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支持能力社会经济论文

2022-04-30

一、历史与背景海上丝绸之路,是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通向世界其它地区的海上通道,东海航线由中国通往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南海航线由中国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地区以及更远的欧洲和非洲。从历史上看,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方互通有无的“商贸之路”,也是沿线各国各民族交流的“文化之路”。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丝绸之路支持能力社会经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丝绸之路支持能力社会经济论文 篇1:

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点方向及对策研究

摘要:“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全新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其将在基础设施投资、能源、特色产业、人民币国际化等诸多经济领域产生深刻的结构性影响。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当前阶段应以开发性金融形态为主导,同时积极培育商业性金融。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三大战略路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资源工业化建设。在操作层面,应加快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开发性金融机构,设立“丝绸之路开发银行”;加快推进“丝绸之路区域性國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早规划“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资本市场。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支持;开发性金融;新型资源工业化

文献标识码:A

自2013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提出以来,沿线省份均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列为政府工作重点,并积极展开实际行动,围绕发展规划、桥头堡、起点城市等诸多方面争取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快同周边同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将在基础设施投资、能源、特色产业、人民币国际化等诸多经济领域产生深刻的结构性影响。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金融支持实践已展开,但相关理论研究仍比较欠缺,尤其缺乏对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机理剖析,也很少仃文献结合西部金融的现状来研究这一问题。基于此,本文尝试对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机理进行剖析,结合西部金融的现状,以金融地理学等为基础,提出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点方向,以期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稳步实施。

一、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机理

(一)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内涵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是经济发展,而金融是经济发展很重要的推动因素,但金融的推动作用不是完全外生的力量。金融与经济发展更多地表现为相互促进、相伴共生的关系。从根本上说,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的客观需求导致金融的发展。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实践表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都伴随着金融制度、金融过程、金融功能的复杂化和高级化;相反,当世界经济衰退停滞不前时,都反映为金融秩序和金融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和无序。可见,金融对经济发展也具有类似“双刃剑”的效果。

一方面,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金融在便利交易、动员储蓄、配置资源、促进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功能,同时避免金融无序、金融抑制等对经济发展的负向作用。另一方面,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短期内大量金融资源的投入,当然金融资源或信贷资金的支持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但金融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战略视野和前瞻意识,以国家和区域层面的长远战略规划为基础,深入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判哪些领域将产生全新的金融服务需求、如何进行金融工具创新及如何构建金融机构自身发展战略等。

(三)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

研究一国或地区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律,能为落后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找到可行的方向和路径。经济发展通常会经历建设、产业、消费三大阶段。建设阶段由于经济发展刚刚起步,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艰巨,各类产业的发展处于上升期和成长期。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总体上处于建没阶段。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所对应的金融形态也不能相互错位。当经济发展处于建设阶段时,开发性金融更为有效。经济发展在产业阶段则主要依托资本市场,在消费阶段则主要对应消费金融。“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从中国大区发展的视角看,东、中、两三大区域中西部地区发展落后。为此,在2000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时隔十多年后又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可谓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升级版。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发展阶段具有以下典型特征:一是城镇化是重要特征和实质内容,需要加速推进;二是城镇化与工业化具有前所未有的同步性;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建没阶段面临资本、技术、制度等瓶颈制约。在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领域的建设任务刚刚起步。由于信用和市场落后,信用缺失、制度缺损,商业金融无力对“两基一支”领域产生高效的支持。而开发性金融则是连接政府和市场的纽带,能更好地适应“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市场缺失及制度落后的发展现状,通过开发建设市场、完善市场,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阶段的高效率金融支持。从长远看,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入更高的产业阶段和消费阶段时,开发性金融则隐于市场,并逐渐退于次要的地位。同时,在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高级阶段也将会有与之更相适应的金融形态为之服务。

二、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点方向和路径

对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机理分析表明,开发性金融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阶段的主要金融形态。而开发性金融将在哪些领域或方向发挥作用,即需要探讨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方向和路径问题。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五通”国家战略,两部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现状格局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阶段性特征,本文提出四方面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力一向和路径:

(一)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基础设施路径

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于东、中部地区,这既有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落后的原因,更有国家传统出口导向政策的影响。多年来,西部一直扮演着资源供给者的角色。研究表明,先进的基础设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有正向推动作用,也是社会进步的关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大为改善,但与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快速需求相比,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相对缺乏和发展不平衡的阶段,难以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根本需求。基础没施落后与不足已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城镇化。工业化发腱的瓶颈。因此,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大资金投入,且回收期限长、风险大,商业金融无力也不愿涉入。而开发性金融能优化运用政府信用,且可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在支持公路、高铁、民航、管道、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方而发挥重要作用。另外,“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大幅提升一方面可增强对我国东、中部地区产业和资金向此转移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也会增强对中亚国家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二)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新型城镇化路径

城镇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现代化主要依托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这两个过程来完成。一般认为,工业化以城镇化为基础,而城镇化则依赖工业化推动,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创造供给,而城镇化创造需求。城镇化不仅是城市地理空间扩张的过程,同时更应是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的过程。人的城镇化首先要解决的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其次是加快城市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人的城镇化提供软硬件保证。“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处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相比于东、中部地區较落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的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需要开发性金融的人力支持。开发性金融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在两大方向发挥作用:一是加大开发性金融在西部省会城市和中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没中的投资力度;二是加强开发性金融在产业转化(农业为主向工商业为主的有效转化)非农就业进程中的扶持力度。

(三)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产业化路径

区域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基础没施建设通常先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吸引产业投资,因此,经济发展的产业化也是城镇化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产业化路径,必然要有新的方向和内涵。西部具有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优势,但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原因导致这种优势带来的反而是“资源诅咒”、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低碳经济时代,反思过去西部地区传统工业化老路,需重新设计度量工业技术和效率,推进新型资源工业化道路。新型资源工业化一开始就要“大”字当头,需要在大资本、大技术、大市场、大制度框架下发展,只有这样的“发展”方式,才能保证资源工业化是有效的、健康的和可持续的,才能避免小煤窑、小资本、小技术、小市场所带来的“资源诅咒”问题。新型资源工业化需要大的资本体系、大的技术体系、大的市场体系、大的企业体系、大的交通和物流体系等来解决,而这些体系的完善所需要的是相对成熟的市场机制。但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份的市场机制还很不成熟,只有依靠开发性金融来解决新型资源工业化所依赖的大的体系基础。因此,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产业化发展,不仅体现在为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融资方面,更体现在新型资源工业化发展所依托的支撑体系建设都需要大量金融资源的配置和投入。

(四)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区域发展路径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既是国家战略,又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多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差距有所缩小,但发展不平衡状况和矛盾依然突出。为解决发展的矛盾和降低发展的风险,我国在大区经济发展战略上已做出重大调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等国家战略都已取得明显成效。在此背景下,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既是原有国家战略的继承,更是新常态下国家发展战略的升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需要在国家开发战略中寻找到最佳的金融支持方向和路径。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阶段性特征,金融支持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也会各不相同,沿线不同区域需要根据城镇化、产业化进程的具体特征选择相适应的金融支持路径。从经济地理学和金融地理学角度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个宽泛的地域概念,金融资源不可能平均散布于各区域,需要有重点的支持,需要寻找基础设施、城镇化、产业化路径的着陆点,才能产生集聚、扩散、辐射等经济发展的效果。“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个珠链型经济带,经济带上分布着大小不一的诸多节点城市。因此,必须在这些节点城市中找到哪些可成为经济带的增长极点、哪些是经济带的支撑点、哪些是辐射点。不同的区域着陆点,对应的金融支持路径和方向也不同。目前,有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之争的背后实质是争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大利好,这其中金融资源的争夺即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也从侧面说明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区域路径将会对沿线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依据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机理分析,可得出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方向和路径(见图2)。

三、加快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步伐的对策建议

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能仅简单理解为短期内金融资源的大幅增加,更应具备战略视野和前瞻意识,以国家和区域层面的长远战略规划为基础,深入研究开发性金融支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阶段性角色定位,才能发挥开发性金融在经济带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阶段应以开发性金融形态的支持为主导,同时努力培育商业性金融的支持能力。根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现状,开发性金融支持的重点方向和路径应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新型资源工业化三大方面,同时金融支持还要在增长极、支撑点、辐射点等特定区域找准支持着力点。如何在操作层面加快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步伐,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开发性金融机构,设立“丝绸之路开发银行”

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开放性“丝路基金”,然而管理配置这些金融资源就需要大量高素质专业的开发性金融机构跟进,建议在国家层面上设立“丝绸之路”开发银行,其主要职能应包括:承担政策性转移支付和承接原来由商业银行承担的一部分支持西部区域发展的职能,以“丝绸之路开发银行”为纽带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开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开发项目提供长期信贷资金,以“丝绸之路开发银行”为龙头,通过各类开发政策引导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广泛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最终形成以“丝绸之路开发银行”为引领,各类型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融资与开发格局。另外,从区位条件、经济总量、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等多种因素考量,建议国家将“丝绸之路开发银行”总部机构设于西安市。

(二)加快推进“丝绸之路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从世界金融中心发展的历程看,每个金融中心的诞生既是经济自然发展的结果,又都离不开政府强力主导的作用。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西安市最具潜力成为“丝绸之路区域国际金融中心”。因此,将西安建设成为“丝绸之路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支持。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资源禀赋条件,西安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着力点在能源金融。西安市要发展能源金融,不仅是加大对能源产业和行业支持力度的问题,更是金融服务方式、金融产品乃至整个金融市场面向国内和中皿国际能源产业和市场的金融创新问题。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观察,能源金融中心建设有其内在规律,其形成是一个演进的过程,它通过金融机构和市场的集聚,将能源金融的功能辐射到周边地区,最终形成能源投融资中心、能源定价中心、能源金融产品中心和能源金融风险管理中心。西安市建设能源金融中心的突破口应是建立煤炭交易平台,并积极打造中国向中亚开放的能源交易中心和结算中心。

(三)规划“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资本市场

开发性金融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阶段将发挥主导作用,但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加速建设必将进入产业化等更高级的发展阶段,也必将需要与之相适的金融形态支持。借鉴上交所、深交所的经验,建}义提早培育“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性资本市场,可在西安市设立我国第三家证券交易中心。交易证券可重点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资源产品起步。资本市场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因此,西安市要成为证券交易中心,发展实体经济和加快金融产业集聚是首要基础,同时也要着力提升西安市作为证券交易中心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西安市应在原有的通信网络、互联网、广电网络建设基础上,通过改扩建等方式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通信、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方面提升软、硬件的技术水平,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金融中心和资本市场的构建打造先进的现代化信息化平台。

作者:王保忠 何炼成 李忠民 王铁山

丝绸之路支持能力社会经济论文 篇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文化考量

一、历史与背景

海上丝绸之路,是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通向世界其它地区的海上通道,东海航线由中国通往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南海航线由中国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地区以及更远的欧洲和非洲。从历史上看,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东西方互通有无的“商贸之路”,也是沿线各国各民族交流的“文化之路”。

秦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物质文化与政治文化随着中国商人乘坐中国或东南亚船舶携带的陶瓷、丝绸、青铜器进入印度,印度的药材、香料等也传入东南亚并进入中国。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延伸至阿拉伯人控制的波斯湾,成为庞大的商贸网络,中国与阿拉伯世界文化的交汇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新内容。16世纪初,海上丝绸之路被卷入新的世界贸易体系与国际海洋网络,欧洲的商人、传教士不断来到东方,中国文化、伊斯兰文化与欧洲文化的碰撞成就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

由此可见,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正是在沿线诸族群海洋文化的各自繁衍与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是一种海洋性浓厚、本土性与国际性兼容、不断融合東西方文化的世界文化。它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产物,在塑造沿线国家、族群之间的经济交往、政治关系、社会结构、文化交流、道德信仰等方面都发挥过多方面的价值与贡献,深刻地影响着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历史进程。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为人类进步和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也为近现代社会的文明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外文化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首次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随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访东盟国家时,继续阐述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表示要发展海上合作伙伴关系,做好海上合作大文章,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10月底,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讲到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并明确表示要加强人文交流。

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从其历史根源上来说,主要还是基于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是世界重要文化的交流通道,其为各国的友好往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倡议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在于经济意义,也在于海上文化交流,更要注重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融。

二、价值与意义

通过文化融合共同应对风险与挑战。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途地区形势复杂,国家众多、民族林立、文化各异、国情不一,一些地区存在严重的国家矛盾,一些国家正在经历转型考验,这些都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提出了客观挑战。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对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均表示支持,但是越南、菲律宾却持怀疑态度,有关舆论指责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倡议带有多种政治内涵,其目的是实现使中国成为海上超强国家的目标。与此同时,南亚地区、阿富汗的政治斗争、经济颓势短期内难以结束;孟加拉、马尔代夫和尼泊尔的政局也存在不稳定性;斯里兰卡局势虽落稳,但不排除两大民族对立再度升级的可能;坚定支持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巴基斯坦,国内局势动荡不安,给中国利益带来不确定性,影响海上丝绸之路的推进。位处海上丝绸之路远端的中东和非洲局势更是不容乐观。

在这样的状态面前,文化融合是应对风险和挑战的有效措施。通过融合,能将不同文化因素彼此接纳与调和,形成一个有机的文化整体。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代表的海洋文化遗产,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通过平等交流、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达至双赢。

通过文化传播推动世界人类文明重构。历史上,伴随着丝绸等中国货品走出去,海上丝绸之路也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赵氏孤儿》、四大发明、瓷器、丝绸等中国古代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产品都通过这条海上大通道传至东南亚甚至欧洲,伊斯兰教等文化也同时进入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沿线国家的人们逐步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学识深邃的文明古国,有许多值得他们借鉴学习的东西。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实现中华文明再次走出去的大好时机。随着我国现代海运能力的不断提高,相较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华文明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与时俱进,可以呈现新的内容。历史上,中国对外传播的主要是丝绸、瓷器和四大发明等器物与技术,而儒家、道家思想等思想性的东西对沿线国家的影响力甚微。

因此,历史演绎至今,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今天,应该加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在丝路沿线传播中实现较为显性的思想文化传播特征。借助“感知中国”、中国文化中心、国家文化年、欢乐春节、双边青年交流等平台,展现积极主动的对外文化传播姿态。同时,除政府主导之外,民间的文化交流更要成为对外文化传播的生力军,包括海外侨民的中华传统生活方式应成为所在国了解和接受中华文化的重要渠道。历史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拐点,以西方文明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已不像从前那样得到世界的坚信,到了不得不做出改变的时候。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发达国家应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携手创造人类新的文明。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为这样的文明重建与推动中华文明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再传播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通过文化普及提高全民海洋素质和意识。几百年来,由于“重陆轻海”的历史原因,我国人民对于海洋问题的认识往往不够敏感甚至是忽略。近几年,随着我国领海主权频频遭遇侵犯及海洋领事事件频发,国人对于海洋的观念渐渐觉醒,开始越来越重视海洋,但是我们在涉海人才及全民海洋素质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契机,国家应当把海洋战略的一个立足点放在提高全民海洋素质和和培养高素质海洋人才方面。只有全民海洋素质的提高,才能加快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强国的建设,才能提高我国在海洋领域的竞争力。

在提高全民海洋素质和海洋战略意识方面,要以文化为引领,在复兴我国古代海洋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和吸纳其他海洋强国的先进文化。同时,要通过文化普及,提高海洋高校的教育水平,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海洋文化教育,开设海洋文化公开课等,从基础开始提高全民素质,在民众间不断树立海洋战略意识,为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供智力支持。

三、对策与建议

(一)弘扬郑和精神,传播基于中华文化与儒家思想的人文主义。

600多年前,中国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每到一国就把中华文化和工艺生产技术,以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介绍给当地君主及人民,并赠送中华书籍、官服和历书,推介中华礼仪、习俗、农历及生活方式,协助发展当地文化。通过贸易活动输出建筑、农耕、捕鱼技术及医药到东南亚各国。同时郑和还将外国物产和文化带回中国,使中华文化更加丰富。郑和在航海途中推行以儒家人文主义为导向的和平外交,实行利他又利己的经济政策,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文化交流,致力于建立一个和谐的国际秩序,衍生出“郑和精神”。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扬这种精神,以相互尊重、互不侵犯、互不干涉为原则加强国与国间的关系,在多元世界中求同存异、互信协作以争取世界和谐。

围绕“郑和精神”,可以召开郑和国际研讨会、开展郑和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产研究、开设郑和文化馆、举办郑和展览交流以及以郑和当年的航海路线为基础,对沿途的历史古迹进行开发保护,开辟主题旅游线路等。

(二)加速考古申遗,提高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護与开发水平。

2009年底,一座由五个大小不一的椭圆体连环相扣而成的建筑物在广东阳江市海陵岛落座而成,这座外形酷似“水晶宫”的建筑就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其主体是沉寂于海底800多年的宋代商贸海船“南海I号”。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南海I号”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宋代远洋贸易船,自2013年11月全面发掘启动后,发掘出的不同时期的金器、瓷器的数量已达上千件,预计“南海I号”船载文物的总数在六万至八万件。

以往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字记载很多,但实物展示较少,“南海I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珍贵实物载体,它不仅正处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航道上,而且文物的数量和种类都异常丰富和可贵,给此段历史研究提供了最可信的标本。

可加强以“南海I号”为代表的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同时加速泉州等九个城市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遗进程,甚至联合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同申遗,让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三)加强国际交流,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文化领域的互联互通。

加强与东盟间的文化交流。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

自由贸易区全面展开,目前双方的文化艺术交流内容也遍布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双方的文化交流已经深深影响到了彼此的发展。在现有文化的基础上,双方应该以史为鉴,着眼未来,共同振兴海上丝绸之路。

加强中印间的文化交流。作为拥有世界上最璀璨文明的古老国度,中印双方的文明充满魅力,尽管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双方的交流曾经一度停滞,但作为两大文明古国,中印有责任也有必要加强文化交流,恢复这一海上丝绸之路最古老的纽带,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深化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的文化交流。郑和七下西

洋,三次到达阿拉伯湾,阿拉伯商人也曾将其文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带入中原,双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如今,随着一系列文化交融计划的执行,中阿双方文化的深入交流将继续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振兴起到积极作用。

加强与非洲国家的文化交流。中非虽在地理上相聚

遥远,但海上丝绸之路将彼此相连,积极开展中非文化交流,不仅是推动中非关系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过程中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文化事务中话语权的重要举措。

保持与东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自古以来就与

朝鲜、韩国、日本有着深远的文化交流,如今朝、日、韩社会中也依然能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中国与上述三国的文化交流也将成为最有亲切感的纽带,为建设重振海上丝绸之路提供重要的情感因素。

海上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就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交流通道,其为各国的友好往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碰撞变得更加频繁,因此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四)推进媒体合作,积极传递利益共同体间的友好信息和正能量。

新闻媒体交流与合作是当今国与国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进各方相互了解与信任、促进互利合作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媒体的责任更加重要,在深入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传递利益共同体间的友好信息和正能量。

增进了解,做好信使。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媒体肩负着向世界展示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共赢的重任,媒体要继续成为传递合作声音的纽带和弥合彼此差异的桥梁,推动地区各国及人民之间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

加强合作,传递正能量。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媒体之间应加强人员、机制等方面的交流,本着客观、全面、公正的态度传播信息和报道新闻,增信释疑,努力消除各种偏见和误解。

联合自强,讲好“海丝”故事。海上丝绸之路沿线

各国媒体要团结起来,唱响自己的声音,与世界分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成功经验,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进一步提高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

(五)创新文化产业,实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永续利用。

应当深入挖掘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为相关地区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供可持续开发、永续利用的文化资源。建议以“创新”为动力,通过技术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从而提升文化的认知度和附加值。

加强文化产业与金融之间的相互支持与渗透,搭建文化和金融领域融合的市场化平台,根据海上丝绸路的文化特点和文化产业企业的特点,推出相应的金融创新产品,并在操作层面提供便利的流程。

通过设立海上丝绸之路网上博物馆和电子数据库,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园,举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博览会等现代化方式,搭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交流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让文化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不仅让文化资源产生经济效益,也有助于提升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和国家的文化地位和整体形象。

海上丝绸之路的旅游文化资源丰富,辐射区域广泛,有必要探索和制定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旅游经济合作规划,从而带动观光、餐饮、交通、商贸、通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使得以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为主体的旅游文化产业集群成为沿线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带动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滋养友谊,友谊融通国家历史文化的差异,推动中外交流和发展。文化是经济的补充与延伸,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文化的影响力超越时空,跨越国界,因此,文化交流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多姿多彩的文化,必将促进人类不同文化的交相辉映、交流互鉴。

作者:薛立胜 李志健

丝绸之路支持能力社会经济论文 篇3:

丝绸之路国内段旅游合作与开发

[编者按]2009年6月11日,甘肃省旅游局、嘉峪关市政府、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府联合主办的“丝绸之路与区域合作论坛”及“香巴拉文化与生态旅游论坛”在兰州举行。这两个论坛是第十五届兰洽会甘肃文化旅游博览交易会的活动内容之一,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几位丝绸之路文化和香巴拉文化研究人员主旨演讲,为甘肃旅游文化事业发展建言献策,提交了多篇学术论文。本刊“旅游文化”栏特推出其中八篇论文,以供读者借鉴、参考。

[摘要]本文在分析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跨地域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可行性;旅游合作开发的战略,即“政府主导型”合作、“点—轴”式发展合作、“增长极”发展合作、“核心—边缘”发展合作、区域分层开发合作、跨越式发展合作和产品创新合作等战略;提出了丝绸之路旅游合作与开发的对策、建议等。

[关键词]丝绸之路国内段;旅游合作;旅游开发

公元前2世纪,中国汉代的张骞从古长安(今西安)出发,开通了西域,开创了伟大的丝绸之路,出现了“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日;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殊方异物,四面而至”的景象。这条了世界上最长的陆上经济商贸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沟通了亚、欧、非洲各国、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与来往,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大通道。东西全长70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不仅把中国的丝绸、陶瓷等物资带到了亚、欧、非沿线各国,而且把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联系在一起,使古老的黄河文化、恒河文化、古希腊文化和波斯文化在这里碰触、交融。丝绸之路也使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得以传播,并对亿万人民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些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作用的科学发明,也通过它传遍了全世界。在促进文化交流方面,更是超出了丝绸和其他商品的贸易范围,被中西学者誉为“东西方经贸交流的桥梁”、“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运河”、“东西方科技交流的纽带”。丝绸之路在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难于估量的巨大作用,同时,也使各国人民通过商贸交流能够领略各地风光,考察文化异趣,了解异域风情,为原始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平台,是亚欧原始国际旅游的“源生带”。

在新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联合大发展的趋势下,复兴丝绸之路、振兴丝绸之路旅游的声音和反应越来越强烈,丝路沿线各国政府及国内省市对加强丝绸之路旅游联合、共同开发旅游资源的愿望和行动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因此,切实、有效地加强丝绸之路旅游开发与合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合作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导致旅游业发展不平衡

相关研究表明,旅游业的产业化和国民经济所处的发展水平间存在一种必然联系。只有在进入工业化,尤其是经济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后,旅游业才可能进入成熟产业化阶段,且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旅游业在一定阶段,特别是发展的初期阶段,并非是一个投入少、见效快的产业。

丝绸之路国内段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丝绸之路旅游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旅游业发展也不平衡,总体上还处在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交通可进入性、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舒适便利及安全保障总体较低。目前丝绸之路国内段旅游发展现状是:东段旅游发展较好,中、西段旅游发展较弱;局部地段中、小尺度旅游发展较好,大尺度的旅游发展较弱;国内旅游发展较好,国际、洲际旅游发展较落后;航空交通线发展较好,地面交通线发展较滞后;合作相邻地域合作较好,非相邻地域发展较滞后;部分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较好,多数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较弱。

(二)丝路旅游跨度大、地域广,合作难度大

丝绸之路是一条“线形—廊道式”线路。在我国境内全长4000多公里,涉及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省区。而“新丝绸之路”则贯穿中国东、中、西部的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山西、陕西、宁夏、青海、甘肃、新疆10个省区,还辐射到湖北、四川、河北、内蒙等省区。沿线地区人口约4亿,占全国人口的30%,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7%。开展大尺度旅游合作难度较大。

(三)旅游合作存在非物理性障碍

当前,丝绸之路国内段沿线省区间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旅游联系度不断扩大。尽管沿线各省市在促进旅游交流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丝绸之路旅游过程中,人为的非物理性壁垒还是制约丝绸之路旅游发展的因素之一,利益间博弈造成旅游的速度慢、效率低,路程长、游览少,游客多有不满,严重阻碍了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发展。

(四)自然及交通的物理障碍

自然条件的多样性导致丝绸之路沿线交通网络不畅,交通目前仍然是制约丝绸之路旅游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1.交通、通讯干网的密度低,技术水平不高

丝绸之路中国段西部省区目前铁路网密度和人均拥有量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77%~79%,公路网平均密度和人均拥有量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81%~83%,电话普及率也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而且基础设施装备水平低,铁路复线率、电气化率占铁路营业里程的比重与东部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另外,沿线地区综合通讯能力仍然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2.沿线运输网络布局不合理,运输能力不平衡

丝绸之路中国段沿线东部地区地区铁路、公路较密,西部地区较稀。民航机场尚未形成支干合理分工、衔接配套的合理布局,目前只有区域航班,很不适应旅游交往的需求。陇海、兰新线的总体通道水平比较低,骨架十分薄弱。

5.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协调机制滞后

目前和丝绸之路基本一致的新亚欧大陆桥路轨已经接通,但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还没有跟上,如车站、仓储、通讯、供水及后勤保障系统等都不健全。

(五)信息化程度低

21世纪已是一个崭新的信息化世纪,因此,丝绸之路将不再只是铁路、公路、航运连接的物理通道,还将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网络建立起来的信息通道、数字通道。丝绸之路廊道横贯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信息获取能力的差距。这种差距表面上是综合经济实力的差距,如人均GDP产值、人均收入或电信投入不足等造成的,实际上是人对信息认识的观念和能力的差距。

(六)旅游淡、旺季明显

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和旅游资源结构的影响,旅游业淡、旺季十分明显,旺季时旅游供给不足,淡季时旅游供给又相对过剩,既降低了旺季时的旅游服务质量,又抑制了淡季时的旅游经济效益。

(七)旅游资源开发粗放,缺乏统筹规划与协调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规划指导, 旅游精品开发较少,开发项目类似现象较为普遍。有些地方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而忽略了旅游业的增长质量,导致旅游景观退化、旅游环境恶化、旅游效益降低,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丰富的、高品位旅游资源不相符,不利于旅游资源优势的发挥和由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化,是旅游业发展的障碍。

(八)旅游资源开发与世界级资源品位不相称

一般的旅游资源都脱离不了资源的属性——原真性,即未经人为加工的原生态资源。而品牌旅游资源则经过加工改造,可以作为产品出售。如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等,都具有资源的原真性特点,这是由资源的申报门槛决定的。所谓加工是指从行、吃、住、游、娱、购考虑,解决旅游所必须要求达到的基本条件,使旅游资源变为旅游产品。这些资源属于世界级或国家级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本身价值及其开发与各地的经济状况密不可分。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确实拥有许多特级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地处偏远,缺少开发的经济实力,不能把这些旅游资源包装成品牌旅游产品,使得它们缺少能影响游客进行旅游决策的吸引力,旅游者的匮乏又使得他们缺少资源加工的资金动力,进而陷于恶性循环之中。

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开发潜力巨大,但是顶级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是其致命的创伤。因为只有顶级旅游资源经过开发转变为现实的旅游产品或者品牌型的旅游产品,才是旅游业的核心吸引力,才能真正转变为旅游经济优势,从而推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腾飞。

(九)旅游企业总体竞争力较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丝绸之路地区旅游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综合化经营程度较低,旅游规模经济不显著,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内部竞争过度,外部竞争乏力,从而导致了区域旅游企业总体竞争力不强。同时,旅游产业结构也还处于不完整、不深入、不对称的初级阶段,没有形成合理的旅游产业结构,旅游收入主要依靠门票等基本收入,使得旅游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不突出。

二、丝绸之路国内段旅游合作与开发的可行性

(一)不可替代的资源垄断性决定其开发潜力巨大

古丝绸之路有其显著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神秘性

古丝绸之路的神秘性既有人文景观方面的,也有自然景观方面的。这些神秘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使古丝绸之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2.文化性

古丝绸之路开通至今已有 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这条国际闻名的大道不仅具有经济性,而且具有深刻的文化性。在古丝绸之路上,宗教文化影响极大,佛教、伊斯兰教等都宗教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大量的经卷、寺庙、礼仪、教规等都是宗教文化兴盛的象征。民俗文化在古丝绸之路的文化园地中占有一席之地,如剪纸、雕刻、泥塑、传说、建筑、制陶、皮影、戏曲等。这些民俗文化展示了丝绸古道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

3.经济性

古丝绸之路首先是一条经济贸易之路,在 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的商贾们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进行着经济贸易活动,促进了中西方经济的联系和发展。随着亚欧大陆桥——“新丝绸之路” 的开通,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积极实施,将会使古丝绸之路的经济性特点重新显现,在促进沿路经济发展中重新发挥重要作用。

4.多样性

丝绸之路沿途既有高耸入云的雪山冰峰、茫茫无垠的戈壁沙漠,又有碧野万顷的高山草原、郁郁苍苍的原始森林;既有湍急奔泻的河流、广阔平静的高山湖泊,又有阡陌纵横、水网交织的戈壁绿洲。人文景观也呈多样性的特点。古丝绸之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多样性,是世界上任何一条旅游线路都难以比拟的。

5.民族性

古丝绸之路所经之地又是多民族居住之地,有汉族、回族、裕固族、东乡族、维族、哈萨克族等众多民族。各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既保持了自己独特的风貌,又努力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精华,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丝绸之路文化。

古丝绸之路独具特色的特征,正是旅游开发的资本和依据。因此,将丝绸古道建设成为21世纪的国际旅游热线有其独特的优势。

(二)经济合作为旅游合作与开发奠定了基础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用曾说过,“中国与欧洲的丝绸之路是早期的全球化”。从丝绸之路的形成历史可以看出,丝绸之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欧亚大陆各国、各民族经贸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丝绸之路的形成,是古代东西方文明相互交流、对话与合作的共同需要,是早期国际经济合作的直接体现。

(三)旅游合作是实现中西部经济合作最易行的方式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世界经济的显著特征是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由此推动着国际贸易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经济全球化通常以多边合作机制为基础,而区域经济合作则以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为基础。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迫切需要改革传统的国际贸易运输方式,大力开展便捷、高效、可靠的大陆桥运输,以缩短运距,减少运费。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太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世界经济重心东移拥有世界人口40%的亚太地区的趋势更加明朗,亚太地区与欧洲的经贸交流不断扩大。因此,要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积极实施新亚欧大陆桥地带开发、开放战略。

古老的丝绸之路在旅游资源密集度和影响力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是我国中西部丝路沿线各省市共同发展的最好切入点。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产业带动作用极大,对经济刺激作用迅速、辐射作用强。因此,加强旅游合作,是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各省市整体合作的最好切入点,是实现各地域经济合作的最简单易行的形式。

(四)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建设为合作提供了良好平台

在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今天,任何地区都不可能脱离其他地区而获得单独的发展。丝绸之路旅游已经被新亚欧大陆桥国际大通道,这一象征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平台所推进,且地域影响更加广泛。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的全线贯通,引起沿桥地域的高度重视,许多省市纷纷制定相应措施和对策,以期利用这条经济走廊加速经济和旅游发展,达到国际和国内双向交流和辐射。

新亚欧大陆桥堪称“新丝绸之路”,是贯通亚欧大陆、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交通线路,为中国西部地区走向中亚、西亚和欧洲,为形成统一的欧亚市场提供了现实性和可能性,预示了国际经济合作的长期发展前景,为传统丝绸之路的复兴奠定了基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Fikret Akcura 先生说,古老的丝绸之路通过不同民族人民之间的商品交换和思想观念的交流,从而保障和提升了丝绸之路沿途地区人民的生计条件。因此,今天的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各地区应该在交通运输网络、信息服务、管理制度和政策法规方面相互学习,团结合作,通过开放旅游和实现游客、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动,重现丝绸之路的繁盛。

三、丝绸之路旅游合作战略

(一)“政府主导型”合作战略

在丝绸之路合作机制的参与主体中,要明确政府和企业的不同职能和分工。政府的作用应突出地体现在建立跨区域政府协调机制、制定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开发规划和运用政府引导企业合作行为等方面。旅游企业的作用则主要体现为在政府的规治下,自发地在成本分摊、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框架下构建与实现共同的利益空间,通过反复的“博弈—均衡”,形成一种“竞争—合作—共赢”的内在机制。通过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定位,可以构建出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合作框架。区域性合作组织在合作机制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将政府规治和市场机制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发挥区域优势资源整合的功能。

(二)“点—轴”式合作发展战略

丝绸之路地区是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有所发展但发展程度不高、旅游开发空间结构还不完整的区域, 但有交通干线与之相连与外界相通便捷的区域,特别是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对丝路旅游合作开发的作用重大。因此,丝绸之路区域最适用于“点—轴”开发战略。在旅游开发初期,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发展水平不平衡,随着开发进程的延伸(轴线和“点”的延伸)和扩展,“点”和轴线的等级差异变小,相对均衡的状态开始形成,即“点—线—面”的空间开发和发展状态的形成,从而实现丝绸之路区域旅游的最佳发展。

“点—轴”开发可以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必然在空间上集聚成点,然后产生集聚和扩散效应的客观要求,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市对区域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点—轴”系统反映了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客观规律,按照“点—轴”系统开发模式组织区域旅游开发,可以科学地处理好丝绸之路区域集中与分散、公平与效益、从不平衡发展到较为平衡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

(三)“增长极”合作发展战略

根据空间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化和扩散过程。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表现出较高的创新能力和增长能力,其发展能形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比重的日益提高从而占据主导地位。当旅游产业在一定空间集聚到一定规模,从而形成城市发展的增长极,而旅游业发展的极化过程也是资金、资源向中心地域集中,从而表现出某一城市旅游业增长极化效应,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丝绸之路区域旅游线路跨度较大,要全线同时发展是不可能的。在现有条件下,先期的发展只有通过点的增长来带动。因此,应该首先开发丝绸之路跨国旅游发展基础条件好的各国重要节点城市,形成若干具有特色的旅游经济区域,成为区域内的旅游增长极。利用这些热点旅游城市在区域旅游经济带建设中的“增长极”作用,向其周边扩散,起到辐射和聚集的效应,以推进丝绸之路全线旅游的整体发展。具体可选择洛阳、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喀什为重点旅游发展城市,在约五年时间里形成丝绸之路旅游廊道。

(四)“核心—边缘”合作发展战略

运用空间经济学“核心—边缘”理论对旅游资源所存在的客观差异进行空间辨识,突出世界级、国家级和地区级旅游资源的地位,以它们为核心,形成旅游资源开发的若干增长极。对“核心—边缘”资源区的认知不是任凭这样的格局继续存在,而是贯彻邻近联动原则,突出“核心—边缘”结构中的资源优势互补,以旅游中心城市为核心,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支撑,以专题旅游线为纽带,以旅游交通线路为廊道, 建立几个特色鲜明的旅游区,构建旅游资源区域的网络体系。

(五)区域合作、分层开发战略

区域合作开发的目标为“世界背景,国家意志,区域规划,城市协调,企业开发”。即利用国际社会和各机构对丝绸之路区域的发展项目和资金的机遇,在旅游合作中建立实际可行的合作机制:加强与周边地区政府间的协调机制,对周边区域旅游合作项目协调管理;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促进周边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制定周边区域旅游合作长期发展规划,加强对周边区域旅游合作的综合研究。

(六)跨越式合作发展战略

丝绸之路旅游的发展是整体旅游发展水平的提升,按常规模式发展旅游业,旅游产业总体发展较慢,因此,必须采取跨越式发展战略。丝绸之路旅游业发展应超前于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超前于旅游业的平均发展水平。行业得以跨越式发展来源于内外两个方面的支持:一方面是外部资金和智力资源的投入;另一方面是利用内部资源优势,集中发展潜力巨大的行业。

1.外部资源的引入

丝绸之路旅游合作与开发离不开联合国和有关国际组织、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帮助,如联合国亚太社经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这些国际组织的执行宗旨中几乎都涵盖了支持发展中国家优势产业发展及拯救人类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使命,丝绸之路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因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应在合作框架协议下集体争取国际相关组织的资金支持,在完善保护的基础上扩大宣传,大力提升丝绸之路旅游在国际上的整体旅游形象。

2.内部优势资源的集中

旅游产业是由众多行业和部门组合而成的综合性产业。因为旅游者需求的多重性,需要多行业和部门的协调支持,即通过协调有效的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经济手段、市场行为、技术手段等来整合、配置区域内的相关要素,从而形成功能与优势互补的旅游产业结构、旅游产业集群,推动本地区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根据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经验,区域经济的发展可通过点—线—面结构而进行全面提升。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可通过建立产业链管理模式,围绕相关丝绸之路旅游核心产品,将一切前向供应商和后向用户集中到产业链上来,形成旅游产业各行业之间在国民经济中的网络关系,使旅游产业链上各环节形成战略伙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通过相关行业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集中,不仅能使旅游业获得更广泛的经济领域拓展空间,而且能促进旅游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旅游业的跨越式提升。

(七)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创新模式

上世纪80 年代后期,我国国家旅游局将旅游产品划分为国线产品、省线产品和专项线路产品, 产品开发中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得到了加强。进入90年代后期, 旅游产品创新进入区域系统型发展阶段,旅游产品开发以一个旅游目的地为中心放射成面进行旅游板块系统建设。

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应重点进行跨地区的区域性产品创新。进行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要求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加强横向沟通和协作, 共同进行区域旅游产品规划设计和区域旅游产品形象建设。

1.区域内旅游产品的发展转变

丝绸之路国内段全长4000多公里,贯通全线的整体旅游难以实施。因而,首先要鼓励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实现两个转变:国内旅游向丝绸之路入境旅游转变,丝绸之路中小尺度旅游向大尺度旅游转变。

2.成熟产品优先发展

首先开发比较成熟的旅游线路,继而开发潜力型的旅游线路,把发达地区旅游市场和崛起中的旅游市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达到贯通整个丝绸之路国内段旅游的发展目标。

3.重要节点旅游城市优先开发

利用中心地和“点—轴”开发理论,先期开发各国的重点旅游城市,利用这些旅游城市的辐射和扩散效应,以点带面,带动整个扩展轴线的发展。重要节点旅游城市包括洛阳、西安(丝绸之路起点、古都长安)、天水(陇东重镇、古秦州)、兰州(古金城)、银川(西夏古城)、西宁(丝路重镇、古湟中)、武威(河西走廊重镇、古凉州)、张掖(河西重镇、古甘州)、酒泉、嘉峪关(边陲锁钥、古肃州)、敦煌(河西重镇、古沙州)、哈密(丝路重镇、古伊吾)、吐鲁番(丝路重镇、古高昌)、库尔勒(丝路重镇、古渠犁)、库车(丝路重镇、古龟兹)、阿克苏(丝路重镇、古姑墨)、喀什(丝路重镇、古疏勒)、和田(丝路重镇、古于阗)、伊宁(丝路重镇)等。

4.多元化线路开发

为满足现代旅游者的不同需求,在常规旅游形式的基础上,着重开发自驾车旅游、专列专机旅游、专题文化旅游等,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旅游发展体系。根据季节变化,提供“一路多线”、“一线多样”的复合性旅游产品线路,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旅游产品的主题可分为飞越丝绸之路观光体验游、丝绸之路休闲观光游、穿越丝绸之路自驾车探险游、丝绸之路世界遗产朝圣体验游、中国丝路环游线路观光体验游、丝绸之路佛教文化探秘游、玄奘取经追踪体验游等。

四、丝绸之路国内段旅游合作与开发的对策及建议

(一)积极推进丝绸之路沿线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申报

丝绸之路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全世界的共同呼声。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要按照完整性、系统性、原真性原则,认真进行丝绸之路遗产类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按计划、分步骤、依程序积极推进申报工作,使这项多国受益的工作早日获得成功。

(二)积极推进丝绸之路沿线城市信息化建设进程

加快丝绸之路沿线各旅游中心城市信息化建设,是促进丝绸之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要建立统一的区域协调机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求得共识。重点是通过加强信息基础网络的建设,真正做到网络互通、功能互用、信息共享,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生活和城市环境的质量,并将旅游中心城市的经济优势辐射到周边地区,以减少和消除区域内发展的不平衡,带动整个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

(三)先易后难,以梯度方式推动丝绸之路旅游业合作发展

丝绸之路旅游的发展具有梯度推移的特点。一些资本、技术和基础设施集中的地带,旅游的发展和市场化速度较快。因此,丝绸之路沿线的大城市群和特大城市地域首先应得到快速发展,然后向周边地区辐射,形成产业优势和地域发展特色。这种梯度推移不是传统的经济开发的均衡推移方式,而是“蛙跳式”的推移方式。丝绸之路沿线的大城市是“蛙跳”的支撑点,不仅要成为发展旅游产业的驱动力,同时,也要肩负区域内旅游产业扩散和应用的责任,最终实现丝绸之路全线旅游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四)创新旅游合作模式,消除旅游合作开发非物理障碍

从发展远景和实践运作层面来看,创新旅游合作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为使丝绸之路旅游合作进入实质运作阶段,应建立丝绸之路沿线城市间的旅游合作制度,以期通过开放旅游,推动旅游业发展。

非物理障碍也是制约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发展的重要因素,要从合作制度、优惠政策、服务质量、旅游安全等方面入手,建立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开发双边、多边地区间良好的旅游软通道,有力促进丝绸之路旅游的全面繁荣。

(五)建立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旅游合作协商机制

形成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发展的协调协商机制,建立相对固定的,由各地政府相关领导、主管部门、专家学者、旅游商等多方组成的,高层磋商协调机构,就旅游区域合作中的重大问题和重大政策进行协商;进一步加强区域间横向联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旅游资源有效整合,从而形成规模优势;开展对旅游政策的清理,废除制约跨地域旅游区域合作的政策障碍,使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尽快实施。

(六)积极实施“核心—边缘”合作发展战略

为实现“核心—边缘”合作发展战略应注意以下几点:树立大旅游观念,打破传统的地方保护主义,建立丝绸之路旅游廊道;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塑造和保护其独特性和个性魅力;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丝绸之路沿线文物古迹的资源保护;突出投资重点,进行多渠道筹资;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加强旅游信息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丝绸之路沿线旅游网络体系;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区域各地的产业旅游合作,发挥产业联动开发效应。

[参考文献]

[1]耿升.法国学者对丝绸之路的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1).

[2]严珊.复兴丝绸之路[J].经济月刊,2003,(10):58~59.

[3]刘睿文,刘衡.多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模式的引入——以丝绸之路为例[J].经济地理,2005,(2):236~239.

[4]高伟江,徐新荣.基于经济合作的丝绸之路开发[J].改革与管理,2005,(3):1~3.

[5]李明伟. 丝绸之路贸易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6]冯之俊,黄保勤,石培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7]田秋生.入世后的西部大开发[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8]陈勇勤.丝绸之路的文化底蕴集中体现在转变思维[J].丝绸之路,2002,(2):51~55.

[9]崔林涛.加强陆桥区域合作共创现代丝路辉煌[J].中国软科学,2001,(10):1~3.

[10]王圳.重视区域合作 推进与中亚经贸交流[J].国际经济合作,2003,(1):24~27.

[11]李并成.论丝绸之路沿线古城遗址旅游资源的开发[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4):52~54.

[2]王宗元,李并成.丝绸路上[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13]安旭.旅游文物艺术[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14]张旭亮.丝路文化及其旅游研究进展综述[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3):25~27.

[15]南宇.丝绸之路旅游前景与优势分析[J].发展,2001,(12).

[16]陶广峰.丝绸之路的历史及其再繁荣的法律保障[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6~40.

作者:马耀峰

上一篇: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论文下一篇:关于高校公益事业经济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