法的艺术性,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胡锦涛在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社考察讲话

新闻舆论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重要论述

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新闻舆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充分认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大意义,更好地发挥新闻宣传工作在推动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及五个必须的重要论述

1.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严格宣传纪律,做到守土有责,在重大问题、敏感问题、热点问题上把好关、把好度。

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深入实际,多报道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多宣传人民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激励全体人民信心百倍地创造美好生活。同时,要注重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在同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社会共识,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引导各方面群众共同前进。3.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工作。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要认真研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深入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加强舆情分析,主动设置议题,善于因势利导。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及时公布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情况,深入宣传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为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高度评价,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好评。其中的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要形成制度长期坚持。4.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把发展主流媒体作为战略重点,加大支持力度,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5.必须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键在班子、在队伍、在人才。要大力加强新闻宣传战线领导班子建设,把思想政治坚定、组织能力突出、熟悉新闻宣传工作、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确保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新闻宣传工作者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增强业务本领,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新闻宣传队伍。要加强对中青年骨干的培养锻炼,采取多种措施培养造就更多人民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广大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带头实践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做积极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

关于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的总要求和主要任务的重要论述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效。

新闻工作者的地位和作用

新闻事业的全部功能,如报道新闻,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提供娱乐,刊播广告等等都是要通过新闻工作者的实践才能实现,因此着力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新闻队伍的全面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

1.能够及时、敏锐的反映社会和时局的变化 2.新闻工作以全社会为其工作对象,也以全社会为其服务对象 3.新闻工作者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具有很强的政治洞察力,作为喉舌,工具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4.新闻媒介在反映舆论、引导舆论方面具有权威性,新闻工作者作为舆论的代表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被称为社会公正的法官 5.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是一种快节奏高强度的创造性劳动 6.新闻工作者往往是事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所发生的事件报道出去,因此新闻职业具有浮光掠影的弱点。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社会责任是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特征 1.讲党性,讲政治,把政治坚定性、政治洞察力和政治责任感作为第一修养 2.社会活动能力强 3.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 4.具有自觉意识和良好的适应能力,树立公仆意识

新闻职业道德本质特征

1.新闻职业道德同普遍的道德现象一样,是一种有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 2.新闻职业道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和更为强烈的政治色彩。 3.新闻职业道德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1.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2.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内容

新闻工作者要忠诚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扬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

国家广电总局于2004年12月2日公布,准则分为责任,真实,公正,导向,品格,廉洁和附则七大部分。

要求1.切实担负起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传播先进文化,推动人类文明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 2.坚持客观公正的职业理念,忠于事实,追求真理,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3.恪守敬业奉献,诚实公正,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严格做到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反对任何形式的有偿新闻

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国家广电总局于2004年12月2日公布

要求1.主持人作为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公众人物,应时刻保持谦虚谨慎,自觉追求德艺双馨 2.工作和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仪表和文明举止,自尊自爱,树立良好的形象维护媒体公信力 3.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 4.播音员主持人不得将自己的名字 声音 形象用于任何带有商业目的的文章,图片及音像制品中。

如何理解正面宣传与新闻批评的关系1.正面宣传和新闻评判都是新闻事业运用新闻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 2.正面宣传,指的使对社会主流与光明面所进行的肯定性和赞扬性的报道与评价:新闻评判,是指运用新闻手段对社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及落后反动势力所作的揭露和评判。 3.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不要大量集中展示消极面。

(是非)社会生活中需要进行评判和揭露的事情,不能都搬到报纸、广播和电视上来,评判性报道的内容要有所选择,不能搞“有闻必录”。一个时期内,评判性报道不能过于集中,以免引起副作用。

新闻工作者坚持党性原则,就不能做到真实、客观、公正

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2.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政治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3.新闻真实性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对象,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使报道结果符合实际:新闻客观性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对象,以客观叙述为表达方式:新闻公正性指新闻报道为对立的双方提供平等反映意见的机会。4.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只有遵循党性原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才能才根本上做到报道的真实、客观和公正。(是非)新闻报道要坚持客观性原则,就不能有倾向性

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2.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是指新闻工作者以客观性事物为反映对象,以客观叙述为反应手段的一种工作规范,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3.内容上的客观,指新闻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形式上的客观,指新闻的倾向性是通过新闻事实的逻辑力量显现的。报道者善于寓褒贬寓客观叙述之中,而不随意加以客观的解释。

4.客观和倾向并不矛盾,新闻报道者的立场和倾向性,应该通过对新闻事实及新闻表述的选择和组织来显示,对经过精心选择的新闻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客观叙述,完全可以鲜明地表达报道者的立场和观点。

(论述)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舆论监督主要具有一下几种社会功能:

1.监督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不破不立,揭露是为了推动,批评是为了建设,否定是为了肯定,这是舆论监督功能的意义所在。社会监督功能表现为三方面:1 提供新的社会热点、焦点和社会发展的最新信息,引导社会及公众密切注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和新动向;2.对社会发展过程的监督;3.对社会发展的效果评价。

2.社会调节功能。主要表现为社会心态、社会意见的调节、疏导和重新整合,传达公众呼声,从而使整个社会心态维持在一个理想的安全值上。3.社会控制功能。主要以舆论、宣传、教育的手段去影响和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调剂人际关系,指导和制约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4.社会制衡功能。主要表现为舆论监督对社会权威和势力的设限和抗衡。舆论监督代表大多数人的意志,使最明主、最符合民意的权利,其监督范围广、反应迅速、影响效果大,在进行权利制约和权利抗衡时具有巨大威力。

5.舆论监督使一种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新闻舆论通过严密跟踪监督目标与对象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不断提供新信息,描述新进展,提出新问题,作出新判断,得出新结论;同时,不同的意见、观点和结论通过平衡整合确保监督的质量和活力。

(简述)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要求

1.新闻真实性就是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2.坚持新闻的真实性,首先要做到具体事实真实准确,这是新闻最起码的要求,它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新闻所引用的材料必须准确可靠;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而且要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

3.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更高要求是做到本质真实,尽可能全面、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在事物的整体上、宏观上和本质上把握报道的真实性。

(是非)新闻工作者坚持党性原则,就不能做到真实、客观、公正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2.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思想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在政治上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3.新闻真实性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对象,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使报道结果符合实际;新闻客观性指新闻报道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对象,以客观叙述为表达方式;新闻公正性指新闻报道为对立的双方提供平等反映意见的机会。

(论述)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合格标准。1.在我国,新闻工作者既是党的喉舌,又是人民的喉舌,他们担负着反映人民意志,引导人民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大任务,倍受党和人民的关注和重视。一个新闻工作者只有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承担起新闻工作者的职责。

2.理论素养。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根本指针,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报道和评论新闻事实,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一方面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基本知识。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

3.政治素养。对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而言,政治素养包括:在政治上有较高的觉悟和严肃的态度,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四项基本原则,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立志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4.法律素养。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应当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牢固的法制观念,他的全部工作和一切行动,包括新闻采访、写作、编排、制作、播出及其他相关活动都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行事。(3分)

5.道德素养。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作为普通公民所应具备的社会公德素养,另一方面是作为新闻职业活动者所应具备的新闻职业道德素养。

6.业务素养。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养,包括调查研究的能力、语言文字功底、知识储备以及现代传播手段的使用能力。

(论述)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

1.200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负责人会议上强调,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

2.贴近实际,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真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按实际需要开展工作,以实际效果检验工作,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具体实在、扎实深入。

3.贴近生活,就是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客观现实,把握社会主流,从生活中挖掘生动事例、汲取新鲜营养、展示美好前景,激励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奋发图强,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共同奋斗,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

4.贴近群众,就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加可亲可信,深入人心。

5.用“三贴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提高引导水平,要求新闻宣传工作:第一,注意在内容上创新,改进宣传报道:一要对长期以来积淀而成的落伍的新闻观念、新闻报道方式和新闻活动模式,进行突破与改革;二要以是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衡量我们舆论引领水平的根本标准;三要调动包括内容、表述、标题、评论、按语、图表、摄影、漫画等“新闻全要素”,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报道新闻;四要以新科技革命的手段,提升新闻宣传的力度、强度和高度,促进新闻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第二,注意在方法上创新,按新闻规律办事,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新闻手段,在强化与群众利益的相关性和提高受众阅读的兴趣性等方面下工夫,把党的意志转变为群众的语言、新闻的语言,使之入耳入脑。第三,注意在体制上创新,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保证正确导向、富有经营活力的微观运行机制,完善新闻宣传宏观管理体制,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8分)

(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1.新闻自由是公民的一种民主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在阶级社会里,新闻自由只能是具体的阶级的自由,或者是资产阶级的自由,或者是无产阶级的自由,抽象的、超阶级的新闻自由是没有的。

3.新闻自由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新闻自由和经济、政治斗争的总形势紧密相连。(2分)

4.新闻自由始终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新闻自由权利的行使要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全民族利益,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大局为重,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借口新闻自由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2分)

产业属性是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产品的生产流通与市场规律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新闻产品也有进入市场进行流通的客观环节,因此不可避免地在流通领域体现出较强的商品性,要按市场规律运行。3.新闻事业从其基本功能来看,主要是报道和评价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它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式,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4.新闻媒体固然可以通过广告来获得巨额收益,但其广告功能或者说产业功能、经济功能,是建立在其反映现实生活这一意识形态功能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新闻事业首先是一种意识形态,其次才可说是一种产业。

党性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改革的最大绊脚石

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2.新闻工作的党性要求主要内容包括:在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在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3.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新闻改革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我们新闻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强化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性质,成为党和人民掌握得更加得心应手,更有战斗力的舆论工具。这是新闻改革必须坚持的方向。.

第二篇:2011年国家编辑记者证考试真题 回忆版

因为只有广播电视知识课本上的比较多。下面着重说一下广播电视知识的真题。

选择题:

一共二十分,10个单选,5个多选。单选一分,多选两分。

这个真的记不住啊 一天考了三门 ,选择题最多,脑袋都大了。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多选)

简答题:顺序可能有点混乱,但是题目肯定是记得很清楚。一共二十分,每题五分。

1、广播电视新闻语言的语言表达:易于接受接收,可听性,准确性,完整性,通俗性。

2、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课本15页

3、《广播电视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容。:课本49页。

4、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调节,控制,制衡,动态平衡的功能。

辨析题:一共三个。每个12分。

这几个题题目我只记了个大概:

1、 媒体市场化就会导致新闻的不公正。

答案大家自己总结吧,说实话我打得很混乱。

2、

3、

论述题:就一个题 24分

大概的题目意思是:

现在新闻媒体开始倾向:“倾向群众,作风改变,文风改变。”的背景与意义。

这个背景是最难答的。既要答上三贴近又要搭上市场化。这次的题目难啊 真变态。 意义大家看着写写应该就差不多吧。

第三篇:编辑记者资格考试——业务

网络广播电视指互联网上广播电视的简称。目前各电台和电视台都可以用网络播出设备把广播节目或电视节目主在相应的网站上,用户利用上网设备就可通过互联网在线收听收广播看电视广播节目。

EFP电子现场制作EFP(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即电子现场制作,简方之就是用转播车在现场制作节目或现场转播的活动。无论是现场转播还是现场录像,电视镜头的拍摄、录制和编辑都是与事件发生发展同步进行的,因此现场感特别强。

数字技术所谓数字技术(Digit Technology)就是能将任何信息(包括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以数字代码的形式转化成二进制(0或者1)的数字语言后,由计算机处理的技术。

数字电视 是指导从电视节目采集、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是在数字技术基础上把电视节目转换成为数字信息(0,1),以码流形式进行传播的数字形态,综合了数字压缩、多路复用、纠错掩错、调制解调等多种先进技术。

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有狭义的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通信卫星是指通过卫生把两个或多个地面站连接起来,进行点到点的通信。广义的通信卫星是指包括广播、固定站间通信和移动站间通信等在内的全部通信业务。

写作题:

1、请为下面新闻制作适合广播电视新闻特点的标题。

“我当时真的是冲着一名教授,才报考北京邮电大学的,一进门才发现只有全校开大会时才能听到他的教诲。”一位大一新生无奈地告诉记者。

记者对北大等10所进入国家“211”重点建设的高校进行了一次微型调查,本学期10所高校上千位博士生导师、教授、院士为本科生上过课者寥寥无几。

对名教授很少给本科生上课的问题,一般有三种说法一是博导时间紧顾不上,带研究生、稿科研、学术交流都要花不少时间和精力,本科生的课时一般较长,时间根本保证不了;二是不少博导认为有些不一定比讲师讲得好,讲得有经验,又何必非亲自讲呢?第三也有部分博导觉得上本科生课是“教书匠”,不小报酬却不高,不值得干。

人民大学著名教授高鸿业曾任科罗拉多大学客座教授,他告诉记者“在美国再大的教授,每周也必须给学生上3个钟头的基础课。教学相长,教授把他的人生经验、治学方法融在知识中交给学生,教授也从学生身上了解了他们的一些真实想法,同样可以提高科研能力。”崔琦在获得了诺贝尔奖后推掉了不少应酬,但每周给普林斯顿大学生的三节固体物理谭照开不误。看来不在乎忙的程度如何,关键是观念,重视教学的观念。

答:本科生缘何难见教授面?

2、请按照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规律和特点,将下面提供的新闻编排成一期社会新闻栏目,并阐明编排理由。

(1)小区内建起了“淘宝网”

某小区的居民发出倡议,并设立了二手物资信息台。不管您家是有淘汰的早货,还是想求购点东西,都 可以来登记,由居委会统一调配,在小区内消化旧货。

(2)无障碍通道有障碍

盲人杨大姐反映,北京的无障碍通道障碍实在大多了,给残疾人带来了很多不便。

(3)北京市交通管理局交通违法告知通知书开始投递发放。

(4)京郊农村赤眼蜂成了害虫的克星。

(5)背景赤眼蜂灭害有原理。

(6)石景山区发放帮困助学金。

(7)北京启用车辆动态称重检测系统,车辆经过不停车,就可测出是否超载。

(8)平谷大峡谷景区今年夏天接待游人创新高。

(9)昌平区长出酷似葫芦的柿子。

(10)某小区居民反映,物业在大热天就收取暖费。

(11)延庆观众反映,延庆两条公交车线路莫名其妙停运,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12)小区旁建起加油站,带来安全隐患。

答:节目编排如下:

1、无障碍通道有障碍

2、某小区居民反映,物业在大热天就收取暖费

3、延庆观众反映,延庆两条公交车线路莫名其妙停运,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4、小区旁建起加油站,带来安全隐患

5、小区内建起了淘宝网

6、石景山区发放帮困助学金

7、北京市交通管理局交通违法告知通知书开始投递发放

8、北京启用车辆动态称重检测系统,车辆经过不停车,就可测出是否超载

9、京郊农村赤眼蜂成了害虫的克星

10、背景:赤眼蜂灭害有原理

11、昌平区长出酷似葫芦的柿子。

12、平谷大峡谷景区今年夏天接待游人创新高

这期节目编排分为三组,第一组1—6是社区新闻,主打的内容是无障碍通道有障碍,把观众反映的问题编排在一起,突出贴近性;这组新闻的后两条是新风尚和新办法,起到舒缓节奏,启迪思路的作用;第二组

7、8是新闻,动态性比较强;最后一组是来自郊区农村的报道9—12,有新鲜事,也有新动态,目的在于掀起又一个收视小亮点,在观众疲倦之时,加入有趣的内容,令观众持续收视。

3、请以中央电视台新闻为例,策划和组织一场关于春运的电视直播报道,并写出简要的报道策划方案。

答:春运报道策划方案

报道主题:直击中国铁路春运

报道目的:在公众与铁路部门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化解乘客与铁路间的矛盾,在春节临近时营造欢乐、祥和的过节气氛。

报道时机:选择农历腊月二十

七、八铁路春运的最高峰进行直播

报道内容:铁路系统的紧张忙碌、回家乘客的焦急情绪、中国铁路春运的历史回顾、专家对铁路春运的理性分析等等

报道思路:分动态报道和静态报道两种,静态主要报道各大铁路枢纽(包括各大火车始发站、中转站、终点站的购票、乘车、调度情况),动态报道则以记者的体验式采访为线索,报道铁路春运过程中的情况。

报道方式:采用动静态结合的报道方式,选择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南京、成都等地的火车站进行多点共时直播,由各路记者现场出镜报道。选择北京到广州、上海到成都的纵横两条铁路线,由乘车记者进行亲历式报道。其间穿插演播室主持人对专家及政府官员的访谈,并适当穿插相关的背景资料。

报道规模:受报道内容的限制以及日常新闻播出的限制,本次直播报道虽然历时两天,但不准备采用不间断的连续报道方式,而是采取分时段直播,如选择列车出发、到达,开始、

高峰、结束等几个时段进行集中直播。

报道范围:报道范围涉及全国铁路春运,但可以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铁路枢纽来实现全国范围的覆盖。

4、请根据以下材料,以2005年2月21发稿时间,撰写一篇不超过300字,适合在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新闻稿。

材料(略)在今天公布的《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中,我省有“四线五景”榜上有名。这次我省入选的精品路线包括南昌、吉安到井冈山一线,赣州、瑞金到古田一线等4条精品线路;萍乡、井冈山、上饶集中营等五个景区则入选经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是由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13家单位首次联合公布的,全国共有30条精品线路和123个经典景区入选。我省是全国比较早地开展红色旅游的省份,但目前也面临提升红色景区素质的压力。新近出台的《2004—2010全年全国红色展规划纲要》上规定,国家重点扶持的红色经典旅游景区门槛比较高,要求80%以上必须为国家3A级旅游区,其中4A级以上景区要达到40%,而江西省目前4A级景区仅为9家。5A级景区数目为零。

答:在今天公布的《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中,我省有“四线五景”榜上有名。

这次我省入选的精品路线包括南昌、吉安到井冈山一线,赣州、瑞金到古田一线等4条精品线路;萍乡、井冈山、上饶集中营等五个景区则入选经典景区。

《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是由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13家单位首次联合公布的,全国共有30条精品线路和123个经典景区入选。

我省是全国比较早地开展红色旅游的省份,但目前也面临提升红色景区素质的压力。新近出台的《2004—2010全年全国红色展规划纲要》上规定,国家重点扶持的红色经典旅游景区门槛比较高,要求80%以上必须为国家3A级旅游区,其中4A级以上景区要达到40%,而江西省目前4A级景区仅为9家。5A级景区数目为零。

5、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我省入选4条,123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我省上榜5个,这令我们这个红色旅游大省有些汗颜。虽然咱们是搞红色旅游比较早的一家,可现在其它兄弟省份也不甘示弱,北京、河南、山西、四川等省大有后来居上的气势。与他们相比,我们省的景点层次偏低,5A景区数目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难怪这次上傍的线路和景区数量上还偏少。做得早,还要做得好,目前,我省红色旅游应该正视差距,迎头赶上,好在现在还不晚。

答: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我省入选4条,123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我省上榜5个,这令我们这个红色旅游大省有些汗颜。

虽然咱们是搞红色旅游比较早的一家,可现在其它兄弟省份也不甘示弱,北京、河南、山西、四川等省大有后来居上的气势。与他们相比,我们省的景点层次偏低,5A景区数目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难怪这次上傍的线路和景区数量上还偏少。

做得早,还要做得好,目前,我省红色旅游应该正视差距,迎头赶上,好在现在还不晚。 案例分析题

1、请分析下面广播评论的说理特色。

当不上附马不能不娶妻

在横向经济联合中,不少乡镇企业纷纷外出找门路、攀“高亲”,巴不得弄个附马当当。这种想法固然不错,可举国之内,附马能有几个?能和全国重点企业、科研单位挂上钩的乡镇企业不会很多。

攀不上高亲怎么办?一个村办厂厂长说得好“当不上附马不能不娶妻”他这个村离公路

比较近,又有不少集体公房,具备发展工业的一些条件,他们曾经人接人地外出攀亲,一直未能如愿,后来他们了解到,当地有个养禽专业户,因为地处偏僻,房屋不足,生产受到了限制,于是这个村办厂就和那个养禽专业主起了养殖联合体,进而发展为孵化到加工生产的一条龙生产线,双方得益都不浅。厂长开玩笑说“我们小夫妻过得还挺不错呐!”

在生活中,有些人找对象就是因为“高不成,低不就”而拖成了大龄青年。在横向经济联合中,只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地优势,能够取得的好的经济效益。“高不成”也可以“低就”,当不上“附马”,同样能娶到一个“好媳妇”。

答:这是一篇优秀的广播新闻评论作品,结合农村经济生活中的新问题,采用比喻、例证等受众容易接受的评论手法和群众自己的语言,把道理讲得明白如话、入情入理。

(1)语言上,非常通俗化、口语化,运用受众容易引起兴趣的材料,受众容易接受的方式深入浅出。它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把乡镇企业在横向经济联合中想与一些重点企业、科研单位挂上钩的思想比喻为想“攀高亲”,弄个“附马当当”,即形象贴近,又通俗易懂。用群众自己的语言----厂长一头一尾的两句话,非常准确、形象的表现出从实际出发选择合作伙伴的好处。

(2)形象说理,事理融合,这则评论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事例----与养禽专业户联合的村办厂办得挺红火来说明论点,让人亲切可感,说服力很强;评论最后还采用了比喻说理的方法,把乡镇企业横向联合比作生活中的“找对象”,劝有关政策者不要高不成低不就,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本地优势,也能娶上好媳妇。

案例分析题

2、请分析下面一组新闻在编排上的特色,并试分析其优劣。

节目串联单

(1)聚焦立法听证本市举行首次立法听证,机动车和行人、骑车人发生事故如何赔偿成为关注焦点

(2)聚焦立法听证听证会激发百姓参与,专家评点这是民主立法的新尝试(录音消息)

(3)聚焦立法听证骑车人被撞进机动车轧死,两辆涉案车如何划分责任尚无定论

(4)聚焦立法听证一对老夫妇拦住长城赛福车,声称开车的吓坏了骑车的

(5)关注无障碍残疾人代表检查西城无障碍设施,部分设施美观但不实用(录音消息)

(6)关注无障碍短评,到底是在撑门面还是在办实事

(7)前三门大街铺辅路昨晚开始铺油

(8)金融街地下交通工程昨天全面开工

(9)北京西客站出站系统将新装10部滚梯

(10)简讯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未来十五年前增至1.4亿量

(11)简讯大连一辆液氨罐车翻入水库

(12)简讯马来西亚直升机坠毁,4人丧生

(13)简讯土耳其直升机坠毁,5人死亡

答:这期《交通新闻》的栏目编排重点突出、内容丰富,节奏感强,是一次编排得比较成功的节目。它在编排上有以下特色:

1、突出重点。这期交通新闻把头条的文章做足,从不同角度用四条报道来聚焦“立法听证会”,形成一定的舆论声势,使节目一开始就先声夺人,抓住听众的注意。中间关注无障碍的录音新闻配发了短评,形成整个节目的次重点。

2、节目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搭配合理。这期节目体裁涉及口播新闻、录音消息、短评、简讯,形式多样,内容上也做了精心安排,头条一组报道聚焦立法听证,中间两条配合式报道关注无障碍问题,通过配发短评深化报道的力度,然后三条关于交通的报道把最近的

动态体现出来,最后用四条简讯结束,这部分节奏快,信息量大。从整期节目看,前半部分重在深挖,后半部分短平快,一张一弛,在重点突出的同时,兼顾一般,能满足受众多方面的需求。

3、突出广播特色,优化稿件配置,这期节目有两个录音消息,体现了广播的优势,而录音消息的位置也经过了精心安排,穿插在节目中,有利于调节听众的收听状态,中间三条最新动态内容均是工程进展,最后三条简讯都是关于事故的报道,使非重点信息的报道也有了一定的集纳特点,使节目的整体性加强,让听众感觉层次清楚,详略得当,结构严谨。

第四篇:广播电视综合知识[2011编辑记者证考试用]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综合知识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要求考生了解所列知识点。】 【90分钟

闭卷、笔试

满分100 单项选择、多项选择】

第一部分:政治理论和时事政治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即人们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或基本观点,是人类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者说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第二方面,是否具有同一性。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方面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现实是在人通过感觉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世界的物质性:马克思关于物质的科学定义揭示了各种具体物质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根本属性。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意识是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它包括感性、理性的认知形式和情感、意志等复杂的心理形式。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社会的产物。在意识产生和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对人类的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是社会实践。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都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是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其他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唯物辩证法认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的原因在于,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最终会战胜旧事物。第二,新事物优于旧事物。第三,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会得到人们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表现在,第一,法用普遍联系观点看世界,形用孤立观点看世界。第二,法用变化发展,形用静止不变观点,第三,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否认矛盾的存在。其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大基本属性。它们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矛盾又具有特殊性,因为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其特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系,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了普遍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的状态。其辩证关系表现在: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得积累就不可能发生质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的引起质变。第二,质变引起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方面。它们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是辩证统一的。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是事物相互联系的环节,也是事物辩证发展的环节,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

事物发展是不断的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发展呈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消极性和直观性,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一元的。实践是检验主观认识色色rustle

第 1 页

2013-10-24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是否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历史过程,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是指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它包括物质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主要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主要包括社会心理和各种社会意识形态。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之所以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因为,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性质和面貌。第三,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它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征。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是生产方式两个矛盾的方面,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重大的反作用,构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不断又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它由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组成。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及其变化;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两者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相互运动,构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形成社会结构的三个基本层次。其中生产关系一身而二任,它既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又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使一切矛盾的根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得矛盾,使生产方式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国家起源、本质和职能: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主权国家,即人类生活共同体。一是指作为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的国家机器。这种国家就其本质来说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工具。国家本质,即国体,表明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形式,即政体,指国家政权的组成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国家职能包括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两个方面。 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产生和变化。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承认个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够影响历史进程。

①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个人的作用:个人的社会活动都对历史起作用。历史的最终结果是从个人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个人的意志目的只能融合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合力”中,“合力”归根结底反映的是经济的必然性,因此不能认为个人的意志等于零。社会历史是合乎规律地向前发展,有它的必然性。个人的作用相对于这种必然性来说,是一种偶然性,但它又是这种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历史人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他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重大影响与积极作用。

列宁说:“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能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好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杰出人物提出的先进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杰出人物起到实现社会变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即领导者的倡导和组织作用)。此外,一些剥削阶级的代表,一方面是人民的统治者、压迫者和剥削者,但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们利用既得权力在某些方面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也起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

色色rustle

第 2 页

2013-10-24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③无产阶级领袖的作用。

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以往任何杰出人物都无法比拟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要求,需要而且必然造就出自己的领袖集团,没有本阶级的革命政党和领袖,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无产阶级领袖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是领袖集体。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规定了无产阶级领袖不同于其他阶级领袖的特点,他们是人民的公仆,善于正确反映和集中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具有最广大的群众基础。当然,无产阶级领袖也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

④正确理解个人的作用,反对个人崇拜。

反对个人崇拜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个人崇拜是唯心史观的一种表现,是旧社会留下来的腐朽遗产,无产阶级的革命胜利后,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消除它的影响。

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既是社会财富增长的过程,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要坚持二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不是主导和从属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关系。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彼此既对立又统一。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包括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五个方面,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最基本的职能。

一定时期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其价值来进行,遵循等价交换、资源让渡的原则。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规律,其作用是通过商品价格的运动表现出来的。

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剩余价值是由劳动者生产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其产生有两种方法:一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另一个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再生产包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而剩余价值又是资本积累的源泉和动力。

资本的有机构成:从价值方面看,资本是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他们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价值构成。从物质方面看,资本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他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叫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有机构成,就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相对人口过剩: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资本的需要来说的,或者说是劳动力的供应超过了资本对他的需要。所以,人口过剩不是绝对的。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的商品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的过剩。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马克思的第一个发现是唯物史观,第二个发现是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仅是历史的继承和取代的关系,而且在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之前,彼此又长期并存,相互间是一种共处、竞争的关系。要有效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下,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形成过程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命题;党的十三大报告、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党的十四大报告作出了一次比一次更丰富的概括,党的十五大报告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写进党章。

主题和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一条主线即基本线索贯穿其中,这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哲学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哲学中的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学说是它的两大理论基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用“实事求是”概括,邓小平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概括,江泽民特别强调“与时俱进”。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社代替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资本色色rustle

第 3 页

2013-10-24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主义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 {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的确立:起于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整风,于1945党的七大党章中确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战争实际上就是农民战争。1930.1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形成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政治纲领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共和国,即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经济形态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及其领导下的半社会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经济政策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简称“四面八方”政策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人民民主专政:即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力量团结一致。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从建国到改造基本完成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过度时期。其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得统一,其中工业户是“主体”,社会主义改造是“两翼”。

农业合作化的经验是,必须坚持典型示范、自愿互利的原则,贯彻积极领导、稳妥前进的方针。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1957.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相适应相矛盾的观点。

处理:敌我矛盾用专政的、强制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方法、说服教育方法解决。“团结——批评——团结”

(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时期统战的基本经验:同农民结成坚固的联盟;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即联合又斗争;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党的建设的目标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1939.10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共产党。是个伟大工程。

从思想理论方面建设党,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建党原则。其最根本任务是把解决共产党员的世界观问题放在思想建设的核心地位。并创建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整风形式。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党的组织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干部问题。党风问题是能否保持先进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得问题。

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共有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及时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研究,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和客观相一致,理论语实际相统一,是我党长期革命实践中得出的科学结论。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 {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邓小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1982年十二大,邓小平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在实现全党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战略转移的同时,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邓小平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一国两制”的理论。

4、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形成。

5、1992年,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并发表重要讲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阐述社会主义本质,再次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

6、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全面成熟。

7、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色色rustle

第 4 页

2013-10-24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 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 四位一体: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沦和实际问题。”这四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 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最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只有用这一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更好地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使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和表现都带着中国的特点和特性,深刻揭示中国具体实践的规律性并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在这个有机统一体中,中国化是核心,是统领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总原则、总要求;时代化是关键,是展现中国化和大众化科学性与先进性的重要标识;大众化是基础,是拓展中国化和时代化深度与广度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要紧紧围绕中国化这个核心,牢牢抓住时代化这个关键,不断夯实大众化这个基础,实现三者的整体全面推进、深化协调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并且是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成。

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构建社义和谐社会,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构建是一项战略任务,要求全党提高构建能力。

建设社义新农村。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建设创新型国家:06.1.9胡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20年建成!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包括自然生态问题、人的精神生态问题,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在开放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致力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以有效地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树立社义荣辱观:06.3.4胡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以热爱色色rustle

第 5 页

2013-10-24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社会:05,9,15胡,联合国成立60周年峰会上《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都是党成为执政党后的根本性建设。

首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成为执政党后的根本性建设。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保证党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正确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顺利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上一批大党老党相继失去政权,特别是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即便是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不注重研究和提高自身执政素质,难免导致执政体系僵化、执政能力衰退、执政成绩不能令人民满意,最终丧失执政地位。我们党一向重视执政能力建设。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个紧迫课题。

其次,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坚持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一个根本原则。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理论和实践上一贯重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这就言简意赅地揭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系。一句话,党的各方面建设都要落脚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上。

另外,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有各自的侧重点,又有内在的统一性。它们内在地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统一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一方面,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动力。党的执政能力靠什么来提高、执政地位靠什么来巩固?关键是靠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各方面工作的成果,必然会直接推动执政能力的提高、执政地位的巩固、执政能力建设的加强。另一方面,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目标。在执政的条件下,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中之重。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效,最终要通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成果来体现、来考察、来检验。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05年初起,一年半时间在全党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

2009年9月15日至18日,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出了部署,强调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 {四}近期国内外重大事件

第二部分:法律基础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 {一}法律基础知识

社会主义法制基本含义: 是以社会主义民主为基础,体现工人阶级领导下全体人民整体意志的法律制度的总和。它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的合法性原则、制度、程序和过程。其基本要求十六个字: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的标志和条件:标志: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可以分为制度条件和思想条件两个方面。

(1)首先,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有完备的法律和系统的法律体系。

(2)其次,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具有相对平衡和相互制约的符合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的权力运行的法律机制。

(3)再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有一个独立的具有极大权威的司法系统和一支高素质的司法队伍。

(4)最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有健全的律师制度。

条件:

一、积极培育发展市场经济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先决条件

二、推进民主政治的进程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所在

色色rustle

第 6 页

2013-10-24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三、健全法制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律保障

四、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

只有同时具备了上述四个条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才能实现,也才能进而从根本上推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振兴。我国目前应从各方面下大气力,做积极的努力,创造这些条件并使其不断成熟,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能以新的姿态迈向二十一世纪,为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法规的依据。现行宪法是1982年五届人大五届会议通过,8

8、9

3、9

9、04进行了修订。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国家性质的具体体现。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其中有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以及监督权利。基本义务,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以及依法纳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选举是人民代表大会的首要特征。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他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大与地方人大不是领导关系而是法律监督关系、工作联系关系和一定的指导关系。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宪法序言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八个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我国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基本的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其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我国的文化制度: 宪法第

19、20、

22、24条作了规定。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公德,在人民群众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反对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

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宪法19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同行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新闻广播电视事业的法律地位:宪法22条规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广播影视法律体系构成: 包括宪法、法律(全国人大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较大的市)、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人代会)。

基本形成了以《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为龙头,以其他广播电视专项行政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为骨干的广播电视法规体系框架。

广播电视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政法规7件:《进口影片管理办法》《卫星地面接受设施接受外国卫星传送电视节目管理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受设施管理规定》《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电影管理条例》《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1997年)《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2000年)。部门规章有42个。

广播电视法规规章的主要调整范围:略 {二}相关法律法规

刑法:是关于犯罪和刑罚法律规范的总称。现行《刑法》于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1997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修订。 主要罪行如下: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本罪名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补充规定》中所设立的罪名。刑法学界有的主张定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但倾向性的意见以及司法实践中则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此罪名为选择性罪名。可根据犯罪事实具体选择确定。

一、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中国公民均可构成,外国人、无国籍人不构成本罪主体。2.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的,故意的内容,一是明知是国家秘密或具有情报价值而故意窃取、刺探、收买。二是明知是境外的机构、 组织、人员而故意向其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3.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保密制度和国家政权的安全。犯罪对象是国家秘密或者情报。是否为国家秘密或情报,须由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作出鉴定。 4.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保密法规,为境外的机构、色色rustle

第 7 页

2013-10-24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行为。

二、要注意区别本罪与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区别。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犯罪特征是将秘密泄露给不应当知道的人,主要是一种职务犯罪,其犯罪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犯罪的主观方面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而本罪的提供对象是境外的,性质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而非职务犯罪、行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的。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指破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一、本罪是刑法修改后,新增设的罪名,它是对1979年《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破坏通讯设备罪有关规定的扩大。

二、本罪的构成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客体为通讯设施方面的公共安全。侵犯对象是与广播电视、公用电信相关的,正在运行、使用中的各种设施。客观方面表现为用各种手段破坏通讯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三、盗窃通讯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如数额不大,但危害公共安全后果严重的,参照两高关于破坏通讯设备罪的司法解释(详见本罪名法律依据部分),可定本罪。数额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的,应定盗窃罪。

另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罪侵犯对象不包括国防用的通讯设备,因为刑法已增设了危害国防利益罪及相关分罪名,用于惩处相关的犯罪行为。因此,原破坏通讯设备罪中有关上述问题的司法解释,对本罪不再适用。

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指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交易市场,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一、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个人和单位。

二、本罪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三、本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既侵害国家有关证券、期货交易管理制度,扰乱证券市场,同时还会侵害守法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四、本罪为结果犯,造成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

五、要正确区分“故意编造”和“预测失误”的界限,不可客观归罪。主要看主观有无明知不实而故意进行编造。

侵犯著作权罪,即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明知是侵犯他人著作权、邻接权的复制品而予以销售,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以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的方式,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情节严重或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一、本罪主体包括个人和单位。

二、本罪主观方面必须是出自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如果仅是散布失实的情况,而无损害他人商誉的故意,则不构成本罪。

三、本罪是结果犯和情节犯,只有造成他人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才构成本罪。此为区分一般商业诽谤行为和本罪的界限。重大损失的标准,尚未明确规定,可参照侵犯商业秘密罪等罪名。

虚假广告罪: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由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才能构成,包括个人和单位。

二、本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明知是虚假广告而为之宣传。“情节严重”是构成本罪的条件。

三、本罪是新设立的罪名,1979年《刑法》和相关法律无此规定。

诬告陷害罪:指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作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包括犯人)受刑事处分的行为。

一、诬告陷害罪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 在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诬陷的目的,至于被诬陷的人 实际上是否受到刑事处分,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二、1979年《刑法》规定的诬告陷害罪只规定了量刑原则,而未明确相应的刑种和量刑幅度,新《刑法》对此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侮辱罪: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侮辱,必须针对特定的人进行,侮辱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3 种:1.暴力行为侮辱,但如果行为人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则 应以伤害罪论处。2.言语侮辱。3.文字侮辱。无论哪种方式的侮辱, 都必须公然进行,主观方面还必须是直接故意,否则,不构成本罪。 本罪中“情节严重”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色色rustle

第 8 页

2013-10-24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手段恶劣,后果严重,影响很坏的情形。

二、本条相对于原刑法145条,现去除了侮辱方式表述“包括用大字报、小字报”,同时增加了“管制刑”。

三、本罪与诽谤罪的区别:(1)侮辱不捏造事实,诽谤则是捏造事实;(2)侮辱有暴力可能,诽谤不使用暴力;(3)侮辱一般当面进行,诽谤则往往在公众场合进行或向第三者散布。

诽谤罪: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些虚构的事实,足以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诽谤必须针对特定的人实施,但不一定非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中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本罪,但是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是直接故意所致,而且情节必须严重,否则,不构成本罪。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手段恶劣、后果严重,影响很坏的情形。

二、诽谤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这两种犯罪在客观方面,都是针对特定对象,采用捏造事实的手段实施的,但主要区别在于:第一,所捏造的事实内容不同。诬陷捏造的是犯罪的事实,诽谤捏造的是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事实。第二,行为方式不同。诬陷是向政府机关和有关部门告发;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第三,主观意图不同。诬陷是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处分,诽谤则是意图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

三、本罪一般告诉才处理。对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才由司法机关公诉。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是指行为人故意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可以是汉族人,也可以是少数民族人。 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有挑起民族仇恨和歧视的目的。客观方面,有 煽动的具体行动。侵害的客体,是兄弟民族全体人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同时也侵害了我国各兄弟民族的团结和统一。

二、本罪同煽动分裂国家罪不同,主要是侵犯民族个体成员之间的和 睦相处,不以民族分裂为目的。如目的转移为全局性的分裂,则应以 分裂国家罪定罪处刑。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行为。

一、窃取、刺探、收买是非法获取秘密的三种不同手段。其中窃取是秘密进行的,而刺探和收买则既可秘密进行,也可公然进行。

二、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保密制度。直接对象是国家秘密。主观上行为人只能是出于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窃取、刺探、收买手段,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窃取、刺探、收买三种方法既可同时使用,也可采用其中二至2种。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三、本罪同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区别:后者是特殊主体国家工作人员,

是故意或过失“泄露”,而本罪则是故意去刺探获取。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指违反国家规定,擅自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或者擅自明占用频率,经责令停止使用后拒不停止使用,干扰了无线电通讯正常 进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一、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单位也可构成此罪。主观上是故意的。客 观方面具体表现为:1.违反规定擅自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或者占用频率;2.经责令停止使用后仍继续使用;3.客观上干扰了合法 无线电通讯的正常进行并造成了严重后果。

二、此罪系修改后的刑法设立的新罪名。单位犯本罪的,适用双罚制。

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指不以牟利为目的,在社会上传播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本罪名是选择性罪名,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其中任何一种行为,即应以该行为定罪,如果行为人实施多种行为的,应将所实施行为并列为一个罪名,不实行数罪并罚。

二、本罪的犯罪构成: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犯罪,且必须以牟利为目的;犯罪客体是文化市场的管理秩序以及社会主义社会

风尚;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行为。

三、犯罪对象是否属于淫秽物品,是区分本罪与非罪的主要界限,因此,认定本罪应严格把握淫秽物品的范围。关于淫秽物品的范围,参见法律依据。

传播淫秽物品罪:指不以牟利为目的,在社会上传播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犯罪对象是淫秽物品;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社会上传播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行为。犯罪主体除自然人外,还包括单位。本罪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即明知是淫秽物品而故意予以传播,过失不构成本罪,另外本罪在主观方面还必须不以营利为目的,如果传播淫秽物品,以牟利为目的测不构成本罪,而以制作、贩卖淫秽物品罪定罪。

二、本罪和与其相近似的其他罪的区别:

与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区别,一是犯罪色色rustle

第 9 页

2013-10-24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目的不同,本罪不以牟利为目的,后者以牟利为目的;二是情节要求不同,“情节严重”是本罪的构成条件,而对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来说,“情节严重”只是量刑依据。与利用淫秽物品传授犯罪方法罪的区别,在于前者行为人只是 传播淫秽思想,没有传播具体犯罪方法,而后者行为人主观上有利用淫秽物品传授犯罪方法的故意,客观上有将淫秽物品作为工具,通过图解或展示,向他人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

三、关于淫秽物品的范围,参见“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 秽物品罪”的法律依据。 《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得法律规范的总称。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于1986年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

《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代理》:是代理人与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向第三人未意思表示或受领意思表示,而该意思表示直接对被代理人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公民从出生起到死亡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一律平等。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包括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

名誉权: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它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名誉侵权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隐私等。

荣誉权: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于自己的荣誉称号获得利益而不受他人非法剥夺的一种民事权利。

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改变自己姓名,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肖像权:是公民通过造型艺术或其他形式在客观上再现自己形象所享有的专有权。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是违反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方法或形式。

合同: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广义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狭义合同指指一切民事合同。还有最狭义合同仅指民事合同中的债权合同。

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是指因调整知识产权的归属、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知识产权法的综合性和技术性特征十分明显,在知识产权法中,既有私法规范,也有公法规范;既有实体法规范,也有程序法规范。但从法律部门的归属上讲,知识产权法仍属于民法,是民法的特别法。民法的基本原则、制度和法律规范大多适用于知识产权,并且知识产权法中的公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都是为确认和保护知识产权这一私权服务的,不占主导地位。

著作权:也叫版权,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权利。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权利。

著作权法:是关于著作权法律规范的总称。现行该法于1990年七届人大十五次会议通过。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著作权利种类和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著作权权利限制:

一、合理使用——所谓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他人受保护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注明作者的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并且不得影响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

二、法定许可 ——法定许可指法律规定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使用其已经发表的作品,但应当按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表演者的权利和义务:保护期也为50年。

录音录像作者的权利和义务:保护期为50年。

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和义务:保护期为50年。

保守国家秘密法:1988年9月5日通过,2010年4月29日修订通过,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对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保密制度、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进行规定的法律。

国家秘密: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范围:

(一)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二)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色色rustle

第 10 页

2013-10-24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三)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

(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五)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六)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七)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

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前款规定的,属于国家秘密。

法律责任: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

(二)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

(三)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

(四)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或者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

(五)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

(六)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的;

(七)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

(八)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

(九)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

(十)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

(十一)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的;

(十二)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且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所在机关、单位予以处理。

第四十九条 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主管部门予以处理。

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对应当定密的事项不定密,或者对不应当定密的事项定密,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五十条 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违反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予以处罚。

第五十一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履行保密管理职责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本原则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2000年10月31日颁布,自2001年1月1日起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注: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详见http:///view/9836.htm?fr=ala0_1_1

杨炯,后人常称之杨盈川,自称“耻在王后,愧在卢前”,以“边塞诗”和“从军诗”闻名。《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 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代表作《长安古意》。 骆宾王,字观光,《鹅》《在狱咏蝉》《从军中行路难》,《讨武氏檄文》与王勃的《滕王阁序》为中国骈文史上的双壁。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孟浩然,《过故人庄》、《耶溪泛舟》、《采樵作》。

王维,《少年行》,《观猎》,《送元二使安西》。

高适,《别董大》、《塞下曲》、《邯郸少年行》、《古大梁行》。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出塞》。

王之涣,《凉州词》、《登鹳鹊楼》。

李白:诗仙,浪漫的代表。代表作有《蜀道难》、《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古风》。

杜甫:诗圣。沉郁顿挫是杜诗的基本审美特征。如,《望岳》、《房兵曹胡马诗》、《蜀相》、《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旅夜书怀》、《秋兴八首》、《登高》。“三吏”、“三别”是反映现实的代表。

白居易:自己将51岁以前所写的一千三百多首诗分为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以讽谕诗最有价值。如《卖碳翁》、《上阳白发人》。

此外,还有韩愈、刘禹锡、柳宗元、李贺、杜牧、李商隐、皮日休等诗人。

晚五代词:温庭筠是晚唐词人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位,被后人尊为“词中之帝”,《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虞美人•春华秋月何时了》是其代表作,为豪放派词人奠定了基础。

宋词:晏殊,代表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踏莎行•小径红稀,芳郊绿遍》。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欧阳修:存词二百多首,主要收在六一词河醉翁琴趣外编中。

柳永:著有乐章集,传词近二百首。代表作,《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苏轼:创立豪放派词。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色色rustle

第 15 页

2013-10-24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派词人。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腐朽为神奇”的名句。《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被公认为是“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代表作如:〔少年游〕“并刀如水”,另一首〔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写得更妙。http://baike.baidu.com/view/4528.htm 李清照:著有《漱玉词》,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代表作品: 《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等。

姜夔: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善于运用暗喻、联想等艺术手法。代表作《暗香》、《疏影》,借咏叹梅花,感伤身世,抒发郁郁不平之情。其《扬州慢》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几句颇受人们称道。 辛弃疾:最突出特征是以慷慨悲壮、壮志难酬但又乐观豪放的情绪来表现其强烈的爱国热情河对投降派的憎恶。代表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元曲:元代是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有姓名可考的杂剧作家有八十多人,有记载的作品有五百多种。元杂剧的主要成绩集中在前期,这一时期除了产生了关汉卿、王实甫等著名杂剧作家外,还产生了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等一批优秀的杂剧作家。

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

马致远,《汉宫秋》、《青衫泪》

郑光祖,《倩女离魂》。

南戏中出现了《拜月亭》与《白兔记》《荆钗记》《杀狗记》四部剧作,被合称“四大传奇”。

关汉卿,《窦娥冤》、《哭存孝》、《蝴蝶梦》、《西蜀梦》,并且他还建构起了另一种重要戏剧形式――正剧。《单刀会》和《鲁斋郎》是其中的代表。

王实甫:《西厢记》,又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此外还有《破窑记》、《丽堂春》两种。

元散曲被称为“最自然的文学”。

明清小说:元末明初,出现了《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标志着中国小说发展到了新的高峰。这两部小说起源于民间说话中的“讲史”,然后经过文人的加工创作而成。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封神演义》,为许仲琳编辑,其基本特点是以语“怪、力、乱、神”来表达反抗意识。

《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由冯梦龙编辑。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由凌蒙初编辑。

《红楼梦》:曹雪琴著。

《聊斋志异》:蒲松龄著。

《镜花缘》:李汝珍著。

《官场现行记》:李伯元著。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著。

《老残游记》:刘鹗著。

新文学运动:新文学运动泛指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历史上传统文学不同的新文学。其特点是

1、在语言上采用接近人民口语的白话。

2、在内容上描写现实社会生活和斗争。

3、在思想上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倾向。

新文学运动是无产阶级反对封建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它宣告了中国几千年传统古典文学的终结和现代文学的诞生。并且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以1915年《新青年》创刊为开端,表现出强烈的反传统姿态。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等。“五四”新文学运动最突出的表征是提倡白话文学,其核心人物为胡适,并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此后,郁达夫的《沉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鲁迅以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而震撼文坛。

左联: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标志着革命文学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色色rustle

第 16 页

2013-10-24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出席成立会的有四余人,选举沈端先、冯乃超、钱杏村、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七人为常务委员。稍后,茅盾、周扬也分别参加左联,鲁迅在成立会上作重要讲话。

当代文学名家名作:《保卫延安》/杜鹏程 《红日》/吴强 《林海雪原》/曲波 《山乡巨变》/周立波 《上海的早晨》/周而复 《红旗谱》/梁斌 《高山下的花环》/李存葆 《百合花》/茹志鹃 《李双双小传》/李淮 《班主任》/刘心武。

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末希腊半岛阿开亚人和特洛伊人之间为时10年的战争。公元八九世纪盲人诗人荷马对长期传唱的战争故事的整理中形成两部完整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书共分为24卷,《伊利亚特》描写了战争最后一年中几十天发生的故事,《奥德赛》描写战争结束后英雄俄底修斯返乡途中10年底漂泊历险。荷马史诗对后世影响深远,直到今天还是古典文学的典范。

古希腊戏剧: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达到鼎盛时期。西元前5世纪,戏剧已经正式成为雅典文化和市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一度在酒神剧场的酒神节的重要内容便是盛大的戏剧比赛。每个参赛的剧作家都要提交一个悲剧三联剧和一个内容相关的羊人剧作为参赛作品,后者的风格往往要比前者轻松和愉悦。戏剧发展到这个时期,剧中的人物由一个增至两个,而歌队扮演的角色则更像是一个独立的人物,而非一个简单的敍事者。剧作的主题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对狄奥尼索斯的颂扬,而是开始在整个古希腊神话中取材。

北欧神话:它口头传播历史可追溯到1-2世纪,首先在挪威、丹麦和瑞典等地流行,7世纪左右随着移民传至冰岛,至今保留的较为完整的有冰岛史诗《埃达》以及日耳曼史诗《尼伯龙根之歌》等。北欧神话是个多神系统,大致上可分为四个体系:巨人、神、精灵和侏儒。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发生的文化思想上的深刻变革。它重新发现了人的崇高价值,认识到人有无限的潜力和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提倡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这个运动具有明显的思想解放性质。文艺复兴文学的代表作有,薄伽丘的《十日谈》、拉伯雷的《巨人传》、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英:Hamlet)、《奥赛罗》(英:Othello)、《李尔王》(英:King Lear)、《麦克白》(英:Mac Beth)。著名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查理二世》。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二首长诗。本·琼森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莎士比亚和意大利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伽利略同一年出生。被人们尊称为“莎翁”。

批判现实主义:

19世纪的欧洲小说:其主流是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其浪漫主义的名家名作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乔治•桑的《康素爱萝》和《魔沼》,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等。

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中、长篇空前繁荣,细节真实和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小说的两个特点。主要名家名作有,法国司汤达《红与黑》,巴尔扎克《高老头》,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英国狄更斯《老古玩店》,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夏洛特•勃朗特《简•爱》,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俄国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果戈里《死魂灵》,陀斯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复活》,莫泊桑、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代表作《卢贡•马卡尔家族》,唯美主义王尔德的代表作《道连•格雷的画像》。

巴尔扎克: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182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初步奠定了在文学界的地位。183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驴皮记》为他赢得声誉,成为法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色色rustle

第 17 页

2013-10-24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歌德:启蒙时代的德国文学:在18世纪40年代以前,德国启蒙文学的主要内容是在古典主义原则下进行戏剧改革,代表人物是高特舍特。启蒙运动高潮时期的奠基人是莱辛。莱辛写出了理论作品《拉奥孔,论绘画和诗的界限》和《汉堡剧评》以及著名悲剧《爱密丽亚•迦绿蒂》。赫尔德尔是狂飙突进运动德理论家,席勒和歌德都参加勒这场运动。席勒写出了《强盗》、《阴谋与爱情》;歌德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未完成德诗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浮士德》。

托尔斯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

现代派文学:现代派文学名家名作:它包括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

色色rustle 第 18 页 2013-10-24

第五篇:广播电视综合知识[2011编辑记者证考试用]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综合知识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要求考生了解所列知识点。】 【90分钟

闭卷、笔试

满分100 单项选择、多项选择】

第一部分:政治理论和时事政治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即人们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或基本观点,是人类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抽象概括和总结,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者说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第二方面,是否具有同一性。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方面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现实是在人通过感觉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世界的物质性:马克思关于物质的科学定义揭示了各种具体物质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根本属性。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意识是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它包括感性、理性的认知形式和情感、意志等复杂的心理形式。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社会的产物。在意识产生和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意识对人类的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途径是社会实践。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都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也是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其他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唯物辩证法认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的原因在于,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最终会战胜旧事物。第二,新事物优于旧事物。第三,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会得到人们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表现在,第一,法用普遍联系观点看世界,形用孤立观点看世界。第二,法用变化发展,形用静止不变观点,第三,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否认矛盾的存在。其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大基本属性。它们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矛盾又具有特殊性,因为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其特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系,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了普遍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的状态。其辩证关系表现在: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得积累就不可能发生质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的引起质变。第二,质变引起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方面。它们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是辩证统一的。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是事物相互联系的环节,也是事物辩证发展的环节,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

事物发展是不断的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发展呈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消极性和直观性,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一元的。实践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历史过程,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是指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它包括物质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主要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主要包括社会心理和各种社会意识形态。

色色rustle

第 1 页

2013-4-16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之所以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因为,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性质和面貌。第三,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它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征。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是生产方式两个矛盾的方面,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重大的反作用,构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不断又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和设施的总和。它由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组成。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及其变化;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两者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相互运动,构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形成社会结构的三个基本层次。其中生产关系一身而二任,它既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又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使一切矛盾的根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得矛盾,使生产方式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国家起源、本质和职能: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主权国家,即人类生活共同体。一是指作为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的国家机器。这种国家就其本质来说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工具。国家本质,即国体,表明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形式,即政体,指国家政权的组成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国家职能包括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两个方面。

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产生和变化。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承认个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够影响历史进程。

①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个人的作用:个人的社会活动都对历史起作用。历史的最终结果是从个人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个人的意志目的只能融合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合力”中,“合力”归根结底反映的是经济的必然性,因此不能认为个人的意志等于零。社会历史是合乎规律地向前发展,有它的必然性。个人的作用相对于这种必然性来说,是一种偶然性,但它又是这种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历史人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他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重大影响与积极作用。

列宁说:“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能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好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杰出人物提出的先进思想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杰出人物起到实现社会变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即领导者的倡导和组织作用)。此外,一些剥削阶级的代表,一方面是人民的统治者、压迫者和剥削者,但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们利用既得权力在某些方面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也起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

③无产阶级领袖的作用。

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以往任何杰出人物都无法比拟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要求,需要而且必然造就出自己的领袖集团,没有本阶级的革命政党和领袖,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无产阶级领袖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是领袖集体。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规定了无产阶级领袖不同于其他阶级领袖的特点,他们是人民的公仆,善于正确反映和集中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具有最广大的群众基础。当然,无产阶级领袖也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

④正确理解个人的作用,反对个人崇拜。

反对个人崇拜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个人崇拜是唯心史观的一种表现,是旧社会留下来的腐朽遗产,无产阶级的革命胜利后,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消除它的影响。

色色rustle

第 2 页

2013-4-16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既是社会财富增长的过程,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要坚持二者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不是主导和从属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关系。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彼此既对立又统一。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包括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五个方面,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最基本的职能。

一定时期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其价值来进行,遵循等价交换、资源让渡的原则。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规律,其作用是通过商品价格的运动表现出来的。

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剩余价值是由劳动者生产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其产生有两种方法:一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另一个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再生产包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而剩余价值又是资本积累的源泉和动力。

资本的有机构成:从价值方面看,资本是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的,他们之间的比例叫资本的价值构成。从物质方面看,资本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他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叫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有机构成,就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相对人口过剩: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于资本的需要来说的,或者说是劳动力的供应超过了资本对他的需要。所以,人口过剩不是绝对的。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的商品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的过剩。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马克思的第一个发现是唯物史观,第二个发现是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仅是历史的继承和取代的关系,而且在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之前,彼此又长期并存,相互间是一种共处、竞争的关系。要有效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下,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形成过程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命题;党的十三大报告、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党的十四大报告作出了一次比一次更丰富的概括,党的十五大报告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写进党章。

主题和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一条主线即基本线索贯穿其中,这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哲学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哲学中的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学说是它的两大理论基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用“实事求是”概括,邓小平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概括,江泽民特别强调“与时俱进”。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社代替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资本主义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 {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的确立:起于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整风,于1945党的七大党章中确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战争实际上就是农民战争。1930.1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形成了以农村为中心的思想。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政治纲领包括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共和国,即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经济形态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及其领导下的半社会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和私人合色色rustle

第 3 页

2013-4-16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经济政策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简称“四面八方”政策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人民民主专政:即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力量团结一致。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从建国到改造基本完成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过度时期。其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得统一,其中工业户是“主体”,社会主义改造是“两翼”。 农业合作化的经验是,必须坚持典型示范、自愿互利的原则,贯彻积极领导、稳妥前进的方针。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1957.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相适应相矛盾的观点。

处理:敌我矛盾用专政的、强制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方法、说服教育方法解决。“团结——批评——团结”

(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时期统战的基本经验:同农民结成坚固的联盟;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即联合又斗争;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党的建设的目标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1939.10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共产党。是个伟大工程。

从思想理论方面建设党,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建党原则。其最根本任务是把解决共产党员的世界观问题放在思想建设的核心地位。并创建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整风形式。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党的组织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干部问题。党风问题是能否保持先进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得问题。

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共有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及时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研究,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和客观相一致,理论语实际相统一,是我党长期革命实践中得出的科学结论。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 {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邓小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1982年十二大,邓小平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在实现全党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战略转移的同时,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3、邓小平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一国两制”的理论。

4、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形成。

5、1992年,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并发表重要讲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阐述社会主义本质,再次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

6、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标志着邓小平理论全面成熟。

7、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 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而是走自己的路,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 四位一体: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沦和实际问题。”这四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 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最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只有用这一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更好地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色色rustle

第 4 页

2013-4-16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使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和表现都带着中国的特点和特性,深刻揭示中国具体实践的规律性并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在这个有机统一体中,中国化是核心,是统领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总原则、总要求;时代化是关键,是展现中国化和大众化科学性与先进性的重要标识;大众化是基础,是拓展中国化和时代化深度与广度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要紧紧围绕中国化这个核心,牢牢抓住时代化这个关键,不断夯实大众化这个基础,实现三者的整体全面推进、深化协调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并且是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成。 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构建社义和谐社会,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构建是一项战略任务,要求全党提高构建能力。

建设社义新农村。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建设创新型国家:06.1.9胡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20年建成!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包括自然生态问题、人的精神生态问题,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在开放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致力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以有效地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树立社义荣辱观:06.3.4胡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上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社会:05,9,15胡,联合国成立60周年峰会上《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都是党成为执政党后的根本性建设。

首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成为执政党后的根本性建设。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保证党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正确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顺利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上一批大党老党相继失去政权,特别是苏联、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即便是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不注重研究和提高自身执政素质,难免导致执政体系僵化、执政能力衰退、执政成绩不能令人民满意,最终丧失执政地位。我们党一向重视执政能力建设。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个紧迫课题。

其次,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坚持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一个根本原则。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理论和实践上一贯重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抓住了先进性建设,就抓住了党的建设的根本”。这就言简意赅地揭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系。一句话,党的各方面建设都要落脚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上。

另外,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既有各自的侧重点,又有内在的统一性。它们内在地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统一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一方面,党的先进性建设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动力。党的执政能力靠什么来提高、执政地位靠什么来巩固?关键是靠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各方面工作的成果,必然会直接推动执政能力的提高、执政地位的巩固、执政能力建设的加强。另一方面,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目标。在执政色色rustle

第 5 页

2013-4-16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的条件下,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中之重。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效,最终要通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成果来体现、来考察、来检验。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05年初起,一年半时间在全党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 2009年9月15日至18日,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出了部署,强调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 {四}近期国内外重大事件

第二部分:法律基础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 {一}法律基础知识

社会主义法制基本含义: 是以社会主义民主为基础,体现工人阶级领导下全体人民整体意志的法律制度的总和。它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的合法性原则、制度、程序和过程。其基本要求十六个字: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的标志和条件:标志: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可以分为制度条件和思想条件两个方面。

(1)首先,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有完备的法律和系统的法律体系。

(2)其次,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具有相对平衡和相互制约的符合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的权力运行的法律机制。

(3)再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有一个独立的具有极大权威的司法系统和一支高素质的司法队伍。

(4)最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有健全的律师制度。

条件:

一、积极培育发展市场经济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先决条件

二、推进民主政治的进程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所在

三、健全法制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律保障

四、坚持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

只有同时具备了上述四个条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才能实现,也才能进而从根本上推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振兴。我国目前应从各方面下大气力,做积极的努力,创造这些条件并使其不断成熟,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能以新的姿态迈向二十一世纪,为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法规的依据。现行宪法是1982年五届人大五届会议通过,8

8、9

3、9

9、04进行了修订。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国家性质的具体体现。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其中有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以及监督权利。基本义务,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以及依法纳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选举是人民代表大会的首要特征。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他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大与地方人大不是领导关系而是法律监督关系、工作联系关系和一定的指导关系。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宪法序言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八个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我国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基本的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其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我国的文化制度: 宪法第

19、20、

22、24条作了规定。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公德,在人民群众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反对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

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宪法19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同行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新闻广播电视事业的法律地位:宪法22条规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广播影视法律体系构成: 包括宪法、法律(全国人大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较大的市)、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人代会)。

基本形成了以《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为龙头,以其他广播电视专项行政法规、规章及规色色rustle

第 6 页

2013-4-16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范性文件为骨干的广播电视法规体系框架。

广播电视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政法规7件:《进口影片管理办法》《卫星地面接受设施接受外国卫星传送电视节目管理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受设施管理规定》《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电影管理条例》《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1997年)《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2000年)。部门规章有42个。

广播电视法规规章的主要调整范围:略 {二}相关法律法规

刑法:是关于犯罪和刑罚法律规范的总称。现行《刑法》于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1997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修订。 主要罪行如下: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本罪名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补充规定》中所设立的罪名。刑法学界有的主张定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但倾向性的意见以及司法实践中则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此罪名为选择性罪名。可根据犯罪事实具体选择确定。

一、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中国公民均可构成,外国人、无国籍人不构成本罪主体。2.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的,故意的内容,一是明知是国家秘密或具有情报价值而故意窃取、刺探、收买。二是明知是境外的机构、 组织、人员而故意向其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3.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保密制度和国家政权的安全。犯罪对象是国家秘密或者情报。是否为国家秘密或情报,须由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作出鉴定。 4.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保密法规,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行为。

二、要注意区别本罪与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区别。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犯罪特征是将秘密泄露给不应当知道的人,主要是一种职务犯罪,其犯罪主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犯罪的主观方面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而本罪的提供对象是境外的,性质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而非职务犯罪、行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的。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指破坏广播电视、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一、本罪是刑法修改后,新增设的罪名,它是对1979年《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破坏通讯设备罪有关规定的扩大。

二、本罪的构成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客体为通讯设施方面的公共安全。侵犯对象是与广播电视、公用电信相关的,正在运行、使用中的各种设施。客观方面表现为用各种手段破坏通讯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三、盗窃通讯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如数额不大,但危害公共安全后果严重的,参照两高关于破坏通讯设备罪的司法解释(详见本罪名法律依据部分),可定本罪。数额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的,应定盗窃罪。

另外,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罪侵犯对象不包括国防用的通讯设备,因为刑法已增设了危害国防利益罪及相关分罪名,用于惩处相关的犯罪行为。因此,原破坏通讯设备罪中有关上述问题的司法解释,对本罪不再适用。

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指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交易市场,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一、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个人和单位。

二、本罪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三、本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既侵害国家有关证券、期货交易管理制度,扰乱证券市场,同时还会侵害守法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四、本罪为结果犯,造成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

五、要正确区分“故意编造”和“预测失误”的界限,不可客观归罪。主要看主观有无明知不实而故意进行编造。

侵犯著作权罪,即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明知是侵犯他人著作权、邻接权的复制品而予以销售,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以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的方式,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情节严重或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一、本罪主体包括个人和单位。

二、本罪主观方面必须是出自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如果仅是散布失实的情况,而无损害他人商誉的故意,则不构成本罪。

三、本罪是结果犯和情节犯,只有造成他人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才构成本罪。此为区分一般商业诽谤行为和本罪的界限。重大损失的标准,尚未明确规定,可参照侵犯商业秘密罪等罪名。

虚假广告罪: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由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才能构成,包括个人和单位。

二、本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明知是虚假广告而为之宣传。“情节严重”是构成本罪的条件。

三、本罪是新设立的罪名,1979年《刑法》和相关法律无此规定。

诬告陷害罪:指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作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包括犯人)受刑事处分的行为。

色色rustle

第 7 页

2013-4-16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一、诬告陷害罪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 在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诬陷的目的,至于被诬陷的人 实际上是否受到刑事处分,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二、1979年《刑法》规定的诬告陷害罪只规定了量刑原则,而未明确相应的刑种和量刑幅度,新《刑法》对此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侮辱罪: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侮辱,必须针对特定的人进行,侮辱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3 种:1.暴力行为侮辱,但如果行为人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则 应以伤害罪论处。2.言语侮辱。3.文字侮辱。无论哪种方式的侮辱, 都必须公然进行,主观方面还必须是直接故意,否则,不构成本罪。 本罪中“情节严重”是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手段恶劣,后果严重,影响很坏的情形。

二、本条相对于原刑法145条,现去除了侮辱方式表述“包括用大字报、小字报”,同时增加了“管制刑”。

三、本罪与诽谤罪的区别:(1)侮辱不捏造事实,诽谤则是捏造事实;(2)侮辱有暴力可能,诽谤不使用暴力;(3)侮辱一般当面进行,诽谤则往往在公众场合进行或向第三者散布。

诽谤罪: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些虚构的事实,足以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诽谤必须针对特定的人实施,但不一定非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中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本罪,但是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是直接故意所致,而且情节必须严重,否则,不构成本罪。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手段恶劣、后果严重,影响很坏的情形。

二、诽谤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这两种犯罪在客观方面,都是针对特定对象,采用捏造事实的手段实施的,但主要区别在于:第一,所捏造的事实内容不同。诬陷捏造的是犯罪的事实,诽谤捏造的是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事实。第二,行为方式不同。诬陷是向政府机关和有关部门告发;诽谤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第三,主观意图不同。诬陷是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处分,诽谤则是意图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

三、本罪一般告诉才处理。对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才由司法机关公诉。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是指行为人故意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可以是汉族人,也可以是少数民族人。 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有挑起民族仇恨和歧视的目的。客观方面,有 煽动的具体行动。侵害的客体,是兄弟民族全体人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同时也侵害了我国各兄弟民族的团结和统一。

二、本罪同煽动分裂国家罪不同,主要是侵犯民族个体成员之间的和 睦相处,不以民族分裂为目的。如目的转移为全局性的分裂,则应以 分裂国家罪定罪处刑。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行为。

一、窃取、刺探、收买是非法获取秘密的三种不同手段。其中窃取是秘密进行的,而刺探和收买则既可秘密进行,也可公然进行。

二、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保密制度。直接对象是国家秘密。主观上行为人只能是出于故意。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窃取、刺探、收买手段,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窃取、刺探、收买三种方法既可同时使用,也可采用其中二至2种。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三、本罪同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区别:后者是特殊主体国家工作人员,

是故意或过失“泄露”,而本罪则是故意去刺探获取。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指违反国家规定,擅自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或者擅自明占用频率,经责令停止使用后拒不停止使用,干扰了无线电通讯正常 进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一、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单位也可构成此罪。主观上是故意的。客 观方面具体表现为:1.违反规定擅自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或者占用频率;2.经责令停止使用后仍继续使用;3.客观上干扰了合法 无线电通讯的正常进行并造成了严重后果。

二、此罪系修改后的刑法设立的新罪名。单位犯本罪的,适用双罚制。

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指不以牟利为目的,在社会上传播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本罪名是选择性罪名,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其中任何一种行为,即应以该行为定罪,如果行为人实施多种行为的,应将所实施行为并列为一个罪名,不实行数罪并罚。

二、本罪的犯罪构成: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犯罪,且必须以牟利为目的;犯罪客体是文化市场的管理秩序以及社会主义社会

风尚;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行为。

三、犯罪对象是否属于淫秽物品,是区分本罪与非罪的主要界限,因此,认定本罪应严格把握淫秽物品的范围。关于淫秽物品的范围,参见法律依据。

色色rustle

第 8 页

2013-4-16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传播淫秽物品罪:指不以牟利为目的,在社会上传播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犯罪对象是淫秽物品;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社会上传播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行为。犯罪主体除自然人外,还包括单位。本罪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即明知是淫秽物品而故意予以传播,过失不构成本罪,另外本罪在主观方面还必须不以营利为目的,如果传播淫秽物品,以牟利为目的测不构成本罪,而以制作、贩卖淫秽物品罪定罪。

二、本罪和与其相近似的其他罪的区别:

与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区别,一是犯罪目的不同,本罪不以牟利为目的,后者以牟利为目的;二是情节要求不同,“情节严重”是本罪的构成条件,而对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来说,“情节严重”只是量刑依据。与利用淫秽物品传授犯罪方法罪的区别,在于前者行为人只是 传播淫秽思想,没有传播具体犯罪方法,而后者行为人主观上有利用淫秽物品传授犯罪方法的故意,客观上有将淫秽物品作为工具,通过图解或展示,向他人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

三、关于淫秽物品的范围,参见“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 秽物品罪”的法律依据。 《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得法律规范的总称。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于1986年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

《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代理》:是代理人与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向第三人未意思表示或受领意思表示,而该意思表示直接对被代理人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公民从出生起到死亡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一律平等。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包括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

名誉权: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它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名誉侵权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侮辱,诽谤,泄露他人隐私等。

荣誉权: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于自己的荣誉称号获得利益而不受他人非法剥夺的一种民事权利。

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改变自己姓名,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肖像权:是公民通过造型艺术或其他形式在客观上再现自己形象所享有的专有权。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是违反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方法或形式。

合同: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广义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狭义合同指指一切民事合同。还有最狭义合同仅指民事合同中的债权合同。

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是指因调整知识产权的归属、行使、管理和保护等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知识产权法的综合性和技术性特征十分明显,在知识产权法中,既有私法规范,也有公法规范;既有实体法规范,也有程序法规范。但从法律部门的归属上讲,知识产权法仍属于民法,是民法的特别法。民法的基本原则、制度和法律规范大多适用于知识产权,并且知识产权法中的公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都是为确认和保护知识产权这一私权服务的,不占主导地位。

著作权:也叫版权,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权利。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权利。

著作权法:是关于著作权法律规范的总称。现行该法于1990年七届人大十五次会议通过。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著作权利种类和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著作权权利限制:

一、合理使用——所谓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他人受保护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注明作者的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并且不得影响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

二、法定许可 ——法定许可指法律规定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使用其已经发表的作品,但应当按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表演者的权利和义务:保护期也为50年。

录音录像作者的权利和义务:保护期为50年。

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权利和义务:保护期为50年。

保守国家秘密法:1988年9月5日通过,2010年4月29日修订通过,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对国家秘密的范围和密级、保密制度、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进行规定的法律。

国家秘密: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泄露后可能损害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外交等领域的安全和利益的,应当确定为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范围:

(一)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色色rustle

第 9 页

2013-4-16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二)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三)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

(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五)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六)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七)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

政党的秘密事项中符合前款规定的,属于国家秘密。

法律责任: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

(二)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

(三)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

(四)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或者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

(五)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

(六)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的;

(七)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

(八)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

(九)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

(十)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

(十一)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的;

(十二)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且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所在机关、单位予以处理。

第四十九条 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发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不适用处分的人员,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督促其主管部门予以处理。

机关、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对应当定密的事项不定密,或者对不应当定密的事项定密,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五十条 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违反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予以处罚。

第五十一条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履行保密管理职责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本原则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2000年10月31日颁布,自2001年1月1日起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注: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详见http:///view/9836.htm?fr=ala0_1_1

杨炯,后人常称之杨盈川,自称“耻在王后,愧在卢前”,以“边塞诗”和“从军诗”闻名。《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 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代表作《长安古意》。 骆宾王,字观光,《鹅》《在狱咏蝉》《从军中行路难》,《讨武氏檄文》与王勃的《滕王阁序》为中国骈文史上的双壁。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孟浩然,《过故人庄》、《耶溪泛舟》、《采樵作》。

王维,《少年行》,《观猎》,《送元二使安西》。

高适,《别董大》、《塞下曲》、《邯郸少年行》、《古大梁行》。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出塞》。

王之涣,《凉州词》、《登鹳鹊楼》。

李白:诗仙,浪漫的代表。代表作有《蜀道难》、《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古风》。

杜甫:诗圣。沉郁顿挫是杜诗的基本审美特征。如,《望岳》、《房兵曹胡马诗》、《蜀相》、《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旅夜书怀》、《秋兴八首》、《登高》。“三吏”、“三别”是反映现实的代表。

白居易:自己将51岁以前所写的一千三百多首诗分为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以讽谕诗最有价值。如《卖碳翁》、《上阳白发人》。

此外,还有韩愈、刘禹锡、柳宗元、李贺、杜牧、李商隐、皮日休等诗人。

晚五代词:温庭筠是晚唐词人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位,被后人尊为“词中之帝”,《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虞美人•春华秋月何时了》是其代表作,为豪放派词人奠定了基础。

宋词:晏殊,代表作《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踏莎行•小径红稀,芳郊绿遍》。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欧阳修:存词二百多首,主要收在六一词河醉翁琴趣外编中。

柳永:著有乐章集,传词近二百首。代表作,《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苏轼:创立豪放派词。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腐朽为神奇”的名句。《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被公认为是“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代表作如:〔少年游〕“并刀如水”,另一首〔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写得更妙。http://baike.baidu.com/view/4528.htm 李清照:著有《漱玉词》,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代表作品: 《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等。

姜夔: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善于运用暗喻、联想等艺术手法。代表作《暗香》、《疏影》,借咏叹梅花,感伤身世,抒发郁郁不平之情。其《扬州慢》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几句颇受人们称道。

辛弃疾:最突出特征是以慷慨悲壮、壮志难酬但又乐观豪放的情绪来表现其强烈的爱国热情河对投降派的憎恶。代表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元曲:元代是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有姓名可考的杂剧作家有八十多人,有记载的作品有五百多种。元杂剧的主要成绩集中在前期,这一时期除了产生了关汉卿、王实甫等著名杂剧作家外,还产生了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等一批优秀的杂剧作家。

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

马致远,《汉宫秋》、《青衫泪》

色色rustle

第 14 页

2013-4-16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郑光祖,《倩女离魂》。

南戏中出现了《拜月亭》与《白兔记》《荆钗记》《杀狗记》四部剧作,被合称“四大传奇”。

关汉卿,《窦娥冤》、《哭存孝》、《蝴蝶梦》、《西蜀梦》,并且他还建构起了另一种重要戏剧形式――正剧。《单刀会》和《鲁斋郎》是其中的代表。

王实甫:《西厢记》,又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此外还有《破窑记》、《丽堂春》两种。

元散曲被称为“最自然的文学”。

明清小说:元末明初,出现了《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标志着中国小说发展到了新的高峰。这两部小说起源于民间说话中的“讲史”,然后经过文人的加工创作而成。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封神演义》,为许仲琳编辑,其基本特点是以语“怪、力、乱、神”来表达反抗意识。

《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由冯梦龙编辑。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由凌蒙初编辑。

《红楼梦》:曹雪琴著。

《聊斋志异》:蒲松龄著。

《镜花缘》:李汝珍著。

《官场现行记》:李伯元著。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研人著。

《老残游记》:刘鹗著。

新文学运动:新文学运动泛指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与历史上传统文学不同的新文学。其特点是

1、在语言上采用接近人民口语的白话。

2、在内容上描写现实社会生活和斗争。

3、在思想上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倾向。

新文学运动是无产阶级反对封建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它宣告了中国几千年传统古典文学的终结和现代文学的诞生。并且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以1915年《新青年》创刊为开端,表现出强烈的反传统姿态。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胡适、鲁迅、周作人等。“五四”新文学运动最突出的表征是提倡白话文学,其核心人物为胡适,并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此后,郁达夫的《沉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鲁迅以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而震撼文坛。

左联: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标志着革命文学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出席成立会的有四余人,选举沈端先、冯乃超、钱杏村、鲁迅、田汉、郑伯奇、洪灵菲七人为常务委员。稍后,茅盾、周扬也分别参加左联,鲁迅在成立会上作重要讲话。

当代文学名家名作:《保卫延安》/杜鹏程 《红日》/吴强 《林海雪原》/曲波 《山乡巨变》/周立波 《上海的早晨》/周而复 《红旗谱》/梁斌 《高山下的花环》/李存葆 《百合花》/茹志鹃 《李双双小传》/李淮 《班主任》/刘心武。

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末希腊半岛阿开亚人和特洛伊人之间为时10年的战争。公元八九世纪盲人诗人荷马对长期传唱的战争故事的整理中形成两部完整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书共分为24卷,《伊利亚特》描写了战争最后一年中几十天发生的故事,《奥德赛》描写战争结束后英雄俄底修斯返乡途中10年底漂泊历险。荷马史诗对后世影响深远,直到今天还是古典文学的典范。

古希腊戏剧: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达到鼎盛时期。西元前5世纪,戏剧已经正式成为雅典文化和市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一度在酒神剧场的酒神节的重要内容便是盛大的戏剧比赛。每个参赛的剧作家都要提交一个悲剧三联剧和一个内容相关的羊人剧作为参赛作品,后者的风格往往要比前者轻松和愉悦。戏剧发展到这个时期,剧中的人物由一个增至两个,而歌队扮演的角色则更像是一个独立的人物,而非一个简单的敍事者。剧作的主题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对狄奥尼索斯的颂扬,而是开始在整个古希腊神话中取材。

北欧神话:它口头传播历史可追溯到1-2世纪,首先在挪威、丹麦和瑞典等地流行,7世纪左右随着移民传至冰岛,至今保留的较为完整的有冰岛史诗《埃达》以及日耳曼史诗《尼伯龙根之歌》等。北欧神话是个多神系统,大致上可分为四个体系:巨人、神、精灵和侏儒。

文艺复兴:

色色rustle

第 15 页

2013-4-16 According to 2011记者证考试大纲——综合知识

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发生的文化思想上的深刻变革。它重新发现了人的崇高价值,认识到人有无限的潜力和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提倡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这个运动具有明显的思想解放性质。文艺复兴文学的代表作有,薄伽丘的《十日谈》、拉伯雷的《巨人传》、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英:Hamlet)、《奥赛罗》(英:Othello)、《李尔王》(英:King Lear)、《麦克白》(英:Mac Beth)。著名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查理二世》。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二首长诗。本·琼森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莎士比亚和意大利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伽利略同一年出生。被人们尊称为“莎翁”。 批判现实主义:

19世纪的欧洲小说:其主流是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其浪漫主义的名家名作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乔治•桑的《康素爱萝》和《魔沼》,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等。

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中、长篇空前繁荣,细节真实和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小说的两个特点。主要名家名作有,法国司汤达《红与黑》,巴尔扎克《高老头》,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英国狄更斯《老古玩店》,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夏洛特•勃朗特《简•爱》,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俄国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果戈里《死魂灵》,陀斯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复活》,莫泊桑、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代表作《卢贡•马卡尔家族》,唯美主义王尔德的代表作《道连•格雷的画像》。

巴尔扎克: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182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初步奠定了在文学界的地位。183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驴皮记》为他赢得声誉,成为法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歌德:启蒙时代的德国文学:在18世纪40年代以前,德国启蒙文学的主要内容是在古典主义原则下进行戏剧改革,代表人物是高特舍特。启蒙运动高潮时期的奠基人是莱辛。莱辛写出了理论作品《拉奥孔,论绘画和诗的界限》和《汉堡剧评》以及著名悲剧《爱密丽亚•迦绿蒂》。赫尔德尔是狂飙突进运动德理论家,席勒和歌德都参加勒这场运动。席勒写出了《强盗》、《阴谋与爱情》;歌德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未完成德诗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浮士德》。

托尔斯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

现代派文学:现代派文学名家名作:它包括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

色色rustle 第 16 页 2013-4-16

上一篇:百家讲坛观后感范文下一篇:北京旅游导游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