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红色记忆征文

2022-07-18

第一篇:我的红色记忆征文

我的红色记忆征文

我的红色记忆—纪念建党90周年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90华诞,风风雨雨一路走来,我们的党终于迎来了自己90岁的生日,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时刻,作为一名基层党员的我,除了激动,更多的是感动和感激。

我不会忘记1921年的7月,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在帝国主义的监视下,克服种种困难在浙江南湖的一条船上顺利地召开了中国工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从此人民的救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我不会忘记战争时期我们的共产党人,为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和人民的幸福,舍小家顾大家,抛头颅洒热血,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更不会忘记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先进生产力,让更多的孩子可以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读书,让更多的人可以在现代化的办公室里工作,让更多的人能住上洋房开上汽车。生在蓝天下,长在新中国的我虽然没有经历过硝烟滚滚的战争年代,没有经历过建国时期的艰苦卓绝,但是享受着今天和平幸福生活的我却深深地体会到了新时代里我们的共产党人为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我清楚地记得1998年的长江决堤洪水泛滥的时候;2008年初南方遭遇暴雪的时候;2008年5.12地震的时候的;这一幕幕的情形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每一次当大灾难威胁人民生命和生活的时候,总有中国共产党做我们坚强的后盾,共产党人不惜一切代价地挽救生命,在灾后为受灾的人们重建家园。中国共产党以及共产党人为人民所做的牺牲和贡献,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历史会牢记,人民会牢记。

讲起我的红色记忆,不得不提起一个人,那就是我的一个湖南的大学同学,正是因为他在大学新生联谊会上讲的一个故事让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第一次深刻的认识。那是1998年长江决堤发生大洪水的时候,他们湖南公安县快要被洪水淹了,上级组织他们撤离的那个晚上,天下着大雨,周围漆黑一片,他家的房子已经被淹的差不多了,他和妹妹被妈妈扶着骑在他家的山墙上,周围都是水,当时他很害怕,是武警战士淌着水把他抱上皮划艇解救出来,他说被武警抱起的那一刻是他此生最难忘的时刻,是他今生最温暖的时刻。人常说男儿有泪不轻谈,但是那天他给我们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他哽咽了好几次,他说当初要是没有政府

及武警的及时解救,他们长江边上的人不会活着。其实1998年发洪水的时候我在电视上看到了悲惨的一幕幕,当时只觉得跟我一样大的那些孩子真可怜,他们没有家乡了,没有房子了。可能是因为当时自己年龄还小,对共产党知之甚少,直到他讲故事的那刻,我才真正真切地意识到共产党的存在和伟大,从那刻起我就决心在大学里一定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争取早点加入中国共产党,尽我的所能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大一的暑假我放弃了回家,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者帮困活动,留在武汉给社区里那些家庭条件不好没钱请家教的孩子们上课。武汉的夏天,天气异常闷热,我去上课的地方离我们学校坐公交车要一个多小时,有好几次我都想放弃,不想去上课了,反正我又不收钱,还要自己花路费,但是想起电视剧和电影里的抗日战争场面,想起我那个同学讲起武警救他的场面,我就想“别人做出的牺牲比我不知道要强多少倍,我有什么理由放弃?连坚持都做不到还有什么资格争取入党?”于是那个暑假,不管武汉多热,我给那些孩子上课从来都没迟到过。2005年的4月22日式我终身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子。宣誓的那一刻,我很激动,我深深感到今后自己的责任将更加重大,从此我不仅仅是一名大学生,要更加努力地读好书,更是一名中国党员,要肩负起自己作为党员的社会责任。

参加工作以后,虽然我也经常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尽到了一个党员的责任,但是就是前几天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吴江好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朱舜勤的故事让我的心灵有了再一次深深的触动。2003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启动“西部计划”,招募志愿者赴西部贫困地区的乡镇从事为期1-2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工作. 那一年,朱舜勤已经28岁,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地税局的公务员,拥有两套住房,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她的生活已经美满无缺了,但就在这时候,她作出了一个决定——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做一名志愿者去西部贫困地区支教。为了能去西部支教,她白天上班晚上苦读,终于在当年考取了教师资格证,顺利地到达了自己的支教地点—山西省静乐县娑婆乡逸夫中心小学,在那里的一年她每天吃的就是小米粥和清水煮土豆,健康状况一度出现了问题。从支教到现在,她从没停止过对那里学生的帮助,还动员自己的同事朋友对贫困小孩提供帮助。她作为一个普通的基层党员,她放弃了自己优越的生活环境去贫困地区帮助孩子学知识,这需要很大的决心和毅力,需要很高的道德

素质和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她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她为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让我看到了自己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还需更加努力。

在今天,作为一名党员,新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责任和任务,我们需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需要为创造和谐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千千万万个“一个人”的力量是无限的,我们在过着自己幸福生活的时候不能忘记我们的生活是前辈们努力的结果,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为更多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作为一个房管人,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主要业绩为导向,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吴江的经济建设和创建“乐居吴江”不懈努力。

房地产管理处测绘科

沈愉乐

第二篇:建党90周年征文我的红色记忆

我的红色记忆

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苦难才明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中国。从小老师教我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几经风雨更懂得,跟着共产党,才有新中国。在那个战乱纷纷的年代,共产党扛起了民族独立,祖国统一的大旗,带领我们迈向了经济繁荣的新世纪。而那些坚忍不拔,视死如归的共产主义者,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次又一次将自己的生命奉献。

今年是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90年是用血与肉夹杂堆积起来的,我们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前人用他的青春,用他的身躯为我们奠基起来的。我们不能忘了这些曾经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人,我们更不能忘记那些用于向前,在黑暗面前从不低头的斗士们,他们手中掌握光明,将希望带进黑暗之中,引领我们前进。天地者,人生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一个现代的大学生最重要的精神品格应该是:精神独立,思想自由。上大学是人生的一次飞跃,是精神成人的一次质变。上了大学就意味着开始“二自”的职业学习生涯。“二自”就是自由和自主。所谓自由学习,就是独立思考,自由思想。自由才能创造,才能成为人,成为人才。扼杀自由,就是扼杀人,扼杀人才,扼杀创造。我们必须记得那些曾为我们大学生自由,民主而奉献自身的人。 王申酉,1945年8月生,祖籍河南南阳。从小视书如命,从小学到高中,他看过上百本小说。从小立志做科学家的他17岁那年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无线电专业。在生活上,只求温饱而已,只是希望此生能始终能呆在图书馆和实验室里度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还是身为大学生的他,走上了对立面,站起来开始反抗,但是造反派嫌他“臭”,保守派认为他“有尾巴”,在一次次反抗后,终于因此而被抄家,他自己则被关押了一年多。从牢房出来之后他开始走向了社会科学的研究,将自己全部的现金全买了书,但由于他一被定位“右派”,所以经常所有的财物都会被充公包括书在内,而他则是一次再一次的勒紧腰带继续省吃俭用,只为能多买本书,多看本书。他开始将那颗孤独的心藏匿于知识书本中。一种由内心领悟孤独的过程,外在的不幸经过一系列中介得到了内心的认可和接受,摆脱了最初孤独降临使得那种原始性和粗鄙感,令他的思想感情得到净化、升华和延展。

1970年他被“流放”到苏北大丰五七干校,从事农业劳动,也是在这里他开始研究社会主义,蓝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棕的,《列宁全集》,土黄的,《斯大林全集》。马文雄博,恩文清雅,列文犀利,斯文强博。当他搬来《资本论》,准备当《天书》糊里糊涂的念时社会主义的经济结构仿佛出现在了他的眼前,那一年他成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之后他系统的研究了马克思并且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原理。至此他开始提出批判个人迷信,纠正反右派。反右倾、“文革”等政治运动的错误,尊重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打破闭关锁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改革思想,成为新一代的杰出的青年思想家。但终因思想超前,1976年被逮捕,1977年被判处死刑,1981年平反昭雪。

每一个了解王申酉一生作为的人,每一个钦慕他精力的人、才能、顽强性格的人,都会为他刚显露才智光芒的青年的夭折而扼腕。他是大学生中的斗士,从未轻言放弃过,执着的他奉献了他的生命。他勇敢的接受命运加在自己身上的一切,无条件的把它担当起来,不抱怨,不回头,只是默默的接受它,把它当作一个挑战,一个向人生顶峰攀登的机会,一个获得更加宽阔的视界和人生经验的可能性。

一切想依附于萌芽状的。新生的、前途无量的先进的生产方式的青年同志们

应该懂得“悲剧”并未到此结束,历史还要人为此贡献生命,做出牺牲,活着并不是为了自己。听说王申酉的母亲正日日等待儿子落实政策,突然归来,老人说:“有啥事情不好解决?申酉还懂得及国外文,让他出来一边改造,一边工作!”她不知人是永远也回不来了。我们想,在师大丽娃河的绿波旁,夏雨岛的浓荫里,应该有王申酉沉思、忧郁的石像,以便对老太太有个交代:“人,还在师大。”那具雕塑是师大奋斗创造力的源泉,任何人只要看到那具石像,就能想起他,想起斗争,想起他的共产主义精神。

我们不可以做一个浅薄无知,盲目乐观的闭上双眼而故作清纯、天真和儒雅。悠闲的所谓“绅士”和“淑女”。前辈们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永远醒着的梦、直视太阳又伏身大地,可以睁开眼睛关注现实的深沉的心。

他是大学生中的楷模,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在学校我们也应该像他学习,对科学的热爱,对待生活坚韧挺拔,对待学习刻苦努力,对待未来勇于奋斗的精神。他本身就是一种精神,那就是斗士精神,勇于奋斗,勇于斗争。谁引导你们的,谁像明灯一般。照耀你们,让你们走出沉寂的夜。是地狱的山谷永远黑暗的夜。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你要屹立的像一座坚稳的塔,它的高顶在狂风中决不动摇……

班级:

姓名:

第三篇:我的红色记忆(建党90周年征文-潘岩)

我的红色记忆

----贺中国共产党发建党90周年

清晨走出家门,东方日出,每天在班车上都会看到这轮初升的朝阳,但每天的感觉都是不同的,正如我党90年走过的路程,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共产党一路风雨走来,一直坚持贯彻执政为民的中心思想。想到此,我不禁欣喜。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持政党,在中国的历史上已走过了90年的风雨历程。自1921年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便开始了自己不平凡的征程。无论是十年的国共内乱,八年的抗日战争,还是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主义,引领着广大的工农群众进行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在1949年的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造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无论是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大跃进运动,六零年的自然灾害导致的全国性的饥荒,甚至是十年的历史悲剧“文化大革命”,都没有让中国共产党走上灭亡的道路,相反她却引领着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又无论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的非典疫情,还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应对,带领着全国人民抵制住了一

次又一次的打击。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的确使中国走上了进步的道路,同时她也已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确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承担了历史赋予的重任,并履行了自己的责任。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创新意识的政党。自马克思主义传到了中国,中共的星星之火便被点燃。一位位革命先驱,不顾敌人的阻挠,无视现实的困难,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建党的道路。但在艰难而崎岖的发展的道路上,共产党人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局限性。于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便开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便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这些理论和思想都在其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党和国家的发展起到了指导和促进作用。

回望新中国的历史,国家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这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教育、民生和经济建设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的落后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尽管新式教育早在洋务运动中就初见端倪,并在辛亥革命后得到了初步的普及,但中国广大的工农阶级的子弟很少会有上学的机会。新中国建立后,为了响应“科教兴国”政策的号召,中国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教育制度,以此来为国家经济的

发展提供人力的支持,并力图提高国民的素质。“九年义务教育”泽被亿万人,中国在教育上跟上了时代的脚步。

自从清朝嘉庆时期起,中国就走上了由盛转衰的路途。到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更使中国的社会民不聊生,科技和经济的严重滞后,导致人民的普遍贫穷。即使是辛亥革命后,由于连连的军阀争战,国民经济还是没有明显的发展,中国贫穷落后的大局面没有得到任何有意义的改观。再到后来的十年国共内乱,八年的抗日战争,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的经济发展就更不用提了,民生问题严重之程度可想而知。所以说,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人一直处在水生火热之中。而1949年之后,中国共产党便开始了自己的建国计划,致力于经济的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摆脱普遍贫穷的现状。尤其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的民生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民生活由贫穷走向温饱,再由温饱走向小康,并在向全面实现小康的方向跨进。

经济建设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发展任务,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共产党清楚的认识到中国在历史各阶段所处的形势,着重进行经济建设。并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时期,实施了百年不变的经济发展战略——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使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

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并因此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成功避难;2001中国入世;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国率先摆脱危情,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2011年中国GDP总值取得世界第二的排名……这一切的事实证明改革开放三步走的战略颇见成效,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所作出的努力也为世人所目睹。

中国共产党至今已走过了90年的风雨征程,一路的坎坷和挑战没有阻挡住她前进的脚步,曾经的错误固要铭记,但已成云烟,现实的发展与进步更不能忽视,因为这是历史对于文明进步的鉴证。事实证明她不负众望,中国会更强!

回想中,不觉已到学校。旭日东升,光芒万丈!我们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天!

第四篇:“我的红色记忆——纪念建党90周年影片征文”活动

关于开展“我的红色记忆——纪念建党90周年

影片征文”活动策划

一、 活动背景及意义: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为热烈庆祝党的九十华诞,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进一步牢记党的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经受各种考验,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材料学院团委学生会学习部特举办了此次大型建党九十周年纪念活动——欣赏影片《建党伟业》。

二、 活动主题:

我的红色记忆——纪念建党90周年

三、 活动形式: 组织学院同学欣赏纪录片《建党伟业》,并征集同学们写的观后感,选出优秀文章刊登于《材料星》院报上。

四、 活动流程:

1、 学习部内部召开全体成员开会,具体安排活动事项;

2、 确定活动时间后,委托办公室借活动场地,要求有多媒体;

3、 通知同学影片放映时间和地点,并通知采写部;

4、 活动当天,维持现场秩序,并由专门人员负责影片放映;

5、 观看完影片,要求同学们每人回去写一份观后感,并由学习部整理收集,交由编辑部筛选,评出奖项,并将优秀作品刊登在院报上。

五、 活动时间和地点:

活动时间:待定

活动地点:公教区大多媒体教室

六、 征文奖项设置:

一等奖:5% 二等奖:15% 三等奖:20% 优秀奖:若干

七、 活动经费:无

材料学院团委学生会学习部2011年3月2日

第五篇:“寻找红色记忆”征文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

——铭记党史,开拓未来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一个民族,他所信仰的不应该是束缚自己手脚的桎梏,更不应该是绞杀自己的绳索,而应当是一股风,一股催你挺进、催你跋涉、催你奋斗的风。选择了信仰马克思主义,也就选择了中国最伟大的政党——向共产党积极靠拢。

在繁花似锦的七月,我们共同的母亲—伟大的党迎来了她九十五周岁的华诞!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看到了金菊含笑,听到枫叶流丹,闻到硕果飘香。还有那抖擞的雄姿震憾,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

在这百花争艳,风景怡人的季节,踏着时代节拍,穿越岁月时空,我们又走进火红的七月。它是这样令人心潮激荡,它是这样令人信心倍增,它是这样令人充满希望。我热血沸腾,浮想联翩……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传出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洲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从此,炎黄子孙们的理想有了归一,有了值得托付的导航人—— 中国共产党。砸碎铁牢的斧头和收获秋耕的镰刀勃然相会,悠悠长夜下终于熬出了一盏灿烂的灯塔,照亮着黎明前的黑暗,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是共产党,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起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人民由于有了这样一个政党的领导,才能取得革命的彻底胜利。" 回首眺望走过的历程,是那样的曲折不平坦。你看那洒满鲜血的路上,一个个脚印记载着多少风雨与沧桑。两次的世界大战,翻天覆地的解放战争,无数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一唱雄鸡天下白,唤来春天照人间。从此,我们的祖国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光辉的“七一”,绚丽的“七一”,华夏儿女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为铺就强国之路,几代中华儿女挥舞着银镰披荆斩棘,奋发进取,用实践的巨笔描绘出一幅幅崭新的画卷。九十五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让我们把人生理想与祖国、时代、人类命运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品德,发扬创新精神,掌握实践能力,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做个社会主义事业开拓者。

上一篇:我的家庭教育理念下一篇:违规差旅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