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薛法根老师课有感

2022-08-27

第一篇:听薛法根老师课有感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水》有感

两天的厦门之行匆匆结束,留下的种种思考却时刻冲入我的大脑。常听到一句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为了积累这一次的回响,我想我必须把这几天念念不忘的记下来。

1.重视课前的几分钟。

我们都知道课前几分钟很重要,重要不在于精彩的导入,而是专注力的培养。薛老师的课一贯是这样的风格——直接导入,专心阅读。学生能在这样的环境下静下心来,进入学习的状态。接着就是听写,薛老师十分强调课前的听写,仔细分析一下就知道这个听写很巧妙。第一,能检查预习的效果;第二,强调了课文的重点词语;第三,与后面的教学设计紧紧相接,环环相扣。

2.找到一个点,拉出一条线,连成一大片。 名家大师的课总是这样,从最平常的地方入手,上出不平凡的效果。薛老师的课仅从几组词语入手,展开来讲,又不忘总结,短短时间,就掌握了缺水的词语、对水的态度以及词序不同效果不同几个知识点,清楚明白。接下来的整堂课就围绕缺水的两点来说——“苦”和“难”,连点成片、连线成篇,整堂课思路清晰,重难点自然也就解决了。

3.深入悟情,重视语用和文本秘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由于《水》讲的是作者小时候生活环境比较缺水,而厦门城里的孩子都没有这种经历,故而有些问题的回答完全偏离了方向,都是“生活很苦、很累”。薛老师也不着急,他开玩笑地说:“村里的人都这样觉得吗?那他们还活着干嘛呢?换个方向理解”。巧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了正确的地方,并让学生体会到读书要入情入境,我想教师的心态也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心态。

除此之外,薛老师十分重视课堂上的语用和文本秘妙,我仔细算了算,一堂课下来:场景描写、想象补白、概括、写具体、长句变短句、反衬……如此之多,我想正如薛老师自己说的,教课文就是教作文。如果我们的学生养成这样的赏析习惯,那写作文也不再成为难题了……

我想,这两天能外出学习是值得庆幸的。看到的,记在眼里;学到的,记在心里;听到的,藏在记忆力;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第二篇:《千课万人》——薛法根老师

可爱、可亲、可敬的薛老师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鹤琰

今晨步入会场时,远远地就望到薛法根老师瘦长的身影、和蔼的面容。他正微笑着配合来自五湖四海的粉丝们合影留念,薛老师的亲和力,让他显得格外的可爱、可亲。而接下来的学术报告,让这两个词的后面加上了一个——可敬。

为了激励一线语文教师将写作视为自己生活和写作的一部分。薛老师开场就透露了一个小秘密:他们同学聚会时,他的同学总是质疑他,语文成绩这么差,还评上语文特级教师?门前流水尚能西,即使以前我们未重视过写作,未经过小马过河试水的过程,也可以从今天开始,让写作走进自己的生活。

薛老师一针见血地总结的写作教学的三个简单套路,差不多概括了现今小学语文教师写作教学的现状。读一篇范文,同学分享好在哪里,模仿吧;做一个游戏,搞一个活动,现在你有素材了,去写吧;如何让文章生动具体,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还有修辞手法,去用吧。作文教学千篇一律地在搞这些东西,没有任何知识点深入的教学,往往是徒劳无功的。

对此,薛老师提出了写作教学的三个策略。

从动机走向目的。与其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不如去寻找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写作需求,好像是商业公司寻找他们的潜在客户的需求一样,找到了,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学习写作,让学生能够将作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比如毕业班的孩子会对老师和学生有许多不舍之情,学写临别信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应用。写作教学除了要解决无目的的难题外就是要为学生寻求读者对象,他们可以是同班同学、可以是亲朋好友。人在交流中才能感到自己言语的价值,写作教学离不开读者的存在。

从观察走向体察。薛老师提到了三种观察,其中的文学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去观看,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提察。看到一个人物外貌背后他的人生经历、阅历;看到一个事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等等。如何让学生能够用心去体察自己的内心呢,薛老师讲到两个重要的词语:停顿、分解——让时间停顿、让动作分解。在这次活动中,我有幸咨询了李白坚老师一个问题,做了游戏了、搞了活动了,可孩子们还是写流水账,不会生动具体得抓住重要环节怎么办。李老师传授了我一个方法,就是在游戏的关键时刻让同学们停下来,不许动,互相观察彼此的动作、表情等,这才是真正的动作分解,并且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记录自己的内心体验。薛老师还提到一个让学生体察自己内心想法的训练途径,就是每日放学前写反省日记:我今天收获最多的课是什么?收获最少的课是什么?我······这种持续的反思、自省训练会潜移默化地提高着学生们用心看世界的能力。

从阅读走向写作。朱光潜在《谈文学》中提到过,低俗的读者关注的更多的是故事的情节。所以,多读未必写得好。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里的经典文章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讲话、仿写、补写、角色转化等方法去练习。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薛老师从一线教师的实际出发,不大谈理论知识,而是以一种通俗易学的语言为我们的写作教学提供了方式方法。我想,在座的每一位专家、教师都和我一样,期待再次与薛老师的相聚。

第三篇:观苏老师课有感

数学探究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主动探究,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猜想、讨论、说理、归纳、应用”等手段,让学生主动探究数量概念、法则、性质和定理等,展示自己的想法,勇于创新,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更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探究教学策略就是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倡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教学策略。

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一个改革目标,数学新课程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此,新课程大大加强了探究性学习的比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构建课堂探究活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苏老师关于本课的设计,以画平行线开始探索活动,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课前预习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再抽查学生上台演示讨论结果,再引导学生对演示结果进行评价;在活动一完成后,苏老师又引导学生利用活动一结果,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在学生理解后,有及时进行练习巩固,进而达到本科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苏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我刚教了一年初一数学,去年我讲这节课时,并没有进行探索研究,而是直接让学生把结论背了下来,就直接利用三种角的关系来证明两直线平行。但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大多数学生会背不会用。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探究活动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为此,教师首先要承认并保护每个学生特定的权利,把探索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时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的探究潜能。苏老师在学生探索研究时,不时的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积极体验,并让学生畅所欲言,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而我在授课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有时和颜悦色,有时就会大声呵斥,以致于我上课时,大部分学生胆战心惊,沉默寡言,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探究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强调研究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因而“探究教学”又称为“探究学习”;同时,探究教学又强调教师的指导、启迪作用,所以,“探究教学”又称为“引探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引”的功能、学生“探”的特征,体现是比较明显的。

我们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而且要让学生有更多参与探索的机会和成功的情感体验。我想,只要我们相信学生,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索的条件,创设自主探索的情境,给予自主参与的机会,并及时地发现他们创新的火花,这种潜能就会被开发出来,从而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

第四篇:听林丽老师课有感

林丽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生动活泼的优质小学英语课,符合新课标对小学英语的要求,听后感受颇多,结合自己的听课情况从以下几点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1.课的开始,师生问候及教师学生姓名的询问Do I know your English names? 接着用歌谣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由此自然地展开本课的话题,使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进入比较真实的交际场景,学习积极性被带动。学生在回答的同时不但巩固了旧知识,同时也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接着老师围绕歌谣,继续进行交流,从歌谣中学生总结出老师的姓名、爱好、职业等信息对重点单词进行教授,练习句型:I like … because it’s …然后让学生用这一句型去描述自己喜欢的东西及原因。在这个操练环节中,老师充分给了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操练语言的机会,同时也让学生在众人面前展示了自己的能力,让学生感到一种成就感。

3.然后教师将话题自然地从歌谣中讲到了其中一个词:job恰当地引出了新内容。通过对采访家庭的照片,出示冰冰家人的工作,和这项工作具体做的事情,帮助学生来理解:cleaner、firefighter、and spaceman这三种职业。对职业介绍中涉及到的生词进行讲解,同时声音、图像、文字相结合给学生以视听等多感官的接触来帮助学生理解新内容。

4.最后用歌谣的形式,结合相应动作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渗透,采用生生练习、师生互动练习歌谣的形式结束了本堂课的全部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形式简单,学生易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以及知识的开发,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让学生在教学中自主探索学内容,同时及时纠正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效果显著。

这样的设计,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运作效果良好。

第五篇:听贾志敏老师课有感

返璞归真语文课

——听贾志敏老师课有感

9月20日,我有幸观摩了贾志敏老师执教的《爸爸的老师》。贾老师只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扎扎实实地展示了一节本色语文课。他以身示范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真实”、“朴实”、“扎实”的,他向我们诠释了语文课该怎么教,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真语文。他的教学环节十分简约,但是简约的背后却是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语文课是什么?口头说为语,书面写为文。语文课上需要做什么?叶圣陶早就说过,语文课就是老师在课堂上,用课本里的一篇篇课文做例子,来教会学生说话和写话。语文课要上真实的课,上朴实的课,上扎实的课。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朴实是老师教风之所在,扎实是我们教学目标的落实。老师要简简单单、认认真真地教语文,学生才能喜欢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真语文系列活动总策划、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总结真语文的基本要求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王旭明强调,语文课一定要培养学生自然、健康的表达习惯,培养学生自由、个性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独立创造的人格特征,找回语文本真。

真语文,核心在一个“真”字,提倡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年逾古稀的贾志敏老师,是语文教育界的一个“真”人。他对语文教育现状说真话,认为教师该做的事没有做好,不该做的事却认认真真地在做,导致与语文的本真背道而驰、南辕北辙;语文教师应该扎扎实实练好教学基本功,上真实的公开课。

举几个教学片断,我们来看看贾老师如何教真语文。

《爸爸的老师》这节课第一个环节,贾老师问学生喜欢过节吗,学生当然喜欢,因为过节可以不上学,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由喜欢过节聊知道哪些节日。先问哪一天是国庆节、六月一日是什么节,再问一个九月十日,引出教师节来。教师节是老师的节日,从而引出“教师”。接着提问“老师”和“教师”的区别,学生回答,“教师”是书面语言,“老师”是口头语言,就像“爸爸”和“父亲”一样。贾老师又让学生读爸、爸爸、爸爸的、爸爸的老师,并提示学生第二个“爸”读轻声。随后又在“爸爸的老师”几个字上加上书名号,导入新课。整个导入环节流畅、朴实、自然,且让学生了解了书面语与口头语的区别。这样的导入贴近儿童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做“语文”的事。再比如词语教学时,“鞠躬”一词,贾老师带学生练读后,请一生上台演示鞠躬的动作,这名学生刚开始面向全班同学鞠躬,这时贾老师说:“哎,不好随便鞠躬,应该向尊敬的人,向老师、师长鞠躬,向谁鞠躬啊?”结果,那位学生马上像贾老师深情地鞠了一躬。随之,贾老师从“鞠躬”出发,向孩子解释了东方和西方在礼仪上的区别。贾老师教给孩子的是一个词,传递给孩子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礼仪,更是做人之道。课中,一名学生得到贾老奖励的橘子,他不仅说了“谢谢”,还向贾老师鞠了一躬。都说现在的孩子太自我,可从贾老的语文课上,我悟道:问题不在孩子,在于当今的孩子缺失了教育。

有人说:“当贾老师的学生是一种福气,听贾老师上课是一种享受。”贾老师朴实无华的授课,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孩子们和现场观摩的每一位老师,让我们感受到了他设计的精妙、教学的智慧、人格的魅力。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平和无以执着地前行,贾老师把平凡的教学做得如此出色!课堂上贾老师的每一句话语,像清澈的溪水轻轻流入我们的心田,让人不禁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贾老说上公开课最重要的就是像平常的课一样,千万别做假。教师要记住八个字:目中有人,目中无人。“目中有人”指的是教师要关注听课的学生,“目中无人”就是说教师要忘记台下听课的老师,但也不能不重视。借班上公开课如何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呢?有的老师一上来就让学生猜猜我是谁:“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不知道。”“有一个小朋友知道,你怎么知道的?”“大屏幕上写的。”“真聪明,还会观察”……都是废话。跟语文无关的话就是非语文、泛语文,在语文课上一个多余的字都不要说。贾老的讲话没有引经据典,没有高深莫测的大道理,娓娓道来的是朴实的话语,然而朴素的语言是最美的,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是深刻的。

语文之道,在于返璞归真!简简单单上语文、扎扎实实搞学问!拨开云雾见青天,吹尽狂沙始到金!贾老的课是真语文课,贾老是真语文教师,贾老是真教语文,贾老是真爱语文!贾老师充满魅力的语言虽产生于即兴,但却根植于他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育理念,他那科学、简洁、文明、高雅的语言风格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起来的,而不是刻意营造的结果。

听完课,我一直在想:贾老的语文课留给我们最宝贵是什么呢?是语文课的本真——教什么?怎么教?不全是的,这不是贾老的初衷。他留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对语文课堂痴心不改,执着追求的精神;是一种对母语的热爱,一种传承母语文化的责任意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修身做人,因为一切一切的所谓敬业、操守均与此有关,否则将“行而不远”!

上一篇:体育教案理论课教案下一篇:同学情谊的优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