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与国际贸易实务论文

2022-04-27

摘要:为更好地满足新时期企业对高级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的需要,中国高等院校对国际贸易专业主干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已成为其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首先阐述了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继而分析了对其进行双语教学的模式选择,最后提出了关于开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的对策和建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双语教学与国际贸易实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双语教学与国际贸易实务论文 篇1: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和涉外性极强的经济类专业课程,其目的是指导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能借助英语开展外贸活动。目前各大高校均已开展该门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但从实践中我们发现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不能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将很难取得质的进步,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促进《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顺利开展。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 双语教学 实践 经贸人才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在参照国际惯例和相关国际法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集实践性、操作性和涉外性为一体的经济类专业课程,其目的是指导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开展外贸活动,主要借助于英语进行工作。因此,有必要也应该让学生接受国际上通用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以便日后对外交流和开展工作。只有进行双语教学才能解决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相脱节的问题,从而培养出越来越多既懂得专业知识又通晓外语,适应国际、国内发展需求的外贸人才。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已经开始进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活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一)学校对双语教学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学校还没有认识到双语课程重要性,没能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给予更多政策上和经济上的支持。例如:在激励机制方面,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老师所付出的工作量要比全中文授课的老师的工作量大很多,比如备课时间延长,不但要准备中文授课内容还要准备英文的授课内容,课下还要花大量时间搜集英文案例,课堂授课过程中要能迅速将中文知识转换成英文进行讲解,工作强度加大,工作压力增加等。但是如果双语教学老师的工作量成倍增加,而待遇水平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就会打击教师双语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教学效果不明显

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也会使《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一般来说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较高,外语应用能力也相对较强,但仅限于读写方面,听说则比较薄弱。这就使得《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推广产生了一定难度,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进行深入阅对英文教材难以读,课堂上对老师讲授的内容也只能听懂部分,因此很多学生会对这门双语课程产生畏惧感,课堂上本应是热烈的案例讨论环节现在往往会冷场,或者学生干脆用中文回答问题,没能达到双语教学要求的教学效果。另外,一些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误区,就是把双语课程当成了英语听力课来听,反而忽略了这门课程本身的内容,本末倒置。

(三)师资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英文和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实施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大量的外语词汇,能够用流利的英文进行表达。很多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师虽然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词汇量大,阅读能力强,但口语和听力较差,英文表达能力弱。因此,要将这门课程讲得清晰明了,同时还要组织课堂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具有一定难度。而外语专业教师,外语基础虽然不错,但不懂专业课知识。因此师资力量薄弱也是制约《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开展的一个主要障碍。

二、优化《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的途径

(一)正确认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

目前,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院校所认识到。为确保《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并将此经验顺利推广到其他课程上,学校应在政策上和经济上鼓励教师深入研究、并积极实践双语课程教学。在激励机制上,对双语教学研究项目经费数量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建立双语教学专项经费。还要制定双语教师薪酬制度,上调双语课程的教学工作量比例,使双语课程教师在教学中的超额付出能得到肯定和回报。

(二)提高学生英语水平,营造英语听说环境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向学生提供英文读物引导学生预习新课,通过英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曾经所学知识,让学生始终在英文环境中学习。也可以双语教学课程作为起点,围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进行课外活动的延展,例如组织学生举办模拟广交会,模拟商品发布会等活动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国贸专业技能,逐步使学英语、讲英语成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自觉行为,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提高专业英语水平,进而对英语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得到提升。

(三)着力培养双语教学的骨干教师

教师是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学校必须拥有一批外语水平高、专业知识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复合型教师开展双语教学。一方面,学校应该对不管是校内培训还是出国进修,都给予激励政策。例如,校内按照教师自愿原则组织各学院骨干教师参加英语培训,进行脱产学习,经考试合格的教师方还可以申请出国进修,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四)整合教材资源

选用合适的英文版和中文版教材,二者缺一不可。外国原版教材实用性强,案例丰富,研究的问题更具前瞻性;中文版教材有更多适合中国国情的案例,且可以照顾英文程度不是太好的学生,二者缺一不可。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选读英文经贸报刊,既能提高外贸英文资料的阅读能力又能开拓学生视野,及时掌握国际外贸动态,培养学生从国际视角捕捉外贸发展动向。

参考文献

[1]杨智华,胡美珠.《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建设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2]孙晓琴,傅薇.双语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与应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作者:佟哲

双语教学与国际贸易实务论文 篇2:

关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 要:为更好地满足新时期企业对高级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的需要,中国高等院校对国际贸易专业主干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已成为其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首先阐述了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继而分析了对其进行双语教学的模式选择,最后提出了关于开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双语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满足培养既熟悉国际经济发展规律,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的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迫切需要相关院校对其主干课程进行教学变革。因此,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推行双语教学既是自身专业的教学要求,也是现代教学理念和素质教学的需要。

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新形势下,在以培养从事涉外经济高级人才为目标的国际贸易教学中进行双语教学十分必要。

1.双语教学可以满足新时期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国家对企业所开展的进出口业务提供了更为优惠和便利的措施。为此,企业迫切需要一大批既熟悉国际商务规则又具备较强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适合开展双语教学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一课程而言,其无疑是应对新形势发展的具体措施。

2.双语教学可以促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规划化。由于具有较强涉外性和国际通用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内容安排中涉及大量广泛的使用英文来表词达意的专业术语、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比如《INCOTERM2010》、《UCP600》和《联合国国际贸易销售合同公约》均使用国际通行语言英文来加以描述。因此,双语教学可以使该专业更好地与国际最新发展动态衔接,从而有利于提升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为学生更好地投身涉外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双语教学可以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特征相契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不仅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干课程,而且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一门关于介绍商品与服务在国际市场范围内进行生产分工和消费交换的理论与实际业务相结合的课程。由于具有较强的涉外性,因此该课程与英文的使用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其中,理论部分中相关贸易分工原理的英文阐述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其本质精髓;实务部分中合同内容条款的签订和外贸单证的缮制更是直接用英文来加以书写。单一的汉语教学方法尽管可以使学生了解该课程的相关内容,但其在对学生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尤其是通过英文来掌握实际业务的技能提升方面相对乏力。因此,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进行双语教学不仅能够更好地与该课程特征相契合,而且也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汉语教学模式的不足。

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

双语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强调在非语言类专业学科中运用外语进行教学,通过对非语言类专业学科知识内容的学习达到获取专业知识和外语知识的双重目的。国外双语教学的模式基本上有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学科式双语教学模式、结构式浸没双语教学模式和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等几种方法。其中结构式浸没(Structured immersion)教学模式主要特征包括提前讲解与学科内容有关的词汇;学科内容所涉及到的语法如果影响了学生对学科内容的理解,要直接讲授语法;如果有必要,可使用母语讲解学科内容,但母语的使用程度应该控制在最低限度;教师可用母语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目前中国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在相关课程的双语教学改革中,应该在分析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目标定位的基础上,选择和确定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模式。《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主要围绕商品与贸易的国际分工与交换、合同条款以及进出口业务流程等内容来展开。鉴于该课程内容涉及部分理解难度较高的理论内容,加之开设双语教学所在高校部分学生外语水平的限制,因此,可操作性较强的结构浸没式双语教学模式应该是现阶段中国高校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实施双语教学的较为理想的选择。根据结构式浸没教学模式的特征,我们认为在运用双语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从词法和句法乃至语篇的角度去剖析英文的文体特征,以提高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与此同时,对个别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内容可以适当采用汉语来加以讲解,通过中英文各自含义的比对,逐步培养学生掌握采用英语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国际商务理论与实际业务中所存在的问题的能力。总之,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尽量避免“教学层次低,学生自认为简单,缺乏兴趣”和“教学层次高,学生难以理解,失去信心”等两种极端情形。

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开展双语教学的对策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解决师资短缺问题。首先,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外籍教师讲授示范课,组织相关老师听课观摩,提升任课教师的感性认识和授课技巧。其次,学校要积极创造机会,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出国进修深造,拓展任课教师的知识视野和业务能力。再次,定期开办校内双语教学培训班,强化任课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比如可以开设双语教学法、英汉互译与实践和高级英语听说等课程。最后,鼓励校际合作,盘活并共享高校教师资源。

2.推进教学改革,加强英文教材建设。专业教师要大力加强包括教学理论、课程体系、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方面在内的研究交流与实践,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效果。推行以互动式教学方法为特征的模拟仿真教学,实行试题库制度。与此同时,针对目前双语教材存在晦涩难懂和缺乏针对性等不足,积极鼓励《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一线老师参与编写适合中国教学实际的英文教材。

3.强化双语教学环境,加强实验室建设。现阶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中由于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学生们不能以耳濡目染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极大地减弱了其理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借助实验室的虚拟化、仿真化和模拟化教学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强化双语教学环境,从而克服上述问题。学校通过在实验室开展国际贸易仿真模拟教学如模拟谈判、模拟报关和模拟报检等活动,可以为学生了解和熟悉相关国际贸易实际业务相关环节,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此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国际商务实习基地,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在尽短的时间内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和业务操作水平。为此,学校应通过制定较为完善的基地实习制度,从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和创新环境。

4.准确选择双语教学的初始时间。我们建议《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可以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二年级和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大三年级开设。因为,对于大多数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此阶段其英语基础尚待提高,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不强,不利于双语教学的开展。与此同时,对于国贸专业的学生,经过大学一年级英语的强化学习再加上之前已经开设有相关专业基础课的实际情况,其大二开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课程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尽早夯实自身专业基础。另外,对于非国贸专业学生而言,该双语课程可在大三年级开设,对完善其知识结构,拓宽日后就业渠道将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谢光华.国际贸易类专业推行双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校报,2006,(1).

[2] 孟书.关于国际贸易双语教学的几点看法[J].吉林省教学学院学报,2006,(8).

[3] 王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北方经贸,2005,(5).

[4] 黄传荣.刍议《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J].科技教育创新,2006,(17).[责任编辑 陈 鹤]

作者:雷权勇

双语教学与国际贸易实务论文 篇3: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引入双语教学之比较

摘要:这里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引入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教学形式进行比较探讨,为双语教学的实施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实务 双语教学

《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各高校涉外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理论课与实务课在采用双语教学模式上不能一概而论,各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于这两门课程开设双语课堂充分比较论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实施双语教学,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

进行双语教学必要性之比较。为培养学生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参与经贸活动的适应能力,响应教育部关于“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或专业课教学”(教高[2001]4号)的文件精神,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行双语教学改革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然而在学校的条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双语课程应分轻重缓急、循序渐进的开设。就《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务》而言,由于两者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的差异,对于学生的英文使用能力的培养侧重点也就不同。《理论》注重的是,学生对英文学术文献的查阅能力,《实务》注重的是外贸实践中英语读、写、听、说的综合使用能力。掌握贸易实务专业英语知识,是学生以后顺利进行外贸业务工作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选择设置双语课程时,宜优先考虑开展《实务》的双语教学。这种选择既符合“适应职业”的大学教育思路,又适应本专科院校涉外专业“向社会提供从事涉外经济活动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人才培养的目标。

进行双语教学可行性之比较。双语课程的顺利开展涉及到教材选用、师资队伍、教学环境、学生语言素质等多方面的教学条件。对于《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引入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考察,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比较选择论证。

1.英文教材选择之比较。教材是实施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元素,选择符合教学大纲及学生层次的教材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双语教学原则上,应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原汁原味的英语可以避免语言表达上的偏差。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外文原版教材使用量小、价格昂贵、难度大、脱离中国实情等等。国内外学者合编的双语教材往往能够克服以上的不足。目前,国内编著可供使用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材版本较多,且内容体系日趋完善,而《国际贸易理论》目前尚无国内编著的专用双语教材,主要使用国外原版《国际经济学》,其内容与我国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有较大出入。

2.师资的基本要求之比较。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要专业精深、还要英语好。与《国际贸易实务》相比,在《理论》的双语教学中,更多的要求教师将学术性的书面语转换成浅显易懂的口语,从而教师授课的难度相对更大,对教师的语言能力要求更高。

3.教学计划安排之比较。通常在教学计划安排上,《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实务》的先行课程,分别安排在大学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通过《理论》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理论及专业词汇有初步的了解,这就为《实务》的双语教学做了铺垫。此外,专业英语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的并行课程,这样两门课程相辅相成,通过《实务》的双语课堂,学生在了解课程内容的同时,能够巩固专业英语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国际贸易理论》是学生结束大学一年级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学习后初次接触的专业课程,如果采用双语教学,学生的适应程度不及对《实务》双语课的适应力强。

4.教学环境之比较。在营造双语教学氛围上除了使用课堂英语交流、影像资料、英语竞赛等方法外,与《国际贸易理论》相比,《国际贸易实务》还可以利用外贸模拟软件,创造相对真实的外贸环境。利用模拟软件,让学生扮演外贸交易中的各种角色,完成从交易的磋商、签约、合同的履行乃至争议解决的整个交易流程,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表达。

5.学生反映之比较。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普遍属于“高分低能”,因而对双语课程的学习常有畏难情绪。许多高校的双语课问卷调查反映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的支持率高于《国际贸易理论》。《实务》中的贸易术语都是直接从英文翻译而来,开展双语教学既利于增强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又容易被学生理解掌握。外贸业务的各环节多用英文表述,各项单证也多以英文书写,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从学生的学习目的来看,在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以有助于就业为导向,因而对《实务》课的学习热情高于《理论》课程。

教学形式之比较。目前,受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的限制,《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多采用“翻译”式或“混合”式。如前所述,鉴于理论课和实务课在各方面的差异,两者在教学模式上也有所不同:《理论》可采用“翻译”式作为双语教学的起点,首先要保证学生听懂理解理论知识,然后向高级形式逐步过渡。《实务》双语教学的起点宜从“混合”式开始,注重激发学生英语表达的热情,习惯英语使用环境,循序渐进减少中文的使用,当授课条件成熟时转为“浸入”式(全外语型)。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哪门课程,对于“混合”式的使用只能是权宜之计。在双语教学的课堂中坚持完全使用外语是双语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在混合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时,学生上课较易忽视他们不懂或懂得较少的语言。如果用两种语言同时给出相同或类似的信息,学生就不愿听外语传递的信息。[2]

参考文献:

[1]宋银秋.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Sino-US English Teaching,2004,(1).

[2]俞理明.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5,(3).

[3]张小平.国际贸易双语教学几个基本问题研究[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6).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作者:马 澜 杨小燕

上一篇:大学生思想政治创新教育论文下一篇:小额信贷公司盈利难分析论文