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发展规

2022-08-02

第一篇:安徽省六安市发展规

安徽省 - 六安市财政局

六安市市级节庆、研讨会、论坛活动

经费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落实厉行节约和廉政建设要求,规范市级节庆、研讨会、论坛活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安徽省举办节庆、研讨会、论坛活动管理细则(试行)》和《六安市本级预算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节庆活动,是指以公祭、旅游、历史文化、特色物产、机关单位成立、行政区划变更、工程奠基或者竣工等名义举办的各类节会、庆典活动,以及各类表彰会、博览会等;研讨会、论坛活动,是指各类业务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形势报告会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等。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市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团体,以及上述单位所属的事业单位等举办的各类节庆、研讨会、论坛活动。

第四条节庆、研讨会、论坛活动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举办的各类节庆、研讨会、论坛活动方案必须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五条节庆、研讨会、论坛活动牵头承办单位是活动的 - 1 -

责任主体,按照精简节约、规范统

一、务实高效的原则组织活动。

第六条节庆、研讨会、论坛活动以市场运作为主,按照“谁举办、谁负责”原则筹集经费。确需市财政补助的,要向市财政局报送经费预算。

第二章经费预算编制

第七条研讨会、论坛活动按照《六安市市直机关会议费 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参照二类会议费标准编制经费预算。

第八条节庆活动经费预算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他经费。

第九条节庆活动项目经费,包括租用场地、广告宣传、设备购置、印刷、租车等经费,节庆活动牵头承办单位按照节俭保障的原则编制经费预算。

第十条节庆活动人员经费,主要包括受邀嘉宾餐饮、住宿及往返交通费等,实行定额管理,按以下标准编制预算:

受邀嘉宾餐饮、住宿等费用,需牵头承办单位承担的,参照《六安市市直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二类会议标准执行。省部级以上来宾执行省政府接待标准,受邀的境外嘉宾执行外事接待标准。

邀请各类名人参与节庆活动的,财政不安排邀请出场费用。 第十一条节庆活动期间原则上不安排宴请,确需安排的,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同意,最多一次,经费按现行公务接待标

准执行。

第十二条节庆活动原则上不赠送礼品。确需安排礼品的,须在活动方案中明确礼品支出标准及数量,从严控制。

第十三条节庆活动原则上不安排演出。经市政府批准安排的演出活动,由本市演艺团体承担演出任务。

第十四条节庆活动应当充分利用牵头承办单位自身办公设施,从严控制购置办公用品。

第三章经费预算批准与执行

第十五条根据市本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承办单位报送的节庆、研讨会、论坛活动经费预算,经市财政局审核后报市政府审批;确需预拨经费的,经市政府批准后预拨部分经费。第十六条节庆、研讨会、论坛活动牵头承办单位应严格执行预算和各项支出标准。

第十七条节庆、研讨会、论坛活动采购性支出应严格遵守政府采购规定。

第十八条节庆、研讨会、论坛活动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严格控制现金支付。

第四章经费绩效评价

第十九条节庆、研讨会、论坛活动结束后,牵头承办单位根据财政管理要求开展绩效自评。市财政局对重大节庆、研讨会、论坛活动经费进行重点绩效评价。

第二十条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节庆、研讨会、论

坛活动计划和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一条节庆、研讨会、论坛活动经费开支中如有违规违纪行为的,将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由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安徽省六安市土地利用规划论证报告

安徽省六安市土地利用规划论证报告

一、论证范围及依据

(一)论证范围

为了落实六安市委、市政府2010年-2020年建设规划的重点项目,提高城市品质,加快六安市经济发展的战备方针,对六安市近20年土地利用规划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经济效益的可靠性,用地需求及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方面进行论证。

(二)论证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⑵《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⑶《六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1996—2010)》; ⑷《六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二、土地规划指导原则

——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按照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保持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数量稳定。

——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立足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合理控制建设规模,积极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努力转变用地方式,加快由外延性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统筹安排各业、各类、各区域用地,促进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按照六安市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优化配置各业、各类用地,统筹安排区域、城乡用地,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减少对市域内生态脆弱地和生态环境敏感区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加大对生态脆弱区、生态涵养林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力度,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拟规划区土地概况

(一)区位条件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六安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东与省会合肥市相连,南与安庆市接壤,西与河南省信阳市毗邻,北接淮南市、阜阳市。贯淮淠而望江海,连鄂豫而衔中原,是大别山沿淮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地处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腹地,是安徽省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交通十分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二)面积、地类及权属

全市土地总面积1840117.36公顷,人均拥有土地资源2855平方米,居全省16个地(市)第2位和第4位。其中农用地1519017.6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55%,建设用地190402.96公顷,占10.35%,两者之比为7.98:1,未利用土地130696.80公顷,占7.10%。已利用土地与未利用土地之比为13.1:1。四至清楚,地类面积准确,权属无争议。

安徽省六安市土地利用规划论证报告

(三)各类用地结构与分布 1.农用地结构与分布:

⑴耕地。面积674246.9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64%。水田与旱地之比为2.81:1。耕地主要集中在霍邱、寿县、原六安市,面积占全市的83.0%,其余在舒城县东北部和金寨、霍山两县的北部。

⑵园地。面积62376.4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39%,其中桑园27096.38公顷,占43.44%,茶园26398.77公顷,占42.32%,果园6974.53公顷,占11.18%。主要分布在金寨、舒城、霍山三县的低山、丘陵区,占全市园地面积的71.51%。

⑶林地。面积589188.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2.02%,其中有林地463626.22公顷,占林地面积的78.69%,主要分布在金寨、霍山两个山区县,林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2.93%,舒城和原六安市两个半山区县(市)的林地面积占全市林地总面积的24.8%,全市森林覆盖率为28.9%。

⑷牧草地。面积1865.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0%,主要是天然草地,分布在霍邱、寿县的沿湖、沿河洼地,占73.41%,其次是原六安市和霍山县有零星分布,占24.47%。

⑸水面。面积为191340.7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4%,其中可养水面63333.33公顷,占水面面积的33.1%。水面遍布全市,五库三湖一塘为大水面集中区域,占水面的31.89%。

2.建设用地结构与分布:

⑴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面积138637.8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53%,其中城镇用地13959.00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114211.27公顷,独立工矿用地5375.40公顷,特殊用地5092.15公顷。居民点呈点状分布于全市,相对集中在原六安市、霍邱和寿县,占76.73%,南部山丘区居民点用地较少。独立工矿用地主要分布在舒城县和原六安市;特殊用地主要分布在霍邱县、寿县和原六安市。

⑵交通用地。面积18996.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3%,主要是农村道路13606.00公顷,占交通用地的71.62%,公路5367.56公顷,占28.26%,呈网状分布于全市,铁路仅有舒城县有16.42公顷。

⑶水利设施用地。面积32768.5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8%,主要分布于寿县、霍邱两县,占水利设施用地的87.2%,舒城、金寨、霍山三县分布较少,共占2.8%。

3.未利用地结构与分布:

⑴苇地。面积6913.5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37%,主要分布在寿县、霍邱两县,占99.3%。

⑵滩涂。面积29317.4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主要分布在寿县、原六安市、霍邱县,占93.4%。

⑶未利用土地。面积94465.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13%,主要零星分布在原六安市、舒城、金寨、霍邱的山丘区,占75.05%。其中田坎田埂面积63055.25公顷,占未利用土地的66.75%,是未利用土地的主体。

四、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方针

安徽省六安市土地利用规划论证报告

(一).2000年土地利用目标

⑴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57.30万公顷,农田保护率为85%,逐步建立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⑵全市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净增耕地2700公顷,耕地总量达67.69万公顷;扩大耕地播种面积,使复种指数提高到200%。

⑶增加有林地和园地面积,使森林覆盖率由28.9%提高到32.0%。

⑷保证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压缩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总规模,增加能源、交通、水利和工矿等基础设施用地,适度增加城镇建设用地,城镇化水平达35%;各项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2777.34公顷之内。

⑸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根据条件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实现整理、开发、复垦新增耕地面积略多于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新增耕地8827.34公顷,净增2700公顷,土地垦殖率达36.8%,并在逐渐提高耕地质量上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⑹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培育地产市场,大力挖掘城镇存量土地利用潜力和效益,减少新征用地量1794.75公顷。

⑺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的总体效益。

(二).2010年土地利用目标

⑴努力实现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净增耕地7300公顷,使耕地总量达到68.15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57.30万公顷以上,保护率达85%以上。

⑵继续增加有林地和园地面积,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

⑶继续保障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控制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进一步压缩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适度增加城镇建设用地,城镇化水平达44%,各项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8330公顷以内。

⑷全面开展土地整理,加大土地开发复垦规模。农田整理面积达30万公顷,土地复垦面积13590.00公顷,土地开发面积5879.00公顷,使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增加的耕地面积达到27300公顷,净增耕地7300公顷,土地垦殖率达37.0%,土地开发利用率达94.6%,农用地的生产条件和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城镇国有存量土地整理开始规范有序地进行,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⑸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程度更高,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耕地集中连片,格田成方,农宅地全部入规划点,企业相对集中进镇。

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0平方公里,土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三).2020年土地利用展望

完成省下达的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调整农用地布局。全市耕地保有量到2020年不低于645787公顷。基本农田稳定在561910公顷,质量有提高。严控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强对优质耕地的保育;协调好耕地保护与生态用地建设的关系;结合中低产田改造,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及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将零散的小面积耕地逐步调整至规模较大、集中连片的耕地与基本农田集中区内;加快农用地整理及农地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路、林、沟、渠、田有机结合,农用地系统运作效率显著提高的农地格局。

——合理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增量,优化建设用地布局。推进“一核、两轴、六区”城镇空间体系发展。适度控制城镇建设规模,引导城镇发展方向,确保各类基础和支柱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及民生项目的用地,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利用新格局。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194678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12262公顷以内。

安徽省六安市土地利用规划论证报告

——促进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注重内涵挖潜,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充分利用闲置空闲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全市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到2020年控制在102.47平方米以内;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值目标年有显著提高。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构建生态屏障网络。规划期内,保持一定数量的生态用地,至2020年,林地规模不低于644115公顷,园地不低于55341公顷,具有生态效应的水域为94492公顷。落实生态功能区,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确保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高度协调一致,因地制宜地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五、具体规划实施方案

1.认真贯彻土地基本国策,切实保护耕地。对各类用地特别是对耕地实行严格用途管制,要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制定并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计划控制指标,坚持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挂钩,做到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2.保障重点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城乡居民点用地规模。优先确保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合理安排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及重要原材料工业建设用地,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重点保证六安市城市建设用地,以达到中等城市的规模。逐步压缩农村居民点用地总规模。

3.合理调整农业用地结构和布局,发挥土地利用的最佳效益。因地制宜地逐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和布局,在确保种植业用地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林、园、牧和水产养殖用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结构和布局调整要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坚持局部服从整体,近期服从长远,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

4.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和开发复垦,不断提高土地质量。全面有计划地开展“宅、田、林、路、渠、塘、坟、开发性农业”八位一体的土地小区综合整理模式,山丘区推行坡改梯,增加有效耕地和园地面积,结合复垦废弃窑场用地和开发未利用土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建立生态农业体系,以达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质量,提高土地生产力。

5.实施科技兴农,改善和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山区停止砍伐天然林,实行封山育林,禁止在25°以上坡地上开荒,对已开荒的要有计划的退耕还林、还园,或改造成梯田,增设生态林保护区;加强小流域治理,防止水土流失;丘岗平原区结合土地整理,大力发展农田防护林网建设;防止和治理工业“三废”和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污染土地。

6.转变土地利用方式,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土地资源。通过对农用地加大投入,开展土地整理,改造中低产田,改善生产条件,改革耕作方式,充分利用现有林、园地和可养水面,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养殖水面比例。通过对建设用地的内涵挖潜改造,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率,革新村居方式,压缩农村居民点用地。

六、土地利用规划特点:

(一)整体性

六安市在总体规划中全面考虑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把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与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进行了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综合了各部门对土地的需求,协调了部门用地矛盾,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作出了调整,使之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促进了六安市经济持续、高速、健康的发展。

(二)战略性

安徽省六安市土地利用规划论证报告

六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战略性表现在它所研究问题具有战略意义。

(三)控制性

六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纵向来讲,六安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受到国家、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和控制,六安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又是国家、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反馈,这是按行政区域分级的规划;横向来讲,六安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六安市内的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土地利用起到宏观控制作用。

七、土地规划可行性分析

六安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地开发价值提高,开发潜力提升。其规划可行性分析如下:

(一)规划方案选优。

规划综合考虑了社会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的用地需求,在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妥善安排协调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非农用地内部、农业用地内部的关系。通过走内涵式的集约发展道路,既有效地保护了耕地,又兼顾了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同时又适时地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属性土地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六安市跨世纪的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而可靠的土地资源保障,是可行性强的方案。

(二)规划采用数据准确、方法科学。

1.规划修编所采用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准确可靠

2.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依据充分,方法科学规划修编过程中,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对全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土地利用的潜力进行了科学分析,并严格按照省下达我市的规划控制指标,对各主要用地部门用地需求进行综合平衡,制定出能为各方所接受的科学的规划方案。

3.规划中所确定的土地利用目标和方针既符合土地资源的特点,又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明确具体,切实可行。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效益。

六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理顺土地利用关系,协调"吃饭"和"建设"的矛盾,统筹兼顾,远近结合,为城市建设和实现农村现代化提供土地保障,体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1.规划为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

2.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障农业生产需要。

3.改善生态环境

4.盘活土地资产。

第三篇:安徽省六安市前期物业服务合同(范本)(本站推荐)

工商监管标志

合同编号:

六安市前期物业服务合同

(试行)

六安市房地产管理局 六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二〇一一年 月

联合制定

签约须知

一、 本合同适用于六安市物业服务。

二、本合同适用于甲方完全按规划建设,经过政府相关部门验收合格的物业前期物业服务,如甲方不具备交付条件或不实施物业承接查验工作,乙方有权拒绝进场,由此造成的损失,由甲方负责赔偿。

三、请用钢笔、水笔等不易退变色且不易擦除的书写工具填写。

四、本合同的任何涂改、均应由甲乙双方在涂改处签署确认。

五、本合同条款空白处由买卖双方商定填写完整。

六、请仔细斟酌条款,以免引发纠纷,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以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六安市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参考文本)

第一章 物业基本情况 第二章 物业服务内容与标准 第三章

物业服务费用 第四章

物业的经营与管理 第五章 物业的承接查验 第六章 物业的使用与维护 第七章 违约责任 第八章 其他事项

建设单位(以下简称甲方):

法定代表人:

注册地:

住所地:

邮编:

联系电话: 物业服务企业(以下简称乙方):

法定代表人: ;

注册地: 1

住所地: ;

邮编: ;

资质等级: ;

证书编号: 。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和《安徽省物业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甲乙双方在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甲方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乙方对 (物业名称)提供前期物业服务事宜,订立本合同。

第一章 物业基本情况

第一条 物业基本情况:

物业名称: ;

物业类型: ;

座落位臵: ;

建筑面积: 。

物业管理区域四至:

东至 ;

南至 ;

西至 ;

北至 。

(规划平面图见附件一,物业构成明细见附件二)。

2

第二章 物业服务内容与标准

第二条 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乙方提供的前期物业服务包括以下内容:

1、物业共用部位的维修、养护和管理(物业共用部位明细见附件一);

2、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的运行、维修、养护和管理(物业共用设施设备明细见附件二);

3、物业共用部位和相关场地的清洁卫生,垃圾的收集、清运及雨、污水管道的疏通;

4、公共绿化的养护和管理;

5、车辆停放管理;

6、公共秩序维护、安全防范等事项的协助管理;

7、装饰装修管理服务;

8、物业档案资料管理。

第三条 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乙方提供的其他服务包括以下事项:

1、 ;

2、 ;

3、 。

第四条 乙方提供的前期物业服务应达到《六安城区物业服务分等定级标准》 级服务标准(具体服务标准见附件三)。

3

第五条 乙方可以根据业主的委托提供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以外的服务项目,服务报酬由双方约定。

第三章 物业服务费用

第六条 自签字合同生效时甲方一次性付给乙方开办费用 元。

第七条 本物业管理区域物业服务收费选择以下第 种方式:

1、包干制

物业服务费用由业主按其拥有物业的建筑面积交纳,具体标准如下:

多层住宅: 元/月.平方米;

高层住宅: 元/月.平方米;

别墅: 元/月.平方米;

办公楼: 元/月.平方米;

商业物业: 元/月.平方米;

物业: 元/月.平方米。

物业服务费用主要用于以下开支:

(1)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和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等;

(2)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

4

(3)物业管理区域清洁卫生费用;

(4)物业管理区域绿化养护费用;

(5)物业管理区域秩序维护费用;

(6)办公费用;

(7)物业服务企业固定资产折旧;

(8)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公众责任保险费用;

(9)法定税费;

(10)物业服务企业的利润;

(11) 。

乙方按照上述标准收取物业服务费用,并按本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和质量标准提供服务,盈余或亏损由乙方享有或承担。

2、酬金制

物业服务资金由业主按其拥有物业的建筑面积预先交纳,具体标准如下:

多层住宅: 元/月.平方米;

高层住宅: 元/月.平方米;

别墅: 元/月.平方米;

办公楼: 元/月.平方米;

商业物业: 元/月.平方米;

物业: 元/月.平方米。

5

预收的物业服务资金由物业服务支出和乙方的酬金构成。

物业服务支出为所交纳的业主所有,由乙方代管,主要用于以下开支:

(1)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和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等;

(2)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

(3)物业管理区域清洁卫生费用;

(4)物业管理区域绿化养护费用;

(5)物业管理区域秩序维护费用;

(6)办公费用;

(7)物业服务企业固定资产折旧;

(8)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公众责任保险费用;

(9) 。

乙方采取以下第 种方式提取酬金:

(1)乙方按 (每月/每季/每年) 元的标准从预收的物业服务资金中提取。

(2)乙方 (每月/每季/每年)按应收的物业服务资金 %的比例提取。

物业服务支出应全部用于本合同约定的支出。物业服务

6

支出年度结算后结余部分,转入下一年度继续使用;物业服务支出年度结算后不足部分,由全体业主承担。

第八条 业主应于 之日起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物业服务资金)。

纳入物业管理范围的已竣工但尚未出售,或者因甲方原因未能按时交给物业买受人的物业,其物业服务费用(物业服务资金)由甲方全额交纳。

业主与物业使用人约定由物业使用人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物业服务资金)的,从其约定,业主负连带交纳责任。业主与物业使用人之间的交费约定,业主应及时书面告知乙方。

物业服务费用(物业服务资金)按 (年/季/月)交纳,业主或物业使用人应在 (每次缴费的具体时间)履行交纳义务。

第九条 物业服务费用实行酬金制方式计费的,乙方应向全体业主公布物业管理年度计划和物业服务资金年度预决算,并每年 次向全体业主公布物业服务资金的收支情况。

对物业服务资金收支情况有争议的,甲乙双方同意采取以下方式解决:

1、 ;

2、 。

7

第四章 物业的经营与管理

第十条 停车场收费分别采取以下方式:

1、停车场属于全体业主共有的,车位使用人应按露天车位 元/个〃月、车库车位 元/个〃月的标准向乙方交纳停车费。

乙方从停车费中按露天车位 元/个〃月、车库车位 元/个〃月的标准提取停车管理服务费。

2、停车场属于甲方所有、委托乙方管理的,业主和物业使用人有优先使用权,车位使用人应按露天车位 元/个〃月、车库车位 元/个〃月的标准向乙方交纳停车费。

乙方从停车费中按露天车位 元/个〃月、车库车位 元/个〃月的标准提取停车管理服务费。

3、停车场车位所有权或使用权由业主购臵的,车位使用人应按露天车位 元/个〃月、车库车位 元/个〃月的标准向乙方交纳停车管理服务费。

第十一条 乙方应与停车场车位使用人签订书面的停车管理服务协议,明确双方在车位使用及停车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权利义务。

8

第十二条 本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会所属

(全体业主/甲方)所有。

会所委托乙方经营管理的,乙方按下列标准向使用会所的业主或物业使用人收取费用:

1、 ;

2、 。

第十三条 本物业管理区域内属于全体业主所有的停车场、会所及其他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统一委托乙方经营,经营收入按下列约定分配:

1、 ;

2、 。

第五章 物业的承接查验

第十四条 乙方承接物业时,甲方应配合乙方对以下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查验:

1、 ;

2、 ;

3、 。

第十五条 甲乙双方确认查验过的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存在以下问题:

1、 ;

2、 ;

3、 。

9

甲方应承担解决以上问题的责任,解决办法如下:

1、 ;

2、 ;

3、 。

第十六条 对于本合同签订后承接的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甲乙双方应按照前条规定进行查验并签订物业承接查验协议,作为界定各自在开发建设和物业管理方面承担责任的依据。

第十七条 乙方承接物业时,甲方应向乙方移交下列资料:

1、竣工总平面图,单体建筑、结构、设备竣工图,配套设施、地下管网工程竣工图等竣工验收资料;

2、共用设施设备清单及其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等技术资料;

3、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有线电视等准许使用文件;

4、物业质量保修文件和物业使用说明文件;

5、承接查验所必需的其他资料。

未能全部移交前款所列资料的,建设单位应当列出未移交资料的详细清单并书面承诺补交的具体时限。

10

第十八条 甲方保证交付使用的物业符合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围承担物业的保修责任。

第六章 物业的使用与维护

第十九条 乙方应配合甲方制定本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的维护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业主依法享有的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甲、乙方不得擅自处分。

乙方根据规章制度提供管理服务时,甲方、业主和物业使用人应给予必要配合。

第二十条 乙方可采取规劝、 、

等必要措施,制止业主、物业使用人违反本物业临时管理规约和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乙方应及时向全体业主通告本物业管理区域内有关物业管理的重大事项,及时处理业主和物业使用人的投诉,接受甲方、业主和物业使用人的监督。

第二十二条 因维修物业或者公共利益,甲方确需临时占用、挖掘本物业管理区域内道路、场地的,应征得相关业主和乙方的同意;乙方确需临时占用、挖掘本物业管理区域内道路、场地的,应征得相关业主和甲方的同意。

11

临时占用、挖掘本物业管理区域内道路、场地的,应在约定期限内恢复原状。

第二十三条 乙方与装饰装修房屋的业主或物业使用人应签订书面的装饰装修管理服务协议,就允许施工的时间、废弃物的清运与处臵、装修管理服务费用等事项进行约定,并事先告知业主或物业使用人装饰装修中的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

第二十四条 甲方应于 (具体时间)按有关规定向乙方提供能够直接投入使用的物业服务用房。

物业服务用房建筑面积 平方米,其中:办公用房 平方米,位于 ; 用房 平方米,位于 。

第二十五条 物业服务用房属全体业主所有,乙方在本合同期限内无偿使用,但不得改变其用途。

第七章 违约责任

第二十六条 甲方违反本合同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的约定,致使乙方的管理服务无法达到本合同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约定的服务内容和质量标准的,由甲方赔偿由此给业主和物业使用人造成的损失。

12

第二十七条 除前条规定情况外,乙方的管理服务达不到本合同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约定的服务内容和质量标准,应按 的标准向甲方、 的标准向业主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八条 甲方、业主或物业使用人违反本合同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的约定,未能按时足额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物业服务资金)的,应按 的标准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九条 乙方违反本合同第七条、第八条的约定,擅自提高物业服务费用标准的,业主和物业使用人就超额部分有权拒绝交纳;乙方已经收取的,业主和物业使用人有权要求乙方双倍返还。

第三十条 甲方违反本合同第十八条的约定,拒绝或拖延履行保修义务的,业主、物业使用人可以自行或委托乙方修复,修复费用及造成的其他损失由甲方承担。

第三十一条 以下情况乙方不承担责任:

1、因不可抗力导致物业管理服务中断的;

2、乙方已履行本合同约定义务,但因物业本身固有瑕疵造成损失的;

3、因维修养护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需要且事先已告知业主和物业使用人,暂时停水、停电、停止共用设施设备使用等造成损失的;

13

4、因非乙方责任出现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及其他共用设施设备运行障碍造成损失的;

5、 。

第八章 其他事项

第三十二条 本合同期限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但在本合同期限内,业主委员会代表全体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生效时,本合同自动终止。

第三十三条 本合同期满前 月,业主大会尚未成立的,甲、乙双方应就延长本合同期限达成协议;双方未能达成协议的,甲方应在本合同期满前通过招投标方式选聘新的物业服务企业。

第三十四条 本合同终止时,乙方应将物业服务用房、物业管理相关资料等属于全体业主所有的财物及时完整地移交给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尚未成立的,移交给甲方或 代管。

第三十五条 甲方与物业买受人签订物业买卖合同时,要向物业买受人明示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及乙方名称、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标准、计费方式和起始时间等内容。

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作为物业买卖合同的附件,对物业买卖和乙方具有约束力。

14

第三十六条 业主可与物业使用人就本合同的权利义务进行约定,但物业使用人违反本合同约定的,业主应承担连带责任。

第三十七条 本合同的附件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三十八条 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以书面形式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存在冲突的,以本合同为准。

第三十九条 本合同在履行中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双方可以通过所在地的物业管理主管部门行政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条 本合同一式 份,甲、乙双方各执 份。报所在工商和物业管理部门备案。

甲方(签章)

法定代表人

乙方(签章) 法定代表人

年 月 日

15

附件一: 物业共用部位明细

1、房屋承重结构;

2、房屋主体结构;

3、公共门厅;

4、公共走廊;

5、公共楼梯间;

6、内天井;

7、户外墙面;

8、屋面;

9、传达室;

10、 ;

11、 。

附件二:

物业共用设施设备明细

1、绿地 平方米;

2、道路 平方米;

3、化粪池 个;

4、污水井 个;

5、雨水井 个;

6、垃圾中转站 个;

7、水泵 个;

16

8、水箱 个;

9、电梯 部;

10、信报箱 个;

11、消防设施 ;

12、公共照明设施 ;

13、监控设施 ;

14、避雷设施 ;

15、共用天线 ;

16、机动车库 个 平方米;

17、露天停车场 个 平方米;

18、非机动车库 个 平方米;

19、共用设施设备用房 平方米;

20、物业管理用房 平方米;

21、 ;

22、 。

附件三:本物业服务标准

第四篇:2014年安徽省六安市政法干警民法经典案例题

政法干警民法考试中,案例分析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民法的实际应用,是否具有清晰的解题思路,力戒思维粗躁,下面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就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政法干警民法考试案例分析题,供大家参考学习。

案例一

读小学的赵勇在市教委组织的儿童绘画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市教委下属的一家美术杂志社闻讯后即来信表示,他们将出一期儿童作品专刊,希望赵勇能寄来几幅作品供他们挑选。赵勇的父亲赵量收信后给杂志社寄去了三幅作品,但之后一直没有回音。第二年6月,赵量在该杂志社的期刊上发现有赵勇的两幅作品但没有给赵勇署名,便立即找到杂志社,质问为何不通知他作品已被选用,而且既不支付稿酬也不署名。然而该杂志社称,赵勇年仅8岁,还是未成年人,还不能享有著作权,因此没必要署名;杂志社发表赵勇的作品是教委对其成绩的肯定,没有必要支付稿酬。

【问题及解析】

1.根据我国法律,赵勇是否有署名的权利和获得报酬的权利?

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

第9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第10条规定:“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因此,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能力。著作权是一项民事权利,它包括作者署名权和获得报酬权。赵勇完全享有著作权,也当然享有署名权和获得报酬权。

2.杂志社发表赵勇作品的行为是否为教委对赵勇成绩的肯定?

该杂志社虽然为教委下属,但它是教委下属的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不是教委的工作部门。《民法通则》第36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因而杂志社在没有得到教委授权的情况下,其行为仅代表自己的意志,不能代表教委,它必须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杂志社与赵勇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关系,适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杂志社选用赵勇的作品,就应该依照我国《著作权法》为赵勇署名并支付报酬 。

更多信息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 安徽政法干警考试网

第五篇:2014年安徽省六安市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地理常

识三

2014年安徽省政法干警笔试面授辅导课程

2014年安徽省政法干警笔试网校辅导课程

上期我们为大家总结了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地理常识(一)(二),今天为大家带来《文化综合》地理常识(三),祝大家一臂之力。

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 地势西高东低。

2、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3、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

4、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5、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6、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8、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9、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船舶避风和停靠。

10、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12、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13、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14、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15、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16、辽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1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18、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台湾省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19、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5个。

20、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

21、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

22、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23、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

25、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26、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7、东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韩国、日本。

28、东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菲律宾。

29、南面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为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0、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31、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2、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33、因位于黄河北岸而得名的河北省,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所以河北简称“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庄。

34、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两个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中国古代“九州”中的“豫州”,因此简称“豫”,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郑州,有大量古代历史和文化遣址。

35、有“古代历史的博物馆”之称的陕西省,是古代秦国的所在地,所以称“秦”或“陕”。

36、陕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安市(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千年古都”。

37、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简称“晋”,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

38、内蒙古自治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简称“内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39、辽宁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简称“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阳市。

40、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长春市是中国的“汽车城”。

41、有“北大仓”(粮仓)之称的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的省份,也是最东的省份,简称“黑”。

42、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哈尔滨市,又称“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节期间,这里举办冰雕艺术节。

43、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兰州市。

44、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银川市。

45、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青海省就是因它而得名的,这是我国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宁市。

46、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从公元7世纪开始就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常往来,促进了藏、汉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左图为西藏布达拉宫。

47、西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萨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

48、同缅甸、老挝、越南相邻的中国西南边疆省份是云南省,简称“滇”或“云”。

49、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昆明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50、“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贵阳市。

51、贵州省出产的茅台酒被列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也是中国的国酒。

52、因为物产丰富而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省,简称“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成都市。

53、湖北省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简称“鄂”,人民政府所在地武汉市,水陆交通便利,夏季气温高,有“火炉”之称。

54、湖南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境内最大的河流湘江流经全省,所以简称“湘”,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长沙市。

55、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赣江是省内最大的河流,所以简称“赣”。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南昌市。

56、安徽省出产“文房四宝”中的纸、墨、砚,它简称“皖”,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合肥市。

57、因位于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的山东省,在古代是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所以简称“鲁”。

58、山东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济南市,是中国著名的“泉城”。

59、江苏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简称“苏”,人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市是著名的“六朝古都”。

60、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的中段,简称“浙”。

61、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杭州市,风景优美,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62、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南段,简称“闽”,因境内第一大河闽江而得名。

63、福建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福州市,又称“榕城”,因城中榕树多而得名。

64、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中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境内有“海上花园”与“钢琴之岛”之称的鼓浪屿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65、福建省对面是中国的宝岛台湾,简称“台”,台北和高雄是两个最大的城市。

66、台湾岛上居民以汉族为最多,他们的祖先大部分是从福建和广东迁过去的,通用普通话和闽南话,风俗习惯和闽南差不多。

67、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人民政府所在地南宁市。区内的桂林、阳朔一带是世界闻名的景旅游区,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

68、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简称“京”。

69、天津市是首都北京的门户,简称“津”,是全国著名经济中心。

70、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处,简称“沪”,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商业中心、贸易中心。

71、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72、重庆市,简称“渝”,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它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一座城市。

73、有“东方夏威夷”美称的海南省,简称“琼”,人民政府所在地海口市。

74、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毗邻港澳,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大洋州、中近东和非洲等地区的最近出海口。简称“粤”。

75、广东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广州市(又名“羊城”和“花城”)有2000多年历史,也是中国南方最大商贸中心。

76、深圳毗邻香港,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这里的“绵绣中华”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实景微缩景区。

77、中国五大经济特区是,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以及海南省。

78、海南省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更多信息查看:安徽人事考试网 安徽政法干警考试网

上一篇:安监局述职报告总结下一篇:资料要求2标准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