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应对思考论文

2022-04-18

编者按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也产生了影响,为及时有效应对复杂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保增长促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各地政府和企业也都纷纷以实际行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方法,以转“危”为“机”,应对“寒冬”。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金融危机应对思考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融危机应对思考论文 篇1:

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法思考

【摘要】文章简单回顾和评述了百年来的经典经济危机案例,寻找经济危机的根源以及由此得到的启示,提出了为应对金融经济危机,经济法需要在制度方面进行思考对策。

【关键词】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 经济法

一、导语

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是指一个或多个国家的经济或世界经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或持续萎缩,表现出经济负增长。经济法和经济危机之间关系紧密。在由自由竞争向社会化(垄断)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所发生的经济危机,是市场调节机制“失灵”的集中表现,是对国家调节机制最强烈的呼唤,因而也是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法律即经济法产生和发展最强大的动因。

二、经济法与经济危机的渊源

美国的托拉斯快速发展到19世纪后期,美国经济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过渡阶段。美国垄断和经济危机使得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社会上掀起的反托拉斯运动。在此背景下,美国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开始动摇,政府开始介入,随着美国经济的法律制度在执行国家调控经济首次出现反托拉斯法的现象。

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严重。这场危机几乎把世界包括美国在内的资本主义制度推到了崩溃的边缘。在紧要关头,罗斯福政府采取果断的行动来改变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充分参与经济,落实国家调控,并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这是国家法律规定经济法。这是我们所熟悉的罗斯福新政,标志着美国国家法律调节经济的职能,并建立了全面系统的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中。如果没有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或许美国国家经济功能充分开发要耽误了一些时间。甚至危机和战争以后,国家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规律的调节的功能也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这改变上述“对策法”的角度来看,逐步实现经济法真正的根本原因和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法固有的本质属性。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只是少数。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加强经济法立法的启示

国家经济调节,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从法律制度的原则和规则出发,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调整不当或滥用权力,该国将不能够适当的调整,无法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同时扰乱正常经济结构和运行秩序。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是落实国家调控而且也要弥补市场不足,而且还对以前的状态调节纠正错误,国家调控的过去重新调节。但国家调控背后仍然是不可避免的错误。为了保护国家调控正确,正确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尽量减少失误,你需要推进相关法律的发展和立法机关设立必须符合国家调控的原则和规则。在一般的法律和严格的国家的法治与法治的传统在做什么。虽然国家调控这样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少失误,很容易在事件后发现问题,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非法治国家缺失法律约束,国家调控失败的概率越大,造成的损失往往会更严重并难以追究。

中国目前的经济法律系统的“三大构成”——市场规制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和宏观引导调控法,都需要加强。仅在金融法方面,就要考虑应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使用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尤其要注重加强金融监管法制。世界金融危机警示我国迫切需要加强金融监管法制,包括:金融创新监管、信贷监管、资金流动性监管、监管体制问题等。

金融创新监管法律規制包含:

一是在其流通方面的法律监管;

二是在金融衍生品的创制方面的法律规范;

三是对其中违反法律的责任的规范。

信贷监管方面包括:

一是对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结构和风险防范的监管;

二是对社会消费的引导,信贷客户信用的监管;

三是对信贷资金的实际流向、使用的监管。

此外还有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含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影响)问题,也需要制定相应立法。

四、应对经济危机的经济法思考

(一)实体经济法律制度的变革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实体经济直接影响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社会变革,在物质上和经济上的指标可以直接映射到国民生活的水平和企业优质的生活环境。实体经济的稳定是经济稳定的关键因素。工业调整方法作为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宏观调控法是一个“基本法”,直接影响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研究产业调整的方法来确定调整产业结构的方法和手段,为经济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从法律上规范产业调节的各种制度构成产业调节法,它是以国家为调控主体,对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技术以及相关领域进行调控的综合法律手段,是经济法的组成部分,是宏观调控法中的基本法。

我国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系统,但是由于第三产业起步较晚,产业内容复杂,对第三产业的法律法规还只是处于初步阶段,最容易受到甚至是扩大经济危机的影响,因此完善对第三产业结构调节的法律体系,深化法律制度的研究对经济危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虚拟经济法律制度的变革

“虚拟经济”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10多年的研究历史,但他们的具体概念的界定仍然是百家争鸣。诚是第一个研究虚拟经济的学者,他被认为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对应的概念,经济和社会的经济运行两种基本模式。理论界对虚拟经济的特征大体是相同的:一是虚拟经济的载体——证券、期货等虚拟资本,尽管它可以通过循环运动产生利润,获取某种形式的剩余价值,但是虚拟资本本身没有价值;二是虚拟经济不直接参与实体经济循环,而是指与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

中国现在的虚拟经济发展滞后的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1996年,当虚拟经济的发展程度。这种情况在金融全球化加剧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由于虚拟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最高形式,具有较强的经济扩张和收缩的状态函数,当市场经济不紧气,通过虚拟经济调整意味着分享到经济衰退,欠发达的国家和不发达国家汲取财富,以弥补他们的经济损失。这就像一个游戏,一个人熟悉知道的游戏规则,并利用规则漏洞是不熟悉游戏规则的控制,并吸收创造的财富。选择市场经济的国家将需要接受这个游戏规则,唯一的办法就是熟悉游戏规则,创造新的规则,而不仅仅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规则。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宏观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规则是针对大量的市场主体,规模不一,质量良莠不齐,个人知识结构是不一致的,怎么这么多的市场玩家熟悉与游戏规则的自觉遵守的规则。经过研究,研究人员提出了虚拟经济规律的概念,由国务院作出解释虚拟经济规则,引进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政策的调整,以减少虚拟经济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刘惠娜,甄亚丽.亚洲金融危机应对措施回顾与借鉴[J].特区经济.2009(10).

[2]陈自芳.国际金融危机下的浙江经济走势与应对战略[J].当代社科视野.2009(Z1).

[3]施雪华、邓集文.在政府与市场间选择——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政府应对市场失效的战略与政策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3).

[4]王珏.金融危机与经济法的干预工具——重庆实践的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07).

[5]周海林.美国金融危机是经济法总论的典型教学案例[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1).

[6]李倩倩.应对经济危机的经济法思考[D].重庆大学,2012.

作者简介:熊靓(1979-),女,江西南昌人,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中级职称,研究方向:经济法。

作者:熊靓

金融危机应对思考论文 篇2:

应对金融危机党报经济报道的辩证思考

编者按始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也产生了影响,为及时有效应对复杂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保增长促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各地政府和企业也都纷纷以实际行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方法,以转“危”为“机”,应对“寒冬”。在新经济形势下,媒体如何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良好舆论环境,如何加强调查研判和分析解读,提出新的、更加有效的经济报道思路和操作方法?本刊特组织专题加以探讨。

在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作为省级党报,《新华日报》在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充分认知基础上,着力进行积极有效的舆论引导,以系列报道、系列评论、政策解读等多种报道手段,深刻挖掘,重点解剖,引领江苏企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辩证处理好“危”与“机”、“热”与“冷”、“大”与“小”的关系,立足给企业发展鼓劲头增信心,精心发掘企业发展在整体不利因素中的积极因子,以更具贴近性的报道视角,显示了省级党报的强大舆论引导力,展示了江苏经济社会在逆境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和强者风采。

辩证把握“危”与“机”的关系,坚定信心,以“为”求“机”

当前,要深刻意识到一点:危机是传统经济模式发展之“危”,但它也往往隐藏着新型经济发展之“机”。因而,如何引导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临危不乱,转“危”为“机”,平稳实现“安危相易”,辩证把握“危”“机”关系理应成为当前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

《新华日报》编委会认识到,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江苏尤其要树立迎难而上克难攻坚的必胜信念,企业的创新发展思路、举措、成效和经验,不但对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全国更具借鉴和示范意义。江苏一些企业逆势飘红的事实促使我们认真思考,并从中得到启示:在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正潜藏着企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逆境生存的发展新机遇。经过充分调研,《新华日报》编委会明确了“危”中有“机”的整体报道思路,报道要展示江苏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基本态势并没有改变,江苏经济发展努力在“危”求“机”,转“危”为“机”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危机都具有突发h生,面对危机,经济发展有没有生命力、有没有竞争力,是不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关键问题就是能否最大程度地降低危害,增加机遇,最终变“危”为“机”。我们认为,江苏经济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一直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即使在外需减弱的不利情况下,也好于沿海周边省份,这为应对更大困难,保增长、促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只要全面把握当前经济形势和发展机遇,坚定发展信心,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扎实有力的措施落实好中央政策,使之转化为克服困难、战胜挑战的巨大力量,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就一定能实现江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由此,《新华日报》从2008年11月份陆续推出《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实现保增长促发展的双赢》《学做“反方向游的鱼”》《让困难成为“垫脚石”》等系列评论,澄清认识,鼓舞士气,坚定信念。

有了坚定信心还要奋发有为,以“为”化“危”,以“为”求“机”,在危机之下,主流媒体应主动承担为企业找寻化“危”为“机”良策的重任。《新华日报》派出记者分赴全省各地企业调查后发现,一般纺织行业因为外贸依存度高,不可避免地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但就在此时,江苏纺织业的“旗舰”之一——吴江盛泽的盛虹集团却靠创新催生业界奇迹:前十个月销售、利润分别增长四成、三成以上。面对金融风暴,盛虹何以能独步纺织行业,实现逆势发力?记者专门采写了《面对金融风暴,“盛虹效应”逆势发力》的报道,在许多纺织企业因为资金压力压产、停产甚至倒闭之际,盛虹却已经围绕技术创新和扩大生产规模掀起了新一轮投资热潮。报道揭示,正是这种超前创新意识让盛虹在全球性危机之中保持了“气定神闲”之姿。《新华日报》在11月27日起推出的《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稳定发展(企业篇)》专栏中,刊发了12篇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典型报道。

《新华日报》的系列专栏和报道始终突出一个核心要素:国际金融危机对很多企业是场生死大考,但也对一些企业构成难得机遇,它们以“另类思维”和“另类做法”在金融危机中独领风骚。我们认为,报道江苏一批典型企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做法与经验,可以引导省内乃至国内企业坚定发展信心,加快调整结构,抢抓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进入2008年11月份之后,《新华日报》对国内外经济形势与省内企业的创新发展推介进行了较大篇幅的倾斜,版面安排始终紧扣“危”与“机”的辩证关系,对支持重点骨干企业自主创新、产业升级、拉动内需和增加外贸出口以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难等问题,都提供了及时政策解读和有效缓解途径。

辩证剖析“热”与“冷”的关系,解读政策,理性引导投资

近年来,人们已经习惯性地陶醉于市场经济长期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种种惊人数字之中,却对必然而来的市场周期性波动认识不足。因此,从表面上看,国内经济目前遭遇的发展困境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而致的出口增速下滑、投资意向顿减等因素影响,但从本质上说,则源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陈旧,是源于投资与消费结构的严重失衡。在经济刺激与扩大内需的集结号紧急吹响之后,各地迎来了新一轮“投资热”与“建设热”。主流媒体在引领经济发展,如何处理“热”与“冷”的关系上,无疑也担负着重要的舆论引导任务。

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央政府于去年11月9日公布了4万亿投资计划,引来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一时间全国各地投资计划纷纷跟进。这些投资政策措施对提振信心、改变发展预期、平缓经济下滑周期、保证经济增长无疑起到重要作用。但如何让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如何严格按决策程序科学立项,加快各种监管制度、机制的建设,如何确保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不走样?这些投资数额大,会不会有资金流入私囊?会不会引发新一轮“跑部钱进”?会不会因决策管理不当而使一部分钱打了水漂?《新华日报》在做好政策性解读同时,尤其注重对“投资热”投以审慎冷静的理性报道,体现了省级党报的认知高度,实现了对当前经济发展热点话题的正确引导。

面对4万亿的投资计划,抢时间不能放弃实事求是原则,赶进度不能违背基本科学精神,提效率不能和市场规律发生冲突。面对高涨的地方投资热情,尤其要警惕那种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急躁冒进意识,警惕那种重压紧逼之下的“拍脑袋、拍胸口”的决策方式,警惕那种决策部门化、项目利益化、资金分配关系化的运作。我们的记者

在采访中了解到,各地投资重点多是铁路、公路、机场号称“铁公机”的基础设施工程,民生工程所占比例普遍达不到30%。讨论中大家认为,“投资热”中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基础投资热,民生投资冷;投资热,而消费冷……基础设施建设固然能在短期内拉动GDP,但要注意把投资拉动与改善民生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改善居民生活,把刺激国内消费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才能避免重走“政府投资、政府包办、政府消费”的老路,才能最终促进中国经济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在4万亿投资决策出台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新华日报》就集中摘发了《为13亿人看好每分钱》《防止求政绩舍民生》等4篇评论。之后,又陆续刊出《别误读了“出拳重”》《我担心“萝卜快了不洗泥”》等出自高端的理性声音。在国内媒体理性声音还普遍比较微弱的时候,这组评论与报道就面对“投资热”中存在的浮躁心理及时进行了梳理与鉴别,取得了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先机。

主流媒体对各地“投资热”与“建设热”中一些不理性现象的指正,其实在更高层面上体现了舆论引导方式的慧眼独具,在“冷色调”的言论与报道背后,或许更能显示出主流媒体对当下一些发展误区的果断识别与舆论引导能力,对于各地经济发展提供了真正有益的思路。除了推出本报记者富有贴近性的言论观点,《新华日报》还充分汲取外界媒体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舆论视点,《新华日报》在其“高端声音”“政策吹风”“新政点击”和“媒体视窗”等栏目中选用了许多国内各媒体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精辟见解,对于这些独到观点的汇集,也充分显示出了“新华立场”与“新华视角”。针对投资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我们还在“新华服务区”特意选用了《扩大投资应向“民企”敞开大门》《挤一挤18万亿的泡沫》等一组报道,指出扩大投资的热潮应该向民营资本敞开大门,以吸纳足够多的社会资金,提高投资的效率,打破垄断,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通过不同性质资本的充分竞争来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和全民福利,防止大规模的投资变成强势资本独家享受的盛宴。而要挤掉投资计划中的泡沫,不但需要中央有关部门把好审批关,更需要地方政府公开详细的投资计划,项目应该透明化、监督应该公众化。

辩证比较“大”与“小”的关系,促进产业升级。带动民工就业

辩证法认为在复杂的环境中要解决问题必须看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但是如果没有对宏观与微观、眼前和长远、经济与社会关系的综合考量,对孰“大”孰“小”关系的判断就容易出现失误。《新华日报》在经济报道中辩证把握“大企业”与“小企业”、“大市场”与“小人物”的关系,以点带面,努力追求宏观视野与微观视点的完美结合,体现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首当其冲成为重灾区的就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兢是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受冲击最大最直接的群体是农民工。江苏经济的基本格局是,外向型经济占相当比例,民营经济数量全国第一。在江苏企业打工的农民工有数百万,失业返乡人数比起庞大的就业大军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人们更容易把目光聚集到“大企业”身上,强调产业升级、调整结构之类的“大事”,而往往忽略了那些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和农民工这样的“小人物”。

《新华日报》致力于纠正存在于人们认知中的一些误区,以江苏经济发展的实况为例,提出究竟该如何看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问题。在金融危机导致外部需求放缓的情况下,作为传统产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产业层次、技术层次较低等方面的劣势日益显现。但是传统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是江苏的优势,老本行显然不能轻易丢掉,因为要解决三农、收入差距和社会就业等问题,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江苏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工业化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和高新产业相比,传统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商业模式成熟,技术基本定型,资产存量庞大,不少行业领域还有相当明显的发展优势和巨大潜力,可以在借鉴现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具有后发优势。在这种综合考量的基础上,《新华日报》派出记者进行调查采访,2008年10月3日发表了《产业升级≠不要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述评,文章大胆提出一种观点:不能简单埘巴“劳动密集型”和“低端”“低档”画上等号。而且,江苏作为经济大省,苏南、苏北的南北差距制约着江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倘若在苏南与苏北之间加速产业区域间转移,便可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均衡发展。近几年,江苏省南北产业转移已呈现规模化倾向,政府的推手与民间的力量自发互动,大批项目入驻苏北,纺织、机械、钢铁、化工等产业充当着先锋军的角色。可以想见,今后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江苏还将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农民要就业,产业升级不能一步登天,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建立起完善而且强劲的产业引擎,才能保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新华日报》的这篇文章建立在完备的调查基础上,正本清源,批评了借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之机,歧视和打压中小企业的错误观念和做法。

从“小”看“大”,从细微处做文章助推江苏经济发展,是《新华日报》经济报道的又一特点。江苏是制造业大省,中小企业是江苏省内外农民工就业的大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用工需求明显减少,无锡18家企业倡议善待员工,不拖欠工资,不随意裁员,力保企业生产运转基本稳定,力保职工不因企业暂时困难而失业或失去基本生活保障。利用政府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员工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员工技能素质,将“减员增效”变为“稳员增效”,引导员工与企业共筑抵御金融危机的防线。此举对引导企业正确应对金融危机,妥善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进而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示范效应。《新华日报》第一时间在重要版面重要位置刊发了《风雨同舟化解金融危机对就业影响无锡18家企业倡议“稳员增效”》的消息,立即得到当地100多家企业的积极响应。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逐渐向实体经济“蔓延”,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踏上返乡行程。一些农民工失业返乡看似小事,但对一家一户的百姓来说,直接影响到生活和生存,所以又是大事。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是基础,富民是目的,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这恰恰体现了“大”与“小”的辩证法。

2008年9月份以来,苏北地区不少地市有上万名民工提前返乡。农民工返乡带来什么?他们有何打算?地方政府怎样帮助民工再择“饭碗”?效果又如何?《新华日报》记者带着疑问对苏北劳务输出地区进行调查,发现“回,还是不回?”成了工友们相互间最常见的一句问候,而政府心态也颇为复杂,为避免民工返乡成“潮”,有的县市甚至启动了预警制度,但有关官员私下也表示,“堵”不是办法,企业有自主用人权,“企业一旦撑不下去倒闭了,所有的民工饭碗就都没了。民生问题无小事,外出的农民工,究竟是包袱还是财富?”我们认为必须用辩证的观点,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中看待这个问题。外出的农民工经过历年磨练大都受过职业培训,这是宝贵的财富,回到农村可以发挥释放,推动新农村多元化的发展。同时,农民工返乡潮恰逢国家新的粮食收购政策和土地政策出台,其中不少人将被吸引到农业生产领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为此,《新华日报》于2008年12月12日发表了《返乡农民工,不是包袱而是财富》的报道,指出当务之急,是需要政府因地制宜,出台一系列更具体更有力的扶持和激励政策,真正将农民工返乡的压力转化为新农村建设的推力。《新华日报》还对农民工就业问题进行了持续的调查与思考,相继刊发了《从“跑腿110”看农民工就业》等系列报道,将返乡农民工的培训、就业、创业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大事重点关注,体现了党报民生为大、就业为本的人文精神,这也是党报对科学发展观的最好诠释。

(作者是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作者:周跃敏

金融危机应对思考论文 篇3:

中国汽车产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思考

2008年是很不平凡、经受考验的一年,车市在这一年仍然取得了持续增长的成绩,只是增长速度慢了、同比产销量下滑。我认为2009年将是增幅回落、平稳增长的一年。一是在GDP保8的大环境下,汽车产业还会有一定比例的增长,只是国内外市场要求在变化,要谋求新的增长点;二是战略发展目标不能动摇,应当做适当的实施调整。因此,产销量的增幅应当期待,然而练内功、软实力和添后劲才是关键。

政策环境与使用环境相辅相成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应对多级金融危机的政策举措,行动之快、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对汽车产业来说影响深远。汽车产业发展与政策环境、使用环境息息相关,有了政策的支持,汽车产业要做的就是将政策实施到位,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如果政策举措推动汽车消费给予减免,但是有的汽车经销商却在加价销售、背道而驰,那么这种行为必将会损害产品品牌、企业形象和经销商的诚信。

汽配业亟需自主品牌

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级政府部门,对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与自主品牌(含自主研发、自主知识产权)历来高度关注,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等相关文件中,都有明确的表述。然而,从实施进程看,却比较缓慢,汽配企业和汽配产品则更显滞后。

纵观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历史,结构调整中的兼并联合、资产重组已经是必然趋势,这是从生产大国迈向产业强国的必由之路;从单一品牌到多元化品牌再到创立自主品牌,这也成为了企业成长、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目前,汽配产品、汽配企业和汽配市场在结构调整和自主品牌这方面应当深度思考、有新作为和大力度推进。

汽车下乡需要培育成长过程

汽车下乡与家电下乡意义相同,但推进实施会有区别,汽车下乡需要有一个培育成长的过程。其重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三农”对汽车的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另一个是汽车企业要生产出适应“三农”要求的汽车产品。目前每年仍然有产销近200万辆同汽车产品并轨的低速汽车和三轮车,还有一定数量的摩托车,这些是当前“三农”客货运输的主力,它的政策环境、使用环境同汽车产品是不一样的,不是只靠政策鼓动和财政补贴就能替代的。

应当看到,汽车产品从中高端到中低端,从大中城市到城乡一体化,再到“三农”,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汽车产品在“三农”有需求、有购买能力的前提下,开发、生产、销售,适应、满足、实用、受惠的汽车产品成为当务之急,也是解决7亿人口“三农”汽车需求的发展战略和社会责任。

汽配行业应落实八个“走向”

汽配企业历史悠久,汽配市场创新发展。从传统走向变革,同质化走向差异化,粗放走向精细,国内走向国际,单个发展走向集团发展,实施举措走向团队效应,强化管理走向创新服务,诚信走向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做人品德,这八个“走向”是汽配企业、汽配市场乃至汽配产业面对的共性课题。

信心、勇气比金子还重要

信心来自目标,勇气来自实力。国家提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是树信心、鼓勇气的政策举措。那么,汽配企业、汽配市场的信心、勇气究竟来自何处,希望大家都能思考一下,努力为我们的汽配行业找到一条全新的出路,在振兴汽车产业规划中创新业绩,回报社会。

我要再说一点,“总评榜”这个行业活动很好、难能可贵,是在汽配企业、汽配市场关注、支持和参与下进行的,在有了良好的开端后,业内期待其能够进一步完善。我的建议是能否每年一评?因为我们需要的是年度的,而不是终身制。“总评榜”为摸清汽配行业的家底创造了条件,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知己知彼。

此外,我还有一个呼吁,那就是能否在结构调整、创新品牌和构建国内外贸易平台(渠道)方面探索实践,迈出新的步伐,做出新的成果?这有待全行业的有识之士共同探讨,希望我国的汽配行业不断发展壮大。

作者:滕伯乐

上一篇:医院室内设计研究论文下一篇:法律制度低碳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