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营改增”为契机,创新社会化纳税服务平台

2022-11-26

1 引言

嵊州市税务局的做法是依靠政府和地方的力量, 充分发挥现代通信技术的作用, 通过网络化的管理手段, 有效地掌握纳税人的需求, 使税收服务横向到边, 纵向到府, 不留死角, 服务到人, 以“营改增”为契机, 创建社会化纳税服务平台, 实现征税和纳税的和谐统一。

网络化管理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模块, 以网格的形式通过数字化搭建税务征收工作平台。网格化管理是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单元网格, 通过加强对单元网络的部件和事件巡查, 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理相互分离的形式。它是科学封闭的管理机制, 不仅具有一整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 而且发现、立案、派遣、结案四个步骤形成一个闭环, 从而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主要体现在管理对象、过程和评价的数字化上, 保证管理的敏捷、精确和高效。网络化管理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是一种革命与创新。

以往由于信息孤岛问题的存在, 财税部门一直无法准确及时的掌握纳税人及纳税对象的详细信息。在税收共治理念下, 如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供更加规范快捷的纳税服务, 满足纳税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是基层纳税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提高获取第三方信息的能力, 嵊州市税务局以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为模板, 建立“网格定人、定岗、定目标”的税源发现责任机制。形成“事事有人管, 人人都有责”的工作格局, 增强了涉税信息采集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推行网格化税收征管服务模式, 即按税源、人口、地理分布将全市划分为若干税务管理服务网格, 借助乡镇、街道、专业市场管理方等社会力量, 寓管于服务之中, 通过网格员采集税源管理信息, 收集纳税人诉求, 就近为纳税人提供服务。推行税收网格化管理, 搭建网格化信息应用平台, 将网格控管员巡查核查时采集的纳税人信息, 现有国地税机关纳税人基础信息, 国工、审计、房管、工商、银行等部门涉税信息, 按网格归属导入到网格化管理信息应用平台。根据网格管理员、网格信息员、网格管控员、网格执行员的不同职责设置不同的功能权限, 依托管理系统软件的运行实现信息全覆盖, 管理无缝隙, 处理有痕迹, 决策有依据, 使纳税人的基本情况、纳税情况、纳税进度一目了然。税收网格化服务遵循纳税人在哪里, 服务资源就流向哪里, 将特定服务事项前置推入“街道—社区—纳税人”的三级网格体系。一级网格负责统筹安排网格任务, 总结经验做法;二级网格负责信息的上传下达, 做好日常工作调度;三级网格负责深入街头巷尾, 做好日常巡查, 重点做好业户登记, 房屋出租, 漏征漏管户管理等相关信息采集和税收政策咨询、税法宣传工作。实现“人进网中去, 服务网中办”。配置资源, 将国税、地税和乡镇、街道的人力资源和服务资源进行系统合成, 完成部门单一作战向协同服务转变, 优化服务纳税人的政府集成供给。

网格化税收管理旨在通过政府牵头、税务主管、镇、街参与, 部门配合, 探索建立符合区域实际的社会化综合税收服务体系。

2 网格化税收管理以政府出面签头

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 分管领导为副组长, 国地税局, 各乡镇 (街道) 和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税收网格化服务小组, 人人都担负起网格员的作用和责任。国地税部门共同设立了六大网格, 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协调小组, 各乡镇, 街道组建保障小组和服务队伍, 其他部门负责信息共享、服务与执法等多方面保障支持。各级网络员对所在网格企业的用地、用贷、用人等涉税基础性信息进行摸底调查, 准确掌握企业真实情况, 建立排查行动台账, 并据此确定低、中、高风险企业项目, 对风险企业项目实施分档分类管理, 低风险企业以服务为主, 中风险企业以规范为主, 高风险企业以整治为主。“多级联动, 网格扩税”的管理体系, 改变了过去税务部门“单打独斗”的税收风险管理模式, 有效加强了企业信息搜集和风险防控力量。

网格化税收管理可以有效实现国、地税深度融合, 真正打通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营改增”后税源管理“点多、线长、面广、人少”等问题, 更好地深入一线, 服务企业。同时, 网格化税收管理将纳税服务与税收管理进一步延伸, 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共享、整合、优化、提升, 建立起多部门合作的协税扩税和信息共享长效机制, 形成了“综合治税合力”。

网格化税收管理可以让当前推行的“最多跑一次”的行政改革在税收服务中落地生根, 嵊州市的做法是按属地原则和税源结构将全市细分为7个大网格, 37个小网格, 来自国税、地税、乡镇、街道的86名干部和服务资源在7个网格点共同开展涉税服务。“最多跑一次”服务包括“优惠办理, 联系沟通, 支持帮扶, 政策宣传, 专项辅导”5大类60项服务内容, 主动变“跑一次”为“不用跑”, 在每件事项办理期限内, 要求地税干部上门至少服务一次, 真正实现把服务送到家, 地税人员为群众代跑, 办理事项轻松完成使纳税人少跑腿甚至不跑腿。该项服务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纳税人的广泛好评。“最多跑一次”是对税收网格化服务的再优化, 根据嵊州市财政局的相关负责人的介绍:通过把企业每年的涉税事项进行分类整理, 制定出“一对一”的专属服务菜单, 他们上门走访了2000余家企业, 开展订单式“网格问诊”, 倾听企业诉求, 根据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政策帮扶, 继续把网格打深, 打实, 打透, 切实打通“服务最后一纳米”。

这是政府服务于人民的生动实践, 基于实践, 在全面建设税收网格化服务与管理的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并由地方政府主导, 地方综治部门与税务机关携手, 依法有序开展。一是效率原则。通过税收网格化服务与管理, 整合人、财、物资源, 形成条抓块管, 无缝衔接, 运转高效的服务群众工作体系, 实现“小网格, 大民生。”二是安全原则, 要完善信息安全制度, 加强对人员的保密教育和培训, 定期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演练, 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三是执法权不可让渡原则。税务机关履行税收管理职责既是权利也是责任, 在探索税收网格化服务与管理中, 要着重在协作事项上进行权责区分, 防范税收执法风险, 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而对于如何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 我认为首先是宣传到位, 通过多种方式, 广泛宣传, 入耳入心。一是召开专题会议, 统一干部职工思想;二是通过发放网格化服务管理宣传单, 张贴告知书, 向社会全面宣传;三是由辖区网格员深入住户讲解, 让群众明白什么是网格化, 网格化工作的好处和现实意义, 从而赢得群众对网格化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再者就是网格化工作人员责任到位, 通过明确网格员具体职责, 随时掌握现状, 及时处理管理中发生的问题, 从而实现管理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形成事事有考核, 人人有考核, 以及责任追究制。最后是督察到位。将网格化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与网格员工作补助挂钩, 定期督察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 实行一月一排名, 一季一通报, 对辖区进行定期考核, 奖惩到位。

3 结语

社会治理, 归根到底是对人和服务的管理。税务机关通过与基层政府组织、社会力量的密切合作, 将进一步加强地方税源监控管理, 提升便民服务能力, 更好地实现和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摘要:税, 国之重器, 民之义务。但征税和纳税之间的管理和和谐历来是政府的一项重大课题, 如何使该征的征足, 该纳的纳足, 该免的免足, 该退的退, 这不仅是税务部门的事, 也是全社会的事。它关系到国家的稳定, 企业的兴亡, 社会的和谐。尤其是2006年国家实行“营改增”的重大改革后, 对征税机构和纳税人都是一个新的课题, 虽经培训但新问题依然不少,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新问题?本文试图以嵊州市税务局的税收网格化管理模式为例来破解“营改增”之后的新问题。何谓新问题?简而言之, 一是:税务部门的具体操作人员如何正确理解、熟练掌握“营改增”的异同, 做到精准服务;二是:纳税企业, 尤其是财务管理薄弱但又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既要依法纳税, 但又不得要领, 费时费力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既互相关联, 又互为需求。

关键词:纳税,营改增,服务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永玉, 李娜, 陈晨, 吴红梅.胶南市税收网格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 吴义华.以网格化管理推进税务系统落实两大责任.

[3] 郭冰鸿, 王宗旗加强城区个体税收网格化管理的问题与实践.

上一篇:前牙金属烤瓷冠桥修复的治疗体会下一篇:物联网时代成品油消费税征管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