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秘专业论文

2022-05-12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法律文秘专业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案例教学具有启发性、实践性和互动性的特点,高职法律文秘专业采用案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还亟待克服诸多难点。解决这些难点问题,需要我们从改革现行教学计划、增加实践性教学比重、加大校内实训室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加强收集及编写典型案例、提高教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方面积极地进行探索和改革。

第一篇:法律文秘专业论文

影响法律文秘队伍发展的因素及应对策略探讨

[摘要]法律文秘是市场经济和法治化社会催生的一个职业,由于岗位设置尚未普及、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职业化程度低、学科建设不完备等消极因素的影响,法律文秘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与社会需求相脱节。解决这一问题要从转变观念、提高社会认知度入手,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克服消极因素,廓清法律文秘人才队伍发展的道路,推进我国法治化建设。

[关键词]法律文秘 专业化 职业化

[作者简介]沈河清(1970- ),女,河南西峡人,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秘书学。(河南 郑州 45000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秘书工作作为一种独立职业得到了社会全方位的认可。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以及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既熟练掌握文秘专业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同时又具备完备法律专业知识的法律文秘应运而生。

一、法律文秘人才的需求状况及就业现状

机关和事业单位仍是法律文秘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在依法治国的大气候下,各行政事业单位均感受到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是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如工商、税务、技术监督、海关、商检等机关均设置了案件受理、稽查、政策法规部门。这类单位虽然就业数量不多,但是它们需要较强的业务知识,是中高层次法律文秘毕业生理想的就业单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国际贸易的增加,一些企业单位意识到运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权益的重要性,运用法律解决在经济贸易与社会交往中的问题的理念逐步树立起来,企业界在加大法律专业人才需求量的同时,法律文秘人才需求量的同步增加也是必然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二十余年间,高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法律文秘专业人才,但与日益扩大的社会需求相比,高校法律文秘专业开设明显不足,许多高校均是在法律专业或中文系下设文秘专业,没有开设法律文秘专业。

二、影响法律文秘队伍发展的因素

(一)法律文秘设岗尚未普及

秘书部门地位关键,工作头绪多,接触面广,内容大都是综合性、全局性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触及法律方面的问题,如果秘书不熟悉法律知识,就不能很好地协助领导工作,更谈不上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了。当秘书人员参与辅助决策时,如果不具备法律知识,对决策是否符合法律程序、法律规范就不可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直接影响着本单位的领导水平和依法行政水平。收集单位外部信息时,如果秘书人员对法律一无所知,根本分不清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党的方针政策,在起草文件、制定规章制度时,难免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在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时,就不能从法律的角度分析所反映事情的性质,不能正确区分刑事案件、经济纠纷、民事纠纷、违纪行为和一般的劳动争议,也不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由于人们对法律文秘专业认识不足,大多数单位不设法律文秘岗位,而这种大面积的缺岗现象,又造成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数不高,这种低就业率严重影响到家长与学生对本专业的信心。这一恶性循环不仅抑制了本专业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力,而且影响和制约了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法律文秘的岗位设定与职能定位。

(二)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堪忧

1.非法律文秘专业的从业比例居高不下。法律文秘专业毕业分配从业不到一半,此外以招聘、转岗及其他方式从业的占绝大多数,非专业人才的比例仍居高不下。由此可见,一方面,本行业领域内专业人员奇缺,大量从业人员属半路出家,专业素质不高;另一方面,部分专业人才由于学历层次、认知度等因素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在就业上学非所用。

2.学历层次低,专业不对口现象严重。法律文秘专业目前的最高学历是高职高专,即大专,故从业者中大专学历居多。本科以上学历皆非本专业学历,而是法律或文秘等相近专业学历。由于法律文秘专业的低学历难以与相近专业高学历相抗衡,导致部分法律文秘专业毕业生或闲置不用,或用非所长。而高学历相近专业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专业知识技能的不全面而影响工作。不少单位对法律或文秘专业的本科生很感兴趣,而对法律文秘专业大专生冷若冰霜。

3.年龄偏低,从业时间短。从业人员低龄化、从业时间短作为法律文秘行业的一大特色,从长远来看是其优势,但必须与队伍的专业化同步,如果与专业化脱节,则这种年轻化就会变成“经验缺乏”“素质低下”的同义词。

(三)法律文秘专业的职业化建设亟须加強

在目前的社会分工中,把秘书、法律顾问当成职业已形成共识,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法律文秘作为一种职业的理念还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企业往往利用一人多岗节省开支,造成兼职人员多于专职人员的现象。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难以提高。部分法律文秘从业人员尚未接受专业培训。许多高校尚未开设法律文秘专业,学科建设尚不完备,遑论专业培训。所谓的专业培训也只是法律或文秘等相近专业的培训,这一专业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仍需提高。

同时,在职人员中女性比例偏低。法律文秘专业对性别并无特殊要求,法律文秘工作也不存在性别限制。在这一职业的众多要求中,诸如耐心、细心、专心、责任心、平常心等更适合女性特点。在这一适合女性发挥专长的行业领域内,女性比例明显低于男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由于职位有限,就业竞争激烈,性别歧视依然存在,这种状态有待改观。

(四)学科建设刻不容缓

1.专业理念模糊,培训目标不明确。法律文秘的主要职责是起草经济合同,制定规章制度,审批、审查合同、规章制度、文件,参与诉讼,配合司法机关处理责任事故,协调关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单位、单位与单位,参与商业谈判,撰写法律论文,参加或组织法律研讨会等。它不是简单的法律专业加文秘专业,也不是法律知识讲授后再加若干门秘书专业的课程的生硬组合,而是法律和文秘知识的有机结合。法律文秘专业的毕业生必须既熟悉法律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应用写作能力,同时掌握一定的公共关系技巧。但目前,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做到法律专业理论课和公共关系及文秘写作课程的融合。法律专业的学生没有秘书学、管理学原理、应用写作、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学等课程;公共关系及文秘专业则没有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经济法概论等课程。这就造成秘书专业的学生不懂法,而法律专业的学生又普遍认为自己的未来岗位是法官、律师、检察官,不屑于干秘书的工作,从而形成供给和需求的断裂,也使法律文秘从业人员处于尴尬境地。

2.专业学历层次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国内高校中,开设的法律文秘专业仅为高职高专,属大专层次。学历的低层次使得本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与用人单位的人才竞争中难以与其他相近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抗衡,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专业人才的就业,进而波及人才培养的规模,遏制学科发展的良好势头。

三、应对策略

其一,转变观念,重视法律文秘人才的培养。法律文秘对保证各级各类用人单位公文的合法性,对行政单位依法行政,企事业单位依法维权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单位领导应转变观念,高瞻远瞩,树立起现代意识的人才战略,重视对法律文秘人员任用、培养,为他们提供发挥才能的空间,这是依法治国形势的必然要求。

其二,强化岗位职责,提高社会认知度。法律文秘就业群体应有自己的岗位意识,并从理论上创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广泛宣传自己的工作特征和重要性,让社会公众认识法律文秘的职业性质。各高校在招生过程中,也要对法律文秘专业有清楚的定位和詳细的介绍,对报考学生将来的就业倾向作出正确的引导。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法律文秘专业,强化社会认知度是法律文秘专业人才供给和社会需求相协调的有效途径。

其三,设定和明确法律文秘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方向,严把入口质量关。法律文秘既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又在某种程度上是单位的法律顾问,用人单位对法律文秘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都有较高要求。高校作为法律文秘人才的摇篮,在法律文秘专业学科创建、课程设置方面应经过科学论证,明确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从业方向,从源头上提升法律文秘人才的整体水平。学校在教学方法上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理论讲授的同时,特别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专家讲座、小组交流、案例研讨等互动式教学开发学生潜力,强化公文写作实习、文书档案实习、计算机程序设计、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文秘顶岗实习等就业前的实习。

其四,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法律文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工作的同时加强岗前、岗中培训是提高法律文秘人员综合素质的很好方法。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培训班,召开研讨会,促进法律文秘人员加强信息交流,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以系统或地理区域为单位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律文秘人员培训班,时间不拘长短,旨在加强工作联系、业务交流,集思广益,互相借鉴,以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针对秘书岗位职业化发展的趋势,结合全国秘书资格证书统一考试,要求法律文秘从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于1998年开考,为社会筛选了大量优秀的秘书专业人才。持证上岗制度要求现已在岗的法律文秘人员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或取得秘书职业资格证书,对高层次的法律文秘人才的要求是同时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和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持证上岗意味着法律文秘岗前培训的强化,这一社会大趋势促使现已在岗的法律文秘人员从单位内部认可走向社会认可这个更大的空间,也促使他们直接参与社会竞争,在法律专业知识与文秘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更精益求精。

其五,完善法律文秘专业教学和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专业,它要求教师在精通法律专业知识和秘书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将法律课和文秘课的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融会贯通,教会学生解决工作中出现的融合法律和文秘知识的边缘性问题的能力。设置法律文秘专业的高校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要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对法律文秘教师开展政治理论培训、上岗资格培训和业务提高培训。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走出去、请进来”,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高校要通过这些手段和措施培养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专兼职相结合、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平、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法律文秘教师队伍。

综观现状,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和“法律至上”理念的深入人心,法律文秘作为辅助行政、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并有着旺盛社会需求的职业,各部门及各行业要互相协调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壮大法律文秘人才队伍,推进我国的法治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周辉.强化涉外商务秘书法律意识的必要性[J].秘书,2001(6).

[2]田亚文.强化政策管理,加强队伍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02(2).

[3]谭征宇.秘书与法律——探秘书的权利和义务意识[J].当代秘书,2003(9).

[4]翁穗平.加强高校秘书人员培训教育的几点思考[J].运城学院学报,2005(1).

作者:沈河清

第二篇: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法律文秘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案例教学具有启发性、实践性和互动性的特点,高职法律文秘专业采用案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还亟待克服诸多难点。解决这些难点问题,需要我们从改革现行教学计划、增加实践性教学比重、加大校内实训室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加强收集及编写典型案例、提高教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方面积极地进行探索和改革。

[关键词]案例教学 高职 法律文秘 应用对策

[作者简介]王丽芳(1972- ),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秘书理论与实务;刘艳红(1974- ),女,河北邯郸人,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文秘和会计。(河北 石家庄 050061)

[课题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高职高专文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9年度课题“高等秘书人才素质教育改革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zwy0913)

法律文秘专业是近年来高职文秘专业发展中的一个新型分支。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对秘书的职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秘书不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广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优良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高职法律文秘专业也应顺应此要求,致力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即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毕业后即能直接胜任企业单位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为适应这一变化和需求,我校法律文秘专业确立培养目标为:适应各层次、各行业特别是各类中小型企业实际需要的,既掌握文秘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又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集多种实用秘书技能于一身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近年来,我校法律文秘教研室坚持“技能型、应用型法律文秘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在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上积极进行探索研究和改革。其中,案例教学法是我们所研究和应用的主要方法之一。

一、法律文秘专业案例教学及其特点

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案例形式让学生去分析和研究,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实际案例中学习、理解和掌握秘书工作的一般规律、方法、原则及操作经验,从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提出各种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职法律文秘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这种经验型、参与型的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案例教学有着以下主要特点:

(一)启发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完一定范围内的教学内容之后,选择较为典型的案例,向学生提出若干问题,交给学生自己分析、研究,然后集中组织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适时加以启发,激起不同观点的交锋,引导学生由窄到宽、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从而扩大其思维空间。可见,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是一种引导、启发性的教学。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可以改变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将知识传播与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实践性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是其应用的物质基础。所谓案例其实就是一份较详细的企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料。它来自于现实社会实践,往往描写企事业单位遇到的真实问题,涉及面广。案例不是对秘书理论的系统阐述,而是对秘书工作真实情境的描述。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案例这一中介,能够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运用这一方法,不仅能向学生阐明秘书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互动性

传统的秘书人才培养中,教师占绝对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教师教学方式从单向式的灌输转变为与学生讨论的双向式互动,更有助于知识的传递。在案例讨论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均可以自由讨论、辩论,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加深对秘书工作原理、规律的认识,提高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分析能力,同时也能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案例教学是一种学生与教师双赢的互动式教学方式。

二、法律文秘专业案例教学法应用的难点

(一)案例教学应用条件不足

案例教学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有赖于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条件。然而,目前就法律文秘专业而言,无论是法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还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都比较有限,一般为48~60学时。在此情况下,教师按照教学大纲仅完成理论讲授就已经很紧张,没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案例教学,或者是将案例教学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实现案例教学的意义。

再有,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空间场所,以方便学生讨论、辩论,或进行情景模拟和现场实习。因此,校内模拟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校在实训室、实习基地的建设中也投入了不少的资金和精力。但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对秘书职业的错误理解,实训室的建设还停留在纸张、笔墨、外加几台电脑和办公设备的形式。其实,秘书是一种职业,既然是一种职业,就需要上岗者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的形成,需要系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的岗位训练。法律文秘专业还有待去摸索、去创造、去完善实训室及实习基地建设。

(二)案例教学缺乏典型案例

案例教学中,能否选择最具典型意义的高质量案例,直接影响着案例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一个高质量的教学案例能使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课程中的重难点的理解,并能利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因此案例的选择和设计十分重要。目前在法律文秘专业教学中,教师所使用案例的主要来源是国内外的一些教材。然而,这些教材大多是纯理论性知识居多,用案例说明、阐释理论性问题的少,能够体现法律文秘特色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这无疑给运用案例教学法带来了一定困难。

(三)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案例教学中,从案例的选取与编写,到运用案例组织教学,都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把从实际中采集到的秘书工作真实事例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判断的案例;其次,在具体实施案例教学时,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引导、组织、协调学生针对各式各样的问题进行个人研究、团体讨论,进而拟定解决方案;最后,教师还应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在案例讨论结束后进行总结和点评。这方方面面都需要教师对案例所涉及的知识和理论有较深的研究及丰富的实战经验。

案例教学同样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如果学生仍然热衷于自己先前被动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案例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这样的问题目前在法律文秘专业的教学中仍然存在。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多数学生已习惯于被动,不能很好地进行角色转换,往往使案例教学最后流于形式,变成了教师的案例讲说。

三、法律文秘专业案例教学法应用的对策

(一)改革现行教学计划,增加实践性教学比重

由于高职法律文秘专业说到底属于高职教育,应当符合“高职教育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根据职业发展趋势对专业技能的要求,突破陈旧的教学管理手段,力求“够用、适用、实用”,突出能力培养,充分考虑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建议把实践性教学时间增加到总课时的1/2;对于专业核心课程,除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比重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单列综合模拟实训、实习等项目,以增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案例教学是实践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课程设置中,应适当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以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组织学生讨论、研究案例。

(二)加大校内实训室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

校内模拟实训室可以采取实地场所与虚拟空间相结合的“双模拟”方式。实地场所模拟是针对办公室实际现场的硬件环境,在现有校内实训室的基地上再现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的实际现场。其中,办公室是开放式的,场内配置有扫描仪、刻录机、复印机、打印机、数码照相机、传真机、办公桌椅、纸笔及多台计算机等,会议室配置有桌椅及多媒体设备、电视机及音响设备等,档案室配置有档案柜及一些复印、收集、网络下载的电子公文等。另外,也可以利用网络优势,建立虚拟实训场所,有效扩大学生可用的实践空间。以上这些均为秘书工作所必需的硬件环境。除此之外,秘书工作的软件环境更为重要,软件环境应当包括秘书岗位职责以及一些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

在构建校内模拟实训室的同时,也要注重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学生协助做好接听电话、打印文稿、接待访客、会议服务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我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律事务单位的管理模式和现代办公的实际情况,学习与秘书工作相关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技能,以巩固课堂理论知识,扩大社会知识面。

(三)加强收集及编写典型案例

教学案例的典型性,是指能够举一反三,通过对一个案例的分析研究了解其他相关的案例。案例教学法的最终目的不仅在引发学生学习、听课的兴趣,而更在于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秘书工作的性质、规律、原则和方法,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选得好、组织得好,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收集和建立案例库,我们可以更多地与企业交流,获取案例资料,也可以从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网络等新闻媒体来搜索和积累自己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案例,还可以在教师之间建立共享资源库,以全面提高案例的质量和数量。另外,我们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实践,选取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实际案例,然后由教师甄选使用。

(四)提高教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教师来讲,应在案例教学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争取更多的机会到企业中进行实践,扩大专业知识面,努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为更好地进行案例教学储备能量。

另外,案例教学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在案例的具体选用上要做到精挑细选,尽量选择那些学生比较熟悉并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地安排每个学生具体的问题和任务,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主动发言、参与讨论,切记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

总之,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在高职院校的许多专业中开始实践应用。法律文秘专业推行案例教学法,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次革命,它将促进法律文秘专业各项教学改革的发展和学生创新意识、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必将有助于法律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敏杰.市场经济条件下秘书实训模式新探[J].机电兵船档案,2006(6).

[2]崔艳霞.秘书职业能力培养途径浅析[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3]周发强.浅议秘书的信息素质及培养途径[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1).

[4]陈建国.从秘书教学谈秘书的可持续发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

[5]杨树森.论我国秘书教育的历史和现状[J].秘书,2009(7).

[6]朱传忠,叶明.秘书理论与实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7]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王丽芳 刘艳红

第三篇:中职文秘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国际化与信息技术网络化的发展,新时代需要大量应用型文秘人才。但由于目前中职院校文秘专业教育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使得文秘专业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并不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中职院校有必要对文秘学科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文秘人才。本文将着力分析中职文秘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特点、介绍中职文秘专业实践性课程系统的建设原则,进而对基于应用型培养的中职文秘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对策加以深入探讨。

关键词:中职;文秘教学;改革策略

引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用人单位对中职文秘人员的规格与需求也在日益增加,而中职院校对于文秘等专业的教育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如何才能够比较符合企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的问题。中职文秘学科的实验和教学系统,具有高度职业化、专业性、系统性和应用实践性的基本特征,实现通用职业能力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需要构建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构架,重视文秘实践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的设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

一、中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文秘学科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点,其课程设置上也不应当以理论课为主,而应当凸显实用性的特点。现阶段很多学校的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并不合理,重理论而轻实际,同时理论知识教学偏多,实训课程环节较为单薄,并未提供一些带有较强技术培训性的课程及训练项目,课程设置不合理,仅仅强调知识传递,并没有按照职位特点来对实训项目进行合理规范,实际教学内容流于形式,这很不利于文秘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也很容易被社会所淘汰。

(二)教学方式相对落后

现阶段,由于大部分中职学校文秘专业教学方法发展较为滞后,不少教师仍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由教师讲授,学生抄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后忘笔记,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了解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尽管不少中职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加入实践性教学,但受各种原因约束,并未将关注学生重心放在实践上,反而更加重视训练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果未能贯彻实践性教育步骤。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实现教育目标,同时许多中职在文秘实践技能重视程度都比较低,把大部分资金和师资都投放在理论教学上,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的质量。

(三)文秘专业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不足

目前,部分中职的文秘学科老师普遍存在著理论知识水平老化、实际指导能力较低问题,严重影响了文秘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职文秘老师大多是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或行政管理学专业老师中转型而来,且缺乏文书秘书学科领域系统理论知识基础和专门的实践专业技能;而中级以上职称文书秘书专业老师,基本上都无从事过企业的公文秘书岗位、从商经验,因此无法更有效传授学生“实操”技能,但中职学生大多在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技能不足无法适应工作岗位。

二、文秘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一)以活动促进实践教学

中职院校在文秘学科建设时,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特点,在校内外广泛地组建公关礼仪队伍,积极为学校内的各类会议、活动、音乐典礼等服务,继而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工作,主动地为各类企事业单位的重要会议、庆典会展活动、档案整理工作等,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基于多种活动,不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将学生投入到多元化活动中,丰富历练学生实践技能,以此来提高学生文秘专业学习效率。

(二)注重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

文秘学科建设核心之一便是师资建设,倘若教师没有掌握现代理论知识、学习现代教学理念,就不能够教出掌握一定现代理论知识的学生。所以,中职学校一方面应当根据学科建设和不同老师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对指导老师进行实际工作训练,安排教师到学校生产、服务、管理等工作一线,进行实践训练,以增强教师实际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其相关组织中招募有丰富文秘工作经验的人士来担任或兼职教师,让他们在课堂中着重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以便更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

(三)完善文秘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针对目前文秘专业实践教学方式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可以采用动态培养方式。动态评价方式包括:单门课程评估和文书秘书专业综合实力评估二类。单门课程考核一般由专业老师实施,并针对课程特性而采取适当的考核方法。但一般在实训过程中课程较多,因此建议采用文书或秘书课程综合能力考评方式,来考评学习者的实际能力、对实训课教学过程态度以及对实训过程教育的流程,考评结果不能只看期末成绩,是对各种项目实训过程成绩的综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明确训练项目基本目标、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边教边练,由学生对训练项目的完成状况进行评分,并设计为平时的实训成果。比如,当教师们在对《信息、文书和档案整理》这门课进行考核时,要结合教学大纲所拟写的各章节项目教学内容、考评标准等,先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再进行相应的“组件”、“装订”、“编目”、“装盒”等专项训练,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结束语:总而言之,目前,中职文秘专业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社会对应用型文秘人才的新需求,中职文秘专业实践化教学方法变革是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应用型文秘人员的培训是一个长远系统工程,中职院校应当根据新时期发展的要求,和现阶段文书秘书学科实践教育状况,不断完善文秘专业课程,不断创新文秘实践教学模式,加大对文秘专业师资的培养力度,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从而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养,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对应用型文秘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田树静.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文秘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J].大学,2021(31):125-127.

[2]陈洪霞.新时代文秘专业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改革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5):7-9.

[3]张桂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文秘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现代化,2020,7(55):58-62.

[4]孟小燕.文秘速录人才需求与专业教学改革调研[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8):56-57+72.

作者:郑蓉

上一篇:语文教育专业论文下一篇:土木工程学院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