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商品的会计分录

2022-08-18

第一篇:库存商品的会计分录

库存商品处理-库存商品出库会计分

库存商品管理规范

库存商品管理规范

1.目的

为确保公司仓库库存商品帐务清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明确商品管理责任,加强商品安全,防止商品损失,特制定如下制度:

2.库存商品管理范围:

包含存放在仓库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五金材料及辅助材料、门店样品、因特殊原因经批准借出商品、返厂维修或换货商品等无实物但商品所有权属于公司的蓝字未达帐商品;已办理退厂手续并下库尚未运输的商品,顾客已

交款尚未提货或送货商品、寄放商品等有实物但所有权不属于公司的红字未达帐商品。

3.库存商品管理的要求:

库存商品是公司重要的流动资产,各部门各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守商品进销存的所有业务流程和《商品验收入库和退厂制度》、《盘点制度》等相关制度,凡涉及库存流转的所有单据必须按《商品验收入库和退厂制度》的要求签名和盖章。同时必须确保单据流和物流同步,让信息系统反映的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便于业务部门经营工作的顺利开展。如发现信息流和物流不同步,导致盘点差错、商品短少,与供应商帐务不符,除全额赔偿损失外,根据情况,对直接经办人和直接上级给予相应处分。

凡仓库必须对所有商品建立仓库卡片帐,仓库保管员对

商品的进出认真登记,以动态地、准确地反映仓库实物的变化情况。

凡我公司作为促销送给顾客的赠

品,一律按赠品流程进行管理,仓库和门店视同商品进行保管,承担实物保管责任,不得随意发放赠品。盘点时,赠品单独编制盘点表,并在盘点表上注明“赠品”字样。对私分、瓜分赠品的人员给予开除处分。

未经领导批准,任何部门、任何人员无权私自将公司商品私自借给他单位、个人或将商品借给公司内部部门或员工使用。未经最后一道环节审批,任何部门、任何人无权私自将公司有问题商品变卖处置,否则视同挪用公司资产处理,除追究经济责任外,对直接经办人给予开除处分,直接上级承担连带管理责任。

仓库存放的商品应力求整齐、集中、分类,设置卡片帐。入库时按供应商送货单的品名、规格、型号验收实际数量,如有质量要求,应会同质检部门验收货物质量,对不合格的货物停止入库并向上级领导报告,等候上级指令处理,出库时按领料单的品名、规格、数

量准确发放货物。

仓管员必须建立仓库库存进销存明细帐,要求对所有商品入库出库的品名、型号、数量、单价及时登记明细帐,以方便查询和核对。

仓库所有的货物出入库必须有单据支持,仓管员应于当日下班前根据单据登记进销存明细帐,如特殊原因,无法完成时,将未入帐的有关单句如收货单、领料单、退料单等于次日上午下班前登记完成。

盘点前,仓库和门店要认真清理各类在途单据,确保单据流和物流同步,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4.对帐管理

帐物核对:

仓库保管员必须不定期抽查单品实物数量是否与信息系统仓库或进销存帐的帐面数量相符。同时仓库每月与财务库存帐核对是否相符。发现问题落实责任人,并提出整改措施。重大问题、异常问题以书面形式及时向领导汇报。

全面盘点:

按公司要求,仓库要每月进行全面商品盘点,盘点时采用见物盘物方式,盘点要求严格按公司盘点制度执行。

5.实物负责人交接管理

凡仓库或实物负责人离职、调动,人力资源部必须在离职、调动前一个星期通知公司财务部,由财务部和该部门负责人共同派人进行实物监盘,交接双方必须在盘点表上同时签字。盘点完毕,由财务部核对帐存实存数,如果有差错,由原实物负责人负责查找落实,如有损失,由其承担。未进行实物和帐务交接的实物负责人公司不予办理离职、调动手续。

6.商品差错和损失处理

仓库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按相关程序和制度操作,如因工作不认真、不细致、不严格按程序和制度操作导致商品少收、错收、多发、重复发、错发等商品短少损失,一律由实物负责人承担,仓库直接上级负责人根据责任大小承担

连带管理责任,并按公司奖惩制度进行处罚。如违法违章,导致公司商品受损或流失,根据情节轻重,追究经济和行政责任。

第二篇:会计实务之小企业库存商品盘点和溢缺核算

小企业库存商品盘点是对库存商品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清点和检查。批发商品在储存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人为的过失和其他原因,往往会发生数量上的溢缺,造成商品的实存数量与账存数量不符。为了保证账货相符,及时发现业务经营和商品管理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因此,必须加强商品盘点工作。

批发商品盘点,可以分为定期盘点和不定期的临时盘点。在进行盘点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参加盘点人员、核对账目、整理商品、检查度量衡器等。盘点结束后,应填制“商品盘点表”,以反映清查盘点的结果。如有盘盈、盘亏情况,还要填制“商品溢余(短缺)报告单”,按规定审批程序报请处理。在盘点中,如发现商品残损变质及其他有问题商品时,应查明数量、变质程度和发生原因及责任,单独列表说明。

库存商品盘点发生溢缺的核算

库存商品清查盘点发现的溢余,在未查清原因或未批准处理前,借记“库存商品”账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按照规定程序批准转销时,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贷记“管理费用”账户。库存商品清查盘点发现的短缺,在未查清原因或未批准处理前,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贷记“库存商品”账户;并按规定结转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账户,这部分进项税额应与短缺商品一并处理;短缺的库存商品按照规定程序批准转销时,应先扣除残料价值、保险赔款和过失人的赔款,借记“库存商品”、“其他应收款”等账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剩余净损失,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账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属于一般经营损失部分,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核算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其借方登记盘亏和毁损的各种财产价值,以及批准转销的盘盈财产的价值;其贷方登记盘盈的各种财产价值,以及批准转销的盘亏和毁损财产的价值;该账户处理前的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处理的各种财产的净损失;处理前的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处理的各种财产的净溢余;期末,处理后该账户应无余额。其应设置以下明细账: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库存商品盘盈或盘亏,应于期末前查明原因,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如盘盈或盘亏的库存商品,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的,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先按上述规定进行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如果其后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转载请注明:源自中华会计网校

第三篇:库存现金清查账务处理分录

1. 库存现金清查中发现库存现金短缺

(1)审批前: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审批后:

①无法查明原因的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营业外收入 ②查明属于少支付给个人或单位的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其他应付款

2. 库存现金清查中发现库存现金溢余

(1)审批前:

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库存现金

(2)审批后:

①无法查明原因的

借: 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②查明属于责任人造成的应当由责任人赔偿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第四篇:小企业盘盈盘亏材料、库存商品的账务处理

企业的各种材料、库存商品,应当定期清查盘点。出现盘盈或盘亏应视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1)盘盈的各种材料、库存商品,按其市价或同类、类似材料、库存商品的市场价格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2)盘亏或毁损的材料、库存商品

如为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按材料、库存商品相关的成本及不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在减去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后的余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按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等,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库存商品”科目和“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属于其他情况的:借记“管理费用、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购入、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低值易耗品的清查盘点,比照“原材料”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核算。

例:某小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洪水灾害造成一批库存材料毁损,实际成本35000元,根据保险责任范围及保险合同规定,应由保险公司赔偿25000元,其余部分列入营业外支出。该材料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编制如下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 25000

营业外支出 15950

贷:原材料 35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950

第五篇:工作汇报-审计-库存商品

工作汇报

本次小组作业,我们组分到的是与库存商品有关的练习。在拿到材料的时候,我自己是比较迷茫的。首先第一次的小组讨论,我们根据得到的材料推测可能审计目标,结合书本上的知识,逐一进行筛选。最后确定下来所有人都赞同的审计目标,并进行了分配。

在第二次小组讨论之前,我重新复习了书本中有关计价与分摊的相关知识,发现几处不明白的问题。我课下用空闲的时间,向其他组员寻求解答,得到答案的同时也理清了思路,对作业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第二次讨论中,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小组各成员针对各自以分配的审计目标经行细化,找到目标中的各个小点进行展开。之后开始各自制定审计程序。组长统合全局,并帮助各组员查找可能有用的审计程序。

我根据制定的审计程序开始查找表格,并进行核对。对库存商品明细表和产成品发出计价表的各项数据逐一重新计算。我对后一个表格的公式不太明白,导致在重新计算时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同时拖慢了我的作业进度。审计程序逐一完成后,我得出审计结论。

通过这种小组讨论学习的形式,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促使我更加努力查缺补漏。

汇报人:陈玄斌

2014年5月23日

上一篇:建造师继续教育题库下一篇:开创阅读教学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