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临海市林业病虫害防治策略探讨

2022-09-11

病虫害严重威胁着临海市林业的健康发展, 给国家及林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病虫害一旦大面积暴发, 虽然可以治理, 但仍会造成大量损失。只有重视预防, 才能减少损失。针对临海市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现实, 我们提出以下优化防治措施。

1 加才强检疫, 动态监测

森林植物检疫是有效的预防性措施, 也是严肃的行政执法工作。应该严把种苗及木质材料质量关, 对引进的种苗及木质材料要进行严格检疫, 加大产地检疫力度。我们要重点监测当地的主要常发性和次期性病虫害, 为此, 要针对不同林种或林分类型、受害等级, 设立固定样地, 密切监测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动态。特别是要加强疫区外围和供电线路沿线的松材线虫病监测。调查方法以害虫信息素诱集和人工地面调查为主。

2 群防群治, 冬季防治

首要的是提高认识, 群防群治。对危险性病虫害的防治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加大宣传力度,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方针, 提高群众基础安全意识, 确保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科学化、标准化、法制化。林防工作的方针就是以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防是第一位的、治是第二位的。要根据林种或林分类型、病情调查结果和受害等级, 针对主要次期性病虫害, 分类施策, 总结以往行之有效的措施, 制定相应预防和控制的实施方案, 并认真实施。分析和评估全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趋势, 制定相应的防治预案并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全年防治对策及早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 林木病虫害防治必须发动和依靠林农在平时进行联防联治, 切实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 积极推导以营林为基础的群防群治工作。我们认为搞好冬季防治, 减少越冬病虫数量, 是防治病虫害的治本措施。因为当年林木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如何, 主要取决于前一年病虫的越冬情况, 林木病虫害越冬数量多, 基数大, 当年林木病虫害就要大发生, 对林木生长造成严重危害;反之, 越冬基数小, 就有可能发生量小。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1) 清除病株残体和枯枝落叶, 彻底消灭越冬病虫。对于在病株和枯枝落叶上越冬的病虫, 在下雪前组织群众清除树下枯枝落叶, 病株残体和树下杂草, 集中于林、园外或林阿空地上烧毁、漏埋。伐除林间的枯立木, 以消灭越冬病虫。 (2) 深翻和处理土壤, 破坏病虫越冬场所。对于在树下土壤和肥料中越冬的病虫, 可采取深翻树下土壤, 破坏病虫越冬场所, 在土壤中撒放毒土, 进行土壤处理防治。毒土的配制方法简单介绍几种: (1) 在越冬幼虫出土初盛期, 用25%对硫磷微胶囊剂, 每亩用药0.5公斤 (有效成分125克) , 对土50~70公斤, 制成毒土, 可杀灭越冬幼虫和蛹: (2) 用5%大风雷颗粒剂每亩1.5~2公斤 (有效成分75~l00克) 加细砂土2公斤, 混拌均匀撒施, 可杀死多种地下害虫; (3) 用2.5%的敌百虫粉和1.5%的甲基1605混合粉每亩3~3.5公斤, 加土50公斤, 制成毒土, 也可杀死多种地下害虫。还可以采取树干涂白, 杀死越冬病虫;刮治林木病斑, 根除越冬病菌等有力的防治措施。

3 依靠科技, 提高实效

危险性病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生物种群, 特别是国外传入者未知、可变因素多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才能探索新的防治方法和途径。因此, 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研究,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现状, 及时进行调查研究, 掌握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 分析发生趋势。另一方面是提高测报水平, 通过监测和调查, 掌握疫情动态, 做好疫情防范, 一旦发现疫情, 立即实行封锁扑灭。同时, 定期发布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报, 为有效防控林业有害生物提供科学依据。

3.1 根际埋药法

危害果树林木的螨类、蚜虫等害虫, 发生代数多, 世代重叠。仅用单纯的几次药剂喷洒不仅难以防治, 而且伤害天敌。较为理想的方法是在果树林木春芽萌动, 蚜虫、螨类害虫大量发生前, 或在秋季蚜虫、螨类等害虫猖獗期, 进行埋药治虫。具体做法是先在距树冠滴水线0.5~1米的外围挖穴 (或沟) , 然后埋入3%的吠喃丹。1~3年生的果树林木每株埋药30~50克;4~6年生埋药70~100克;7年生以上的埋药120~150克, 可明显控制叶部害虫, 尤其对防治蚜虫类的害虫有特效, 且药效期可持续40~50天。据试验, 此法防治红蜘蛛, 效果可达80%左右, 防治柑桔、杨白潜叶蛾, 效果达80%~85%。防治蚜虫, 效果达100%。用25%的锌硫磷微胶囊埋入苗圃、果树林木根部, 可有效地控制蛴螨的危害, 对金龟子三龄幼虫的杀伤能力达83%以上。

3.2 树干涂药法

在果树林木树干的1~1.5米高处或大主技上环状刮去表皮, 使枝干露出韧皮部, 宽度5~10厘米, 并用利刀在刮后裸露处从上向下纵割数刀, 深度稍达木质部。然后将所配药剂用毛刷全面涂刷刮皮部位。涂药量以少量药液往下流为度, 并立即用薄膜包裹施药部位, 并在涂药环外侧将其绑紧。此法在表皮较为粗厚的成年果树林木上应用较为适宜, 省工省时, 效果十分明显。一般防治食叶害虫效果可达90%左右, 防治蚧壳虫和蚜虫效果也比较好。药剂可用40%的氧化乐果或50%久效磷, 浓度是:在低温期用氧化乐果5倍液, 久效磷10倍液;高温期用氧化乐果10倍液, 久效磷10~20倍液。

3.3 爆炸灭虫法

天牛类害虫, 隐蔽性较强, 一般较难防治, 如用爆炸法消灭天牛, 则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先取出天牛蛀洞内的木屑, 然后将1605混合粉或乐果、敌敌畏等农药放入洞口, 最后用一根10厘米左右的导火线, 其一头用小子弹壳塞紧, 另一头点燃火源, 利用导火线的冲力, 把农药冲入洞内, 并立即用泥塞紧洞口, 使天牛幼虫闷 (毒) 死在洞内。此法杀虫效果100%。

3.4 树干注药法

此法最适用于不便喷药的高大果树林木树、风景树、城市园林绿化树和庭院“四旁”树等等。具体方法是:在距地面20厘米的树干上, 四周打孔3~5个, 孔径0.5~0.8厘米, 深达木质部2~3厘米, 孔口向下倾斜45度左右。然后用滴管徐徐滴入适量内吸性药液。注药后用包有薄膜的木楔钉紧, 再用泥封闭孔口。适宜注药治虫较好的药剂有:25%杀虫双水剂, 每株滴原液3毫升, 持效期为2个月;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久效磷, 每株用原液2毫升, 持效期约30天;90%.磷胺原油, 每株用原液2毫升, 持效期10天左右。如在夏季高温下施药, 注药浓度可用3~5倍液。一般注药3~4天后, 害虫便大量死亡;5~6天后, 即可将害虫全部毒死。对防治果树蚧壳虫 (如桃、李上的桑白蚧, 桃球蚧、柑桔矢尖蚧、红蜡蚧、吹棉蚧、褐圆蚧、梨圆蚧等等) 及果树蚜虫、红蜘蛛等效果十分明显。对危害杨树、樟树, 泡洞、柏树、榕树、棕榈、金钱松等多种害虫的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

3.5 毒气杀虫法

此法亦是专门用来对付难于彻底防治的钻蛀性天牛类害虫的一种方法。用削尖的木条或竹片在削尖处蘸上磷化锌胶液后阴干, 再蘸上草酸胶液, 晾干后将竹尖插入虫蛀孔内, 竹尖上的磷化锌和草酸胶液遇湿溶解, 并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剧毒的磷化氢气体, 将害虫杀死。此法杀虫效果达100%。

3.6 药笔触杀法

此法是选用一种粘合剂与农药混合后, 涂粘在果树林木枝干上, 使药剂通过害虫足部的敏感区进入害虫体内, 将害虫杀死。制作方法是:将杀灭菊酯、溴氰菊酯或甲氰菊酯等药剂原液及滑石粉、蓖麻油、石膏粉等, 按1∶1∶20∶4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药笔。在害虫爬经部位划直径1厘米左右的药圈, 在间隔10厘米处再划一个宽度相同的药圈即可。如防止下树到土中化蛹或越冬的害虫, 可在分枝下部的主干上划5厘米宽的药圈, 就可达到阻、杀害虫的目的。此法杀虫效果可达99%左右。

4 加大投入, 工程治理

坚持“谁经营, 谁防治”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基本责任制, 实行以地方投入为主, 国家补助为辅, 群众投工投劳的投入原则, 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投入机制。政府应该设立预测预报和森林植物检疫专项基金。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危险性病虫害防治已成为我市森防工作目前的主要矛盾, 政府应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危险性病虫防治工程, 将病虫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允许的最低密度, 维护生态平衡。

总之, 我们要落实防治措施, 实现科学防控。坚持以生物防治措施为主, 并采取与其他多项防治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实现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灾, 确保生态安全, 促进临海市林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林业病虫害防治是临海市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保护森林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临海市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现实从加强检疫, 动态监测;群防群治, 冬季防治;依靠科技, 提高实效;加大投入, 工程治理等方面探讨了优化临海市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有关对策。

关键词:林业防治,病虫害,策略措施

参考文献

[1] 卢荣.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及防治措施[J].中国林业, 2008 (1) .

[2] 娄文利, 刘淑杰, 吴华丽.防治病虫害的林业防治法介绍[J].林业勘查设计, 2002 (4) .

[3] 胡映泉.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与对策[J].山西科技, 2006 (2) .

[4] 孙岚.浅谈杨树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 (7) .

上一篇:糖尿病眼底出血玻璃体切除手术术后护理下一篇:关于对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