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监理工作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2023-02-11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体制改革的深入, 如何搞好建设工程安全监理, 已成为所有监理单位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 以法律形式赋予了监理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理职责。

1 加强对安全管理体系、机构、制度的监理

安全管理体系的科学, 安全管理机构的健全, 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明确, 是确保安全生产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没有一个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 没有一个高效运行的安全管理机构, 没有一套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无法落实, 安全生产就无从说起, “安全生产”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最终根本就无法保证安全生产。

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 健全的安全管理机构是确保项目安全管理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现场监理机构在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基础上, 应建立相应的安全监理机构;在编制的监理规划中, 明确安全监理内容和各级人员的安全监理职责, 制定安全监理的各项制度、监理方案、工作程序和制度措施, 并结合工程基础上的具体情况, 制定安全监理的实施细则。它关系到安全管理的成效性, 关系到安全管理的高效性, 关系到安全管理最终目标的实现与否。

安全管理制度的健全,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只有切实认真履行各级各部门各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尽职尽责, 方可保证生产安全。只有加强制度建设与落实, 方可进一步确保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 最终保证生产安全, 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2 加强对安全管理目标的监理

没有切实可行的、明确具体的安全管理目标, 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将会失去方向, 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将无从谈起, 最终将导致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瘫痪。

安全管理目标必须明确具体, 针对地方、企业、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适用性强、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全面、具体、详细的安全管理目标, 避免安全管理目标的过高过大。

要充分体现行业、地方、企业的总体先进水平, 同样也应避免安全管理目标过低过粗, 不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进步, 不利于保证项目的安全生产, 更不利于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也违背了“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程。

安全管理目标应包括:伤亡控制指标, 安全达标情况, 文明施工情况, 安全教育培训目标, 安全检查整改目标, 持证上岗指标, 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目标, 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交底目标, 责任制落实目标, 奖罚目标等等。

3 加强对安全教育的监理

安全是为了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安全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 确保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新工人入场必须经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 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安全教育和考试应有记录, 并履行签字手续;严禁代签。教育时间必须达到有关规定要求) 。对于转岗、变换工种的作业人员, 应进行操作技能、安全操作知识教育, 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教育、考试应有记录, 并履行签字手续) 。

管理人员必须按规定每年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学习, 时间必须达到相关规定要求。加强对职工经常性、专业性, 尤其是季节性、阶段性安全教育的监理。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设备、新材料安全知识的安全教育培训学习的监理。加强对重要安全设施 (设备) 、特殊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生产重难点部位安全技术措施等的安全教育培训学习的监理。加强对班前安全活动教育的监理。

4 加强对安全检查的监理

安全检查的目的是预知危险, 消除危险, 确保安全生产, 这也是贯彻“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这一安全生产方针的具体措施之一。安全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各种不安全因素, 及时采取措施, 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保证生产这全, 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与健康。同时这也是一次群众性的安全教育活动。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程, 以及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及安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

重点加强对安全检查及整改工作中涉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施工安全部分) 的落实、执行情况的监理。重点加强对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情况的监理, 严格按照定人、定时、定措施的“三定”要求整改, 整改结果必须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严格按照“谁检查, 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检查、整改、反馈、复检工作。安全检查不能局限于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情况, 同时还应检查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技术措施与费用的执行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职工遵章守纪情况等。

加强对季节性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停复工前后的安全检查的监理。加强对安全检查中提出的针对性的安全措施的落实、执行情况的监理。

5 安全隐息的处理

监理人员应按下列规定对事故安全隐患处理。

(1) 监理人员应区别“通病”、“顽症”、首次出现、不可抗力等类型, 要求施工单位修订和完善安全整改措施。

(2) 监理人员对检查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应立即发出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督促施工单位对安全隐患原因进行分析, 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安全事故整改措施经监理人员确认后实施。

(3) 监理人员对检查发现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应立即向责任人当场指出, 督促立即纠正。

(4) 监理人员对事故安全整改措施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 保存检查记录。

摘要:作为监理单位从业人员, 必须首先从思想上加强安全管理意识, 加强安全监理工作业务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才能更好地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实现安全监理目标。

关键词:监理工作,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朱培军.浅谈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监理[M].工程管理, 2008.

[2] 李晨光.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监理工作[M].科技信息, 2009, 1.

上一篇:广播电视的“窄播化”趋势下一篇:九年级英语写作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