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主题班会

2022-08-02

第一篇:艾滋病防治主题班会

艾滋病防治日主题队会讲话稿

绿汁镇河尾小学2013-2014学年艾滋病宣传日活动

积极响应艾滋病预防宣传

做到“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2013年12月1日是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早早就2013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定为“普遍可及和人权”。国艾办日前下发的《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13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工作的通知》中也指出,我国2013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仍然定为 “遏制艾滋,履行承诺”,副标题是“权益,责任,落实”,旨在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全面实现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服务普遍可及的目标,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防治工作,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庭,消除歧视。

每年的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到来,全世界共同呼吁,要提高公众对HIV病毒引起的艾滋病在全球传播的意识。

因为艾滋病,成为了全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一个话题。艾滋病已不再仅仅是人民常说的卫生问题,现已升职为发展和安全问题。据联合国显示的资料表明,仅去年一年,全世界范围内就有530万人被艾滋病病毒感染。

迅速的HIV病毒的扩散和蔓延,已经让大家都知道艾滋病的可怕,现都称它为“魔鬼”。此时此刻,就这个“魔鬼”在威胁着每一 1

个家庭,每一个人。因此,我们更要关注艾滋病,更要预防艾滋病,这样可以让许多人逃离死神的魔掌。

艾滋病预防宣传工作实施在即,我校大队部号召全校师生全面参与“关注艾滋、预防艾滋”的大型宣传宣讲活动。

在昨天下午,校少先队大队部在办公室举办了一场面向全体老师的“2013年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专题讲座会”。

会上,我认真讲解了艾滋病的特点、主要传播途径、流行规律、艾滋病的发病表现以及预防艾滋病措施。达到了向老师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认识,传播了红丝带精神,让大家切身感受到了“防治艾滋,人人参与、人人预防”。同时号召每一个人伸出友爱之手,对艾滋患者多一份关爱和支持,多一份理解与包容,以实际行动来共遏艾滋、共享健康,为构建和谐校园做出新的贡献。

传递红丝带精神,就如红丝带的内涵一样,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呼吁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做到更加的关心和支持,尊重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最后希望每个人用“心”来参与和展开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河尾小学少先队大队部二零一三年十二月一日2

第二篇:艾滋病主题班会策划书

“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现在全社会都在关注艾滋病,艾滋病的危害及传播速度让人震惊,据统计目前艾滋病感染者在青少年中的比例也逐年增加,为让同学了解并远离艾滋病,我们班以班会的形式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普及活动

班会时间:2016年11月25日 班会地点:J4 103 班会人员:电商专科一班全体同学 班会工作人员:电商专科一班全体班委 班会主持:组织委员李起运 班会记录:学习委员霍政珂

二、活动主题

对艾滋病的了解与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宣传

三、活动目的

1.了解什么是艾滋病

2.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3.感染艾滋病病毒会有哪些表现

4.掌握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活动内容

1.宣传委员沈田田在班上对本次活动的主题进行大力宣传,让同学们提前大概去了解一下有关艾滋病的知识。

2.主持人李起运介绍什么是艾滋病及艾滋病的流行状况,让同学们对艾滋病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3. 团支书邵道宽发言,主要是告诉同学们艾滋病的一些传播途径以及如何去预防艾滋病。

4. 纪律委员陈阳光发言,讲解艾滋病患者在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的主要症状。

5. 文艺委员王舒文发言,就艾滋病对社会的严重危害进行分析。

6. 同学们自由上台发言,就你个人对艾滋病的了解和看法进行描述。

7. 班长张煚对本次以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宣传为主题的班会进行总结,主持人宣布此次主题班会圆满结束。

8. 整场班会过程由学习委员霍政珂进行视频的录取与照片的拍摄。

五、活动总结

此次以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宣传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虽说这次班会的准备有点仓促,但班委的各项分工合作中仍是有序的进行,同学们也非常积极的配合,这些无疑是本次班会的成功之处,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如仍有一小部分同学没有积极参与进来,还处在氛围之外,这样问题还是需要我们去解决的。

策划人:张煚

2016.12.5

第三篇:“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总结

一.活动主题:“预防艾滋病”

二.活动目的:开展艾滋病教育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通过活动帮助

同学们了解艾滋病的由来、传播途径、艾滋病的危害。增强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培养同学们关爱艾滋病患者的良好习惯〃提高同学们的社会公德意识。使同学们能够学会判断艾滋病病毒传播的相关行为〃呼吁社会宣传与关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活动时间:2016年04月18日 四.活动地点:二区407教室

五.参加活动人员:大一商务一班全体成员 六.活动内容:

1.分发艾滋病宣传资料

2.由主持人致开场词〃强调班会主题:预防艾滋。平等关爱〃携手共奏人生美好乐章。

3.由解说员解说PPT〃讲解关于艾滋的具体内容〃病例〃防范措施等等。

4.与同学进行互动〃讲述自己对于艾滋病的认识。

5.观看关于艾滋病的视频〃让同学们更深刻的了解艾滋病〃在生活中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关爱艾滋病患者。

6.做最后总结〃宣布“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结束。 七.活动总结:

本次班会总的来说对于同学们的影响较大〃一目了然的让同学们了解关注到艾滋病。这次班会使得我班同学更加认识到了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更加认识到了艾滋病的严重性〃使我们认识到了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生命〃积极预防艾滋病〃要远离毒品〃携手同行〃时刻提高防艾意识〃不断充实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积极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艾滋病〃更加关注艾滋病问题〃关注艾滋病病人〃使他们感到他们并不特殊。作为新时期青年的我们〃更应该行动起来〃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艾滋病的危害。预防艾滋〃人人有责。

积极预防艾滋病〃宣传

第四篇: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艾滋病。

2、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预防艾滋病。 教学重点:

1、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如何关爱艾滋病人和艾滋病致孤儿童 教学过程:

(一)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1、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或称后天免疫缺乏综合症,英语: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音译为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简称HIV)的反转录病毒感染后,因免疫系统受到破坏,逐渐成为许多伺机性疾病的攻击目标,促成多种临床症状,统称为综合症,而非单纯的一种疾病,而这种综合症可通过直接接触黏膜组织(mucosa)的口腔、生殖器、肛门等或带有病毒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而传染。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2.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3.传播途径: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①性行为: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②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③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④血液及血制品(包括人工受精、皮肤移植和器官移植)。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4.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和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 5.今年12月1日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二)、讨论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三)、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预防艾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染上艾滋,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第五篇:预防艾滋病主题班会教案

《 让爱心充满红丝带》主题班会

界牌中学 初三(3)班

让爱心充满红丝带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相关基础知识;(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2.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培养学生关爱艾滋病病人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教学重点;

1.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如何关爱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

(一)朗诵配乐诗:《一种声音》——致一个特殊的群体

有一种感觉叫受伤 /有一种心情叫绝望/我终于知道/在某个阳光灿烂的早上/我站在现代化的城市里/却感觉不到阳光/也看不到希望/我站在人前/销蚀得只剩下一团悲伤/黑暗难道比光明更永恒?/痛苦难道比幸福更深刻?/ 我大声质问智慧/没人能告诉我/这灾难到底是谁的错/当孤单不再孤单/当茫然不再茫然/我终于明白/生活本来没有太多答案/有一个温柔的声音提醒我/提醒我的尊严和坚强/即使没有了翅膀/目光依然会飞翔/即使没有了目光/心依然会向往/来吧 我的战友/擦去眼泪 手拉起手/让我们登上高山之巅/傲然面对苍苍青天/在这里立下永恒誓言/站起来是巍巍山关/倒下去是洋洋江川!

通过配乐诗朗诵,引出艾滋病的话题。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上还有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名字叫——艾滋病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不仅受到疾病的侵扰,而且还要遭受别人不理解和歧视的痛苦。

(二)通过.PPT展示艾滋病的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艾滋病的危害

主持人总结:艾滋病之所以可怕在于它具有传染性并且目前不可治愈,所以我们要了解艾滋病的基础知识注重预防。

(三)通过对艾滋病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激发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欲望,从而转入对艾滋病知识的学习,《艾滋预防——三字经》 艾滋病,是绝症,染上身,会丧命。病虽险,请莫惊,要预防,须记清。

不嫖娼,不卖淫,莫吸毒,免上瘾。青少年,重童贞,结婚前,要自珍。

好夫妻,贵忠诚,忌性乱,绝外情。懂自爱,求洁身,能做好,保太平!

(四)以轻松,愉悦得得方式请大家欣赏情景剧,并且说出哪一组的行为会传染、哪一组的行为不会被传染艾滋病。从而使大家更深一步的了解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学会预防艾滋病。

复习所学内容,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恐惧,增进对艾滋病患者的关爱。

(五)小品表演《与她在一起》

班上转来了一位新同学,不但人长得漂亮,成绩也非常优异。同学们都愿意与她交往,但后来偶然得知:这位同学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原来的学校因为受不了别人对自己歧视的压力才转学到新的学校。于是在班里引起了恐慌,但是他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和同学们在一起,去照顾艾患者·····

上一篇: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下一篇:安质部安全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