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之一范文

2022-05-17

第一篇:其中之一范文

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学在其中

乐在其中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摘要: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本文就小学英语课堂中所常用的几种游戏及游戏教学的注意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游戏教学

小学英语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努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创造各种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自然轻松,且令学生感兴趣的情景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感到,把游戏运用于小学英语课堂中,是小学英语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各种游戏形式,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习策略、培养创新能力等,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平时教学中笔者根据小学英语的总体目标、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游戏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笔者谈一谈关于自己在实践中所尝试的游戏及其注意点。

一、 猜一猜游戏 (Guessing Game) 猜一猜游戏摒弃了传统教育中,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它利用各种情景、实物创设各种不同的猜物活动,它能满足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非常乐于参与到教学中来。如在操练句型:“Is this a„?Yes, it is./ No, it isn’t.”时,教师组织全班学生玩Magic box(魔力盒)的游戏 ,把一些物品(a knife, a ruler, a pencil, a toy car, a book, etc .)放入一个不透明的无盖盒子里,先让学生先逐一复习盒里的物品,然后用一块红布覆盖整个盒子,掀起布的一角,任拿一物把布顶起来(布要完全覆盖此物),让学生来猜一猜。 T: What’s this? A: Is this a„? T: No, it isn’t. B: Is this a„? T: „(直至学生猜对为止说:Yes, it is.猜对了可给该生所在组奖励一颗小红星。) 猜第二样物品,教师邀请了一名学生扮演自己的角色,以留给学生更多学英语的机会。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个个全神贯注,注意力格外集中,兴趣高涨。再如在复习数字时, 教师将一只手放进口袋,让学生猜教师的手指在口袋里表示的数字,并对学生说:Guess! Which number is in my pocket?该游戏简单、有效。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和所操练的数字,灵活变换手势,而且让所有的学生都兴奋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学生在猜一猜的游戏中复习了所学的数字,真是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玩在其中!

二、 智力型游戏 (Intelligence Game) 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能力,而能力的培养包含着对其智力的开发。而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不稳定阶段,如果注意培养就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反应敏捷,而通过智力题尤其可以综合各门学科的知识,不只对英语学习有帮助,而且对知识面的拓展、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在复习颜色单词时,不采用死板的听写、读记的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而是要求学生做一道智力题。 red=1 yellow=4 white=7 blue=2 pink= purple = green = orange= 通过这一道智力游戏题,既复习了学生美术课所学的三原色原理,使学生更好地记忆英语单词。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可在游戏过程中,让学生动手调色再做出答案这样的印象会更深。

三、竞赛式游戏(Competition Game) 小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是在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强烈。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将竞争机制渗透在英语课堂的游戏教学中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因为游戏的刺激性符合小学生渴望获胜的心理,能使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准备,变被动为主动复习。如在教学这一句型What time is it? It’s „ o’clock.中,教师在呈现新句型 What time is it? It’s „o’clock.后, 为了加深对其巩固与理解,运用了一个游戏,具体玩法是:请一位学生当 wolf,其他学生问:Wolf!Wolf!What time is it? 这位学生回答It’s „ o’clock.而当他回答It’s twelve o’clock时,提问的同学必须马上坐下,否则他们就会被wolf吃掉。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知。再如在学习了数字10-20后,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条件,设计了一个学生所熟悉的跳房子游戏,课前按图画好场地,并根据场地的长短大小设计“房子”的长短,并且除了新学的单词以外,加进了一些其他单词,如表示颜色的单词和有关动物的单词等,然后教师在距下课5分时将学生有序地带到操场,把学生分成15人一组,并将教材中指令有序地结合进去:Line up!Count from 1 to 15! 学生按序排好队后,教师先示范跳房子,要求学生边跳边说出英文单词,有一个格子的单脚跳,有两个格子的双脚跳,学生按照先后次序每人练习一次,教师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跳房子说单词的比赛。学生在他们熟悉的跳房子游戏中运用英语、感受英语,体验游戏所带来的快乐、感受英语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的确,孩子们在教师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快乐地学习着,接受知识也比较快。但是,笔者也发现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课是由游戏堆积而成的,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多用游戏教学发展学生的兴趣,而忽略了教学效果,把太多的重心放在了热热闹闹的游戏上,而忽视游戏的目的与服务对象,使游戏教学没有真正地发挥出它的作用来。因此笔者觉得在游戏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游戏教学要正确处理好游戏与教学目的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序的控制过程,每一个环节有着较强的教学目的性。同样,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教学采用的任何一种游戏都直接为一定的教学内容服务,它必须围绕着一个语言点,课堂上的游戏绝对不是为了玩而玩的,它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因此在组织教学时进行合理的游戏,应避免漫无目标的游戏,不能一味追求趣味性,导致本末倒置。要保证游戏目的明确,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二、游戏设计要合理、形式多样。

一堂课游戏切忌过多,教师应精选游戏,内容要适量。游戏要和教学内容相匹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参与。因此在进行游戏时,教师引导的语言要简练生动,交代游戏名称、 明确任务,规则要简洁概括、易于记忆和遵守。游戏形式要多变,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后也会厌倦。此外,游戏涉及面要广,游戏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要只是一两个人的表演与作秀,其他人仅当观众、无所事事。游戏应当使一些平时不爱说话、不愿开口的学生也能说一说、玩一玩。

三、游戏教学要注重学生智力的发展。

游戏应有一定的启发性。开展游戏是为了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但也应在游戏中注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如在CAI上显示几个抽象的图形让学生猜一猜,T: What’s this in English?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所学的英语来表达,答案丰富多彩。学生有的把圆形猜成一个球、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座钟、一个太阳等等;有的把方形猜成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幅地图、一扇门等等。此刻,他们从心底感受到学习英语的成就感、成功感。这样的游戏学生最喜欢玩,而且可以常玩常新。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门艺术。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在英语教学中适当适时地开展游戏教学,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有滋有味,也可以使我们的老师教得有滋有味,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学得有滋有味。

参考文献:

①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J]. 2003年

②鲁宗干、唐锡玲主编.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③《中小学外语教学》北京师范大学 2010年

第二篇:美在其中

“美人鱼睡在珊瑚丛,夜莺唱着轻柔的小夜曲,白玫瑰在初雪的清晨”。一切都那么的平静而美好,让我留恋其中,细心的其实可以发现,处处都存在着美,只要你细细留意,其实平凡

也是一种美丽!只要我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属于自己的光源,属于自己的声音。 盲人提灯笼的故事,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是说,有一个盲人,夜里回家的时候,总会提个灯笼为自己照路。路人很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要提个灯笼呢?你是瞎子啊!”“对!我是看不见,但路人看得见啊,他们借着光可以安心赶路,更重要的是,他们就不会因看不

见路而撞到我了,我不就安全了吗?”

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自己走路是多么孤寂与危险,旦夕祸福,没有人指导你何去何从。学学盲人提灯笼,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别人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帮得到你。 平凡的盲人却也在此刻变得美丽,因为为善至乐,因为他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光源,而且是

人间最美的光源。

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没有旁观者的席位!只有自

己的融入生活,那也是美的!

有一个外地大学生,每天晚上都要听 一遍同一盘录音磁带,然后流泪。同宿舍的人问他是什么那么好听,令他百听不厌,他始终不肯说。于是,同宿舍的人趁他离开后,偷听了那盘磁带。可令人震惊的,是里面一点声音也没有,要有也只是一些零星的“吱”,“嘎”,” “啊”的声音。还没听完,那大学生就回来了,他也没掩饰没生气,只是说了一段话,”里面的是我爸、妈的声音,他们是哑巴,上次回去就把他们的声音录下来了。他俩老,拼死拼活的为我攒上学的费用,前阵,妈病了,也没钱看,我说不念了,他们也不让,可我惦着他们啊!所以……我就把他们的声音录了下来,好让我感觉,他们就在我身边……”男生哽咽了。 亲情是世界上最灿烂的阳光,无论我们走出多远,飞的多高。父母的目光总在我们的背后,

我们永远是他们心中最牵挂的孩子。

此时的这对父母变得美丽,因为大爱无言,因为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声音,而且是人间最

美丽的声音!

相对于那些卓越者和伟大的人来说,我们许多人的一生不过是个空白,但只要是生命,只要

我们为善、大爱,空白也是一种生命的充实。

看到夜晚的星空吗?有光芒的只是几颗星星,但那些我们无法看到的星星也依旧亮着,它们

汇成了那道壮阔而美丽的银河。

平凡,也要拥有平凡的美丽。美就在其中!

第三篇:乐在其中

课堂互动

1.师:读《学而》一章,分析好学与否的实质。

生:好学与否,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是一种精神。

生:孔子的社会心理期望是:君子是人生的崇高境界,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风范。孔子倡导人们追求君子境界,构建了君子道德教育、修养论,它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是孔子对中华民族的一大贡献。

师:孔子认为:君子不应当注重物质生活的安适,不应当把个人物质利益、物质享受看得比对人格、学问的追求还重。如果树立了行“道”的志向、理想,就不应当因为衣食住行不如别人而感到羞愧。 生:“慎言敏事”这一君子言行原则,在中国历史上,对于中华民族心理、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至深至远。

生:好学者无常师,但必有师,必须随时随地主动向有道者求教,以检查自己所学所做之是非。

2.师:在《雍也》

(十一)一章中,孔子为何最赞赏颜回?

生:在众多的弟子中,孔子最赞赏颜回,是因为颜回每天的消费只是一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忍受不了的贫苦,他却从不因此而改变自己的乐趣。孔子抓住颜回的个性特征,描述颜回富于表现个性特征的几个生活细节,几句话,就生动地表现出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心中若有远大的理想,就会全身心地孜孜追求,在这追求过程中,就不会感到辛苦,而是乐在其中。

师:是啊在《雍也》二十中,孔子说到“乐”这一话题,他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与掌握,是和兴趣成正比的。了解,只是一般的关心;爱好,则是一定的投入;只有以此为乐者,才将全部身心置于其中,也才会有真知灼见,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生: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3.师:以上一章分析了学习的乐趣,下面我们再一起探讨《雍也》二十三的主旨。

生:孔子用形象化的语言、概括抽象的哲理,以山、水不同的物性,以动、静不同的物理,来说明“知者”与“仁者”不同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特征。有智慧的人,通晓于事物的千变万化,自然也爱好川流不息的自然景观;有仁德的人,坚守道义信仰,自然爱好岿然不动的高山。有智慧的人,喜欢在事物发展中把握时机;有仁德的人,喜欢在平静中思索真理。有智慧的人,在活动中得到快乐;有仁德的人,在宁静中得以长寿。当然,具体到个人,各有所好,不能绝对化了,孔子只是借物说理,所以我们不可被字面所拘泥。

生: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4.孔子在听了《韶》乐以后,“三月不知肉味”,请问为什么? 生:《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这反映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 生:孔子非常重视诗乐教育的育德作用。“乐”与“诗”相连,“乐”指乐曲。“诗”就是歌词。而“乐”(音乐、舞蹈)可以养人之志,冶人之性,陶人之情。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对“乐”在培养人的性格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孔子对乐很喜欢,有较深的造诣,且从文化蕴含上有较深刻的把握。《韶》相传是虞舜时的音乐,在孔子看来,虞舜天子的位置是从尧禅让而来的,因而是“尽善尽美”的。从孔子对《韶》效果的评价,足以说明孔子对《韶》乐极尽赞叹,是因乐中蕴涵着善。 5.师:读《述而》十六分析其中“非义不取”和“安贫乐道”的思想。 生:作为人,对富贵钱财的态度应该是:可以追求,但不能以自己的信仰和节操去换取。这就是孔子多次强调的“非义不取”。苏轼也有名言:“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前赤壁赋》)不义之财应视如浮云,浮云虽空,或可为大自然增一景;不义之财,越重则日后所受惩罚越烈,这是被历史和现实所证明了的。 生: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6.生:老师,在《季氏》十一中我们应如何理解有关人的道德修养这一问题?

师:本章讲修养的程度。孔子认为愿意学习向善,不愿接触坏人的人,这种人是有的。另一种人是以隐居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就是一辈子不想出来做官,合自己的意志行事,走仁义的路,这种人,孔子说只听到过,没有见到过。可见后者比前者的修养要高一个层次。 生:因为对于善恶,一般人都有起码的是非之心,这也是有能够进一步修养的基础。如果在以隐居保持自身的高洁的基础上,能“行义以达其道”,其道德修养的程度就更高了。

第四篇:乐在其中

2011年期中考试考场作文

乐在其中

郑州中学 八年级 李硕

乐,仅指快乐。其,却可以指代许多东西。世界上,天地间,有多少人乐在其中?

李白,放荡不羁的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嗜酒如命。他自信,却不清高,他以自我为中心,却也要为国家效力。他“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写诗与饮酒乃他人生两大嗜好,放荡不羁、不拘小节,自信乃是他人生一大境界,他乐在其中。

他才华横溢,却无人重用,他正直不苟,却常遭诬陷,他一生悲苦,却乐在其中。他就是杜甫。他一生所奉呈的政治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晚年于一间小破茅草屋内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他在“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处境下又一次抒发自己的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尽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忧国忧民,乃杜甫最大特色,他乐在其中。

夜晚,泡一杯清茶,洒下一地的芳香。捧起一本厚书,漫游书海,我乐在其中。我走到呼啸山庄,目睹希斯克利夫与欧肖之间的复仇,也目睹他与女主人公的凄惨爱情,我又走了出去,我从那得到许多。当我捧起《哈利波特》时,心里又是另一翻情景。

我来到我梦寐以求的学校—霍格沃茨。我在这观看了魁地奇比赛和振奋人心的三强争霸赛。我目睹了我最喜欢的人西弗勒斯、小天狼星、弗雷德的死亡,心里充满了悲伤。而最难得的,我从哈利身上学会了如何勇敢,从罗恩身上明白了什么是友情,从赫敏身上懂得了真正的聪明,这些人、事都使我受益匪浅。我乐在其中。

当我们在做自己想干得事情,当我们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时,我们都乐在其中。

(欢迎批评指正)

第五篇:乐在其中

颜回若来到现代,会是怎样的一个角色?千年时光的流逝,社会价值观在变,“乐”也已不再单纯。

孔子之乐,在我看来可以分为四点;贫仍懂乐、学习之乐、坚持之乐、原则之乐。我现在只想肤浅地谈谈第一个。

古板地看,那只是两千年前的说法。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身处嚣杂繁乱的现代大都市里,身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竞争队伍里,我很难有一天不听到有人说:“烦死了”;“老子今天倒霉透顶了”一系列的话;也有多少人能够有底气的说自己一直快快乐乐毫无烦恼?说白了,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已经让我们失去了寻乐的动力以及会乐的本能。

贫而懂乐,现代文明将有所行为的古人封为“安贫乐道”。多么超脱的一种境界!多么潇洒的一种勇气!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蒲松龄久考科举而不中,设下茶摊却终着《聊斋志异。》。这些仿佛都在提醒我们:只有贫而安乐,才能造就一代人材。没错,我承认他们的坎坷经历最终塑就了他们的丰功伟绩,可是若是颜回、陶渊明、蒲松龄到了今天,人们会用一种怎样的眼光看待他们?如今,崇尚白骨精的一个时代,他们的行为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只能是一种低下的行业,是不被别人看得起的。

在社会的舆论压力下,他们还能有闲情雅致去“放弃官场”,另辟蹊径吗?想象得出,一个带着5岁孩子的妈妈,绝不会指着他们要求孩子们向他们学习。既然他们不被人们看好,为何还能有所作为?

我觉得贫穷,在这里不单单是物质上的贫穷,而且还要包括精神上极大的富足。如果一个人,他只是守着面前见底的米缸傻呵呵地笑,那我看这个人就算是过了千年万年也不会有人去赞同他。可是陶渊明为何还能流芳百世?就是因为他能够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依然想着为社会绘出一幅美丽的“蓝图”,依然想着自己的尊严不能因为吃的问题而糟蹋。精神永远高于物质有着坚定的信念,铸就了他千年不倒的形象。

乐,之所以乐,是因为乐的背后有着支持它的精神支柱。

贫而懂乐,最珍贵的在于,它的勇气——他可以背离马斯洛“人的需求金字塔”理论,坚持在没有足够物资的情况下选择用精神食粮充实自己的生活。就算是贫穷,也不至于沦落到乞讨的地步:因为他坚守着尊严。

所以,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们看到一个类似于古代隐士的人,我们千万不要嘲笑他吃不饱还在追求着学习的快乐的傻样。因为在那看似蓬头垢面的外表下,也许就藏着一颗活跃的思想家之心。

上一篇:谱写华章范文下一篇:日语感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