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2022-07-16

第一篇: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双核心征稿

刊名: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hanx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主办:山西财经大学

出版地:山西省太原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ISSN 1007-9556

CN 14-1221/F

邮发代号 22-9

曾用刊名:山西财经学院学报

创刊年:1979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山西省一级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ISSN 1007-9556 ; CN 14-1221/F;邮发代号:22―9, 国外代号:BM4034。)创办于1979年,是山西财经大学主办的经济社科类学术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始终坚持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办刊方针,立足山西,面向全国,及时反映经济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捕捉经济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目前已经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中文社科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山西省一级期刊。《山西财经大学学报》设有理论经济国民经济管理 产业经济 财政金融投资 工商管理 财务与会计专栏以及一些优秀的社科论文。目前,学报已被国外许多著名大学图书馆所收藏,在国内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以多种形式转载、列目。

本刊所发论文均可登陆中国知网进行下载检索。

格式要求:在论文标题下面写上请写上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职称、学历、研究方向、单位、通信地址、手机、邮箱、项目名称等。稿件以5000字符或者7200字符内为宜。

联系方式:

QQ:1452051293(请说明是投稿)

信箱:sxcdxb@126.com (来稿请注明《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更多期刊发表信息请登陆:http://blog.sina.com.cn/sxcdxb

第二篇:天津师范大学学报文章格式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文章格式模板

一、 文章篇幅、构成和层次表题

文章篇幅:一般不超过6个版面(每个版面约2 000~2 500字),以排版后的出版版面计算,包含文章题目、摘要、图、表和参考文献等全部内容。

文章内容和顺序:文章依次包括文章题目(中文)、作者姓名(中文)、作者单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中文)、中图分类号(英文文章不需要)、文章题目(英文)、作者姓名(英文)、作者单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英文)、首页注释、正文、致谢(不必需)、参考文献

文章的层次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如:一级标题:1,2,3„„

二级标题:1.1,1.2,1.3„„三级标题:1.1.1,1.1.2,1.1.3„„层次标题中,还可使用:(1),(2),(3)„„

1),2),3)„„

a.,b.,c.„„

层次标题字体需加粗,文章引言部分不写标号和标题。

文章图片、表格、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全文统一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如:图

1、表

1、式(1)、定理1。

二、中文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和首页注释 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

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各作者之间以“,”分隔。第一作者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时,应以作者导师为通讯作者。

作者单位应写正式全称,不可用简称,具体至二级单位,后接城市名(非省会城市需在城市名前添加省名)和邮政编码。多个单位的情况下,在单位名称前加编号,同时作者姓名右上角加相应编号,不同单位间用“;”分隔。

中文摘要一般不少于200字,其中缩略语应先说明中文和英文全称后再使用。中文摘要应包括4个层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

中文摘要要独立成篇,不分段,意义完整,信息具体;使用科学性文字和具体数据,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化学式等。

关键词应为3~8个,第1个关键词与中图分类号对应。不同关键词之间用“;”分隔。缩略语应先说明中文和英文全称。

中图分类号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查找。

首页地脚注释按以下格式:

收稿日期:yyyy-mm-dd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类别(项目编号);基金项目类别(项目编号)„„

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

通信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E-mail:

三、英文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部分

英文文题的内容与中文标题相应。第一个词不用冠词,除第一字母和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一律小写。

作者姓名英文部分的内容和顺序均与中文相同,斜体。中国作者姓名按汉语拼音,如:WANG Dazhong。

作者单位的英文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缩写。

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的内容相对应,不少于100个英文单词,缩略语应加以说明。 英文摘要的文字要求:1) 第一句话不应与文题重复;2) 尽量使用简单句;3) 尽量使动词靠近主语;4)不用第一人称作主语;5)以重要的事实开头,而不以辅助从句开头;6)在有动作主体的情况下,使用主动语态。

英文关键词的内容、数量和顺序均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应。缩略语应先写全称再写简称。除专有名词大写以外,一律小写。

四、量名称、量符号与量单位

1. 请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国际单位制,正确、标准地使用量的名称、量的单位、以及量和量单位的符号。

2. 量的符号、一般函数及其变量等一般应用单个英文字母、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的斜体表示。量符号可带有上、下角标,用以说明、解释或区别该量,也可在量符号后的括号中

加以说明。

3. 文中所用量符号应在首次出现时加以定义;同一个量的符号应全文统一,一个符号代表不能多个不同含义的量,也不可一个量用不同符号来表示。

4. 量的单位应尽量避免用中文,且量的数值与量单位的符号之间留一英文空格。如“10 平方米”应为“10 m2”。

五、数字和字符的正体和斜体

1. 单一字母的量的符号、变量符号、从量的符号转化的角标、一般函数符号等使用斜体。多个字母组成的量的符号:除特征量使用斜体以外,一般使用正体。

2. 集合、矢量(向量)、矩阵、张量的符号使用加粗斜体。

3. 使用正体的情况有:国际标准单位(SI)和其他量的单位、从文字转化的角标、阿拉伯数字、叙述性文字、化学元素符号、缩略语、仪器的规格型号、自然对数的底 e、圆周

率π、复数的虚部 i 或 j、矩阵转置号T、微分号d、偏微分号 、连加号∑、对数号(lg

和ln)以及sin,tan,lim,min,max等。

六、数值的表示和有效位数

1. 数值尽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合理地选取数值的有效位数,使数值范围尽量在0.100~999之间,必要时使用科学计数法,全文相关量保留相同的有效数字位数。

2. 数值中从小数点算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空一英文空格。如“a= 34 893.141 592 6 nm”。

七、插图与表格

1. 文章插图均为灰度图,尽量去掉颜色,应清晰,有自明性。插图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字,后见插图,即插图应放在引用该插图的文字的自然段之后。矩形插图尽量封闭。

2. 图线做到主、辅线分明:框线、坐标轴刻线、图中曲线和轮廓线用粗线;

指引线、辅助线用细线或虚线。

插图横纵坐标的标注中,应使用量的符号与该量单位的符号之比,例如“p / MPa” ;

坐标轴的标值宜为2或5的整倍数,坐标轴标值的数目宜为3~7个;

坐标轴的标线(刻度)朝向图内。

3. 以比例尺来表示地图或显微图的尺度放大或缩小。

4. 表格随文给出,先见文字,后见表格,即表格应放在引用该表格的文字的自然段之后。表格需使用“三线表”。三线表的第一行作为表头,表头中,使用量符号与该量单位符号

之比,如“T/℃”。

5. 所有图题、表题均需中、英文注释。

八、参考文献的要求

1. 本刊所发表所有科技论文均需列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参考文献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进行编码,并在正文中指明其标引处。所引用文献必须是作者本

人直接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研究型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得少于8篇,近5年出版的文献数

量需占总文献数量的50%以上。

2. 所用文献均需作者、文章名、文献类别、出版日期、引用页码等相关信息,具体格式见表1和附录1。

需注意:(1)作者人名的表示方法:

1) 作者人数不超过 3 人的情况,全体姓名都写;作者人数超过 3 人的

情况,前3人的姓名都写,余者不写,后面加“,等”或“, et al”。 人

名之间用“, ”分隔,不用“和”或“and”。

2) 不论中国和外国的作者,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名后”。英文姓名

中,姓部分需全拼并大写;名字部分只需首字母缩写,缩写后不加缩

写点。如:WANG D Z,HEWITT J A

(2)文献中英文文章名称除开头字母和专有名词大写,其余均小写

(3)文献所引期刊名称可用缩写,但结尾处不需缩写点。

表1主要参考文献的格式

类别代码

[M]

[C]

[J]

[D]

[P]

[S]

[R]

[N] 文献类别 专著或译著 论文集析出 期刊析出 学位论文 专利文献 技术标准 科技报告 报纸析出 著 录 格 式 原作者. 译著名 [M]. 译者,译.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作者. 文题 [C]// 编者. 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作者. 文题 [J]. 刊名,年, 卷(期):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作者. 文题 [D]. 所在城市: 保存单位, 发布年份: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申请者. 专利名: 国名, 专利号 [P]. 发布日期.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 [S]. 地名: 责任单位, 发布年份: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作者. 文题, 报告代码及编号 [R]. 地名: 责任单位, 发布年份: 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作者. 文题 [N]. 报纸名, 出版日期 (版次).附录1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文献类型标志如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集[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

[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志如下:磁带 [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1. 专著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 其他责任者[任选]. 版本项[第1版不标注].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联

机文献必备,其他电子文献任选). 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

(1)图书:

[1] 张秀珍. 当代细菌检验与临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0-33.

[2] 霍斯尼. 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M]. 李庆龙,译. 2版. 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15-20.

[3]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80-181.

[4] 王夫之. 宋论[M]. 刻本. 金陵:曾氏,1865(清同治四年):88-95.

[5]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M]. 2004版.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299-307.

[6] 赵凯华,罗蔚茵. 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66-169.

[7]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 and Institutions. Names of persons: national usages for entry in catalogues[M]. 3 rd ed. London: IFLA International Office for UBC, 1977: 12-13.

[8] PEEBLES P Z, Jr. Probability, random variable, and random signal principles[M]. 4th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2001: 100-110.

[9] 赵耀东. 新时代的工业工程师[M/OL]. 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1998:20-23 [1998-09-26]. .

[11] 刘江涛,刘中霞,李磊. 轻轻松松练五笔[M/CD]. 北京:声比尔科贸有限公司,1999.

(2)论文集、会议录(包括座谈会、研讨会、学术年会等会议的文集)

[12] 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22-132.

[13] 中国力学学会. 第3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 天津:[出版者不详],1990:193-198.

(英文文献中,[出版者不详]用[s.n.]表示;[出版地不详]用[S.l.]表示;[S.l.]: [s.n.])

[14] ROSENTHALL E M.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s, University of Montreal, 1961[C].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63: 95-103.

[15] YUFIN S A. Geoecology and computer: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of Computer Methods in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Moscow, Russia, February 1-4, 2000[C]. Rotterdam: Balkema A A, 2000: 173-174.(3)学位论文

[16] 孙玉文. 汉语变调构词研究[D].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84-191.

[17] 张志祥. 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 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39-41.

[18] CALMS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hysics, 1965.

(4)标准(可以作为标准、法律、条例、政府文件、使用手册等的文献类型)

[19] 全国信息与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物格式分委员会. GB/T 12450—2001图书书名页[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12-13.

[20] 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6分委员会. GB/T 7714—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

规则[S]//新闻岀版总署科技发展司, 新闻岀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中国标准出版社.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 2版.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3: 365-382.

[21]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690: 1987(E) Documentation-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 – content, form and structure[S]. 2nd ed. Switzerl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c1987: 76.(5)科技报告

[22] U. 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Guidelines for handling excavated acid-producing materials PB 91-194001[R]. Springfield: U. 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 1990: 9.

[2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R]. Geneva: WHO, 1970: 11-19.

2. 析出文献

(1)专著中析出文献格式: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析出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 专著题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24] 白书农. 植物开花研究[M]//李承森. 植物科学进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46-163.

[25] 陈晋鏕,张惠民,朱士兴,等. 蓟县震旦亚界研究[M]//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震旦亚界.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56-114.

[26] WEINSTEIN L, SWERTE M N. Pathogen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M]//Sodeman WA, Jr, Sodeman W A. 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s of disease. Philadephi a: Saunders, 1974: 745-772.

[27] 石盛成. 建立4S汽车服务站的构想[M/OL]//21世纪人才报社. 中国白领成功实录. 上海: 上海浦东出版社, 2002: 64-66[2006-01-25]. .

[31] 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B/T 3792.1—1983 文献著录总则[S]//中国标准出版社第四编辑室. 作者编辑出版常用国家标准.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1993:165

[32]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S]//新闻岀版总署科技发展司,新闻岀版总署图书出版管理司,中国标准出版社. 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 2版.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108.

[33] 韩吉人. 论职工教育的特点[G]// 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 职工教育研究论文集.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90-99.

[34] 厉兵. 采编工作中的语言文字规范[G]//第6期全国出版社新编辑培训班讲义. 北京: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2005:45.

(2)期刊中析出文献格式: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刊名:其他刊名信息,年,卷(期):页码[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35] 张旭,张通和,易钟珍,等. 采用磁过滤MEVVA源制类金刚石膜的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4):478-481.

[36] 周桂莲,许育彬,杨智全,等. 认清市场形势 化解“学报情结”:我国农业学报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 编辑学报,2005,17(3):209-211.

[37] 马永军,倪向阳. 参考文献的评价功能及其对我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影响[J]. 编辑学报,2003,15(1):21-22.

[38] HEWITT J A. Technical service in 1983[J]. Library Resource Services, 1984, 28(3): 205-218.

[39] DES M D J, Strauss H, Summons R E, et al. Carbon isotope evidence for the stepwise oxidation of the Proterozoic environment[J]. Nature, 1992, 359: 605-609.

[40] 江向东. 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OL]. 情报学报,1999,18(2):4[2000-01-18]. &r=5&f=G&l=50& col=AND& d=PG01 &sl=IBM.AS.&0S=AN/IBM&RS=AN/IBM.

4. 电子文献:凡属电子图书、电子报刊、光盘等中析出的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分别按1~3中的有关规则处理。除此而外的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

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访问路径.

[48] 萧钰. 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 (2001-12-19)[2002-04-15]. http://www.creader.c- om/news/200112190019.htm.

[49]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Inc. History of OCLC[EB/OL]. [2000-01-08]. http://www.o- clc. org/about/history/default.htm.

[50] Scitor Corporation.Project scheduler[CP/DK]. Sunnyvale, Calif.: Scitor Corporation, c1983.

第三篇:广东工业大学学报论文

中文篇名(2号黑体居中。要求简洁、准确、有吸引力)

作者姓名(4号楷体居中)

作者单位(学校和部门名,城市邮编)(小5号宋体居中)

摘要(5号黑体):报道性摘要,具体写出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方法模型写出原理和步骤以及特点和优势,结论要具体,不看全文都能具体了解并吸引读者阅读。应该包涵结论部分的主要内容。(5号宋体) 关键词(5号黑体):3-5个至少要有一个有工程背景;要在篇名和摘要中出现过;不用缩写词(5号宋体) 中图分类号(5号黑体):(5号)

英文篇名(2号黑体居中)

作者姓名拼音(5号居中)

作者单位英文名(学校和部门名,城市邮编,China)(小5号居中)

Abstract:

Key words:

(省略引言的标题)

引言目的是交代研究的背景、意义,通过对前人的工作归纳、概括以后,找出问题所在,提出研究的主题,阐明命题的依据——立论,交代问题解决的思路(不要具体交代正文的标题)。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避免罗列文献的表述——对现有文献的把握能力也体现作者的水平。措词要精炼。(5号宋体)

1 标题(一级标题,4号宋体)

正文内容:标题,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章节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需要考虑有助于理解和二次文献索引需要。(5号宋体)

1.1 标题(二级标题,5号黑体)

正文内容:要求同上。(5号宋体)

1.1.1标题(三级标题,可选,5号楷体)

正文内容:要求同上。(5号宋体)

正文中图名表名须双语著录,物理量采用国际统一标准的符号和单位表示

参考文献:(5号黑体,参照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序号在正文中标注,文献篇数须超过15篇,中文期刊

论文采用双语著录)

(1)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

[序号]主要负责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2)期刊文章[J]

[序号]主要负责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起止页码(必填项).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C]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负责者. 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负责者(任选). 原文献题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必填项).

……

其他格式:

(1)版式:页面设置A4即21cm×29.7cm,页边距:上2.54cm、下2.54cm、左1.8cm、右1.8cm。排版采用双栏。

(2)首页地脚:

收稿日期:2012-01-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小5号宋体)

作者简介:作者名(1986-),男,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通讯作者名(19**-),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Email:

第四篇: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投稿须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社会科学版稿约

作者: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发布时间: 2016-07-18

本刊主要发表于医学有关的社会科学研究性论文,特别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来稿应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切忌简单的现象罗列和工作总结。文稿要求来稿应具有创造性、实用性、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论点明确、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文字精炼、数据准确,重点说明一个或几个问题,有理论或实际意义,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类一般不超过5000字,经验交流不超过3000字,简报、病例报告不超过2000字。邮寄稿件请作者以A4纸张打印并核对清楚,尤其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占一格,英文应隔行打印。为提高审稿效率,条件允许的作者请优先选择电子邮件的方式投稿。不准一稿多投,文责自负,自留底稿,一律不退。

快速审稿通道

1.定义:对符合“快速通道”要求的论文采用特定审稿流程,在收稿后10至15个工作日内就论文审稿结果给予答复,对符合要求的论文在决定录用稿件后2个月内予以发表。

2.论文要求:必须具备创新性、重要性和科学性,该论文的早日公布将对临床和科研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3.快速通道处理费:凡要求进入“快速通道”稿件,除交纳正常发表所需相关费用外,另须根据稿件性质适当收取一定的快速审稿处理费用300至500元,作者按本刊《快速通道稿件录用通知书》要求汇款至本刊投稿业务指定专人专管收费帐户。汇款后请将汇款单据拍照以JPG格式通过电子邮件及时来邮(请务必注明“稿件快速处理费”),以便本部确认查收,提高刊发效率。

投稿须知

(1)文题:应简明确切,尽量不用副标题,以20个字以内为宜。不使用非公认的缩略语、字符等。若有国家或部、省级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的论文,请在文题页左下方脚注位置注明基金来源及编号。

(2)作者及单位:署名以5名以内为宜,位于文题下方,作者单位应是从事该工作时所在单位的全称[包括校(系)、科室]及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置于作者项下。多位作者不同单位,则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排注阿拉伯数字角码,并按序将单位名称、城市名、邮编写于作者下方。

(3)摘要和关键词:论文需附15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英文文题及汉语拼音姓名(姓氏首字母大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姓在前,名在后)。论文同时附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文意应基本一致。关键词一般3-5个,置于摘要下方。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对应。

(4)正文:正文中标题层次以3级为宜,各层次一律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一级用1…,二级用1.1…,三级用1.1.1…。

(5)表格:一律用三线表,取消竖线。表序、表题置于表格上方。表中数字上下对齐,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缺项用“—”表示,数字为零者应写出。 (6)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15条。应按文中首次出现的顺序编号,在引用部位的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书写格式如下: 期刊文章:[序号]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加“等”).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举例:

[1] 鲁 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5(4):16-17 专著:[序号]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加“等”).文题[M].版本(初版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举例:

[1] 郭永松.保健社会学[M].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1999.55-58 (7)打印格式:来稿采用WORD格式,字体不小于小4号汉字,留足行间距离和周边空白。同时请附电话号码,以便联系。

(8)来稿请附单位介绍信,编辑部对稿件有权删改,不同意者请来稿时说明。投稿3个月后未收到稿件处理通知者,请及时与编辑部联系查询或改投他刊。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否则后果自负,本刊对一稿多投者留有记录。未录用稿件将予退回,欢迎网上投稿。

(9)本刊所收录论文在纸载体发行的同时将以网络和光盘形式出版,如不同意以网络或光盘形式出版的作者,请事先提出。

(10)文稿刊用后酌付稿酬,并赠当期杂志1-2册。

注意事项

(1) 投稿方式

电子邮件投稿(即网络投稿)本刊所接收的电子稿件,一律要求用Word文档电子版格式(图表均插入文中,并同时提供一份JPG图片格式单独发送),采用网上发送Email邮件方式投稿,并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投稿”字样。本刊全国统一投稿电子邮箱E-mail:njykdxxb@163.com;邮寄来稿请尽量用小四号字打印在A4纸上,凡字迹潦草、涂改不清的稿件,恕不受理。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电子邮件投稿请拍照后以JPG格式的附件来邮),作者单位对文稿的真实性和保密性负责,并声明未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注明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学历、职称、职务、单位、地址及邮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稿件录用通知书》后不再进行改动。

为加快稿件处理速度、提高工作效率,条件允许的作者请尽量优先选择电子邮件的方式投稿,本刊全国统一投稿电子邮箱E-mail:njykdxxb@163.com。请作者尽量勿选择邮寄稿件,以免遗失或延误时间。热忱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和订阅。

来稿请勿一稿两投(以研究通讯形式发表过或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过的论文,可在充实内容后以研究论文形式发表)。来稿凡属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请写明项目编号,标注在首页脚注。 (2) 稿件沟通

来稿一经接受刊登,有关稿件沟通事宜,编辑部均与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联系,作者接收本刊《来稿录用通知书》后,由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通过回复电子邮件方式,进行同意稿件在本刊发表的授权意愿。未经《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刊发票据、赠阅杂志、光盘和获奖荣誉证书及奖金亦寄给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纸载体、光盘和网络版形式同时出版,作者所付刊发相关费用中已包含上述各项。

(3) 投稿论文遴选与评审

编辑部对来稿及时进行处理,一般在接稿后一周内将“稿件受理通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若作者投稿15日后仍未接到“稿件受理通知”请即来E-mail咨询。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者必须来E-mail声明。实验研究、新技术研究类优越稿件酌致稿酬。本刊大16开,月刊,稿件容量大,发表周期短,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凡在接到本刊受理回执后1个月内未接到稿件终审通知者,系文章仍在排队审理中。凡投寄本刊的稿件,2个月内(以稿件受理回执日期计算)给予回复审稿意见。未经录用稿件,允许作者提出不同意见。本刊不退原稿,请作者自留底稿。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耗费专家评审精力。 (4) 退修稿件

如果收到编辑部给作者的修改稿件的意见,通讯(责任)作者必须对稿件进行认真的修改,并对审稿意见逐条予以回答。如果作者对某条审稿意见持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予以解释说明。作者在修改稿件时,应将电子版修改稿中的修改之处用颜色字体或下划线标出,以便于复审。稿件修改期不超过一个月,超期作新稿或视作自动撤稿处理。编辑部将在收到作者最后修改稿后2周~1个月的时间内通知作者来稿录用与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对退请作者修改的文稿,要求作者将修改稿以Word格式的附件,通过本刊全国统一投稿电子邮箱E-mail:njykdxxb@163.com或将原文A4打印件,用挂号信寄回本刊编辑部。 (5) 审稿事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1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进行如下处理:①刊登撤销该论文及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②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③ 2年内拒绝发表以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的文稿,不属于一稿两投,但作者在投稿时必须注明。已在一种杂志以摘要形式发表的论文可将全文投给其他杂志。 本刊所有来稿均经本刊编辑部初审、同行专家评议、作者修改,审稿人姓名对作者保密,投稿时作者可以提出要求回避的评审专家的姓名。本刊已启用学术不端检索系统,凡复制比达到或者超过15%的文章直接退稿,其余稿件根据本刊编委会评审意见、作者的修改情况以及论文质量等级决定稿件取舍,录用通知一律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发送,稿件已被录取的作者请严格按照本刊电子版《来稿录用通知书》的相关要求办理发表版面费用汇款手续。 (6)资料保留

为加强文章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作者应在文章刊出后至少一年内保留相关原始资料,如软件、试剂及菌株等,以备查询与复核。 (7)收费事项

来稿首页请标明以下内容:题名,每位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负责与编辑部联系、修改稿件、通读校样的通讯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电话号、传真号和Email地址。本刊自2016年07月18日起,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定的相关收费标准,对未通过评审专家审核,确定不能在本刊发表的稿件,一律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对确认刊载后的稿件,须收取一定的稿件评审费用和刊发版面费用(因图表占用版面较多,需要据量收费。);在发放《来稿录用通知书》时采取一次性统一收费的原则,收取稿件发表所需的相关费用;电子邮件投稿作者,接到本刊电子版《来稿录用通知书》后,须严格按照《来稿录用通知书》的要求,从银行汇款发表所需相关费用至我部指定专员专管专项收费帐户;未按时办理汇款者,稿件将暂不进行刊发版面的编辑排版流程,因此而错过《来稿录用通知书》所预计发表时间的稿件,作者责任自负;按要求办理完汇款手续的稿件,待本刊财务专员核对确认款项到位后,必定按预期安排版面给予刊发;所收费用已含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版工本费。我刊收到版面费后,将出具正式收据或发票邮递给作者。优越稿件刊登后酌奖稿酬,以作鼓励,并颁发本刊获奖荣誉证书和赠当期杂志2册。一般在收到稿件发表版面费用后3个月内按序刊登。 (8)获基金及获奖文稿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并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本课题受××基金资助(基金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原件拍照,以JPG格式来E-mail告知。凡属国家科学基金项目或省、部级以上攻关课题及获科技成果奖、发明奖的论文,请予以注明,并请附有关审批机构或部门审批证明拍照,以JPG格式来E-mail告知。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附获奖证书拍照,以JPG格式来E-mail告知。 (9)编辑部资料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101号,《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邮编211166,本刊全国统一投稿电子邮箱E-mail:njykdxxb@163.com 。 (10)编辑部致谢

感谢广大读者对《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的一贯支持!此须知长期有效,诚挚欢迎相关稿件投向我刊编辑部!作者在向我刊投稿前需逐项认真阅读本稿约,并对稿件做相应的修改,凡不符合以上要求的稿件一律退回。 (11)声明事项

期刊网不接受含有下列内容之一的作品: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9、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10、编辑部收到稿件后进行登记编号,并给回执(一般用E-mail),日后查询应告知编号。本刊在收到稿件后1个月内答复处理意见。

11、作者在向我刊投稿前需逐项认真阅读本稿约,并对稿件做相应的修改,凡不符合以上要求的稿件一律退回。

12、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编入国内外著名数据库。稿件一经录用,出刊后将同时被数据库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收录,请在投稿时声明,否则将视为同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编辑部

第五篇: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论文介绍

说明:此“论文模板”是由多篇文章拼接而成,内容多有不连贯处,仅供修改体例格式时参考。具体格式要求以“论文格式”为准。红色为说明性文字。

蜗壳式旋风分离器内的湍流特性

论文题目要精炼、醒目,去掉“研究”字样,一般不超过20个字。

陈新爱1,徐志南2,范

梅1,岑沛霖2

(1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9;2 浙江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7)

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单位排在姓名之下,单位名称用全称,后加逗号排所在省、市及邮编。

摘要:利用等离子体诱导填孔接枝聚合法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接枝聚合在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上制备了一系列具有较宽接枝率范围的温度感应式开关膜,系统地研究了接枝率对膜的温度感应开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关膜的接枝率对膜的过滤通量、温度感应开关系数和膜孔径感温变化倍数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接枝率在小于等于2.81%时,温度感应开关系数和膜孔径感温变化倍数均随接枝率增加而增加;而对于接枝率大于等于6.38%的膜,膜开关系数和膜孔径感温变化倍数总是趋近于1,膜不具备温度感应开关特性。为了获得预期的开关性能,必须将膜的接枝率控制在适当的范围。

摘要(不用“提要”)中一般不出现公式,去掉“本文”字样,不出现参考文献序号。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字。

关键词:温度感应;开关膜;接枝率;开关特性;渗透性能

关键词尽量选用《CA》关键词表中提供的规范词,一般列3~6个关键词,词间加分号。

中图分类号:TQ 0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1157(2006)00-0000-00 可列出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图分类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确定。

Turbulence properties in cyclone separator with volute inlet 英文题目与中文题目对应,略去题目中的冠词,去掉“Study on”等字样。

CHEN Xin’ai1,XU Zhinan2,FAN Mei1,CEN Peilin2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9,Zhejiang,China;

2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7,Zhejiang,China) 英文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姓大写,名首字母大写,不用“-”。单位名称用全称,不用缩写,如Lab.。

Abstract:A series of thermo-responsive gating membranes, with a wide range of grafting yields, were prepared by grafting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PNIPAM) onto porous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VDF) membrane substrates with a plasma-induced pore-filling polymerization method. The effect of grafting yield on 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rmo-responsive gating membranes was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afting yield heavily affected water flux, responsiveness coefficient and thermo-responsive gating factor of membrane pore size. When the grafting yield was smaller than 2.81%, both responsiveness coefficient and thermo-responsive gating factor of pore siz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grafting yield; however, when the grafting yield was higher than 6.38%, both responsiveness coefficient and thermo-responsive gating factor of membrane pore size were always equal to 1, i.e., no gating characteristics existed. In order to obtain a satisfactory gating property of the membrane, the grafting yield must be kept in a proper range.

英文摘要以占0.5个版面为宜,应包括论文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的主要内容,可比中文摘要详细。摘要中首次出现缩写时应注出全称。

Key words:thermo-responsive;gating membrane;grafting yield;gating characteristics;permeability 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对应,首字母小写,词间用分号隔开。

2003-01-10收到初稿,2003-00-00收到修改稿. 联系人:褚良银. 第一作者:李艳(1974—),女,博士研究生,讲师.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06019).

Received date: 2003-01-10.

Corresponding author: Prof. CHU Liangyin. E-mail: chuly@scu.edu.cn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0206019). 第一作者简介应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职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资助项目应注明编号。

一律用“引言”,不用“前言”、“序言”等,引言不编号。

环境感应式开关膜一般是在多孔膜基材上接枝智能化“聚合物刷”作为环境感应开关,该“聚合物刷”开关能感应环境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它的构象,从而引起膜的渗透性能发生变化。环境感应式开关膜的用途相当广泛,能用于药物控制释放[1-2]、化学分离[3]、化学传感器以及组织工程[4]等。目前,具有智能开关的环境感应式开关膜是膜学与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5]。迄今,人们已经用辐照诱导接枝、化学接枝以及等离子体诱导接枝等不同的方法在多孔膜上接枝不同类型的智能开关,据报道这些智能开关能对温度、pH值、光、电场、磁场、化学物质以及生物物质等不同环境信息的变化产生感应[1-4, 6-12]。然而,在这类开关膜的接枝率对其膜孔开关特性的影响方面,研究报道尚很少见。本文采用等离子体诱导填孔接枝聚合法在聚偏氟乙烯(PVDF)多孔膜上接枝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温度感应型开关,制备了一系列具有较宽接枝率范围的感温型开关膜,较系统地研究了开关膜的接枝率对其温度感应开关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该类温度感应型开关膜在进一步应用开发中的设计和制备提供指导。

引言应引述在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与问题,从而引出本工作的价值。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文中的层次编号用阿拉伯数字,并以“1”、“1.1”、“1.1.1”形式编排。 文中尽量不用“我们”字样。 1.1 材料

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浙江(火炬)西斗门膜工业有限公司提供,平均孔径为0.22 μm(量、单位和符号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不可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引用文献数据出现非法定计量单位时,应加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的关系式。组合单位用指数形式,如J·kg-1,不用J/kg形式。数字与单位之间加空格)。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由日本Kohjin公司赠送,用正己烷-丙酮(体积比50/50)混合溶剂重结晶3次。氩气,纯度为99.5﹪。实验用水为双重去离子水,电阻为16 MΩ。 1.2 等离子体诱导填孔接枝聚合装置 等离子体诱导接枝聚合装置如图1(在正文中必须有与图、表呼应的文字,且叙述应与图、表结果相符。图、表依出现的顺序编号)所示,它由真空系统、氩气供给系统、SY型射频功率源及SP-II型射频匹配器系统以及反应容器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SY型射频功率源和SP-II型射频匹配器由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提供,功率源的频率为13.56 MHz,最大输出功率为300 W。

图1 等离子体诱导接枝聚合装置

Fig.1 Plasma-induced pore-filling graft polymerization apparatus 图的下方须注出图序和图题。图题采用中英文对照,分图题、图注、图内文字均用英文,图注、图内文字首字母小写。 图宽一般不大于75mm。

流程图、设备图要合理、简洁,不列与正文无关的内容。注意流程图箭头走向。计算机框图要按规定画,如起始用、判断用◇等。 1.3 分析测试仪器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Spectrum one 型,美国P-E Com.;扫描电镜(SEM),JSM-5900LV型,日本电子公司;电子微量天平(精度为0.01 mg),Sartorius BP211D 型,瑞士;真空微滤器(φ60 mm),浙江(火炬)西斗门膜工业有限公司;低温恒温槽(DC-0506型),上海衡平仪器仪表厂。 1.4 PNIPAM接枝开关膜的制备

(1) 基材膜的洗净:PVDF多孔基材膜用乙醇洗净,干燥至恒量。(2) 单体溶液的冻结脱气:用氮气置换30 min后的去离子水配成一定浓度的NIPAM单体溶液。用液氮冻结,然后抽真空到1 Pa以下,再解冻;反复3~4次,直至真空计读数反弹不超过13 Pa。(3) 单体瓶内氩气置换:单体溶液抽真空,然后充入氩气,再抽真空,反复3~4次使单体瓶中形成氩气氛围,最后单体瓶内压力保持为10 Pa。(4) 等离子体引发:对基材瓶内进行氩气置换,反复3~4次,压力亦控制为10 Pa。启动射频功率源,对基材膜进行等离子体引发处理。(5) 接枝聚合:向基材瓶中导入NIPAM单体溶液,在30 ℃恒温水浴中进行接枝聚合反应。反应进行到设定时间后,导入氧气使反应停止。(6) 接枝膜的清洗:将接枝膜浸入双重去离子水,在30 ℃恒温水浴中进行振荡清洗24 h,每隔8 h更换一次去离子水。清洗后,膜在50 ℃下真空干燥至恒量。

PNIPAM在PVDF基材膜上的接枝情况用FT-IR和SEM进行表征。接枝量的大小用接枝率来表示,即PVDF多孔基材膜接枝PNIPAM开关前后的质量变化率,用下式计算

YWgW0W0100%

(1) 公式依出现的顺序编号。物理量注意用斜体。 1.5 PNIPAM接枝开关膜的温度感应性能实验

PNIPAM接枝开关膜的温度感应开关特性用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真空过滤时水通量(J)(物理量符号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前面应有其中文名词,后文重复出现时可直接用符号表示)的变化来进行表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真空过滤压差恒定为-90 kPa。由于PNIPAM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一般在32 ℃左右,所以将膜的环境温度变化范围设定为25~40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温敏型PNIPAM接枝开关膜的制备与表征

2.1.1 等离子体诱导填孔接枝聚合原理

等离子体(无论是惰性气体还是活性气体)只要与高分子材料短时间(数十秒到几分钟)接触就能有效地使高分子材料表面层中产生大量自由基。本实验所采用的是Ar气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基材膜为PVDF微孔膜。产生自由基的反应可表示为

Ar—→h+e+Ar++Ar+Ar*+…

(等离子体化)

-式中

h为等离子体辐射的紫外光,Ar*为激发态氩分子。等离子体的这些活性物种与PVDF膜孔表面(包括膜孔内表面)将会发生如下一些生成自由基的反应

RF—→R•+F•

(受紫外光的作用)

RF+Ar*—→RF*+Ar 或 R•+F•+Ar

(与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反应) 新产生的自由基可以继续参与各种反应,若导入各种官能团则可接枝生成表面功能层。在膜孔内表面上接枝的PNIPAM链将会起到温度感应开关的作用。

2.1.2

PNIPAM接枝膜的FT-IR表征

图2所示为聚偏氟乙烯膜接枝PNIPAM前后的红外光谱图,其中谱线a所示的是接枝前的基材膜,谱线b所示的是接枝PNIPAM后的膜。从图2中可见,同基材膜的IR谱线相比,接枝后的膜的IR谱线在1658.91 cm-1处新增有明显的酰胺Ⅰ特征峰(羰基吸收),在1548.60 cm-1处新增有酰胺Ⅱ特征峰(酰胺基中N—H及C—N吸收)。这充分证明PNIPAM已成功地接枝到PVDF膜上。

图2 聚偏氟乙烯膜接枝PNIPAM前后的红外光谱

Fig.2 IR spectra of PVDF membranes a—ungrafted;b—PNIPAM-grafted 坐标图一律采用封闭图,端线尽量取在刻度线上。

横、竖坐标必须垂直,坐标刻度线的疏密程度要相近,刻度线朝向图内,去掉无数字对应的刻度线,不用背景网格线。标度数字尽量圆整,过大或过小时可用指数表示,如10

2、10-2。 图注的各项间用分号,最后无标点。

2.1.3 具有不同接枝率的开关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通过改变射频电源放电功率、NIPAM单体浓度和接枝时间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接枝率的PNIPAM开关膜。表1所示为不同制备工况条件下制备出的一些PNIPAM开关膜代码及其相应的PNIPAM接枝率。从表1可以看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PNIPAM接枝率随着放电功率增加而增大。这是由于,放电功率越高,多孔基材膜孔表面因等离子体诱导而产生的自由基数量就会越多,于是在同样反应时间内接枝聚合到膜上的PNIPAM量就会越大。当放电功率相同时,单体溶液中NIPAM浓度增大或者是接枝反应时间延长均会使多孔膜上的PNIPAM接枝量增加。因为随着NIPAM单体浓度的增大以及反应时间的延长都将有更多的NIPAM单体分子扩散到膜孔表面参与接枝反应,从而使膜上的PNIPAM接枝量上升。

表1 PNIPAM开关膜代码及其相应的PNIPAM接枝率

Table 1 Code and relative grafting yield of some PNIPAM-g-PVDF gating membranes

Experimental parameter Membrane code P24 P5 P9 P12 P4 P3 P2 Argon plasma power/W

10 30 30 20 30 30 30

NIPAM concentration in monomer solution

/%(mass)

3 1 1 3 3 3 3

Grafting time/min 60 120 240 60 60 120 180

Grafting yield

/%

0.19 0.79 0.80 2.81 6.38 14.03 14.95 ① Plasma treatment time = 60 s. Note: Testing temperature is about 300 K. 表的上方须注出表序和表题。表题采用中英文对照,表注、表内文字均用英文。 表的结构应简洁,具有自明性,采用三线表。表头物理量对应数据应纵向可读。

表注分两种:一种是对全表的综合性注释,以不加括号的阿拉伯数字编号,数字前冠以“Note:”,注文回行时左边顶格,每注末加句号;另一种表注与表内某处文字或数字对应,这时表内文字或数字右上角加“①、②”字样,表注也以“①、②”引出注释文字。 表内物理量尽量用符号表示。物理量与单位间用斜线,两者不能并列时,斜线与单位一起排于物理量下方。

为了观察具有不同接枝率的PNIPAM开关膜的微观形态,将膜放入液氮中深冷,然后脆断制样,镀金,用扫描电镜观测断面。图3所示为具有不同接枝率的PNIPAM开关膜的断面SEM图。可以看出,3张SEM照片所示的膜结构有明显的区别。图3(a)为未接枝的PVDF微孔基材膜,可以明显看出膜表层以及较疏松的支撑层结构;图3(b)和图3(c)均为PNIPAM接枝后的PVDF膜,可以看出,包括支撑层在内的整个膜厚度范围内膜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比基材膜显得致密,这说明沿整个膜厚度方向都较均匀地接枝上了PNIPAM。比较图3(b)和图3(c)还可以看出,随着PNIPAM接枝率的增大,膜断面变得更加致密,也就是说膜孔隙会随接枝率的增大而变小。

(a) ungrafted PVDF membrane

(b) PNIPAM-g-PVDF membrane with grafting yield of 6.38%

(c) PNIPAM-g-PVDF membrane with grafting yield of 14.03%

图3 PNIPAM开关膜的断面SEM图

Fig.3 SEM micrographs of cross-sections of PVDF membranes 分图用(a)、(b)等区分,分图题置于各分图下方。

照片图必须清晰,层次分明,放大倍数(或比例尺)应清晰易辨。 2.2 具有不同接枝率的PNIPAM开关膜的水通量的温度感应特性

在25~40 ℃范围内具有不同接枝率的开关膜在真空过滤时的水通量对温度的感应特性如图4所示。从图4中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未接枝的基材膜的水通量随温度的升高略有上升。这是由于水的黏度会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从而导致过滤阻力有所减小、水通量略微增大。而在接枝PNIPAM后,接枝率适中的膜(如P

24、P

9、P5和P12)的水通量在32 ℃附近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这是由于PNIPAM的LCST约为32℃,当环境温度TLCST时,膜孔内接枝的PNIPAM分子链则处于收缩构象,使得膜孔变大或开启,于是水通量变大。也就是说,膜孔内接枝的PNIPAM分子链可以起到智能化温度感应开关的作用。由于PNIPAM接枝分子链长度以及分子链随温度改变构象的感应时间均随接枝率不同而不同,所以具有不同接枝率的开关膜对温度的感应特性也不同。但是,如果接枝率太高(如P

2、P3和P4),则不论是在25 ℃还是在40 ℃时水通量都趋近于0。说明这时膜孔已被接枝的PNIPAM堵住,即使在PNIPAM分子链处于收缩构象时膜孔也不能再开启,在此状态下已经起不到开关膜的作用。

图4 具有不同接枝率的开关膜在真空过滤时的水通量对温度的感应特性 Fig.4 Thermo-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flux of PNIPAM-g-PVDF membranes

with different grafting yields (P0: ungrafted PVDF membrane; P24,P9,P5,P12,P2,P3 and P4 are those membranes listed in Table 1) 图内的空间较大时可将图注列在图内空白处。 坐标物理量尽量用符号表示,物理量与单位间用斜线。 2.3 接枝率对PNIPAM接枝膜的温度感应开关特性的影响

接枝率对PNIPAM接枝膜的温度感应开关特性的影响如图5所示,其中图5(b)中的R为膜的温度感应开关系数(或称响应系数),定义如下

RJ40

(2) J25如果膜在两个温度下的水通量均为零,则定义膜的响应系数R为1,即认为膜没有温度响应性。

图5表明,随着PNIPAM接枝率的增加,25 ℃和40 ℃时膜的水通量都有所减小;当接枝率大于等于6.38%时,25 ℃和40 ℃时的水通量都减至零。接枝率小于等于2.81%时,温度感应开关系数随接枝率增加而增加;而对于接枝率大于等于6.38%的膜,开关系数趋近于1,此时膜不具备温度感应开关特性。可以看出,只有当接枝率小于6.38%时,膜孔内接枝的PNIPAM分子链才能起到温度感应器和水通量调节阀的作用;而当接枝率大于等于6.38%时,由于膜孔内接枝的PNIPAM分子链太长以及接枝的密度太大,使得PNIPAM链失去了温度感应器和水通量调节阀的作用。对环境感应型开关膜而言,一般都希望膜的环境感应开关系数越大越好。所以在制备开关膜的时候一定要把接枝率控制在适当的范围,才能获得预期的智能化开关性能。

图5 接枝率对PNIPAM接枝膜的温度感应开关特性的影响

Fig.5 Effect of grafting yield on thermo-responsive 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NIPAM-g-PVDF membranes

2.4 接枝率对PNIPAM接枝多孔膜的膜孔开关行为的影响

多孔膜的过滤通量可用Hagen-Poiseuille方程来描述

nπd4p

(3) J128l对于PNIPAM接枝的多孔膜,由于膜孔内表面上接枝层的存在,膜孔直径比未接枝时变小。由式(3)知,过滤速率与孔径的4次方成正比。所以,膜孔内表面接枝的PNIPAM层随温度变化而引起的PNIPAM分子链伸展-收缩构象变化将会极大地影响膜的过滤通量。由式(3)知,PNIPAM接枝膜在温度T和25 ℃时的有效膜孔径dg, T和dg, 25的比值(定义为温度感应孔径变化倍数)可表示为

Nd,T/25dg,Tdg,25JTTJ25251/

4(4) PNIPAM接枝多孔PVDF膜P12的温度感应孔径变化倍数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正如前面指出的那样,由于接枝的PNIPAM分子链构象的改变,使得开关膜的孔径在PNIPAM的LCST(32 ℃附近)发生显著改变。开关膜的孔径大小突变发生在31~37 ℃温度范围内;而在温度小于等于31 ℃或大于等于37 ℃的情况下,膜孔径几乎保持不变,这是因为PNIPAM分子链构象在这两种温度条件下均呈现稳定状态。

图6 PNIPAM接枝多孔PVDF膜P12的温度感应孔径变化倍数

Fig.6 Thermo-responsive change of pore size of PNIPAM-g-PVDF membrane (No. P12 in Table 1)

为了定量描述接枝率对PNIPAM接枝多孔膜的膜孔开关行为的影响,特定义PNIPAM接枝膜在温度40 ℃和25 ℃时的有效膜孔径dg, 40和dg, 25的比值为膜孔径感温变化倍数

Nd,40/25dg,40dg,2

5(5) 接枝率对膜孔径感温变化倍数的影响如图7所示。显然,接枝率不同的开关膜膜孔径感温变化倍数明显不同。接枝率很小时,接枝的PNIPAM分子链很短,由于构象变化引起的孔径变化倍数很小;随着接枝率的增大,接枝的PNIPAM分子链长度增大,由于其构象变化而引起的孔径变化率也增加;但如果接枝率增加太多时,接枝的PNIPAM分子链太长,其构象变化已不能引起膜孔径变化(这时膜孔已被接枝的PNIPAM堵塞了)。比较图5(b)和图7可以看出,膜的温度感应开关系数和膜孔径感温变化倍数随接枝率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是一样的,这也说明了PNIPAM接枝开关膜随温度改变而引起的水通量变化和膜孔径变化之间具有一致性。综上所述,如果要依靠膜孔的开关行为来实现较满意的温度感应型过滤性能,就必须严格控制开关膜的制备过程参数,使其具备适当的接枝率。

图7 接枝率对膜孔径感温变化倍数的影响 Fig.7 Effect of grafting yield on gating factor of pore size

3 结

(1)FT-IR图谱分析、SEM观测和过滤性能实验结果都表明PNIPAM能被均匀接枝在PVDF膜孔上。

(2)射频放电功率增加、单体溶液中NIPAM浓度增大或者接枝反应时间延长,均会使多孔膜上的PNIPAM接枝率增加。

(3)接枝率适中(0.19%~2.81%)的PNIPAM接枝多孔膜,温度感应孔径变化倍数和水通量在32℃附近发生较显著的变化,膜孔内接枝的PNIPAM分子链可以起到智能化温度感应开关的作用。

(4)开关膜的接枝率对其温度感应开关特性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接枝率在小于等于2.81%时,温度感应开关系数和膜孔径感温变化倍数均随接枝率增加而增加;而对于接枝率大于等于6.38%的膜,开关系数和膜孔径感温变化倍数始终趋近于1,此时膜不具备温度感应开关特性。

(5)在设计和制备环境感应型智能化开关膜时,一定要将接枝率控制在适当的范围,才能获得预期的开关膜效果。

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同一字母先排大写后排小写;希腊文接英文后排,也按字母顺序排列。 符号与说明间用二字线,说明文字与单位间用逗号。

一个符号只代表一个物理含义,一个物理量只用一个符号表示。符号尽量简化,最好以单字母表示。 物理量符号采用国家标准中的规定,如压力用p、温度用T,均用斜体。矢量、张量、矩阵用黑斜体。

下角一般用小写正体,只有下列情况除外:(1)表示数、变量用小写斜体,如Si,i=1,2,…,i用斜体;(2)保留原物理含义,如比定压热容cp中的p为小写斜体;(3)液体l为区别数字1,用斜体l。

dg, T,dg, 25,dg, 40

J

JT,J25,J40

Nd,T/25 Nd,40/25

p W0,Wg

Y η ηT,η25 下角标

g 0 —— —— —— —— —— —— —— —— —— ——

—— ——

分别为接枝PNIPAM后的膜在温度T、

25、40℃时的有效膜孔径,m 膜滤通量,ml·cm-2·min-1

分别为环境温度为T、

25、40℃时实测的膜的水通量,ml·cm-2·min-1 PNIPAM接枝膜的温度感应孔径变化倍数(T和25℃时的有效膜孔径的比值) PNIPAM接枝膜孔径感温变化倍数(40℃和25℃时的有效膜孔径的比值) 膜过滤压力差,Pa

分别为接枝前、后膜的质量,g PNIPAM在基材膜上的接枝率,% 渗透液的黏度,Pa·s

分别为温度为T、25℃时渗透液的黏度,Pa·s

接枝后 接枝前

References 参考文献以在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序号加方括号。 内部资料和非出版物不能引用。

参考文献全部采用英文著录,文献作者应全部列出,具体格式参见“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参考文献数量最好不少于15篇。

[1] Chu Liangyin, Park S H, Yamaguchi T, Nakao S. Preparation of micron-sized monodispersed thermoresponsive core-shell microcapsules. Langmuir, 2002, 18: 1856 [2] Liu Hongyan(刘红研), Sha Feng (沙峰), Zhu Jianhua(朱建华). Intensifying distillation of crude oil by using different additives. Journal of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China) (化工学报), 2002, 53(8): 865-870 [3] Choi Y J, Yamaguchi T, Nakao S. A novel separation system using porous thermosensitive membranes. Ind. Eng. Chem. Res., 2000, 39: 2491 [4] Chen G P, Ito Y, Imanishi Y. Regulation of growth and adhesion of cultured cells by insulin conjugated with thermoresponsive polymers. Biotech. & Bioeng., 1997, 53: 339 [5] Shi Jun(时均), Yuan Quan (袁权), Gao Congjie(高从堦). Handbook of Membrane Technology (膜技术手册).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1: 807 [6] Iwata H, Oodate M, Uyama Y, Amemiya H, Ikada Y. Preparation of temperature-sensitive membranes by grafting polymerization onto a porous membrane. J. Membrane Sci., 1991, 55: 119 [7] Okahata Y, Noguchi H, Seki T. Thermoselective permeation from a polymer-grafted capsule membrane. Macromolecules, 1986, 19: 493 [8] Chu Liangyin, Park S H, Yamaguchi T, Nakao S. Preparation of thermo-responsive core-shell microcapsule with a porous membrane and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 gates. J. Membrane Sci., 2001, 192: 27 [9] Peng T, Cheng Y L. Temperature-responsive permeability of porous PNIPAAm-g-PE membranes. J. Appl. Polym. Sci., 1998, 70: 2133 [10] Ito Y, Ochiai Y, Park Y S, Imanishi Y. pH-sensitive gating by conformational change of a polypeptide brush grafted onto a porous polymer membrane. J. Am. Chem. Soc., 1997, 119: 1619 [11] Ito Y, Park Y S, Imanishi Y. Visualization of critical pH-controlled gating of a porous membrane grafted with polyelectrolyte brushes. J. Am. Chem. Soc., 1997, 119: 2739 [12] Chung D J, Ito Y, Imanishi Y. Preparation of porous membranes grafted with poly(spiropyran-containing methacrylate) and photo control of permeability. J. Appl. Polym. Sci., 1994, 51: 2027

上一篇:升学宴学子答谢词下一篇:所需提供资料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