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龙县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

2022-09-10

1 关于农村供水水源与水质情况调查

青龙县位于燕山山脉东段, 明长城北侧, 向来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属山区, 村庄分散, 经济落后, 满族人口居多, 是满族自治县, 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青龙县解决人畜饮水安全一般采用地下水。地下水分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泉水。浅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近, 短时间内大量取水时, 水位急骤下降, 限制供水量。水质易爱地面污染物污染, 与周围环境有密切关系。浑浊度较低, 一般无色, 硬度偏高, 部分地区铁、锰含量超标。深层地下水补给水源较远, 水量充沛且较稳定, 水质大多无色透明, 细菌含量通常符合卫生标准。但往往硬度较高, 铁、锰、氟含量超标。泉水水量因地形、地质情况差异很大, 水质较好, 常含与地层有关的某些化学元素。

2 关于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问题及水质要求

保障饮水安全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农村人畜饮水工作需要把提高供水保证率、改善水质, 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

2.1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问题

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 水污染严重, 加上农村供水工程标准低, 缺乏水处理设施, 饮水水量和水质没有保证。由于受资金的制约, 饮水标准得不到改善。另外, 居民点到取水点的水平距离大, 过去修建的饮水工程大多为水井、水窖、水池等小型、分散工程, 供水保证率低, 遇到连续干旱就会重新出现饮水困难。有不少农村居民直接从河、库及坑塘中取水饮用, 这些水相当一部分水源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近几年来, 虽然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温饱问题已解决, 但饮水工程建设仍停留在较低水平, 明显滞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饮水工程没有水处理设施, 水质达不到规定的标准。饮水不安全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威胁。所以, 农村饮水安全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2 对农村人畜饮水的水质要求

为使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农村供水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水质标准包括物理性状、化学性状、毒及细菌学四大类指标。水的物理性状包括浑浊度、色和味等各项指标。要求水质从感观上对人体无不良刺激。水的化学性状包括p H值、总硬度、铁、锰、铜、挥发酚等各项指标。超过一定限量时, 将会使水发红发黑, 产生异味、异臭, 水烧开时产生沉淀, 为生活用水所不宜。在农村最常遇到的是地下水含铁、含锰和硬度过高, 这时需要采取除铁、除锰措施。而降低水的硬度则比较困难, 在农村中无法实现, 遇到此情况只有另择水源。水的毒理学指标包括氟化物、铝、砷、氰化物等有害物质, 超过卫生标准时将对人体产生危害。所以, 含氟量过高的水, 不宜作生活饮用水。水的细菌指标包括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 通过消毒措施, 使水质达到流行病学上安全, 为群众供应卫生的水, 则是建设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的另一主要目标。

2.3 解决人畜饮水安全的几点措施

一是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水源布局一定要合理, 既要考虑当前, 又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水量, 又要考虑水质。有条件的地方, 可以建设一些高标准的水源工程, 保证群众在特大干旱年份有水吃。要十分珍惜深层地下水资源, 确需开采深层地下水, 一定要做到采补平衡, 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是要注意统筹规划, 因地制宜, 水量水质并重, 防治结合,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首先要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要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 制定保护办法, 特别是要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 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的使用, 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 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其次是加强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 对于具备集中条件, 但供水设施简陋且饮水不安全的地方, 可以建自来水工程;对水源受污染严重且恢复困难的已有饮水工程, 更换新水源;对缺乏必要水处理设施的已有饮水工程, 增加水处理设施。在居住分散的山丘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造散式供水工程。对于列入移民计划的村庄, 可先修建一些临时供水设施。

三是加强水质检测。为保证饮用水的水质, 应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的水质检验和检测。

在农村人畜饮水可靠方面, 也就是保证水的供给上, 我县采取以下措施:建深井、大口井、引泉、水窖等。采用何种形式, 需按各地水源, 地形等情况决定。在采用沉淀池、过滤池等净水建筑物时, 应力求简单适用, 尽可能选用当地材料, 以减少工程造价。在建造水窖、水池、配水管网等输、蓄、配水工程时, 农村尽量选择树枝状的管网布置方式, 管网中尽量多设置调节建筑物, 尽可能利用地形建高位水池。

3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管理

管好用好人畜饮水工程, 是使工程保证正常供水, 充分发挥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人畜饮水工程建成后, 必须加强管理。第一, 建立管理责任制。我县根据受益范围, 建立管理机构和配备专管或兼管人员, 对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集体举办或联办饮水工程, 也可承包给有专门技能、工作责任心强的个人进行管理, 签定承包合同, 明确责、权、利, 做到奖惩分明。社员个人所有的水窖、水池由本人管理。管理机构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 制定包括水源保护、工程维修、用水制度、节水措施及水费征收等的规章制度或乡规民约。第二, 工程管理。人畜饮水工程在运行过程中, 必须进行维修养护, 确保正常供水, 发挥效益。

4 引水工程的管理

引水工程管道应经常进行检查, 发现漏水应及时处理。取水口的污物应经常清理, 防止进入管道, 造成阻塞。排砂孔应定期冲砂。冬季还应防止冻损坏管道。管路埋深必须要超过冻层。走明管的, 一般采用的措施是打开水龙头, 让水流畅通, 多余的水可放进调节水池内, 防止浪费。

5 配水工程的管理

供饮水用的水池, 应保持不垮不漏, 在运行中发现问题, 应及时处理。开敞式水池, 要经常清理池中的污物, 池底每年清淤一至二次, 并防止牛马牲畜直接在池中饮水, 保持水质卫生。

6 供水设备的管理

供水设备主要包括闸门、水表、水龙头及水泵、电机等。要经常进行检查, 发现漏水或螺丝松动要及时维修。防止设备出问题, 影响正常供水。水泵及电机等重要设备, 要严格按规程操作。

7 水质监测管理

给水工程投产后, 必须经常化验水质, 以确保供水安全。

8 管网的养护管理

管网的经常性养护很重要, 管网养护工作的范围很广, 如阀门维修, 漏水检查, 水管接头松动维修, 水管防冻等。总之,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后管理要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 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 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体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确保农村人畜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以保障人畜饮水安全。

摘要:为适应农村人畜饮水的需要, 配合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建设, 亟需改善饮用水条件, 实现饮水安全目标, 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 在农村人畜饮水工程上实行规范管理, 加强工程建后管理。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

上一篇:生命从此更精彩——重庆市教科院华渝实验学校简介下一篇:基于“辅导员工作坊”模式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