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长输管道输油站队的安全管理

2023-02-15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 在生产生活中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 为了保证这些紧缺资源的持续输送, 我国当前主要采用运输量比较大、相对较为安全的管道运输。但是这些管道长期埋在地下经过不同的地理环境, 很容易出现原油泄露存在安全隐患, 这就需要企业多方面加强管道安全管理, 提高管道的安全输送效率。

1 原油运输现状

原油的运输方式一般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以及管道运输。当前, 管道运输是原油运输的主要方式, 管道运输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运输量大、运输成本也比较低。虽然当前我国的管道运输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原油的高压输送已达到世界水平, 但是, 因为管道运输高含硫化氢物质, 再加上管道途经地段的气候潮湿, 两面夹击的侵袭, 使得管道腐蚀加速。另外还有管道已经运行30余年, 再加上因为打孔盗油和第三方施工的破坏, 使得输油管道千疮百孔, 很容易导致原油泄漏, 从而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因此, 这就要求管道企业要高度重视管道安全问题, 对原油运输管道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

2 加强原油安全管理的策略

2.1 居安思危, 紧抓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是输油管道的重要工作内容, 管道企业要始终把管道安全放在首位, 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障制度, 加强安全教育, 不断提高安全意识。

2.1.1 建立、健全网络化管理

管道运输管理人员要坚持做到定岗、定责的同时, 还要确保运输管道安全管理网络能够有效的运行, 从领导到员工, 做到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 将安全指标层级分解, 定时定点召开安全会议, 积极学习上级安全工作的要求和指导精神, 针对管道安全监管和生产安全问题, 制定相应的对策, 做到事无巨细, 全程监管。

2.1.2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制度化安全教育

要坚持每周末或者月末都定期召开安全会议, 在职工大会上始终要将安全问题作为主要内容, 不断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强调, 通过事故案例分析和理论结合实际的讲解, 把上级的安全工作要求和政策形象生动地传达给员工, 让员工清楚明白自己在工作中具体应该怎样要求, 使全体人员真正意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真正做到时刻警醒, 居安思危, 警钟长鸣。另外, 还要做好三级安全管理, 特别是对新入职员工和转岗职工, 要高度重视, 积极组织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使他们充分掌握相关的安全要求和制度规范, 熟练掌握消防技能, 对新入职或者转岗的职工进行严格考核, 合格后方能上岗, 进一步保障安全教育的效果。

2.1.3 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系统化安全管理体系

各输油基层单位, 在认真落实上级的各项安全要求和制度要求的同时, 还要从自身实际出发, 进一步制定适合本站队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 比如严格遵守上下班交接和签到, 健全操作规程考核制度、建立本站安全管理规定、职业防护管理等相关制度, 确保输油管道工作高效、有序的运行。

2.1.4 把安全活动开展变为常态

作为输油管道的基层站队要经常组织安全教育活动, 要本着以安全为中心, 突出主要的安全问题, 掌握安全技能以及重在参与的原则, 开展安全活动。比如:重点针对季节特点, 气温寒冷或是高温气候, 员工安全意识松懈开展安全活动;依据安全月、百日安全、职业病防治宣传周等, 进行安全知识竞赛、或者安全知识讲座以及安全演习等活动;从秋季防火工作入手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活动, 并针对安全消防车辆的检修和保养等方面开展活动。

2.1.5 加强安全隐患排查, 规范安全措施

开展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 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就能有效减少灾害的发生;各个要害岗位的承包领导定期对各个岗位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对相关不达标的岗位要求限期整改, 并且重新研究新的治理方案, 采取新的防范措施。对出现的问题要认真总结和反思, 加大对相关责任人的惩处力度, 特别是对安全影响比较大的问题, 要重点教育整改。

2.1.6 建立应急预案, 进行全体演练

通过实践我们知道, 只有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 才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不仅能提前做出预防或者补救, 而且还能进一步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安全管理人员要始终坚持防患于未然原则, 切实做好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准备工作, 从而进一步加强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对于基层站队, 要认真分析可能会导致危险发生的各种因素, 真正加强对危险源头的控制。并且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 认真做好安全救援应急预案, 组织全体员工熟悉预案内容, 完全掌握应急救援技能, 清楚各自的安全职责, 对应急预案实施过程和步骤要心中有数, 并且做好必备物资的准备工作, 真正的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安全防范制度。

2.1.7 实行HSE管理, 安全工作标准化

通过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生产方针, 把重点地区、重点场所作为主要针对点, 在施工动火、防汛、抢修以及电气安全检查的工作中, 对这些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操作环节都要认真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各层级安全责任制, 把HSE管理真正运作与实际, 保证安全生产。

3 建立原油运输管道安全评价模式并进行科学分析

在做好输油管道基层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教育, 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基础上, 还要为管道安全运输做出更好的技术支持。在与相关制度规范相符的条件下, 管道安全管理人员应通过合适的评价模式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 对管道初期建设方案、运行管道周边环境、管道运行参数、管道途径地理状况、气候特点等进行科学分析, 利于管道安全运行的最佳策略。

3.1 工程初步分析

工程初步分析是在原油运输管道安全评价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的, 它主要是通过相关的行业法律、法规作为依据, 进而对管道技术的科研进行科学分析, 对科研内容进行缺项检查, 进一步分析相关科研方法是否合理。在初步对管道工程的分析中, 通常是从线路工程、输油方法以及公共工程三个方面入手的, 相关分析人员需要获取这三方面的具体资料, 然后根据资料进行实地侦查。

3.2 管道事故分析

企业管理部门应仔细查阅并且列出相关的管道运输事故统计资料, 从而为管道设计建设提供经验指导。一般来说, 管道运输出现的事故大多数属于人为原因造成的, 往往是因为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 责任心不强, 工作态度不端正等, 从而使得在管道设计、制造和施工环节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这些小的失误如果出现在这些环节, 就会埋下重大的安全隐患, 从而给管道运输造成灾难性巨大影响, 所以, 我们要对灾难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进而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 从而确保管道运输的安全有效的运行。

3.3 加强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输油安全的保证。只有加强对输油管道以及相关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管理才能为输油生产奠定良好基础。要根据设备维护和操作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关的管理和检修制度, 并且对相关生产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和培训, 对员工先考核后上岗, 确保其对设备性能和工艺流程的掌握和巩固, 对设备实行承包制, 责任到每位员工, 要求员工落实设备安全管理责任。

4 结语

长输管道是保证能源输送的关键, 直接影响着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稳定, 管道安全则是其中的关键部分, 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不仅会造成巨大损失还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 因此必须要运用科学的方法, 加强管道安全管理,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摘要:原油的运输方式一般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以及管道运输。当前, 管道运输是原油运输的主要方式。主要原因是, 原油本身就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物品, 只有通过管道运输才能大大提高其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同时, 通过管道运输输送量比较大, 相对来说具有运输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许多优势。但是输油管道一般容易遭受腐蚀, 也会出现燃油泄漏的情况, 所以原油管道也属于易燃易爆设备, 因此, 要加强对输油管道的安全管理,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关键词:原油,长输管道,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尹路.探究如何做好原油长输管道的安全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 (11) .

[2] 张敏, 徐林, 李丽华.如何做好长输管道监理安全管理工作[J].交通企业管理, 2013, (9) .

上一篇:关于作文教学中的两点探索下一篇:房地产企业税收筹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