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难调研报告范文

2022-06-19

报告具有汇报性、陈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的格式,正确编写报告,报告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那么在写报告的时候,应该如何写才能突出的重要性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用工难调研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用工难调研报告范文

破解市企业用工难的调研与思考

当前,我国发展重点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纵深推进,经济发展从沿海主导的增长转变成沿海和中西部更为均衡的增长。随着中西部地区承接的企业越来越多,地方企业的用工缺口也越来越大。xx市作为劳务输出大市,如何在承接沿海更多工业的同时,加快引进人才,让输出的人才回流,是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进程中的一个值得思考的大课题。笔者近期就破解xx企业用工难的课题,实地调研了汉寿、桃源等地方,通过座谈会、走访工人等形式了解了一些情况,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企业缺工基本情况

1.xx市的用工难主要集中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用工的缺乏,导致了企业无法满负荷运转,提高经济效益。据统计,我市企业用工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总量上缺乏。通过调研的全市规模工业企业1165家的样本来看,工业企业用工缺口超过2万人。比如,xx经开区缺口2000人,占比60%;鼎城区缺口2000人,占比20%;汉寿县缺口1500人,占比52%;鼎城区缺口2000人,占比20%;其他地方除西洞庭用工缺口较大以外,都在1000—2000人之间,导致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达不到年生产预期。

2.质量上不高。企业用工缺口虽然较大,但是关键是许多重要岗位和技术岗位根本找不到人,有时必须要从沿海引进过来。特别是熟练工、专业技术人才、信息网络人才、企业高管等都是行业紧缺资源。比如,桃源县112家规模工业企业仅有专业技术人才1302人,占从业人员的10.6%,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仅8人。汉寿县徕木电子有限公司专门把部分工人送到上海总公司进行技能培训,回来后,制作出来的产品仍有很多达不到合格标准,导致企业出现较大损失。

3.流失率严重。企业在不断招工的同时,也面临着员工流失的“阵痛”。一方面是自然流失。很多企业的工人,为了更高的工资、更好的环境,把本地企业看成是“练手”的平台,一旦掌握熟练技术后,就像候鸟一样飞往沿海发达城市,寻找更好的机会和出路。据统计,我市大部分企业员工流失比较严重,普遍流失率在20%以上。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能够长期供职于一家企业的老员工很少。比如,桃源的龙行天下2017年共招录员工1840人,而流失员工达到了1880人,出现了负增长。另一方面是季节性流失。由于大部分企业招录的员工都是本县市的员工,离家近。所以,部分员工一到农忙的时候就回家帮忙干农活,导致企业用工紧张。

二、原因值得深入剖析

我市企业用工难的问题,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企业的原因,也有员工的原因;既有政府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总之,剖析原因做不到面面俱到、针针见血,只能从能够着力的方面去剖析。

1.用工待遇不高。xx市属于三线城市,不临海不临边,经济条件、工资待遇普遍较低,和沿海大城市的企业相比,员工的工资待遇不高,有的企业甚至很低,根本留不住人才。比如,汉寿的兴昂鞋业,职工平均工资只有1600一个月。而且很多企业,没有提供完善的“五险一金”,导致员工难有归属感,很难长久留在企业工作。

2.用工环境不优。主要是三个环境:一是企业内部环境。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作条件比较苛刻,工作时间较长,生产环境较差。比如,部分纺织企业工作环境差,高温、高湿、高噪音、高粉尘,很多员工根本无法长期工作,很可能滋生职业病。二是员工生活环境。部分企业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好的上学、就医、住宿、消费、娱乐等配套设施,导致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特别是高端人才、专业人才招不进来。比如,xx高新区还没有通往市区的公交汽车;汉寿太子庙工业区企业职工子女的上学问题等等。三是人才成长环境。部分企业在人才的管理与建设机制上不完善,企业干部成长晋升速度缓慢,缺乏正常的人力资源专业培训,缺乏人才工作激励举措,导致人才留不住,梯队断层。

3.用工氛围不浓。留住人才,关键在尊重人才。即便是没有技术含量的普工,也是当前各个企业为之渴望和珍惜的人才。当前,很多在外地工作的人希望回家创业、就业,但是政府的引导、重视还不够,相关制度还不完善,让他们还是感觉自己是一个“打工仔”,还没有把普通员工的就业地位提升起来,还没有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和创业热情。

三、对策建议

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企业文化等条件的限制,解决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全市各部门、企业家共同着力、逐项解决,促进我市企业用工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形成全市上下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浓厚氛围,让外出务工的xx人像候鸟一样,一群一群飞回来,有工作,留得住。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1.政策扶持。一是要加强人才引进。建立健全xx市人才引进新政,根据企业的需要,大手笔、大力度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各区县(市)要全面贯彻落实好省市人才引进政策。打破惯性思维的条条框框,建立实用性人才储备库,完善各类人才激励保障机制,让人才来常工作有

“回家”的感觉。对回家乡务工的人员,要高看一等、厚爱一层,在工资待遇、奖励福利、住宿交通、子女上学、医疗保障、五险一金等方面予以全方位保障。二是要加强人才培训。企业员工的业务能力是增强岗位匹配度、提升工资水平的保障力。政府要充分了解企业的用工情况,制定实用的人力资源培训计划,确保能培训上岗。政府也可以和企业合作,或者委托企业培训的模式,增强员工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积极支持回乡人员创新创业。政府要在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平台等方面给予回乡创业者最大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在行政审批程序、创业活动组织、创业项目支持等方面要让创业者充分感受到“主人公”般的热情,形成“企业只管内部事、政府专管外部事”的良好氛围。

2.政府引导。一是要建立健全人才大数据共享平台。要及时了解企业的招工情况,畅通政企信息互通的渠道,以政府人才资源主管部门为窗口,通过电视、网站、微信等媒介,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的招工情况,让企业随时有人可用。同时,政府也要积极引导企业或者个人建立更多的劳务派遣公司,及时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及时派工。二是要分时段分批次召开大型人才招聘会。各级政府要利用春节、清明等回乡人员较多的节日,组织大型的人才招聘会,帮助企业搭建招工平台。三是要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重才、稳才、留才的活动。比如,要经常举办一些创业创新大赛、企业人才高峰论坛等活动,引导企业形成重视人才、关心人才的浓厚氛围;举办一些五一劳模表彰活动,让企业员工有成就感、归属感;举办一些遵纪守法、诚信企业、优秀企业的评选,让诚信经营、员工稳定的企业受到重奖,引导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培育企业文化。四是加大对用工纠纷的处理力度。政府要充分尊重和保障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凡是涉及企业用工的问题,一律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为优先,让全社会形成关心劳动者的正确导向。

3.政商合作。一是要提升园区配套能力。政府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就要注重对园区三产业的引进,特别是对务工群体所需要的娱乐消费等场所,用降低条件搞引进,或者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为企业员工提供健康、舒适、方便的务工环境。特别是,要加强对园区公交、道路、医院、学校等设施的配套,加快产城融合的步伐,让企业员工引得进、留得住。二是要积极支持企业建设可以交易的员工宿舍。有恒产方有恒心。政府要在企业审批预留地上,给企业划拨一定比例的建设用地,让企业建设员工住房,企业再以低于市场价的方式出售给本企业的员工。三是要积极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政府要积极牵线搭桥,对企业引进的内部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等创新平台给予奖励性政策。

第二篇:企业用工难

企业用工难、人才缺问题的对策研究

2007-05-14 08:53文章来源: 衢州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文章类型: 转载内容分类: 调研

企业用工难、人才缺问题的对策研究

——衢州市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报告

围绕市委市政府“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年、投资发展环境提升年”活动中重点要求解决的企业用工难、人才缺问题,经高启华副市长统筹协调,3月26日至4月6日,市人劳局、经委、教育局、发改委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该问题进行专题调研。调查组走访工业、建筑、流通等企业32家,分别向规模以上企业、职(技)校及应届高校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813份、33份、156份,召开了三次企业用工情况座谈会。通过调研,调查组对我市企业用工紧缺程度、今年可供使用的劳动力数量、衢州生源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等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企业用工难问题的成因及破解对策有了更深刻的分析。现将衢州市企业用工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企业用工、人力资源供求基本现状

1、我市规模以上企业已拥有一支稳定的有一定质量的职工队伍

据调查统计,全市2006年底规模以上企业813家,从业人员达到108305人。其中部分重点行业从业人数为:建筑业64400人,化工行业27796人,纺织服装业12639人,通用机械设备制造业10883人,电气设备制造业6080人,水泥行业9113人,特种纸制造业3200人,金属制品加工2956人。在全市企业从业人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52373人,其中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2700余人。技术工人(持有职业资格证书)10万人,其中高级工以上8179人。

2、纺织服装、工程技术、机械制造、金属制品加工、化工类企业用工紧缺程度较高

2007年春季人才交流大会,提供岗位5410人,大会进场总人数5500余人,总报名人次5975余人(含重复报名),实际达成意向人数2000人不到;2007年春季劳务交流大会,提供岗位23516个,意向成交7177人。这两组数字较为直观地反映出目前我市部分企业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用工难问题。调查组在走访中了解到,今后两年内我市工业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将有130个平均投资亿元的项目陆续投入生产,市本级主要集中在纺织、汽摩配、机电、机械加工、电子电器、竹木加工等行业,企业新增用工量较大。预计今明两年我市工业企业新增用工需求在4万—4.5万人,第三产业新增用工需求估计在4000—6000人,总计需求在4.5万—5万人左右。

根据调查,目前用工短缺问题在以下几类企业中表现明显:

(1)劳动密集型企业,以纺织服装类企业最为突出。如衢江区罗伊服饰和市本级的梦家园纺织项目,全部建成后共需用工8000—10000人,罗伊服饰一期工程用工量1000人,

但目前招工不足600人,梦家园项目一期将在2007年11月投产,需新招员工1200人,龙凤制衣、来飞、千万缕等企业今年均需招工300人以上。预计全市近两年纺织服装业需要年龄在18—30岁的女性一线操作工2万人。

(2)工程技术、机械制造企业,近两年需要25—45岁的专业技术人员、技工1万人。特别是以汽摩配生产、机电、通用机械制造等专业(工种)需求量较大,行业间的技工流动频繁,如我市新招进的青年汽车项目两年内需要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熟练技工1800人,使机械加工行业的熟练技工行情看涨。

(3)金属制品加工、化工、电子电器、竹木加工等行业预计近两年用工需求量1万人。化工行业的缺工主要集中在专业技术人才和化学工艺操作工人。

3、从劳动力供应上看,我市潜在劳动力资源较为充足,但愿意在本地企业就业的人数不多,且企业员工流失率偏高

我市今年劳动力、人才的供应情况:一是农村转移就业人员。我市第一产业从业人数61万,随着劳动力耕作能力水平的提高和市政府工作目标考核要求,2007年要实现3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今后五年内农村劳动力将以每年3%的速度向城镇集中,理论上可供转移的人数较多。但年轻劳动力,尤其是可供转移的18—30岁的女性劳动力已不多。二是职(技)校毕业生。全市现有33所职(技)校,2007年职(技)校毕业生14271人,以后每年基本稳定在14000 人左右。三是回衢工作的高校毕业生。2007年衢州籍大学毕业生为8307人,有回衢就业意向的4454人,其中1080人愿意到企业工作。四是退伍军人,2007年预计退伍军人900人左右,今后几年基本稳定在每年800—900人。五是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估计今年有5500人左右。六是城镇登记下岗失业人员和被征地人员。全市登记失业人数为9651人,被征地人员3.2万人。七是外来务工人员。劳动部门在甘肃、江西、山东分别建立了劳动力外招基地,每年组织企业赴外地进行招工,估计可提供劳动力1000—1500人左右。

单纯从劳动力供应的数量上看,我市的劳动力基本能满足我市当前用工需求,但从性别、年龄、专业(工种)、文化、技能上看,错位严重。企业员工的高流失率更是不容轻视。据不完全统计,部分招商引资企业2006年员工流失率在17%以上,有的甚至高达20%以上,已超出15%的警戒线。有一家企业今年春节过后,只剩下老板一人。留人难也是企业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市目前企业用工难、人才缺的成因分析

1、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大量引进,使用工量急剧增加,“410”产业不断壮大延伸,带来技工和人才的阶段性短缺。2006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25.1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2.5%,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13家,增加了66家。随着工业企业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用工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服务业和餐饮业相继跟进,前后引进的沃尔玛、国美电器、世纪联华、金柏丽购物中心等国内外大中型零售企业,用工需求也很大。加上近几年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引进的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需要年轻一线工人特别是年轻女性工人急

剧增加。

2、可供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市外转移就业较多,职(技)校毕业生60%以上喜欢到外地闯世界。一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市倡导向外输出劳务,大量农村劳动力到外地就业。据调查,我市农村劳动力有42万人外出就业,但在本地就业的仅为24万。二是本地职(技)校毕业生倾向于到外地就业,从过去几年的情况分析,留在本地就业的仅占15%左右。此次调查组通过对2007年职(技)校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受调查的14357人中,有市内就业意向的3600人,占25.23%;市外就业意向的8882人,占64.24%;继续升学及其他的10.53%。同时本地生源的大中专毕业生回衢就业率不足70%。三是年轻人普遍不愿当工人,据一项调查表明只有1%的年轻人愿意进厂当工人,这也是当前招工难的原因之一。四是用工与就业的时间差异。招商引资企业一投产就要用工,而农村劳动力一般在春节前后确定就业意向,大中专毕业生要每年7月才能毕业。时间上的差异也给企业招工带来困难。

3、我市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工资整体水平不高,与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优越条件相比,吸引力不大。

2006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41 元,低于全省平均数372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59元,低于全省平均数1976元;最低工资标准为620元,杭州、宁波、温州已达到750元,金华也有670元。我市有许多企业往往把最低工资标准当作标准工资。据不完全调查,平均月收入在800元以下的占33%,800—1000元的占27%,月收入在1000—1500元之间的占19%,月收入1500元以上的占21%,可见工资收入每月在1000元以下的占60%以上。据了解,杭州市今年的普通工人平均月工资已从800元提高到1200元左右。管理型和技术型的工人工资相对高一些,体力型和服务型的工人工资普遍较低。技术人员工资与发达地区也有较大差距。以2006年7月浙江省公布的劳动力市场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工资指导价为例,我市的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资的高位价是每月1900元,远远低于杭州、宁波等地,列全省最后。

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务工人员吸引力不断增强,相反,我市的经济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加上人口流动量小,不论在引进劳动力和留住劳动力方面困难都较大,尤其表现在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留住上,有时我市企业往往成为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跳槽的跳板。据统计,目前市外人员在我市就业人数估计在10万左右,而我市在市外就业人数高达42万。浙江开关厂有限公司2001年开始先后从江西等地招进300多人,到目前为止已流失240人左右。2005年劳动部门带队赴甘肃招工,有近500人来我市企业就业,一年后继续留在我市企业工作的不到20%。高流失率增加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

4、本地企业软硬件条件较差,缺乏企业文化,对劳动者关爱不够,难以留住人才。

除前面提到的工资水平偏低外,企业本身硬软件条件较差,也是导致企业缺乏用工吸引力的重要原因。有些企业在生产中只把工人作为追求利润的工具,只要求他们加班加点,却时常不支付加班工资,只提供最基本的工资报酬,缺乏企业文化、社会保障、职业培训以及和谐的环境。从调研情况看,目前能正常提供培训机会的只有元立、开山等几家规模以上企业。

一是职工住房存在困难,39%的职工居住在厨卫齐全的房屋,25%居住在集体宿舍里,

9%的人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7%的人居住在工作地点,2%的人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还有18%的农民工在城里没有住所,只能往返于城郊之间或回农家居住。二是职工参加社会保险面不宽。据调查,外来务工人员中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34%、30%、39%、27%。企业提供各类福利水平也较低,有住房补贴的企业占18%,提供住房公积金的占10%,妇女可以带薪休产假为22%。三是企业人文关怀不够,凝聚力不强。部分业主管理观念落后,对员工重使用轻培养,开发区个别企业甚至制定了员工每天上几次厕所等违反人性的规定。职工业余生活平淡,业余时间的休闲方式主要是看电视和睡觉。企业工会活动极少开展,据调查,只有不到20%的企业有员工培训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安排,80%以上企业无文化活动设施。四是企业对技能人才重视不够。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这样一个案例,衢州中专有一批电子装配专业学生,与我市某企业所需人员相符。衢州中专多次与该企业联系,希望该企业能到学校开现场对接会。可是企业并未重视此事,迟迟没有到学校进行招聘,结果这批学生大部分被外地企业聘走。数月之后,该企业出现用工紧缺,再与衢州中专联系时,已没有对口的学生。

5、开发区配套设施薄弱,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造成了职工生活不方便,劳动力供求信息不畅。

在调研中,不少地处开发区、东港园区、高新园区的企业反映,交通不方便,公交车班次太少,给企业员工出行带来困难。有些企业周边有线电视、网络通信、日用品商店等基础设施一直没到位,员工业务生活十分单调,具有诸多不便。

同时由于我市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硬软件建设相对滞后,劳动力市场影响力不大。在企业招工渠道的调查中表明,企业招工中员工带员工占了50%,劳务市场和招聘会占15%,外地招工占20%(特别是新招商企业如青年汽车的主要技工在金华劳务市场招,嘉和管业常年在永康招,还有部分企业常年委托义乌、温州劳务市场招),其它渠道占15%。

6、劳动力素质总体不高,就业结构性矛盾突显,造成了企业需求的劳动力不足。虽然单纯从劳动力供应的几个渠道上看,我市的潜在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实际上因为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就业技能缺乏,短期内不能适应企业用工需要。另外,我市的技能培训开设的专业与产业发展有脱节情况。目前农民培训中适合我市发展急需的服装、机械、化工类专业设置较少。职业教育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调查表明,目前我市职(技)校中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文秘等5 个专业的学生总数达到5254人,占了总数的30%,这几个专业相对来说紧缺程度不高。而我市急需的服装制作、化工、机械等5个专业只有3312人,占总数的23%。

三、解决企业用工难、人才缺的对策与措施

1、政府在产业规划上要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合理布局,延伸产业链,充分发挥集镇工业区的作用。衢州纺织有限公司在西区,其600余名职工有80%以上是周边十公里内的农村劳动力,2006年员工月平均工资在800-900元间,收入不高,但员工队伍稳定,主要原因是企业适应了农民离土不离乡的风俗,在家门口打工生活成本低。建议在下一步的招商引资中要从注重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招高新技术用工量不多的产业转变。

2、引导企业树立“员工不折旧、企业才长久”的理念,企业要主动成为解决用工难的主体。企业要提高管理水平,在引、育、用、留四个方面下功夫。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劳动者待遇的改善,收入的增加和权益的保障是必然趋势。企业应该千方百计创造和改善条件,提高企业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建立员工工资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的机制,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员工培训机制,按工资总额的2%计提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让每个员工都有不断成长的空间。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推行人力资源管理资格证、上岗证制度,努力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企业要以人为本,树立人才领先意识、人才成本意识和人才经营意识,改善内部劳动环境,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尤其是要加强对企业主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确保企业用工合法有序和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自觉主动地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为员工缴纳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实行技能补贴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增强人性关怀。企业要主动与市内外职(技)校联系,实现有效对接,采取措施吸纳技能型劳动力。企业要研究薪酬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职业发展留人的问题,提高企业品牌效益。

3、本市职(技)校要加强引导,鼓励学生在本地就业。近年来,我市职校积极扩大对市外招生,现有外市籍学生有近万人。为吸引外省籍学生来衢就读并留在我市工作,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如职(技)校招收的市外学生,由财政给予学校每生每年100元的奖励;职(技)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占当年毕业生总数50%以上且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由财政和企业给予学校每人补助200元。

4、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要与本地产业发展相结合。建立对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技能培训与我市重点项目对接制度,按照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和企业用工的实际需要开展订单培训。鼓励和支持职技院校开设我市经济发展急需紧缺的机械加工、化工、水泥制造、高档造纸等专业,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实习教学比重,增加动手实践的课时,提高培训质量,推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制度”。继续加强对企业在岗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鼓励企业主动加强与职(技)校的沟通联系,实行定点培训和用人需求的衔接。

5、加快工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开发区、东港园区、高新园区要尽快配套工人生活设施,如民工公寓、文化娱乐场所、日常百货商店等。公交公司要增加市区到各园区的交通班次。要加大园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增强一线力量,让企业、职工有个平安的创业就业和生活环境。加快人才、劳动力的有形市场建设,提供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使政府的导向、企业的需要和劳动者的所求有一个直接沟通的渠道。对用工需求量大的新项目,劳动部门要组织专场招聘会和赴外地招聘,帮助解决用工难问题,实现劳动力梯度转移。要在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建立和完善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对接,积极与高校对接,及时沟通校企信息。要大力宣传衢州提高我市的影响力,开展多形式的招才活动,提高我市高校毕业生的回衢就业率。

课题组长:范根才

副 组 长:李英武 姜方庆 徐须实

成 员:吕筱青 徐建国 王 瑜

汪 巍 郑显荣 余雨生 吴志强

第三篇:“用工难”“就业难”问题解决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加上原有外来企业技改扩能和本地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全市企业用工需求增长较快,缺工高峰时期达2万人。与此同时,由于工人的期望值与现实工作的巨大差距又导致了求职者“就业难”问题凸显。致使××市一度出现“有事无人做”和“有人无事做”的错位现象。

为了有效缓解全市企业“用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的问题,××市劳动就业局大胆探索,采取积极措施,有效解决了劳动力市场“两难怪圈”的问题。

一、强化宣传,加大就业信息的发布力度,拓宽供需渠道。

第一是利用网络报刊媒体发布用工信息。通过××电视台开设的《就业广场》栏目、广播电台用工信息专栏和××就业信息网等现代化网络媒体资源及时发布企业招聘信息。目前全市所有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信息都可通过市劳动力市场在第一时间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零收费”的发布,使城乡各类求职人员都能够方便、快捷地了解最新用工消息,使“要上班,到××”的用工品牌进一步叫响。第二是散发企业用工信息宣传单。今年以来共发放企业用工宣传单共6万多份,在十月中旬秋季招聘会期间,发放各类宣传单数万份。第三是利用“公告”宣传。为了满足企业的用工需要和各类求职人员的求职需求,及时将企业的招工信息制成招工信息宣传板,在固定的宣传橱窗和电子显示屏上发布,供求职者详细了解企业情况和招聘信息。

二、举办招聘会,实现企业和求职者岗位对接,积极满足用工双方的需求。 通过开展“春风行动”,举办专场招聘会,着力缓解“招工难”和“就业难”。2月22日,××市举行大型用工招聘会,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服务,共有120家企业提供了纺织、缝纫、营销、文员、会计、管理等15600个用工岗位,共有18000人进场,当场达成用工意向7800人,其中返乡农民工1500人,特困人员200人,下岗职工160人,大中专毕业生2000人。今年十月中旬,××市就业局又举办了“20××年××市就业援助行动暨秋季劳动用工招聘会”,共有51家企业单位参加,提供各类就业岗位达6000多个,现场达成用工意向的人数就有1050人。同时,不断加强与周边县市劳务协作关系,积极引进劳动力资源,今年××市就业局专程带领30家回归企业参加孝感、孝昌、云梦等地的招聘会,共招得员工300多名,进一步缓解了劳动市场“两难”问题。

三、增加投入,健全基层劳动就业服务网络,为用工双方提供服务平台。

一方面,着力加强了基层公共就服务平台建设。近两年来,市政府投入资金120万元,按平均每年乡镇2.6万元的标准在全市27个乡镇和16个社区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达标建设活动,给每个乡镇、社区配备电脑与城区中心劳动力市场联网运行,工作人员全部从乡镇企业服务中心聘用。每年还组织乡镇(社区)劳动保障专干进行为期一周的劳动就业政策培训班。同时在全市641个行政村聘请劳动保障协理员,把公共就业服务延伸到基层,使各项就业政策和用工信息能便捷传递到农户手中,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初步形成。另一方面,建立了完备的城乡劳动力资源库。××市劳动就业局抓住全国开展农业普查和人口普查的机遇,与市统计局联合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入户调查统计,把全市21.5万农户按一村一档、一户一卡的要求建立了完备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库。还及时制定了村、乡、市三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报表》报送制度,分级分类往上报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实行了动态管理,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打下基础。

四、开展劳务输入,引进外地劳动力资源,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

为了有效地解决民营企业用工短缺的燃眉之急,市劳动就业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思路,外出开展劳务输入工作。他们在与贵州黔西、大方、织金三个县市建立劳务协作关系的基础上,去年又与巴东县达成了劳动力输入协作关系。巴东县作为××市对口支援劳务合作的对象,××市劳动保障部门千方百计做好移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他们还把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及时向协作县市传递,通过协作单位组织劳动力来××市就业。目前孝感、云梦、应城周边县市劳动力在××市就业的有2000多人;天门、仙桃、云梦、应城周边县市劳动力在××市就业的就有500多人;四川、重庆和贵州、河南等地约有1000多人在××市民营企业就业。为了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他们还和企业一道,一起赴外地招聘员工。对于输入到××市民营企业上班的外地人员始终坚持上岗前培训,及时掌握输入人员的工作和思想状况,加强对输入人员的跟踪管理。目前他们帮助各类企业从外地引进到××就业的有近5000人。

五、开展技能培训,培育“自我造血”功能,提高求职者的素质。 为彻底解决“用工难”,××市始终坚持走培训之路,力争培训求真效果求实。20××年培训中心共培训各类人员2022人,其中电脑培训8期400人,马口培训点电脑培训4期270人。组织开展电焊培训班两期45人,缝纫技术培训63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7期731人,创业培训3期281人,企业新招工人培训一期16人,退伍战士培训一期83人,组织公路局转岗人员133人参加培训。以上各类培训班均按照上级培训要求或培训方案,做到了培训时间到位、培训内容到位、培训程序到位、培训台帐到位、培训经费到位,使我局培训工作形成了培训对象有来源、培训纪律有保证、培训项目有特色的局面,实现了即服务了社会又发展了自己的双赢结果。

××劳动就业局始终坚持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为重点,科学设置培训内容。针对对家乡的企业环境和投资项目不太明确的返乡创业人士,举办专门的创业技能培训。使返乡创业人士了解了本市的优惠政策,明确了创业项目。此外,根据回归企业的具体需要,对所招聘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岗前培训,大大提高了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满足了企业生产需要。

第四篇:企业如何破解用工难

内容摘要:

1. 分析企业招工难的主要原因;

2. 通过5个方面重点讲述如何通过管理改善降低员工流失率; 3. 总结分析。

关键字:用工难,招工难,流失率高,管理人员抱怨 正文:

企业如何破解用工难

用工难的问题,综合说起来就是两个问题:第一是招工难,第二是离职率高。

一、先说招工难的问题。

几乎每一个企业都有招工难的问题。在人力部、员工部、车间也总是听到管理人员在抱怨:“现在的孩子吃不了苦,又想高工资,总是留不下,想当年我们那时候天天加班都没有事。”“想当年”是很多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最长挂在嘴边的话,也是现在用工紧张的罪魁祸首。

先说说想当年。我是1984年出生的,小时候吃过窝头和地瓜,方便面是有钱孩子的零食,那时候最喜欢过年,过年才会有糖吃。九十年代工业企业少,能进城打工是一个很值得夸奖的事情。一个工作岗位,十几个人竞争,可以说即使有管理人员打骂也能坚持下去,就为了过年多带点钱回家。所以那个时候的管理不存在用工难的问题,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进城务工人员,是从苦日子过来的,所以当工人,是生活条件提高的重大标志,工人的需求也主要集中在薪资待遇方面。

再说现在,我做过一个调查,中国人均收入最高的年龄段为45-50岁。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是出生在90后,二十岁左右的独生子女。他们面临的生活压力相对不大,父母有较好的工作和收入,学习成长过程顺风顺水,抗压能力相对较弱。

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招工方案已经难以对新的务工群体产生吸引力。

案例:在电子厂担任主管的时候,有次入职了一个90后新员工。一米八的个子,扎个小辫子,开着二十几万的小轿车上下班,从事流水线普通作业。在与其沟通中发现,他来公司的原因竟然是公司有篮球联赛。他在车间工作了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当公司联赛开始的时候他也第一时间报了名。后来因为我们部门老大与篮球赛组织者有私人矛盾,禁止我们部门参加比赛,小伙子就选择辞职了。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来,现在的员工在追求方面已经不局限于薪资待遇方面,

二、再说离职率高和员工管理的问题。

我在原来的公司工作了七年,这七年时间中,公司的月度流失率KPI指标从3%、4%、6%直至调整到10%,也从侧面论证了,现阶段员工流动性呈现逐步增加的状态。参考一个统计数据,关于不满意和激励的双因素理论。

导致不满意的因素中,排名第一的是公司的政策和管理,薪酬仅排在第五位;而在有激励作用的因素中,排名第一的是成就,薪资仅排在第六位。所以我们要改变原来那种钱我给够了,员工机会满意的思想。马云曾经说过,一个人离开公司的员工不外乎两个,一是钱没给够,二是干的不爽。现在看来,干的不爽是首要因素。 所以,要降低流失率,要注意一下几点:

1. 正常而透明的薪资待遇:这是员工在企业工作的基本需求,是契约论中的基本要求,在此就不再多说了。是必要条件,但是希望管理人员能淡化这一条件;

2. 是否给员工提供了被认可,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让员工取得想要的成就:

成就可不一定是升官发财,这是一种个人实现。比如上文讲到的为了参加篮球赛而入职的90后青年,比如我曾经代表公司参加高新区象棋比赛并取得冠军,并取得城市足球联赛的冠军,以及公司组织的麦霸比赛,游戏比赛。都能让员工取得自我成就,达成激励效果。

有的员工比较聪明,想要表现自己,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在对班长的培训中我提出,要给予员工表现的平台,比如让他负责某工序的6S活动,异常问题的反馈等。不但提高了员工满意度,还会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没有额外的经济付出,一举多得。

案例:曾经在一个新项目做过主管,当时工期紧,人手不足。有一个员工非常聪明,但是注意力不集中,在流水线工作中这就属于不好的员工。在班长反馈这一问题后,我与该员工进行了沟通,发现他的思路非常清晰,但是耐性不是很好。综合了解后,我安排他做多能工,负责清理产线积攒和不良品维修,因为他学习能力强,所以做的非常好。这既解决了班长对他不认可的问题,也解决他对现状不满的问题,达成双赢。后来,该员工也发展成班长,成为我们的骨干。 3. 关心员工的工作与生活:

做企业就是做人,这是社会责任,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现在的员工因为家庭条件好了,不愿意吃苦,可能会经常请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既然这已经成为社会问题,那我们就不能去消极抵抗。比如为了鼓励员工出勤设立满勤奖,产能奖励等,但这些方案只能暂时缓解表面症状,不能解决本质问题。我们应该基于这种趋势的前提下,给出解决思路。比如,我们对于员工出勤率的预期也应下调,从95%下调到92%;增加多能工培养等方面来应对这一趋势。

关于员工请假,现场又缺人的情况,我对一线班线长的要求是这样的:

如果你不能说服员工不请假,那就准假(即使员工请假的理由只是心情不好);如果你不能保证不准假后员工不旷工,你就准假;如果你不准假而员工旷工的,那就记为旷工。(不要再说员工平时表现好,不想记旷工,你早干嘛去了)

对于员工贪玩的问题怎么解决呢?如果你把员工当工具,那么你会经常抱怨现在员工不行了;如果你把员工当亲人,那么你会从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这叫同理心。至于因为员工请假造成的工作困难,一是要让员工理解到;二是要主动协调解决。 案例:班长来找我说一个员工请了一周的假,假期到了以后还没有回来。我让班长安排人去某个网吧找一下,员工果然在哪里。已经上了一周多的网了。

我们车间自动化程度很高,但也有三四百名员工。我为什么能找到一个员工在什么地方?这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建立员工档案机制,了解员工的年龄、学历、经历、家庭状况、婚姻状况、兴趣爱好等一系列信息,才能对症下药,根据不同的员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比如员工生日的时候你说一声生日快乐,起到的作用可能会超过多发100块工资。

二是建立员工沟通机制,比如QQ群、微信群,开辟了解员工的第二渠道。下班后的员工才能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在下班后建立与员工的良好关系,也是考验一线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三是建立员工兴趣小组,比如棋牌兴趣小组,乒羽兴趣小组,丰富员工的空余文化生活。 4. 关注员工的成长与发展: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1)生理上的需求;(2)安全上的需求;(3)情感和归属的需求;(4)尊重的需求;(5)自我实现的需求。

尤其是针对一些学历比较高,培养价值高的员工。要主动培养,或者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平台。

【案例】:做流失率分析的时候,发现大学生的流失率要明显高于普通职工。对此我专门建立了档案,并经常与他们沟通经过沟通,帮助他们建立职业规划。比如一位武汉大学的学生,高考670多分,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大学肄业,所以学历栏填的是高中。通过沟通发现,他的思路非常灵活,学习能力非常强。经过培养做了班长,现在已经发展为主管。还有两个女员工,都是本科学历,但是由于性格问题不适合做一线管理,后来一人推荐到实验室,一人推荐到客工部,都得到了自己满意的发展。虽然不在我部门工作了,但是逢年过节仍然会拜年、带来祝福。

5. 虽然公司流失率指标一直上调,但我部门的流失率一直稳定在2%左右。

好的员工靠留是留不住的,只有不断关注员工的利益,让员工有好的成长。一是会激发其他人的工作热情,二是会增加团队的凝聚力。

不好的员工也要尽量的去帮助,就跟我们上学时候的差生一样,其实是很聪明的,只是没有找到证明自己的机会。我一个领导曾经给我讲过一句话:公司给我人是我让用的,不是让我淘汰的。

员工有好的机会,我们要大力支持,不要怕员工走。员工有问题,我们要替他出主意,替他着急,靠同理心赢得信任,获得双赢。

三、总结:

当年公司成功的经验,往往成为以后公司发展的壁垒。前几年我们还在学习8090后员工管理,现在00后都工作两年了,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就会被淘汰。那些总是说当年怎么样的管理人员,建议公司还是慢慢换掉吧,如果老板自己也这么说,那就换个职业经理人吧。欧美有好多二三百年的企业,而中国还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现在社会充满竞争,不进步,你就出局了。

参考文献:无 作者:王凯

手机号:18706591359 微信:18706591359 QQ:155385244

第五篇:用工荒和就业难

小谈“用工荒”和“就业难”

“用工荒”和“就业难”的现象及原因

近年来,“用工荒”和“就业难”问题越来越多的困绕着我们,用人单位无人可用,无业人员无工可干,这一矛盾越来越突出。从逻辑上讲,我国“用工荒”和“就业难”是一对矛盾的共同体,只要企业提高工资待遇,劳动者不挑不检,就一定能够解决就业问题。 但事与愿违。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的进步,如今的农业生产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因此大量农民拥有了大量空闲时间,也就出现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也就产生了大量的农民工。但农民工自身能力差,很多需要技术的工作,农民工并不能轻松应付。而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会涌入城市,而相应的,很多工作对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还要求掌握很多科学技术知识,这个矛盾越来越突出,也就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找不到工作。而那些只需求劳动力的产业,由于本身利益就不是很高,无法给农民工提供较好的待遇,无法满足农民工的需要,也就造成了相应的农民工无工可干。

而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也是表现的十分明显适合大学生的技术密集型的就业岗位还很少,如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先进制造业等研发性、知识性的技术岗位,未能形成国际竞争优势,不具有区域性、行业性和阶段性特点。

据报道,全国的女大学生就业率只有54%。

在社会化发展的过程中,就业岗位应该逐步逐步进化,我国有大量的农民工需要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也需要大量的知识劳动者实行产业结构升级和进入高端技术行业。

因此,用工荒和就业难将长期存在:

一是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技工需求缺口大,在今年初诸多沿海企业订单量日益增大、用工数日益攀升。仅广东省技工缺口达32%,其岗位主要是技术工种和熟练工。

二是房价、物价上升,劳动力成本提高。

物价水平的上升是由生产成本的提高推动的,工资作为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工资的上涨必然使得生产成本提高,又由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企业便会提高产品价格,减少就业量,同时对劳动者技能又提出新的要求。

据广东省调查,500家企业有300家企业缺工,其工资水平比不缺工企业低200-400元;月工资水平达1800元以上的企业基本不缺工。其它,劳动安全和社会保障也存在问题。

三是劳动力多元分流加快。 由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对劳动力需求急剧加大。在国家促进劳动力流动政策引导下,人们就业观念也随之产生了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劳动就业“孔雀东南飞”的局面。

劳动者就业从先前的定向流动变为现在的多元流动。在劳动力多元分流格局的影响下,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招工优势逐渐丧失,近年出现了招工困难的局面。

四是我国劳动参与率下降。

预计到2010年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将达到亿,约占总人口的12.8%;到“十二五”末期该比例将达到15%左右。人口的老龄化,使劳动力的年龄结构、人口抚养比例、代际关系发生着重大变化,直接影响劳动力供给,

五是科学技术进步,促使劳动者的技能更新。

我国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升级,需要素质更高的劳动者。随着经济垒球化的到来,具有传统优势豹产业经过结构调整和优化,客观上要求企业产品结构作相应的调整和升级,以获得薪的竞争优势。这就对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六是大学生毕业人数的连年增加。

2008年新毕业了610万以上,流动人口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教育的人数开始迅速上升。我国未来每年大学毕业生会在810万以上。

就业难和用工荒,折射出一个共同的命题,那就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转变。

在GDP崇拜的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想得最多的是迅速做大经济总量。这其中最便捷的路径就是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重化工业等,而这类产业恰恰缺少就业弹性,远没有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多。

在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的背景下,顶着“世界工厂”光环的中国企业更多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赚取微薄利润。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的企业,需要的往往只是普通熟练工,赚钱的法宝则在于拼命压低人工成本,自然会导致就业向下竞争。

在产业结构畸轻畸重的背景下,低端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新生代农民工不愿意走父辈老路只赚辛苦钱,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大学毕业生又不具备就业低成本优势,最终形成一边是用工荒、另一边是就业难的怪象。

“用工荒”和“就业难”的解决方案

从农民工本身来讲,必需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要不断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劳动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更让自己满意的工作。 而相对大学生而言,在学校努力掌握知识的条件下,也要想好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时为自己的以后的生活做好准备。同时要放低自己对工作起点的要求,不能总是要求超过自己所能创造价值的要求。另外,有能力的人要勇于自主创业。

当经济陷入这样的发展惯性,结构性地缺工在所难免,大学生就业难只会愈演愈烈。因此,从某种角度看,用工荒和就业难,最后都指向一个问题,那就是加快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东部沿海企业要想保持和巩固先发优势,根本出路也只有靠加快产业升级,迅速从劳动力密集的加工业跨越到资金、技术、人才密集的新兴产业。

只有进入利润空间更大的新兴产业,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才能有实力去吸引高端人才,实现“腾笼换鸟”。而每年成千上万的应届毕业生们,正是农民工回流之后的接续人才。这样,用工荒和就业难两大难题才能同时破解,从而形成真正的双赢局面。

所以,从促进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的角度看,目前出现的用工荒和就业难,或许正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产业升级的推动力。

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最终都是为了让劳动者拥有更好的生活。就业难和用工荒同时出现,提醒我们再不能抱着“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不放,因为这样的发展方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劳动者会做更多权衡,苦活累活,钱再多可能也没多少人愿意干。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才能从根源上破解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实现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

“用工荒”和“就业难”问题毕竟是一对矛盾的共同体,并不是不可调节的矛盾。我们相信,在国家和我们自身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克服“用工荒”和“就业难”的问题

上一篇:有关春节的童谣范文下一篇:硬件工程师考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