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日记

2022-07-22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日记

小学生日记:数学日记四则

1月20日星期三多云错中求解

四年级的举一反三中,有一种题型是错中求解。我来举个例子:王辰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71错写成117,结果商比原来少2,但余数正好相同。正确的除数和余数各是多少?

这道题其实很简单:171错写成117,而商比原来少2,所以171-117的差=除数×2。这下除数求出来了,就简单了。题目说余数相同,那么我用求出的除数分别去除错误的被除数和正确的被除数,如果余数相同,且两商的差是2,题就做对了。列式:(171-117)÷2=27;171÷27=69;117÷27=49;6-4=2。这下余数相同了,两商的差也是2,答:正确的除数是27,余数是9。

错中求解真好玩!

1月27日星期三多云

七巧板

这天,我在做一道题:先用三块七巧板拼一个直角梯形,再用四块七巧板拼一个等腰梯形。直角梯形我是拼出来了,可等腰梯形我怎么拼都拼不出来。我叫来爸爸,他来和我一起拼,可还是没拼出来。我把七巧板拼成正方形放进盒子的时候,恍然大悟!啊!原来这个等腰梯形就在盒子里的那一排,而我和爸爸却没有发现,真是笨啊!

2月1日星期一晴

错中求解

今天,又有一道错中求解的题:小红做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0错写成6,把十位上的9错写成6,这样算的差是200,正确的差是多少?这道题应该这么做:被减数个位上0错写成6,就说明少减了6;十位上的9错写成6,就说明多减了30;列式:200+6-30=176。答:正确的差是176。

只要根据已知条件来一步一步推理,就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就像玩推理游戏一样有趣!

2月4日星期四多云

优惠活动

寒假里,数学老师布置了30道趣味题的作业,其中有一题是这样的:某商店搞优惠活动,1包味精7元,2包13元,3包17元,问4包多少钱?8包呢?

一开始,我是这么想的:2包减1包也就是13-7=6,17-7=10,10-6=4,6-4=2,17+2=19,也就是4包19元,但我发现这个方法行不通,接下来5包8包的就就没法减了。那还有什么办法呢?我苦思冥想,还是想不出来。没办法,只好上电脑查了。

一查,原来是这么个道理:1包7元,2包13元=14-1;3包17=21-2×2;继续推算下去,4包=28-3×2=22元;那么8包就是56-7×2=42元。终于解出来了,原来是这么个道理呀!

以后我还是要多多努力呀!

第二篇:小学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四则混合运算

在学校里,我们刚刚学习了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前几天那些加减乘除符号把我搞得晕头转向,可是今天在一次游戏中它却帮了我的大忙。放学后我迅速的写完了作业,开开心心的拿起桌子上的扑克牌,蹦蹦跳跳的推开门,下楼去找小朋友们玩耍,当我们玩得正开心时,突然有一个小朋友说:我们每人拿四张扑克牌,加、减、乘、除、小括号,看谁先算出24谁就赢。天呐这么难,我不禁叹息道。

游戏开始了,我一把接过我的四张牌,啊!这怎么算呀

2、

6、

12、1,我仔细的看这四个数,要想算出24我可以先把24分解,如果分解成12跟12这里正好有一个12,2乘6也是12吗?我拍案而起。我会算了!我会算了!还在那里冥思苦想的伙伴们,腾的一下跳了起来,疑惑的看着我,你会算了?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围着桌子又蹦又跳,你看2乘6加上12的和再去除以1不就是24吗?你真是运算小能手,旁边的一个伙伴称赞道。听了这话,我心花怒放。

啊!数学真是无处不在呀。

第三篇:分数小学数学日记

带分数、带分数、分数和小数一些小数可以等于一些真分数或假分数,假分数又可以等于带分数或整数,也就是小数=假分数=带分数(整数),或小数=真分数,举些例子来说说:(1)0.75=

753=75%=100

4把小数化成分数很容易,只要

整数部分是0,再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扩大多少倍,那倍数就是分母,小数扩大成的整数就是分子。变成了这么大的分数后,只要再看看它能不能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数分大小不变,这个小数就变成了分数了。(2)

14=14÷20=0.720

分数化小数也不难,只要用

分数的分子去除以分母(不管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就可以得到小数了,得到的小数就是你要化的小数了。这里又有一个新知识,就是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母相当于除数。(3)8.96=8

96÷424=8100÷425

这个小数跟上面的不同了一

点它有整数。看起来不好化分,其实很好化分。整数不用化分,只用化分小数,小数化分完后再加上整数,就化分好了,化分出来的是一个带分数。在一个除法算式里,当被除数不能被除数除尽时商就可以用分数表示,就是分子=被除数,分数线=除号,分母=除数。

第四篇:小学数学的日记

范文一昨天傍晚,我和姥姥去买西瓜,这次我的任务是自己跟瓜农讨价还价,买到好吃的西瓜。

小区门口有一排卖瓜的摊子。我先来到第一家瓜摊前,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独立买西瓜,我轻轻地问她:“西瓜多少钱?”“7毛。”我心想:西瓜怎么这么便宜呀?!我就说:“1元钱我买两个,行不行?”瓜农笑了:“一个都要

五、六块钱呢,你一块钱就想买两个?7毛是一斤呐。”“哦。”我觉得特别不好意思。突然,我发现前面有一个瓜摊卖的是黄瓤西瓜,是我最喜欢吃的。“哈哈,这下帮我解围了!”我立刻拉着姥姥:“姥姥,我们去买黄西瓜吧。”然后,我飞快地跑过去。

这回,我有点经验了,我知道瓜农说的7毛钱是什么意思了!我立刻要去和他讨价还价。可姥姥说我不会,她就去买了两个西瓜,可也只便宜了5毛,也就是6毛5分一斤。

把西瓜送回家后,我还是不甘心,又自己去了另一个瓜摊。这次,我成功地谈好了价钱,我的成绩可比姥姥的好多了:原来也是7毛一斤,我砍到6毛5分一斤,挑了一个西瓜,一共是9斤,也就是9x0。65=5。85(元),我又顺利地谈到5。5元,成交。

这次买瓜收获可不小啊!

范文二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书上见到了这样不可思议的数据:“一张厚度为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之后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呢?”

这个数据无论怎么听都觉得太“荒唐”了一点。毕竟是一张薄薄的纸,通过对折真能超过珠穆朗玛峰吗?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只有通过计算,这一切的谜底才能揭晓。

随即,我便把0.01厘米连续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厘米。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13米转化为884813厘米,通过比较,很明显能够看出对折30次之后的纸张的厚度的确胜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而且还是后者的10多倍。

其实,像这样的惊人的数据在平常的生活中处处存数学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范文三

今天,我跟着妈妈去菜场买菜。妈妈说:“今天要考考你,会不会自己去买样你喜欢吃的菜。”妈妈给了我20元钱,要看看我的表现。“保证完成任务。”我自信地说。于是,我边走边看,来到蔬菜区。这时,我看到一个阿姨在卖白白嫩嫩的新鲜蘑菇。我想:家里还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汤吃。于是,我问卖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钱一斤?”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朋友,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买几斤呀?”“阿姨,我只要买半斤。”我想:7除2等于3.5元,20减3.5等于16.5元。想着想着,我便一张20元钱的纸钞了给阿姨,并提示她还要找我16.5元。我又来到肉类区,看到一个叔叔在卖肉,便问:“叔叔,条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那我买一斤。”我又想:16.5减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递给了那个叔叔。

当我从菜场出来,妈妈看到我手中既有荤又有素和6.5元时,笑着对我说:“学会买菜了!”

通过这次考验,我感到我们的生活中躲藏着许多数学奥秘,学会数学的本领真的很重要。而且,我们应该不骄傲,要努力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数学本领,才能够学以致用,解决身边的问题。

第五篇:小学教学反思日记

教师的教学是不是有更大的效果,是不是能全面的促进学生智力、创造力等方方面面的良性发展,其中教师的反思工作特别重要 。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也在不停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我的教学设计是不是适合学生,反思学生的课堂表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只是感觉都是比较肤浅。有幸参加国培学习,聆听教育专家讲座,进行一系列学习,视野开阔了,对教师的教学反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在就几个语文教学问题试着浅谈 。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把自己的教师架子放下来,在课堂中营造更加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感知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注意采用商讨的语气,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让学生感觉轻松、活泼、愉快,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我们的民族小学》这一课时,先用一些当地的民族语言与学生沟通,说一说我们的民族语言、我们的一些民族生活习惯,在满怀欢乐的气氛中,教师话题转入学习正题:在云贵一带有一所民族小学,他们的校园环境多么优美,他们的民族服装多么亮丽,他们的学习多么认真,让我们随着课文去感受吧。这样学习有了兴趣,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在兴趣中阅读、探讨,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榕树、木棉树、桃李芬芳的春景,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同学们我们的家乡崇左市龙州县山山水水是多么美丽啊!不管春夏秋冬景色都别样美,物产也是如此的丰富。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书面语言的学习重在积累。作为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学习书本中积累优美词句,结合自己的亲身观察,用上从书本上学到的好词好句,把向别人学到的语言通过使用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这是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功。学以致用很重要。

3、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

我力求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三、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意识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一直在探讨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要在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有学生的有效参与,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能不能让学生参与课题,关键是有教师的问题必须是能不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必须是有效的提问 。学生没有问题,教师就有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不积极理睬,教师有问题;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有问题。有效的问题: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位置,用适宜的方式提出。读应是语文教学的主干,想象,思维,技能,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是附着在这一主干上的,是融合于其中的。课堂是要放手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

上一篇:学习思想心得体会下一篇:小学社团活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