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实训中的应用研究

2023-02-05

新时代的社会,高新技术发展迅猛,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尤其需要大量一线技能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中职教育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中职学校提供给社会的毕业生质量如何决定了企业员工的工作素质。企业需要中职学校为其提供应用型人才,与学习实现零对接,降低企业成本。因此,中职学校的实训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1]。

一、信息技术对中职电工实训的重要性

电工实训是中职机电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以中级电工技能鉴定要求为依据,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和解决电工问题的能力,对于中职机电教学十分重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理实一体化,掌握电工实训的基本理论知识,训练基本电工技能,掌握实践能力。电工实训是中职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一个纽带和桥梁,是从中职学生到技术工人之间必要的途径。随着时代发展,信息技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对中职电工实训也有了重要影响。随着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传统电工实训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工实训教学中是大势所趋。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实训中的应用,就是在原有电工实训的活动中,结合各种仿真软件、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全面改革电工实训教学体系,使电工实训的教学符合时代发展需要,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并能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信息素养[2]。

二、当前中职电工实训课程教学现状

(一)一定程度上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电工实训实践性较强,只有通过实践教学训练,才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能力。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将知识传授放到首位,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产生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相脱节。甚至个别学校将技能实训与理论完全分开,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然后进行书面考核,每学期只安排极少的实训时间用来训练。这样的做法,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很难理解,学习效果较差[3]。

(二)教学方式还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很多职校教师由于面临繁重的教学与教科研任务,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在企业系统地学习,导致社会实践经验缺乏,实践教学理念不能及时更新,因此在电工教学方式上重复一直以来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实训教学时以教师讲解、演示为主,教师拼命灌输,学生只能被动接收,完全模仿教师的操作,缺乏自主学习与创新精神。同时,这样单调的教学方式,也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考核方式也只是通过一次考试来决定,比较单一[4]。

(三)实际的实训条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当前,不少中职校的实训室的条件不能满足学校电工实训的要求,通常两三个能容纳二三十的实训室要面对三百多个学生甚至更多,只能每个班级安排一、两周的实训课时,因此在实训时间上不能完全保证实训的教学需求。比如电工实训的教学要求学生对于电路的检修方法和安装工艺都有基本了解,这是熟练掌握电工操作技能的前提条件。但是受限于实训条件,教师只能将重点放在实践过程,效果显然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工实训的优势

(一)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实训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在讲解时需要结合实践来做说明,但是我们受限于实训条件,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讲解。借助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将文字、图片、动态视频等制作成微课或者课件,也可以使用有效的实训软件,让学生在课前课后都有机会接触电工实训。这样的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速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增强其对电工实训的学习兴趣。

(二)可以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运用信息技术,我们能够实现信息大量高速传输。同时,各种动态的静态的图片、视频等虚拟仿真教学,使知识结构更加清晰,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问题的结论更显而易得。这样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也得以提高。信息素养是现代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工实训教学可有效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熟练地利用信息手段解决电工实训问题。

(三)可以提高教学效率,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可以在课前课后浏览各种实训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仿真软件将电工实训素材进行重组,使得学生能够在课余掌握足够的实训知识,缩短课堂教学时间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可以了解到实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提高实践水平。

四、信息技术在电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一)借助多媒体改进教学方法

在电工实训课上利用多媒体构建教学环境,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常见的手段。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准备内容丰富的电子课件,借助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地展示,提高学生对于实训内容的理解能力。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更加直观、具象,刺激学生的感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减轻学生掌握技能的难度。

(二)整合信息技术与实训课程

中职生多数学习习惯不是太好,对学习缺乏足够的信心,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对电工实训的态度。再加上实训时间受限和以及设备的欠缺,因此必须要将信息技术融入中职电工实训教学,建立以实践为中心的电工实训教学体系,提高实训教学效果。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学生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前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技术支持如仿真软件、影像资料等,设计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习,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做出指导与调整。在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后,教师让学生及时总结反思,强化教学目标。

(三)运用仿真软件模拟实训

传统的电工实训教学过程比较枯燥,电线等淘汰率非常高,实训室的实验设备维护成本也比较高,而仿真教学软件能解决一些在传统实验中无法解决的问题。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仿真教学软件有Edison电子学实验软件、电子设计仿真软件EWB以及NOBOOK虚拟实验室系列仿真软件等。借助虚拟仿真软件,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根据电路原理图,创建3D电路并进行测试、修复。仿真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参数、电子元器件以及仿真仪表,学生可以进行各种仿真模拟实验。通过主动探索,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仿真教学软件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

(四)构建网络化的电工实训教学模式

网络的出现,以及各种与教学有关的app的出现,如云班课、雨课堂等,丰富了实训教学模式,延长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的实训内容可以不受限于某一任课老师,不同任课老师提供实训资源,组成实训“资源库”,学生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课前课后根据所需随时随地的查询与学习,亦可在网络上点播教学视频,还可以利用网络实现师生在线的交流和协作学习。

五、结论

电工实训是中职电工实践课程的核心,重点是培养中职学校机电专业电工职业技能。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实训教学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其中,能使学生在学习电工理论知识,培养电工实践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信息处理技能。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电工实训课将信息技术与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我们认为在信息技术应用于中职电工实训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关链接】

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族抗生素,其疗效显著、应用广泛。但青霉素易导致药物不良反应,人群中有1%~10%对青霉素过敏,任何年龄、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均可发生过敏反应,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可以危及生命。青霉素可以降解为大约10种,可与蛋白质结合的降解产物,其中最常见者为苄基青霉噻唑基(benzyl penicilloyl,简称BPO基),其他部分简称小部抗原决定基混合物(简称MDM)。MDM虽然只占5%,但严重的速发型变态反应多与此有关。半抗原与抗体多价结合后发生桥联反应,使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激肽等化学介质,导致速发型变态反应。青霉素与头孢菌素都含有β-内酰胺环,可以发生交叉过敏反应。

青霉素制剂也会含有来自培养基中的蛋白质或其聚合物,都可以作为变应原而引起变态反应,合成的青霉素不会发生此类过敏反应。

摘要:电工实训是中职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一个纽带和桥梁,是从中职学生到技术工人之间必要的途径。电工实训的实践性较强,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对电工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随着时代发展,信息技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对中职电工实训也有了重要影响,将信息技术融入电工实训是电工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对信息技术在中职电工实训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电工实训,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中职技校《电工基础》教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5.

[2] 余国良.中职课堂教学研究与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13,(08):142-145.

[3] 谢玉发.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现状研究[J].吉林教育,2013,(10):187-188.

[4] 金永杰.新课程理念下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电子世界,2013,(8):172-172.

上一篇: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下一篇:建设多元化、网络化的开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