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品德教育论文

2022-04-20

摘要:青少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是伟大事业的接班人,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的好与坏,直接决定国家的未来,所以,不能忽视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那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呢?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总体上来看,必须先掌握青少年的心理,了解他们的思想。不然,就难以塑造其优良的道德品质,无法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青少年品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青少年品德教育论文 篇1:

网络背景下的青少年品德教育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们生产生活施加着日益深刻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也遇到了新的课题和挑战,笔者试图就此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青少年 思想品德 网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网络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更是网络的主要参与者。如何减少网络的负面影响,利用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品德教育,是一个新的课题和挑战。

一、网络时代的特点

在网络已经普及的今天,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有以下特点:

1.网络的互动性和全球性导致信息的共享和传播出现极大的随意性和不可控性,缺少甄别力的青少年极易受到不良影响。“网瘾少年”、“网络暴力”等都是这些不良影响的体现。网络的发展已经削弱了其他传媒的导向功能,并且,作为对新兴媒体的控制和引导,有关部门也在不断对网络进行调整。但是,网络报道的许多内容貌似客观、公正,向众多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展示着新奇、诱人、甚至荒诞的信息。因网络的互动性和快速性,这些信息被快速而全面地传播开来,并与影视、广播、报纸等旧有的主流传媒争夺市场。对于在“应试”和“正面”的思想教育中长大、习惯于接受现成观点和结论的青少年来说,网络上传播的信息更容易被接受。而且,这种网络传播因为具备更大的选择性和更强的趣味性,“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功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2.网络的社会性和隐蔽性,导致人们难以察觉网络对人们的影响,导致其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冲突难以显现。青少年对新事物和新观点比较敏感,并经常有意探索所感兴趣、对感官刺激比较强的信息,网上所充斥各种信息却往往与现实世界有很大的反差,网络上真实的虚拟世界和现实中的真实世界容易导致青少年强烈的心理冲突。如果部分学生缺乏自制力和辨别是非能力,会对他们的思想领域产生巨大的冲击,甚至影响他们的健康及学业发展。

3.网络的直接性、效率性和低成本的特点,使人们方便从自身出发利用网络进行生产生活的改进,提高生产生活质量。网络对青少年具有很广泛的影响力,它逐渐地占据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更多阵地。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掌握和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教育学生的效果比一般的道德教育方式效果要明显的多。

二、青少年加强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因为网络的普及以及多种文化的冲击,当前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海量的网络信息获取容易,甄别困难,尤其对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型的青少年来说。预防“网络毒品”危害,就必须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网络信息传播迅速、内容庞杂,即使是成年人甄别起来仍显吃力,更何况经验阅历都尚未积累起来的青少年。尤其是众多的社会负面消息的传播,更容易使青少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不牢,甚至发生畸变。而且,网络上的众多色情信息以及新近发生的“艳照门”、“脱衣门”等事件,极易使青少年思想发生变动。

2.网络游戏是把双刃剑,为了尽量减小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必须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网络游戏虽然对开发青少年智力有助力,但是,因为游戏的吸引力,又导致青少年容易深陷入其中,从而导致生活学习的节奏发生紊乱。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一方面可以强化青少年的控制能力,减弱网络游戏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扩大网络游戏的正面作用,从而使青少年能够控制网络游戏,而不再对网络游戏畏避如虎。

3.应对各种文化的侵袭,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青少年最容易接受不同的思想流派,甚至是西方文化的糟粕,因为其的与众不同,更容易被喜欢特立独行的青少年所喜爱。只有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教授青少年去伪存真,辨别西方糟粕文化,才能有效避免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发生偏移。

三、利用网络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

1.以心理诱导为中介,加强道德品质的培养。网络的交流方式已经被广大青少年所接受、认可,有数据显示,青少年是上网时间最长的人群之一。利用网络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起到的效果必将事半功倍。但需要注意的是,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具有涉世不深、鉴别力、自控力不强的特点,但同时他们还具有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求知欲旺盛的特征。如果从心理角度出发,利用网络的信息平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会起到不错的效果。筛选出网络上具有教育意义的时事,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及时将最新最具有教育意义的人物和故事发到交流平台上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除此之外,教师要开发多种渠道。博客、论坛等互动空间,QQ、MSN等即时交流,都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工具和方式。尤其是博客和论坛,更是因为方便学生隐秘地提出问题并得到解决,并且这种解决方式可以被其他师生借鉴而备受学校师生们喜爱。学校可以组织力量形成自己的博客、论坛圈子,互相研讨,共同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

2.发挥校园网的功能。利用网络加强青少年品德教育,学校是关键。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正确获取知识,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视野,节约学习时间。目前,学校大多已经建立起了校际局域网、开放网络教室等网络硬件,可向学生开放校园网络天地,并利用更多的时间让师生共同了解网络知识,遵守网络道德,学习网络法规,结合教育教学积极上网、文明上网。

3.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家庭教育是不容忽视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如今,很多父母是青少年网络经验的直接影响者。父母对网络的看法,直接影响到子女的健康成长。有些家长盲目抵制网络,强制孩子不要接触网络,结果适得其反。因此,学校要建立和家长联系制度,教师作为中间人,多和家长进行沟通改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莫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用平等的态度和孩子交流。

总之,基础教育不能与时代脱节,因为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能够合理地安排上网时间,正确地处理好上网与学习、上网与生活的关系。学校要趋利避害,建立科学的合理的校园网,要经受住网络时代的挑战,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上网环境。

参考文献:

1.曾保春.当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新取向的探讨[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

2.山西省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调查协作组.当前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基本状况[J].山西教育科研通讯,2005,(11).

3.赵锦权.体验性教育理论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7).

作者:哈红伟

青少年品德教育论文 篇2:

青少年品德教育之我见

摘 要:青少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是伟大事业的接班人,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的好与坏,直接决定国家的未来,所以,不能忽视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那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呢?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总体上来看,必须先掌握青少年的心理,了解他们的思想。不然,就难以塑造其优良的道德品质,无法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对青少年的品德教育,通过对他们的心理进行调节和指导来完善其品德的发展。

关键词:品德教育;适当教育;关爱学生

首先,开展对青少年的品德教育,最重要的是家长对学生进行适当教育。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好坏与家教有关,不是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吗”?所以我们家长应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可以通过一些孩子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来了解孩子发展阶段的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提高自己对孩子品德发展的洞察力,建立和孩子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创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和氛围,用自己的良好行为来影响子女,培养子女优秀的品质,让子女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其次,就是我们学校要对学生进行适当教育。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也是很大的。所以,我们教师自身应进行品德修养,做好学生的楷模。要加强自身的学习,除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加强心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品位,来影响教育学生。诚然,教师一定要尊重、关心、爱护学生,学生有了进步就要及时鼓励表扬。因为不是有这样的说法吗?“好孩子是夸出来;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既做学生的老师,又做学生的朋友。同时我们的学校应开展形式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品德教育,把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来,在教学中挖掘本学科中品德教育题材,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渗透品德教育,这样才会达到品德教育的良好效果,我们也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

最后,我们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教育,需要全社会来努力,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我们不可以不重视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对社会负责,对人们负责,对我们的孩子们负责!

(作者单位 吉林省梨树县十家堡镇第一初级中学)

编辑 王振德

作者:金良成

青少年品德教育论文 篇3:

青少年品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古今中外的名家对道德教育做过精辟的阐述,《易经》中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台湾教育家高震东说过,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就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就是暴力的前卫;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就是腐化的催化剂。

青少年 品德教育 意见思考

一、重视孩子的信仰教育

信仰是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标志,是人们不断进取的巨大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毕生的信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十二岁时立下的信仰,并为这个理想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我们的孩子信仰是什么?他们在追星,在攀比、炫富,天壤之别的追求,怎能不让人担心呢?

教育是一件庞大的系统工程,从来都是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完成的事情。学校的信仰教育应该应该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从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做起,学高身正、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基本的修养,教师的职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今天,更要关注学生的明天,并要为学生的终生奠定基础。学校的信仰教育就应该摒弃假、大、空的说教,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从人的最基本的品性和道德修养做起,将信仰教育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树立爱家人、爱学校、爱国家的正确信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提高自身修养,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我们的社会要弘扬主流文化,宣传光辉典型为主,少一些无聊的肥皂剧、穿越剧,少一些明星的花边新闻,多一些正面的积极引导,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充分挖掘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构建信仰教育完整体系。

二、重视孩子的基础文明教育

公民的文明素养反应整个国家的文明水平和和谐程度。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随地吐痰者、横穿马路、翻越护栏的,你推我搡、抢座占座、霸王车、闯红灯及城市牛皮癣等不雅现象随处可见,以至于在世界许多地方对中国游客存在这样那样的偏见,究其原因,就是一些国人的文明程度不高,给人家留下了坏印象,影响国体。这些坏习惯说小它就小,仅是个人的行为,说大它就大,是国民的文明素养不高,只要自己方便,根本不管别人的感受和对客观环境的影响,这是一种及其自私自利的表现。有句话说得好,细节决定成败。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也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文明形象,国家的文明素养,就是从件件小事,点点滴滴中体现出来。

一直以来,“五育以德育为先是理想,教育以智育为先是现实”,在“唯有分数高”愈演愈烈的今天,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评价孩子只有一把尺子,那就是分数。把品德教育看成是政治任务,面子工程,空洞无物,絮絮叨叨根本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引起了孩子的反感。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抛弃那种政治化功利化的德育教育,每个成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身边的榜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为孩子创设一个文明的环境,让孩子在文明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个文明的人。

三、重视孩子的规则教育

“赏识教育”是近年来一直非常流行和广泛运用的词,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老师,把“真棒”“你好聪明”等夸奖的词挂在嘴边,“赏识教育”本身没有错,但是家长老师不能很好的使用“赏识教育”,无原则的赏识,造成了孩子不能抗挫,不能抗压,自杀、离家出走现象频频发生。其实,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离不开规则和规范,规则的作用就是让孩子明白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它的作用就是使孩子好的行为得以巩固,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我认为,适当的惩戒也是加强规则意识的一种,一个合格的家长对孩子应该是90%的温柔+10%的冷峻,这10%的冷峻就是理智,在该对孩子说“不”的时候,要果断地说出来,适当惩戒也是不可缺少的,我想好的教师也应该是这样的。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无处不在。比如,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在学校要遵守规章制度,在家庭要遵守家规,在公共场合要遵守社会公德,我们的家长和老师要多讲规则的用处,让孩子明白,只有大家都遵守规则,才能保证我们有秩序的生活,规则意识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方法,我们需要鼓励引导,积极熏陶,从而让孩子茁壮成长。

四、重视孩子的包容教育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马路上因为宠物,两个人在吵;两个开车的因为不避让发生刮车而吵,造成交通拥堵。很多小事必须要用吵架来解决,其实只要互相宽容一下,可能转眼如云烟消散。不同的小孩为人处事上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小孩比较温和、对人宽容;也有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霸道、冷漠。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数是“小心眼”。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让孩子学会宽容,只有这样,才能算是真正给了孩子一个幸福、健康的人生,为什么单亲家庭的孩子问题较多呢?大概也是父母之间不能相互包容,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如果我们的孩子尖酸刻薄、不会宽容,那么,这个社会又将是什么样的?即使孩子的物质生活优厚,健康成长又从何谈起呢?所以,让孩子学会宽容,就等于给予他一个和谐幸福的人生。包容是一种智慧,包容是一种境界,包容不是软弱,是从容和豁达,也是我们全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

五、重视孩子的传统教育

尊重优秀传统是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我们的国家是文明古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圣人先贤,受到了全世界的推崇,传统文化中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对人的品德要求是有层次感的,要求人们要想“治国、平天下”必须从自身做起,从治家做起,家都治不好又如何治国呢?传统文化经过重新提炼后完全可以用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可是,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对她视而不见呢?对西洋的“复活节、感恩节、万圣节”等不知含义的节日乐此不疲,外国的一些理念也是全盘接受。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台湾要比我们做得好,台湾的传统文化渗透进了人們的生活中,街道都是以“三多、五福、六合、十全、仁义、忠孝”等富有传统意义的词汇来命名,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教室的专栏上有“善行小信箱”,课桌上每个孩子有“荣誉存折”,所有的这些对孩子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我们的学校要在孩子们吸收必需的课本文化知识的同时,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他们,了解中国传统艺术中所蕴涵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对他们的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这就需要我们理清思路,找对方法,给孩子一种从内而外的影响。

作者:武雪梅

上一篇:汉语言文学教育论文下一篇:初中生作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